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繪畫書法 >

書法之道作文

書法之道作文

書法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雖然寫字也有些年頭了,但越往前走,越深刻地感受到這一點。技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恐怕還是思想、修養、眼界、品格和心靈的領悟。真正打動人的作品應該是深深打上傳統烙印、具有鮮明個性、從內心深處生髮出來的墨韻心聲,所謂“天人合一”“書如其人”,確是需要畢生為之付出。

書法之道作文

書法之道玄而又玄,對經典法帖深入研習的程度,往往決定作品品位的高下。我在工作室開班的第一課上,即為學員確定了“研習經典、把握規律、用對方法、找準定位”的思路,特別強調對經典的深入研習和對藝術規律的準確把握,並身體力行。雖然目前所涉獵的書體還是大篆、簡書、章草等有限的幾種,但展現在這裏的作品和5年前的集子相比較,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同在於“歲月磨礪涵養了筆墨,筆墨再現了真實的自我”,體現在擷取經典作品中能打動我的部分精華,為我所用;結字寬博而敦厚,展現神采;用筆沉實而豐富,增強力感;不僅通過留白和空間處理的手段,還注意筆調的虛實呼應和細節的節奏變化,使大章法氣韻生動,繼而達到“氣”厚而“勢”足的意境。篆書與章草互相滲透,筆意融通;篆書與篆刻互為借鑑,相映成趣。

説到學習楚簡,我有所體會。早些年我給自己學篆訂立了一個目標:在金石氣與筆墨表現力之間寫出自我的篆書個性。我寫楚簡是在寫了多年小篆、大篆而舉步不前的情況下另闢蹊徑展開的。我雖然也時常被楚簡的天真爛漫、鮮活生動的氣息所感染,但為了與時風拉開距離,採取了有所取捨、融會貫通的方法,用大篆的筆法來寫簡書,復以簡書的筆調來調節大篆,不把自己框定在某個範疇內。近些年舉凡楚簡、秦簡、漢簡,都不同程度地涉獵並汲取有益的營養。因此,筆下的篆體是雜糅出來的新品種,用孫其峯先生的話講是“帶有行草書味道的大篆”,似是而非,並不純粹。這裏不僅有技法的綜合運用,更有經驗與靈感的融入,筆下流瀉出些許古奧、厚重、沉雄、生澀的氣息。這一過程的美妙常常使我達到物我兩忘的`沉醉。

寫篆書不能不提及古文字。正確掌握和運用古文字是寫篆的基礎和前提,這一點毋庸置疑。這裏有一個關節點,即在某一書風中古文字與個性書寫的比重問題。文字的準確性固然重要,但如果忽視了個性化的書寫、氣息的融入,那樣的作品可能會味同嚼蠟。書寫性看似簡單,卻往往被忽略。所謂“寫”,重在筆法。寫篆書不是畫字,當發揮毛筆的書寫特性,“寫”與“畫”雖一字之差,卻謬之千里。

古人書法重實用,今人書法講創造。沈鵬先生在精英班上給我們提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進而提出原創性的思想。我理解想象力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建立在對書法創作規律把握基礎上自我認識的昇華和能動性的發揮、化古為我的個性創作;原創性也不是照搬一些稀缺少見的書法資料,而是將個性融於共性中,在共性中展現個性。

當下書法作品追求形式至上,作品面目極大豐富,然大多失之於表面化,形成所謂展覽體。如東施效顰般的競相粉飾、拼湊畫面,個性的缺失導致作品空洞、做作和雷同。如今社會浮躁是通病,作為東方文化核心的書法藝術,本應給人提供高雅、雋永、深刻的精神享受,而不是炫目和花哨的表象,也不是炫耀技巧和畫面堆積。真希望有一天書法展出的全是清一色素紙,看誰的表現力更強,那才叫真本事!

北京是個大舞台,所有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空間。算起來我來北京已經5年多了,5年來在這個舞台上經歷了風風雨雨,也因此歷練得更加成熟、執着、自信和堅定。我很知足,安淡惜福,涵養平和的心態,在書法上有所作為,這是我當下真實的想法。蘇東坡曾感歎“常恨此身非吾有”,對此我感同身受。現在白天忙於事務性的工作,只有晚上才能回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好在我已經適應了這種兩套頭腦工作的模式,會在慢慢的修行中,書寫屬於我的人生和藝術之路!

標籤: 書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shufa/p2e6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