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我們成功了》教學片斷及點評

《我們成功了》教學片斷及點評

在驗證實驗教材、驗證課程標準的研究活動中,我們組織全區二年級教師開展系列研究活動。聽了鍾老師執教的《我們成功了》一課,在熱烈的討論之後留給我頗深的是鍾老師教學思想給予我的思考:

《我們成功了》教學片斷及點評

上課伊始,鍾老師向學生出示一面五環旗。這一做法立刻引起學生們的極大興致,他們頓時爭先恐後地向大家介紹自己知道的有關情況……有一個小男孩心憤憤而口悱悱地説:“怎麼不早些在中國舉辦奧運會呀?為什麼等到2008年?”一個充滿稚氣的聲音道出了一個沉重的話題,教室裏頓時鴉雀無聲。在幾乎凝固了的氛圍中,鍾老師用深沉的語言向同學們娓娓講述在1993年中國僅以一票之差失去了2000年奧運會的主辦權。在xxxx年7月13日那個不平凡的夜晚,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了,那是個怎樣的不眠之夜啊!讓我們再用心感受一下。隨即鍾老師播放喜訊傳來時人們狂歡的錄像。

這個既是精心設計又是意外出現的開課形式體現了新課改的諸多精神:

1、教師有開發課程資源的意識。

關於五環旗,學生在不經意間通過不同的渠道或多或少地瞭解它,但那是無意識的。是零散的。在交流中,學生對五環旗的瞭解相對全面了、認識相對深刻了,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科具有豐富的人文性的特點。在資源共享的同時,較好地突出了語文課程的開放性,進一步説明:“語文教育的外延和生活相等”。

2、教師個人的知識被激活。

據專家分析,在未來的課堂上,知識將由三方面組成:教科書及教學參考書提供的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新課程將改變教科書一統課堂的局面,教材不再是學生唯一的知識源。鍾老師向大家聲情開茂地講述“為什麼不早些在中國舉辦呀?”這個問題時,是在向學生們介紹中國申奧的歷史,其艱難歷程告訴我們:成功是何等的來之不易啊!在學生激情湧動的時刻,回放實況錄像,學習心境水到渠成。

3、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中的是形式多樣的`朗讀。

朱作仁教授説過:“講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讀則使人感受”。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鍾老師在教學中,把讀的權利交給學生,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本文雖短小但感情充沛,令人振奮。基於這點考慮,鍾老師在教學中既充分發揮範讀與指導讀的作用,又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在第二自然段教學中,鍾老師根據句式特點,設計了引讀、接讀的朗讀方式。“登山則情滿於山,看海則意溢於海。”在老師飽滿熱情的感召下,全班學生振臂高呼:“我們成功了!”“我們愛北京!”“祖國萬歲!”此時此刻,他們彷彿就是人海歌潮中的一分子,與其説他們在朗讀,不如説他們在用心感受。在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中,學生們對課文的感悟得到提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實現有機的整合。

這篇課文文字雖少,但所呈現出來的場面是恢宏的,氣勢是磅礴的。在學生從真正意義上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之後,鍾老師適時向同學推薦適合描寫這個情境的成語:

歡聲雷動、欣喜若狂、載歌載舞、燈火輝煌。

這種獨具匠心的設計把課程標準中關於積累的目標落到了實處。關於積累,包括篇章(合寫作樣式、語言)、生活經驗、思想感情等方面的積累。在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的朗讀中,實際上就是一種文章樣式的積累、情感的積澱。而對於同語的積累,很多教師的確從思想上認識其重要性,但就教學而言,往往只限於課文中的詞語,像這樣從課文中抽出來又放不到具體的語境中的做法實際是資源的浪廢。內化的知識沒有適度的點擊,缺乏反芻和再現,久而久之就會封存在記憶的倉庫而被遺忘。鍾老師能夠憑藉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培養學生的語感與積累水乳交融。

標籤: 片斷 點評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5o2yw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