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書籍 >

藝術類書籍讀書心得

藝術類書籍讀書心得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藝術類書籍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藝術類書籍讀書心得

藝術類書籍讀書心得1

《愛的藝術》是打印出來看的,也幸好如此才得以在上面圈圈點點,因為讀書的慣性思維不容易看懂作者的西方思維,讀第一遍的時候亂了,再讀才有點頭緒。

最深的感受:要想被愛,先學會如何去愛。不要再覺得愛情的先決條件是能否被愛,其實是能否重視愛的各種因素;不要再認為簡單的是愛本身,難的是沒有愛的對象,其實所有人都是愛的對象;也不要再將過多的精力放在名利、權力上,那和愛沒有關係,愛是一種能力。愛情有着最為重要的因素和廣泛的對象。

一、愛情的因素

我認為全書中最為精闢,個人最能接受和理解之處在於對愛情積極性的解釋:給、關心、責任心、尊重、瞭解。

愛情是積極的,是發自內心的行動,它的第一要素是“給”,“給”不是被別人拿走東西,也不是一種自我犧牲,而是為了體驗快樂,他體現生命力的昇華。不論是在性範疇還是物質範疇,“給”都能夠帶來快樂。在人的特殊範疇裏,通過“給”,提高的對方的生命感,喚起了某種有生命力的東西,這表現在愛情上,便是用對他人的愛去換取他人對自己的愛。如果雙方都能深刻理解愛的積極性,那麼這種雙方的互動就會帶來充滿活力而不是被動的愛。如書中指出,克服人的孤獨感最有效途徑是創造性的勞動,一個人如果缺乏生產性傾向,不信賴自己的力量和達到目的的勇氣,那他就怕“給”,也就害怕愛,最終仍會陷入孤獨。

愛情是對生命以及我們所愛之物生長的積極的關心。就像上帝所説的,愛的本質是創造和培養。人們認為應該把全部的關心給未來將要出現的愛人,這其實是本末倒置。如作者在博愛中解釋:只有當我愛那些與我個人利益無關的人時,我的愛情才開始發展,所有的人呢都應該是平等的。那些藏着內心的熱情對周遭表現冷漠等待愛情的人應該開始學習這一點,開始關心周圍的人,或許就能培養出美好的愛情。

責任心是我對另一生命表達出來或尚未表達出來的願望的答覆。責任心不是義務而是一種完全主動的思想和行動。經常只有成為了愛情的雙方,人們才會表現出精神上的關心。正如大多數人體會到的,我們只是很吝嗇地將這種責任心給某一個人而且還可能是未出現的人。

尊重是有能力實事求是地正視對方和認識他獨有的個性。不要再臆想將你愛的對象改造成你想象的更好的樣子。你因為他是他而愛上他,如果愛他就應該愛他的成長,愛他本來的面目。同時,給予對方自由也要讓自己獨立,雙方相對的獨立才會有自由而長久的愛情。

愛情之所以能使人逃避孤獨,是因為能認識“人的祕密”,逐漸瞭解對方,瞭解對方的深度。在深入對方中,雙方找到了自己,發現了自己,也就獲得了愛情。

二、愛情的對象

愛情不僅僅是隻找到一個愛的對象,所有的人都是愛的對象。學會了愛,就不僅愛一個人,而是其他人和世界。愛情和所有人相關,這可以通過不同形式的愛情體現。

不具獨佔性的博愛關心尊重所有人,並且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要學會博愛就要愛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窮人以及陌生人。在這個過程中,瞭解和認識會發揮它們的重要作用。

真正有能力愛的母親的對象是正在成長或者分離階段的孩子、自己的丈夫以及其他孩子。通過這樣的愛,母親感到自己是一個創造者,並且會滿足於這一創造性的勞動而排遣孤獨。

性愛也具有獨佔性,但只表現在性結合這點上,只同一個人完全地、即在靈魂和肉體上融為一體,但不是在更為深刻的博愛的意義上。同時、性愛也包含意志的因素,愛情不僅是一種感情,而且也是一種意志支配的行為。

愛的能力適用於所有人,如果説自愛只是利己,而不愛他人,那麼這種愛的能力並不成熟。有能力愛別人的人也一定能愛自己,反過來,利己者沒有能力愛別人也就不能愛自己。雖然自愛的對象是自己,但自愛的人有了愛他人的能力,只是這些不同的對象體現在不同的形式中。

神愛的對象經歷了漫長的發展到最後只是一種象徵,真正愛神的人不是為了得到什麼,而是為了一種象徵而愛。通過學會愛的能力在內心實現神的人,可以把任何人和事物統一於內心的神。

當然,這本書只是作者個人觀點,我覺得還有很多地方可以討論。

對於神愛的影響,導致東西方思想“寬容和努力改造人自身”和“不寬容、教義和科學,天主教和原子能的發現”的差異,我認為是以偏概全了,一個社會思想和科學的發展不應僅僅只限於某一方面的因素。

作者在最後認為把愛情看作是防止孤獨的避風港是西方社會愛情衰亡的形式,與此相左的是第二章着重説明的是愛情是對人類最大的需要——克服孤獨感的迴應,這又該如何理解?

作者與佛洛依德關於“愛情和性”觀點,通俗地説是先戀愛後結婚還是先結婚後戀愛的差異,我認為不是絕對的。在現實生活中,性與愛的先後順序有着不同的狀況。先戀愛後結婚是在瞭解對方的基礎上決定結合。但先結婚後戀愛也未為不可,當雙方通過性結合,兩性意識到了結合便開始瞭解對方,他們有克服兩者之間的隔離的願望,直至長久生活在一起,學會去愛對方是可能的。

藝術類書籍讀書心得2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教師使用最多的師生互動手段。教師如何提問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藝術,也是課堂最為普遍的一種師生交流方式。提問能夠激發學生積極思維,提高學習興趣,反饋教學質量,強化教學效果。掌握好提問的藝術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情緒處於最佳的狀態,從而促使他們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

這學期我們組訂購了讀了《課堂提問的藝術》一書。認真拜讀了《課堂提問的藝術——發揮教師的有效提問技能》這本書後,我覺得深受啟發。這本書非常有特點,作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和研究經歷,回答了“發展教師提問技能的金鑰匙是什麼”?提出教學策略——為理解而教學,讓學生開動腦筋。教學策略強調學生的概念思考和學生回答在組織教學中的重要價值。教學策略可以發現學生在想什麼,以及他們是如何生成自己的想法或觀點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再是機械地記憶教材或教師界定的內容,而必須結合個人經驗或已有的知識來組織自己的語言,詳細地闡述自己的想法或觀點及其理由,形成自己對教學內容的個性化理解。

讀完這本書,我陷入了思考,作者通過豐富的教學實例,向我們呈現了課堂提問的藝術,從教師如何提問和提問如何影響教學實踐兩個方面,將教學策略的理論與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那麼,在課堂上如何提一個漂亮的問題?

問題自有問題之美。問題點亮了人類的思想,本質越深奧,無疑越是能收到表達清晰明瞭和充滿敬意的回答。教師的有效提問能激發學生的思維火花。要求學生有創新思維,教師就必須先有獨特的課堂提問設計。沒有好的課堂提問是老師課堂上隨口問出來的。都是預設出來的。教師的提問,要激發出學生的思維,也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個體差異。

提問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課堂提問的目的必須清楚、明確。教師有目的的提問可以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從而增強學習歷史的動力。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可設計複習型提問、理解型提問、應用型提問、評價型提問等等。

提問一定要有啟發性。教師恰到好處的提問,不僅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還能促進知識內化。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得如何,取決於課堂提問是否具有啟發性。通過提問、解疑的過程,達到誘導思維的目的。提問時,要設計展現思維過程的提問,不僅強調學生知識記憶理解,還要強調學生分析理解的過程。問題提出後,適當停頓,給學生思考時間,以調動全體學生積極思維。學生答完問題後再稍停數秒,往往可以引出該生或他人更完整確切的補充。

提問務必強調有效性。課堂提問是師生共同設疑、釋疑的過程,是以問題的為核心展開的。只有適度的提問,恰當的坡度,才能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提問時還應儘量避免那些“對不對”之類的提問,以及由此引出的簡單答覆。有些課堂上“熱烈的氣氛”,只是學生揣摩教師心思,投其所好的齊聲應付,並非整體性的真正參與,有時甚至掩蓋了真正的無知,這樣的提問是無效的。

總之,在把培養思維、開發智力作為教育目標的大形勢下,課堂提問的優化設計,已成為專門的教學藝術,越來越受到教育界專家的關注和重視。因此,我們要充分地發掘課堂提問的功能,精心設計課堂提問,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藝術類書籍讀書心得3

看過很多國內教育名家的專著,假期特別找了一本外國的教育書籍《德國美術教育》,書中介紹了在德國文化大背景中,德國的藝術教育既保留了本民族思辯性、有序性的特點,又吸收了寬容性、多元性等優點,形成了具有相當伸縮力的教學模式。從我們的美術教育的角度看德國的`藝術教育,它具有很強的個性,深受啟發:

一、多樣的教學方法,豐富多彩的教學素材,以啟迪孩子的智慧。

在德國,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除了達到大學本科畢業外,還得用2—3年的時間來專修教育理論,通過教學實踐才能確定。這樣決定了一支具有較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完成具有相當伸縮性的藝術教育成為可能。在國小,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面對剛從幼兒園到國小的孩子,學校對一、二年級實行包班,教師明確所教學科的教學大綱和內容,不設日課表(但應要求教師儘可能地向一個學科內容為一課時過渡),教師所教內容可隨機應變,如:課堂內突然出現了美麗的蝴蝶,孩子的注意力自然隨蝴蝶而轉,這時教師的教學內容隨蝴蝶而變,讓學生觀察蝴蝶飛的動態、形狀,介紹有關蝴蝶的種類、習性等常識,然後要用語言來描繪蝴蝶;用彩色筆畫蝴蝶。把常識、語文、美術等課結合起來,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這兒我體會到學科的橫向聯繫,教學的靈活性,頗像我們的綜合實踐課,但在國內似乎缺少一個過渡的階段,讓教師從一個循規蹈矩的狀態突然轉變到一個隨心所欲的狀態,結果必然是混亂失敗的。

二、重視美術教學中創造力的培養,給孩子以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孩子獨立地用不同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情感。

在美術教學中,創造力的培養應首先注意創造性思維,而創造性思維是以發散性思維為特徵的。關於發散性思維,美國心理學家基爾福特認為:“創造性思維指的是重新組織觀念,而產生新的結果,並且在面對一個對象時,做出各種選擇的假設。”在德國藝術教學大綱中從國小到中學始終強調創造力的培養,在教學中着重研究創造的行為過程。與自己的教學相比,我似乎更注重學生的作業效果,在以後的課堂上應該找到更好方法,既能發散學生的思維,又能有好的作品出現。

三、師生之間提倡“幫助我,讓我自己來做”,淡化教師的權威性,使教師由權威變為顧問,創造平等對話的關係。

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造一個美好的環境,啟發學生如何感受和發現,使學生認識到事物本身美的潛在性,尊重學生對人和物的不同感受及表現。從小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根據不同對象具有多樣選擇的可能性。這一點與我們的教學觀念不謀而合,淡化教師的權威性,與學生做朋友,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髮現美,表現美。

四、教師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能力,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愉快中獲得新的知識。

對於色彩的基本知識,在德國的美術教學中表現為有序而輕鬆,色彩以心愛的事物為對象來認識;色環通過色板的遊戲找色彩之間的關係;色調的聯繫通過一些故事描述等方法來出現。如:“一座房間夜裏着火了”,(既形成色調,又認識暗與亮的關係);“公主希望城市變成紅色”;“綠色宮殿裏的紅色巫師”等。表現有興趣的內容促成知識掌握,不至於太理論化。

組織參觀當地的一些博物館和參加一些傳統節日,結合這些活動來表現印象最深、最喜歡的事。如參觀汽車博物館,畫出不同時期汽車的風格;汽車比賽的場景;星期天的登山活動;為狂歡節制作臉譜等。這些對學生來説,有生活體驗,豐富了知識,又能生動地在畫面中體現。

這些靈活有趣貼近生活的教學方法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而讓學生死記硬背,甚至加以考試,還要在他們人生第一次重大事件中記錄上一筆,不是學生沒興趣不愛學,是我們硬把學生踢出了藝術的大門,不是老師們教不好,而是我們赤足站在燒得火紅的石頭上,只有快步奔跑保命,無力顧及其它。

除以上四大方面以外,德國藝術教育同時強調藝術教育的學科性,體系框架十分清晰,學科色彩很濃等等。總之,藝術教育始終是圍繞最高教育目標,學生不僅是學會畫畫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培養創造力、審美力、動手能力及個性的發展。努力使藝術教育與工業發展和科技發展相適應,把美術造型觀念和能力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去,與一切領域的活動相聯繫。德國對藝術教育的理解及其觀念,對我們的藝術教育深受啟發,值得我們借鑑。

標籤: 藝術類 書籍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shuji/kwno9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