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藝術 >

藝術哲學讀後感4篇

藝術哲學讀後感4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藝術哲學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藝術哲學讀後感4篇

藝術哲學讀後感1

暑假的時候,有幸認識了教育學院的一位教授,她推薦了一部好書——法國史學家與批評家丹納所著的《藝術哲學》。於是細細的讀了起來。本書輯錄了1865—1869年期間在巴黎美術學院的教學講稿,是按教學進程陸續印製發行的有着強烈講授特徵的教學事實。

丹納運用具體事例説明抽象概念的能力早已被世界學術界公認,他講述條理明晰、充滿形象、富有熱情,把藝術(美術)中難纏的問題清楚、明確的講個通透,被稱為邏輯家兼詩人。本文特意將《藝術哲學》中闡述“藝術品的本質”這個論題作為典型案例,重點分析丹納講授方法的理性特徵,努力使講授建立在準科學的基礎之上而非感覺和興趣的基礎之上,借鑑有效之法於美術教學中。

丹納受十九世紀自然科學界的影響極深,特別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在哲學上同時受着德國的黑格爾的影響。丹納認為一切事物的發生、發展、演變、消滅都有規律可尋。藝術研究的過程就是“從事實出發,不從主義出發,不是提出教訓,而是提出規律,證明規律”。“我唯一的責任是羅列事實,説明在這些事實面前藝術是如何產生”。科學而嚴謹的治學方式奠定了丹納在藝術史學研究領域的地位。

丹納常常用到一個富有特色的詞組“精神氣候”。氣候作用於籠罩期間的所有事物,強調這個大因數的影響,藝術研究就處在了一個複雜而立體的多維空間中,一切貫穿於藝術、自然、人文的主要特徵和因果邏輯都有了一個必然的聯繫,這樣就建構了一個和諧共生論、進化論的研究平台。他説:“我的方法的出發點是在於認定一件藝術品不是孤立的,在於找出藝術品所從屬的,並且能解釋藝術品的總體”,“由此我們可以定下一條規矩,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一羣藝術家,必須正確的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精神和風俗概況,這是決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丹納講授的進程通篇都是由各個主要特徵之間的網絡關係與因果關係構建的。他強調:發現和控制主要特徵是人類的高級形態,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值得尊敬的才能。科學與藝術這對人類進程的雙翼表現的也是主要特徵,科學以定義和公式表現,藝術以審美與情感表現。

通過細讀該書,當真是一個過程!

藝術哲學讀後感2

他以為,藝術作品附屬於一個總體,藝術家應該從團體實際出發在聯合如今的天下環境,丹納進一步提出,把種族、環境和時代作為藝術的三種根本要素。所謂種族,是指一個民族在生理學和遺傳學意義上所固有的性格、氣質、看法和智力等方面的文化傾向。這種傾向是一個民族的先天天性和最穩固的原始特性,少少受環境的遷移和時代變革的影響而變革。紅巖讀後感1000字 所謂環境,包羅自然環境和人類環境。前者指物質環境,包羅種族生活的天文地位和睦候狀況等自然條件;後者指民俗習慣和精力氣候,此中包羅政治、戰爭及民族性格和生活情趣等整個社會文化氣氛。他看來,種族是藝術的“內部的精華”,而環境則是藝術的“外部影響”。而時代則是內部主源在下“外部影響“。在丹納的體系中,人類一開始,在環境的一定推進下,經過工夫的作用,規劃藝術特點,藝術風格等等,當這些到達一定的程度,則構成了地區行的藝術,好比説:中國和歐洲的差別,開始是因為環境和種族的截然相反,到達一定程度,構成了兩種截然差別的文化。藝術哲學 讀後感

我以為這本書的最大代價在於,它把藝術史研討與美學研討聯合為一體,提供了在以後搞藝術的詳細實際環境,而不是像普通哲學一樣的廣泛紀律。

藝術也是一個構成,發展,繁榮,衰落的過程,建築計劃應該跟當地的文化,環境,時代,種族,信仰,資金,技術,形體的大小等互相吻合,到達一種無機的團體,這才叫藝術美。

藝術也是一個構成,發展,繁榮,衰落的過程,建築計劃應該跟當地的文化,環境,時代,種族,信仰,資金,技術,形體的大小等互相吻合,到達一種無機的團體,這才叫藝術美。藝術哲學 讀後感

他還提出了怎樣鑑定藝術作品的的代價,藝術作品再現種族、環境和時代特性的程度及結果。一共有三條:特性的緊張程度;特性的無益程度;結果的集中程度。

藝術哲學讀後感3

藝術,哲學。這兩個詞會有什麼關聯呢?在讀了《藝術哲學》這本書之前,這還真不太好説。

平時我們都是如何研究藝術的呢?我們研究它們的結構、色彩、主題。這幅畫顏色鮮亮,這幅畫較為寫實,這尊雕塑雕刻精細。但若再追究下去,又有多少人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呢?丹納或許就是其中之一吧。

“我先來分析種子,即分析種子及其基本的、抹殺不掉的、在一切環境、一切形式下都能夠保持的性格;然後再研究植株,即研究民族本身的、原始的性格在歷史和環境的變遷中是如何擴張和收縮的;最後研究花朵,也就是研究藝術,特別是繪畫,這是各種因素髮展得來的成果。”這一句話便能很好地説明這本書的研究思路。

上了一個學期的哲學課,我們知道哲學是一門追求事物本質的學問,這本書中,丹納就用哲學來研究藝術,主要分析了意大利、尼德蘭和希臘的藝術形式。這三個民族的畫派各有不同。意大利的人民高雅而有品位的畫派把人體作為一切畫作的中心,他們的.畫不會反應多麼深刻的思想與內涵,和精神與宗教無關,卻能很好地體現出人體的健康與活力,即使畫中的人毫無披掛,也不會讓人感到庸俗。尼德蘭則是一個冷靜温和,實實在在的民族,他們的畫則和他們一樣實在,這些作品無比真實,與現實嚴絲合縫,似乎連光線都一模一樣。希臘的藝術家能把色彩、造型與事件合為一體,他們喜歡清晰與準確,喜歡錶達健康與愉悦,他們的藝術和意大利的一樣,也愛讚美健全的人體,而比意大利的更富有力量。

每一件藝術品都絕不是完全的巧合,丹納用這本書告訴我們,藝術的誕生和演變,必定和人的思想與習慣有關,而人的思想與習慣,則必定與生活環境和民族特點有關。一個浪漫的民族,他們的藝術一定不會刻板無味。而一個充滿禮節的民族,他們的藝術也一定不會放肆無邊。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畫派的特色,這個特色易產生,難保留。社會在不斷演變,民族之間的變遷與融合也讓藝術有了諸多改變,變得複雜起來。但若從哲學的角度去考慮,拋開表面,深入中心,我們就會在感歎藝術品如何精美的同時發現,原來藝術不是平地產生的,事出必有因。其實不只是藝術,我們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可用哲學的方式,一層層地解析,最後露出它伊始的光芒。

藝術哲學讀後感4

人生最大的焦慮之一就是:無論我們如何努力,在人生的終點都有可能發現自己虛耗了生命。

我們終此一生,其實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和自我的慾望,找到真正的自我,讓我們的內心歸於從容和安寧。

大多數人都期待美好的生活,但只有少數人知道如何擁有它。因為,在這漫長的過程中,紛擾太多太多,有來自他人的,有來自自身的,我們可能會經歷焦慮、悲傷、憤怒、慾望、失敗……這些都是阻礙我們獲得安寧的消極情感。在面對這些紛擾時,很多人(包括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不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最不重要的,也不知道如何去擁有那最重要的。現在想來,是我們缺乏一種一以貫之的人生哲學,或者説是人生觀。

所謂人生哲學,就是告訴你生命中什麼事情是值得擁有的,什麼事情是不值得擁有的,以及如何去獲得那些值得擁有的。採納一種人生哲學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它可以指引並修正你的行為,為你提供選擇的標準,讓生活簡單化。如果缺乏人生哲學,我們就會有錯誤生活的危險――浪費生命去實現那些不值得追求的目標,或者以愚蠢的方式去追求那些值得實現的目標但是卻無法實現它。

期多葛學派認為內心的安寧是幸福生活的核心,併為獲取或維持安寧避免煩惱設計了各種心理技巧。我深感認同的有三個:用消極想象的方法把今天當做最後一天一樣來生活,讓人學會控制慾望,珍惜已經擁有的幸福;用控制三分法區分我們能控制的事情、不能控制的事情和不能完全控制的事情,以便我們不再為不能控制的事情焦慮,從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夠控制的事情上,並對不能完全控制的事情學會將目標內化;對過去和現在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采取宿命論主張,放下過去以及現在。

踐行斯多葛學派人生哲學的前提是擁有理性和自我約束,這也是人性中最難做到的兩個方面,也是很多人望而卻步的原因。我們不想做聖人,我們只想追求安寧,避免煩惱,所以我們不必按照聖賢的標準要求自己,只要做到足夠理性,足夠自律,總歸是更容易獲得快樂、幸福和安寧,就行了。

標籤: 讀後感 藝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shu/lg31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