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認識分數》評課稿錦集

《認識分數》評課稿錦集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評課稿,評課是教學、教研工作過程中一項經常開展的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評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認識分數》評課稿錦集,歡迎大家分享。

《認識分數》評課稿錦集

《認識分數》評課稿錦集1

李老師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內容設計合理,要點清晰,講授條理清楚,層次漸進,過渡自然,效果好。具體體現如下:

1、李老師這節課教學目的明確,圍繞預定目標有條理的開展,重點突出,難點突破,雙基落實較好。

2、在教學過程中,李老師通過引導蒐集資料,在通過對資料的'分析、比較、歸納和概括,再從學生經常接觸的事物、圖表等感性材料提煉“百分數”,使學生能較好地結合身邊的數學學習書中的數學。

3、在突破、解決百分數的意義時,設計一些分數和百分數比較的題目,讓學生加以理解和區分分數和百分數。通過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與區別貫穿於教學中,效果較好。

4、將數學學習與培養學生動口動手的能力有機結合起來。如在學習百分數的認識知識後,教師引導學生用以解決三個問題:“説一説”、“讀一讀”、“寫一寫”,通過這三個問題,進一步鞏固了學生對百分數知識的認識,還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

《認識分數》評課稿錦集2

觀課主題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低效現象與分析

主要亮點

1、常態的課堂、自然的課堂。

2、能夠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實踐經驗認識百分數。課前讓學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並自學理解百分數表示的具體意義,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教學起點把握較好。

3、體現了課堂的預設與生成,對課堂的生成處理得當。課堂中認識的百分數、深入研究分數與百分數區別時的實例均來源於學生反饋的資源,充分利用了課堂中生成的'資源進行教學。

4、敢於放手讓學生去思、去議、去交流。課堂先後開展了4次小組交流或討論,形式都比較靈活、自然,其中有3次班級反饋交流比較充分,在反饋中教師有適時追問和點撥。

5、重視百分數意義的理解。課堂通過學生收集反饋的大量的具體的實例,説其表示的具體含義來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6、鞏固練習和全課總結有新意、有深意。

7、通過學生討論、交流和教師適時點撥,對百分數和分數的聯繫與區別研究得比較深入。

存在的不足

1、教材在對百分數的定義進行描述時,呈現的三個實例百分號前面的數包括整數、小數,小於100的、大於100的,使學生認識各種情形的百分數,但課堂學生反饋和呈現的均是小於100的整數,其他情形沒有涉及到。

2、小組討論還可以優化。一是第一次討論時重點拉近觀察了2個小組,一組4人中只有1-2人進行了發言,且小組成員發言時其他成員在做自己的事情沒有傾聽;二是第2次小組討論的問題“我們留下來幹什麼,為什麼還要留下來”讓很多學生迷糊,顯得多餘。

3、反饋了收集的百分數並説了它們的意義後,教師僅僅通過問學生“會讀嗎、會寫嗎、會説出百分數具體的意義嗎”,學生説“會”,剩餘的近30分鐘時間都在研究百分數和分數的區別,學生是否真的都學會了呢?一個設問能否真實全面反饋?差生是否真的掌握了?

策略建議

1、學生反饋中沒有涉及到的百分數的情形,教師適時補充、完善,以認識各種情形的百分數。

2、小組討論時注意分工,且注意培養學生在小組交流時傾聽、補充、質疑的良好習慣。第二次小組討論可以去掉。

3、問答之後,教師適時出示一組針對性的反饋練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反饋練習結果,實現邊學邊練,真實全面地反饋學生課前自學的情況,並根據反饋結果進行點撥和強調。

《認識分數》評課稿錦集3

10月19日上午第3節課我傾聽了李老師執教的《認識百分數》這一課,我受益匪淺,下面我談談自己感想。本節課教學設計清晰,層次感強。是一節真實和紮實的課。新理念的優越性在課堂上得到充分展示,教學目標完成較好,充分體現了課堂的有效性。

1、設計上注重了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的思想。本課是一節概念課,以足球比賽中誰來罰點球這一具體情景導入,讓學生通過比一比,算一算等多種形式與方法來感悟學習百分數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設置了引起學生認知和矛盾衝突的情景來引導學生體會為什麼要引入百分數,百分數引入的必要性,什麼是百分數,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關係,這樣在學生感興趣的情境中,使學生經歷了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此情景是非常適合我校孩子實際生活的。在李老師的點撥下,在具體的學習生活情境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激活和發展,在教學中還滲透了相對的數學核心思想。

2、課堂關注的是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對於現在六年級學生來説,他們對生活中百分數並不陌生,知道生活中經常有“%”的存在。在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基礎上,李師老師打破了原有教材的編排,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設計新穎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去感知百分數的產生過程,感知學習百分數的必要性。去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嘗試着自己去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從而激起學生學習百分數的強烈慾望。

3、課堂注重的是“以學生為主體”。整節課中,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導入是從學生身邊素材得來的,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喚起已有生活經驗;百分數的意義是學生討論探究出來的;百分數的作用是從分析信息中歸納出來的。在這一系列學習活動中,老師都是以一個合作者、傾聽者的身份出現。

4、結尾處的設計也很新穎,讓學生對自己或同伴就本節課知識的掌握,用百分數給予評價;讓學生説説百分數的成語,使得語文與數學融為一體,實現了課程與課程之間的綜合,又給人於耳目一新的感覺。最後讓學生説一説這節課的學習感受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體現了教學的人文性。

《認識分數》評課稿錦集4

李老師所上的這一節課《百分數的認識》是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內容,她這一節課的設計非常清晰,一開始就創設一個罰點球的情境,出示一個統計表,讓學生討論派誰去把握性更大些,經過討論,有的同學寫成分數並把分母通分成100,這樣就順理成章地引出百分數,從中理解引用百分數的重要性(變於比較)。緊接着就領着學生去學習百分數的讀、寫法,為突出學生為主體這一理念,在這一環節中,李老師還來個反教為學,讓學生當了一回老師。認識了百分數之後,李老師又借罰點球統計表和種子發芽實驗統計表來探究學習百分數的意義,接下來就是鞏固練習,在練習中探究分數與百分數的區別,最後讓學生學以致用,就在總結的時候也不乏對新知識的應用。設計可謂用心良苦。

下面就本節課中的一些亮點和不足作如下點評:

一、綜觀全堂,這節課注意了學科的整和,注意了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的培養。如:讓學生聽新聞解説,把收集到的百分數的意義説給同桌子聽、怎樣讀、寫百分數,還有成語改寫百分數,最後又用一句話説話自己的心情等。

二、説理清晰,不含糊,且各環節之間連接非常自然,過渡語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如在引出百分數之前,學生把表中得出的分數都化成分母為100,師問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便於比較)這樣就自然過渡到新知;在看成語聯想百分數的時候,師用“你們個個都是百裏挑一的”過渡到新的`學習內容。

三、學習形式上注重合作交流。本節課雖屬一節講述為主的課,可操作性不強,但李老師也能迎課改潮流,注重合作交流。如:討論派誰去罰點球;同桌互相讀讀百分數;把收集到百分數表示的意義與同桌説説;玩剪錘布的遊戲時,互相合作,把課堂推向高潮。

四、最亮點的還在於她的練習設計,我聽過李老師的好幾節課,她在練習的設計上很善於挖掘教學資源,並且是學生熟悉的、能感悟到的資源。如學校附近攤點中食品的合格率為30;一次性筷子的事例;我國耕地少,人口多;課後小結時“100的熱情和99.9的滿意,0.1的遺憾”等等;這些都能很好地滲透愛國主義與環保意識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她讓學生練習的形式也多樣,一般的設計都是出於習題,讓生練後你説我評他補充,而李老師是讓學生看了題目,想到什麼就説什麼,突現了自主,也開放了思維,還有新聞解説,真是花樣百出。

五、板書設計精、妙。主要位置板了百分數的意義和重要性,且用了彩色筆作重點提示,下面板書的百分數均為有代表性的:有分子小於、大於100的,有小數的;還有分母是100的,方便學生區別。這樣精練的板書,既能高度濃縮這一節課的內容,有突出了重難點。

這一節課,從學生反饋的情況看,效果很好,既實現了目標和重點,又突破了難點。體現在:

1、學生會讀寫百分數;

2、學生能説出收集的百分數的意義;

3、做遊戲後能説出輸贏的百分數;

4、能説出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知道百分數不能帶單位等。

唯一不足的就是在本節課中,教師語言的感染力不夠,沒能很好地激起濃厚的學習氛圍。

總之,通過這一節課,我們不難看出,李老師功底是多麼的深厚,備課是多麼的深入,不愧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認識分數》評課稿錦集5

錄像課“認識百分數”由揚中實驗國小教師王泳老師執教,該課除了具有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結構嚴謹、教師素質過硬等共性優點外,還集中體現在教法學法、能力培養上的與眾不同,或者説是獨特的教師個性,那就是:教師每個環節都以學生為中心,以生活為載體,時時處處尊重學生的學習權利,充分彰顯了新課改的理念,簡要地説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充分發掘學生生活資源,讓學生在生活區域中發現數學

無論是導入部分投籃命中情況、種子發芽情況的比較,還是新授部分開信息發佈會交流收集的百分數講意義,這些素材的取得都無不是來源於學生的生活,都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極為樸素,更為真切,學生理解深刻,接受順利,運用恰當,這不能不説是學生為“真”而“動”,因“實”而“悟”。

二、充分尊重學生學習權利,讓學生在發言交流中學習數學

王老師在開始引入“百分數”的意義時,十分注意教學的漸進性、層次性,非常講究學生的'學法,通過學生自己比較、總結投籃情況、發芽情況,得到“百分數”的概念;接着在指導“百分數讀寫方法”,也同樣做到學生自己去親歷體驗的過程,讓學生從收集的百分數中看看、説説、比比,從而得出寫的注意點、讀的順序;然後開信息發佈會,講講你的百分數從哪裏收集來,又表示怎樣的含義,這樣做既可以使所學與生活相呼應,又可以用所學驗證生活知識,可謂一石雙鳥、事半功倍;乃至最後環節溝通分數與百分數的聯繫、區別和你本課完成任務的百分數都有意滲透學生的發言,其目的就是一個“服務學生的學習,發言為學習數學服務”。

三、充分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能力提升中感悟數學

縱觀王老師這節課的教學,王老師可謂教學設計匠心獨具,每每展開一個教學環節,都相當注意培養學生的能力,這主要體現在收集信息的能力、發言交流的能力、獨立設計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這些能力的培養,都可以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找到影子,可稱俯首皆可拾。像發言交流的能力,整堂課王老師各個環節都精心貫徹、滲透;收集信息的能力,學生課前準備的百分數商標;獨立設計的能力,最後設計圖案並比較兩種顏色所佔的百分比;至於解決問題的能力,則包括分析比較、總結歸納、靈活運用等多種能力,在溝通分數與百分數的聯繫、區別時就需要分析比較,在導出百分數意義、闡述新課收穫時就需要總結歸納,在完成教材“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九”時就需要學生靈活運用的能力。

綜上所述,王老師的這堂課是名副其實的優質課,這節課着力凸顯了“以生為本、以新課程為真”的要旨,因此它確確實實能登上“國小數學教學資源”的大雅之堂,我們一線的教師值得借鑑和學習。

《認識分數》評課稿錦集6

剛剛我們欣賞了許老師執教的《百分數》,下面我就結合這節課談談對國小數學概念教學的幾點思考。數學概念作為數學學科中最“語文化”的知識,看似不重要,只有一兩句話,但卻是數學的基礎性內容,也是數學解題過程中最關鍵的思路。那麼如何展開概念教學的過程,如何幫助學生經歷概念的形成過程,我覺得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來思考:一是追本溯源,重視概念本質的理解;二是深入淺出,放慢概念形成的腳步;三是有來有往,增強概念應用的意識。

一、追本溯源:重視概念本質的理解

1.精心選擇素材,挖掘知識本源

新概念的學習一般都離不開大量學習素材的抽象與概括。首先是素材內容的選擇,有利於學生進行觀察、實驗、推理等數學活動的;其次是數量的多少;學習素材太少,學生的感知就不充分,不能獲得相關概念的表象,必然影響對概念本質屬性的概括;學習素材太多,這些材料帶來的無關屬性必將影響學生對概念本質的認識。最後,素材的呈現順序也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數學的邏輯性。

如:百分數這節課一開始設計時許老師是以預習方式引入,所以就選用教材主題圖,但是在試教的過程中發現主題圖的內容都不是學生熟悉的內容,也不利於學生表述百分數的意義。如第一幅圖,學生就想當然的表述成是下載的進度,第二幅圖學生對衣服的成分“裏料”“面料”“錦綸”“聚酯纖維”等不理解,還需要對這些名詞加以解釋。第三幅“比去年同期增長120%”,學生很難找到誰是誰的120%。這些材料帶來的無關屬性影響了學生對概念本質的認識。因此,許老師在試教後,決定替換一些接近學生生活和容易表達的素材。

例題選擇“剩餘25%的電量”這種素材既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又非常直觀,學生能直接在圖中找到這兩個量的關係,從而初步感知百分數的意義是兩個量之間的一種關係;緊接着讓學生自己表述情境圖中百分數的意義,第一幅圖是讓學生明確百分數的意義,第二幅圖是解釋100%的含義,第三幅圖是瞭解百分號前還可以是小數,第四幅圖65%,讓學生聯繫生活經驗想象還能表示什麼,在開放的學習狀態中加深學生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最後在豐富的情境素材中學生順其自然地抽象、概況出百分數的意義,建立百分數的模型。

2.設計核心問題,聚焦知識本質

概念課的知識點往往很瑣碎,所以經常會出現老師小問題不斷的現象,表面上學生是在不斷地思考,實際上他們的參與度並不高,對概念本質的理解也很淺顯。在試教的過程我們也遇到了這種情況,於是許老師在表述百分數的意義時設計了兩個關鍵問題:

(1)這個百分數表示什麼?

(2)想想這些百分數在表達意義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通過這兩個問題的設計,讓學生經歷從具體直觀的圖——百分數——抽象,完成百分數概念的建模過程。

許老師還在討論百分數取值範圍的時候設計了三個關鍵問題:

(1)大學生的近視率會不會高達110%?

(2)為什麼六(2)班近視人數可以是六(6)班的200%?

(3)什麼情況百分率可以超過100%,什麼情況下不可以超過100%?

這些問題緊緊圍繞概念本質,引領學生在不斷進行質疑、探究和辨析,進而在抽絲剝繭的過程中完成對數學概念的意義建構。

3.在比較中感悟,釐清知識脈絡

數學學習首先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數學理解,而理解的本質是知識的結構化、網絡化和豐富聯繫。因此,為讓學生深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在每個環節許老師力圖讓學生“比較”中進行感悟。本節課進行3次比較,第一次是在概念建構模型中,通過對這一組百分數意義的比較進行抽象概括,體會百分數完整的內涵結構;第二次是在討論百分數的取值範圍的比較,通過對比了解在不同的情況下分數的取值範圍也不同;第三次是在溝通聯繫中對百分數與分數進行比較,讓學生感受百分數的優點,以及百分數和分數的區別。百分數只能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它表示一種比的關係;而分數既可以表示比的關係還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量。這也是學生學習分數、百分數的難點所在。通過一次次的比較活動,釐清知識脈絡,逐步完善學生對百分數概念的認識。

二、深入淺出:放慢概念形成的腳步

概念的形成需要經歷思維的'內化、吸收和反思的過程,從而慢慢抽象出概念的本質特徵。數學概念又十分抽象,因此需要藉助活動來感知和理解概念,經歷和體驗概念形成的過程。

1、在活動中感知和理解概念

在平常概念教學中,我們往往會把重點放在概念的應用上,而忽略概念的形成過程。在試教過程中,我們也出現教學節奏比較快,學生體驗不充分,導致學生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不到位。所以許老師在前面概念的形成階段設計了第一次活動——表述百分數的意義,以小組交流形式,讓每個孩子參與意義的表述中。很多概念都有豐富的形成過程,在現實生活中容易找到其“原型”,所以在學生有了豐富的感知基礎上,再結合生活經驗表述65%,讓學生經歷從具體到一般,建立一個完整的概念模塊的過程。

2、在活動中體驗和經歷概念

許老師設計的第二個活動是預測大學生的近視率,感知這是部分與整體的關係所以不能超過100%。再用百分數表示兩個獨立量之間的關係,通過比較感受這時可以等於100%,可以小於100%也可以大於100%。緊接着許老師設置一個矛盾衝突:剛才説大學生近視率不可以超過100%,現在怎麼200%出來了你們也沒意見?引領學生不斷進行對比,不斷進行質疑和辨析,從而突破百分數的框架,促進他們對百分數概念本質的深度理解。

三、有來有往:增強概念應用的意識

1.有層次、有變化

學生學習能力不同,導致對知識的理解、應用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課堂練習的設計要有層次、有變化、有發展,適合班級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這節課的練習層次明顯,既能進一步強化百分數的意義;通過結合具體實例對分數和百分數意義進行比對,又能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百分數的內涵和外延。

2.有意思、有挑戰

內容枯燥的練習會使學生厭煩,而內容新穎有趣的練習,一定會使學生積極思考,從在而體驗成功的快樂。在這節課中許老師練習設計就以近視率為主線貫穿始終,通過關鍵問題的設計使學生的思維經歷一次次的挑戰,一次次得到提升。

因此,概念教學中,不能只是簡單地讓學生記住一句話或兩句話,而是帶領學生好好領略它一路走過來的風景,這才是最重要的,同時我們也要有意識地引領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迴歸概念本質。

《認識分數》評課稿錦集7

《認識分數》這一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整數到分數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在意義上還是讀寫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的差別,學生初步學習分數會感到困難。而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嚴琳琳老師的這節課,在教學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起點,為學生營造探究的情境,並通過自主探索、實踐操作、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認識幾分之一的學習全過程,感悟分數的含義。從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來看,不難發現,嚴老師對教材、教學要求的把握和定位是十分準確的,教學過程層次清楚,自然流暢,學練結合,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到達了預定的教學目標,是一堂質量不錯的課。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和探索的過程

通過這節課可以感受到嚴老師不是在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在教,站在教改的新理念的高度上駕馭教材,設計中力求體現新課程強調的體驗性學習,創設了讓學生去折一折、塗一塗、説一説、寫一寫等情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表示出自己所發現的分數。不僅讓學生用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説話,用手操作,用身體去親身經歷,用心靈去感悟、體驗,其中一個重要理念就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在具體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動中,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使學生的智慧受到挑戰,從而實現有效學習。教師都能夠以建構理念為依託,在原有的基礎上建構新知識,使學生創造力、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使他們主動地建構屬於他們自己的知識和對事物的理解。

二、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

分數的知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對學生來説,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而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充分重視學生對學具的操作,通過摺紙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來加強直觀教學,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特別是在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時,儘管學生在圓片紙上折出了幾個幾分之一的分數,並且用分數表示出來,但是個別學生在比較分數大小的時候,還是會受到整數認識的影響,認為1/8大,於是教師又藉助分蛋糕的情景,使學生直觀的認識到分的份數越多,一份就越小。從而使學生內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數大小的比較這一知識。

三、找準學生學習新知的“最近發展區”,在正確的背景下認識分數

1、分數對於學生來説是全新的,如何將這一全新的知識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找準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學生從“實際發展水平”向“潛在發展水平”的橋樑,學生的思維從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領域。嚴老師在教學時,從學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確一半是怎麼分的,從而引入用一個新的數來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2、以往我們在初次教學分數時,總是以單個的物體的進行平均分(比如説分蘋果),然後“半個”無法用整數表示的時候就引入了分數,這樣做的優點是能夠凸現分數出現的實際需要性,學生對分數的產生印象深刻;缺點是這樣以單個的物體入手,學生對分數的認識受到侷限,會導致到後面學習分數的意義的時候,對單位“1”難以理解和接受。其實“一半”和“半個”是有區別的,只有“半個”才用分數表示是不全面的。因此,我們注意到嚴老師在分數引入的時候,是用分蛋糕的情景來引入的,從而引入分數二分之一,這樣對於分數的認識放在了一個比較恰當的背景下來學習,學生體會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個1/2來表示。

此外,本節課老師以滿腔的熱忱、真誠的愛心,感染孩子們的情,粘住孩子們的心。老師以耐心的等待和巧妙的疏導與孩子們同喜同憂。在這節課上,我們不僅能感受到知識信息的傳授、思維的碰撞,還有心與心、情與情真誠地交流。 聽完這節課,我深切地體會到,我們的數學教學不僅應關注學生獲得怎樣的結果,更應關注他們是否經歷了自主探索的過程。只有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的實踐、探究與交流的過程,才有可能懂得數學的價值和意義。也只有讓學生在"做中學",才能獲得最大程度的發展。

《認識分數》評課稿錦集8

聽了胡老師執教的《認識百分數》這一課,我受益匪淺,本節課教學設計清晰,層次感強,是一節真實和紮實的課。下面我談談自己感想。

1、從學生的興趣入手,使百分數的引入水到渠成。

課始,胡老師讓學生觀看一段足球賽的視頻,在學生興趣盎然的時候,緊接着出示三位參賽隊員投球情況統計表,很顯然,學生在注意力非常集中的狀態下學習,聽課效率應該是很高的。胡老師先讓學生算出三名隊員進球個數佔踢球總個數的幾分之幾,用以前通分的知識來比較這三個分數的大小,然後告訴學生分母是100的分數還可以改寫成另一種形式,進而揭示課題:百分數的'認識。如此引入課題,不但深刻剖析比較了分數和百分數的相同之處,同時又説明了百分數的優越性和學習百分數的必要性,進而讓學生產生學習百分數的慾望。

2、緊扣百分數的意義,使百分數的本質自然凸顯。

課中,胡老師始終圍繞百分數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呈現了大量的素材,“現在,學生的視力情況不好,我市國小生的近視率是18%,國中生的近視率是49%,高中生的近視率是642%”、“我只完成了作業的80%”、“食品的合格率是32%”……,百分數的本質就自然凸顯出來,學生很輕鬆地就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接着,胡老師讓學生説説生活中的百分數,數學課堂重歸於生活,孩子們每一個百分數的提出都與生活緊密聯繫。特別是服裝面料的成分、汽車銷售情況、下載文件的進度等等,這些教學資源都與我們的生活緊緊相連,學生並不陌生,這更説明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課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

整節課中,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導入是從學生身邊素材得來的,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喚起已有生活經驗;百分數的意義是學生討論探究出來的;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是學生觀察習題分析比較出來的。在這一系列學習活動中,老師都是以一個合作者、傾聽者的身份出現。

4、結尾處的設計比較新穎。

胡老師讓學生根據四字成語來猜百分數,如:十拿九穩、百裏挑一、十全十美等等,這樣設計不但富有趣味性,而且將數學與語文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説

得頭頭是道,效果很好,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最後,胡老師還送名言給學生:天才=99%的汗水+1%的靈感,讓學生進一步瞭解百分數在生活中的用途,同時又讓學生明白“天才”需要付出“汗水”,以此更好的激勵學生學習。

5、教學語言幹練。

教師語言簡練,乾脆利落,並能對學生的發言能夠給與及時、恰當的評價,較好地調控課堂氛圍,給學生創設了輕鬆的學習氛圍。

總之,整體看來這節課是由實際生活抽象出具體的數學問題,在嘗試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與各種能力的形成情況,再將抽象的數學思想運用於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從而使學生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體會數學學習中的樂趣。

《認識分數》評課稿錦集9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掌握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從整數到分數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在意義上,讀寫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異。學生第一次碰到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吳老師在教學中創設了一些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情景,使學生在主動的操作活動的基礎上,感悟理解分數的含義,充分體現了“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的教學觀念。主要有以下特點:

1、創設情境,感悟知識

從整數到分數,是學生認知上的突破,為了給學生搭建突破的平台,教師在課的開始,藉助“兄弟兩個分蘋果”的事例,引導學生感知從整數表示兩個蘋果,一個蘋果,到兩人分吃一個蘋果怎樣表示,自然地將分數產生在平均分基礎上的.事實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增強了數學知識間的聯繫,而且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再如,學生認識了分數後,設計了“小猴和小豬分吃西瓜”的故事情境,增強了學習的情趣性。

2、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和探索的過程

通過這節課可以感受到吳老師不是在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在教,站在教改的新理念的高度上駕馭教材,設計中力求體現新課程強調的體驗性學習,創設了讓學生去折一折、塗一塗、説一説、寫一寫等情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表示出自己所發現的分數。不僅讓學生用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説話,用手操作,用身體去親身經歷,用心靈去感悟、體驗,其中一個重要理念就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在具體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動中,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使學生的智慧受到挑戰,從而實現有效學習。教師都能夠以建構理念為依託,在原有的基礎上建構新知識,使學生創造力、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使他們主動地建構屬於他們自己的知識和對事物的理解。

3、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和主動建構

“分數”對於學生來講是抽象的,因此,吳老師在教學中時刻注意將分數的認識與圖形的操作活動相聯繫,發揮動手操作在學生主動建構中積極的促進作用。如學生在用正方形紙折1/4的實踐活動中,通過對不同折法的比較,進一步加深了對分數意義的認識。學生在用圓折一個喜歡的分數這一實踐活動中,每人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與提高,獲得成功後的體驗,進而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認識分數》評課稿錦集10

王老師的這節《百分數的認識》體現了以下特點:

1、注重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各個環節都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認識的百分數在生產、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此外,本課還安排了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去收集百分數的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也能更好地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如此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堂,吸引了學生積極投入,數學課堂正因為重回於生活中而顯得有活力了。

2、課堂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對於現在六年級學生來説,他們對生活中百分數並不陌生,知道生活中經常有“%”的存在。因此這節課知識生長點是建立在學生完整掌握分數意義以及比的概念,並對百分數已經有一個模糊不清的感知基礎上的教學,老師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設計新穎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去感知百分數的產生過程,感知學習百分數的必要性。去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嘗試着自己去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從而激起學生學習百分數的強烈慾望。

3、學生經歷了聯繫實例感知百分數的含義,獲得它的本質屬性的感悟,然後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意義的過程,既符合概念形成的規律,有利於理解概念,又有利於學生積累學習概念的經驗,感受其中藴含的抽象、歸納等數學思想。

4、在練習中體現了一個“精”字,注意練習的目的性、典型性、針對性、層次性、多樣性和趣味性,特別是針對本課時的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在對比中弄清區別,在辨析中加深理解,在概括中把我練習。

《認識分數》評課稿錦集11

今天聽了宗老師的課我覺得這節課,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思路清晰,環環相扣。《認識分數》這一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整數到分數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在分數意義上還是讀寫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的差別,學生初次學習分數會感到困難;而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宗老師這節課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在教學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起點,為學生營造探究的情境,並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同桌交流,讓學生經歷認識幾分之一的學習全過程,感悟分數的含義,能直觀地比較分數的大小等。宗老師在本課的設計以及執教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特點1:

找準學生學習新知的起點,分數對於學生來説是一個全新的知識,如何將這一全新的知識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創設了十分貼進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兩人郊遊分食物,從分的過程中進行體驗和感悟:一方面,產生“平均分”的需要,強調“平均分”是分數的本質特徵,另一方面,體驗由於總量的變化引起了每人得到的個數從整數兩個或一個再到不能用整數的變化的過程,自然引出分數。學生的學習完全是從生活經驗中得來,怎能不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產生了積極的探究情感。這個環節的教學通過情境的創設突出兩個層次:第一個,引出並理解平均分。因為這是分數產生的一個必要條件。第二個層次:通過質疑,學生髮現一半不能用以前學過的數字來表示,引出新的數學數字用分數1/2來表示,這樣分數出現的實際需要性能夠凸現,學生自然產生了對新知識探索慾望。

特點2:

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讓學生獲得豐富感性認識,使抽象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宗老師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探究環節,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並掌握分數。第一次操作教師首先組織學生用圓代替蛋糕折出它的一半在直觀的感受的基礎上,教師引出1/2表示生活中的“一半”的數學化結果,在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之間架設了認知橋樑,初次感知到生活中的一半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繫,一半可以用1/2來表示,讓學生直觀感知1/2產生的過程;並讓多位學生説一説1/2所表示的具體含義。第二次操作折一張長方形紙並表示出它的1/2的,交流各種不同的折法。這個環節本着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鼓勵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體驗創造的快樂,同時,在實踐中發現新的問題:即:折法不同,塗色部分的形狀也不同,為什麼塗色部分都能用二分之一來表示呢?宗老師讓學生結合自己折的紙説一説。明白折法不同沒關係,只要折的是這個長方形的一半,每一份都是它的1/2。凸顯數學教學最本真追求。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使學生在直觀感知的基礎上,步步深入,層層遞進,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完成幾分之一概念的建構。第三次操作是全課教學的亮點,教師將教材進行調整利用同一種圖形,同桌合作折出1/4和1/8,張貼學生的.塗色紙片(1/2、1/4、1/8)分別進行比較1/2與1/4,1/4與1/8,1/2與1/8的大小,同桌討論交流這三組分數,誰大誰小?從中發現了什麼?結合平均分的份數來理解體會到:把同一個物體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越小這樣的規律,從而得出幾分之一與幾分之一它的大小比較的方法,體會簡單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發展數學思考。這充分體現出數學知識不是教師直接給予的,而是在學生一步步的操作、交流、感受、體悟中動態生成的,從而達到有效的數學學習的目的,這樣的設計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特點3:

整節課可以感受到宗老師設計中力求體現形式的多樣性,創設了讓學生去折一折、塗一塗、説一説、寫一寫等情景。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表示出自己所發現的分數。不僅讓學生用腦子去想,而且用語言表達,用手操作,用心去感悟、體驗,其中一個重要理念就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在具體的操作交流活動中,多次感悟平均分的概念,結合平均分,通過折一折、畫一畫、寫一寫,充分認識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從而認識幾分之一;使學生加深對幾分之一的認識,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認識分數》評課稿錦集12

李老師執教的《認識百分數》這一課,教學設計清晰,層次感強。是一節真實和紮實的課。新理念的優越性在課堂上得到充分展示,教學目標完成較好,充分體現了課堂的有效性。

1、課堂關注的是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各個環節都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認識到百分數在生產、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此外,本課還安排了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去收集百分數的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如此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堂,他們自然是積極投入。數學課堂正因為重回於生活中而顯得有活力了。

2、課堂關注的是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對於現在六年級學生來説,他們對生活中百分數並不陌生,知道生活中經常有“%”的存在。因此這節課知識生長點是建立在學生完整掌握分數意義以及比的概念、並對百分數已經有一個模糊不清的感知基礎上的教學,老師一定要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而師老師打破了原有教材的編排,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設計新穎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去感知百分數的產生過程,感知學習百分數的必要性。去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嘗試着自己去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從而激起學生學習百分數的強烈慾望。

3、課堂注重的是“以學生為主體”。整節課中,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導入是從學生身邊素材得來的,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喚起已有生活經驗;百分數的意義是學生討論探究出來的;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是學生觀察習題分析比較出來的;百分數的作用是從分析信息中歸納出來的。在這一系列學習活動中,老師都是以一個合作者、傾聽者的身份出現。

4、結尾處的設計也很新穎,讓學生説説百分數的成語,使得語文與數學融為一體,實現了課程與課程之間的綜合,又給人於耳目一新的感覺。最後讓學生説一説這節課的學習感受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體現了教學的人文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ngl0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