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阿凡達》給我們哪些啟示?

《阿凡達》給我們哪些啟示?

電影《阿凡達》所掀起的新一輪的觀影熱潮中,筆者也未能免疫,於是乖乖的掏錢去電影院3D了一把。

《阿凡達》給我們哪些啟示?

平心而論,《阿凡達》並非像網上所吹噓的那樣極致的好,除了導演豐富的想象力和玄妙的特技效果之外,《阿凡達》依然是一部典型的好萊塢式的電影: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潘多拉星球的入侵者和以傑克為代表的正義之士)、個人英雄主義、浪漫的愛情、特技效果……最後正義戰勝邪惡、個人拯救集體、愛情完美落幕等等。

但是,經過商業運作的《阿凡達》已經不再是一部純粹的商業電影,而是把電影做成一個社會事件:競相口傳的3D和IMAX效果、精彩的場面、逆市飛揚的票價、排隊購票的火熱場景、接連不斷的話題(全球各地的票房數字、卡梅隆能否超越自己的影史票房冠軍《泰坦尼克號》的疑問等等)……媒體的自願加入,無疑將這一事件進一步放大,於是,電影《阿凡達》成為一種事件便不足為奇。

電影《阿凡達》是成功的,有電影本身原因,更有營銷的原因,難得是《阿凡達》已經將兩者融為一體,兩者相輔相,相互促動,從而成功更有保證。

成功必然有成功的道理,《阿凡達》究竟帶給我們哪些啟示呢?

1、相信品牌的力量

和電影《三槍拍案驚奇》一樣,《阿凡達》最大的品牌並非演員,而是導演。因為電影裏面面孔我們很少能叫得出名字,更不知道他們有什麼代表作品,尤其是對中國觀眾而言更是如此,看好萊塢的電影,很少是衝着演員取得,更是電影的場景——想想當年的《泰坦尼克號》,想想上一步大片《2012》,均是如此,電影業並沒有把影院當話題,因為在這樣的電影中,演員更多淪為一個符號。

當時,當《阿凡達》帶着影史票房冠軍《泰坦尼克號》導演卡梅隆歷時4年精心打造的力作的桂冠高調亮相的`時候,也一併帶來了無數觀眾對《阿凡達》的期望,帶着同樣的期望——《阿凡達》能否超於《泰》便足足掉起了觀眾的胃口,於是能否超於《泰》的票房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一個電影的傳播話題。

後續隨着電影在各地區的票房捷報的傳來以及《阿凡達》對影史票房亞軍《指環王3》的超越,這一話題便越來越成為社會話題,越來越為我們所關注。由此也進一步帶動了影市的火爆,有人甚至預測説:電影《阿凡達》的觀影熱潮將獲持續一個月,因為從目前看,無論是口碑效果,還是電影院的實際場景都讓我們不得不相信這可能是真的,筆者就曾經為了買票,兩次跑到影院排隊。

這一點跟張藝謀的電影很像,從《英雄》開始,到《十面埋伏》、《黃金甲》、等一路走來,張藝謀贏得票房的靠的就是自身的話題:什麼第一步武俠電影、奧運會之後的華麗轉身呀等等,電影也同樣引起了社會話題,有褒有貶,電影票房也在一片罵聲和質疑聲中節節攀高。

這次《三槍》更是贏得了超過之前的質疑話題,最後無非是期望帶來失望,失望帶來希望的“惡性循環”:有的人是衝着熱鬧去的、有的人就是為了看看電影到底是否想他們所説那麼爛——但不管怎麼説,票房才是硬道理,不管你用什麼話題吸引觀眾,不管你電影到底好不好看。

張藝謀無疑已經成為中國電影的一個品牌,不管他做什麼、拍什麼都能引起關注,這一點毋庸置疑,我們只要看看合張藝謀沾邊的東西的火爆程度就知道了,什麼《印象劉三姐》、《圖蘭朵》等等,如果不是因為張藝謀,及時同樣的品牌他們也真的不會有現在的成功。

環顧中國電影界,能夠接近張藝謀的似乎只有馮小剛!

這就是品牌的力量。

2、與時俱進,緊抓社會熱點

如果説《三槍》強調了“張藝謀奧運會之後的華麗轉身”以及“小瀋陽及其帶動的東北二人轉熱和東北二人轉元素的嫁接”的話,那《阿凡達》無疑抓住了更大、跟熱的全球性話題:隨着環境污染、破壞,人類生存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各類地質災害頻頻發生,人類未來的生存空間在哪裏?

《阿凡達》告訴你一種可能:向外星球移民。你可以把它當成一種預言,也可以把它當成一種可能的設想,但是無論你把它當成什麼,你都會關注,尤其是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也許真的像李寧廣告中所宣傳的一樣:一切皆有可能。

於是,我們帶着對外星球的好奇和想象,帶着對人類未來生存可能的關注,走進影院去看《阿凡達》,去看導演的想象力,去看導演的特技效果便順理成章了。

這裏,電影上映前夕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的召開,似乎成了《阿凡達》的預熱,隨着會議進展過程中接連不斷的話題出來,全球目光的焦點再一次鎖定在我們的生存環境上——不論你是否能從《阿凡達》中找到答案,哪怕是把他當做一個荒謬的論調,你也會關注它一下。

3、質量就是生命

《阿凡達》的質量不在於它的故事性、更不在於它的主題性,而在於他的技術性和想象力——精美的畫面、宏大的場面,加上3D、IMAX光影技術的運用等等,足以讓《阿凡達》成為一場視聽盛宴。

電影,根本的功能還是娛樂,娛樂什麼?當然是視聽感官的娛樂,人們進電影院看電影和回家看碟或從網上看電影最根本的區別在於:電視或電腦無法提供電影院才有的視覺效果。

當孩子們為觸手可及的樹精靈歡呼的時候,當你看到一發子彈向自己射來的時候,當你感覺自己置身於潘多拉星球的時候,那種感官的自己是不言而喻的。

《2012》便是因為做足了視覺效果才獲得客觀的票房,《泰》同樣如此,但做好視覺效果的前提,故事要講得通、講的圓,新很難做到,因為我們腦海裏已經有太多的故事套路和情節,再新也難超出人們的想象,也難脱離人之常情。

在這裏還要提一部電影,就是《花木蘭》,花木蘭的故事性可以、演員表演的沒得説,關鍵在於導演,一些場面處理的確是不夠好,沒有調動起應有的高潮,尤其是最後一次峽谷大戰,當我們都在等待着大場景的到來時,電影卻用一個人的自我犧牲,把電影場面化解掉了,真實讓人看着失望。但即使這樣,筆者《花》還是要好於《三槍》,但可惜的是,《花》沒有《三槍》那種導演品牌的力量。

4、口碑是最佳的傳播途徑

當企業界切身體會了央視標王力量的時候,廣告便成為一把不可或缺營銷利器,為更多有實力和能力的企業所採用。

但是,傳播的最佳途徑並非媒體,而是消費者口碑,如何讓營銷成為一個話題,讓消費者自願成為你的宣傳員,這樣皆可以節省大筆的廣告費用,還能收穫比廣告更強的宣傳效果:因為廣告畢竟是有距離的,口碑是身邊的朋友和親人傳來的,更真實,我們也更願意相信。

《阿凡達》最大的話題就是導演,就是3D和IMAX的視覺效果,由此引起的黃牛倒票、影院漲價、排長龍買票等等。

説來説去,《阿凡達》還是一部電影,但是當一部電影成為一個社會事件的時候,當《阿凡達》獲得巨大的票房收益的時候,它帶個中國電影人、帶給營銷人的啟示都不止是一部電影那麼簡單。

標籤: 阿凡 啟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vdjo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