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匆匆課後反思

匆匆課後反思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着“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學習課文了解作品內容,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而“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則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匆匆課後反思

如何圍繞重難點,落實教學的實效性,我做了以下一些嘗試:

1、以讀促悟:語文的學習離不開讀,讀是學習語文的金鑰匙。本節課,我給學生大量的讀書時間,從聽讀錄音讀準字音,到朗讀課文讀懂文心;從靜心默讀到個性品讀。這些不同形式的讀,使學生在讀中體味文章的語言美,在讀中品味字裏行間流露的感情,在讀中學習作者的語言表達方式。

首先,我請同學們欣賞的是著名藝術家孫道臨朗誦的《匆匆》,孫先生的朗誦具有深厚的內功,他的聲音有一種奇特的魅力,僅三言兩語就會抓住你的心,對沒有接觸過文本的學生來説非常恰當。因為上次上課時,學生是現場發文章,現場上課,從未接觸文本。接着是自由朗讀、再次是展示朗讀讓你感受到“匆匆”的句子、還有將自己獨特的感悟融入朗讀中,讓同學聽,並談體會等。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實現了學生、文本、作者的三者對話。符合“讓學於學生,還學於學生”的理念。學生主體地位得以彰顯,而教師的引領作用也得以展現,教學落到了實處。

2、學法遷移。在師生共同品讀的過程中,我借用餘秋雨對散文的定義:“散文就是讀者與作者的悄然對話以及共同的思考。”潛移默化傳授學生品讀文章的方法,那就是“傾聽、思考、對話”三部曲,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運用此法學習文章,隨即又共同總結學法:當你用心傾聽和朗讀了作者的話語之後,再和作者一起思考,你會突然發現,你能聽到作者在和你一起對話,這就是一種品讀。形成認識後,我再讓學生用傾聽、思考加上讀和作者對話,繼續品讀文中其他部分。學生用學得的方法指導自己品讀課文第二至五自然段,在品讀中不斷獲得學習成功。

這樣一來,課堂教學變得紮實有效,下課後孩子能從課堂上帶走具體可操作的方法,能體會讀文的快樂,能在愉悦的學習過程中增強自信心,能在今後的閲讀實踐中有法可循。

3、讀寫結合:

葉聖淘説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舉一反三,練習閲讀和作文的熟練技巧。”怎樣利用好教材這個例子呢?著名作文專家丁有寬説:“讀寫結合,事半功倍。”

閲讀不是一個被動、機械地吸收課文信息的過程,而是積極、主動地從課文裏吸收各類信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並能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方法進行有效的仿寫,發揮他們的主體意識。而要真正學會仿寫,關鍵是老師要指導幫助學生品評其中的錦詞佳句,學習其立意和寫作技巧等,引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課中,我讓學生先讀文中的句子,“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讓學生仿説一句自己的時間是怎樣流逝的,接着讓學生去發現,文中表示時間流逝的詞語不僅僅是“過去,過去”,還有什麼?學生一下子就找到了“飛去”、“跨過”、“溜走”等,我讓學生給自己剛説的句子加上合適的動詞,學生信手拈來,句子也立刻生動了。我慢慢加大難度,你能一下子説兩句嗎?你能想一想後説出三句嗎?學生的思路開闊了,説得漸漸多了,也順了。課後作業中,我讓學生將自己説的句子寫下來,落實了寫。

總之,從讀到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是“生本、師生、生生”多維對話的平台,是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佳徑。

4、自主探究:學習中,我多次讓學生自主學習。如初讀課文,我讓學生獨立思考從文章哪些地方讀出了時光的匆匆;傾聽朗讀之後,我請學生跟着作者一起思考,要求讀懂文中一到兩處,並在文中做簡單的批註。這個環節我給足五分鐘,要求大家不裝樣子,不走過場,落實學生的自主學習;再如快速默讀課文,讓學生在感受深的地方寫寫自己的體會;還如學生將自己的體會融入朗讀中,其他同學聽後談感想,學生自主評議等。

《課標》明確提出“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只有當學生真正成為發展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時,學生的眼睛才亮、腦子才靈、心靈才明、智慧火花才能迸發。教師要成為“幕後推手”,要心甘情願地讓學。因為學生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學生的發展才是教學之根本。

當然,課還有很多的不足,希望老師們多多指教!

標籤: 課後 反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k77o6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