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哲學 >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1

孔孟老莊這些都是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人物,以至於隨口就吟出幾段名篇佳句,而想要更深層次的挖掘,梳理一下的各自的學派脈絡,淵源發展歷史,以及在相互碰撞中不斷髮展或者消亡,這些考證必將是一項巨大而繁瑣的工程。所幸本書作者對古代諸家研究透徹,又經過邏輯嚴密的考證,盡最大努力還原歷史,幫我們梳理中國哲學的衍生以及發展。對於想要學習古代哲學或者想要研究古代哲學的人,這本書就開啟了一扇門。

本書將中國哲學史劃分為三個時代:古代哲學,老子到韓非,又名“諸子哲學”;中世哲學,漢至北宋;近世哲學,這是唐以後了。其中各段時期,作者還有細分,這裏暫且不講,我只梳理一下大概框架,免得初次瞭解的人看的一臉懵懂。作者的劃分,其實和西方哲學發展史是有相似性的,有趣的是,發源地完全不同的文明史,文明的發展史竟有如此相似性。

此書主要講的是古代哲學,即“諸子哲學”。作者詳細列舉各家學派代表人物以及其思想,其中夾雜有對前人説法不靠譜之處的評判。現在才知道,原來小時候教科書裏直接寫出來的並不完全是真正的歷史,只是大多數人認為此説法更加接近歷史真相而已,但是就算如此若要認定即為如此便是大錯特錯了。以前學習的時候,都是支離破碎,從沒有系統認識。作者就講此類講解的非常清楚,例如莊子學説與生物進化論的關係,以及陽明理學等。

最後我想説説,很多人都認為哲學研究的都是很縹緲的事情。而事實上,它關聯的直接就是我們自己,和我們息息相關。很多人也都知道,哲學研究的都是本質的東西。但是為什麼研究本質的東西呢,因為研究本質就有了全面的認識,有了正確而全面的'認識,才會更好的指導我們的思維行動。哲學、宗教和神學都是每個人必看的書籍,這類書籍都是研究道的層面,而那麼多實際操作案例只是術而已。沒有戰略的戰術只會走的越來越迷茫。

  《中國哲學史大綱》讀後感2

中國哲學是世界上最早的傳統哲學之一,在古中國是沒有“哲學”的概念,“哲學”這詞最早是出現在希臘,後在近代引進這個概念,但“哲”這一詞在中國則起源的很早,如“古代先哲”“孔門十哲等”。中國哲學的起源,大部分認為是在東周時期,其實這只是萌芽階段,真正形成是在春秋末期,而繁盛則是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以孔子的儒家、墨子的墨家、還有老子的道家為代表,但是在很早之前《易經》的內容,就已經涉及哲學,表面上看是一部占卜的書籍,但是其中包含着中國傳統哲學的思想和原理,包含着“有無相生”的宇宙觀。

經過長時間的演變,中國哲學形成了自身的獨特理論,致力於研究天人之間的關係和古今歷史的規律。且中國哲學特別重視哲理與倫理。每一個時期都有各自時期的文化思想,“江山代有人才出”而胡適編輯整理的《中國哲學史大綱》深入淺出的講述了中國哲學的發展與真實性,胡適先生文筆認真嚴謹,對比的手法中經典隨手拈來,不得不佩服他的知識儲備量。

讓人感到有趣的是,胡適先生在開篇中鑑定哲學史書的真實性。雖説年代久遠,真假不好定論,但假的必然會出現漏洞,孟子説:“盡信書則不如無數,”縱觀歷史,可以看出,孟子是何等的崇拜孔子,但對於孔子的手定之書,還是持懷疑的態度。胡適説:“哲學史最重學説的真相、先後的次序和沿革可看出線索。”

就以曾國藩的《冰鑑》一書為例,據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本《冰鑑》一書前言所説:“然一九四九年之後,它在中國大陸基本絕跡。”後有學者查各種書目,1949—1994年間中國大陸確無《冰鑑》出版記錄,而1994—2013年間出版的《冰鑑》則只有個別不署名曾國藩原著,且曾國藩的書籍中,並沒有説《冰鑑》一書,由此可以斷定,此書必然不是曾國藩所著,臨近近代尚且如何,更何況更遙遠的古代,冠以名人的名字,出版非所著圖書比比皆是。

胡適先生在對比中,還發現《管子》、《廣尹子》、《商君書》都是後人所偽造。全書一共十二篇,第二篇至十一篇,主要以人物為主題,系統的闡述老子到韓非子哲學思想上的歷史演變,而以上所説的內容,是第一篇《導讀》,胡適先生以此為開篇,講述中國歷史的真相,中國雖是歷史文化保留最好的國家,但依舊免不了大量杜撰和編造的內容,我想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避免的歷史現實。而正是因為如此,胡適先生編寫了這本《中國哲學史大綱》,讓後人更加清晰的認識歷史與中國哲學,避免人云亦云。

什麼是哲學?凡研究人生切要問題,從根本上着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hexue/7wjp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