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語文死海不死教後記

語文死海不死教後記

一、新穎巧妙的標題

語文死海不死教後記

標題“死海不死”,新穎、巧妙,引人入勝,語文教案-死海不死。“死海不死”中的兩個“死”字含義不同,“死”與“不死”互相矛盾,都是從不同的角度來揭示死海的特徵。全文圍繞“死”與“不死”展開説明,先説死海的“死”(沒有魚蝦、水草,寸草不生)再説死海的“死”(人不會被淹死,開發利用、出現生氣),最後又説到死海的“死”(死海終將乾涸),重點説“不死”,與標題呼應。標題“死海不死”既是文章的內容概括,又是文章的結構線索,耐人尋味。這種相反相成的修辭手法,常被人們採用,例如“天空不空”“恆星不恆”“愚公不愚”“孤兒不孤”等等,新奇有趣,發人深思。

二、多種説明方法的綜合運用

本文運用多種説明方法,把科學知識與奇異的現象、神奇的傳説結合起來進行介紹,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融為一體。

1.舉例子。舉出實例説明比較抽象、複雜的事物或事理,讓人信服。舉例説明分為列舉例子、典型舉例、類比舉例三類。列舉例子,即舉出較多的例子來説明事物或事理。如第一段列舉海水中沒有“魚蝦、水草”,海邊“寸草”不生的事例,説明死海的“死”。典型舉例,即舉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例子來説明事物或事理。如第二段,舉出即使不會游泳的人,也總是浮在水面上,不會被淹死的典型例子,説明死海的“不死”。

2.列數據。用數字來説明事物的本質特徵。如第四段,列舉了四個數據,説明死海的浮力為什麼這樣大。第六段,列舉了四個數據,説明死海成因的地形特點。最後一段,列舉一個數據,説明死海將來真的要“死”。

3.引用。引用有關資料來作説明的依據或充實説明的內容,引起讀者的興趣。如第三段,弓1用“屢淹不死”的傳説,描述死海“不死”的表面特徵,帶有神奇色彩。第五段,引用死海形成的神話,説明遠古時候人們對死海成因的猜測,富有浪漫色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

4.詮釋。對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質或特點作適當的解釋,揭示其部分含義。如第一段,“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這裏的“死”指魚蝦草木的死。因為死海鹹度很高,生物不能生長,所以叫“死海”。這就部分的揭示了死海的特徵。第二段,“真是‘死海不死’!”這裏的第二個“死”指人的死,“不死”是説死海浮力大,人不會被淹死。這又部分的揭示了死海的另一特徵。最後一段,“那時,死海真的要死了!”這裏的第二個“死”指死海的乾涸,揭示了死海的未來。

三、運用數字説明

運用數字説明是本文的一個特點。數字分確數(確切的數字)和約數(大約的數字)兩類。數字具有科學性和權威性,用得好,比文字説明更簡明、概括、具體,更有説服力。為了科學的説明死海的本質特徵—“鹹度很高”,文章列舉了四個數據。前三個數據從大到小依次分別列舉了三種主要礦物質的絕對含量之多,後一個數據指出各種鹽類和海水的相對比例之大,用的都是確數,説明統計的精確、具體,具有科學的權威性。測量死海的面積和平均深度,用確數;測量死海的最深處和每年水面下降,用約數,這是根據對死海的認識程度和死海的實際變化而確定的,數字用語也都是準確的,國中二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死海不死》。

四、引用神話傳説的作用

在知識小品中,往往引用一些神話傳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説明事物。離開了這點,旁徵博引,為追求增加文采而隨意堆砌材料,濫引趣聞,是不足取的。本文兩段傳説、神話對説明死海的特徵起着不同作用。引羅馬統帥狄杜處死俘虜而未得逞的傳説,對説明“死海不死”是一個很生動的例證。雖説是傳説,卻有史實作基礎,更主要是符合事物的.實際情況:死海浮力大,人投入海中不會下沉,哪怕是戴上腳鐐手銬的人(傳説中的俘虜是戴鐐銬的)。這種引用不悖事理,反能起到把死海的特徵説明得更形象更神奇的作用,增加讀者的閲讀興味。 同時,也從時間上説明死海存在悠久。

五、語言教學建議

《死海不死》一課要求學生在閲讀中辨清確數和約數的運用,理解準確數據的作用。分析課文前半篇時,老師設題:“把各種鹽分加在一起,佔死海全部海水的百分之二十三至二十五。”一句中的數據能否改為24%或者大約24%、24%左右?討論畢,學生感受頗多:原來這些很容易使自己疏忽而又枯燥乏味的數據,在説明文中卻起着這麼重要的説明作用。學生閲讀文章的慾望增強了,思維積極了。

教課文後半篇時,學生大膽質疑:“海水平均深度一百四十六米,最深的地方大約有四百米。”這個數據不科學,既然最深的地方是約數,平均深度怎麼會是個確數?有的説把“大約”移到“一百四十六米”之前,就通順了;有的説,科學測定的數據是不能隨意變動的,這不是修改病句;更多的學生認為應該根據死海實際情況來修改深度數據,因為説明文的數據具有準確性、科學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qvvk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