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作文教學的性質是什麼

作文教學的性質是什麼

各位知道作文教學的性質是什麼嗎?小編知道哦,一起來看看下文吧。

作文教學的性質是什麼

  作文教學的性質

一、認清國小作文教學的性質,把握國小作文教學的方向

國小作文教學的性質是什麼呢?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原理告訴我們: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區別於其它事 物的質的規定性,這個質的規定性就是事物的本質屬性。因此,我們在研究國小作文教學的性質時,必須牢牢 把握它的本質屬性。要正確把握國小作文教學的本質屬性,即國小作文教學的性質,我們必須弄清以下兩個問 題:

1.國小生作文的性質是什麼?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國小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中明確指出:“國小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 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顯然,所謂“國小生作文”,是指小 學生為提高自己的書面表達能力而完成的習作練筆,它與成人的寫作有着本質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 面:

第一,寫作的目的不同。成人的寫作,大都是“有所為而作”,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有效地交流,這種交流 往往是超越時空的。通過交流,達到傳遞信息,溝通思想的目的。這種交流,往往有着一定的社會價值。而小 學生習作練筆的目的,是為了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為他們今後走向社會進行有效地交流夯實基礎。

第二,文章表達的要求不同。成人的科學論文是對某一學科領域科學規律的揭示,是對人類真理的探索和 發現。在內容上,必須具有科學性、學術性和獨創性的特點。在表達要求上,必須以豐富而翔實的材料為基礎 ,以嚴密的邏輯論證為手段,把自己對科學規律的認識準確地表達出來。同樣,成人的文學作品是對社會生活 現實的客觀反映。在創作時,作者必須以個人對生活的認識和感悟為基礎,充分運用虛構和典型化等手段,對 眾多個別的、特殊的社會生活現象進行抽象概括和提煉,使所創作的文學作品,既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對國小生來説,由於受他們認識水平和表達能力的限制,他們的習作練筆,只要求將自己耳聞目睹或親身經歷 的人和事、景和物如實地寫下來就行了。

第三,評價的標準不同。我們在評價成人的科學著作或文藝作品時,要看是否適應科學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是否具有科學價值,是否產生良好的社會反響,是否做到思想性和完美的表現形式的統一,等等。但是,我 們在評價國小生的習作時,主要看《大綱》中規定達到的作文基本功是否已經過關。對國小六年級學生來説, 主要看是否達到:字詞運用準確,句子通順連貫,有中心,有條理,內容真實具體,標點正確,字跡工整。顯 然,這個標準,對搞研究和創作的人來説是遠遠不夠的。但對國小生來説,需要進行五、六年嚴而有格的訓練 才能逐步達到。明確這一點極為重要,它可以幫助我們克服目前國小作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着的國小生作文文 學化和評價國小生作文“標準過高,評分過嚴”的不良傾向。

2.國小作文教學的性質是什麼?

國小生習作練筆的活動,是一個特殊的認識活動。在這個認識活動中,學生是認識的主體,習作的內容是 認識的客體。學生在習作活動中,需要藉助語言文字這個重要的中介手段,在觀察收集習作素材和進行習作構 思時,需要有語言的參與,習作構思的結果更需要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根據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學説,在人 腦反映外部現實的生理——心理的機制中,語言擔負着第二信號系統的職能。對剛剛上學的國小生來説,他們 尚未掌握語言文字這一重要的認識工具。國小生習作活動中認識主體的這些特點,決定了主體尚不能獨立地進 行習作活動,必須有教師的引導,於是便形成了作文教學活動區別於一般認識活動的獨特的“三維結構”(教 師、學生、習作內容),這就引出了國小作文教學的性質問題。我認為,所謂“國小作文教學的性質”,是指 教師指導學生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文字表達出來。顯而易見 ,國小作文教學的過程,是教師“教”學生“練習”作文的過程,是師生雙邊活動有機統一的過程。

為了正確把握國小作文教學的性質,我們在教學時,必須着力抓好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要充分發揮學生在習作練筆中的主體作用。在作文教學活動中,學生既是教師“教”的對象,更是 習作練筆的主體。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要走出“教師導,學生作”、“奉命作文”、“應試作文” 的怪圈,充分發揮學生習作練筆時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可讓學生圍繞習作要求,通過自己的觀察和積極思考 ,獲取習作的素材;讓學生通過嘗試練筆,發現疑難之處,並做好質疑的準備;讓學生通過嘗試修改,領悟修 改的方法,享受成功的歡樂,等等。可以説,能不能把全體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是衡量國小作文教學成 敗的關鍵。

第二,要有效地發揮教師在指導學生習作練筆中的主導作用。我們強調學生在習作練筆中的主體作用,是 否可以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呢?恰恰相反,不能有效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就不可能得到充 分的發揮,這是由國小生的認識特點決定的。要大面積提高國小生的作文水平,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問題 的關鍵在於如何有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我認為,在作文教學中,衡量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是否有效,主要 體現在:①能否最大限度地調動全體學生主動習作練筆的積極性,讓所有學生喜歡練筆、樂意練筆;②能否針 對學生積累、構思、修改中的共性問題進行有的放矢的指導,讓學生實現由“不會練”到“會練”的飛躍;③ 能否根據班級學生在知識和智力方面存在的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第三,要努力實現作文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的動態平衡。國小作文教學過程的實質,是教師指導 下的學生個體的認識過程和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存在着教師“教”的動態過程和學生“學”的動態過程 。努力實現兩個動態過程的平衡,使這兩個動態過程同步展開、同步發展,是提高作文教學效率的理想境界。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教”的動態過程,總是伴隨着學生“學”的動態過程而發生、展開,併為學生“學 ”的動態過程服務的。而且,這種服務貫穿於作文教學的全過程:①在組織啟動階段,表現為激發學生習作的 興趣,提出明確的習作目標,把學生的習作活動組織起來。②在具體的分類分層指導階段,表現為及時瞭解學 生習作中的疑難之處,捕捉前饋信息,並針對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在習作中遇到的共性和個性問題,及時 調控“教”的程序,並給予多種形式的指導和點撥。③在總結評價階段,表現為對學生的習作是否達到習作目 標作出總結和評價。通過總結和評價,一是對沒有達標或達標率較低的,採取個別輔導的形式組織補償教學; 二是儘量發掘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和鼓勵,激發學生習作的成就動機。

二、明確國小作文教學的任務,切實提高國小作文教學質量

我們在把握了作文教學方向的同時,還必須明確國小作文教學的任務,這是切實提高國小作文教學質量的 關鍵。那麼,國小作文教學的任務是什麼呢?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國小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中指出:“國小以學記敍文為主,也要學寫常用的應 用文。”“作文教學既要培養學生用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 的能力。”這為我們規定了國小作文教學的任務。具體地説,從文體方面看,主要學寫記敍文和常用的應用文 。從能力方面看,主要培養兩種能力,即認識能力(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用詞 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能力)。國小生作文是學生認識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為了進一 步明確國小作文教學的任務,我們在作文教學時,必須把握以下三點:

第一,明確“國小以學寫記敍文為主”的.意義所在。我認為,《大綱》規定國小以學寫記敍文為主是很有 道理的:①記敍文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文體之一。它以記敍、描寫人物、事件和環境景物為主,它是言語交 際的主要手段。因此,通過習作練筆,幫助學生夯實記敍的基本功,可以為學生將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②記敍文是以寫“實”為主要手段,大都敍寫學生親身經歷或耳聞目睹的人、事、景、物,敍寫的內容具體、 形象、生動,符合國小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思維特點。並且,具體、形象、生動的事物,最能激發學生的情感 ,使學生樂於習作練筆。

第二,要明確“國小也要學寫常用的應用文”的價值所在。記敍文固然是國小生習作練筆的重點,但是, 我們絕不能忽視對國小生進行常用應用文的練筆訓練。首先,應用文有廣泛的實用價值。讓國小生學會寫常用 的應用文,為他們今後走向社會進行交際和生活打好基礎,是國小作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我認為,根據現 代社會發展的要求,除了讓學生學會現行教材中規定的常用應用文外,還應適當補充其它常用應用文的練筆訓 練。其次,應用文具有語言準確、平實、質樸、簡明扼要的特點,這也是訓練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有效途 徑。

第三,要着力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和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是 國小作文教學的根本任務。而且,這兩方面的能力從一年級起就要注意培養。值得一提的是,在作文教學過程 中,這兩方面能力的培養,絕不是彼此孤立地、一個一個地疊加起來完成的,而是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伴隨着 作文教學過程一體化完成的。那麼,如何保證這兩方面的能力培養在作文教學過程中一體化完成呢?

國小作文教學主要是幫助學生解決“寫什麼”和“怎樣寫”兩大問題。“寫什麼”是指作文的內容;“怎 樣寫”是指作文的表達形式,即謀篇佈局。國小生的作文也要注意內容與形式的有機統一。學生作文的內容從 哪裏來呢?從對平時的日常生活的觀察中來。通過觀察,獲取感性認識,形成生活的表象。作文內容固然來源 於日常生活,但是,日常生活不等於作文內容,不是所有的日常生活都可以寫成作文。而且,單憑感官去感知 事物,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它必須有賴於思維的進一步加工和整理。因此,要使觀察到的生活素材上升為 作文內容,必須經歷一個思維加工和整理的過程。其流程如下:

觀察生活→思維的加工和整理→作文內容

從以上流程中我們可以看出,指導學生獲取作文內容的過程與培養學生認識能力的過程,是在一體化的教 學過程中完成的。

同樣,要把作文內容用恰當的語言文字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表達出來,並做到有中心、有條理、有重點 、有具體內容、有真情實感,也離不開認識能力,特別是思維的加工和整理能力。而且,提高學生語言文字表 達能力的過程與培養學生認識能力的過程,是在一體化的教學過程中完成的。因此,把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和 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作為統一的整體在作文教學過程中一體化地完成,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作文教學的理想境界 。

標籤: 教學 性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py7p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