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國小語文論文範文大全

國小語文論文範文大全

語文作為一項我們從小就學習的一門課程,那麼針對國小語文的研究方向也會很多,所以小編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國小語文論文範文大全。

國小語文論文範文大全

  國小語文論文範文大全【1】

【摘要】語文探究課是學生根據一定的題目,蒐集、研究資料,得出結論,寫出探究報告的實踐活動。探究課能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對文學的興趣,訓練學生初步的研究能力。探究課分為提出問題、蒐集資料、學習研究資料得出結論、寫出研究報告四個過程。它要求在學生獨立進行研究的前提下,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

【關鍵詞】國小;語文探究課;資料;研究

學生學習語文的認知過程,一般的模式是感知——理解——欣賞——積累——運用。從模仿性的運用到創造性的運用。要以此為依據,可以設計多種類型的課。如以感知為目的的預習課、觀察課、實驗課、遊戲課;以理解為目的的講讀課;以理解、欣賞作品和積累為目的的朗讀訓練課、朗讀欣賞課、背誦課;以訓練讀速為目的的默讀課;以檢查課外閲讀為目的的閲讀作品報告課、寫作課;以提高口頭表達能力的口語交際課、説話課、演講課;以運用讀寫方法為目的的讀寫練習課;以發展思維能力和讀寫能力為目的的探究課等。

一、探究課教學的意義

探究的過程既是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是其運用已掌握的知識、能力的過程,更是其發揮思維能力的過程,全過程主要發揮學生自己的能力。當然,教師要給予一定的指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理智技能不能和成年人比較,也不能和中學生、大學生比較,不能以他們的終點作為國小生的起點。但是這種研究能力和思維能力應該在國小階段加以訓練。

語文探究課的教學目的及訓練過程,主要在於形成學生訓練有素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投身於有價值的活動,靠自己的努力獲得結果,同時也獲得了一種能力。因為在蒐集資料、閲讀資料、分析、綜合資料的實踐中、練習中有所收穫。語文探究課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得到自由的發揮,這裏談的自由不是隨意的亂想,而是一種靠學生獨立實踐的行為,是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要從教師把着手教的“束縛”下逐步解放出來。當然,教育不是放手不管,教師要幫助考慮題目、提供有趣的材料、設備、工具等,以使學生能維持其獨立的實踐活動。

總之,探究課的教學目的主要在於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造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愛好,養成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訓練學生初步的研究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讀寫水平。

二、探究課的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國小語文課要探究的問題非常廣泛,但主要應結合課內學習進行。

1.結合語文課的探究題。一般有幾類課題:(1)對某一作家的作品的研究。可以研究一篇作品,也可以研究幾篇作品,如研究老舍先生的作品:老舍先生寫景作品的研究;老舍先生寫物作品的研究;老舍先生寫人作品的研究;老舍先生短篇散文的研究;老舍先生長篇小説的研究等。(2)不同作家同一題材作品的比較研究。如老舍寫的《貓》、魯迅寫的《兔和貓》(主要是最後寫貓的部分)、菡子寫的《八隻小貓》三篇作品的比較研究;又如巴金寫的《海上日出》和德福蘆花(日本)寫的《海上日出》的對比研究等。(3)對詩歌的研究。如研究幾篇新詩或對所喜愛的古詩的研究。

2.結合其他課的探究題。語文探究課的題目可以和各科聯繫,如和歷史課聯繫,可以研究歷史人物傳記,可以研究歷史上的某一事件,還可以研究歷史文物等。和地理課聯繫,研究的課題就更多了,如自然環境的研究(河流的演變、氣候的變化、林木的生長、沙塵暴的形成等);經濟地理研究(物產、交通等);鄉土地理、本國地理、世界地理都可以研究。和音樂界聯繫,可以研究音樂家的傳記及作品等。和自然課聯繫,可以研究科學家的傳記、研究某種生物的生長過程等。有時還可以根據生命中出現的問題作為研究課題。

(二)蒐集資料

1.必須掌握資料。學生的研究不能憑空去想,一定要有根有據地説明問題,用資料解決出現的問題。如要介紹作家的出生年代、社會、家庭背景,就要去讀該作家的傳記材料;如果是研究作品,就應該以作品為主,再蒐集一些解釋、説明、評價該作品的有關材料;若研究某一問題,就要圍繞問題蒐集資料。

2.資料來源。獲取資料的途徑可以通過觀察、閲讀書報和雜誌、訪問、回憶等。如對歷史文物的研究,就要觀察實物,記錄出土年代、造型、原料、工藝、用途等,還要閲讀一些書面資料,加以對證。經過研究,對其文化價值、歷史意義作出判斷。從哪一種途徑獲取資料,要根據學生已掌握的資料來確定。如果學生對所研究的事物比較熟悉,能獨立回憶事實,就不必去觀察、訪問,主要靠經過良好訓練的記憶去回憶,要習慣於調用記憶中的材料。平時語文課和各科學習的內容如記憶在大腦中,會成為豐富的資料寶庫。

(三)學習資料,分析、綜合材料,得到結論

材料到手不能馬上使用,必須先進行學習,瞭解材料內容要點及表達的思想感情,摘錄與研究課題有關的部分。如研究某作家的作品,必須認真閲讀作品,理解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語言表達特點等。學習之後,要對學習結果進行分析、比較、綜合要點,得出結論。學生思維的分析、綜合能力要在語文課內經常訓練,使學生逐步掌握分析、綜合能力及比較研究方法。例如,過去我在實驗班中曾讓老師給學生留過這樣的作業:三年級的學生,當學完《瑞雪圖》和《雨》兩課以後,教師引導學生比較這兩篇文章在記敍順序、內容重點、觀察順序方面,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有的學生在筆記本上是這樣回答的:《瑞雪圖》和《雨》兩課,記敍順序相同,內容重點不同,觀察順序不同。相同點:兩篇的記敍順序都是按雪前、雪中、雪後,雨前、雨中、雨後的順序寫的。不同點:1.《瑞雪圖》重點寫雪後;《雨》重點寫雨中。

2.《瑞雪圖》由遠及近地寫;《雨》同近及遠地寫。

又如當學生學完《趙州橋》、《翠鳥》、《爬山虎的腳》和《壁虎》幾課之後,讓學生比較這幾課是各抓住哪些特點把一種事物寫具體的。在學生自己整理的筆記中是這樣回答的:

《趙州橋》——作者是抓住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把事物寫具體的。

《翠鳥》——作者是抓住翠鳥的外貌和生活習性把事物寫具體的。

《爬山虎的腳》——作者是抓住爬山虎的腳長在什麼地方、長的樣子、怎麼爬行和它的作用把事物寫具體的。

《壁虎》——作者是抓住壁虎怎樣捉蟲把事物寫具體的。

這種比較,就使學生學會對知識的分類和系統化,不僅使學生學會知識歸類、表解、編提綱的閲讀方法,提高記筆記的能力,而且還學會比較、概括的思維方法,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其實這就是初步的研究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主要的是讓學生的思維活動起來,使其遇到一定的困難。困難就是對學生思維的刺激物,但又不是所有困難都能引起學生的思維。困難程度超過學生已有的經驗,就會使其不知所措,影響其信心。困難的程度必須適合學生已有的經驗,使其處理這個困難有一定的控制能力。通過解決困難使學生有系統地進行思維,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探究課的全過程是開放的,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研究過程的參與者、指導者。

參考文獻:

[1]張漢平《淺論語文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

[2]鄭遠洋、唐世貴《提高語文素質的幾點做法》

[3]焦順華《讓學生的個性放飛在課堂》

  國小語文論文範文大全【2】

摘 要: 分層激勵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從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保護自尊心、樹立自信心出發的,它是讓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開發、個性得到充分發展的教學策略。文章圍繞國小語文分層教學展開論述。

關鍵詞: 國小語文教學 分層教學 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必須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在由不同學生組成的班集體中,要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正確對待學生的個體差異。分層教學就是正確對待這一差異的教學策略。所謂分層教學,就是在備課時分層次備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習題,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給予不同層次的輔導,組織不同層次的檢測,根據不同層次進行評價,實現教育、學習、發展協調進行。我們在教育實踐中要特別注意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渠道,在這一環節中實施分層教學,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十分有效。

一、在教學中承認學生自學能力的差異,實行預習分層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一些學生善於獨立學考,而另一些學生則習慣在高度結構化的教學情景中學習。在這裏,有的學生需要具體的説明解釋,有的學生需要更多例子才能理解某些概念,有的學生需要更多的激勵和強化,而有的學生則可能一聽就懂。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了讓學生更快適應新課的學習,很多老師都會要求學生預習。這一點對高年級學生尤為重要。如果在下發預習提綱時不分層次,統一要求,努力影響學習的自學興趣,則學生絕不會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預習時可試回答課後問題。要求學生預習時能做多少題就做多少題。第1題要求全班完成,第2題大部分學生完成,第3題會做的就做。這樣分層預習,學生學得輕鬆,愉快。這樣做,會促使學生向上一層次靠攏,向高層次發展,達到分層推進的目的。

二、分層評價,及時調整層次

成功的評價反饋是對學生學習的最高獎賞,是激勵學生學習的有力手段,對不同層次學生應採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對學困生採用表揚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中等生採用激勵性評價,既指出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們積極向上;對優等生採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嚴謹謙虛,不斷超越自我,而及時調整層次是分層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如果固定學生的層次,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種不求上進的消極現象。因此,要及時調整層次,使每個學生都有升級或降級的可能,具體做法是:如果A組中的某些學生成績下降,還不如B組中的某些學生,就把A組中成績下降的學生調到B組,而將B組中成績進步的學生調換到A組;同樣,C組學生經過努力成績進步了,也可以調換到B組,B組學生成績退步的也可以調換到C組。這樣,通過評價,成績進步的學生上到高一層次,成績退步的學生降到低一層次,從而在班級中形成競爭意識,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在語文教學中,分層是根據學生的興趣、個性、學習過程中的方法運用等方面的不同進行的,標準不同,層次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動態的,可以根據學情做出新的選擇。雖然每個層次的劃分標準不同,但各個層次都要堅持一個原則,即要把鼓勵、喚醒、鼓舞學生的主體意識貫穿教學的始終。

三、因人而異,分層評價

每個學生的差異總是客觀存在的,不管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還是文化知識方面各自都有不同之處。因此,我們對每一個學生的評價應相應採取不同的法、形式和標準,在應試教育中,人們用一把“尺子”衡量每個學生,即文化知識考試成績好,一切都好;文化成績差,就一文不值。結果造成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局面,大量學生被迫厭學、棄學,成了應試教育的犧牲品,給社會產生了極為消極的負面影響。它的最大弊病就是忽視了學生客觀存在的差異,挫傷了大部分學生的積極性,而釀成惡果。新課改就是要改變這種與當今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教育、教學局面。可見能否正確評價學生,是決定教育、教學成效高低的重要環節。

四、分層教學,多層互動

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渠道,讓每個學生在每一堂課都能發揮作用,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學習中學會學習,是最為重要的。我們面對的每個學生都存在差異,這是絕大多數老師所認可的,對他們實行分層教學也是大家認為比較合適的。可是課堂分層教學的模式是什麼呢?這是每位老師最為關注的問題。分層教學不可能是一種模式,而是一種理念。所謂“教學模式”,其實是某種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的運用。而教育、教學方法是因人而異、因地而異的。把某種教育、教學方法當做一種模式硬套在一堂課上,我想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能的。每位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在每一堂課的教學過程中都是在多種教學方法靈活、綜合運用的過程中完成的。要使一堂課獲得成功,不管使用什麼方法,都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主體地位得到落實,而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就不可能不分層次、層面地進行教學。在分層教學中還要注意層次互動、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共同提高。例如在朗讀方面,先請閲讀能力較差的同學朗讀,讓同學們評議,再請具有一定閲讀能力的同學朗讀,還可以請同學邊朗讀邊表演。又如教學《三個兒子》,同學們閲讀後,感到疑惑:“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在討論時同學們提出了許多不同看法,有的説:“老爺爺可能眼花了。”有的説:“老爺爺可能是視線被某個媽媽擋住了。”還有的説:“老爺爺是不是説瞎話呢?”在討論老爺爺究竟看到了哪個孩子,他那句話的含義是什麼時,學生都提出了看法。充分流露出不同層面的學生對課文內容的不同理解。但經過熱烈討論,不同層面學生的交融與撞擊,最終達成了共識。即三個母親都稱讚自己的孩子,可在她們提水有困難的時候,只有一個孩子跑過去幫媽媽提水,值得稱讚的只有這一個孩子。所以怪不得老爺爺只看見一個孩子。這樣在課堂上多讓各個層次的學生各抒己見,既能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落實,又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交流,取長補短,最終達到共享學生成果的目的。

總之,對學生進行分層教育,要根據學生的智力、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等因素確定,然後對學生進行分組,這一步是為教師的備課和教學做準備和提供依據的。通過學生層次目標的確定,教師在進行備課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為每位學生的發展作科學規劃,為他們的學習和進步作指導,促進他們的潛力開發和能力發掘;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及時採取鼓勵措施,促進他們不斷進步和發展。在課堂教學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多層次的教學目標,並採取相應的教學手段,使教學目標逐一實現。

  國小語文論文範文大全【3】

摘 要:語文作為其他學科的基礎,首要的就是抓好寫字教學,寫得一手好字可以讓學生受益終身。新課程標準也十分強調對學生寫字能力的培養。為此,本文將從加強常規性的指導、認真訓練學生寫字的基本功、規範練字過程,做到持之以恆三個方面展開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國小語文;寫字教學;常規指導;寫字基本功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針對國小寫字教學做了明確要求,要求“國小生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掌握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並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貼;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然而,在當前的國小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新課程標準的踐行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寫字教學並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因為傳統的寫字教學就是讓學生大量的重複抄寫,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效果並不理想。很多學生在練習寫字時都敷衍了事,筆畫很隨性,時多時少,字體不夠端正,筆畫結構掌握能力差,還有個別學生竟然用簡筆字代替。之所以會出現以上情況,是因為學生們沒有真正理解漢字的內涵,沒有深入探索漢字的特徵,對漢字的書寫規律自然就一竅不通,漢字的書寫技巧沒有正確把握好。為此,教師應該多加指導,提高學生寫作成效。

一、加強常規性的指導

坐姿方法、拿筆姿勢、運筆技巧、字的筆畫結構等都屬於常規性的指導。拿筆姿勢以及字的筆畫結構這兩方面的指導在漢字書寫的教學中最需要引起重視。正確的寫字姿勢,極大地影響着學生的漢字書寫質量及身心健康。因而,對學生從小進行寫字姿勢的指導培養,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國小語文寫字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比如可以這樣指引一年級學生進行拿筆姿勢的寫字練習:首先,將《寫字姿勢》圖以課件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們,讓他們自己進行觀察並討論,而後讓學生自己説出圖中要説明的問題,就是要準確掌握拿筆的姿勢。其次,再以課件演示《兒歌》:“手掌手臂成直線,手裏筆尖應一寸。眼離桌面要一尺,身離桌邊要一拳。”還讓學生觀察討論,説出寫字時拿筆姿勢的重要性。最後,讓學生之間相互糾錯,教師觀察並予以協助,有不正確的及時糾正,讓學生的寫字姿勢標準正規。漢字筆畫結構方面的指導也不可或缺。漢字就是方塊字。獨體字較少,左右結構的字數量最多。寫這類字時,要求做到左右兩部分基本等高。如:材、科。學生了解了這一點,也就掌握了大部分漢字。而上下結構的字佈局要勻稱,如:姿。寫左中右結構的字時,要把每一部分都寫的又窄又長,如:湖。上中下結構的字則每部分都要寫的又扁又寬。總之,無論書寫什麼結構的漢字,都不能離開方塊字的根本。

二、認真訓練學生寫字的基本功

認真對待寫字,筆畫按順序、字體要端正,養成拿筆就是練字的習慣,是對學生練習寫字的基本要求。第一,練習基本筆畫不能敷衍,必須將基本筆畫練好才是寫好字的基礎。可見,低年級學生起初練習寫字時,要特別注意基本筆畫的練習。教師在教學時要從瞭解筆畫的名稱着手,讓學生觀察每種筆畫的結構,指引學生練習並掌握筆畫的書寫方法和技巧。第二,漢字的筆順是有一定規律的: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外到內,從內到外,從外到內後封口,先中間後兩邊等。所以教學中教師要要求學生嚴格按規範書寫。而基本筆順的指導既要結合識字教學進行,又要在寫字時加以提醒。第三,漢字具有富於多樣的結構。低年級的學生練字都使用田字格,所以低年級學生可以利用田字格來規範練字。方塊形是漢字的形體特徵,獨體字在漢字裏比較少見,數量最多的還屬左右結構的漢字。左右結構的漢字也有區別,根據不同的左右偏旁的高低和寬窄,左右結構的漢字可以分為左窄右寬、左寬右窄、左右相同等不同類型。

三、規範練字過程,做到持之以恆

讓學生們練字,不單單是為了讓學生們寫作業,最終目的是提高寫字的水平。想要寫得一手好字,規範學生的練字過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在練字伊始就要形成循序漸進的好習慣。

第一步,分析字形。在開始練字之前,學生首先要觀察所要寫的漢字,分析好字的形體,能夠主動看範字、讀範字,進而進行效仿。

第二步,記位置。分析好字形以後,教師要指引學生去留心範字。記好字的筆順、筆畫的長短、粗細,以及筆畫的`起、運、收筆在田字格的佔格位置或角度。

第三步,寫端正。經過了以上兩個步驟,便可引導學生進行仿寫,書寫時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看準田字格,不隨便下筆。一旦下筆,力爭一次把字寫正確,把字寫的端正、大方。

第四步,比好壞。引導學生把自己寫的字和範字做比較,比對出寫的好與不好的地方,也可以進行自我比較,把現在寫的字和以前寫的相比,看看自身有哪些進步與不足。

第五步,改完美。學生在進行比對之後,對自身寫字不完美的地方可以進行改寫。初學者可以使用橡皮來完成這一步驟,有一定寫字基礎的學生,可以根據前一個字的不足直接書寫下一個字,在下一個字當中找到不斷完善寫字的方法。

在佈置練字作業時,教師要注意的是,不要讓學生寫很多遍,這樣會增加學生的負擔,對練字本身產生厭倦。每個漢字的書寫最多四遍,一遍記字音,二遍記字形,三遍查準確,四遍講美觀。

當然,在國小語文寫字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地方還有很多,本文僅僅從三個方面入手展開分析,未免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同仁批評指正。

總之,語文課程的新目標就是提升學生的寫字水平,因此學生在起初練字時就要打好基礎。寫字可以讓學生領悟漢字的博大精深,可以有效傳承漢字的書法藝術,對學生日後的社會實踐也有很大幫助,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對學生都是受益匪淺的,是值得我們去重視的。希望本文的論述能為廣大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參考文獻:

[1] 王芳.國小語文低年級寫字教學芻議[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5).

[2] 孫喜鳳.國小低年級寫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1(3).

[3] 闞淑雲.淺談如何落實國小寫字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5).

[4] 朱振超.運用多媒體提高寫字教學效率[J].基礎教育研究,2016(8).

[5] 管鵬.當前國小寫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學週刊,2016(21).

[6] 樊自文.農村國小寫字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思考[J].學週刊,2016(27).

[7] 張香竹.國小語文寫字教學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3).

[8] 朱振超.運用多媒體提高寫字教學效率[J].基礎教育研究,2016(8) .

  國小語文論文範文大全【4】

【摘 要】國小語文教學要重視課堂教學的優化,我們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張揚個性、展示自我,徹底剔除“硬塞知識的辦法”。學生在課堂上能自主學習,掌握學習方法,我們的國小語文教學才會逐步走向高效課堂,才能促進國小語文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國小語文;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課堂

國小語文教學要重視課堂教學的優化,我們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張揚個性、展示自我,徹底剔除“硬塞知識的辦法”。因為只有學生在課堂上能自主學習了,掌握了學習方法,我們的國小語文教學才會逐步走向高效課堂,才能促進國小語文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那麼,如何構建國小語文高效課堂,仍是我們在不斷實踐和摸索的課題。我想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抓鋼攜領,編制教案,是建構國小語文高效課堂的前提

就是要吃透新課標,要弄清課本的知識要點、重點難點及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編制科學實效的教案,將學習內容處理成有序的、階梯性的、符合各層次學生認知規律的學習方案。要使優秀生從教案的設計中感到挑戰,一般學生受到激勵,學習困難的學生也能嚐到成功的喜悦。要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二、預習交流,預設目標,是建構國小語文高效課堂的關鍵

在課前預習中,學生要將文中出現的不能讀準的字,不理解的詞、句劃出,通過查字典解決基本的字詞問題,並通過上網、查閲資料等方式瞭解作者、寫作背景、文章的社會時代背景及文體特點,整理成小卡片。課堂上,學生將查閲的資料分小組交流或全班交流。再根據學生自學後對文本的把握,教師根據對課程標準的把握,通過師生共同討論,預設學習目標。

三、創設情境,質疑導學,是建構國小語文高效課堂的導線

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引導學生全身心參與其中,能讓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能把學生帶到想象的世界中去,使想象豐富活躍起來,完成思考的全過程,實現知識的內化,使學生智力得到新的發展。其次是質疑導學。在課堂上,要發動學生質疑問難,把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來,教師把這些問題按學習的層次歸類整理,然後據此組織學生研討。採用“質疑導學”的方法,使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變化,學生踴躍發言,課堂真正活躍起來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的體現。如教學《霧凇》中這樣一段:清早,寒風吹拂,霧氣繚繞。人們漫步在松花江觀賞着這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便會情不自禁地讚歎: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老師在引導學生品讀欣賞、充分感悟後,設計瞭如下練習:假如你看了霧凇奇景,會怎樣讚歎?學生語言豐富,思路開闊。

四、科學分組,合作探究,是建構國小語文高效課堂的基礎

開展合作學習,就必須組建學習小組,即全班學生按照成績、能力傾向、個性特徵等分為若干個小組,這樣既可以增加小組合作成員的多樣性,同時又可以增加合作學習小組間的競爭性。組內每人都有分工,如由誰組織、誰作記錄、誰承擔小組發言的任務、小組成員發言時其他同學幹什麼等等。總之,小組成員必須明白自己應承擔的角色,明白各自該為小組做什麼。但角色可以適當輪換,這樣能讓小組成員有機會擔任不同的角色,為學生創造多種嘗試的機會,以此來增強合作者的合作意識和責任感。同時,小組各成員應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形成一個有戰鬥力的羣體,確保每一次探究學習的質量。

五、多彩的課堂形式,是建構國小語文高效課堂的保證

優質高效的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理念,我們必須立足於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語文學習,實現有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從而達到這一最終目標。例如教學《翠鳥》時,可在課前讓學生説説自己喜歡什麼動物,從課本中、電視中、網上查找有關翠鳥的資料,上課時讓學生通過聯繫上下文以及課外資料,初步瞭解翠鳥的有關知識,體會翠鳥是大自然中的一員,應該給予保護。教師可啟發學生思考:翠鳥到底有哪些具體生活習性呢?這時教師為了繼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是説:“這個問題值得去研究,你們課後繼續查找資料,等找好資料,我們再交流探討。”這樣的教學,實現了課堂向課外開放讓學生帶着問題從課外轉向課內,再走向課外,培養了學生的研究興趣,發展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繫、校內外溝通的語文教育體系,改變了以往語文教學自我封閉、與社會隔絕的狀況。

  六、課後注重“課堂教學反思”,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推進器

布魯姆説過:“學習中經常取得成功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學習興趣,並改善學生作為學習者的自我概念。”教學反思是課堂教學再認識、再提高的過程,但現實中我們許多教師往往做不到,上完一堂課就以為任務完成、萬事大吉。而事實上,大凡優秀的教師都非常重視課後反思,這些教師也都非常看重課堂反饋並在教學中長期堅持思考的習慣,不斷地反思教學,即使是教學多年的老教師,因為他們清楚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成為膚淺的認識。

現在的語文課堂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費時多而收效微”的狀況。拿閲讀教學來説,一個是內容太多、太雜,老師駕馭不了,加上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於是無論是“西瓜”還是“芝麻”統統都要撿,“眉毛鬍子一把抓”來個一網打盡。一個是教學過程太繁,太複雜,又太雷同。內容多,重點多,環節多,又往往千課一面,千篇一律。老師累,學生煩,效率低。另一個是方法、策略不合適。表現為“兩化”和“三多三少”:教師活動多,學生活動少;師生對話多,學生個體與文本對話少;分析內容、開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語言,引導學生理解、積累、運用少。勢必削弱了語言文字的感染力,削弱了語文的魅力,導致語文應用能力不強,同時人文的薰陶也大打折扣。

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裏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於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首先,教師的知識底藴是教學之本。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是語文教師教好課的基礎。深厚的學科專業功底猶如泉水源源不斷,始終滋潤着我們的教學生命。一位舉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語文教師總是有着常人無法企及的魅力,在這樣的老師課堂上,你會如沐春風。

其次,國小語文課是欣賞課,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種多樣,或慷慨激昂,亢奮高歌;或如泣如訴,低聲吟唱;或淋漓盡致,纏綿哀婉。而有的教師感情充沛,善於以情感人;有的教師思維敏捷,注重設疑問難;有的教師嗓音清脆,通過誦讀課文激起學生閲讀的興趣;有的教師表達言簡意賅,從不經意處入手引導學生步步深入。語文的學習是美文的欣賞、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質的培養,課本中的文章都是通過精挑細選,對學生的成長有幫助的經典範文。不同的課文有不同的風格,因此也要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正如紅花還需綠葉襯一樣,一堂高效的課除了做到以上幾點以外,還必須有一個好的結束,也就是我們的結語。它應該是整堂課的一個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結尾,有如咀嚼乾果,品嚐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課的結尾,不僅可以對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和提煉昇華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取得“課雖盡而趣無窮、思未盡”效果。在語文課的結語中,選取一些趣例作為結尾,往往令人縈懷難忘

總之,如何構建國小語文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位國小語文教師面臨的研究課題,只有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學習大量先進的教學經驗,經過教學不斷砥礪和不斷的探究,我們的國小語文教學才能走向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國小語文教學研究》

[2]《國小語文課程標準》

[3]布魯姆.《為改善學習而評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14wlw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