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故事教學中的提問類型分析

故事教學中的提問類型分析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故事教學中的提問類型分析及運用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故事教學中的提問類型分析

提問是幼兒園故事教學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提問對幼兒學習的作用來看,故事教學提問可分為四大類型:即激趣性提問、回顧性提問、啟思性提問和拓展性提問。現以故事《兔子哪裏去了》為例,對這四類不同類型的提問做簡要的分析。

1.激趣性提問——吸引注意,激發興趣

【示例】(1)兔子每天坐在房前欣賞來往的行人,它看見了誰呢?都發生了些什麼有趣的故事呢?小朋友們,想不想聽一聽故事《兔子哪兒去了》?(2)這裏有一張小動物的照片,你們看它漂亮嗎?(3)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在這隻小兔子身上都發生了什麼故事?

【分析】這類問題多運用在故事教學的導入和環節轉換的時候,其作用主要在於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的興趣。這類問題答案非常簡單,常常是肯定或否定性的選擇,不需要幼兒做深入的思考。

2.回顧性提問——幫助回顧,熟悉內容

【示例】(1)兔子見了非常喜歡,也去買了一頂什麼樣的帽子?兔子戴上帽子後發現了什麼?想了一個什麼好主意戴上帽子?(2)小猴拿了什麼到奇妙商店,怎樣問大象伯伯的?大象伯伯是怎麼説的?(3)小樹看到誰來了?小樹對小兔説了什麼?

【分析】這類問題呈現在故事教學活動的主要環節裏,目的在於幫助幼兒熟悉故事的角色、情節、內容以及複述故事中的重點詞句等。這類問題的答案都能在故事中直接找到,對幼兒來説是再現性的,不需要太多的思考,主要讓幼兒憑藉記憶來回答。

3啟思性提問——引導思考,促進理解

【示例】(1)為什麼別的小動物得不到小樹葉,而小熊可以得到?(2)兔子把所有好看的東西都用到了自己身上,他覺得自己可漂亮了,可為什麼大家卻説:兔子哪兒去了呢?(3)為什麼説大象伯伯的商店是“奇妙商店”呢?(4)前面講的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什麼?“金色的心”指的是什麼呢?

【分析】這類問題的目的`在於引導幼兒根據故事的內容、情節或線索進行思考,有助於幼兒理解故事的意義、思想或情感。這類問題的典型特點是需要幼兒思維的深度參與,其答案藴含在故事之中,但不一定有直接現成的答案,因而需要幼兒在真正理解的基礎上來回答。這類問題的問句特徵常常含有“為什麼”這一疑問詞,並且常常穿插在第二類問題之中。

4.拓展性提問——引導表達,拓展思維

【示例】(1)如果你碰到了這樣的事情會怎樣做?(2)你喜歡故事裏的哪個小動物?為什麼?(3)你們猜還有誰會帶來什麼廢物,大象伯伯又會把這件廢物變成什麼禮物呢?(4)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會用它來做什麼?

【分析】這類問題需要幼兒運用換位思考、移情或想象來回答,其目的在於引導幼兒表達自我的認識、觀念、態度、情感和想象等。這類問題的答案不在故事之中,但又與故事有着密切的聯繫,答案呈現出開放性、多元性。這類問題常常運用在熟悉和理解故事的結束部分,但也有少數問題穿插在熟悉或理解故事過程之中。

總而言之,上述四類問題不僅有着不同的作用及特點,而且對幼兒的思維發展水平及表達能力的要求也不一樣。激趣性提問對幼兒的思維水平要求較低,只是一種肯定與否定的選擇性思考:回顧性提問比激趣性提問的思維要求有所增高,它需要幼兒對教師提問語義的正確理解和對故事文字意義的真正理解;啟思性提問的思維水平要求較高,它需要幼兒具有一定的邏輯思考能力,對故事中的事與物的因果聯繫有一定的理解和認識能力;拓展性提問對幼兒思維及表達的要求更高,需要幼兒根據故事的語境線索或自我經驗、認識等進行充分的思考和表達。

因此,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發展水平設計故事教學中的提問。小班幼兒思維水平較低,語言表達能力也不強,在故事教學提問設計時常常只適用於第一、第二類提問;而中大班的幼兒隨着經驗的豐富、思維水平的增強和表達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師應逐步增加第三類、第四類問題,以促進幼兒深入理解作品的意義、思想和情感,並引導幼兒充分地想象和自主表達,讓幼兒與故事深度接觸,促進幼兒更好的發展。

標籤: 提問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r61k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