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古代名人交友的故事

古代名人交友的故事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古代名人交友的故事,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歡迎分享!

古代名人交友的故事

1、管寧割席

東漢時,管寧與華歆為同窗好友。有一天,兩人同在園中鋤草,發現地裏有塊金子,管寧對金子視如瓦片,揮鋤不止,而華歆則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兩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觀看,羨慕不已。管寧見華歆與自己並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後,再也不以華歆為友。

感悟:“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意思是説有的人可以跟他一起學習,未必可以同他一起追求真理。人的思想或品質不同,是很難在一塊兒共事的。也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2、范仲淹與王質

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張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貶去穎州。當范仲淹捲起鋪蓋離京時,一些平日與他過從甚密的官員,生怕被説成是朋黨,紛紛避而遠之。有個叫王質的官員則不然,他正生病在家,聞訊後,立即抱病前去,大搖大擺地將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門外。在那一人犯罪株連九族的封建社會裏,王質能做到不計個人利害得失,真誠待友,和那些見利忘義之徒相比較,實在是難能可貴的。對范仲淹來説,誰是真朋友,誰是假朋友,此時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感悟:“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意思是説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誠信的人交朋友,同見多識廣的人交朋友,這是有益的。患難之中見真情。在坎坷和磨難中,友情可以產生強大的力量,猶如一盞明燈照亮前程。真正的友情所產生的力量是無與倫比的。

3、李白與杜甫

李白與杜甫,一個詩仙,一個詩聖,是中國詩歌史上泰山北斗級的人物。

李白自幼聰明過人,飽讀詩書,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一度被稱為神童。少年時代,李白仗義豪爽,好劍術,好交友,喜歡結交四方豪雄,執劍遊歷天下。二十歲時,李白隻身出川,開始了遍遊天下的旅遊生涯。他南到洞庭湘江,東到吳越。廣交朋友、拜謁名流,希望能得到引薦一步登上高位以一展宏圖,實現自己的詩歌理想和政治抱負。在遊歷途中,李白寫下了大量的詩歌,還成就了一門如意婚姻,李白成了前朝宰相的外孫女婿。

公元742年,李白到長安,經由賀知章的推薦,被唐玄宗召見。李白出口成章深得唐玄宗的喜愛,玄宗不僅賞賜了美食,還下詔令他供奉翰林。之後,李白過上了一段詩酒風流的日子。由於不願“摧眉折腰事權貴”,於是他又自請重歸山林。

而此時,正是公元744年的草長鶯飛的三月,李白帶着皇帝賞賜的金子,離開了長安,從此不再奢望仕途,重新開始了浪跡天涯的生命歷程。

正是杏花滿天飛的人間四月天,李白途徑洛陽,而此時杜甫也正在洛陽,因了一個機緣巧合,這兩位中國詩歌史上的巨擘相識在杜甫的'父親杜閒家中。

杜甫出身名門,祖父是初唐詩人杜審言,官至膳部員外郎。父親杜閒時任奉天令。其時杜甫33歲,正是意氣風發之際。他7歲學詩,15歲詩名遠揚。除了25歲應試舉人時失利之外,還未經歷過人生的挫折。

44歲的李白和33歲的杜甫,兩個相差十一歲的男人,因為詩歌一見傾心,從此成了忘年交。對於李杜的這一次見面,先賢聞一多先生曾經飽含激情地寫道:“我們該當品三通畫角,發三通擂鼓,然後提出筆來飽蘸金墨,大書而特書。因為我們四千年的歷史裏,除了孔子見老子,沒有比這兩人的會面,更重大更神聖更可紀念的。”

兩個人的相遇,是在夏天。秋天,兩人同遊了今天的開封、商丘,登吹台琴台,一起渡過黃河,共遊王屋山,前去拜謁道士華蓋君,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此時的華蓋君已經作古。從許多的史料中可以看出,此兩位都喜歡通過四處漫遊來尋找創作的靈感和激情,他們不僅是詩友還是驢友。在旅途中他們常常“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他們同吃同眠同行,在一起慷慨高歌了幾個月。對於這段時光,杜甫曾經這樣深情地寫道:“餘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次年,李白和杜甫又結伴把足跡踏遍了齊魯的山山水水。不久之後,另一位大詩人高適也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來。星夜,三位詩人常常一起把酒言歡,暢讀詩詞,醉了,共卧一塌共蓋一被,直睡到東方既白;白日他們攜手同行,賞沿途風光,踏歌而行。這次旅行,李白和杜甫感情劇增,情同兄弟。後來,杜甫屢次在詩歌中不勝留戀地提到這次齊魯之行的點點滴滴。至今,開封禹王台公園內據説還保存有紀念這三位大詩人登台吟詩作畫而建的三賢祠。

從杜甫的許多詩詞中,我們都可以看出他對李白的感情,是像兄弟一樣的真摯。然而杜甫為什麼會佩服李白呢?仔細分析他們兩人的性格,杜甫為人老實,規規矩矩,敬聖尊賢,終生不改其志。而李白是何等的狂人,他恣意縱酒,口出狂言,不為親近所容,為權貴嫉恨,正處在世人皆欲殺的危險境地。可以説,李白和杜甫性情相去甚遠,而且自古文人相輕。但是杜甫偏偏能欣賞李白,甚至不惜筆墨,對李白給予高度評價,説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這是一個文人對另一個文人至高的讚美和歌頌了。

李白在當時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了,而杜甫還只是個默默無聞的詩界小輩,但是性格孤傲的李白偏偏能和杜甫投緣,相伴相行,醉酒當歌,形同兄弟,這不能説是一種千古奇緣。

然而他們的交往是那麼的短暫,兩個人在兗州灑淚作別,李白舉起杯中酒,依依不捨卻又強作灑脱“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而杜甫卻是無限深情地期待着下次的重逢:何時石門路,重在金樽開。然後,他們卻再也沒有重逢,這成為了他們生命中唯一的一次相遇,也是唯一的一次訣別。

李杜分別之後,各自都踏上了坎坷的人生之路。李白繼續着自己的飄零和落魄,而從未嘗過人生艱辛的杜甫,也開始進入了風雨飄搖的顛沛流離之中。

雖是各自飄零,思念卻一直都在各自心中。尤其是杜甫,留下了大量的對李白的思念之作。如:《贈李白》《春日憶李白》《冬日有懷李白》《天末懷李白》《夢李白》等等。不僅如此,杜甫還時常牽掛着李白的衣食住行,擔心着他被貶之後的安全,萬水千山,遠隔天涯,對李白的這份思念一直追隨着杜甫從沒間斷。直到杜甫晚年,杜甫依舊在日日盼望: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而李白又何嘗不是在思念着這份兄弟之情,多年以後,當李白重遊齊魯時,憶往昔思今朝他動情地寫下:我來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孤傲如李白,面對沒有杜甫同行的齊魯之行,忍不住黯然神傷,齊歌魯酒再也提不起李白的詩興和酒興,思友之情如同永不停息的汶河之水,滔滔流淌過來,淹沒了這個偉大的詩人。

感悟:李白和杜甫,在中國文化歷史上都具有無上的位置,他們深厚的友誼也是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曾子所説的“以文會友”就是對這種友誼的描述。

標籤: 交友 名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2vgw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