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音樂 >

【熱】音樂課後反思

【熱】音樂課後反思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音樂課後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音樂課後反思

音樂課後反思1

修改理由:原教材的活動有個前提,就是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開展的。根據我班幼兒沒有聽過這首原唱歌曲的實際情況,我作了修改,將活動重點從定位在填充歌詞改成學習用不同的聲音邊唱邊表演歌曲,因此活動過程全部修改,將原本的`故事導入改成手偶表演導入,以唱歌為重點,用圖譜的形式加深幼兒對歌曲內容的理解。

反思:

一、教具準備有利有弊

1、手偶準備——手偶表演很有趣,設置的情景也是貫穿整個活動,而且首尾呼應,很恰當。但是活動下來才感到這種手段不適合大班幼兒。大班幼兒年齡大,社會經驗豐富,對虛幻和現實的東西已有一定的區分能力,所以,當大家看到手偶表演時,就有幼兒説這是老師在黑板後面戴着個手套呢,當時就有些掃興的感覺,就像魔術師被看出了破綻,有種失敗感啊。

2、掛飾準備——活動中我為每位幼兒準備了一個雙面掛飾,一面是兔子一面是狼。結合活動過程的需要,引導幼兒變換着自己的角色,能更投入地進行不同的聲音的學唱,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老師配合不夠默契

活動需要搭班曹老師配上琴聲,但由於時間倉促,未能事先練習練習,所以在節奏上兩人一直不能配合好,課前把精力都放在教具和教案設計的準備上,卻疏忽了兩人的琴聲配合,這也是準備不充分的表現,在以後的類似活動中,為確保活動能順利開展,而且要使每個教學手段都能有效展示,我們課前應關注每個環節的準備工作,包括幼兒的、教具的、還有老師自身的,任何一方都不可小視。

音樂課後反思2

小班的音樂活動好久沒有親身體驗了,好久沒有嚐到小班孩子們甜美的聲音了。今天的網上音樂觀摩活動讓我震撼:一首老歌《小蜜蜂》的旋律在嚴雷老師的創編下,變成了一首熟悉簡單好記又贏得大家喜歡的快樂禮貌歌;多次的演唱形式,採取了不一的角色出現,還運用了各種不一的聲音,大大提高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特別是那漂亮的課件製作和課件運用的`效應,讓我羨慕不已、五體投地。可見,嚴老師她善於挖掘音樂元素,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了如指掌,並在課前作了充分的準備,不但創設音樂環境,還在活動中營造自由、輕鬆的音氛圍,讓孩子在音樂環境下加強音樂的感染力,針對個性積極調動幼兒參與性,讓每一個孩子體驗到音樂活動的快樂。

一開始,以一座房子引出,讓幼兒説説覺得會是誰的家,對於孩子們的答案並沒有肯否,而是採用走近點去看看邊慢慢放大房子,讓孩子們自己觀察到熊的圖案,從而使他們自己肯定是小熊的家,激發了孩子們參與的興趣,也增強了信心。

接着利用課件讓幼兒觀察有誰來小熊家做客,通過小動物來做客的情境,讓孩子們在看看、説説、動動中熟悉了旋律,還調動了幼兒參與的興趣。在學唱中都是以角色的身份來練習,首先是孩子們最熟悉的媽媽,接着熊寶寶,然後是熊爸爸,最後分角色來演唱,孩子們在一次次扮演角色中一遍一遍快樂的學唱着,雖然是反覆演唱,但由於每一次的要求不同,在情境扮演中學唱,所以孩子們至始至終快樂的演唱,最後以一首活潑有趣的音樂律動中結束。

從這次觀摩活動中,我感悟到要想上好一次音樂活動,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個性,愛唱愛跳是幼兒一種語言,過去我們的教學活動大部分老師都是以老師教,幼兒以學為主。一首歌曲老師反覆的演唱,讓孩子機械的練習。在這種情境下孩子們就失去了對音樂的想象、理解,根本不能體驗情感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以後的音樂教學中,不但要創設音樂環境,激發興趣,還要做到融入孩子們的世界,做合作者、支持者、引導者。

音樂課後反思3

我在教學《梁山伯與祝英台》這節課時,對學生 的特徵進行了詳細的分析:1、學生為國中 三年級學生,已具備較強的欣賞能力和認知能力。2、由於流行音樂的衝擊,學生對民族音樂較為排斥,認為聽不動。3、學生大都接觸過《梁祝》的音樂,而且對其中《化蝶》一段較為熟悉。因此能做到有的放矢,對整節課有一個較為完整的設計。

除了對學生分析外,我重要對教學目標進行了分析,通過知識與技能的分析,教學過程與方法的分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分析,把重點放在欣賞過程中,其中音樂的表現手段與故事內容相融合,理性分析與情感抒發相結合,運用分段欣賞與講解相結合,瞭解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尾聲各段的音樂表現力與元素。能使學生理解作品中不同樂器的特有音色所代表的不同人物,對各種樂器有所認知,並能使學生從音樂中獲得音樂情感的.體驗。能與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運共呼吸,用動人的音樂調動了學生的情感。

通過設計提問使學生了解奏鳴曲式的結構特點。

由於,欣賞內容較多,學生活動較少,大部分時間都為旋律欣賞和教師 講解。應多注意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黃果樹聽瀑教學反思環形面積教學反思環保作文教學反思

音樂課後反思4

008年4月24日下午,上了一節欣賞課——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在這25分鐘的欣賞課中,我用了錄音機和CD機作為教具,給學生欣賞了《梁祝》呈示部分音樂。

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聽賞體驗為主,設計與課堂目標有直接關係的問題。先是提出思考問題再播放音樂,讓學生帶着問題去欣賞,通過自己的感受再用語言表達出來。

整節課下來,發現內容容量大了,每個環節的時間安排得不夠恰當,上起來很倉促。教學目標是很明確的:即讓學生能熟悉“愛情主題”的旋律。但在引導和啟發學生的過程中,不夠委婉,沒有作到深入淺出。最大的問題就是:只是表面的瞭解了學生的基本情況,沒有很好的掌握學生在這學段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

一、在內容上,容量大了。

呈示部:引子——主部——連接部——副部——結束部。25分鐘的時間要上完這些內容,容量大了。在上課的整個過程中,有被追着跑的感覺。時間安排得也不夠恰當,很多地方該細講的都沒有花時間。因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在復聽的過程能隨樂哼唱“愛情主題”的旋律,如只選擇呈示部中的引子——主部(愛情主題+草橋結拜+主題再現),在時間上會從容很多,着重欣賞主部主題,也更能深化《梁祝》的音樂主題。

二、在教學過程中。

1、導入。

這一環節引用了歌曲《梁祝》,提出設問:“這首歌曲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故事?”提示學生從歌詞中找出故事的情節。而在引導學生講述故事情節時,略顯倉促,含糊其詞。

如當時可設計成這樣的板書形式,整個思路就一目瞭然了。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更易掌握音樂主題發

展的每個環節。

碧草青青花盛開,彩蝶雙雙久徘徊。(寫景“引子”)

千古傳頌生生愛,山伯永戀祝英台。(抒情“愛的主題”)

同窗共讀整三載,促膝並肩兩無猜。(同窗三載、共讀共玩)

十八相送情切切,誰知一別在樓台。(十八相送、長亭惜別)……

2、講解概念。

在欣賞音樂之前,先把協奏曲的概念直接擺出來,感覺有點突然。

這一環節,可調整為:把協奏曲的概念放到全曲欣賞完後總結時再概括,直接講述“小提琴協奏曲”的概念。在講解“小提琴協奏曲”的概念時,可抓住“協”字做文章,“協”即“協助、合作”之意,更貼近生活,從而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

3、開始欣賞音樂。

在欣賞每個音樂主題前,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欣賞,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且目標明確。

如在聽賞引子(寫景)部分時,提問“這段音樂的旋律使大家的腦海裏呈現出一幅怎樣的.畫面?”經過教師的提示,學生會通過自己的聽覺感受並結合導入部分的歌詞,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聯想到的畫面。

在聽賞“愛情主題”時,也是先給出問題“這一主題跟我們前面聽過的歌曲《梁祝》的旋律有什麼相同之處?重複了幾次?是連續重複還是穿插重複?表現了兩人之間怎樣的感情?”在引導學生感受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時,沒有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沒能把《梁祝》的“愛情主題”昇華到現實生活中,故有誤導的傾向。如能委婉的把“愛情的主題”昇華到現實生活的情感體驗中,可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薰陶,並及時引導、鼓勵學生建立起對周圍的親朋好友、()所有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對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摯愛之情,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追求。

在聽賞連接部和副部時,先把問題擺出“這一部分的速度、節奏、旋律與前面的主題有什麼區別?表達《梁祝》什麼樣的情緒?”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力,通過自己的感受運用語言表達出來。

瞭解到聽課的學生具有一定的舞蹈基礎,故在最後設置了3分鐘的互動。

從頭欣賞完整的呈示部音樂,“請同學運用自己的肢體動作,根據音樂來即興創作一段舞蹈。”但因時間已到,臨時把這一環節改為:讓學生聽歌曲《梁祝》並跟着哼唱。使學生更深刻記憶《梁祝》“愛的主題”,起到深化本節課教學目標的作用。

音樂課後反思5

《小馬》是一首C調的2拍子,很有輕快節奏感的歌曲,描寫的是一匹小馬跟着爸爸媽媽外出玩耍的情景。執教過這堂課以後,我發現孩子們雖然很喜歡這首歌曲,也能很快的學會,但是我發現孩子們在唱的過程中,只顧嘴巴兒忘了身體力行,可能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疏忽了某個環節,以至於出現這樣的情況。

下面我對自己的出現的幾點不足做簡單的分析:

一、提問引導

這個環節一直是我的一個薄弱點,我常常在提問環節出狀況,要麼是問的不到位,要麼就是提問不關鍵,這種情況的出現常會致使自己的教學出現孩子不能明白老師問的是什麼,或者是不知道自己要回答什麼。以後針對這類問題還有待加強學習,不僅是音樂課,其他課的提問同樣重要。

二、歌詞學念

每次學唱歌曲的時候,我總會忽視學念歌詞這個部分,直接跳過讓孩子學唱。可後來事實證明,這個步驟非常關鍵,如果沒有這個步驟,當孩子學會之後大家齊唱時,常會碰到某個部分的詞唱的含糊不清,可能連孩子們也不知這裏是唱什麼,只是用一個含糊的音代替。一直這麼下去,孩子們每當唱這首歌曲時都會在這個不清楚的地方疙瘩,成為一種習慣性,這樣對於學習歌曲很不好。

我在教學時,先前是忘了讓孩子們先念再學唱,由於歌曲比較吸引小朋友,所以第一次效果出來還算可以,就是在部分地方有不清楚的現象。於是我趕緊補上漏洞,讓孩子們學第一段時就先念一遍,清楚的讓孩子們知道每個地方講的是什麼,最後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三、動作學習

在歌曲後面還有配套動作,這給我節省了很多創造的.時間,而我發現這套動作在孩子們歌唱時是屬於安靜的運動,基本上是在座位上就可以進行,而且小朋友對於手指上的小動作反映不是很靈敏,有些孩子做的動作比較奇怪,但是我看的出來大家都努力學習了。在課堂學習時讓孩子們學習了這套動作,算是給孩子們一次手指鍛鍊,課外我在複習時,又帶上了一些跑跑跳跳的動作,孩子們唱的帶勁多了,可能我班孩子在學習這類歌曲時比較喜歡活潑點的。

不管是簡單的歌曲還是複雜的歌曲,對於音樂教學都有一套模式,自己在教學中要逐步的去摸索,並堅持走這樣的步驟,相信自己會有更好的教學成果,今後在音樂教學上就更上一層樓了。

音樂課後反思6

《啄木鳥》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音樂,全曲的結構是ABC,樂曲節奏鮮明,形象具體,特點明顯,易於區分,適合5——6歲的兒童欣賞。《綱要》中明確提出:應為幼兒提供一個寬鬆自由與教育內容相適應的環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表現自己的體驗。所以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渠道,運用直觀教具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讓幼兒感受和欣賞音樂,使幼兒充分體驗和感受樂曲的內涵及旋律的美,同時激發幼兒愛護關心他人的情感,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本次活動重點:能感知樂曲的三段體結構。為了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我採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動作和方式來感受樂曲的不同節奏,如:A段想象啄木鳥給大樹檢查身體的動作;B段做啄木鳥捉蟲的動作;C段則是大樹恢復健康,快樂跳舞的動作,這樣既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又使幼兒明顯的區分三段音樂的不同,非常容易的理解了樂曲的三段體結構。

在活動中,我充分的重視了幼兒的藝術感受和表現,引導幼兒感受樂曲的優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積極表現,創編簡單的動作並用肢體表現啄木鳥為蘋果樹捉蟲、治病的一系列過程,讓幼兒在快樂的氣氛中通過遊戲的方式輕鬆學習。整個活動孩子們都非常感興趣,孩子們通過親身參與、主動探索、自我體驗,盡情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充分釋放自己的興趣和情感。

音樂課後反思7

幼兒喜歡在動作模仿和遊戲情景中學習,音樂遊戲正是滿足了小班年齡段孩子的這種學習特點。小班音樂活動《找小貓》這個活動中可以充分體現良好的師幼互動。雖然它只是一個簡單的音樂遊戲但是它有值得深入挖掘的教育價值:首先貓是幼兒熟悉的小動物,幼兒喜歡它,愛模仿,通過遊戲幼兒知道貓輕聲走路;讓幼兒有大膽表達表現的機會,最後幼兒在遊戲中可以感受到與老師平等的關係,體會濃濃的親情。讓幼兒得到充分的發展。

活動是以孩子們熟悉又喜愛的的小貓為載體來開展音樂遊戲活動。活動開始以學習小貓走路,從而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接下來是學唱歌曲《找小貓》,然後通過問題,學習歌曲,初步瞭解小貓和老貓在遊戲中要怎麼做;最後就開始玩遊戲啦,讓孩子在遊戲中驗小貓的快樂。

整個活動我個人認為上得比較成功,孩子與我的配合默契,孩子都非常投入地參與遊戲,老師和孩子的距離非常的近,達到了所設的教學目標,增進老師、同伴之間的.感情。在活動中我自始至終是以貓媽媽的身份進入遊戲的,教態親切自然,語速較慢,適合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傾聽。在遊戲過程中,我也考慮地比較周全,怕孩子出現安全問題,及時提出了相關的要求,比如要小心頭,不要碰到桌角等,保證了孩子們活動中的安全。在遊戲的環節設計上,還注重了由淺入深的原則,剛開始玩捉迷藏遊戲時,我請孩子藏在椅背後面,當孩子熟悉了歌曲及遊戲規則後,就可以請幼兒選擇安全的地方進行捉迷藏,孩子有了一定的規則意識,效果好多了。

還有活動中也存在着不足,如:

1、第二環節,學會唱歌曲後要邊表演邊唱歌,這裏孩子們沒有真正地大膽地去表演,沒有投入進去。

2、在分唱小貓與老貓的角色時,孩子沒有表現出小貓與媽媽做遊戲的快樂,貓媽媽的表演也沒有出來,整個複習的環節沒有達到好的效果。

3、之後在遊戲環節裏面,沒有充分起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在遊戲過程中沒有體驗到在遊戲中應該有的樂趣。

4、在最後一遍遊戲時,請孩子來當貓媽媽,這裏也沒有充分讓幼兒清楚當貓媽媽的角色應該怎麼樣做。在結束環節裏面太倉促,沒有交代清楚遊戲之後應該怎麼樣做。

音樂課後反思8

《銀色的馬車從天上來了》教學反思

我在設計這節課時,有一個觀點在縈繞着我,我努力地想使課堂擁有寬鬆的氛圍,給學生以展示的空間,讓課堂成為他們才藝表演的舞台,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1、在音樂知識降記號教學環節中,針對枯燥的樂理,如何讓學生愛學、樂學呢?我設計了一個音樂遊戲——《找朋友》,把學過的音樂記號製成卡片,掛在學生胸前,我和他們一起表演,讓學生找出好朋友升記號。這個活動中,老師和學生形成互動的教學環境,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同學們認識了降記號,課堂氣氛活躍。

2、在音樂活動中,我讓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以自己的興趣愛好或歌、或舞,或盡情表現音樂,整個課堂成了學生展示的舞台,有的`在表演打雪仗,有的用雙響筒和串鈴來摹仿馬蹄和鈴鐺聲,還有的扮演飛馬在天空中奔跑,課堂猶如一幅鮮活的雪景圖,表現了學生非凡的創造能力。

3、在這節課中,我巧妙設疑,針對課堂教學進行中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評價,如:你覺得我們唱得怎麼樣?你對課堂和老師有什麼建議?等等。這些問題激勵了學生去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培養了他們獨立思考、獨立分析、發表見解的能力。

不足之處:

1、歌曲的藝術處理倉促了些,不精細,學生的演唱情感表達不夠,應在唱好歌的情況下,再進行表演,效果會更好。

2、學生課堂行為習慣有待進一步進行教育,如拿打擊樂器時,學生有搶的現象。

音樂課後反思9

《小白船》是人音版第八冊教材中的一首朝鮮歌謠,歌曲旋律優美,節奏舒展,鮮明的三拍子韻律,歌曲以搖曳、盪漾的旋律生動的展現了一羣天真、稚氣的少年駕着小船在繁星燦爛的銀河裏穿行,在彩雲漂浮的天國裏遊玩。描述了孩子們對神祕宇宙的豐富想像與探求的願望,反映了孩子們對美好世界的追求。在歌曲導入時我利用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啟發學生對月亮展開想象。學生們經過片刻的思考後,踴躍舉手回答了他們的奇思妙想,我趁機引導學生來欣賞一首小朋友對月亮的幻想《小白船》,即歌中小朋友坐在月亮船上在銀河中穿行,看見了桂花樹,還和玉兔遊玩的情景。

在學習歌曲《小白船》時,主要讓學生聽音樂,來感受歌曲的內容,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感受歌曲的節奏特點,感受三拍子的律動,學生能很好抓住歌曲的節拍特點及強弱規律,加上輕聲的演唱,歌曲聽起來很美。在為歌曲設計用打擊樂伴奏環節時,我主要利用書裏面設計的.節奏型,先讓學生拍節奏,感受節奏特點,想一想為什麼這樣設計,再用樂器敲打一下,傾聽一下樂器伴奏的效果。最後再請幾位學生上台演奏樂器,為大家演唱伴奏,增加了樂曲的美感,孩子們也找到了其中的樂趣,課堂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體驗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是一個反覆實踐、不斷深化的過程,而“比較”則是這個過程的重要方法和原則。音樂藝術的特點決定了它的材料、要素、結構及形象都有非具象性和,需要在反覆比較中形成印象和理解,發現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獲得新的認識。比較的方法也會豐富學生體驗的活動和形式。教學還需要更深刻的分析與反覆實踐探索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

音樂課後反思10

這節課有幾點需要注意:

一、在練完聲後,我給孩子們播放了英國男孩DeclanGalbraith的視頻歌曲《tellmewhy》。當男孩子唱歌時,背景中出現一個個衣衫襤褸的非洲兒童、破敗的家園、成人軍隊、童子軍等等,特別是孩子們眼神中透露出無盡的悲涼、渴望。孩子們看不懂歌詞,但是被男孩全身心投入的歌聲和不斷出現的畫面打動了,甚至幾個孩子流出了眼淚。歌曲完後孩子們孩子們對歌曲做出了自己的理解,大家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這些兒童面臨着嚴峻的生存問題,歌曲十分憂傷,似在吶喊。孩子們對這段視頻過於着迷了。

二、我在試圖突出孩子們的.幸福時,展示了孩子們春遊時的照片。孩子們看到了自己的照片相當興奮,討論聲此起彼伏。以至於沒有很好的聆聽背景音樂——《小小少年》。

三、思來想去,我以上設計的兩個要點與歌曲要表達的內容前後銜接不暢。學生僅僅在感情上做了一次從悲傷到幸福的大跳躍,而沒有涉及“少年煩惱很好,隨着年齡煩惱增加”這一主題。

四、雖然課堂任務較好完成了,但是這樣的流程安排令自己很彆扭,以後再次教學時一定要重新設計教學思路。也吸取這次經驗,避免在別的課堂內容犯同樣的錯誤。

音樂課後反思11

 課後反思:

這節課圍繞歌曲《貓虎歌》來進行情境引導——情感體驗——自主感受——演唱與表現——模仿與創新——拓展創編等教學環節,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力求讓學生們在“遊戲式”的學習中主動感受、主動參與、主動表現音樂形象。用充滿童趣、詼諧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學生們有興趣的參與到音樂學習中,學習積極性與參與性都得到提高,能較好的表現歌曲,也能掌握好歌曲的`重難點,達到了教學目的。

存在的不足:

(1)在學唱歌曲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學唱歌曲,可以最大可能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學唱的主動權關學生手中,實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學的良性互動,讓學生先讀再模仿,大部份學生能很快掌握,但是在歌曲演唱中對歌曲難點的把握還欠準確。

(2)在創編環節中,讓學生自主討論與設計,這樣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但學生的創編方式顯得侷限,內容過於簡單,且討論的實效性還不夠。因而,可以在活動前更明確、有針對性地提出要求,讓學生能充分、有效地發揮自已的想象,更具體的參與到間樂創造中去。

音樂課後反思12

根據大綱及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要求在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理解文化(當然包括音樂)的多元性,以開闊的視野,學習、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根據3—6年級學段目標,注意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以生動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

一、讓學生聽故事後學唱歌曲《小小少年》,對學生理解歌詞有着充分的幫助,充分利用多媒體中視頻的聽覺與視覺效果,豐富我們的教學手段。《小小少年》是人音版音樂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少年的歌》中的一個內容。這一課時,老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圖片及其它豐富的網絡相關音響資料,讓學生聽故事:少年海因切自幼喪母,與父親卡爾相濡以沫,但海因切的外公貝特霍德由於與卡爾不和而斷絕了他們之間的關係。由於卡爾遭銀行行長兒子陷害被捕入獄,海因切在律師艾倫的幫助下,寄養在外公家中。貝特霍德漸漸喜歡上了聰明的海因切,也使他在女兒和外甥間找到了重合的焦點。一次偶然的機會海因切得知父親被捕入獄的真相,在艾倫和警察幫助下,追拿到罪犯,真相大白。片中的少年海因切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電影裏的插曲《小小少年》傳遍整個世界。讓學生初步瞭解德國故事影片《英俊少年》中的主人公在成長中的煩惱及他的誠實和善良,學習主人公海因策機智勇敢的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然後學唱歌曲《小小少年》,對學生理解歌詞,最終達到感受少年時代是人生的花季,啟發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的單元總目標。

二、課件生動,能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

歌曲《小機靈的歌》,這是日本系列動畫片《聰明的一休》的主題歌。旋律活潑、開朗、熱情,切分節奏和同音反覆的使用使歌曲朝氣蓬勃,充滿了生機,讚美了聰明機智、膽大心細的一休愛惜時光、努力學習、同情弱者、助人為樂等高尚品德。我選用了生動的動畫效果,深深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利用多媒體導入激發學生興趣,為進一步欣賞作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三、充分的對比音樂情緒,讓學生感受現在生活的美好。

本節課我將兩首欣賞曲《小機靈的歌》、《牧羊姑娘》進行了對比,與對於這類音樂,除了“注意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充分的對比情緒,讓學生感受現在生活的美好。音樂的某些規律性知識需要教給學生,但音樂的特殊性質只能靠想象去再創造,靠參與音樂活動去表現。在充分發揮小班化音樂課堂主渠道的同時要利用音樂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發揮他們的研究、創造的精神。要對學生實施分層教學,注意引導培養學生的中的音樂積極分子,鼓勵他們參與學校興趣小組、社區、家庭等音樂活動,創造性的延伸課堂學習內容,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豐富學生的音樂想象力與音樂創造力,使他們的音樂特長得到發展和提高,創造力與研究精神在音樂活動中得以發揮。

四、運用由潛入深的方法學習樂理知識。通過節奏遊戲練習:請你跟我這樣拍,由簡到難,逐步加入附點節奏,並讓學生在《幸福拍手歌》中感受、學習附點節奏,為學歌曲《小小少年》打好基礎。但我感覺這個環節還可以再精簡一些。

五、教師運用口琴、笛子等樂器演奏欣賞曲目。讓學生感受口琴、笛子的音色,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聽覺來感受音樂的情緒。使學生理解樂曲所塑造的音樂形象,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我想:只有不斷探索和實踐,才能讓音樂課真正活躍起來,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音樂課後反思13

《都有一顆紅亮的心》教學反思

五年級音樂課裏有一首歌是京劇選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這段膾炙人口的唱腔運用京音字調,旋律比較新穎,突破了傳統[西皮流水]的.音調模式。在節奏方面具有個性化、新鮮感,顯得活潑清新。尤其是唱腔中節奏形式與唱詞內在節奏規律的吻合,生動地刻畫了人物的性格和內心的情感。唱腔中,對“妙”、“能”、“猜”等字的精心處理,都生動地表現了《紅燈記》中飾演女兒的李鐵梅揣測、觀察時活潑、得意的神態。這個唱段具有清新、明朗又略帶單純、幼稚的趣味。

每次教學這首歌,總會讓我對作品中的英雄人物油然而生出一種敬佩之情。而學生在感受、體驗我國民族民間藝術寶庫裏戲曲中的京劇音樂風格與韻味的同時,也確實地被李鐵梅人小志大、天真淳樸所感染。

音樂課後反思14

音樂活動結束後,我認識到我雖然把整堂課的內容都上了下來,但是在過程中沒有完全投入到整個教學活動中,沒有完全放得開。

其中最主要的一點是我的教學步驟錯了一步,導致最後幼兒理解這首音樂的效果不是太好。當我將掛圖拿出來,邊放音樂邊解釋故事,一遍結束後,我就急於將動作加入到音樂裏,其實那時候幼兒還沒完全掌握音樂,只有個別音樂感較強的幼兒能夠跟上音樂做動作,知道哪些音樂是表現大象的,哪些音樂是表現蚊子的。所以當我請幼兒來分角色表演的時候,都是我在一旁提醒幼兒什麼時候蚊子的'音樂開始,小蚊子應該出來,什麼時候小象音樂開始,小象應該出來。到了快結束的時候,我又將掛圖和音樂結合解釋了一遍,其實這一步驟應該放到前面去,能夠起到加強幼兒對這個音樂的理解,但是我卻把它放在的結尾,導致這一步驟沒起到作用。

總之,這一次的音樂教學活動讓我懂得教學過程不能錯一步,不然會影響全局的效果!

音樂課後反思15

這是一件小之又小的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但正是着件小事卻讓我這個剛剛不入教師隊伍的年輕教師為之一陣,發出深深的思考。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新的歌曲,《我們要做雷鋒式的好少年》,雷鋒是一個什麼樣的戰士呢?同學們對他的瞭解有多少呢?”學生們都湧越發言講出了許多關於雷鋒的故事。“同學門講的都非常好,那麼老師想問問大家知道他的紀念日是那天嗎?”話音一落教室裏慢慢的陳靜下來。在沉靜裏發出了一個清脆甜美的聲音4月5號,當時的我的確是很驚訝怎麼是4月5號?

3月5號也許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日子,沒有國慶的隆重,沒有九一八的刻骨,但是雷鋒的精神卻是我們一直以來學習的,不能忘卻的。我們的社會正是有了雷鋒精神的存在,才使人與人之間多了一份幫助,多了一份關愛。也許是年紀小,也許是環境太優越,但是對於3月5號紀念意義這麼大的日子我們無論如何是要記的,不但我們要記住要教育我們的學生記住他。要是象3月5號這樣的日子都不能脱口而出,那麼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如何得以發展,弘揚。

100分是每個學生永遠追求的,這個數字他們永遠不會忘記。3月5日是個比100分簡單的數字這些祖國的明天的太陽卻是那麼的陌生,淡薄。不能不給我們教育者敲響警鐘。面對這樣的問題引起我深深的反思。

反思:

一名合格的教師不是隻把書本上的知識全部教給學生就是一名好教師,不是每節課都上滿四十分鐘不間斷就是好課。現代教育對教師的要求不只是教書,更重要得是育人。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的.職責是把美育,德育教育貫穿到每一節課。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用先進的人物的品質去影響和感染他們在他們幼小的心靈打下烙印。把他們真正培養成國家有用的人才。看起來時間記錯是件小事但,關鍵是我們教育者應該因起反思。我們應該具體形象的將課本以外的知識教授給學生。教師要以德育人,以理服人。

學生的心靈就如同一張白紙我們要讓他變的色彩斑斕,光芒熠熠。

標籤: 音樂課 反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nyue/p5nyq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