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讀中品味和體驗生情

讀中品味和體驗生情

讀中品味和體驗生情_教學實錄及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通過一節節的語文課,對一篇篇文章的學習感悟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在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語言的實踐中逐步提高的。我在進行(語言的魅力)一課的教學中,圍繞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展開語文教學活動。

讀中品味和體驗生情

(語言的魅力)是一篇打動人心的好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講述的是:在繁華的巴黎大街的街頭,有一位盲老人在乞討,他的身邊立着一塊牌子,上面寫道“我什麼也看不見!”但是沒有人幫助他。法國著名詩人讓·比浩勒在牌子上添加了“春天到了,可是”幾個字,組成了“春天到了,可是我什麼也看不見!”這打動人心、富有詩意的語句。結果,巴黎街頭的行人變了,他們從開始對盲老人泠漠無情,到後來的熱情相助,老人獲得幫助後從心底漾出了喜悦之情。圍繞着“春天到了,可是我什麼都看不見!”這句話,行人的感情在變,老人的心情在變,在這變化之中,展示了語言所特有的魅力。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緊緊抓住這撥動人心絃的話語,適時引導,使學生自主學習;激發情感,使學生探究學習;語言實踐,使學生合作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語文學習中,學生是一個獨立的閲讀個體,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給學生一個獨立學習的空間,鼓勵他們主動地閲讀,積極地思考,並大膽地表述自己的觀點,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語言的魅力)一課中“春天到了,可是我什麼也看不見!”在文中起了“一波才動萬波湧”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應使學生在文本的對話中,獨自感受這句話在文中帶來的“波瀾”,體會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在教學中,我是這樣進行的':

師:請同學們將課文瀏覽一遍,你認為,在這篇文章中哪句話最有魅力,請你把它畫下來。

生:我畫的是“春天到了,可是我什麼也看不見”。

師:大家思考一下:在課文中,這句話和哪一句相比較,最有吸引力?

生:和“我什麼也看不見!”相比較它最有吸引力。

師: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兩句話,看看他們有什麼不同。

生: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春天來了,可是”這六個字。

師: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兩句話,結合課文,仔細想想它們還有什麼不同?

在初讀文章的基礎上,學生在獨自閲讀文章的過程中,找到了這篇文章中最有魅力的語句“春天到了,可是我什麼也看不見”。這是學生初步閲讀時的理解,要深入地體會文章的內容,品味語言的魅力僅僅停留在這裏是遠遠不夠的。

於是,我用文中藴含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的情感和文章中的情感產生共鳴,使學生層層深入地探究,理解和體會“春天到了,可是我什麼也看不見!”這富有魅力的語句,我在教學中是這樣進行的:

師:春天到了,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我們一起來讀讀文章中描寫春天的這段話。(生讀)師:請同學把這段話再讀一篇,邊讀邊想想你看見什麼了?聽見什麼了?

(課件:隨學生讀春天的語句,點擊字變色,並配聲音。)有的學生説:“看見了,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有的學生説:“看見了茂盛的綠樹、耀眼的紅花。”有的學生説:“聽到鶯歌燕語聲。”

在學生的發言中,我們能夠體會到,在反覆的誦讀中,電教手段的運用中,學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已經被調動起來了,他們用優美的語句描述着在閲讀之後,想象之後,頭腦中出現了美麗春天的景象,這時學生的想象力,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鍛鍊。學生對自然的喜愛、對美好春天的喜愛之情也得到了陶冶。

師:春天多美啊!(再打出一幅春光圖)可是盲老人的眼前一片漆黑,他什麼也看不見。

(畫面:一片漆黑,盲老人靜坐一旁,響起了哀婉的(江河水))剛才還是滿眼的春光,轉眼間竟是一片漆黑,通過電教手段將兩幅對比鮮明的畫面,同時展示在同學的面前。這強烈對比的畫面,還有那滴血帶淚的音樂,撞擊着學生幼小的心靈,使學生的情感和文中的情感產生了共鳴。在情感的共鳴之中我們看到:學生無言,淚掛腮邊,老師無言,教室靜寂,但是此處無聲勝有聲。學生的情感世界,已是“蕩起漣漪”,已是“翻江倒海”,已是“驚濤拍岸”,那帶淚的雙眼在告訴我們,此時學生對“春天到了。可是我什麼也看不見!”這句話有了更深的感受。

學生的語文素養是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和豐富的語言實踐中提高的。在語文教學改革中,胡老師善於創設真實感人的情境,用撥動孩子心絃的話語,激發情感,引導學生在閲讀中積累、感悟、薰陶,取得了明顯的教學效果。我想,這對於其他語文教師或許能提供一些借鑑和啟示。

標籤: 讀中 生情 品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nvg29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