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藝術 >

教師語言藝術[薦]

教師語言藝術[薦]

教師語言藝術 篇1

在我的案頭,擺放着一本紙張已經發黃的書——《教師語言藝術》。這本書以一個個真實而生動的實例和一針見血的點評引起我極大的閲讀興趣。在閲讀中,我看見了自己和同事的影子。這讓我重新以科學的方式審視自己的教學思路,重新審視自己的語言。

教師語言藝術[薦]

是的,作為老師,我們每天説話很多很多,甚至得的職業病都與説話太多有關。但是,我們真的會説話麼?我們能夠用生動的語言吸引學生,就像磁鐵吸引鐵屑麼?我們能夠把知識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平淡為神奇,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麼?我們能夠拂去學生心間的陰雲麼?我們能夠樹立學生的自信麼?學生需要疏導時,需要鼓動時,需要批評時,需要表揚時……我們該如何説話呢?書中的案例像一面鏡子,讓我看到自己的對與錯;書中的點評像一盞燈,讓我豁然開朗,有所感悟。

感悟一、教學語言的教研很有必要。

在很多學校,本科畢業的老師未必教得過小師範畢業的老師。為什麼?這要從語言上來説啊。有的老師幾句精彩的導語,一個個頗具懸念的提問,把學生求知的慾望激發得高高的。學生學習起來,勁頭十足。而有些老師則一味為講題而講,直到把學生講瞌睡。效果是顯而易見的。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來解釋最恰當:“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

由此我認為,老師在搞好文本教研的同時,加強課堂中導語、提問語、闡釋語、結語的教研實在是很重要的。我們有必要從教學語言細節的研究中,提高教師語言藝術修養,繼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感悟二、教育語言是一項藝術。

老師們在工作中,要處理很多學生問題。可以説,老師有時候擔任的是心理師、法官、説客等角色。如何把這些角色當好,語言的藝術是關鍵。比如學生犯了錯,老師該如何做?很多老師追求的往往是得到學生的“認錯”就瞭解。但真正地教育效果是很難説的。書中有很多案例,其間和我們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很相似,看了那些老師的做法,自己很有感觸,更有幾句點評——“學生有了錯誤,單刀直入的批評與誠摯耐心地誘導會收到不同的教育效果。教師語言温和友善,批評中帶有表揚,這也是學生易於接受批評的一個因素。”“對無意中犯錯的學生,教師懷着理解和同情的態度,用和諧友善的語言循循善誘,收到良好的效果”——讓我對今後的教育有了新思路,自己要多學習有經驗老師的智慧型語言,將之用於自己的教育中,使自己的工作切實有效。

感悟三、反面案例要常看看。

説實話,我們很多時候在學習好的方面,卻忽視了自己錯誤方面的修訂。原因是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書的附錄裏,列舉了一些反面案例。《批評用語十忌》一文中,列舉了一些不當的用語,如:“我要管不了你,就不當老師。”“我管不了你,叫你爸爸來收拾你。”“我看你早晚要走犯罪道路。”……這些語言太過於耳熟,可是我們卻從來不曾分析其弊端。而今讀來,那些語言分明是一面面鏡子,清晰的映現出我們的過錯,讓我們警醒。倘若我們多看看這些反面案例,我想,每一個老師都會約束自己的語言,讓自己的語言更加合乎教師的職業道德。

總之,案頭一本書,眼前一盞燈。多讀書吧,這會使自己明是非、知榮辱、慎言行、常進步的。

教師語言藝術 篇2

入園初期的孩子大多數在3歲左右,此時正是幼兒語言發展的敏感期。教師語言對幼兒有着積極的示範作用,對發展幼兒語言能力、滿足語言敏感期發展需要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在新生入園時,教師説什麼孩子才能聽懂?教師如何説孩子才願意聽?教師應採取怎樣的語言藝術策略?經過幾年的實踐,我們在以下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説能聽得懂的語言

幼兒入園前在家庭中已經生活了2~3年,在這裏幼兒不需要多説什麼,家長就能明白他的意思。入園後面對新的環境,面對完全陌生的老師,幼兒只有能聽懂老師的語言,才能與之產生互動。所以,老師要説幼兒能聽得懂的語言。

1.稱呼小名。許多幼兒入園前,在家中一直被稱呼小名,入園後老師在一日活動中稱呼幼兒的學名,許多孩子表現出茫然,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老師不妨在入園初期直呼他的小名,這會讓他感受到親切的語境,消除緊張恐懼心理,對教師產生親切感和依戀感。

2.簡單具體。幼兒入園初期對教師的語言表達習慣不熟悉,加上年齡小,對語言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師要避免使用長句子、半截句子,語言表達應簡短、具體,直接指向活動的要求、方法等。如:教師説“請小朋友分組排隊來喝水”,幼兒就不明白怎樣算是分組、如何排隊。可以改為:“請小朋友喝水”,先滿足幼兒基本的生理需求,再通過簡短明瞭的語言讓幼兒明白怎樣排隊。

3.説出需求。許多孩子入園哭鬧的原因是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往往給孩子準備好水、食物送到幼兒面前,提醒幼兒如廁等。生活自理方面對孩子來説是一種基本的需求,如果幼兒不會表達,老師又不能察覺到孩子的個別需要,孩子往往用哭鬧來表達。這時候,老師就要詢問幼兒是否是要喝水,是否要上廁所等,並且告訴幼兒如何表達自己的需要,何時、向誰表達需要。

4.環境配合。幼兒園對幼兒來説是一種新的環境,幼兒不熟悉這裏的環境,老師可以在具體的環境中,豐富幼兒的`認知,如:告訴幼兒“這裏是洗手間,這是小便池,這是保温桶”,讓幼兒瞭解每個環境中每種物品對自己的生活有什麼幫助,如何使用它們。

二、説適宜模仿的語言

語言敏感期的孩子對周圍的語言環境非常感興趣,這時,老師説幼兒喜歡的、易於模仿的語言,將會滿足幼兒敏感期的需要,豐富幼兒的詞彙,為幼兒學習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他人溝通交流提供積極的語言環境和榜樣示範作用。

1.語言規範。處於語言敏感期的幼兒對新鮮的詞彙、句子都很有興趣。在教育活動、遊戲活動、生活活動中,幼兒無時無刻不在吸納周圍人的語言,這時候老師使用標準、規範的表達方式,將給幼兒提供示範。許多時候老師低估幼兒的接受、感知能力,使用像“飯飯、果果、水水”等詞彙,其實不如直接讓幼兒瞭解規範的詞彙:午飯、蘋果、水。老師在教育活動、生活活動中可以更多地採取故事活動讓幼兒感受語言的豐富,體味語言的美感。

2.良好示範。老師之間、老師和幼兒之間在一日活動的各環節都會有互動,此時老師運用良好的禮貌用語,如“你好、早上好、再見、謝謝、對不起、沒關係、請借過”等都會讓幼兒瞭解在具體情景中,每個詞彙、每句用語所表達的具體含義。早來園、晚離園、使用他人物品、表達感謝、接打電話、開關門等情景,都是非常好的教育時機。

3.運用歌謠。手指遊戲、兒歌、歌謠有着非常強的節奏感、韻律感,內容豐富,説起來朗朗上口,富有童趣。因此,老師經常與孩子一起表演這些歌謠,將能激發幼兒對語言的興趣,享受語言表達的樂趣。

4.適當重複。幼兒非常喜歡重複,一首兒歌、一首童謠、一個故事,只要孩子喜歡,他們都希望反覆傾聽、感受、表達,在有趣的重複過程中,孩子對內容更熟悉,並會嘗試着進行表達。同時,幼兒也在重複的過程中內化作品所表達的情感,滿足內在追求完美的需求。

5.動作表演。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孩子對兒歌、歌謠、故事等非常喜歡加上動作進行表演。因為動作表演有助於孩子全身心地理解、感受、表達作品,讓孩子感覺到一切都是有生命的。這種擬人化的體驗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身心特點。

三、説共情的語言

認同的前提是傾聽,老師和孩子之間要建立安全的鏈接,老師就要傾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願意把自己的恐懼、焦慮、擔心、需要表達出來。表達出來之後,孩子就能感覺到有人理解他的感受和需求,這對孩子很重要。

1.面對哭鬧時的共情。作為成人,在我們固有的觀念中總認為哭是不好的,孩子哭似乎表示老師無能照顧好孩子,老師也容易情緒焦慮。其實,哭是一種情緒的表達方式,哭泣是癒合感情創傷的必要過程。當孩子摔倒哭泣時,老師一味想制止孩子的哭泣,試圖説服孩子轉移注意力,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時只要我們陪在孩子身邊説出孩子的感受就可以,如:“你摔倒了,很疼是嗎?老師陪在你身邊,需要我抱抱你嗎?”當孩子因入園不適應哭泣時也是一樣的,老師要説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你很想媽媽是嗎?老師知道你現在很傷心。媽媽沒有來接你,你着急了?老師知道你難過,老師陪着你,老師愛你。”這樣,孩子的煩惱會隨着哭泣逐漸消散,哭泣也會隨之停止。我們給孩子機會自己排除受到傷害的感覺,之後他會變得更堅強和自信。

2.不評論情緒。當孩子傷心時,我們往往會説:“這有什麼好傷心的。”當孩子難過時,我們往往覺得沒必要:“不用哭,你媽媽又不是不來接你。”但孩子需要的並不是你的評價,而是希望得到你的理解,因此你最好對孩子説:“你這樣傷心,我很難過。”“你不高興,我在這裏陪着你,我理解你。”而類似“別哭了,真難聽”“再哭,你媽媽聽見就不來接你了”等語言只會讓孩子感到羞辱、恐懼,加劇孩子壞情緒的蔓延,甚至影響到其他孩子。傾聽可以逐漸減弱不良情緒對孩子的控制,一旦完成整個過程,孩子的內心就可以恢復良好的判斷力。

3.避免説“不”。需要告訴孩子某種事不能做(情況尚不危險)時,避免使用“不”,如“不要跑”,實際是在提醒幼兒有跑的方式。並且,在使用“不”字時往往有威脅和嚴厲的感覺,可以改為幽默、誇張的語氣:“這樣危險,容易滑倒。”“慢慢走才安全。”這樣,幼兒就明白該怎樣做才能保護自己。

四、説鼓勵的語言

正如前面談到的,老師負面的語言,或許能暫時控制孩子的情緒,一時產生安靜,但不能起到長期效果,甚至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對老師產生畏懼感和不信任感。

1.創設條件多談話。老師可在早來園、生活活動等環節與新入園幼兒多交談,如:“早上誰送你來的?”“你的書包是什麼顏色的?”“哪個是你的小杯子?”“你畫的是什麼?”消除老師和孩子之間的距離感,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和他有共同的愛好和話題,這對孩子良好情緒的建立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很重要。

2.肯定性語言。在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老師要積極運用肯定鼓勵性語言,激發幼兒的自信心和對自我的認可,如:“你擺得真整齊”“老師和小朋友都為你高興”“告訴大家,你是怎樣做的”等。同時注意語言要具體明確,在具體的情境、事件中,避免空洞和虛假,否則孩子感覺不到老師的信任和愛。

教師語言藝術 篇3

新課程改革理念中較為鮮明的一個變化,應該是教師話語方式的轉變。學生成為學習主體的同時,教師的主導地位亦須明確。一節語文課,教師説什麼,怎麼説,説多少,這都是課前要充分考慮的內容,這也是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所謂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就是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遵循語文教學規律和審美原則,正確處理教學中的各種關係,把語文知識和信息正確有效地傳遞給學生的語言技能。那麼,語文教師在運用課堂教學語言時,有哪些藝術技巧呢?

一、言之有“路”

每節課前,對本節課的大致內容要做到胸有成竹。如何讓我們的課堂一次成功,或者接近成功,還有待課前的模擬“演練”。從畢業踏上工作崗位起,教師每天備課都會分幾步走:先熟悉文本,瞭解教學內容;參閲相關資料,請教有經驗的教師,融合自己的思考感悟,在備課筆記中形成詳案;接着由繁到簡,將詳案梳理成提綱式的簡案,理出大致思路;最後再由簡到繁,在腦海中實時“預演”簡案思路,有時還會自言自語、自問自答。根據預設的時間長短,增刪內容、調整思路。所以每次上課鈴響之前,教師都會處於一種緊張的備課狀態。現在想來,這樣的緊張是值得的,正是這一次次的緊張為工作之初的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言之有“情”

與數、理、化嚴密的邏輯性相比,語文的人文味兒要濃一些。但對大多數學生來説,他們似乎更喜歡和符號、數字打交道。在我們抱怨學生不聽話的同時,或許也應該從自身找找原因,可能是我們的專業情意還不濃。所謂“專業情意”,即指從事語文教育的情感態度。細細觀察能發現,語文教師對語文教育的態度有很大的差異。有一生摯愛語文教育的教師,像於漪、錢夢龍等;有將語文教育作為維持生計的教師;也有不得已而誤將語文教育當作職業的教師。於漪、錢夢龍視語文教育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他們是中國語文教育的脊樑。這份專業情意是一份情感,也是一份責任。

1.激情投入,以情帶情。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帶着飽滿的熱情講課。教師的舉手投足、一笑一顰,都帶着鮮明的感情色彩,學生置身於情感氛圍中,不自覺地就會受到薰陶和感染。曾經聽過一位青年教師的《最後一課》觀摩課,整個教學設計緊扣小説的文體特點展開,若就此而言,未見特別。但在課堂教學即將結束之際,這位老師設計了一個愛國詩朗誦環節。滾動的字幕、柔和的音樂、觸人心底的話語,加上這位老師飽含深情的誦讀,換來了學生不約而同的雷鳴般的`掌聲,相信也換來了他們發自內心深處的感悟!

2.詩情設境,以境醖情。

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用飽滿的激情感染學生,還應用詩情畫意般的語言,引領着學生去感受語言文字背後的情感,去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去領悟大自然的美好。古人説,腹有詩書氣自華。真正的魅力應該來自於內心深處,來自於這種不斷豐富的過程。所以我想如果一個教師要想有魅力,就得不斷學習,充實自己,使自己的修養不斷提高,這樣魅力才能長存。教師要運用自己的獨特魅力,營造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喚醒學習語文的意識,啟迪智慧,讓學生融入其中,感悟文本,構建詩意化的課堂。

3.聯繫生活,以情悟情。

語文教育,不僅僅是教書,更承擔着育人的重任!所以在傳授課本知識的同時,課外遷移、生活感悟亦相當重要。曾經上過《父母與孩子的愛》這篇課文,雖是一篇外國小説,但其中的情感卻是相通的,理解沒有難度。於是課堂上讓學生思考了這樣一個問題:在你看來,父愛與母愛有什麼不同?這是一個簡單而又獨特的問題,每個學生都有感受,但又各自不同。經過課堂討論,大家似乎發現了身邊的共性——父愛是深沉的,母愛是易得的!有同學説:“父愛如山。”有同學説:“父愛無言,愛在心頭口難開。”還有同學説:“母愛最無私。”同學們似乎理解了父親們的沉默,接受了母親們的嘮叨,也發現自己一直都是這麼漠視身邊的愛。學習歸有光《項脊軒志》之類的寄情古文,筆者也會有意識地帶學生去體味、感受。在學校,經常和學生家長接觸,經常聽到家長們抱怨自己的孩子:一句話不合,扭頭走了;一句話不順,幾天不説話;不知道孩子心裏想什麼……這個年齡段,也多是孩子的叛逆期。所以課堂上,我常會引導學生由古人的“孝”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古人:“父母在,不遠行”“辭官以奉父母、敬老愛幼”……這樣的延伸、體悟,或許比生硬的批評教育更易讓學生接受。

三、言之有“方”

1.善串。

串,即串聯,也就是課堂上的承接、過渡。看似無關緊要,其實這也是一種教學藝術。串聯得好,環環相扣,一節課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沒有考慮,過渡生硬,只剩下“接下來”“下面看”的課堂,學生也只是被動接受。曾經上過一次全市公開課,內容是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歌的鑑賞學習,自然少不了誦讀。因為是杜甫的詩,又寫於特定的背景下,誦讀有一定難度,所以課前找了一個還比較合適的音頻資料。多媒體展示音頻朗誦後讓學生嘗試,進行誦讀體悟。因為沒有相應的生活積累和體驗感觸,學生根本讀不出其中的韻味。再加上公開課的緊張,學生甚至連停頓、輕重音都出現了重大失誤。讀完後,課堂還要繼續,於是我就鼓勵大家,説:“現在大家知道老杜的厲害了吧!他的沉鬱頓挫不是一般人能感知的。既然我們在誦讀上把握不準情感,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進入詩歌內容的學習,在詩句的鑑賞中加深對這份情懷的理解!”這是一次預設之外的串聯,只能臨場應變,帶有一定的風險,處理不好課堂容易冷場。如何避免或是儘量減少這種尷尬,備課中的預設串聯就應該是周密考慮的重要內容。

2.善評。

評,即課堂評價,教師對學生絕對要不吝評價,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動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個人認為,課堂評價在課堂教學中至關重要,直接關係到課堂的氛圍營造以及高效課堂的構建。學生回答不理想,我們可以鼓勵:“這個問題不簡單,可能現在考慮還不成熟,可以繼續思考,我們請其他同學補充。”學生回答的閃光處,絕對可以用“漂亮”“真厲害”“比答案漂亮多了”“我都沒想到”等詞語鼓勵學生。教師課堂上的一句鼓勵,對這位學生是肯定,對其他學生也是激勵。

3.善變。

基本上用一個音調一上到底的課,只會使學生覺得平淡無味,甚至昏昏欲睡,更不用説提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了。而同樣的內容,如果採用不同的語調,教與學的效果就明顯不同。針對不同的語言風格,教師的語言也要富於變化,或激情迴盪,或自然流暢,或娓娓道來……教師要準確把握課文的語言特色,讓不同文體的課文展現出各自的語言魅力,讓學生感受到不同文體的語言藝術美。

四、言之有“範”

範,即規範。常言道“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作為老師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課堂用語必須規範。有時為了調節課堂氣氛,可以適度幽默,但不能太過隨意,課堂的神聖和嚴肅不容忽視。又因為課堂教學是動態的、情景化的,常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如學生講話、玩手機等),教師的教學語言很容易受到影響。教師如果不注意身份和場合,亂髮一通脾氣,就會損壞自己的形象。所以,教師要三思而後“言”。比如處理意外情況時,要機智些:用眼神暗示法,或用停頓提醒法,或用幽默化解法……最後,教師需注意教學語言要簡練,儘量避免重複語言,少些囉唆,少些“啊”“呀”雜音和嚴重的方言。著名教育學家誇美紐斯這樣説:“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裏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若都能注重提高自身的語言藝術修養,那麼這個四“言”交融的語文課堂教學必將迎來一個色彩絢麗的春天

教師語言藝術 篇4

一、語言形象化

在課堂教學中加入形象化的語言,再加之語調的變化,生動有趣地表達抽象的知識內容,必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將知識點形象化,同時結合當下的社會熱點,一些廣為人知的趣聞,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知識,更加提升學生接收知識的實效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用自身語言的情感來帶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從教師的語言中受到觸動,由此轉化為學習的熱情,這也是課堂教學中獲得理想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師課堂上語言的形象化能讓學生受到感染,並更容易地開啟學生的感情之門。

二、語言幽默化

思想政治課由其課程的性質所決定理論性的內容所佔比重大,而且抽象的知識點較多,這就容易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着枯燥、無趣等問題。這就需要在有限的課堂中能夠高效地用幽默的語言來進行教學,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課堂上充滿着愉悦輕鬆的教學氛圍,以期提升教學質量。思想政治課和學校的德育相互聯繫,由此可以在教學中引入相應的寓言、成語等,教師使用幽默風趣化的語言,讓學生能夠愉快地接受知識,也能對照自身,丟棄不良的學習習慣,活躍課堂的氣氛。

三、結語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語言決定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上好思想政治課的必要手段。課堂中的教學語言使用及時準確,具有藝術性,能夠提升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效果,這也是教師所需要提升的必要技能。

教師語言藝術 篇5

最近我看了《教師語言藝術》這本書,我覺得對我影響很大。

從這本書中我知道,語言是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表情達意、傳遞信息的工具。由於行業的不同,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語言特色。但是教師的語言更特殊一些,因為教師面對的是一羣活潑可愛的孩子,面對的是一張張天真的臉,一雙雙求知的眼睛。教師與學生溝通是其中一種特殊的溝通關係。因為教師扮演不僅僅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者”的角色。教師還應該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評價者。但是這幾個角色必須圍繞一箇中心——“學生的發展”。那麼,從事數學教育教學的國小人民教師,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語言特色呢?

首先,我認為流暢是説數學教師在課堂中語言要簡潔清楚,乾淨利落,恰到好處。因為語言重複,拖泥帶水,會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破壞了教學語言的連貫和流暢,浪費課堂有限的時間,影響了學生表現自己的積極性。

其次,教師要善用形象化的語言去解釋抽象的`數學概念,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運用學生們所熟知的生動事例啟發、引導學生理解、掌握並運用所學的知識。比如:低年級學生都喜歡藍貓,因此在教學“認識幾時幾分”時,師:今天藍貓超市開業了,現在正在招工呢!看招工啟事上寫着什麼(生):本店所招員工必須會認鐘錶、會修鐘錶,報名者請與藍貓聯繫。師:想去試一試嗎?生:想。一下子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的身心處於最佳狀態,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

再次,清晰是説教師要口齒清楚,要把表達的意思説的一清二楚,否則會影響學生的聽課效果,也會影響孩子解題的正確性。數學和語文不一樣,有時相差一個字所表達的意思會完全不同。比如:

1、一段繩子長4米,剪去了2/5米,還剩多少米?

2、一段繩子長4米,剪去了2/5,還剩多少米?這兩個題目就相差了一個字,但意思完全不一樣了,解法也完全不同。

最後,正確是説數學教師的語言敍述要準確,不應使學生髮生疑問和誤解。比如:不能把“除”讀作“除以”,98讀作九八,8時零5分讀作8時5分等。國小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但又由於知識經驗的不足,自己還不能分辨對錯,教師的語言對他們來説是仿照的標準。

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使用他們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話語,深入淺出,使學生明確地知道教師所要表達的內容以及教師本人贊成什麼,反對什麼,那種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的語言是不能表達明白的。

教師語言藝術 篇6

語文課堂教學離不開語言,語言是語文教師傳授知識、傳遞信息的主要載體之一。語文教學語言藝術與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有密切的關係。蘇霍姆林斯基説:“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我們深信,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説,語文課堂教學藝術首先是語文教學語言藝術。而所謂語文教學語言藝術,就是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遵循語文教學規律和審美性原則,正確處理教學中的各種關係,把語文知識和信息正確有效地傳遞給學生的語言技能活動。那麼,語文課堂教學在運用語言時,要注意哪些呢?

第一,言之有物,每舉中的。“物”是指語文教學的具體內容。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講課應不誇誇其談、不信口開河、不含糊不清、不空發議論、不離題太遠,而應言之有物,論之有實,並能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有意識地把已學知識與未學內容聯繫起來,把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有意識地穿插有關的時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軼事、成語典故等,最大限度地充實教學內容,做到言之有物,每舉中的。

第二,言之有德,文質兼美。言之有德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語文教學中要注意挖掘教學內容的德育因素,在講授文化科學知識的同時,把滲透於其中的思想性因素結合學生的實際,水乳交融地闡發出來,並通過自己的情感作用形成巨大的感染力,從而把知識教育、文藝教育與思想教育有機地統一起來,對學生起到積極的思想教育作用;二是指要注意使用禮貌文雅的`語言,使教學語言具有思想教育作用的同時,又不失文學色彩,盡力做到文質兼美。

第三,言之有理,領悟其中。“理”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俗話説,有物講理,理清楚;無物講理,理難説。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言之成理,論之有據,以理服人,注意從已知到未知、感性到理性,注意觀點和材料的統一,要讓言語的科學力量征服學生,使學生從中領悟道理,並心悦誠服地接受指導。

第四,言之有序,條理清楚。“序”是指語文教學語言的邏輯性。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對每課教材做深入鑽研和細緻分析,弄清要講的語文知識的來龍去脈,掌握其確切的含義及其規律,精心組織教學語言解讀,確定怎樣開頭,怎樣過渡,哪些應該先講,哪些應該後講,哪些應該貫穿課程始終,怎樣結尾。這樣在“序”上多下點功夫,思路井然有序,講解就會條理清晰,使學生在重點、難點、疑點等關鍵問題上能夠得到透徹的理解。

第五,言之有啟,探究反思。思維規律告訴我們,思維啟動往往以驚奇和疑問開始。語文課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主體意識,增強其學習的內動力,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多為學生製造懸念和創設意境,使學生不單純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去解決,這樣就能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求知渴望,使他們融會貫通的掌握知識並發展智力。為此,教師課前要精心備課,設計好預習習題和課間提問習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看書,去聽課。課中要注意循循善誘,因勢利導,深入淺出,多用疑問性提問,還要注意運用發散性提問、開拓性提問、疏導性提問、鋪墊性提問,使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受到啟迪,探求新知識,掌握新內容。

教師語言藝術 篇7

本週四的下午,我參加了區進修學校舉辦的提升教師語言藝術專項培訓。承擔本次培訓的教師在語言方面有自能力出眾,不僅普通話標準,還具有感情,詞語的運用上也頗有特色。

在培訓的過程中,老師理論結合實際,聲情並茂的講述普通話的.的基本要求與技能技巧,從最基本的聲母與韻母的發音,説話的氣息運用節奏把握,到語言的藝術性上,讓枯燥的理論常識在一陣陣的掌聲中結束。培訓中,老師還讓我們欣賞了幾段在他培訓下,一些學校教師的關於語言的作品,有老師們自己演唱的歌曲,有朗誦等等。通過這次培訓,在理論知識上我懂得了如何去更標準的發音、吐字,講課時如何更有保護性的去用嗓子,以及在課堂教學的語言運用上如何做到更有激情、更有藝術性。

參加培訓的全體教師聽的認真,記錄詳細,練習的過程中更是本着謙虛、不恥下問的態度,互相交流,。老師們積極學習的態度深深的感染了我,讓我不得不再為一個“情”字而感動——簡單的付出折射着老師們對工作的激情,渴望學習的熱情,對語言藝術的鐘情,這些都深深感染了我。

可以説,有所進步就是我的最大幸福,哪怕一點都好。尤其是看到其他老師們積極學習的態度,讓我看到了教師這個隊伍發展的前景——充滿朝氣和激昂!

教師語言藝術 篇8

言語是思想的衣裳,談吐是行動的羽翼。教師不僅應具備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較高的專業水平,而且還要具備較高的語言造詣。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教師的語言是否得體,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心理。因此,教師應特別注意自己的教學語言。

教師的語言要有親切感

教學是師生間的雙邊活動,營造師生間融洽的感情對推動教學起着積極的作用。教師要想讓學生“信其道”,必先設法讓學生“親其師”,而教師温文而雅的舉止、和藹可親的語言是讓學生樂於“親其師”的重要因素。俗話説:“良言一句三冬暖。”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難免會出現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教師的職責和挖苦等於在師生間挖了一道心靈的鴻溝,使學生產生恐懼、緊張心理,抑制了大腦皮層的興奮,使大腦反應遲鈍,思路拓展不開。反之,教師以良好的儀表、友善的態度、親切的語言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大腦皮層處於興奮狀態,在舒暢、和諧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思考、討論,精神始終處於亢奮狀態。這樣學生思想活躍,學習的效果也就比較理想。

教師的語言要有幽默感

俄羅斯著名教育家米斯維特洛夫曾説過:“我一直認為,教育最重要的助手是幽默。”有幽默感的人更具親和力,善於不失時機地、分寸得當地抓住事物趣味性一面,巧妙地通過語言和動作把信息傳遞給他人。教師授課能使用幽默的教學語言,抽象、深奧的知識就會化難為易,從而增強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學生總是力求認識、研究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從中獲取知識和技能。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這也同樣需要教師語言藝術的合理運用,其中幽默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教師的幽默就像一把鑰匙,能開啟學生的心靈之門,使學生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感知敏鋭,思維活躍,所學知識容易掌握,記憶牢固,從而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的語言要有時代感

社會在不斷髮展、進步。因此,教師的語言藝術不僅表現在教師的和藹親切和幽默感上,還應體現出時代感。只有這樣,才能更準確地掌握當代學生的脈搏,與之產生感情共鳴,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和求知慾望。學生的求知心理總是“喜新厭舊”的。如果語言不夠生動,所舉的例子陳舊,往往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果教師使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從學生現實生活和當今形勢中取例,就會使師生關係融洽、和諧,使課堂教學充滿魅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

教師的語言要有藝術性

列夫托爾斯泰説:“在自己的心裏喚起曾一度體驗過的感情,並且在喚起這種情感之後,用動作、線條、色彩以及語言所表達的形象來傳達出這感情,使別人也同樣能體驗到這種同樣的情感――這就是藝術活動。”教師語言的運用同樣也是藝術活動。教師的教學語言藝術水平綜合反映着教師的全部教學素養。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説:“話説得好就會如實地達意,使聽者感到舒適,發生美感,這樣的説話,就成了藝術。”汪曾琪回憶聞一多先生時説:“聞一多先生講課真是神采奕奕,能把很枯燥的考證講得層次分明,引人入勝;邏輯性強,而又文辭生動,講話很有節奏,頓挫鏗鏘,有穿透力,如同第一流的演員。”相反,伊凡基裏耶夫斯基談到他對著名哲學家黑格爾講課的印象時説:“他的講話簡直讓人受不了,説一句就咳嗽一陣,聲音吞掉了一半,他那顫抖哭泣似的語調幾乎不能把最後一句話説完。”可見教學語言藝術水平對教學效果的影響是多麼直接深刻。

教師語言藝術 篇9

一、語言應通俗易懂

教師的語言要通俗化、大眾化,流暢自然,讓學生容易理解。要防止詞語的堆砌,用詞要豐富,追求語言生動形象,但不能一味地堆砌華麗的辭藻。要防止説半截話,滿口定義概念、技術術語,晦詞澀語,故作高深,使學生如墜霧中,如聽天書,不知所云。要做到通俗易懂,要求教師應做到四點。一是教師不僅要吃透教材,還要摸清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基礎,採用學生容易理解和喜歡的語言講述。二是語言要簡短完整,少用過長的語句。三是語速適中,語調抑揚頓挫,聲音適當。教師聲音過高,學生容易緊張、疲勞;教師聲音過底,學生不易聽清楚,影響教學效果。抑揚頓挫的語調可以調節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四是語言有邏輯性,條理清楚。只有做到這四個方面,才能使教學內容通俗易懂,提高教師語言的有效性。

二、運用不同的語氣,語言要生動、恰當

語氣就是通過不同的聲音和氣息表達出不同的語意和情感的説話方式和狀態。説話的人在不同的情緒、情感中,會自然而然地使用不同的聲音、氣息。而不同的人在大致相同的情緒、情感狀態下説話,聲音、氣息也會形成一些相同的特點。不同的語氣必須為不同的.內容和情境服務。教師應善於根據特定的內容、對象、場合與目的,使用不同的語氣,恰如其分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好的表達效果。專業教師在講解過程中,除利用專業術語準確地講解外,生動活潑的語言常常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生動活潑的講解,能活躍教學氣氛,而好的思路、好的想法也往往在活躍的氣氛中產生。專業教師在講解中利用比喻時,一定要注意準確恰當,恰當的認識對實習操作往往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透徹的講解是消除學生錯誤思路的基礎,也是好的工序安排和好的加工方法的思想源泉。因而,教師在示範指導、講解新課及巡迴指導中,都要注意語言的生動、恰當和透徹。

三、語言要具有啟發性

教師在精準把握教材知識點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周密設計、使用教學語言。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打開思路,獨立、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是課堂教學的關鍵。因此,教師的語言必須具有啟發性,用啟發性的語言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每一個提示、每一個舉例都要成為探索點、觸發點,打破學生腦海中的平靜,恰到好處地點撥,使學生腦海中波濤迭起,點燃智慧的火花。教師的點撥既要把問題説到,又要給學生留有思考的餘地。總之,教師只有注重教學語言的藝術,擁有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把不容易理解的書面語言轉變成學生易於理解的通俗語言,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點,配合示範操作,達到教學目的,大幅度提高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水平。

教師語言藝術 篇10

1.特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採用形式豐富的語言表達

1.1思想品德教育在課堂中的表現

為了能夠更好地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這就必須要在課堂設計環節中,注重實踐活動的開展,在進行“談活動感受”課程中,利用下午休息時間,組織學生對校園內的雜草進行清除,並且,通過兩個小時的勞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加強自身的責任意識,或者是可以通過各種課堂活動的開展,讓學生的服務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逐漸增強,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提升特教課程的教學效果。

1.2特教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語言的節奏

在課堂教學當中,特教教師運用的教學語言應當根據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設計,採用具有韻律感的語言不僅體現語言的魅力,高低起伏的語言節奏會給吸引學生,跌宕起伏的語氣更能適應學生的心理需要。而蒼白的教學語言不僅不會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有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減少對學習的積極性。特教教師在講授優美的文章的過程中,充分調整語氣,進而促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解讀文章。

1.3特教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投入豐富的情感

喜怒哀樂是人們的一種正常情緒,對於不同的事物會產生不同的情感。那麼特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內容與情感相協調,飽滿的情感可以感染學生的心情,並且還會引人入勝。這樣一來,讓學生產生共鳴,真正感受其中的深刻內涵。

1.4特教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採用的教學語言必須準確精煉

特殊需要的學生接受能力本來就是不強,複雜的教學語言不能適應學生的學習。因此特教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根據教學目標,制定相應的教學重點,為了幫助特殊學生理解和學習,他們應當採用簡潔的話語,將教學重點給學生進行講解。同時特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運用準確的詞語,沒有邏輯錯誤,運用標準的普通話才是保障教學質量的關鍵。

1.5特教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

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的去學,也會更加樂意去學,這比任何的教學方法都好,但是要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特教教師應當要注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比方説,學生基本上都比較喜歡動畫,那麼特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入學生感興趣的動漫,激發學生的熱情。與此同時,特教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採用啟發性較強的教學語言,逐漸帶領學生走入學習的海洋,感受學習的快樂,從而學生促使對學習知識產生好奇心。

2.結語

針對於這些在身心方面存在一定缺陷的特殊人羣,人們應當給予相應的照顧,給他們提供和正常學生學習的環境,因此特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採用符合他們的心理髮展狀態的教學語言,既要言簡意賅而且還要字字珠璣,盡最大能力讓他們理解教學內容,促進特教教師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只有通過這樣才能進一步促使他們學會相關的知識。

教師語言藝術 篇11

熟練運用簡約語言的正確方法

教學運用簡約語言並不簡單,需要我們認真研究,不斷實踐。如何提高教學語言的簡約性呢?

(一)通過讀書,積累語言素材

教師的語言功底全要來自於平時的知識儲備。蘇霍姆林斯基説:“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泛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中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教師只有廣泛讀書,不斷積累更豐富的知識,教學語言的表達才能更加精練,切中要點。讀書時切忌走馬觀花,應吸取書中語言的精華,積累語言素材,提高課堂語言表達的簡約性。

(二)通過練習,提高概括能力

教學環節往往需要總結性的概括,如問題解決完後關於方法和技巧的總結概括,課堂結束時的課堂小結等。課堂語言概括性強,才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

言之有物的課堂教學氛圍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明確地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語言既是一種工具,又是一門藝術。教師通過情趣盎然的描述,鞭辟入裏的分析,畫龍點睛的點撥,可以把學生帶入瑰麗的知識殿堂,開啟他們的心智,陶冶他們的情操,自己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錘鍊自己的語言,摒棄空洞乏味,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一、教師課堂用語要尊重事實,言之有物。

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言之有物,使教學達到最好的效果,必須具體講明學生要做什麼、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切忌要求混亂,言語籠統,使學生無所適從,從而收不到實效。教學語言最忌空洞無物,華而不實,廢話連篇。在課堂上,如果教師只是漫無邊際地誇誇其談,或者缺少重點,必然會阻礙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説話言之有物的具體方法

教師應該怎樣提高自身的語言修養,做到言之有物呢?

(一)語言要富有知識性

課堂是學生學習、掌握知識的主要來源。傳授多少知識給學生,是檢驗一堂課優劣的重要標準。課堂語言滲透着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對教學目的的探究,是教師定向思維的主要方向。因此,教師課堂語言必須具有高度的知識性。同時,教師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裏傳授儘可能多的'信息,最好不要涉及和課本知識關係不大或無關的內容。

(二)語言要有具體內容

“物”是指教學的具體內容。言之有物,就是要求教師説話要有具體充實的內容,講有針對性的要點,少説繞彎子的廢話,儘快切入主題。在教學活動中,有些教師不由自主將一些與學習不相干的內容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但對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卻沒有或很少涉及,以至於口乾舌燥講了半天,學生還是不知所云。

(三)語言要健康文明

教師語言要健康、文明。語言是一個人文明程度的體現,教師的語言修養是其為人師表的重要因素,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和審美修養有着極大的影響。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對語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這種敏感性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源泉所在。”因此,為了啟迪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教師必須用健康、文明的語言去觸動學生的心絃,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美好、高尚的心理世界。

(四)以理服人

言之無物還要求教師避免嘮叨,同時要以“理”説服學生。過多、不當的語言刺激不但不會加深學生的印象,反而容易使學生反感,甚至出現逆反心理。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要儘量做到以理服人,使其心悦誠服地重新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教師只有把道理説得明白、透徹,才可以解開學生心中的困惑,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教師語言藝術 篇12

一直都覺得作為老師,語言一定要豐富,這樣才能吸引學生,可悲的是,自己的語言卻是那麼匱乏,因此常常懊惱不已。最近看了《教師的語言藝術》這本書,讓我對教師語言有了新的認識,有時無聲的語言更顯魅力。

一、時刻保持微笑

微笑的人更容易讓人接近。無論是平時的生活中,還是在教學活動中,我喜歡微笑。因為有了微笑,學生就會感覺很親切,願意和你親近;因為有了微笑,就會獲得學生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他們會更加的聽話、努力。課堂中,最害怕的就是沒人舉手回答問題,就像在唱獨角戲。其實並不是學生不會,可能他已經想到了答案,只是害怕錯了而不敢回答而已。他的眼神在和你交匯,但他的手卻遲遲不肯舉起來,這時,你不妨給他一個微笑,讓他舒緩一下緊張的情緒。相信學生看到你鼓勵的微笑一定會鼓起勇氣舉起膽怯的小手。在他回答時,即使答得不到位,也請你給他微笑,這樣會讓他以後不恐懼發言,變得更加自信。老師的微笑就像一縷縷晴和燦爛的陽光,一串串晶瑩剔透的甘露。親愛的老師們,記得展開你美麗的笑臉哦!

二、用眼神來表達

教師擁有一雙敏鋭的目光,不僅可以觀察學生的行為、表情,還可以通過眼神調控學生的行為和情緒。俗話説:眼睛是心靈的窗户,心裏是怎麼想的,有時不用説出來,你的眼神就已經表現出來了,因此,我們可要好好利用最具表現力的眼睛的威力。上課鈴聲結束了,班級裏還是一團糟,説話的説話,喝水的喝水,收拾課本的收拾課本……看到這樣的情景,相信大家一定滿肚來火,免不了大聲訓斥他們一番。有時你氣得要命,學生卻一點感覺也沒有,而且還影響你上課的情緒。此時,不妨肅立講台,冷冷地看着他們,眼神掃視班級一圈,然後盯着那個講話聲音很大的人。相信學生看到老師這樣的眼神,聲音一定會戛然而止,手中的動作也會迅速停下。因為他們知道老師生氣了,所以有時眼神比語言更有效。教師的眼神很神奇,一個眼神,替代了老師的千言萬語,包容了老師多少教化。聰明的老師們,讓我們有時用眼神來説話!

三、擁有温柔的手

人的手是很能説話的。在教學中,我們的手勢是講課的輔助手段,它和語言的配合,能使我們傳遞出的信息更加的形象,讓學生更易於理解。在處理學生問題時,老師的手也顯得更加重要。學生考得不好,心裏很難受,默默地坐在座位上,傻傻地看着桌上的'試卷。此時,他或許在想,考得這麼差,老師一定會批評我吧?回到家裏,等待我的會不會是暴風驟雨呢?可能作為老師你也很鬱悶,辛辛苦苦教了這麼長時間,他竟然考成這樣,太讓人失望了,真想找他談談。你不知道,你的言語可能會讓他更加的自責,讓他的心情更加跌入低谷,他所想的就不是以後要怎麼好好學了,而是硬着頭皮聽你的教導。如果你能換個方式,用你温柔的手摸摸他的頭來温暖他的心,我相信他的心中一定會充滿感激和慚愧,他會暗自決心下次一定要考好,因為你的手傳遞了你的寬容和鼓勵。熱愛學生的你,伸出你温柔的手吧!

四、靜下心來傾聽

學會傾聽很重要,因為教師的傾聽可以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還小,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想法有時和我們大人真是很不一樣,不能以自己的想法來代替他們的想法,要給他們説的權力,靜靜地傾聽,你可能會有新的發現。在處理學生問題時,決不能以平時的印象來給他們定奪,或一時的表現抹殺他的全部,這樣對於學生來説是不公平的。班裏有位學生最近一直狀態不佳,突然又有學生來報告他的不是,第一反應就是要去批評他。雖然很來火,還是喊他們上來,詢問到底怎麼回事。等我認真傾聽完他們各自的話語,發現原來並不怪他。試想,要是沒有靜下心來傾聽的話,不就冤枉他了嘛!所以,教師的傾聽能夠打開和進入學生的心扉,讓我們遇到事時都能靜下心來認真傾聽!

教學活動中還有很多的無聲語言在盡顯它們的獨特魅力,讓我們一起好好運用好他們吧!相信無聲語言能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教師語言藝術 篇13

[關鍵詞]:教學語言 語言藝術 教師

教師要面向學生有效地傳授信息,必須經過語言、文字、造型等手段向學生傳授知識。其中教學語言尤為重要。

一、教學語言的科學性

教學語言的科學性,體現在教學語言的準確性、精煉性、邏輯性和系統性。所謂準確性,就是能夠正確地使用概念,科學地進行判斷,語言規範,發音準確,吐字清晰,使學生準確地理解講授的內容。所謂精煉,就是措辭精當,言簡意賅、乾淨利落,不嗦,能用最簡練的語言,表達出最豐富的內容。所謂邏輯性,就是對每個論點的論證推導,步驟嚴謹,理由充分,無懈可擊,合乎邏輯的引出必然的結論,所謂系統性,就是按照事物發展的順序,層次清楚、結構條例的進行講解,抓住精華,突出重點,取捨得宜,而不是掛一漏萬,以點帶面,一堂課的講授記錄下來就是一片完整的文章。如果教師的教學語言沒有科學性,就會導致概念模糊,造成判斷上的錯誤,推理上的自相矛盾,這既影響學生掌握知識,也阻礙他們的智力發展。

二、教學語言的啟發性

教師的教學是為了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就要求教學語言含蓄藴藉,耐人尋味,發人深思,富有啟發性,給學生留下想像的餘地。以難度適當的多方面問題刺激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由此及彼,由因想到果。

三、教學語言的教育性

教學始終具有教育性是一條客觀規律。教師在任何情況下都應將教書育人有機結合起來,任何學科的教師,在鑽研教材時,都要深刻體會教材的`思想內容,並使之與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合起來,這樣,教師的愛和憎,使他們既能準確地掌握科學知識,又能受到思想上的教育和感情上的薰陶。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要脱離教學語言的科學性去片面追求教育性。

四、教學語言的的生動性

學生理解事物是由具體到抽象的,而教科書一般是以抽象概括的語言敍述的,文字雖簡練,但缺乏具體形象和情節,很難吸引人。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時,要根據教材的內容,緊密聯繫實際,恰當舉例,運用有趣的比喻,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繪聲繪色的描述或講解。把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把枯燥的知識趣味化。

五、教學語言的情感性

心理學認為,情感在在心理活動中具有動力性質。任何認識活動都伴着一定的情感,是在情感的動力影響下進行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懷着關心學生、熱愛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以富有情感、生動的語言採取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情緒,使其在高漲的情緒中進行智力活動,在滿足的情緒中解開知識之謎。師生雙方不僅在理智上產生同頻共振,同時,在情感上產生強烈共鳴,從而共同體驗着教學的愉快、耕耘的喜悦。

六、教學語言的時空性

課堂教學是在規定的時間內,是在指定地點傳授完教學計劃規定的教學內容的一種過程。因此,教學語言要適應這種時空的限制。在時間上要充分合理利用,語言速度要適中,時間分配要科學;在空間上,教師應根據教學空間的大小,有效地控制和調節教學語言的音量和音高,使前排聽了不覺震耳,後排不覺吃力。而且,教師語言在某種意義上要突破這種時空限制。這是指教師運用語言教學在有限中求無限,創造出超時空的教學意境,使學生感受到課雖然上完了,但教師的教學語言所引起的思考卻在腦中回想不絕。

標籤: 語言藝術 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shu/715po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