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藝術 >

教師語言藝術集合15篇

教師語言藝術集合15篇

教師語言藝術1

摘要:幼兒舞蹈的教學因其特殊性而需要特定的教學語言藝術。舞蹈是一種肢體語言,也是幼兒教學中特殊的語言藝術。本文從語言藝術的兒童化、激勵化、節奏化、情感化四個方面論述幼兒舞蹈的教學方法。

教師語言藝術集合15篇

關鍵詞幼兒教學;舞蹈教學;語言藝術

舞蹈主要以動作表達為主,而在幼兒教學中,肢體語言的理解與掌握仍然是一個難題。因此,幼兒舞蹈教師需要採取一定的教學策略,通過在教學中轉化語言、控制節奏來實現舞蹈教學的適用性,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錘鍊幼兒舞蹈教學的語言藝術。

1兒童化,激發共鳴

幼兒舞蹈教師面對的是低年齡段的兒童,他們在各方面都還沒有發育完全。在文化課的課堂上,教師的語言都應該貼近兒童,易於兒童理解;在專業性稍強的舞蹈課堂上,教師的語言更應該兒童化,以此引起學生的共鳴。如果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那麼就需要淡化“老師”的身份。如果幼兒教師是一個“至高無上”的管理者,就會引起幼兒的畏懼心理,從而知識傳遞的通道就“窄”了許多。相反,幼兒教師需要融入小朋友的世界中,成為他們的朋友,這樣教學工作就會順利許多。語言是溝通的橋樑,教師想要和幼兒保持在同一頻率,就需要使用兒童化的語言。在比較嚴肅的課堂上,兒童的活潑天性反而成為一個缺點,不利於教學活動的開展,此時要想順利地進行教學工作,就需要針對兒童的天性將教學內容、舞蹈語言兒童化。從語言學習的一般規律來看,幼兒喜歡的語言形式是具體的、生動的,而在舞蹈的教學過程中,一些動作的術語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這涉及動作的準確性。兒童化的語言包括動作本身的描述方式,如需要幼兒做“前滾翻”“後滾翻”的動作時,就可以説“小朋友們聽好啦,我們現在變成了一個胖胖圓圓的小貓啦,然後團起身子變成一個小球球向前滾。好,再向後滾球球。對,就這樣,小朋友都很棒”。這只是一個例子,對於不同的幼兒羣體可能會有不同的語言習慣,教師一定要在平時多聽、多觀察,只有瞭解了孩子們的説話方式和思維習慣,才能對症下藥。教學用語兒童化有兩個主要的目的,一是讓學生易於理解,二是在課堂上讓學生的肢體語言和理解能力得到加強。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橋樑,教師教學語言適當兒童化,可以做到真正的師生零距離,從而在心靈上形成共鳴。

2激勵化,健身悦心

幼兒比較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膽小怕錯。在舞蹈練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害怕做錯而動作拘謹,導致動作更加不標準。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的皮格馬利翁實驗證明了學生潛意識的自我實現語言效應對於學生的發展是具有非常大的意義。幼兒舞蹈教師要想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就要在教學中多用激勵的語言。小孩的性格一般都有些內向,在跳舞時害怕出錯,比較膽小。基於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對激勵語言的使用。如果孩子在學習新動作時有點慢,並説:“老師,我不會做這個動作。”那麼,如果不加以鼓勵的話,孩子就會慢慢失去興趣。舞蹈動作慢慢練習就能逐漸學會,所以教師經常就會忽略孩子的膽怯心理,但是如果孩子長期在“我不會”的心理的影響下,可能本來做得很好的動作也漸漸不敢做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多鼓勵孩子們,用實實在在的語言去激勵他們。所以,在學習跳舞之前要重點緩解孩子們的緊張心理,給孩子“打預防針”:“大家慢慢做,一時不會也沒有關係。”當然,在幼兒認真學習後,教師應當“不吝表揚”:“小美,你做的動作很標準。”“花花,你這個姿勢真棒。”“小胖,別説你還挺靈活的。”直白的激勵話語能有效調節課堂的氣氛,緩解孩子們的緊張情緒。其實在教幼兒舞蹈的時候沒有特別高的要求,因為也不是專業的舞蹈訓練。教孩子們跳舞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鍛鍊身體,僅此而已。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語言的激勵作用,讓孩子們能夠在課堂上快樂地學習。

3節奏化,靈活多變

舞蹈的審美有多個方面,其中具有共性的就是節奏感。可能幼兒對舞蹈的深刻內涵還不太能理解,但是節奏對於幼兒來講卻是比較容易接受的。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語言配合舞蹈的節奏,讓語言也會“跳舞”。語言的節奏主要靠時間組織的形式來體現,也是語言的一個重要特徵。教師語言的節奏通過語速的變化、音調的高低以及話語的停頓來表現。幼兒還處於語言的學習階段,語言基礎比較薄弱,因此教師在語言上的節奏變化要豐富,並且要重複強調的次數。總體上,教師的語速要慢,尤其在教學的重點之處要讀音加重、語速放緩、多次強調。在講解新動作時,教師需要以一個合適的語速把動作要領描述清楚,並且要在講的時候配合具體的動作。舞蹈本身有其節奏,教師的講解節奏要與舞蹈節奏保持一致。在《洋娃娃與小熊跳舞》這一舞蹈中,伴奏中有一句歌詞是“洋娃娃與小熊跳舞,跳啊跳啊一二一”,音樂的節奏配合着舞蹈的動作,前面一句節奏較快,後面一句節奏比較穩定,教師此時應當用自己的語言將動作的節奏表達出來,“洋娃娃與小熊跳舞”這一句連貫説出,語調平緩;“跳啊、跳啊、一、二、一”則要勻速説出,一個節奏一個停頓。如果有緩慢動作,教師的語言節奏就要拉長,保證動作結束時話音剛落;在快速動作時,教師的語言節奏要短促,像廣播體操“一二三四”一樣簡單有力。幼兒可能掌握不好舞蹈的節拍,但對於實實在在的'語言節奏的掌握可謂是易如反掌。低年齡階段的兒童天性好動,學起東西來有時候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在舞蹈課堂上,節奏是吸引孩子注意的關鍵手段。所以説,教師的語言一定要富有節奏感,以靈活多變的特點時刻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4情感化,真誠博愛

教學的過程不是簡單的“我教你學”的單向灌輸,而是一個感情交流的過程。孩子的世界觀是天真美好的,教師一定要抓住這個特點。舞蹈是一個表達感情的過程,所以幼兒教師要用語言結合舞蹈動作,融入自身的情感。有一首歌曲叫《愛我你就抱抱我》,配以温馨、簡單的舞蹈,是舞蹈中滲透感情的典範。歌曲、舞蹈中藴含的情感都是直接明瞭的,這也符合幼兒的情感特點。教師在這個舞蹈的教學中,要用語言來傳遞這種鮮明的情感。“愛我你就抱抱我,愛我你就親親我”,老師要在舞蹈教學中邊跳邊唱,不斷強化這種情感直接且豐富的語言。在舞蹈中,幼兒得到了情感上的認同,動作也會做得更加認真,即使他們偶爾犯一些錯誤,教師也要以充滿愛意的語言進行引導,而不可以指責他們,要説“小朋友跳得真好,我看你最後一個動作做的時間有點短,累了吧,讓老師抱抱,等下我們繼續把動作做得更漂亮”。在學校裏,幼兒聽得最多的、最有分量的話就是老師的話了,因此幼兒教師的話語就具備了深刻的教育意義。低年齡的兒童是有樣學樣,教師就是他們的榜樣,如果教師把好的情感融入課堂教學中,那麼幼兒學到的也將是充滿愛的知識和技能。

總的來説,幼兒教師面對的是幼兒這一特殊羣體,在教學策略、教學方式上都需要有特定的藝術內涵。筆者從事中職教育工作多年,帶過的學生有很多都進入了幼教崗位,大家就業後反饋的問題不少,筆者與學生進行探討後,總結出了以上幾種幼兒舞蹈教師的語言藝術,而語言這種藝術,需要在實踐中反覆錘鍊。

參考文獻:

[1]張望.幼兒教育中教師語言設計技巧探微[J].成才之路,20xx(07):71.

[2]顧豔婷.幼師專業語言藝術課程初探[J].河南教育(職成教版),20xx(01):33.

教師語言藝術2

讀了《教師語言藝術》一書,感觸頗深,受益很大:本來以為老師上課只要把該講的知識點告訴學生就可以了,其實一個優秀的教師要做的遠非這些。

語言是人類溝通的橋樑。教師與學生溝通是其中一種特殊的溝通關係。因為教師扮演不僅僅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者“的角色。教師還應該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評價者。但是這幾個角色必須圍繞一箇中心——”學生的發展“.

語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在課堂教學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課堂是一個心理場,有不同的心理鏡像在課堂中活動。教師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更應關心學生的心理狀態。這是教師更像一個心理醫生。教師説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體現了你希望扮演的角色,是一個權威,引導者還是共同學習進步的研究者。

課堂教學中語言的運用很關鍵。説什麼,怎麼説,有這樣一個的例子,教學對象是一羣國小生。在某節課上,有3個學生在底下作小動作。我沒有正面批評他們,因為我試過無數次,對這幾位學生都沒有用。於是,我就讓他們主動站起來。頓時教室鴉雀無聲,所有學生都以為我要批評他們了。我相信那幾位學生也在思考要不要站起來。30秒之後,有一個學生站起來了。我沒有批評他,相反,我表揚了他的誠實和勇敢,相信他如果能改掉作小動作的壞習慣的話將來一定能做大事。我的話出乎學生的意料,我注意到沒站起來的另兩位學生的表情變化。一個臉已紅得像紅富士,另一個則低下了頭。我的效果達到了,就繼續上課。之後,這三位學生上課明顯比以前認真了。我想,教師的語言藝術是在每次教學實踐中磨礪出來的。同樣是教育上課開小差的學生,怎麼説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為什麼我那樣説沒有效果呢我覺得這是需要我們平時注意思考和積累的。

塑造一個成功的教師,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是語言美學,也就是語言的藝術。語言是一個人綜合素養的體現。我想教師的語言藝術應該是靠自己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培養,而不是追求華麗時髦的詞彙。語言的藝術是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統一,是教師本人心靈美的反映。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很大程度上是人生觀價值觀的方面的影響,這是潛移默化的,有時甚至連教師本人也沒有察覺。如果想了解一個教師,一個學生心目中的教師,那麼就去看看他的學生。

原本以為教師是一個簡單的職業,在簡單的工作環境中,面對簡單的學生,做簡單的知識傳授者。工作久了以後,我才知道自己這種想法有多幼稚。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真的需要自己不斷地探索和嘗試。

教師語言藝術3

本週四的下午,我參加了區進修學校舉辦的提升教師語言藝術專項培訓。承擔本次培訓的教師在語言方面有自能力出眾,不僅普通話標準,還具有感情,詞語的運用上也頗有特色。

在培訓的過程中,老師理論結合實際,聲情並茂的講述普通話的的基本要求與技能技巧,從最基本的聲母與韻母的發音,説話的氣息運用節奏把握,到語言的藝術性上,讓枯燥的理論常識在一陣陣的掌聲中結束。培訓中,老師還讓我們欣賞了幾段在他培訓下,一些學校教師的'關於語言的作品,有老師們自己演唱的歌曲,有朗誦等等。通過這次培訓,在理論知識上我懂得了如何去更標準的發音、吐字,講課時如何更有保護性的去用嗓子,以及在課堂教學的語言運用上如何做到更有激情、更有藝術性。

參加培訓的全體教師聽的認真,記錄詳細,練習的過程中更是本着謙虛、不恥下問的態度,互相交流,。老師們積極學習的態度深深的感染了我,讓我不得不再為一個“情”字而感動——簡單的付出折射着老師們對工作的激情,渴望學習的熱情,對語言藝術的鐘情,這些都深深感染了我。

可以説,有所進步就是我的最大幸福,哪怕一點都好。尤其是看到其他老師們積極學習的態度,讓我看到了教師這個隊伍發展的前景——充滿朝氣和激昂!

教師語言藝術4

聽完《教師的語言藝術》的演講後,我感觸頗深,同時也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藝術,首先是靈犀相通的説話藝術。”教師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是從其説話藝術上體現出來的。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認真地揣摩自己的語言,在實踐中堅持不懈地訓練自己的語言。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的語言更是一門藝術。如果你的語言極具感染力,吸引力和信服力,那麼就會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你的語言親切,飽含思想與感情,與學生的智慧和心靈進行活生生的交流,學生就會信服你,跟隨你,這樣就會形成良好的互動。“對話”的實質是師生與文本之間的、心理與社會的相互作用,是在學習過程中,師生腦海裏固有的知識、經歷、觀念、信息與文本的碰撞,是師生對知識的理解、感悟和昇華,它是一種情感上的交流與美好生命的共享,具有生成新思維、新思想的特質。可見教師這個職業,相對其他職業而言,對語言的運用,特別是口語表達就應有更高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巧妙地運用語言,使之成為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如何使學生感到上課是一種藝術享受?在育人工作中,如何巧妙地運用語言,使之成為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樑?使學生感到老師的可親可敬?這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永遠也研究不完的課題。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學生及學生家長的人生態度、價值觀念、對語言好壞的衡量標準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怎樣運用語言才能適應這一變化?怎樣運用語言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之動口、動腦,使教學方法適應培養21世紀所需人才的需要?怎樣才能把話説到學生的心坎裏,收到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都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遺憾的是,我們在語言運用上,並沒有充分引起重視。沒有注意到隨着生活條件的普化、社會環境的'變化導致學生心理變化的實際情況,沒有研究現在學生的心理特點,只管按老一套來説教,師生之間格格不入;有的教師則把諷刺挖苦作為對付調皮學生的手段,給學生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還不自知;有的教師備課時只考慮講什麼,卻不考慮怎樣講才生動、有吸引力,致使本來完全可以在教學上更上一個台階的老師,卻多年來沒有大的進展。因此,在新的形勢下,在越來越高的教學改革的呼聲中,對教師運用語言的藝術加以探討,已是教育界一個亟待研究、迫在眉睫的問題了。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教師。而“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蘇霍姆林斯基)因此,在教學改革的同時,提高教師的語言藝術,對於提高教育、教學怕效果無疑是很有必要的。作為教師應該樹立一種信念:用一生的時間去打造自己,錘鍊教育教學語言,立志成為一個講究審美與教育藝術的教育家。讓我們把文化、思想和對學生的愛與責任的理想、信念都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形成自己的獨特的教育教學語言,因為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武器、工具,是用來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

教師語言藝術5

新課程改革理念中較為鮮明的一個變化,應該是教師話語方式的轉變。學生成為學習主體的同時,教師的主導地位亦須明確。一節語文課,教師説什麼,怎麼説,説多少,這都是課前要充分考慮的內容,這也是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所謂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就是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遵循語文教學規律和審美原則,正確處理教學中的各種關係,把語文知識和信息正確有效地傳遞給學生的語言技能。那麼,語文教師在運用課堂教學語言時,有哪些藝術技巧呢?

一、言之有“路”

每節課前,對本節課的大致內容要做到胸有成竹。如何讓我們的課堂一次成功,或者接近成功,還有待課前的模擬“演練”。從畢業踏上工作崗位起,教師每天備課都會分幾步走:先熟悉文本,瞭解教學內容;參閲相關資料,請教有經驗的教師,融合自己的思考感悟,在備課筆記中形成詳案;接着由繁到簡,將詳案梳理成提綱式的簡案,理出大致思路;最後再由簡到繁,在腦海中實時“預演”簡案思路,有時還會自言自語、自問自答。根據預設的時間長短,增刪內容、調整思路。所以每次上課鈴響之前,教師都會處於一種緊張的備課狀態。現在想來,這樣的緊張是值得的,正是這一次次的緊張為工作之初的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言之有“情”

與數、理、化嚴密的邏輯性相比,語文的人文味兒要濃一些。但對大多數學生來説,他們似乎更喜歡和符號、數字打交道。在我們抱怨學生不聽話的同時,或許也應該從自身找找原因,可能是我們的專業情意還不濃。所謂“專業情意”,即指從事語文教育的情感態度。細細觀察能發現,語文教師對語文教育的態度有很大的差異。有一生摯愛語文教育的教師,像於漪、錢夢龍等;有將語文教育作為維持生計的教師;也有不得已而誤將語文教育當作職業的教師。於漪、錢夢龍視語文教育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他們是中國語文教育的脊樑。這份專業情意是一份情感,也是一份責任。

1.激情投入,以情帶情。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帶着飽滿的熱情講課。教師的舉手投足、一笑一顰,都帶着鮮明的感情色彩,學生置身於情感氛圍中,不自覺地就會受到薰陶和感染。曾經聽過一位青年教師的《最後一課》觀摩課,整個教學設計緊扣小説的文體特點展開,若就此而言,未見特別。但在課堂教學即將結束之際,這位老師設計了一個愛國詩朗誦環節。滾動的字幕、柔和的音樂、觸人心底的話語,加上這位老師飽含深情的誦讀,換來了學生不約而同的雷鳴般的`掌聲,相信也換來了他們發自內心深處的感悟!

2.詩情設境,以境醖情。

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用飽滿的激情感染學生,還應用詩情畫意般的語言,引領着學生去感受語言文字背後的情感,去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去領悟大自然的美好。古人説,腹有詩書氣自華。真正的魅力應該來自於內心深處,來自於這種不斷豐富的過程。所以我想如果一個教師要想有魅力,就得不斷學習,充實自己,使自己的修養不斷提高,這樣魅力才能長存。教師要運用自己的獨特魅力,營造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喚醒學習語文的意識,啟迪智慧,讓學生融入其中,感悟文本,構建詩意化的課堂。

3.聯繫生活,以情悟情。

語文教育,不僅僅是教書,更承擔着育人的重任!所以在傳授課本知識的同時,課外遷移、生活感悟亦相當重要。曾經上過《父母與孩子的愛》這篇課文,雖是一篇外國小説,但其中的情感卻是相通的,理解沒有難度。於是課堂上讓學生思考了這樣一個問題:在你看來,父愛與母愛有什麼不同?這是一個簡單而又獨特的問題,每個學生都有感受,但又各自不同。經過課堂討論,大家似乎發現了身邊的共性——父愛是深沉的,母愛是易得的!有同學説:“父愛如山。”有同學説:“父愛無言,愛在心頭口難開。”還有同學説:“母愛最無私。”同學們似乎理解了父親們的沉默,接受了母親們的嘮叨,也發現自己一直都是這麼漠視身邊的愛。學習歸有光《項脊軒志》之類的寄情古文,筆者也會有意識地帶學生去體味、感受。在學校,經常和學生家長接觸,經常聽到家長們抱怨自己的孩子:一句話不合,扭頭走了;一句話不順,幾天不説話;不知道孩子心裏想什麼……這個年齡段,也多是孩子的叛逆期。所以課堂上,我常會引導學生由古人的“孝”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古人:“父母在,不遠行”“辭官以奉父母、敬老愛幼”……這樣的延伸、體悟,或許比生硬的批評教育更易讓學生接受。

三、言之有“方”

1.善串。

串,即串聯,也就是課堂上的承接、過渡。看似無關緊要,其實這也是一種教學藝術。串聯得好,環環相扣,一節課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沒有考慮,過渡生硬,只剩下“接下來”“下面看”的課堂,學生也只是被動接受。曾經上過一次全市公開課,內容是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歌的鑑賞學習,自然少不了誦讀。因為是杜甫的詩,又寫於特定的背景下,誦讀有一定難度,所以課前找了一個還比較合適的音頻資料。多媒體展示音頻朗誦後讓學生嘗試,進行誦讀體悟。因為沒有相應的生活積累和體驗感觸,學生根本讀不出其中的韻味。再加上公開課的緊張,學生甚至連停頓、輕重音都出現了重大失誤。讀完後,課堂還要繼續,於是我就鼓勵大家,説:“現在大家知道老杜的厲害了吧!他的沉鬱頓挫不是一般人能感知的。既然我們在誦讀上把握不準情感,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進入詩歌內容的學習,在詩句的鑑賞中加深對這份情懷的理解!”這是一次預設之外的串聯,只能臨場應變,帶有一定的風險,處理不好課堂容易冷場。如何避免或是儘量減少這種尷尬,備課中的預設串聯就應該是周密考慮的重要內容。

2.善評。

評,即課堂評價,教師對學生絕對要不吝評價,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動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個人認為,課堂評價在課堂教學中至關重要,直接關係到課堂的氛圍營造以及高效課堂的構建。學生回答不理想,我們可以鼓勵:“這個問題不簡單,可能現在考慮還不成熟,可以繼續思考,我們請其他同學補充。”學生回答的閃光處,絕對可以用“漂亮”“真厲害”“比答案漂亮多了”“我都沒想到”等詞語鼓勵學生。教師課堂上的一句鼓勵,對這位學生是肯定,對其他學生也是激勵。

3.善變。

基本上用一個音調一上到底的課,只會使學生覺得平淡無味,甚至昏昏欲睡,更不用説提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了。而同樣的內容,如果採用不同的語調,教與學的效果就明顯不同。針對不同的語言風格,教師的語言也要富於變化,或激情迴盪,或自然流暢,或娓娓道來……教師要準確把握課文的語言特色,讓不同文體的課文展現出各自的語言魅力,讓學生感受到不同文體的語言藝術美。

四、言之有“範”

範,即規範。常言道“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作為老師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課堂用語必須規範。有時為了調節課堂氣氛,可以適度幽默,但不能太過隨意,課堂的神聖和嚴肅不容忽視。又因為課堂教學是動態的、情景化的,常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如學生講話、玩手機等),教師的教學語言很容易受到影響。教師如果不注意身份和場合,亂髮一通脾氣,就會損壞自己的形象。所以,教師要三思而後“言”。比如處理意外情況時,要機智些:用眼神暗示法,或用停頓提醒法,或用幽默化解法……最後,教師需注意教學語言要簡練,儘量避免重複語言,少些囉唆,少些“啊”“呀”雜音和嚴重的方言。著名教育學家誇美紐斯這樣説:“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裏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若都能注重提高自身的語言藝術修養,那麼這個四“言”交融的語文課堂教學必將迎來一個色彩絢麗的春天

教師語言藝術6

讀了《教師語言藝術》這一本書,我的感觸很深,書中一個個生動的例子,體現了老師們在運用語言時的藝術,在解決問題時的機智、幽默。我從中受益匪淺,下面就簡單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教師的語言要具有規範性

只有規範的語言才能把要表達的意思講清楚、明白,只有規範的語言才能談到語言美。作為一名教師,只有語言規範,才能使所講的概念、原理、規則做到準確、完整、周密。

以五年級教學的《小數的性質》為例,“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是小數的性質。”在教學這個內容時,我將“小數的.末尾”這幾個字用紅色粉筆着重寫出,讓學生説説對它的理解。所以之後的練習中出現了這樣的判斷題“在小數點的後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學生都知道是錯誤的,完成情況較好。

二、教師的語言要具有鼓勵性

教師語言的主要對象是學生,學生正處於成長時期,他們的自尊心很強,因此教師必須愛護他們,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時時鼓勵他們積極上進。

新學期,我發現其中一些學生的課堂作業書寫很不認真,家庭作業更是如此。我剛開始非常生氣,批評他們學習態度不端正,讓書寫不認真的同學重寫,可是收效甚微,大多數同學還是書寫馬虎,以至於作業的正確率也不高。換新本時,我提醒學生是新的課堂本,讓同學們認真書寫,在學生剛開始寫作業時,我還特別在教室中轉一圈,表揚了幾個平時書寫馬虎,但這次認真的同學,這幾個同學就更加認真了。我還表揚了全班同學,表揚他們的書寫都很認真。批改作業時,我發現學生的書寫認真了,正確率也大有提高。於是我又抓住時機,評講作業時,肯定了全班同學學習態度的轉變,指出學習態度是決定學習成績的關鍵,希望他們在今後的作業中都能這樣認真。學生們受到了鼓勵,之後的作業書寫確實比之前進步不少。我也在反思,教學中如果一味對學生進行批評,反而容易讓學生對老師產生反感,也會對所教學科失去興趣;相反,如果教師能夠很好的鼓勵學生,對學生多幾分耐心和愛心,就會在教學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師的語言要具有教育性

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平時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也要講究藝術:説服、疏導、鼓動、表揚、批評。可以針對教育對象的不同和教育內容的不同,選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師語言藝術》這本書中豐富的教師語言範例給了我不少啟發,要做到用生動的語言吸引學生,掌握教師的語言藝術不容易,但我們只要認認真真、紮紮實實地在日常平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進行積累,我們的語言一定會日漸豐富並充滿藝術性的。

教師語言藝術7

讀了《教師的語言藝術》,我感觸頗深,同時也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位教師開玩笑説:沒有任何工作像我們這樣,每天都要從事口腔運動兩三小時以上的了。確實如此,一位教師一般每天起碼都有兩節課,加上早讀及課前課後與學校的交談、輔導,動口的機會就更多了。要是擔任了班主任,除了與學校交談的時間較長以外,還要接待家長來訪,有時又要親自上門家訪,更少不了張口説話。難怪人們説教師是“吃開口飯的”,稱教師們為“舌耕族”。可見教師這個職業,相對其他職業而言,對語言的運用,特別是口語表達就應有更高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巧妙地運用語言,使之成為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如何使學生感到上課是一種藝術享受?在育人工作中,如何巧妙地運用語言,使之成為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樑?使學生感到老師的可親可敬?這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永遠也研究不完的課題。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學生及學生家長的人生態度、價值觀念、對語言好壞的衡量標準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怎樣運用語言才能適應這一變化?怎樣運用語言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之動口、動腦,使教學方法適應培養21世紀所需人才的需要?怎樣才能把話説到學生的心坎裏,收到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都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遺憾的是,我們在語言運用上,並沒有充分引起重視。沒有注意到隨着生活條件的普化、社會環境的變化導致學生心理變化的實際情況,沒有研究現在學生的心理特點,只管按老一套來説教,師生之間格格不入;有的教師則把諷刺挖苦作為對付調皮學生的.手段,給學生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還不自知;有的教師備課時只考慮講什麼,卻不考慮怎樣講才生動、有吸引力,致使本來完全可以在教學上更上一個台階的老師,卻多年來沒有大的進展。因此,在新的形勢下,在越來越高的教學改革的呼聲中,對教師運用語言的藝術加以探討,已是教育界一個亟待研究、迫在眉睫的問題了。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教師。而“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蘇霍姆林斯基)因此,在教學改革的同時,提高教師的語言藝術,對於提高教育、教學怕效果無疑是很有必要的。

教師語言藝術8

關於教師語言是一個很好的話題,值得廣大教師深入研究。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有了語言人們才能更好的表情達意,交流溝通。“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語言的重要性早就存在於悠悠的歷史長河中,它是教師傳播知識的紐帶,是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樑,只有正確運用語言,教師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學目的,才能正確地教授祖國的語言文字。而掌握語言藝術,則能使教師的教學錦上添花,美不勝收。

教師語言從廣義上講,包括口頭語言、書面語言和肢體語言。教師的語言修養應關注細節,如教師在提問時有人説:“誰會説?請舉手。”有人説:“誰能説?請舉手”。有人説:“誰想説?請舉手”。這三種不同問法,其實有着質的區別。

誰會説?實際上是在要求已經學明白,能夠正確回答問題的學生髮言;誰能説?實際上是在要求能夠回答問題,但不一定回答正確的學生髮言,顯然,其覆蓋面要比“誰會説”大得多;“誰想説”是在要求相回答問題的人發言,包含會説的、能説的`以及想説但不會説的學生髮言。看似簡單的差異,卻反映出教師學生觀的不同。對於這種不同的實質,如果哪位老師想明白了,並把思考的結果寫出來,可能會是一片比較有意義的文章。

教師語言素養的提升,應關注到口頭語、書面語、肢體語的複合實用。

提問時強調口頭語言表述內容的簡要、明確、清晰,同時還要表現出和藹、親善、激勵。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輔以表情、眼神、手勢等,有時如果我們再輔以教師位置的合理移動,效果可能更好。

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要讓學生感覺到你在傾聽,因此必須要讓學生看到你的眼睛。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如遇到困難,教師最初提供的幫助不是語言,而是眼神、表情、口型變化(意義的表達並非都靠口頭語言,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大人在給小孩餵飯時,常常會張大自己的嘴,這就是一種語言,和“真乖,再吃一口”具有同等意義)等傳達的激勵。激勵無效時,再輔以口頭語言的引導或相應的暗示。

文似看山不喜平,語言方式的單一也同樣會降低語言效果。如學生正確回答問題之後,老師會微笑着説“某某同學真聰明,回答得很好,請坐。”如果一節課上幾次提問,上述話語不斷出現,情況會怎樣呢?會不會讓人感到肉麻?或不會讓人覺得教師語言太貧乏?真心的激勵會不會成為虛假的奉承?如果會,那將是多麼可怕!如果我們將口頭表揚和在與學生眼睛對視的同時先伸出拇指表示讚賞,再做一個“請坐”的手勢這樣的肢體語言交替使用,效果會怎樣呢?

教師語言藝術9

一、語言應通俗易懂

教師的語言要通俗化、大眾化,流暢自然,讓學生容易理解。要防止詞語的堆砌,用詞要豐富,追求語言生動形象,但不能一味地堆砌華麗的辭藻。要防止説半截話,滿口定義概念、技術術語,晦詞澀語,故作高深,使學生如墜霧中,如聽天書,不知所云。要做到通俗易懂,要求教師應做到四點。一是教師不僅要吃透教材,還要摸清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基礎,採用學生容易理解和喜歡的語言講述。二是語言要簡短完整,少用過長的語句。三是語速適中,語調抑揚頓挫,聲音適當。教師聲音過高,學生容易緊張、疲勞;教師聲音過底,學生不易聽清楚,影響教學效果。抑揚頓挫的語調可以調節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四是語言有邏輯性,條理清楚。只有做到這四個方面,才能使教學內容通俗易懂,提高教師語言的有效性。

二、運用不同的語氣,語言要生動、恰當

語氣就是通過不同的聲音和氣息表達出不同的語意和情感的説話方式和狀態。説話的人在不同的情緒、情感中,會自然而然地使用不同的聲音、氣息。而不同的人在大致相同的情緒、情感狀態下説話,聲音、氣息也會形成一些相同的特點。不同的語氣必須為不同的內容和情境服務。教師應善於根據特定的內容、對象、場合與目的,使用不同的語氣,恰如其分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好的表達效果。專業教師在講解過程中,除利用專業術語準確地講解外,生動活潑的語言常常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生動活潑的講解,能活躍教學氣氛,而好的思路、好的想法也往往在活躍的'氣氛中產生。專業教師在講解中利用比喻時,一定要注意準確恰當,恰當的認識對實習操作往往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透徹的講解是消除學生錯誤思路的基礎,也是好的工序安排和好的加工方法的思想源泉。因而,教師在示範指導、講解新課及巡迴指導中,都要注意語言的生動、恰當和透徹。

三、語言要具有啟發性

教師在精準把握教材知識點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周密設計、使用教學語言。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打開思路,獨立、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是課堂教學的關鍵。因此,教師的語言必須具有啟發性,用啟發性的語言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每一個提示、每一個舉例都要成為探索點、觸發點,打破學生腦海中的平靜,恰到好處地點撥,使學生腦海中波濤迭起,點燃智慧的火花。教師的點撥既要把問題説到,又要給學生留有思考的餘地。總之,教師只有注重教學語言的藝術,擁有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把不容易理解的書面語言轉變成學生易於理解的通俗語言,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點,配合示範操作,達到教學目的,大幅度提高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水平。

教師語言藝術10

一、教學語言要具有啟迪性

啟發性語言有利於開動學生的思維機器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啟發性語言是創新教學中語言藝術的最高境界,教師善於駕馭啟迪技巧撇創新的“催化劑”。

1.語言要到位且含蓄。説“到位”是指對症下藥,説到點子上,向正確方向引導膽也不該是為從學生那裏“套取”教師需要的答案而設的“全套”。説“含蓄”是指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開拓思維,思而得之,你“舉一”學生“反三”月日便最終得到錯誤答案,也不束縛他們的手腳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同時也練就了他們堅毅的品格。

2.語言要喚起學生的求知慾。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説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講植物的呼吸作用一節時河以這樣提問題:我們都知道人和其他動物需要呼吸空氣中的氧,那麼植物需不需要呼吸呢?因為很多學生都不注意植物的呼吸,所以一定覺得很新奇就很容易喚起他們的求知慾從而促使他們去求根究底。

二、教學語言要形象化

形象化的語言有利於創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情境或氛圍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語言生動讓人愛聽,幽默讓人回味無窮,簡潔的數字讓人一目瞭然。説服力勝過千言萬語。形象化的語言使學生緊張而不拘束嚴肅又不失活潑。它把深奧的事物形象化、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使知識深刻地印在大腦皮層上。

1.形象化的語言使學生從優美的境界裏獲取知識。如在講果實和種子形成一節前這樣描述:人們常讚美花開的`美其實花落同樣是一種美,因為花落之後即將收穫豐收的果實,正所謂的“春華秋實”,那麼果實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這樣的語言使學生如臨其境,彷彿置身於金色的秋天,學生自然對果實和種子的形成產生求知慾。在這種愉快的心情下學生就獲取了知識。

2.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能使問題化難為易,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講植物的蒸騰作用的意義時可運用類比的方法肥植物散失水分比喻成人洗澡之後留存體表的水分蒸發時會帶走人體的部分熱量,從而感到涼爽這樣學生自己就能把蒸騰作用能降低植物本身的温度這一意義理解北難為易理解也透徹。

3.幽默使教學語言魅力無窮。幽默是要以豐厚而淵博的知識為底藴的,因為笑過要有收穫。課堂上時而插入幽默詼諧的語言能活躍課堂上緊張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在笑聲中領悟科學的奧祕,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在講反射的概念時教師不妨讓同學説出反射的概念,當同學聽到教師點名而立刻站起來時教師説這就是反射,同學們會哈哈大笑之後教師又説這也是反射。這樣教師幾句幽默的語言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再講反射的概念既能深刻體會理解北抽象為直觀,又增強了記憶提高了學習興趣掌習效果也一定很好。

三、語言簡明扼要啟然流暢往意節奏

課堂語言既要簡明扼要,自然流暢,又要有快有慢,有輕有重,忌長篇累犢主次不分不停地説成斷斷續續拼講停停平鋪直敍。

1.優美流暢的語言能誘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打造舒適的心裏環境,陶冶人的情操始人以美的享受。學生首先在語言上接受了你,那麼你的傳授才有可能被接受。教學語言的流暢主要體現在過渡自然、不留痕跡不要給學生造成這是一部分那又是一部分汾割明顯的感覺。

2.所謂簡明扼要是不講廢話,語言要既能講透問題,又少而精煉不要反反覆覆抓不住重點,尤其講解概念時,更要簡明、透徹。簡明既去掉可有可無的詞不要多餘的,因為概念是本質的東西,是精華要求語言精且準。

四、肢體語言的運用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所謂的肢體語言是指通過手勢、軀體的姿勢、面部表情這些無聲的語言協助詞語語言來完善教學內容從而使課堂教學效果更上一層樓。

1.手語形象生動。手是人的第二張臉池是會説話的工具。它表達的含義相當豐富肩表達情感的情意手勢,有指明人、事物、方向的指示手勢,有描摹性的象形手勢也有表達抽象概念的象徵手勢。總之手語使生物教師語言的象形更加鮮明大大增強了美感效應。

2.表情語言豐富多彩。表情能體現出人的各種思想情感,學生通過教師的表情能感知教師的心境從而引起相關的心裏效應。教師在課堂上要正確使用表情語言赴學生感知生物學的奧祕。語言是一門藝術,怎樣讓這門藝術在創新教育的生物課堂上大放異彩赴學生在陽光雨露中收穫知識,創新語言的運用勢在必行。只有這樣才能使每個45分鐘都成為藝術的精品。

教師語言藝術11

一、教學語言藝術的體現

1.教學語言的準確

數學語言有着嚴密準確的特點,是一種表達數學概念、推理等的邏輯思維語言.數學語言不像文學語言一樣富有彈性,它是十分嚴謹的語言,有時擁有不同的字眼就可能表示着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如“座標與座標軸”“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等,這就要求數學老師必須對概念的實質和術語有着透徹的理解,如“求解與函數有關的問題不要忽略定義域優先的原則”“求反函數時,易忽略檢驗反函數的定義域”等等.

2.形象的教學語言

教學語言是課堂上學生與老師交流的橋樑,如何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記住課堂中老師所講述的知識點,這就需要一個教師能夠運用自己深厚的教學經驗來為學生塑造一個生動的課堂形象,如此來驅動學生的想象力,給予他們更大的發揮空間.一個優秀的數學教師要學會生動的語言形象來描述一個抽象的數學概念,從而降低學生對此理解的難度,更好地掌握這些概念.如講述階乘的概念是可以將它描述成一個感歎號來藉以加深學生對此的印象.

3.幽默的教學語言

幽默可以緩解課堂氣氛,學生在一種比較壓抑畏懼的環境中學習遠遠不如在一種輕鬆詼諧的環境中學習效率高.幽默的語言是一個優秀的數學教師在教學質量上的體現,它不僅可以提高批評的效果,還可以開啟學生的智慧.情緒化是青春期中學生的特徵,如果不能善用自己的幽默語言來引導學生去學習,而是一味地斥責學生,則會增加學生對教師的牴觸,降低課堂的教學質量.

4.恰當地運用身體語言

中學生是冉冉東昇的旭日,充滿着激情和活力,而數學教師的各種身體語言則會點燃他們的活力,讓他們在學習中充滿了鬥志.作為一名教師,不能總是呆板地對待自己的.學生,善於用自己的身體語言,用身心來與他們交流.同樣數學語言也可以通過這種身體語言來表示,利用手勢將數學知識有聲有色地向學生描繪,更增加了學生的視覺感,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接受老師所講授的知識.正如我們説的“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我們要經常用和藹的目光去與學生交流,讓他們感覺到老師在注視着自己.但切勿不要過多地重複一個動作,也不要把手勢結束得太快,要保持自然適度.

5.合適的比喻語言

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枯燥的數學概念,我們可以將這些概念進行一些恰當的比喻,讓這些枯燥的數學概念更生動、鮮活地保存在學生的腦海中,這樣可以使學生更牢靠地記住這些知識點,同時能更好地運用這些知識.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數學教師還有更多的語言藝術,而以上只是其中的幾種,我們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應不斷地探究、總結及反思自己的語言,從而更加完善自己的教學語言,藉此來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

二、教學語言藝術的影響

從以上的教學語言藝術的體現中,我們可以知道,一個優秀的數學教師不僅僅表現在其深厚的數學功底,更重要的注重在課堂上如何與學生交流,如何利用自己的語言藝術來打造一個完美的課堂氣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中學數學的教學內容,要求數學老師的語言要精練、準確.課堂語言能力是數學教師數學能力的基礎,也是其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精心設計、閃耀着智慧火花的教師語言,能把枯燥的數學公式講得生動,把模糊的數學概念講得清晰,啟發學生去探索、去挖掘,使學生的思維處於活躍狀態,從而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總結

總結在數學教學中,語言是師生交流最直接的通道,我們應該善用自己的數學語言,我們更要會用自己的數學語言,因為它不僅僅關係着我們所教授的課堂知識,更包括着學生們的學習和未來,有時成就學生就在一句話,毀掉學生也在一句話,所以,我們的語言藝術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責任.我們應該為自己的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師語言藝術12

言語是思想的衣裳,談吐是行動的羽翼。教師不僅應具備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較高的專業水平,而且還要具備較高的語言造詣。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教師的語言是否得體,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心理。因此,教師應特別注意自己的教學語言。

教師的語言要有親切感

教學是師生間的雙邊活動,營造師生間融洽的感情對推動教學起着積極的作用。教師要想讓學生“信其道”,必先設法讓學生“親其師”,而教師温文而雅的舉止、和藹可親的語言是讓學生樂於“親其師”的重要因素。俗話説:“良言一句三冬暖。”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難免會出現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教師的職責和挖苦等於在師生間挖了一道心靈的鴻溝,使學生產生恐懼、緊張心理,抑制了大腦皮層的興奮,使大腦反應遲鈍,思路拓展不開。反之,教師以良好的儀表、友善的態度、親切的語言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大腦皮層處於興奮狀態,在舒暢、和諧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思考、討論,精神始終處於亢奮狀態。這樣學生思想活躍,學習的效果也就比較理想。

教師的語言要有幽默感

俄羅斯著名教育家米斯維特洛夫曾説過:“我一直認為,教育最重要的助手是幽默。”有幽默感的人更具親和力,善於不失時機地、分寸得當地抓住事物趣味性一面,巧妙地通過語言和動作把信息傳遞給他人。教師授課能使用幽默的教學語言,抽象、深奧的知識就會化難為易,從而增強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學生總是力求認識、研究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從中獲取知識和技能。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這也同樣需要教師語言藝術的合理運用,其中幽默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教師的幽默就像一把鑰匙,能開啟學生的.心靈之門,使學生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感知敏鋭,思維活躍,所學知識容易掌握,記憶牢固,從而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的語言要有時代感

社會在不斷髮展、進步。因此,教師的語言藝術不僅表現在教師的和藹親切和幽默感上,還應體現出時代感。只有這樣,才能更準確地掌握當代學生的脈搏,與之產生感情共鳴,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和求知慾望。學生的求知心理總是“喜新厭舊”的。如果語言不夠生動,所舉的例子陳舊,往往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果教師使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從學生現實生活和當今形勢中取例,就會使師生關係融洽、和諧,使課堂教學充滿魅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

教師的語言要有藝術性

列夫托爾斯泰説:“在自己的心裏喚起曾一度體驗過的感情,並且在喚起這種情感之後,用動作、線條、色彩以及語言所表達的形象來傳達出這感情,使別人也同樣能體驗到這種同樣的情感――這就是藝術活動。”教師語言的運用同樣也是藝術活動。教師的教學語言藝術水平綜合反映着教師的全部教學素養。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説:“話説得好就會如實地達意,使聽者感到舒適,發生美感,這樣的説話,就成了藝術。”汪曾琪回憶聞一多先生時説:“聞一多先生講課真是神采奕奕,能把很枯燥的考證講得層次分明,引人入勝;邏輯性強,而又文辭生動,講話很有節奏,頓挫鏗鏘,有穿透力,如同第一流的演員。”相反,伊凡基裏耶夫斯基談到他對著名哲學家黑格爾講課的印象時説:“他的講話簡直讓人受不了,説一句就咳嗽一陣,聲音吞掉了一半,他那顫抖哭泣似的語調幾乎不能把最後一句話説完。”可見教學語言藝術水平對教學效果的影響是多麼直接深刻。

教師語言藝術13

人生最大的幸事,就是在學生成長的關鍵期遇上這樣的一位名師,他的課不但講得令聽者如痴如醉,而且他的教學語言還是我們人生命運的導師、弱小心靈的守護神、是迷途羔羊迷津的指點者,是我們走向成功康莊大道的引領者。故而,我們的教學語言是師生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師生雙方心靈會話和交流思想的載體,是課堂教學中銜接師生的橋樑,是我們教師教育思想的直接體現。教學語言是教師最主要的教學手段,它不僅僅影響着教學質量的高低,同時又深刻影響學生能力的發展。由此可見語言藝術在教學中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那麼藝術的教師語言又有哪些要求呢?

一、幽默和趣味同在

趣味和幽默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啟迪學生的智慧的催化劑,它點燃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趣味和幽默猶如課堂的“味精”,如果我們教師投放適量的話,一定會讓課堂“這鍋大餐”其味無窮,活力四溢。如果教師如能適宜地運用幽默的語言,不僅可以大大地開發學生智力,而且還能夠很好地陶冶我們學生的情操。幽默的語言似鞭炮,一點就響,一講就笑,讓我們的課堂在笑聲中綻放智慧的火花。例如:我們國中的一位語文老師是這樣解釋成語“欲蓋彌彰”的',“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李四不曾偷”。就這樣他巧妙地用一饒有趣味的典故來説明其意義。這樣,學生就在笑聲中自然而然地記住這個成語的意思。

二、啟發性與激勵性並存

教師的語言具有啟發性,它能促使學生積極地進行思維,撥動學生的探索的心絃,猶如在春風細雨中對學生產生心理的催動和激勵作用。有時,教師一句發人深省的話,能使學生茅塞頓開;一句富有激勵性的語言,能鞭策學生終生。講到學生心坎裏的話,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既讓學生有思考回味的餘地,又能讓他們的心靈大受裨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充分地構思好每一堂課的環節,力求做到每堂課的導入引人入勝,中間講授環節內容充實豐富,且結尾處餘味十足。對於某些教師既可以講又不可以講的部分不直接闡明,而是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和提出問題,把矛盾擺在學生面前,引導和啟發他們開動大腦,積極思考,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不僅使學生掌握了知識,而且提高了他們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事教師何樂而不為呢?

三、飽含激情而具有號召力

教師在講課時,要想達到理想的感人效果就必須如同相聲演員説相聲一樣,應該通過自己語言的跌宕起伏和抑揚頓挫、活躍豐富的面部表情及恰如其分的肢體語言等等,來表現出迥異不同的感情色彩。同時,也要根據授課內容的進展,時而婉轉低聲、時而大聲疾呼、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時而聲色俱厲、時而和顏悦色,彷彿集悲喜人生於一世。這樣,以多樣的表情、起伏的語調作為課堂語言的輔助工具,使授課內容與講課激情高度和諧統一,方能使課堂達到美不勝收、引人入勝的效果。由此可見富有激情的語言才能感人,才能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的思想高度專注於課堂上,而不致於讓他們“身在曹營心在漢”。

四、通俗性與節奏性俱佳

在我們教學過程中,要力求把深奧變通俗,化抽象為具體,做到舉例得當,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寓理於事;要善於將比喻聯想、排比、對偶等各種修辭手法與藝術的教學語言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自己綜合運用口頭語言能力。教師語言的直觀性和通俗性緊密相聯,所説的“直觀性”就是逼真、具體、形象,要做到形象逼真必要時需輔以手勢和表情,讓學生有身臨其境、如聞其聲的感覺。如講“前仰後合”時,教師可形象地用動作逼真地表現出來,這樣更易於學生接受,便於他們理解,甚而達到無師自通效果。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説過“一個能夠動聽地、明晰地教學的教師,他的聲音便像油一樣,浸入學生的心理,把知識帶進去。”也就是説用不同的腔調來表達不同的思想和情感。如洪亮高昂的音調來表達激昂和興奮;婉轉柔和的聲音表示親密與愉悦;低沉緩慢的音調錶示沉痛和悲哀等等。教師語言具有音樂史詩般的節奏和變化,會讓講者道來朗朗上口,聽者輕快愉悦。近代科學研究表明:各種不同的節奏作用於每個學生的神經,都能引起他們的共鳴。假如教師講課語言的節奏過緩,學生的大腦會處於抑制狀態,會讓他們感到不滿足不解渴;而節奏過快,會讓學生不能及時處理信息,從而造成消化不良;我們老師也會在“忙”中出錯,遺憾地讓知識偷偷溜掉漏網。所以,我們教師要在講課的過程中,適宜地調節語調、恰當轉換的語速,能讓我們的語言富有節奏感,使教學過程奏出鏗鏘有力和諧的華章。總之,教師語言藝術是一種文化,一種智慧,一種激情。藝術性教學語言能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永遠情趣盎然,充滿生氣,這樣的課堂學生樂聽,樂思,恰如春雨潤物、無聲地將教與學雙方巧妙地有機結合。教師只有加強教學語言的藝術修養,才能使我們的教學素質和教學能力日上三竿,更進一步。

教師語言藝術14

熟練運用簡約語言的正確方法

教學運用簡約語言並不簡單,需要我們認真研究,不斷實踐。如何提高教學語言的簡約性呢?

(一)通過讀書,積累語言素材

教師的語言功底全要來自於平時的知識儲備。蘇霍姆林斯基説:“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泛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中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教師只有廣泛讀書,不斷積累更豐富的知識,教學語言的表達才能更加精練,切中要點。讀書時切忌走馬觀花,應吸取書中語言的精華,積累語言素材,提高課堂語言表達的簡約性。

(二)通過練習,提高概括能力

教學環節往往需要總結性的概括,如問題解決完後關於方法和技巧的總結概括,課堂結束時的課堂小結等。課堂語言概括性強,才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

言之有物的課堂教學氛圍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明確地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語言既是一種工具,又是一門藝術。教師通過情趣盎然的描述,鞭辟入裏的分析,畫龍點睛的點撥,可以把學生帶入瑰麗的知識殿堂,開啟他們的心智,陶冶他們的情操,自己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錘鍊自己的語言,摒棄空洞乏味,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一、教師課堂用語要尊重事實,言之有物。

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言之有物,使教學達到最好的效果,必須具體講明學生要做什麼、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切忌要求混亂,言語籠統,使學生無所適從,從而收不到實效。教學語言最忌空洞無物,華而不實,廢話連篇。在課堂上,如果教師只是漫無邊際地誇誇其談,或者缺少重點,必然會阻礙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説話言之有物的具體方法

教師應該怎樣提高自身的語言修養,做到言之有物呢?

(一)語言要富有知識性

課堂是學生學習、掌握知識的主要來源。傳授多少知識給學生,是檢驗一堂課優劣的重要標準。課堂語言滲透着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對教學目的的探究,是教師定向思維的主要方向。因此,教師課堂語言必須具有高度的知識性。同時,教師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裏傳授儘可能多的信息,最好不要涉及和課本知識關係不大或無關的內容。

(二)語言要有具體內容

“物”是指教學的具體內容。言之有物,就是要求教師説話要有具體充實的內容,講有針對性的要點,少説繞彎子的廢話,儘快切入主題。在教學活動中,有些教師不由自主將一些與學習不相干的內容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但對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卻沒有或很少涉及,以至於口乾舌燥講了半天,學生還是不知所云。

(三)語言要健康文明

教師語言要健康、文明。語言是一個人文明程度的體現,教師的語言修養是其為人師表的重要因素,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和審美修養有着極大的影響。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對語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這種敏感性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源泉所在。”因此,為了啟迪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教師必須用健康、文明的語言去觸動學生的心絃,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美好、高尚的心理世界。

(四)以理服人

言之無物還要求教師避免嘮叨,同時要以“理”説服學生。過多、不當的語言刺激不但不會加深學生的印象,反而容易使學生反感,甚至出現逆反心理。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要儘量做到以理服人,使其心悦誠服地重新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教師只有把道理説得明白、透徹,才可以解開學生心中的困惑,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教師語言藝術15

讀完《教師語言藝術》我感觸頗深,受益很大,原以為語言是和語文聯繫在一起的,是和朗誦聯繫在一起的,《教師語言藝術》讀後感。殊不知,每一位教師的語言都是需要一定的藝術的,藝術性的語言對學生的教育有着無可想象的力量。

整本書分二十節歸納了教師語言的藝術。其中第十二節:激勵很好的鼓槌和第十四節:表揚時常使用的法寶,這兩節使我獲益最深。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多學生都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沒有學習興趣。其實很大原因是教師缺乏激勵的語言。如果平時我們多講一些:"自然科學的皇后是數學,數學的皇冠是數論。歌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我想很多學生都像少年陳景潤一樣,激起研究數學的濃厚興趣,為摘取"皇冠上的明珠"而苦下功夫。為了能做到多講一些激勵的名人事蹟,今後,我要多蒐集材料,多看書。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説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因此,表揚應當成為教師時常用到的法寶。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南昌三中特級教師張福同志説得很風趣:"我都50多歲了,上班去早了一點,校長説'張老師,你來得真早啊',我也很高興,第二天會去得更早一點。人都愛聽表揚話,何況是十來歲的孩子呢!"所以,今後我也經常使用'表揚'這個法寶。書中還介紹了"表揚三部曲":發現閃光點――表揚閃光點――昇華閃光點。這三部曲,可以奏出悦耳的讚歌,可以撥響學生的'心絃。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教師的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就給教師的語言修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的語言是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學需要、遵循語言規律的職業語言。

語言是人類溝通的橋樑。教師與學生溝通是其中一種特殊的溝通關係。因為教師扮演不僅僅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者"的角色。教師還應該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評價者。但是這幾個角色必須圍繞一箇中心——"學生的發展"。

語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在課堂教學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課堂是一個心理場,有不同的心理鏡像在課堂中活動。教師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更應關心學生的心理狀態。這是教師更像一個心理醫生。教師説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體現了你希望扮演的角色,是一個權威,引導者還是共同學習進步的研究者。

課堂教學中語言的運用也很關鍵。説什麼,怎麼説,似乎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讀後感《《教師語言藝術》讀後感》。在英語課堂上,經常會有一部分同學在底下做小動作,批評過很多次,都沒有任何效果。這次,我沒有正面批評他們,只是用非常平和的語氣讓他們主動站起來。頓時教室裏鴉雀無聲,所有學生都以為我要批評他們了。我相信那幾位學生也在思考要不要站起來。30秒之後,有一個學生站起來了。我沒有批評他,相反,我表揚了他的誠實和勇敢,相信他如果能改掉作小動作的壞習慣的話將來一定能做大事。我的話出乎學生的意料,我注意到沒站起來的另兩位學生的表情變化。一個臉已紅得像紅富士,另一個則低下了頭。我的效果達到了,就繼續上課。之後,這三位學生上課明顯比以前認真了。我想,教師的語言藝術是在每次教學實踐中磨礪出來的。同樣是教育上課開小差的學生,怎麼説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為什麼我那樣説沒有效果呢我覺得這是需要我們平時注意思考和積累的。

"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的人一定是人才。"雖然這只是一句俗語,卻真切地道出了"説話"的重要性。作為教師,語言是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最主要的工具之一,也是人際交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我們常説,有水平的教師不一定就是會講課的教師,其最關鍵的原因,就是空有滿腹經綸,卻如"葫蘆裏煮湯圓——倒(道)不出來",這實在是一件非常令人惋惜和遺憾的事情。

會説話的老師不一定能成為優秀的老師,但優秀的老師一定是會説話的人。要想在普通的教師中脱穎而出,攀上你心中的頂峯,你就必須學會説話,這也就是要掌握教師的語言藝術。

標籤: 語言藝術 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shu/9o5d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