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繪畫書法 >

古代書法家的故事

古代書法家的故事

古代書法家的故事1

  師宜官賣字換酒

古代書法家的故事

漢代(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前後共經歷426年,這是漢字書法發展史上繼往開來、由不斷變革而趨於定型的關鍵時期,至漢末,我國漢字書體已基本齊備。隸書是漢代普遍使用的書體。漢代隸書又稱分書或八分,筆法不但日臻純熟,而且書體風格多樣。到東漢,隸書進入了書體成熟,流派紛呈的階段,名家迭出。

東漢靈帝雖昏庸無能,卻喜愛書法,一次徵召天下擅長書法的人集會在鴻都門,大約有幾百人。漢靈帝仔細看了各人的作品以後,發現這些人中,南陽人師宜官的'書法如鵾鵬展翅,大開大闔,一派大家風範。而他的八分書法最為出色。大的,一個字的直徑可以有一丈長;小的,在寸方的一片竹簡上,可書寫一千個字。漢靈帝大喜,便差人召師宜官入宮。

此時的師宜官,並不知情,正口袋空空地在酒店裏喝酒。喝足了,店家來要酒錢。恃才傲物的他,取出筆,在酒店的牆壁上揮書求售,招來許多人圍觀。師宜官的條件很簡單:若賣給他酒,就多出售給店家幾個字;否則,就剷掉牆上的字。酒錢是付足了,但漢靈帝聽説以後,召他為官的想法就此打消。

師宜官曾為袁術立的鉅鹿耿球碑書寫文字,這也是他唯一見於史書記載的作品,但是歷史久遠,碑也不見蹤跡了。

古代書法家的故事2

鄭板橋是我國清代著名的畫家、書法家和文學家,是著名的“揚州八怪”之一。

有一次,鄭板橋在街上閒逛,因為本身好作畫,所以他也非常樂意到畫店裏去參觀一下。當他進入一家小畫店時,竟發現店裏掛着自己的一幅畫正在出售,對此,他感到十分奇怪,因為自己的畫從來都沒在這家店裏賣過。

很明顯,這是一張假畫,鄭板橋最討厭別人打着他的招牌四處騙人。但一想到開店的`人也非常不容易,他並沒有加以指責,而是把畫買了下來,然後就走了。

臨別時,店主順便又提醒了一句:“先生,如果您喜歡鄭板橋的畫,過幾天我還能夠給你提供幾幅。”幾天過後,鄭板橋又來到這個小店,發現這家店裏又掛出了一幅自己的畫。

這當然又是一幅假畫。鄭板橋故意問店主道:“怎麼就這一幅?你不是説有幾幅嗎?”店主知道碰上了大買主,就欣喜地把鄭板橋領進裏屋選畫。鄭板橋看到牆上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畫,對這個店主的摹畫能力極為讚賞。

看了一會兒,鄭板橋笑着説:“我些畫雖好,只是可惜這些畫都是假的。”説完,他從身上掏出了自己的印章,向店主説明自己才是貨真價實的鄭板橋。店主一聽,急忙跪下向鄭板橋賠罪。

鄭板橋問店主:“你畫得很好,為什麼不寫上自己的名字呢?”

店主十分羞愧地説:“我不過是無名之輩,畫得再好也不會有人買的,就是有人來買,也賣不上價呀。再説,我就是靠賣畫來養活這一家人呀!”聽了店主的話,鄭板橋對他起了憐憫之心,決定好好幫助這位不知名的畫家,因為他的畫技並不比自己差,更為關鍵的是,這個人也是生活所迫才這麼做的。

這一天,鄭板橋舉行了一個盛大宴會,請來了許多社會上的名流人物。在席間,他把這位店主向大家隆重作了介紹,並很謙虛地稱這位店主是自己小時候學畫的啟蒙老師。鄭板橋還讓這位店主當場作畫,店主精彩熟練的畫技贏得了眾人的陳陳喝彩。從那之後,人們都爭相搶着到這位店主的店裏買畫,這位店主的名氣與日俱增,不僅出了名,而且還使他的家庭擺脱了貧困。

古代書法家的故事3

鐵門限

智永禪師擅長楷書、草書,能傅王羲之的風範。他雖然在永興寺修行,但是書法的名氣卻愈來愈響亮。很多人都透過各種關係來索求他的書法作品,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門檻都被踩壞了,他只好將門檻用鐵皮包起來,人們就笑稱為“鐵門限”。

古代書法家的`故事4

傳説中,有往來於天上人間的木筏,駕馭木筏的人是真正勇敢無畏的人。

西漢時期,有個隱士叫羅君平。據説,他知道往來於天上和人間的木筏從人間到天上的時間,因此,凡是要到天上去的人,臨出發之前都要先到羅君平這裏來。

這一天,木筏出發的時間快要到了,羅君平家聚滿了將要乘筏上天的人。這時候,一個駕木筏的人從羅君平家中走了出來。上天的人中有一個趕緊上前,拉住他問道:“上天要經過曲折的河水,而天又是那麼高那麼大,一路上還有神怪精靈,木筏在行駛中有時還會顛倒過來。你經常駕着木筏漂浮在這樣的環境中,為什麼你連手都不抖一下、一點也不害怕呢?”

駕木筏的人回答説:“我用了多年時間來學習駕馭木筏的本領,又用了三年時間來親自駕馭木筏,往來於天上人問。”

那人又問:“僅僅靠本領和實踐,就可以了嗎?”

駕木筏的人説:“當然不是。在每次駕木筏上天的時候,我憂慮的只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能活多少年,而根本就不考慮木筏是否能夠返回人問。我駕馭着木筏,一路上波浪翻騰,氣候千變萬化,反覆無常。有時陽光燦爛,雲蒸霞蔚,一下子又突然變得暗淡無光,明亮的白天剎時變成黑夜。有時候,木筏和波浪互相撞擊,猛然震盪起來像脱韁的野馬急馳狂奔,一會兒沉到波谷浪底,一會兒又像格鬥一般衝向高高的.浪尖,恍恍惚惚的樣子,使我感到似乎有無數人在駕馭這木筏。每當這時,我的心情都非常鎮定,一點兒也不慌張。如果此刻心裏一慌,手腳就會不聽使喚了。只要心裏不慌亂,怎麼也不會跌倒,直至平安地到達目的地。”

那個問話的人深有感觸地説:“我想,你説的這些道理不僅適用於駕馭木筏,其實許多事情也都要這樣才行啊!”

我們從駕馭木筏中可以領悟到:不管幹什麼事,遇到什麼情況,都應該專心致志,毫不動搖,無所畏懼,勇往直前,這樣才能克服困難,爭取勝利。

古代書法家的故事5

高士其從小就用功讀書,他的學習成績,年年都是班級裏最好的,全校先生和同學,都誇他是個好學生。

他是一位科學家。它六歲那年,要上學讀書了。開學那天,大矇矇亮,高士其就穿上新衣服,揹着新書包,上學去了。

一路上,高士其樂得象只小鳥兒,又蹦又跳唱着歌。他跑到學校門口一看,大門還緊緊地關着呢。他不敢去敲門,只好站在門口等着,不知道等了多久,學校的大門開了。

開門的是位老伯伯。高士其恭恭敬敬鞠了一躬,又叫了聲老伯伯早!

老伯伯心裏真高興,笑眯眯地説:多懂禮貌呀,孩子,你是一年級新學生吧!

高士其點點頭。老伯伯把高士其領到一年級的教室裏。

過了好一會兒,同學們才一個個來到學校。

在開學典禮上,校長站在台上講話。高士其一雙烏溜溜的眼睛,專心地盯着校長,他聽得可仔細啦。

校長講完了話,叫高士其站到他身邊來。高士其不知道有什麼事,一顆心象小鹿似的怦怦亂跳。

校長摸摸高士其的頭,表揚他是一個守紀律、懂禮貌的.好學生。

高士其把校長的話記在心裏,每天,他上課用心聽講,放學回家就認真做功課,他跟全班的同學都要好,跟同桌的一個同學更要好,下課以後,兩個人一起遊戲,可高興呢。

可是有一天,這個同學嘟着嘴,衝着高士其説:你到底認識我嗎?

高士其覺得很奇怪,説:咱倆是好朋友呀,怎麼會不認識你呢?

這個同學氣呼呼地説:那你剛才上課的時候,為啥不理睬我呢?

高士其一聽,笑了起來。原來,剛才上課的時候,這個同學拿出紙頭,折成一隻只小青蛙,悄悄地玩了一陣子,玩着玩着。覺得一個人玩沒有勁,就湊到高士其的耳朵邊,輕輕地説:我們來玩鬥青蛙吧!

高士其坐得端端正正,正用心聽先生講課,這個同學的話,他根本沒有聽見。這個同學又輕輕地碰了碰高士其,高士其還是坐得好好地在聽課。這個同學心裏挺不高興,使勁拉了拉高士其的衣服,這一來,高士其回過頭來了。那個同學指指膝蓋上的兩隻紙折的青蛙。高士其明白了,是叫他一起玩鬥青蛙呀,他對那個同學白了一眼,又用心地聽先生講課了。

高士其想到這裏,笑起來了,他對那個同學説;下課的時候,咱倆一起玩,是好朋友。可是上課的時候,我就不認識你了。

高士其的話,説得這個同學也笑了。

古代書法家的故事6

  骨灰級書法愛好者鍾繇

鍾繇是今天流行的楷書的創始者,書法界有一種説法,説“書聖”王羲之的書法學自衞夫人,而衞夫人學自鍾繇。這樣算起來羲之還是鍾繇的徒孫,可見鍾繇在書法史上的地位。

看到一本名為《混跡三國》的閒書,上面也談到鍾繇,説他是個文武全才,文的方面,他精通史學、易學、書法;武的方面主要是學習兵法和劍法,他的指力可以洞穿棉被。

我不由嚇了一跳,在我印象裏的一直是文弱書生的鐘繇,幾時修成了這一指禪功?莫不是現代的海燈法師也要認鍾繇為祖師爺吧!

想馬超的堂弟馬岱與鍾繇那一戰,被後人評為三國戰史上實力最為懸殊的一戰:“岱引軍一萬五千,浩浩蕩蕩,漫山遍野而來。鍾繇出馬答話。岱使寶刀一口,與繇交戰。不一合,繇大敗奔走。”

後人評:“對付鍾繇這號只會白紙上寫黑字的還用寶刀,太誇張了吧!”

如果鍾繇的指力可以洞穿棉被,雖然不能洞穿馬岱的寶刀,那至少在武藝上並非等閒之輩,不至於與馬岱只鬥得一個回合吧。

其實,真實的情形是, 史上記載鍾繇指力洞穿棉被,是他學書三十餘年,每天夜晚在被子上不間斷練字的結果。

鍾繇臨死時把兒子鍾會叫到身邊,交給他一部書法祕籍,把自己刻苦用功的故事告訴鍾會。他説,自己一生有三十餘年時間練習書法,不分白天黑夜,不論場合地點,有時間就寫,有機會就練。與人坐在一起一邊聊天,一邊就蹲在地上寫字。晚上睡覺,就用被子作紙張,結果時間長了被子給劃了個窟窿。見到花草樹木,蟲魚鳥獸等自然景物,就會與筆法聯繫起來,有時去上廁所,竟忘記了出來。

鍾繇在學習書法入迷忘我,堪稱骨灰級書法愛好者,還有一事更能證明。

青年時期,鍾繇就與後來的.領導――曹操因為共同的書法愛好走到了一起,那時經常出席書法學術討論會的還有邯鄲淳、韋誕、孫子荊、關枇杷等書法迷。

有一天,鍾繇發現韋誕座位上有蔡邕的練筆祕訣,就向韋誕借閲。不料這位擅長制墨的先生(韋誕製作的墨被稱為“韋誕墨”,被讚譽為“百年如石,一點如漆。”),大概很怕鍾繇借了不還他,也有可能是怕鍾繇的書法超過他,總之,任鍾繇死磨硬纏都堅決不借。

鍾繇很生氣,他把胸脯擂得咚咚響,一直擂了三天,擂得胸前青一塊紫一塊,還嘔了一大灘血,不知道內情的人,還以為他在練大力神功,準備去跑江湖賣狗皮膏藥,這韋誕也夠狠心,全不為鍾繇的“苦肉計”所動,硬是沒給他看。鍾繇卻因為“表演”太投入,把自己擂得奄奄一息,虧得曹操派人送五靈丹(三國時期療傷聖藥)給他,才活過來。鍾繇算是得了心病,發下誓言,説不惜等韋誕死了之後去盜墓,也要看到蔡邕的祕訣。

這差不多為韋誕做了一個廣告,誰都知道韋誕手中有一本練書法的祕籍,以致於後來韋誕的墓真的被盜了。

但韋誕比鍾繇晚死了二十年,鍾繇是不可能親自去盜的,但是由於他發下的那個誓言,後人還是一口咬定盜墓的事情是鍾繇指使的,這可真是冤枉了鍾繇。

古代書法家的故事7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説,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古代書法家的故事8

筆冢

智永禪師為隋、唐間人,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孫,因非常用功練習書法,用壞的毛筆都棄置在大竹簍裏,經年累月之生,積了五大簍,於是他自己作了銘文,並埋葬了這些筆頭,稱為筆冢,可見得他愛書惜物的襟懷。

古代書法家的'故事9

鄭板橋學書法

朝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自幼酷愛書法,古代著名書法家各種書體他都臨摹,經過一番苦練,終於和前人寫得幾乎一模一樣,能夠亂真了。但是大家對他的字並不怎麼欣賞,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學得更加勤奮,練得更加刻苦了。

一個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涼,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寫起字來,寫着寫着,就寫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氣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説:“你有你的體(身體),我有我的體,為什麼不寫自己的體,寫別人的體?”晚上睡覺時,鄭板橋想到,各人有各人的身體,寫字也各有各的字體,本來就不一樣嘛!我為什麼老是學着別人的.字體,而不走自己的路,寫自己的體呢?即使學得和別人一樣,也不過是別人的字體,沒有創新,沒有自己的風格,又有什麼意思?從此,他取各家之長,融會貫通,以隸書與篆、草、行、楷相雜,用作畫的方法寫字,終於形成了雅俗共賞、受人喜愛的“六分半書”,也就是人們常説的“亂石鋪街體”,成了清代享有盛譽的著名書畫家。

古代書法家的故事10

  王次仲弱冠創“八分書”

王次仲,上谷(今河北省懷來縣東南)人,秦代書法家。他小時候聰明伶俐,志氣很高,博覽羣書而又善於獨立思考。他十多歲時,學識已達到成熟的階段。當時,人們普遍使用結構修長,筆畫之間空距非常勻均的.秦篆。這種字體既繁複又難寫,不必説民間使用,單是官府書吏就為公文山積、批覆緩慢而歎苦。年近弱冠的王次仲深知文字改革的必要,就把各種鐘鼎器皿以及詔版文字廣泛蒐集在一起,勾摹出來,按文字相同、形體不同排列在一起,然後互相比較,反覆琢磨,度過了數百個不眠之夜,終於創制出一套筆帶波折,並向左右分分的"八分書"。

王次仲將這些文字上奏朝廷。秦始皇見了後,認為"簡便,趕急疾之用",十分贊同。便徵召王次仲到京城咸陽做官。書寫篇章和法令。但王次仲性品清高,三拒詔書,因而觸怒了秦始皇。秦始皇認為他對己大不敬,就派人用監車押送赴京。王次仲自知抗旨性命難保,便乘獄吏不備,投河自盡。可是王次仲所創造的"八分書",卻蔚為風行,造福子孫。

古代書法家的故事11

相傳伯夷、叔齊是商朝末年孤竹國國君的長子和三子。孤竹國國君在世時,想立叔齊為王位的繼承人。他死後叔齊要把王位讓給長兄伯夷。伯夷説:“你當國君是父親的遺命,怎麼可以隨便改動呢?”於是伯夷逃走了。叔齊仍不肯當國君,也逃走了。百姓就推孤竹國君的二兒子繼承了王位。

説起伯夷兄弟之所以讓國,是因為他們對商紂王當時的暴政不滿,不願與之合作。他們隱居渤海之濱,等待清平之世的到來。後來聽説周族在西方強盛起來,周文王是位有道德的人,兄弟二人便長途跋涉來到周的都邑岐山。此時,周文王已死,武王即位。武王聽説有二位賢人到來,派周公姬旦前往迎接。周公與他們立書盟誓,答應給他們兄弟第二等級的俸祿位和與此相應的職位。他們二人相視而笑説:“奇怪。這不是我們所追求的那種仁道呀。”

周武王見到商朝政局敗亂而急於坐大,崇尚計謀而行賄賂,依仗兵力而壯大威勢,用宰殺牲畜、血塗盟書的辦法向鬼神表示忠信,到處宣揚自己的德行來取悦於民眾,用征伐殺戮來求利。他們二人對投奔西周感到非常失望。當週武王帶着裝有其父周文王的棺材揮軍伐紂時,伯夷攔住武王的馬頭進諫説:“父親死了不埋葬,卻發動起戰爭,這叫做孝嗎?身為商的臣子卻要弒殺君主,這叫做仁嗎?”周圍的人要殺伯夷、叔齊,被統軍大臣姜尚制止了。

周武王滅商後,成了天下的.宗主。伯夷、叔齊卻以自己歸順西周而感到羞恥。為了表示氣節,他們不再吃西周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以山上的野菜為食。周武王派人請他們,並答應天下相讓,他們仍拒絕出山仕周。後來,一位山中婦人對他們説:“你們仗義不食周朝的米,可是你們採食的這些野菜也是周朝的呀!”婦人的話提醒了他們,於是他們就連野菜也不吃了。到了第七天,快要餓死的時候,他們唱了一首歌,歌詞大意是:“登上那首陽山哪,採集野菜充飢。西周用殘暴代替殘暴啊,還不知錯在自己。神農、舜、禹的時代忽然隱沒了,我們的歸宿在哪裏?哎呀,我們快死去了,商朝的命運已經衰息。”於是他們餓死在首陽山腳下。

智慧小語:從世間上看,有些人為了不苟且偷生,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寂天論師諄諄告誡我們:寧可無有利養而當下死亡,也不能通過邪命養活,倘若陷入這樣的處境,那還不如早點死了好。

古代書法家的故事12

1 偶創飛白 (東漢)

漢朝的蔡邕不但是個文學家,還是一名著名的書法家。“飛白書”就是他獨創的。什麼叫“飛白書”呢?你們聽完這個故事就知道了。

蔡邕不是一個閉門讀書、寫字的人,他經常出門旅行,為的是捕捉靈感,豐富閲歷。這一天,他把寫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書的鴻都門去。那兒的人架子挺大,誰來了都得在門外等上一陣。蔡邕等待接見的時候,有幾個工匠正用掃帚蘸這石灰水在刷牆。他就站在一邊看了起來。

一開始,他不過是為了消磨一下時光。可看着看着,他就看出點“門道兒”來了。只見工匠一掃帚下去,牆上出現了一道白印。由於掃帚苗比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牆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掃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牆皮來。蔡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寫字用筆蘸足了墨汁,一筆下去,筆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牆一樣,讓黑筆道里露出些帛或紙來,那不是更加生動自然嗎?想到這兒,他一下來了情緒。交上文章,馬上奔回家去。

蔡邕回到家裏,顧不上休息,準備好筆墨紙硯。想着工匠刷牆時的情景,提筆就寫。誰知想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一開始不是露不出紙來,就是露出來的部分太生硬了。他一點兒也不氣餒,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他終於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筆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寫出了黑色中隱隱露白的筆道,使字變得飄逸飛動,別有風味。

蔡邕獨創的這種寫法,很快就推廣開來,併成為“飛白書”。直到今天,還被書法家們所應用。

 2 羲之換鵝 (晉)

王羲之從小喜愛寫字。據説他平時走路的時候,也隨時用手指比劃着練字,日子一久,連衣服都劃破了。經過勤學苦練,王羲之的書法就達到很高的水平。因為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華出眾,朝廷中的公卿大臣都推薦他做官。他做過刺史,也當過右軍將軍(人們也稱他王右軍)。後來又在會稽郡做官。他不愛住在繁華的京城,見到會稽的風景秀麗,非常喜愛,一有空,就和他的朋友們一起遊覽山水。有一次,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在會稽郡山陰的蘭亭舉行宴會。大家一面喝酒,一面寫詩。最後由王羲之當場揮筆,寫了一篇文章紀念這次宴會,這就是有名的《蘭亭集序》。那幅由王羲之親筆書寫的《蘭亭集序》,歷來被認為是我國書法藝術的珍品,可惜它的真跡已經失傳了。

王羲之的書法越來越有名。當時的人都把他寫的字當寶貝看待。據説有一次,他到他門生家裏去,門生很熱情地接待他。他坐在一個新的几案旁,看到几案的面又光滑又幹淨,引起了他寫字的興趣,叫門生拿筆墨來。那個門生高興得不得了,馬上把筆墨拿來給王羲之。王羲之在几案上寫了幾行字,留作紀念,就回去了。

過了幾天,那個門生有事出門去了。他的父親進書房收拾,一看新几案給墨跡弄髒了,就用刀把字刮掉。等門生回來,几案上的字跡已經不見了。門生為這件事懊惱了好幾天。

又有一次,王羲之到一個村子去。有個老婆婆拎了一籃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賣。那種竹扇很簡陋,沒有什麼裝飾,引不起過路人的興趣,看樣子賣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説:“你這竹扇上沒畫沒字,當然賣不出去。我給你題上字,怎麼樣?”老婆婆不認識王羲之,見他這樣熱心,也就把竹扇交給他寫了。

王羲之提起筆來,在每把扇面上龍飛鳳舞地寫了五個字,就還給老婆婆。老婆婆不識字,覺得他寫得很潦草,很不高興。王羲之安慰她説:“別急。你只告訴買扇的人,説上面是王右軍寫的字。”王羲之一離開,老婆婆就照他的話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軍的書法,都搶着買。一籮竹扇馬上就賣完了。

許多藝術家都有各自的愛好,有的愛種花,有的愛養鳥。但是王羲之卻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哪裏有好鵝,他都有興趣去看,或者把它買回來玩賞。山陰地方有一個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給他寫一卷《道德經》。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輕易替人抄寫經書的。後來,他打聽到王羲之喜歡白鵝,就特地養了一批品種好的鵝。王羲之聽説道士家有好鵝,真的跑去看了。當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見到河裏有一羣鵝在水面上悠閒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襯着高高的紅頂,實在逗人喜愛。王羲之在河邊看着看看,簡直捨不得離開,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這羣鵝賣給他。那道士笑着説:“既然王公這樣喜愛,就用不到破費,我把這羣鵝全部送您好了。不過我有一個要求,就是請您替我寫一卷經。”王羲之毫不猶豫地給道士抄寫了一卷經,那羣鵝就被王羲之帶回去了。

3 王羲之與天鵝餃子

王羲之從小就喜愛練字,他7歲時跟書法家衞夫人習字。他集中心力刻苦勤練,日有長進,不到三年已經是筆力沉勁,頓挫生姿。在琅琊太守舉辦的書法賽會上,一舉奪魁,震驚了方圓百里的書法名家。一時間,贊聲不斷,賀客盈門。剛滿10歲的王羲之,在這種情況下,也不禁飄飄然地驕傲起來了。

一天,王羲之路過一個小巷,見一家飯店門口人聲喧沸,熱鬧非常。尤其是店門上那副對聯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寫着:味道美,有口皆碑,模樣俊,無人不愛。橫匾上寫着“天鵝餃子”。但是字卻寫得無生氣,缺功夫,呆呆板板。

王羲之看罷,小嘴一撇,心中暗想:這缺少功夫的字兒,也只有配在這陋巷小店門口獻醜罷了!但他又一琢磨:味道美,有口皆碑,模樣俊,無人不愛。餃子有什麼出奇?這是誰開的餃子店?竟敢如此狂傲!

王羲之走進店內一瞧,見店內有四口開水大鐵鍋,並排設在一道屏風下邊。包好的餃子,好似一隻只白色飛鳥,一個接一個地飛過屏風,不偏不倚,降落在各個滾沸的鍋內。餃子店內的夥計,則忙前忙後地招呼着食客,每個夥計管一口鍋,各自報着數:一號鍋半斤,好,再來1斤。”“二號鍋斤半。”“三號鍋9兩……。”

王羲之好奇,順手掏出幾個銅錢,要了半斤餃子,然後坐下。餃子不一會兒端上了桌。他仔細觀看,這裏的餃子果然與眾不同,一個個玲瓏精巧,好像浮水嬉戲的白天鵝,曲項向天歌,真是巧奪天工。他用筷子夾起一個餃子,送到嘴邊輕輕咬了一口。呀,頓時鮮香盈盈,味美絕倫,不知不覺間,把那一盤餃子全吞到了肚裏,真是飽餐之後,回味深長。

王羲之不由自言自語:“這天鵝餃子,果然名不虛傳。”心中暗想:只是門口那副對聯的拙筆劣跡,實難和這餃子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機會,為飯店另寫一副對聯,也好不辜負食此美味。想到此,他便問夥計:“請問店主人在哪裏?”店夥計用手指了指屏風説:“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屏風後。”

王羲之繞過屏風,見一白髮老嫗端坐在案板前,一個人一邊擀麪皮,一邊包餃子。填好餡,飛快捏上幾下,轉瞬成了一隻白天鵝,動作嫻熟。更令他驚奇的是,餃子包好之後,白髮老嫗隨手將餃子向屏風那邊甩去。天鵝餃子便一個接一個越屏而過,降落在鍋內。每兩5只,按夥計報的數,每口鍋下多少,斤兩分毫不差。

白髮老嫗的高超絕藝,使王羲之驚歎不已。忙走上前施禮問道:“老人家,像你這樣的功夫,多長時間才能練成?”白髮老嫗答道:“不瞞你説,熟練需40年,深練需一生。”

一聽這話,王羲之不由沉默深思,仔細品嚐這番話的滋味。然後又問:“您的手藝這樣高超,為什麼門口對子不請人寫得好一點呢?它和這天鵝餃子很不般配!”

王羲之不問還好,一問倒使白髮老嫗生起氣來,只見她氣鼓鼓地説:“相公有所不知,並非老身不願請,只是不好請啊!就拿那個剛露了點臉兒的王羲之來説吧,都讓人捧上天了!説句實話,他寫字所下的那點功夫,真不如我扔餃子的功夫深呢。你可別學他,常言説得好:學海無涯苦作舟,勤奮當槳爭上游。一次劃前就驕傲,終久要落人後頭。”

白髮老嫗一席話,説得王羲之面紅過耳,羞愧難當。他恭恭敬敬地給老嫗寫了一副對聯。從此以後,這家天鵝餃子店,就掛上了王羲之寫的對聯,生意越發興隆了。此事也改變了王羲之的一生,使他終生與鵝結緣。更虛心刻苦地練字,博採眾長,精研體勢,推陳出新,創出字勢雄強而多變化、妍美的新體,名揚天下。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書法名家.

 4 潛心苦學墨當飯

王羲之大約五六歲的時候,就拜衞夫人為老師學習書法。他的書法進步很快,7歲的時候,便以寫字而在當地小有名氣了,很得前輩的喜愛和誇獎。

王羲之在11歲的時候,就讀了大人才能讀懂的《筆説》。他按照《筆説》中所講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寫呀,練呀,簡直都入了迷。過了一段時間,看看自己寫的字,與以前寫的比較,果然有些變化。一天他的老師衞夫人看了後吃了一驚,對人説:“這孩子一定是看到書法祕訣了,我發現他近來的字,已達到成年人的水平了,照這樣發展下去,這孩子將來在書法方面的成就一定會淹沒我的名聲的。”

王羲之並沒有因老師稱讚而沾沾自喜,驕傲自滿,他臨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有一次吃午飯,書童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幾次催他快吃,他仍然連頭也不抬,像沒聽見一樣,專心致志地看帖、寫字。飯都涼了,書童沒有辦法,只好去請王羲之的母親來勸他吃飯。母親來到書房,只見羲之手裏正拿着一塊沾了墨汁的饃饃往嘴裏送呢,弄得滿嘴烏黑。原來羲之在吃饃饃的時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腦子裏也在想這個字怎麼寫才好,結果錯把墨汁當蒜泥吃了。母親看到這情景,憋不住放聲笑了起來。王羲之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呢!聽到母親的笑聲他還説:“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

王羲之堅持數十年如一日,勤學苦練,臨帖不輟,練就了很紮實的功夫,這為他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鋪平了道路。

5 夜貼對聯

有一年新年,王羲之連貼了三次對聯都被喜愛他的字的人偷着揭走了。臨除夕,不得不又寫了一幅。他怕再被人揭去,就上下剪開,各先貼上一半。上聯是“福無雙至”,下聯是“禍不單行”。這樣,果然奏效,人們見他寫的不是吉慶紅火的內容,也就不再揭了。到了新年黎明之際,王羲之又各貼了下一半,對聯就成了:“福無雙至今日至,禍不單行昨夜行。”路人聞之,皆擊掌歎絕.

 6 入木三分

過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總要將自家的店號起個吉利的名字,例如什麼“廣源記”啦,“茂源記”啦,“康泰記”啦,等等,名目繁多。單説有一家商店生意不錯,擴大了門面,增添了貨物,招牌也想換個新的。可別小看這招牌,它對生意的好壞還挺有影響吶。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湊巧,有人給找來了一塊曾經用來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寫滿了祭祝的文字。開始,人們並不在意,商店老闆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筆字洗去,好寫新的內容,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筆字不僅沒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層,筆跡依稀可見;木板刨了兩層,筆跡還能看見。人們驚訝了:這是誰寫的字,這樣深刻有力,一位懂得書法的老先生來了一看,立即驚歎得叫起來。看着他一個勁地拍案叫絕的樣子,在場的人都很奇怪,紛紛圍攏來看。老先生説:“這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筆跡啊!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王羲之的書法怎麼這樣深刻有力呢?這與他平常堅持不懈的鍛鍊有關。有一個“戒珠”的故事可以從側面説明這一點。

據説王羲之有一顆心愛的明珠。這顆明珠不光是好玩,用來觀賞的,王羲之還經常雙手摩挲它,用來增強書寫的腕力。有一天,明珠忽然不見了,找呀找,怎麼也找不到。王羲之十分懊惱,是誰偷去了呢?經常在他身邊的,除了一個寄住在他家的和尚外,再沒有別的外人了……因此,他對這位和尚冷淡起來。這位和尚發現主人對他有懷疑,就以“坐化”為名,不吃東西,餓死了。後來,家人在宰殺白鵝時,發現明珠在大白鵝的肚子裏。原來,是大白鵝把珠子吞下去了。事情弄清楚了,王羲之深感自己錯怪了和尚,後悔不已,十分悲痛。為了紀念這位清白的和尚,他將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為教訓,對朋友應以赤誠相待,不能輕易懷疑人家,使人家蒙受不白之冤。作為一個書法家,王羲之不僅自己注意鍛鍊腕力,增強書寫時的筆力,也嚴格要求後人。他的兒子王獻之,很小就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書法。有一次為了檢查獻之的筆力,王羲之悄悄地站在背後,趁獻之集中精力寫字時,他猛地用手指夾住兒子手中的毛筆往上拉,誰知獻之握筆很緊,毛筆沒有被奪下來。王羲之對此很滿意,他高興地説;“這孩子將來能成為書法家。”並當場寫了一幅字贈給獻之。這件事説明,書法家的筆力是下苦功夫練出來的。

7 筆冢 (唐)

智永禪師為隋、唐間人,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孫,因非常用功練習書法,用壞的毛筆都棄置在大竹簍裏,經年累月之生,積了五大簍,於是他自己作了銘文,並埋葬了這些筆頭,稱為筆冢,可見得他愛書惜物的襟懷。

 8 鐵門限

智永禪師擅長楷書、草書,能傅王羲之的風範。他雖然在永興寺修行,但是書法的名氣卻愈來愈響亮。很多人都透過各種關係來索求他的書法作品,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門檻都被踩壞了,他只好將門檻用鐵皮包起來,人們就笑稱為“鐵門限”。

 9 歐陽通學書買父字 (唐)

歐陽通是歐陽詢的兒子。他很小的'時候,歐陽詢就去世了。歐陽通懂事後,母親開始教他臨習父親的字。歐陽通人小,練字時間一長,就想出去玩,字也寫得馬馬虎虎。母親就對他説“孩子,你父親寫的字可好了,還有許多人用很高的價錢來買他的字。你要像你父親那樣,寫出一手好字來。”歐陽通聽了説:“我也能像父親那樣寫出好字,只是不知道被人家買出的父親的字是怎樣的。”以後,他就經常把母親給的零花花積起來,將父親以前賣給人家的字,再買回來。人家不肯賣時,他就出高價。在知道父親的字確實很好後,他練字就不再偷懶了。經過幾年的刻苦學習,歐陽通的字能寫得和他父親一樣好,來買他寫的字的人也

 10 乞米帖 (唐)

顏真卿為唐代三朝舊臣,忠正剛正,名重海內。但是因廉潔自持,絕不貪枉苟取,因此衣食也常不能自給。他曾寫一封乞米的信給當時的李太保,表明他拙於生產,家裏食指浩繁,全家喝粥度日已經數月了,現在又沒米了,感到十分擾心,希望看在以往的交情上,請求救濟一些米給他。那種情況實在令人同情。顏真卿的書法成就一直為後代尊崇,多少都受到了他的人格感召之故。

11 柳公權發奮練字 (唐)

有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夥伴舉行“書會”。這時,一個賣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寫的幾個字“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誇”,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便皺(zhou)皺眉頭,説:“這字寫得並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樣,軟塌(ta)塌的,沒筋沒骨,還值得在人前誇嗎?”小公權一聽,很不高興地説:“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説:“不敢,不敢,我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權起了個五更(geng),獨自去了華京城。一進華京城,他就看見一棵大槐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羣,只見一個沒胡雙臂的黑瘦老頭赤着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紙,右腳夾筆,正在揮灑自如地寫對聯,筆下的字跡似羣馬奔騰、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的人們陣陣喝(he)彩。

小公權“撲通”一聲跪在老人面前,説:“我願意拜您為師,請您告訴我寫字的祕訣……”老人慌忙用腳拉起小公權説:“我是個孤苦的人,生來沒手,只得靠腳巧混生活,怎麼能為人師表呢?”小公權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鋪(pu)了一張紙,用右腳寫了幾個字:“寫盡八缸水,硯(yan)染澇(lao)池黑;博(bo)取百家長(chang),始得龍鳳飛。”

柳公權把老人的話牢記在心,從此發奮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jian)子,衣肘(zhou)補了一層又一層。經過苦練,柳公權終於成為我國著名書法家。

 12 人品和書品 (宋)

宋代有四大書法家最為有名,即蘇、黃、米、蔡四家。蘇是蘇軾,即蘇東坡;黃是黃庭堅;米是米芾;這都無可非議。可“蔡”呢?有人説是蔡京,也有人説是蔡襄,到底是誰呢?其説不一。

最通常的説法是,本來這個蔡是蔡京,人們雖然承認他的書法造詣,可特別憎惡他的人品,所以人們不願意承認他的書法家地位。在宋哲宗元佑年間,他為了排除異己,把司馬光等人稱作“奸黨”,並親自寫碑文,寫上他們的“罪狀”,刻成碑立在全國。當時有許多石匠拒絕刻這個碑,結果都被坎頭處死。等到蔡京一死,人們馬上把那座“元佑黨人碑”砸個粉碎。人們還把他和當時把持朝政的高俅、童貫、楊戩,並稱為“四大奸臣”。

蔡京人品極壞,人們怎能容忍他在“四大書法家”的行列之中?所以就把他開除了。可“蘇黃米蔡”又説順口了,就讓蔡襄取而代之。

蔡襄善於學習先人精華,又特別刻苦努力,書法很有特色。所以人們認為他應該排在“四家”之首,不應該受蔡京的連累排在最後。

蔡襄不僅書法造詣很高,而且人品極好。他在朝為官時,敢於直言,連一些權臣都怕他三分。他在福建泉州做官時,修建了後來非常著名的洛陽橋,又修建了七裏的林蔭大道,為當地人民所歡迎。

由此看來,人品比書品更重要,如果一個人只會寫好字,不會做好事,人民一定要唾棄他,即使在書壇上也不會給他留下一個小小的地位。

 13 鄭板橋學書法 (清)

朝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自幼酷愛書法,古代著名書法家各種書體他都臨摹,經過一番苦練,終於和前人寫得幾乎一模一樣,能夠亂真了。但是大家對他的字並不怎麼欣賞,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學得更加勤奮,練得更加刻苦了。

一個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涼,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寫起字來,寫着寫着,就寫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氣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説:“你有你的體(身體),我有我的體,為什麼不寫自己的體,寫別人的體?”晚上睡覺時,鄭板橋想到,各人有各人的身體,寫字也各有各的字體,本來就不一樣嘛!我為什麼老是學着別人的字體,而不走自己的路,寫自己的體呢?即使學得和別人一樣,也不過是別人的字體,沒有創新,沒有自己的風格,又有什麼意思?從此,他取各家之長,融會貫通,以隸書與篆、草、行、楷相雜,用作畫的方法寫字,終於形成了雅俗共賞、受人喜愛的“六分半書”,也就是人們常説的“亂石鋪街體”,成了清代享有盛譽的著名書畫家。

古代書法家的故事13

包拯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為父母年老不願隨他到他鄉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

幾年後,父母相繼辭世,包公這才重新踏入仕途。這也是在鄉親們的苦苦勸説下才去的。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那麼這個兒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隨去的。或者兒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規勸。父母不願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着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照料自己。歷史書上並沒有説明具體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無法承受路上的顛簸,包公這才辭去了官職。

不管情況如何,包公能主動地辭去官職,還是説明他並不是那種迷戀官場的人。對父母的孝敬也堪為當今一些素質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講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鐵面無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給忽視了。

標籤: 書法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shufa/kdoy6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