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大學生自傳

大學生自傳

大學生自傳要怎麼寫呢?不知道也沒關係,那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提供出來的關於大學生自傳相關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哈

大學生自傳

大學生自傳:

大學生個人自傳我叫xx,男,漢族,1984年10月8日出生於湖北省武漢的一個農民家庭。現就讀於湖北省武漢大學法律系。

父母親均為農民。父親高中畢業由於家境原因,沒有繼續深造,而是在村中辦起的自我的工廠。母親家境貧寒,因而於國中畢業後輟學理家務農。

父母親吃夠了沒有知識的苦,便把期望寄託在我等弟弟身上。現弟弟就讀於河北工程大學。

自從1990年2月初進學堂,我一向嚴格要求自我,到高中畢業時為止,每學年,我都被評為“三好學生”。這是動力,吸引力。

1991年2月,我在村辦幼兒園上學,擔任班長一職,用心配合老師帶領同學開展一些活動,並在上學放學路上極力為同學們的安全着想。或許在那個時候,我就覺得既然老師信任我,那麼我就決不能夠辜負她的期望,細心認真的幫忙每一位同學。國小期間,一年級我是學習委員,二、三年級我是班長。在此期間,老師不在的時候,我儼然就是一位正牌的小老師。此刻想來,或許,就應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習慣了嚴格要求自我,要讓自我儘量做的完美,期望自我在別人的眼裏是一個能夠説話,有思想的人。

很快,由於村裏只有國小一年級到四年級,於是,於1994年9月,我轉入淮鎮北街村完小讀完了我剩下的國小五、六年級。在那一段時光裏,我擔任了衞生委員,一個或許不是那麼顯眼的職務,但我卻乾的那麼認真!每一天,當我看到乾淨明朗的校園,我便會覺得陽光明媚!而當偶然的一次值日生忘了的時候,我便會自我拿起掃把送同學一個乾淨的遊樂場。那個時候,我明白了,能夠看到別人笑也是一種完美的感覺,因為其實在那一瞬間,我明白了自我存在的價值。散文閲讀

時光易逝。昨日我還在思考國中生活的豐富多彩,這天我已身臨其境。就這樣96年的那個金秋季節,我邁進了淮鎮中學的.大門。在那裏,為了那一句“你的路,就是進一中,然後上名牌大學”,我一向努力着,因為我同樣不想辜負了那個愛我如自我子女的數學老師的殷切期望。七年級、八年級,我擔任班裏的語文課代表,以及數學課代表;九年級,我則是化學課代表,數學課代表。在擔任這些課代表期間,我盡職盡責的工作着,及時向老師反映同學們的願望,及時告訴同學老師的要求。在這三年的過程中,我在班裏樹立了自我的威望,因為我的表現贏得了同學們的信任。

三年一過,我如願以償考進了三中——那個我們那塊小地方最出名的學校。名校或許真的有名校的風采,寬敞的校園,空氣中洋溢着濃濃的學習氣息,都時刻在提醒着我要牢記我的目標。平淡而真實的生活使我逐步懂得自我。高中時,當應對的是沉重的學習任務,我充分調動我的用心性,擬訂了一套學習計劃,我沒有忘記我的至愛——書。我讀名著,看歷史,閲現實。我讀完了《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亂世佳人》、《童年》、《我的大學》、《母親》等名著。從這些書中,我讓自我變的睿智,讓自我的思想得到沉澱,我不再漂浮,因為我有了出發點,支撐點。

XX年我來到了湖北省武漢大學法律系,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法律院校。在大一的時候我加入了中國青年志願者組織,認真的參加組織的每一次公益活動。在認真學習法律的同時我還學習了二級visualfoxpro)語言程序設計。在暑假期間我還學習了網頁製作,並給我父親的公司設計的主頁。

XX年我向黨遞交了申請書,此刻已經是一名用心分子。我必須會用我的行動來證明此刻的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我很明確的明白自我肩負的職責,我亦很明白明天對我們的厚望及呼喚,我不敢忘記,當我離家求學之時父母對我的反覆叮嚀,我沒有忘記,我所追求的黨對我的期望和要求。而我自認為,在每一份的思想彙報中,我都會脱殼而出一個新的我,而在此之後,我又會在不斷的思考中成就一個更加完美的我。我始終堅信的就是,無論如何,完善的性格是我一生的追求。人無完人,但只要我能夠做得更好,只要我能夠凡事先為別人着想,只要我在每一個細節上都能夠站在羣眾的立場上,我就能夠在不斷的磨練中成就一個新的我。

XX年在我們的模擬實習期間我有幸被選為我們班的第四小組組長,在人組長期間我即使傳達老師佈置給我們的任務,協調每一位組員之間的工作。併成功了開了四次庭。其中的一個模擬法庭還獲的了優秀獎,併產生了一名優秀法官。這次模擬實習使我的組織領導潛力上升了一個層次,並得到了老師的高度評價。

三年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捨不得的人簡直太多了。捨不得所有以前關心幫忙過我的老師、同學;捨不得所有以前在我背後支持過我的朋友們;更捨不得4號樓126的和我朝夕相處四年的兄弟們,是他們給予了我最大的關心和支持,是他們讓我在遠離家鄉的城市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真心地祝願她們早日實現自我的理想!

大學生自傳(二):

我1937年生於雲南省臨滄縣,男,漢族。1958年畢業於雲南省昆明農業學校農學專業。現為玉溪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小麥研究室主任、高級農藝師、中國農學會會員、雲南省作物學會理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參加工作以來,刻苦鑽研業務,自學完成大學主要相關專業課程。三十七年堅持理論聯繫實際,長期紮根農村和邊遠山區,在困難艱苦的條件下,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進行農業科技的試驗示範、推廣工作,並主持和親自執行小麥育種、地麥種植制度改革等重點科研項目和課題。1969~1979年在新平哀牢山工作期間,進行桔杆還地、增施有機肥固定耕地的試驗、示範,解決了“刀耕火種、廣種薄收、水土流失嚴重”的問題,促進了山區糧食的穩產高產。與此同時,針對山區有豐富的腐植土資源,對腐植土進行開發利用,研製成功腐銨、腐磷等多種腐肥,並採取就地取料、就地製作、就地施用,解決了山區“買肥難、運肥難、施肥難”的問題,在大面積生產上取得了明顯的增產效果。我自1982年主持小麥育種課題以來,先後育成興杞1號、興杞2號、興杞1一4、“8334”、“283”等優良品種,累計推廣面積達30萬餘畝,增產糧食6500萬餘千克。其中“8334”良種成果被收入《中國科技成果大全》。自我十分重視深入生產實際,虛心向老農請教學習,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針對常規地麥經常受乾旱、霜凍、高温逼熟致使單產低而不穩的問題,於1986年,創造性地提出“地麥改制”試驗研究,透過改品種、改播期和栽培技術的“三改”措施,把常

規地麥的生育期縮短、前移,充分利用秋末冬初濕潤半濕潤和温暖光足的氣候資源,變時段氣候優勢為產量優勢,獲得產量、收益翻番的顯著效果,解決了地麥生產上長期存在的產量低而不穩的老、大、難問題。該成果在“七五”初,在全省累計應用推廣面積達260萬餘畝,增產糧食1。37億餘千克,被收入《中國科技成果大全》、《中國實用科技大辭典》、《中國經濟文庫》。1993年又用自我育成的高產胖市÷罅賈?ldquo;283”,創造滇中地區田麥單產789。27千克的歷史最高紀錄。自我先後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三項,地廳級科技進步獎和技術改善獎七項,縣處級科技進步和技術改善獎三項;發表的主要論文和科普文章66篇,其中國家級刊物採用的11篇。1990年被評為玉溪地區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1993年被聯合國中國國家分部授於《發明創造科技之星》的光榮稱號。

至今,我並不滿足於現狀,嚴格要求自我,認真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吸收新的信息,更新知識,更新觀念,用心進取,開拓創新,力爭為發展“兩高一優”農業和市場經濟作出新的貢獻。

標籤: 自傳 大學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pqyj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