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舞蹈 >

大班舞蹈教案(15篇)

大班舞蹈教案(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舞蹈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舞蹈教案(15篇)

大班舞蹈教案1

活動目標

1.掌握踵趾小跑步、踮步和小跑步的動作要領。

2.能圍繞摘果子的情節自主探究舞蹈動作,按音樂結構變化隊形跳舞。

3.體驗與同伴一起舞蹈的樂趣,感受摘果子的快樂心情。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隊形圖示、果園背景圖、幼兒果園採摘蘋果的照片。

2.活動前讓幼兒感受音樂,並隨音樂節拍拍手,掌握音樂節奏。

3.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6組。

活動建議

1.出示幼兒果園採摘時的照片,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與幼兒一起回憶:在果園採摘時的心情是什麼樣的?用什麼工具裝果子?怎樣採摘後和小夥伴説了些什麼?

2.感受、理解音樂,創編摘果子的舞蹈動作。

(1)幼兒傾聽第1遍音樂,隨音樂節奏探究摘果子的動作。

幼兒自由表現後,請動作較好的幼兒帶領其他幼兒練習。動作要領是:手腕向裏轉動表示果子摘下,

然後向外翻動表示果子放進筐子。

(2)幼兒傾聽第2遍音樂,運用已有舞步經驗自由創編舞步。

教師與幼兒交流討論:用什麼步子,能表現出摘果子時的喜悦心情?幼兒隨音樂自由表現,教師及時幫助幼兒梳理出踵趾小跑步、踮步和小跑步等舞步。

(3)引導幼兒手腳協調地隨音樂節奏表演舞蹈。

教師啟發幼兒圍繞去果園、摘果子、相互問候的情節創編舞蹈。如:去果園時,我們手裏拿着什麼?拿着筐子去果園,用什麼舞步能表現出我們的快樂心情?引導幼兒嘗試用踵趾小跑步表示去果園,然後摘果子,最後用小跑步高興地相互問候。

3.幼兒探究隊形圖示,瞭解隊形變化的方法。

(1)教師出示隊形圖譜,幼兒分組嘗試練習隊形。

教師引導分組練習,鼓勵每組排頭帶領全組小朋友嘗試練習“太陽形”中的一直排;練習“6個小圓”中的一個圓。

(2)幼兒集體練習隊形。

引導幼兒協商合作,排頭明確站位,6組幼兒集體練習,學習太陽形、6個小圓、大圓隊形。

(3)隨音樂,嘗試隊形變化。鼓勵幼兒隨音樂運用踵趾小跑

變成太陽形:用踮步變成6個小圓;用小跑步變成大圓;變化隊形時,教師及時用語言提示。

4.幼兒隨音樂,嘗試完整表演舞蹈。

(1)教師帶領幼兒嘗試完整表演舞蹈,及時規範幼兒動作,鼓勵幼兒隨以音樂節奏舞動。

(2)出示果園背景圖,讓幼兒在情境中舞蹈,更好地表現豐收的喜悦心情。

(附歌曲蘋果豐收)

(3)全班幼兒以組為單位戰成太陽形隊形。

【1】-【2】小節:踵趾小跑步,雙手做抱筐動作(在身體左側),第【1】小節做踵趾小跑步動作。

【3】-【8】小節:動作同【1】-【2】小節,踵趾小跑步,成太陽形,第

【8】小結將筐放下。

【9】-【10】小節:雙手叉腰,用踮步行進走,隊形由太陽形變為6個小圓,幼兒面向圓心。

【11】-【12】小節:原地按一定規律做找果子動作,如:上、下、左、右,單手或雙手,兩拍摘一次。

【13】-【14】小節:雙手叉腰,做小跑步,隊形由6個小圓變成一個大圓,全體面向圓心。

【15】-【16】小節:前兩拍全體蹲下,雙手扶筐;後兩拍,站立,同時雙手將筐舉過頭頂。

大班舞蹈教案2

活動設計背景

孩子天生是好動的,就拿跳韻律操來説,即使每天都要跳上兩回,可是每當一聽到音樂就“熱情高漲”。可能他們的動作並不是很到位、舞姿並不是很優美,可是他們喜歡跳、喜歡模仿各種舞蹈動作。

一次在電視中看到一個舞蹈《千手觀音》,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是一個由很多殘疾姑娘表演的舞蹈,她們克服聾啞的殘障,經過刻苦的訓練,把一個千手觀音表現得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她們的表演生動活潑,動作嫻熟,配合默契,技藝精湛,更感染人的是,她們身上的那股強大生命力和高度的樂觀主義精神。當孩子們看到這個作品,瞭解作品背後的點點滴滴時,都為舞蹈的美而鼓掌,為表演舞蹈的人而感動了。

活動目標

1、欣賞舞蹈,大膽地用語言來表達對舞蹈“美”的感受。

2、嘗試合作、整齊地表現舞蹈動作和造型。

3、學會感動、學會尊重,懂得關心殘疾人羣。

教學重點、難點

1、指導幼兒欣賞舞蹈的“美”。

2、通過語言的表達和動作的模仿、創編,來表達自己對美的感受。

活動準備

1、幼兒知識經驗準備:欣賞樂曲、聾啞手語,瞭解殘疾舞蹈演員有關的知識。

2、教師準備:律動《手腕轉動》音樂,舞蹈《千手觀音》視頻。

活動過程

一、開始

1、律動《笑眯眯歡樂在一起》,感受同伴間團結友愛的感情。

2、講述《千手觀音》的傳説,引起幼兒欣賞的興趣。

二、欣賞舞蹈《千手觀音》

1、欣賞《千手觀音》的圖片

提問:為什麼叫“千手觀音”?

2、完整欣賞舞蹈《千手觀音》

帶着問題欣賞舞蹈,然後大膽地用語言來表達對舞蹈“美”的感受。

“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阿姨們是怎樣來模仿‘千手觀音’的,請小朋友邊看邊想:舞蹈中什麼地方最吸引你?”

問:她們手的動作一樣嗎?

不一樣在什麼地方?(伸出來的時間、方向、高低、角度)

這些手一起拼成的造型象什麼?(孔雀開屏、一條長龍、慢慢打開的扇子、開放的花朵等)

幫助幼兒認識舞蹈動作和造型的整齊、對稱的美。

除了動作和舞蹈造型,還有哪些地方吸引你?(音樂、服裝道具、背景、燈光等)

小結:舞蹈可以從演員的動作、舞蹈的造型、服裝道具、音樂、背景、燈光等多方面來欣賞。

三、欣賞並模仿創編動作

1、片段欣賞舞蹈《千手觀音》

你喜歡舞蹈中的什麼動作和造型,像什麼?

出示圖片讓幼兒進行比較,認識手型:蘭花指,理解造型的含義。

欣賞舞蹈片段,鼓勵幼兒邊看邊模仿。

2、合作表演

“這麼好看的動作,想不想試一試?”

“三個人一起做這個動作會是什麼樣的造型呢?”

“你們還能想出什麼動作和造型?”

“願意上來表演給大家看嗎?”

3、第二次欣賞片段

“跳了一會舞蹈,讓我們來休息一下吧。”

欣賞《千手觀音》舞蹈片段,“看完後你有什麼感覺?”(很整齊、很美、寧靜、感動)

“你知道這些阿姨是怎樣練會這個舞蹈的嗎?”

個別幼兒介紹。

老師小結:你們知道嗎,原來她們都是聽不見音樂的聾啞人,她們只能靠互相團結,看手勢來達到整齊,要反覆的練,要不怕苦不怕累,比平常人付出辛苦的訓練才行呢。他們真勇敢,我們要更加尊重和關心殘疾人羣。

4、邊欣賞邊模仿

“殘疾的阿姨都能跳得這麼整齊,你們有什麼好辦法也可以跳得又整齊又優美呢?”(隊伍要排整齊、喊口令、數數字,還可以給自己打扮打扮)

邊欣賞邊合作模仿

四、總結,結束。

總結:今天,一羣殘疾的阿姨用整齊優美的動作和造型,用精美的服裝道具,用五彩繽紛的舞台和燈光,讓我們獲得了一次美的享受。

引導幼兒在以後音樂遊戲時間,大家一起探討其他的造型,也可以將自己的想法畫下來,為新的藝術活動生成奠定基礎。

大班舞蹈教案3

活動設計

人們常説:"藝術來源於生活",前期我們圍繞"興化小吃"這一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的活動。炒米粉是興化人民的拿手好菜,在角色遊戲中,小朋友很喜歡模仿廚師玩炒米粉的遊戲,於是我嘗試將具有地方特色的音樂融入教育教學活動中,讓幼兒在音樂中,用富有藝術性的動作大膽、有創意的表現炒米粉這一生活畫面,體會肢體動作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觀察炒米粉過程的基礎上,用誇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和表現。

2、發揮想象,體驗用動作表現內心感受的樂趣。

3、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在家觀察過炒米粉的過程。

2、炒米粉錄像帶。

3、音樂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你們都看過媽媽炒米粉了,現在請你們説説媽媽是怎麼炒米粉的?

教學設想:讓孩子回憶媽媽炒米粉的情景,孩子感到開心、有趣、十分活躍,他們指手劃腳地用語言和動作把媽媽炒米粉的情景再現出來,這樣激發了幼兒對舞蹈創編活動的興趣,為舞蹈創編活動做充分的準備和鋪墊。

2、觀看炒米粉錄象。

師:(出示一塊米粉)多奇怪呀,原來硬硬的、四四方方的一塊米粉,是怎麼在鍋裏變的軟軟的、細細的,像一條條白線一樣呢?讓我們一一段錄象。

教學設想:此環節主要讓幼兒觀察鍋裏水面沸騰翻滾及米粉下鍋後在水裏由硬變軟的過程。由於錄象配有音樂,所以在引導幼兒觀賞錄象時,師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欣賞音樂,初步實現舞蹈與音樂相結合。

3、引導幼兒傾聽音樂,能説出音樂的變化過程。

(1)水還沒開時,音樂安靜。

(2)水面沸騰翻滾時,音樂歡快、激烈。

(3)廚師翻炒米粉時,音樂不快不慢,節奏明顯。

教學設想:通過引導幼兒傾聽,感受音樂的變化,啟發幼兒把將要創編的舞蹈動作與音樂作品有機匹配,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創作靈感和體驗美表現美的情趣。

4、讓幼兒想象與表現:

(1)用什麼動作表現水面平靜及水面沸騰翻滾的樣子。

(2)用什麼動作表現米粉下鍋之前和下鍋之後的變化過程。

(3)廚師是怎樣翻炒米粉的。

教學設想:每個幼兒經驗不同,認識和體驗的角度不同,所以必然會產生各具特色的創造表現,師在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肢體動作把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同時,及時引導幼兒通過美化、誇張等手法巧妙地把過於"生活化"的動作提升為美的、富有情趣的舞蹈動作。

5、幼兒隨音樂完整創編"炒米粉舞"。

教學設想:沒有音樂的"舞蹈"不能稱之為舞蹈,此環節是讓幼兒實現舞蹈與音樂和諧、完美的結合。幼兒在音樂中翩翩起舞,把創編活動推向高潮。

活動延伸:

1、創設音樂藝術活動區角,音樂、道具、服裝等,讓幼兒有一個自娛自樂的表演舞台。

2、開闢家園互動角"音樂之家",鼓勵家長參與到"音樂舞蹈教育"中來。

大班舞蹈教案4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樂曲的基礎,學跳雙圈集體舞,並創編部分動作。

2﹑在手腕花的提示下,掌握交換舞伴的方法。

3﹑在舞蹈過程下能與同伴用目光﹑姿態相互交流,愉快地跳舞。

活動準備:

音樂,手腕花,對集體舞中的面向圓心﹑面向圓上等指令有所瞭解

活動流程:

遊戲:老狼老狼幾點鐘—遊戲:照鏡子—學習雙圈交換舞伴—完整跳集體舞

活動過程:

一、遊戲:老狼老狼幾點鐘

初步感知樂曲歡快的節奏

二、遊戲:照鏡子

引導幼兒根據節奏創編動作

(1)教師示範動作,幼兒模仿。

師:小朋友跟老師玩照鏡子的遊戲,那你們的動作跟我的動作應該怎麼樣?

(2)同伴間玩“照鏡子”的遊戲。(坐在椅子上﹑散點、集體)

三﹑學習雙圈交換舞伴

(1)學習在圓圈上交換舞伴(裏圈﹑外圈的小朋友,伸出戴手腕花的手指,指向你下一位朋友,外圈幼兒和裏圈幼兒拉手,換一換位置)

(2)幼兒練習交換舞伴的動作。

(3)聽音樂練習交換舞伴的動作。

四﹑跟音樂完整地跳集體舞。

(1)幼兒完整跳集體舞。

(2)邀請客人老師一起來跳集體舞。

大班舞蹈教案5

活動目標

1、感知音樂歡快的情緒與節奏特點。

2、能夠有控制地用身體動作和樂器表現音樂的節奏及內容。

3、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遊戲情節,注意隨着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4、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打字機圖片及視頻、碰鈴、《鍵盤的舞蹈》CD、節奏圖譜。

活動過程

1、通過兩段不同性質的音樂的對比欣賞,初步感知《打字機》這首樂曲歡快活潑的風格。

2、完整欣賞,引導幼兒通過打自己圖片和視頻瞭解打字機的工作場景,理解音樂的內容。

3、嘗試用動作表現樂曲情緒和節奏。

(1)引導幼兒邊聽音樂邊模仿打字員的動作並嘗試用拍手錶現出“叮”的聲音,初步感知音樂的難點。

(2)出示節奏譜,藉助語詞準確感知並讀出節奏。如:噠噠噠噠噠噠。

(3)邊看圖譜邊聽音樂,準確用拍腿、拍手的動作表現音樂節奏。如:拍腿拍腿拍腿拍腿,拍手,可反覆進行練習。

4、嘗試有控制地用樂器表現音樂。

(1)出示碰鈴,引導幼兒控制樂器音色來表現“叮”處的節奏。

(2)幼兒聽音樂邊看節奏譜邊嘗試用碰鈴的短音的表現音樂中的“叮”。嘗試有控制地演奏樂器。

(3)加入鍵盤,幼兒分角色配合練習演奏:一組演奏碰鈴,一組用鍵盤表現打字節奏。可交替演奏。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大班舞蹈教案6

【設計意圖】:

愛音樂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他們聽到音樂便能隨着音樂的節奏做出相應的身體反應。因此,從音樂入手培養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綱要》指出藝術活動是幼兒獲得自我滿足感的最佳舞台,是“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使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本次活動,利用身體動作幫助孩子認識節奏,注重音樂對幼兒的整體影響,重視讓幼兒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感受音樂、主動地表現音樂,重視從節奏入手,讓幼兒感受互相合作的樂趣,領略音樂歡樂的氣氛。

[活動目標]:

1、看懂節奏圖譜,並能根據圖譜的提示打出節奏。

2、能看指揮協調一致地用鈴鼓、碰鈴、圓舞板、小鑼等打擊樂器合奏歡快的樂曲《小看戲》。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學會舞蹈《小看戲》。

2、《小看戲》音樂,手絹花。

3、樂器:鈴鼓、碰鈴、園舞板、小鑼等打擊樂器。

4、樂器圖片,“身體動作圖譜”。

【活動重難點】:

幼兒能根據“身體動作圖譜”,用打擊樂器合奏樂曲《小看戲》。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共同舞蹈,熟悉樂曲旋律。 師:孩子們,聽着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扭起來嘍!(舞蹈《小看戲》)

2、幼兒在舞蹈動作的基礎上,創編身體動作圖譜。 師:剛才我們跳的舞蹈叫什麼名字?(小看戲)《小看戲》是一首東北民歌,樂曲活潑、歡快,我們剛才用舞蹈表現了這首樂曲的節奏,要是不用手絹花,你會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這首樂曲的節奏嗎? (1)教師引導幼兒在轉動手絹花時,做拍肩動作,表現樂曲的節奏:X X ︳X XX ︳。 (2)用拍腿、叉腰等動作表現節奏:XX XX ︳XX XX ︳ (3)用拍手、跺腳的動作同時表現結尾節奏:X X ︳X X ︳

3、教師指導幼兒集體、分組練習“身體動作圖譜”。 (1)教師帶領幼兒做整節奏動作。 (2)將幼兒分成兩部分,師指揮練習節奏動作。

4、教師引導幼兒探索打擊樂器配樂方案。 (1)師出示樂器鈴鼓、碰鈴、園舞板、小鑼等,幼兒説出樂器名稱,師帶幼兒鞏固演奏方法。 (2)引導幼兒根據樂器發出的聲音,為樂曲配樂。 {配器建議}:

拍手:鈴鼓、碰鈴、圓舞板(齊奏)。

拍肩:小鑼。

拍手、跺腳:編制上的全部樂器。

5、幼兒自由選擇樂器,教師指揮幼兒進行樂器演奏。

6、交換樂器看教師指揮練習樂器演奏。

7、聯繫“六一”,師帶幼兒去找園長老師審查節目,走出活動室,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將節奏樂譜張貼於表演區,並投放大量樂器或自制樂器,供幼兒繼續練習。

大班舞蹈教案7

設計意圖:

幼兒對線有很大的興趣,為了使幼兒知道更多線的用途,而且大班幼兒的身體動作的發展較快,故設計此創編舞蹈的活動。

活動目標:

1、熟悉旋律及歌詞內容,邊唱歌邊按歌詞合拍地繞線,拉線,釘鞋等動作。

2、藉助修鞋的經驗及歌詞情境,自己創編動作。

3、體驗鞋匠勞動時的愉快心情,並瞭解線的用途。

4、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悦。

活動準備:

錄像機、錄像帶《老鞋匠的故事》。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柳樹姑娘》進入活動室。

二、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做拍手、拍腳、拍肩的動作,感受音樂的旋律和節奏,進一步熟悉歌詞內容。

三、看錄像《老鞋匠的故事》,讓幼兒感受鞋匠師傅勞動時的愉快心情,知道線的用途。

四、聽音樂創編動作。

1、鼓勵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按自己的意願大膽地表現繞線、拉線的動作。

2、將幼兒編的動作與老師編的動作串起來,師生隨音樂共同表演。

3、引導幼兒在前奏是迅速找一個同伴,在音樂開始時面對面地共同白哦眼。

五、複習音樂遊戲《抬花轎》,並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這一節音樂欣賞活動。孩子們忘情地隨樂拍手,盡情地隨樂舞蹈,享受着音樂帶來的快樂與滿足。活動中尊重幼兒的目標、多通道參與的方法、注重宂餘度的程序等,對於幼兒園音樂欣賞來説,是最為合理和有效的,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音樂欣賞的最高境界——讓孩子發自內心地喜歡。

大班舞蹈教案8

活動目標

1、初步學跳《花之舞》,通過觀察模仿掌握舞蹈動作和隊形變化。

2、能根據手腕花的不同顏色,尋找出雙向S形穿花的規律,體驗交換舞伴舞蹈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手腕花每人兩朵(右手戴紅花,左手戴藍花),標記每人一個。

2、能正確區分左右,知道面向圓上。

3、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傾聽音樂,熟悉音樂節奏。

二、教授《花之舞》

(一)教第一段舞蹈動作。

1、教師示範動作。

2、帶領幼兒練習動作。

(1)帶領幼兒練習第一段動作,並練習大圓變小圓、小圓變大圓的動作。

(2)教師帶領幼兒面對面練習。

(3)聽音樂完整練習第一、第二樂句動作。

(二)教第二段舞蹈動作。

1、帶領幼兒原地練習握手動作。

2、示範,引導幼兒尋找雙向S形的規律。

3、聽音樂,教師帶領幼兒練習動作。

三、完整舞蹈。

1、放慢兒歌節奏,引導幼兒完整的練習舞蹈動作。

2、加快速度,完整練習。

3、隨音樂完整表演。

4、退場。

大班舞蹈教案9

教材來源:

該教材設計來源於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在幼兒園舞蹈教學的中的運用。通過設計此活動,用身體來體驗春天、感知春天,能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使孩子們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教學上遵循“參與性”,讓幼兒主動的自然的去感受、體會舞蹈。

幼兒現狀分析: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5-6歲幼兒在藝術領域裏願意和別人分享、交流自己喜愛的藝術作品和美感體驗。積極參與藝術活動,藝術活動中能與他人相互配合。能用律動或簡單的舞蹈動作表現自己的情緒或自然界的情景。因此根據該幼兒年齡特點,我設計此活動內容,來讓幼兒在以往對春天認識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春天的理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動作等描述景物、事物美的方面。

2、能用律動或簡單的舞蹈動作表現自己的情緒或自然界的情景,願意在活動中能與他人相互配合。

活動準備:

1、錄音機。

2、春天的.音樂。

3、小星星(獎勵貼)。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與幼兒談話交流,引出關於春天的話題。

2、用“春天在哪裏呀?春天在哪裏?”的語句節奏型讓幼兒説一説記憶裏、經驗裏的春天,並用身體模仿自己説出的景物、事物的樣子。

(二)對幼兒進行分組。

要求幼兒把自己用身體模仿到春天的景物與事物,按順序以小組的形式在音樂裏展現。

1、要求一,讓每組幼兒以討論的形式,在教師規定的時間內把自己想到的關於春天事物的肢體動作串聯起來。

2、要求二,鼓勵每組幼兒做的動作越多越好,並對做的好的小組使用獎勵星進行獎勵。(此獎勵每組幼兒都有,教師以數量多少按照每組完成情況來進行獎勵。)

3、要求三,每個動作以一個八拍的節奏來變化。

(三)教師巡迴指導每個小組。

(四)作品展示。

播放音樂,根據一個八拍的節奏變化動作,教師可在一個八拍結束時提示每組幼兒變下一個動作。

(五)小結。小結此活動的優點與不足,鼓勵幼兒多觀察與發現身邊事物與景物的變化。

活動延伸:

可在下次活動中以繪畫的方式來感受春天。

大班舞蹈教案10

主要目標:

1、鼓勵幼兒能從不同的旋律、歌詞、動作中感受一些典型的少數民族歌舞,引發對少數民族表達方式的興趣。

2、感受小組、集體初步合作編舞、跳舞的樂趣。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過程:

(集體舞"愛我中華"進場)

一、講講、猜猜知道的少數民族(主要關注:幼兒是否能大聲地用有節奏的語言節奏、大膽地用各種肢體動作表達表現所知道的、所探索的少數民族。)

1、師:能不能把你知道的少數民族大聲地告訴大家?如果加上動作就更棒了!

2、師:我們再來玩猜猜少數民族的遊戲。等會兒請你看一個動作或是一樣東西來猜,也要用有節奏的話回答,行嗎?

二、幼兒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主要關注:師生間、幼兒間關於合作表演情況和方式的交流。)

師:我們不但知道很多少數民族,還4個人一組一起編了少數民族的舞蹈,是嗎?不過每一組到底跳的是什麼民族的舞蹈還是個祕密。今天我們就把小組編的舞蹈跳給大家看,請你猜猜到底是什麼民族的舞蹈?還可以互相學習學習。哪組先來試試?

小結:今天我們不但跳了自己排練的舞蹈,還學到了一些記舞蹈動作的好方法,學習了別人好看的舞蹈動作。

三、集體跳各民族舞蹈(主要關注:1、幼兒能對前奏有敏感性以及能跟着音樂節奏自主地舞蹈。2、每個幼兒能否把學習到的新動作大膽地、有創造性地表現出來。)

1、聽音樂順序排列少數民族圖片。

2、集體跳各民族舞蹈。

3、教師表演。

尾聲:其實少數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我們以後再聽聽其他少數民族的音樂,跳跳舞蹈,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次舞蹈活動,因此更多的是關注孩子動作的表現。活動中,我通過欣賞、表現、個別示範、集體嘗試等多種方法,幫助幼兒更好地藉助歌詞進行表演。由於動作的表現有歌詞的依託,因此表現難度還是比較低的,但是我通過對個別孩子表現力的關注,從而提升孩子表現的表情、動作的優美,同樣對孩子的舞蹈動作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

活動的亮點在於利用簡單的道具(一個有顏色的記號),既很好的解決了活動中容易出現的左右腳的區分,又降低了集體舞的難度,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注孩子,和孩子產生良好的互動。集體舞的學習以孩子自主探討為方法,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但在這個環節,我還可以更退後一點,不要太急於抓住一個正確的答案就馬上嘗試,可以多聽聽其他孩子的想法。

舞蹈活動是一種美育活動,教師優良的教學素養和音樂才能也為孩子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因此整個活動孩子情緒愉悦、積極,表現慾望非常強。

大班舞蹈教案11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舞蹈《小紅花》,培養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

2、培養幼兒大膽的表演及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

分段教學時注意引導幼兒區分不同的動作用不同的表情去表現。

教學難點:

用舞蹈表情、動作來表現對4-5歲幼兒來説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重難點克服方法:

故事説明法、語言引導法、鏡面示範法、分組教學法、鼓勵表揚法、教學遊戲化等等。

教學準備:

1、課前組織幼兒觀看圖片

2、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熟悉樂曲,瞭解舞蹈情節

1、聽樂曲跟老師做基訓動作(舞蹈準備動作),既熟悉樂曲,又舒展身體。

2、教師講述舞蹈情節

3、教師放樂曲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分段欣賞舞蹈,分解練習動作

①引導幼兒運用不同的神態及動作來表現

②給幼兒音樂,並讓他們分組表演,教師及時給予評價。

三、完整地跟隨音樂的跳舞

1、教師提醒幼兒根據樂曲變化做出相應的動作,並注意舞蹈動作的合拍,協調。

2、教師表揚有創造力的幼兒,並請他們將創編的躲藏動作及表現的恐懼神態表演給大家看。

3、,共同進行遊戲。在樂曲結束時,教師的追捉形式督促幼兒迅速回到自己的位置。

四、教師評講並與德育相結合

1、教師再一次鼓勵和肯定大膽表演舞蹈動作的幼兒,要求幼兒在以後的學習中都可以表現出這麼豐富的表情和靈巧的動作。

2、在歡快的音樂中結束舞蹈《小紅花》。

大班舞蹈教案12

活動目標:

1.能根據音樂創編動作,學習看圖譜標記進行隊形變化,完整表演集體舞。

2.在唱歌、共同舞蹈的過程中感受集體活動的歡樂。

活動準備:熟悉瞭解《玩具恰恰恰》歌曲,圖譜等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做一做,引起幼兒興趣

(出示視頻畫面)師:樂樂玩具店開張了,看!玩具店裏有些什麼玩具呢?他們都待在玩具櫃裏等顧客來挑選呢!誰會用身體動作來表示玩具們的在櫃子裏的姿態呢?(跟着視頻畫面裏的玩具姿態擺相應的POSE)

二、聽一聽、演一演,創編《玩具恰恰恰》動作

1.出示圖譜,邊看邊完整欣賞《玩具恰恰恰》一遍

提問:這首歌我們都會唱了,唱了這首歌,你有什麼樣的感覺?(這首歌很歡快,很幽默)你猜猜看玩具店裏發生了什麼事?(幼兒自由猜測):原來玩具店裏的正在舉辦舞會呢,你想一起參加嗎,那我們也一起跳起來

2.幼兒聽音樂,自由創編

3.根據圖譜完整展現創編的動作

(1)前奏和間奏部分,引導幼兒用已學過的舞步,並出示相應的舞步標記

(2)高潮部分,建議幼兒尋找舞伴,同伴之間合作表演4.幼兒看圖譜隨音樂表演,要求表演出玩具們開心、快樂、熱鬧的氣氛。

三、看一看、跳一跳,學習集體舞《玩具恰恰恰》

1.理解第一段音樂的隊形,能隨音樂表演(出示帶有隊形圖標的圖譜)

(1)理解隊形看,這是出場隊形?誰能看懂來告訴大家?他是按什麼規律來排列的112211(幼兒看圖譜,理解開場按男女1122的排序方法跑跳步變成大圈)這裏是隊形變化了,怎麼變呢?(1數的小朋友抱一起,2數的小朋友抱一起,交換的時候,1、2小朋友抱一起,左右同伴用進退步合作表演)

(2)幼兒在老師的哼唱中跳舞,提醒幼兒第二個“玩具跳舞恰恰恰”要及時交換舞伴。

(3)在音樂伴奏下跳舞

2.理解間奏音樂的隊形,能隨音樂表演

(1)幼兒嘗試自己進行隊形變換師:大家再看一看,這裏是間奏,隊形發生什麼變化呢?我們大家自己試一試

(2)在音樂伴奏下大家由大圈變換成一個雙圈的隊形,進行表演(幼兒在左右合作表演的時候,1數小朋友往左轉,2數小朋友往右轉)

3.在第二遍音樂的時候,幼兒嘗試由雙圈變成大圈4.聽音樂連續跳兩遍四、擺一擺玩具造型師:小玩具們玩累了,大家都乖乖的回到玩具櫃裏休息了,瞧!它們休息的模樣多可愛!(鼓勵幼兒擺出站立、彎腰、無力等姿勢)

大班舞蹈教案13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譜,嘗試進行簡單的隊形變化。

2.創編剪羊毛的動作,體驗參與韻律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剪羊毛》音樂,隊形及動作變化的圖譜一張。

2.幼兒已欣賞過《剪羊毛》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導入。

二、學習第一段,重點創編剪羊毛的動作。

1.你會剪羊毛嗎?怎麼剪?請幾名幼兒示範。

羊一開始不知道要幫它剪羊毛,孩子可以做些什麼讓它知道?

2.師示範第一段。

我是怎麼表演的?(動作順序、舞步、哪段音樂開始剪的)

羊在一開始可以做些什麼動作?

3.請部分幼兒表演。

三、看圖譜學習第一段隊形及動作。

1.羊毛剪完了,小朋友剪了這麼多羊毛真高興,羊兒也覺得很輕鬆,他們一起又跳了一段舞,還變化了隊形呢,你們看。

變化了幾種隊形?你看懂了哪個?

請一組孩子試試看。

2.在變隊形的同時他們還表演了什麼動作呢?

還是請這一組孩子表演。

3.另一組孩子嘗試。

四、完整表演。

將第一段和第二段連起來表演。

執教反思:

1.大班幼兒對隊形的變化已有濃厚的興趣。這從兩方面可以看出來。其一,在體育活動中進行的隊列訓練,幼兒非常感興趣。其二,在今天的活動中,本來幼兒表現出的興趣並不濃,許多孩子注意力渙散,但到了真正開始站隊形的時候,孩子們的注意力又回過來了。

2.要求交代不夠清晰。這是我的活動中的一個老問題,它不是指活動中個別的要求沒解釋清楚,而是整個表演的脈絡沒有理清,就像上次的《金蛇狂舞》,也是這個問題。既然是教師預設為主的活動,那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讓幼兒清楚地知道整個表演等活動的大概框架,然後再處理好其中的各個要素(動作、隊形等)。所以活動的一開始就應該先通過清晰的示範和提問,理清動作的順序:先去、再摸摸羊、再剪、再和羊一起跳舞。然後再就具體的隊形變化開展活動。

3.隊形變化的圖譜設計得不夠科學。我一直覺得自己做事特簡單,寫不出論文是因為在我看來那些長大論幾個字就能概括了,所以之前的反思也總是幾句話概括一下。其實這不叫簡單,這叫糊塗、馬虎。當模糊地覺得一件事兒不好時,我總不習慣去深刻思考到底不好在哪兒,要怎麼改變。對這次的圖譜也是一樣。在這之前沒仔細看過隊形的圖譜,只是根據自己的編排、憑自己的感覺畫了幾個隊形。畫完就感覺圖譜效果不好,挺亂的,至於具體不好在哪兒,又可以怎麼改,我卻沒再細細思考。現在才感覺到,圖譜的作用是讓幼兒瞭解隊形的變化,並能跟着圖譜的指引知道怎麼做,我的那幅圖譜太瑣碎,幼兒不能一下子看出原來的隊形、要變的隊形等。其實只需要把幾個隊形的樣子畫出來,如一開始的兩排、後來的圓,至於具體的位置反正地上有點的提示。

4.過高估計了幼兒的能力。經常在活動前我會想象幼兒和我配合得很好的美好願景,於是總容易過高估計幼兒的能力,比如《挪威舞曲》中對孩子分樂句編動作能力的預測、上次《剪羊毛》活動中對幼兒創編舞蹈動作能力的預測,再加上這次對幼兒按順序走圓形能力的預測,並且我還容易過高估計自己引導的能力,以為就算他們不會,就算活動中出現一些問題,通過我的引導也總能做好的。現在才發現自己的倔強,以及人本性中有些真的是很難轉變,就算意識到自己的一些問題,下次還是會不經意地去犯,不知道要犯多少次、經歷多少次挫敗,才能把他牢牢記住,用理智克服這一不足,並逐漸內化為新的品質、習慣。可能以後在備課的時候我該先翻一翻之前進行的一些活動,回顧一下自己的不足,在來謹慎地思考新的。

5.另外,我覺得學會隊形的變化固然是一個重要的技能目標,但從孩子的長遠發展看,讓孩子體驗到那種跟着音樂愉快表演的成功感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能讓教師對自己的活動有信心的重要因素,這也是我感覺上次曹老師組織的剪羊毛活動成功的地方。

6.開展課題快一年了,可成功的次數少之又少,今天上完後我幾乎有以後都不想再上音樂課的感覺了,但是進行了反思後,又對下次活動充滿了希望,我有些越挫越勇的感覺,希望下週再組織一次,但又非常害怕面對再一次的失敗。

大班舞蹈教案14

【活動目標】

1、舞蹈基本功節奏的訓練。(難點)

2、幼兒學習一些舞蹈造型,能夠大膽跟着音樂擺出造型,動作優美。(重點)

3、幼兒體會舞蹈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穿上自己的舞蹈鞋、坐墊、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

1、教師帶幼兒做基本功熱身。

2、提問:小朋友你們都拍過照片嗎?那麼你們拍照片的時候都喜歡擺什麼造型呢?

請個別幼兒上台來展示,其他幼兒一起來學一學。

二、播放ppt。

1、師幼一起觀察圖片中幼兒的造型。

2、教師分動作教幼兒,提醒幼兒擺造型時的注意點。(提腰、頂胯、繃腳尖等)

3、提問:怎麼擺造型最好看?

4、教師總結:擺造型時不能亂動、要微笑、要自信。

三、播放音樂,幼兒表演。

1、教師跟着音樂節拍表演,幼兒觀察。

2、提問:你們覺得老師表演好不好?為什麼?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小祕密,老師在聽音樂時候心裏默默數節奏。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3、教師帶領幼兒一邊做動作一邊練習數拍子。

請能力強的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一起練習。

4、播放音樂,幼兒全體隨一起表演。

小百科: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的動作,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它一般藉助音樂,也藉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

大班舞蹈教案15

活動目標:

1、能畫出雪娃娃不同的動態併合理的安排畫面,注意構圖的平衡。

2、體驗冬天雪景的美麗,培養幼兒不怕寒冷的情感。

活動準備:

多媒體教具、演示文稿、蠟筆(白、灰、橘紅、桔黃、咖啡)、顏料(紫色、白色)、毛筆、棉籤、錄音機、磁帶等。

活動重點:感受冬天的美麗雪景。

活動難點:表現人物不同動態,注意構圖平衡。

設計思路:

前幾天的一場雪,讓孩子們興奮不已。於是大家都知道冬天已經來臨了。我們根據幼兒的興趣,組織了幼兒親近雪花、玩雪花等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從孩子們的言談舉止中我們感受到了孩子對漫天飛舞的雪花充滿了好奇,他們希望自己能夠象雪花一樣只有飛舞,飄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在孩子這樣的經驗基礎以及情感基礎上,我選擇了這樣一個繪畫教材。活動從欣賞名畫開始,感受冬天雪景的美麗,然後再讓幼兒嘗試繪畫,顏色的對比調來使幼兒更好的感受體驗冬天雪景的美麗。

活動流程:

【情境感知】——【交流討論】——【欣賞理解】——【體驗創作】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欣賞多媒體中的三幅雪景。

2、討論:你看到的三張畫天氣都怎麼樣?

3、三張畫都是雪景。他們一樣嗎?

①剛下雪②雪停了,厚厚的積雪③雪將要融化了

4、讓幼兒觀察其中的一張畫,説説是什麼樣的雪

5、師小結:冬天是個美麗的季節,冬天下雪一下白了,地上變白了,樹上白了……變成了一個銀色的世界。

二)討論:

你們喜歡下雪還是下雨?雪和雨有什麼不同?

三)欣賞一段音樂,問:你聽上去感覺怎麼樣?象什麼?

四)今天我們就請雪花娃娃到我們中間來跳舞

1、教師演示

1)雪花娃娃飄呀飄,身體斜斜,穿着連襪褲。

現在雪花娃娃跳的是獨舞還是集體舞?為什麼?

2)雪花娃娃現在表演獨舞,先化好粧

2、雪花娃娃表演的好不好?接下來表演第二個節目。

3、第三個節目

4、第四個節目(依次畫出四個娃娃)

四個人跳舞叫羣舞,歡迎小朋友參加羣舞

五)幼兒活動

1、先用灰色畫輪廓

2、再把雪花娃娃化好粧

3、有雪花妹妹跳舞,也有雪花弟弟跳舞

4、讓更多的雪花來跳舞

六)塗色

用紫色來塗背景,用白色來畫雪花和被雪蓋住的東西。

標籤: 大班 教案 舞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wudao/62kkq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