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認識面積評課稿【合集11篇】

認識面積評課稿【合集11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評課稿,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課堂教學,對探討課堂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優秀的評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認識面積評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認識面積評課稿【合集11篇】

認識面積評課稿1

一、本節課新課程理念鮮明突出

1、教師像導演。從提出教學目標,到完成教學任務,整個過程,教師始終扮演着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師出示了“圓”後,啟發學生提出學習目標“本節課你們想了解圓的哪些知識?”學生生成問題“什麼是圓的面積、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是什麼以及怎樣運用圓的面積公式解決有關問題。”在引導學生生成學習目標中扮演好了引導者角色。在學生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時,老師先通過引導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方法,實現知識遷移,然後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把圓剪拼成近似的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進而利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構建新知識。從這個層面來看,老師是一個很好的組織者。在學生剪、拼圖形的過程中,老師能夠深入每一小組指導學生如何將圓剪拼成長方形,並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從這個層面看老師是一個很好的合作者。

2、學生像演員。在推導圓的面積計算過程中,從學生動手實踐剪圓、自拼圖形,到學生自主探究和運用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整個過程,學生個個是主體,個個是主角,演的輕鬆,演的有特色,學的真實,用的靈活、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倡導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新理念。

二、本節課重視學生動手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

本節課學生有四次動手操作的機會:第一次是將圓按照4等份、8等份、16等份、32等份、64等份的要求進行分剪。第二次是學生將剪好的紙片拼成自己熟知的長方形等其他圖形。第三次是學生通過展台展示自己的拼圖。這既是學生自主探究新知的體現,又是突破難點重點的需要,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了學生的操作能力,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享受數學”。

三、緊密聯繫生活實際,突出學以致用

數學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它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本節課中,老師緊密聯繫學生的實際經驗,創設了讓學生觀察生活環境中自動噴水這一情境,向學生展示了生活中的圓形,從中提出數學問題,並加以解決,從而順利地引出新課,最後又讓學生計算出噴水頭噴出的最大面積,即圓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通過聯繫實際,計算面積,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應用所學的知識。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激發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然,本節課也有幾個值得商榷和加以改進的方面:

1、要充分挖掘教材資源,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本節課可以引導學生把圓折成三角形,嘗試推導圓的面積公式。這樣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而且可以收到殊途同歸的效果。

2、創設教學情境要立足於教學內容。總而言之,這節精品課,不僅充分展示了老師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風格,而且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探索。

認識面積評課稿2

今天在網上觀看了著名特級教師xxx在xxxx年上的一節三年級概念課《面積的認識》,底氣造就了大氣,正是俞老師自身的底氣-----對教材的獨特見解,深入的挖掘;對學生的瞭解;對知識建構的把握,造就了這一堂大氣的概念課。老師們都知道,概念課好上,但是要把一節概念課上好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俞老師卻給我們展示了一節充滿大智慧的數學概念課。下面就把我聽課的體會與大家分享。

1.俞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一節紮實的課。

華東師範大學葉瀾教授説“在一節課中,學生的學習首先必須是有意義的。”這個意義是什麼呢?初步的意義是他學到了新的知識;進一步是鍛鍊了他的能力;再進一步是他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了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強烈要求;再發展一步是他愈來愈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俞老師從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和學生談自己理解的“面”;接着是對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引導,過渡到數學學科中所謂的“面”,揭示面積的概念,再接着,組織學生認識面積單位,安排測量身邊物體面積的實踐體驗活動,鞏固知識,積澱新經驗,內化知識。學生從學到什麼是物體的面,到發現面是有大小的,再到主動測量,主動建立測量標準,無不體現這是一節紮實的課。

2.俞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一節充實的課。

整個的`教學過程中,俞老師面向全體學生,該動手時全體都動手,該思考時,學生都被俞老師引入深深地思考中,整個過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幹,從這一意義上講,這是一節充實的課。

3.俞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一節平實的課。

聽俞老師的課,沒有一點作秀的痕跡,就像他在上一節平時的課。從課的開頭就可見得,一般的公開課,上給聽課者聽的成分居多,總是用一些高科技的多媒體手段吸引聽課的老師,總是讓孩子們去配合自己的表演。可是俞老師的課時紮紮實實上給孩子們的課,沒有用過多的多媒體手段,只是用自己的幽默風趣的語言,簡潔明瞭的帶領孩子們去遨遊數學的世界,全無他人,這是一節真正的平實的課。

4.俞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一節真實的課。

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從這一意義上講,有遺憾的課才是一節真實的課,有缺點才能有進步,才能給聽課者留下反思的空間,才能與聽課者一同進步。俞老師的這節課在開頭用了大量的時間在生活中找物體的面,學生面的概念建立的很好,可是正是這一部分用的時間太長了,導致後面學習面積的概念,面積單位用時短,學生的操作稍嫌少了些,如果學生的操作在多一些,學生對面積單位的認識將更加深刻。

紮實、充實、平實、真實的課堂是我們教師對課堂的追求,俞老師正是給我們展現了一堂這樣的課。

認識面積評課稿3

一、注重面積認識的直觀性和層次性。

在課開始部分,教師就設計有效活動,安排了兩個同學分別擦洗大小黑板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發展對二維空間的認識,由此積累認識面及認識面的大小的活動經驗。再接着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身體物體的面,引導學生感知面的大小,進而讓學生能很好地理解面積的含義。

二、注重對面積概念認識的全面性。

學生的生活經驗常常認為只有向上擺放的“面”才有面積,為了突出面積概念的本質,教師讓學生摸摸桌子的側面,球面,看看湖面、鐘面,從而豐富了“面”的'表象,讓學生更全面地理解面積概念。

三、精心製造認知衝突,激發學生認識面積單位的需求。

教師精心選擇了兩個長方形,使學生用已有的觀察、重疊方法都不能方便地進行比較,產生認知衝突。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能不能借助另一個圖形來比較?如何藉助另一個圖形來比較?從而激發學生用面積單位進行測量的意

四、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讓學生逐步內化對面積概念的認識。

第一個練習題比較國家、省份面積的大小,用目測法。第二個練習是通過“數格子”的方法來確定圖形的大小;第三個練習則是提高練習,從中滲透了面積與長、寬、邊長間的聯繫,為下節課的學習埋下了伏筆。

建議與改進:

1、在發展學生面積守恆的觀念時,教師最好用數學書來操作,引導學生觀察書在橫放、豎放、斜放時的現象,從而滲透“圖形的面積不會因擺放形式的變化而變化”的守恆規律。

2、教師的過渡語還不夠精煉。例如,在學習完物體表面的面積後,教師可如此過渡:“物體的表面的大小,那我們學習的圖形有大小嗎?好,現在,我們

一起用手來比劃出幾個圖形。”

認識面積評課稿4

校本教研讓我們開展專業引領,同伴互助個人反思等教研活動。

作為年青教師的我從中受益匪淺,現將區教研員韓老師針對我執教的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認識面積》一課的點評記錄如下:

韓老師:你的這節課體現了課改精神。

你注重引導學生從實際領悟面積的內涵,概念理解方式靈活,可喜的是沒有讓學生背記概念,,而是通過實物舉例,動手去摸索理解,去把握。

韓老師:尤其是將手畫的黑板上,這個環節的設計處理不僅面積由物體表面大小遷移到圖形大小上來,而且讓學生明確規則圖形有面積,不規則的圖形也有面積,而且也有大小。

韓老師:從你的課堂上多次體現課改理念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不論是認識面積,還是比較面積大小都有所體現。

韓老師:課堂上還體現了估算意識,注重引導學生先估算,在進行計算,這種訓練培養了學生的估算能力很有幫助。

韓老師:課堂體現了學生主體性。

學生參與知識學習的全過程,讓學生經歷找面積比較的過程,並體驗比較大小的方法的'多樣化。

韓老師:從你的這節課,讓我看到泡崖國小教師的課改理念體現很明顯,課堂上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並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但是有優點也有缺點,下面,我就説説這一節課的問題。

韓老師:我覺得你們班的學生平時的訓練就不到位,尤其是課堂舉手發言直喊老師,不要求舉手姿勢特別規範,但是不能站着,甚至下地喊。

郭主任:對,這樣顯得課堂特別亂,再加上你的動作也比較隨意,説話,站姿,手勢給人感覺很鬧。

韓老師:老師的語言要抑揚頓挫,不能總是大聲,學生也大聲,課堂上你顯得躁,正像郭主任説得那樣,準備匆忙就顯得毛躁。

韓老師:再就是你在課堂上組織教學能力還得加強,如果一個環節結束,馬上讓學生調整狀態,進入下一個環節,不能你光顧着自己的教學任務,而忽略了學生雪地狀態。

現在看一節課的好壞,主要是看學生學的狀態。

郭主任:教師講的在好,學生不聽,那麼也是失敗的,你要在組織教學方面多下功夫。

要學生運用各種激勵的語言,讓每個學生的視線始終跟着老師走,一年級老師在課堂組織教學上就非常值得借鑑,有時間不妨去看看,就“還有一雙小眼睛沒看我”,“男生中有一個小腦袋沒有轉過來”……總之,教師鼓勵語言要靈活、生動。

韓老師:面積大小比較時反饋要控制速度,課堂教學動作要快,説的也那麼快,下面好多學生都沒有聽明白,這時你要加以控制。

還有有一個學生回報公式法,但是單位你沒有及時糾正。

我:對,這個問題我發現了,但是以為以後才認識所以不想浪費時間。

韓老師:這種想法不對,至少得給學生一個準確得知識。

要學會控制課堂,課堂發言也要有所把握,不能有幾個舉手的都要叫,要靈活處理,再有就是練習反饋要有側重,不能一個模式。

郭主任:韓老師提了這麼多寶貴意見,今後你要努力調整自己的教學,加強學生得訓練,我:感謝韓老師這麼誠懇的幫助我,我光注重教材的研究挖掘,卻忽略了自身素質的培養和學生訓練,今後要在這些薄弱環節上努力。

認識面積評課稿5

“面積的認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周長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節幾何概念教學課,從長度到面積,是空間認識發展上的一次飛躍,為面積單位教學及以後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提供了思維基礎。

本節課上李老師準確地把握了數學課程標準目標要求的內涵,根據學生的實際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實施富有創意的教學活動,課堂教學呈現如下一些特點。

一、在豐富的生活背景上學習數學,建立概念。

本節課上,陳老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逐步認識和體會,直觀地理解面積的含義:首先結合學生自己找的身邊的具體實例,通過找一找圖片中的物體的面、摸一摸桌子的'面的動作等活動,初步感知面積的含義;其次通過找長方形、正方形物體的面積,從而使學生感受面積並認識到平面圖形也有面積,又出示角讓學生找面積形成對比,使學生理解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使學生完整的認識面積的含義。然後在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實踐操作中,體驗比較面積大小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豐富對面積概念的理解,為後繼學習面積的度量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在一系列形式多樣的練習設計中深化概念。

國小生思維正處於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思維過程對具體形象存在着依賴性。李老師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了一系列的練習,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直觀認識了面積之後,通過比較身邊的學習用品的面積大小這一習題,既鞏固了面積的概念,又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第二個練習誰的面積比較大,追問學生能不能一下子比出來,再出示1一邊是長方形一邊是正方形,2大小不一的正方形3用同樣大小的正方形,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第三個練習讓學生估測圖形的面積應該是有多少個小方格,其實是在引導學生突破常規思維,理解面積是二維的,通過課件的逐步演示,用小方塊填充整個圖形,進一步豐富了面積的概念。

三、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

本節課上,無論是對“面積”含義的理解還是讓學生用不同的面積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李老師都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拼擺等活動進行學習和研究,加深學生對建立統一測量單位重要性的體驗。

四、幾點不足

1、教師給學生的思維活動空間還太小,沒有讓學生充分地去挖掘。

2、教師給學生準備的學具(素材)太少,太單一了,限制了學生的思維。

3、“用6個正方形拉出不同的圖形”這一練習應該讓學生動手拼一拼,摸一摸,得出面,再比較面積的大小。

4、教師總結性的話語太多,提問的學生面不廣,回答問題的學生太少。

認識面積評課稿6

本節課上鄭老師準確地把握了數學課程標準目標要求的內涵,根據學生的實際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實施富有創意的教學活動,課堂教學呈現如下一些特點。

一、在豐富的生活背景上學習數學,建立概念。

本節課上,鄭老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逐步認識和體會,直觀地理解面積的含義:首先結合學生自己找的身邊的具體實例,通過摸一摸黑板面的動作,找一找身邊還有什麼有面積等活動,初步感知面積的含義;其次通過找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積,從而使學生感受面積並認識到平面圖形也有面積,又出示角讓學生找面積形成對比,使學生理解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使學生完整的認識面積的含義。然後在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實踐操作中,體驗比較面積大小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豐富對面積概念的理解,為後繼學習面積的度量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在一系列形式多樣的`練習設計中深化概念。

國小生思維正處於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思維過程對具體形象存在着依賴性。鄭老師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了達標練習,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直觀認識了面積之後,通過廣告位招租這一習題,既鞏固了面積的概念,又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第二個練習誰的面積比較大,追問學生能不能一下子比出來,再出示1一邊是長方形一邊是正方形,2大小不一的正方形3用同樣大小的正方形,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第三個練習讓學生估測圖形的面積應該是有多少個小方格,其實是在引導學生突破常規思維,理解面積是二維的,通過課件的逐步演示,用小方塊填充整個圖形,進一步豐富了面積的概念。

三、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

本節課上,無論是對“面積”含義的理解還是讓學生用不同的面積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鄭老師都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拼擺等活動進行學習和研究,加深學生對建立統一測量單位重要性的體驗。

認識面積評課稿7

今天上午聽了三年級組吳老師的《認識面積》後感受頗深,認為有以下幾個亮點:

一、重視情景創設。

數學知識的學習有時是枯燥的。特別對於國小生來説,課的開始是否能吸引每一位學生的眼球,抓住每一個學生的心往往對整節課的成功與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節課中,老師以神偷奶爸的任務貫穿,使原本枯燥的數學概念課變得趣味盎然,有效驅動並保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注重探索體驗。

活動是兒童感知世界、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兒童社會交往的最初方式。切實有效的數學活動能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在本節課中,老師通過導學單的引領,帶動學生在自主探索、充分的體驗的基礎上,運用摸一摸、塗一塗、比一比等各種方法,真真切切地感悟到了面積的實際含義。

在這個環節中,老師為了確實達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經歷理解圖形面積的含義,探索一般圖形比較面積方法的過程。設計了許多活動,比如“直觀感知”層面上的説一説、摸一摸;比如從大到小排列5個圖形的.活動。這些活動都有着明確的目的,同時給學生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體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多樣性,也為下節課求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做好準備。

三、體現了有意義的學習。

本節課的學習,老師注重引導學生從實際領悟面積的內涵,概念理解方式靈活,通過實物舉例,動手去摸去理解,去把握,而不是讓學生背記概念。老師還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幫助學生深化面積的含義,區分周長。比如:讓學生在教室裏找一找,説一説;再比如提供圖片區分周長與面積,既鞏固了以前所學,又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面積的理解。不僅注意到了數學知識的連貫性,更是在有意義的實踐活動中對概念進一步強化。

整節課,學生們學習勁頭高漲,探索活動充分到位;教師教學設計精巧,點撥到位,很好地體現了市局的指導理念,是一節非常成功的課。

認識面積評課稿8

數學知識的學習有時是枯燥的,特別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説。在本節課中,劉敏老師從學生身邊常見的平面圖形入手,接着創設了問題情境,驅動了學生饒有興趣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來。劉老師的這節課學生興趣高漲,進行了充分的活動,並且在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等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索,在充分的體驗中,感悟到了面積的實際含義。教學過程比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這一理念。具體説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

一、概念的掌握比較紮實

在課的開始,劉老師通過讓學生摸數學書、桌子、黑板表面、鉛筆盒蓋的面,直觀感受物體表面的大小,再讓學生比較黑板面和數學書面的大小,通過比較引出面積的含義。接着再讓學生通過練習説一説什麼是數學書、課桌面、鉛筆盒蓋的大小,鞏固學生對面積概念的理解。隨後又讓學生自己選擇周圍物體並比較他們面積的大小。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自主説一説周圍物體表面的面積,和比較物體面積的大小,讓學生充分感知並且初步理解面積的概念。

二、體驗策略的`多樣性,感知用正方形進行測量的優點

劉老師先讓學生猜一猜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激發矛盾。再引導學生藉助老師提供的學具,同桌合作交流,自主選擇工具進行測量比較。讓學生體驗比較面積大小策略的多樣性,初步感知用正方形進行測量比較的優點。這一環節是整節課教學的難點,這裏放手讓學生充分自由發揮,學生可以將兩個圖形重疊後,再進行觀察;可以用方格子擺一擺數一數;還可以用長方形紙條擺一擺數一數……最後通過“你覺得哪種方法更好些”的問題的爭論,讓學生初步感知用正方形擺或畫正方形格子的方法比較的優點。

認識面積評課稿9

宋老師講這節課,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聽了之後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效果。有許多地方設計很是讓人耳目一新。

1、激發學生挑戰的心理。首先教師給與學生出示例題,學生猜測鳥巢的佔地面積大約是20讓學生猜測單位。雖然學生用了自己學過知識,進行猜測試填,但是學生們都結合自己的實際掌握的知識,認為自己填的單位不合適。這個時候,老師再適時的給與學生一個沒有學過的單位。這樣進入新課即使學生感覺有挑戰性,又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在已有的知識上進行猜測,這樣學生已經有了經驗,能夠較容易的進行學習。

2、給與學生建立腳手架。學生的`學習需要有支撐。在上本課內容之前,教師給與學生進行適當進行復習。這樣能夠在回顧舊知識的基礎上,學生能夠較好的進入新知識情景,更為重要的是學生的學習的腳手架建立起來,或者是重新樹立起來。這樣學生們能夠更好的去學習和理解本節課的知識。

3、學習和生活結合起來。教師的在教學中舉了很多的例子,而這些例子都是學生周圍現實世界接觸的地方,這樣學生能更好形成自己的數學形象,進行更為容易的形象思維,建立學生的表象。

4、本節課,教師在教學中,重在學生感受。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感覺器官去感受,才能夠更好的去理解和掌握。這樣非常容易給以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5、建議在最後不知一下作業,學生親自去體驗一下相關的面積,這樣學生能夠在有意識的觀察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認識面積評課稿10

聽了張老師的這節課,感覺到張老師對教材進行了細緻的分析,教學環節清晰、完整,教學目標達成情況較好。但整體來看,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想抓的內容太多,一節課40分鐘,容量太大。建議:

1、備課時,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知道什麼學生已經知道了,課上就不要再浪費時間,哪些新內容的教學需要用到舊知識,這些知識掌握的怎麼樣?都要有清楚的把握。

比如:在上課伊始,老師課件出示的這些常見的物品中除了書中的.圓柱形物品,還增加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物品,個人認為沒有必要。六年級的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有了對於圓柱的初步認識,和長方體、正方體一定能區分開,做如此安排浪費了時間。建議本換節的情境創設可以這樣,課前讓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圓柱形的物品。上課了,先出示書中的情境圖,讓學生從中找出圓柱,之後,讓學生把你課前準備的圓柱形物品高高的舉起來,大家互相看看,都是圓柱嗎?然後找出不是圓柱的,説説原因,以此來導入新課。

2、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要針對教學目標,要有目標指向,不做無用功。

3、探究側面積公式環節,這節課看似學生在動手,實際是在教師的牽引下操作,每一步都是按教師的要求去做,缺少獨立思考。建議放手讓孩子去做,課前讓孩子準備圓柱形物品時可以建議他們準備側面容易剪開的,可以讓孩子們自己試着剪,要相信學生的能力,放手讓學生去做。

認識面積評課稿11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學習了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基礎上來進行學習的。人教版教材將認識面積和麪積單位放在一課時進行課堂教學比較充實。而新課標教材認識面積獨立成節。教師必須吃透教材編寫意圖,利用廣泛的課程資源來教學,在學習本課知識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熟識的事例來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從而為後續的面積單位的學習和麪積計算的學習做好準備。羅老師的.課讓我回味無窮:

一、在豐富的生活背景上學習數學,建立概念。

本節課上,羅老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逐步認識和體會,直觀地理解面積的含義:首先結合學生自己找的身邊的具體實例,通過摸一摸書桌面的動作,找一找身邊還有什麼有面積等活動,初步感知面積的含義;其次通過找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積,從而使學生感受面積並認識到平面圖形也有面積,又出示開口圖形,學生學生在對比中理解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以完整的認識面積的含義。

二、在一系列形式多樣的練習設計中深化概念。

國小生思維正處於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思維過程對具體形象存在着依賴性。羅老師根據中段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了各種梯度的習題,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直觀認識了面積之後,既鞏固了面積的概念,又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在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時,追問學生能不能一下子比出來,在擺鋪的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第三個練習讓學生估測圖形的面積應該是有多少個小方格,其實是在引導學生突破常規思維,理解面積是二維的,通過課件的逐步演示,用小方塊填充整個圖形,進一步豐富了面積的概念。

三、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

本節課上,無論是對“面積”含義的理解還是讓學生用不同的面積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羅老師都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拼擺等活動進行學習和研究,加深學生對建立統一測量單位重要性的體驗。

標籤: 評課 面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kjl70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