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匆匆》一課有感

《匆匆》一課有感

古人曰:與君一夜語,勝讀十年書。4月25日上午,我在達州市歌舞劇團聽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支玉恆老師講的《匆匆》一課,對古人的這句話感悟更深了。雖然僅僅是聽君一堂課,但未必不勝讀十年書。

《匆匆》一課有感

支老師借來上課的班是五年級,上的卻是六年級下半期才該學的課《匆匆》。課堂上學生使用的不是教本,卻是一張複印來的課文。就是這張複印來的課文課前預習後也被老師收去,在上課時又才發給學生。其教學難度不言而喻。可學生們對課文的感悟卻在支老師指導下的反覆誦讀中突現出來了。讓人無不驚歎。支老師在課堂上抓住了三個環節:用心靈誦讀;用心靈傾聽;用心靈傾訴。其間,支老師在反覆的示範後,又在肢體語言的暗示下,一個姓周的女同學在誦讀“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時,其將輕重、緩急、高低、虛實處理得恰如其分,引起台下聽課教師雷鳴般的掌聲。最後,學生在用心靈傾訴的時候,一句句膾炙人口的所謂格言警句讓人耳目一新:“只要你抓住時間,你就會變得偉大”、“虛度時間是敲給生命的警鐘”、“抓住今天的分分秒秒,明天你就會更美好”……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由些可見,支老師對課標的領悟是何等的精到。人們常有這樣的體驗:當讀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或一個動人的情節時,往往會熱淚盈眶或黯然神傷。為什麼?那是因為閲讀者帶着強烈的閲讀主體的個性特徵,閲讀時融進了自己的獨特情感、理解和體驗。因此在閲讀教學中,重視指導學生用心靈誦讀,融入角色,進行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會受到情感薰陶,會享受到審美的樂趣。

我在教學《小珊迪》時,也有過這樣的試探,也嚐到過甜頭。我引導學生把自己融入到故事的角色中進行朗讀實踐。學生朗讀到珊迪一次次乞求“我”買他火柴,特別是第三次時,多少孩子的聲音顫抖着,眼裏含着淚,彷彿自己就是故事中那可憐的孩子,可見他們已把自己當作珊迪;當讀到珊迪身受重傷還讓弟弟送回零錢,讀到臨死的他躺在破牀上還在牽掛弟弟時,學生把那句“我會永遠照顧小利比的”讀得是那麼堅定。這時候,他們又儼然成了文中的“我”了。

特別是最近在教學《黃河魂》一文時,我努力實踐支老師這一閲讀教學方法,效果甚佳。課文寫景有序,由遠及近,抓住了瀑布聲大、形壯的特點,運用擬人、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和豐富、生動的詞彙,以細膩的筆法,展現了壺口瀑布的恢弘氣勢。為了讓學生感悟到作者語言文字所描述的交融情景,澎湃激情和由瀑布的氣概想到黃河之魂,想到民族之魂,我在指導學生反覆誦讀中,讓學生注意讀出語感,注意了輕重、緩急、高低、剛柔。使作者的情感──從疑慮到被震撼,被折服,進而身心融化,希望時間凝固──也在學生的心中放縱地流淌,逐步地昇華。繼而感受到瀑布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精神,體會到這就是黃河的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從課後習題所反饋的信息來看,完全達到了教材編寫者預期的目的,真正做到了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自悟中收穫。這不僅可以使學生養成習慣,學會方法,還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素養。

支老師指導學生誦讀,特別要求學生用心靈去誦讀,去傾聽,去傾訴的閲讀教學方法,真正使感悟──在誦讀中突現。我效之亦受益匪淺。我想,作為國小語文教師,我們應努力去接收課改的新理念,去解讀課改的新理念,去實踐課改的新理念,不斷總結,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文法,努力融進課改的洪流,在課改這個大平台上盡展風流,為課改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標籤: 有感 一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2e6vw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