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古詩兩首》教學感想

《古詩兩首》教學感想

《池上》《小兒垂釣》有許多的相似之處。比如,他們的作者都是唐朝人,他們文中的主角都是兒童,而且故事發生的地點都和水有關係,都反映了兒童的天真和可愛等。但是,兩首詩的不同之處也不少。就拿作者來説,白居易大半世為官,詩作頗豐。目前存世的就有3600餘篇。胡令能早年做過手工匠,隱居莆田,一生未仕,詩作流傳下來的僅有四首。再從詩歌中的主要人物來看,雖然都是寫的兒童,但是在年齡上還是有所差別的,偷採白蓮的小娃高興的忘了隱藏自己的蹤跡,明顯的要比後者怕驚動了魚兒的小傢伙要小得多。前者的可愛是純天然的,後者的可愛可能介乎兒童和成人之間,已經有了一點心機了。

《古詩兩首》教學感想

在教學時,可以先讓孩子們從整體的.感知一下這兩首古詩。分別説一説他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然後根據學生的答案,引導學生去閲讀古詩。必要時,可以逐字逐句的進行咀嚼。應該説,這兩首古詩,都不難懂。這也是這兩位作者一貫的風格。語言通俗,深入淺出,平實自然,毫無雕琢修飾的痕跡,在寫作的手法上都具有“詞淺情深”的特點。

先説《池上》,這是一首描寫兒童生活的詩。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格,將詩中的小娃娃描寫得非常可愛、可親、可信。整首詩如同大白話,但極富韻味,令人讀後忍俊不禁、啞然失笑。

詩人在詩中敍述一個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準確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間的心情,勾畫出一幅採蓮圖。小娃娃瞞着大人偷偷地划着小船去採蓮,採到白蓮後他高興壞了,興奮得竟忘記了自己是瞞着大人偷偷去的,公然大搖大擺地划着小船跑回家,在湖裏清晰地留下了他小船經過的痕跡。詩人把一個充滿童趣的畫面和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娃娃形象寫得呼之欲出、活靈活現。

《小兒垂釣》也是一首描寫兒童生活情趣的詩作。

一、二句重在寫形,三、四句重在傳神。詩人對這垂釣小兒的形貌不加粉飾,直寫山野孩子頭髮蓬亂的本來面目,使人覺得自然可愛與真實可信。“側坐”帶有隨意坐下的意思。由此亦可想見小兒不拘形跡專注於釣魚的情景。“草映身”,不僅是在為小兒畫像,在結構上,也為下句的“路人借問”埋下伏筆。因為路人之向他打問,就因為看得見他。後兩句中“遙招手”的主語還是小兒。他之所以要以動作來代替答話,是害怕把魚驚散。他的動作是“遙招手”,説明他對路人的問話並非漠不關心。至於他在“招手”之後,又怎樣向“路人”低聲耳語,那是讀者想象中的事,詩人再沒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説明了“ 遙招手 ”的原因之後,詩作也就戛然而止。這首詩勾畫小兒垂釣的神情動態活靈活現,富有生趣,堪稱佳作。

由於語言的簡潔平實,所以學生理解詩意不難,背誦詩歌也不費力。儘管這是唐朝時期頑童的生活寫照,但是今天的孩子讀起來仍然感到趣味盎然。由此可見,古今孩子的天性是相同的。童真、童趣可以永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6yepv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