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中國歷史》讀後感

《中國歷史》讀後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歷史》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歷史》讀後感

《中國歷史》讀後感1

歷史的長河源遠流長,在這富饒的大地上,我中華經歷了多少風雨,但我中華人名卻不肯向困難低頭,風雨之後必有彩虹!這也體現了我們中華兒女的不屈精神!

所以,我在這個寒假裏讀了《中國歷史》裏面很多經典的故事,比如:開天闢地、文明的搖籃、炎黃子孫……但最吸引我的是大禹治水,説到大禹治水,就讓我來給你們講講吧。堯、舜那個時代,洪水氾濫,到處汪洋一片,人們沒地方住,只好像鳥兒一樣在樹梢上做窩避難。自從舜把禹找來治理水患以後,禹就決心要避免父親所犯的錯誤,不能再用圍堵的方法來治水了。

所以他決定用一種相反的方法來對付洪水——他採取“疏導法”。讓大水儘可能地流到大海去。他心想,我自己疏導,也不行啊!於是他挑選了一些能幹的助手,跟着他一起治水患。

為了治洪水,他結婚第四天就出門了,整整十三年,沒回家了。其中三次經過家門,但都沒有回去。

第一次,他從家門口經過,聽見妻子在痛苦呻吟,兒子呱呱墜地時的哭聲。第二次他從家門口過,孩子已經會喊爸爸了。第三次,孩子已經十三歲了,跑過來拉着他的手,緊緊挨着他,捨不得離開,他也沒法跟着回家去。

禹實在太忙了,他變得又黑又瘦,下巴也尖了。他的手腳長出了繭,連腿上的汗毛都沒了。不過,他終於成功了。

中華大地上的人們團結友愛,中華的歷史和未來也一定一次燦爛!還有我學到了很多,比如:只要你什麼事都別放棄,才能把一件事做成。

《中國歷史》讀後感2

今天,我們學習了三個故事,一個是《火牛陣》,一個是《出外靠朋友》,另一個是《雞鳴狗盜》。讓我先説説第一個故事吧!

火牛陣就是,牛角上都綁上利刃,牛尾上點上火,一羣發了瘋的火牛就像瘋了一樣,向前狂奔,在戰爭中把敵軍的軍營燒的火光沖天。這讓我看到,人只要喜歡動腦筋,就會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反敗為勝。

《出門靠朋友》講的是,戰國時代,大家比賽交朋友,因為朋友可以幫他們動腦筋,出主意去解決問題,甚至出生入死。這個故事告訴我朋友對我們的重要性

。最後一個故事《雞鳴狗盜》講的是,一個國家正在攻打另一個國家,在路上要經過的其中有一個國家,它的大門是早上開門,晚上不開。當打仗時,前面那個國家的軍隊趁沒有關門之前進入了這個國家的大門,等到另一個國家的軍隊到達時,天已經很晚了,大門早已經關上了,就不能繼續追趕前面的軍隊。於是後面的軍隊就有人想出來了一個辦法:學雞叫。有士兵一學雞叫,滿城的雞一聽到有雞叫聲,就都叫了起來。看門的還以為是天亮了,就把門打開了。他們真是太聰明瞭。

這三個故事都給我講了古代人的故事,我向他們真的學習不少知識和智慧。我很喜歡中國歷史,有時間一定要多讀歷史書。

《中國歷史》讀後感3

最近我讀了《中國歷史故事集之馬陵道上》,講的事戰國時期齊國的孫臏智退魏國的龐涓的故事。

自孫臏被魏惠王剜掉了兩塊膝蓋骨,齊威王知道後派淳于髡帶孫臏回齊國。公元前343年,龐涓攻打韓國,齊威王拜田忌為大將,田嬰為副將,孫臏為軍師,發兵五萬救韓。孫臏直接打魏國。龐涓回國救援。救援途中,龐涓三次清點齊軍的剩餘爐灶,發現做的飯越來越少。龐涓認為齊軍大部分都逃跑了,就指揮大軍追趕。

追到馬陵,正好是十月底,晚上沒有月亮,龐涓的大軍頂着星星走。忽然,前面傳來報告,前方山道被樹木堵住。龐涓發現只有一棵樹沒有被砍倒,還有幾個大字。龐涓叫人用火把一照--上面寫着“龐涓死於此樹下”。

這一照,不知有多少箭,像下雨似的落下來,山前山後、山左山右全是齊兵,魏兵跑的跑、降的降,其他的都死了,龐涓也葬身於亂箭之中。魏國打了敗仗,孫臏取得了勝利。

我認為孫臏的計策很妙,故意減少爐灶,引誘魏兵追趕。算準了魏兵到達的時辰,埋伏好弓箭手。樹邊火光一亮,就放箭攻擊。

孫臏為了打敗龐涓,設了這個計,真是太經典了。我為他的才華讚歎!

《中國歷史》讀後感4

最近我讀了《中國歷史故事集之得隴望蜀》,它講的是東漢時期漢光武平定天下的事。

公元30年,公孫述是蜀地的統治者,隗囂是隴右的王。

漢光武為了平定天下,寫信請公孫述和隗囂歸附漢朝求和。公孫述不但不答應,反而還來攻打漢光武。漢光武派兵攻打成都,暗地裏防着隗囂。

隗囂沉不住氣,先發兵攻打漢光武。漢光武親自征伐隗囂,輕而易舉地把隗囂打敗。漢光武在回京的路上給圍困西城和上?的將軍説:“那兩個城打下來後,你們立即去攻打蜀地。我的毛病在於平定了隴右,又希望平定蜀地。每次發兵,我的鬍鬚總白一點。如果不這樣,怎麼平定天下!”

公元36年,蜀地被漢光武的部隊攻破,最終平定了天下。

我覺得漢光武先禮後兵,得隴望蜀,志向遠大,所以平定天下。而且他善於發兵,有賞有罰,將自己的國家整頓的很好,在和其他國家打仗就可以輕易勝利。

看了這個故事,我覺得做事不要得到一點點收穫就滿足,要求應該更高,志向應該更遠大,才能有更大的成就和收穫。

《中國歷史》讀後感5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由我國着名的教育家和語言文字家林漢達編寫的《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這本書是從春秋到三國的歷史故事合集,共講了五個系列:《春秋故事》、《戰國故事》、《西漢故事》、《東漢故事》、《三國故事》。故事中有千金一笑、韓信拜將、三顧茅廬、暗箭傷人、完璧歸趙......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韓信拜將,韓信沒成名時,平時出門喜歡佩帶寶劍。別人看着韓信文不文、武不武的樣子,覺得很不順眼。有一個屠夫的兒子就要挑起事端,對韓信説:你敢跟我拼一拼?你敢,就拿起劍來刺我;不敢,就從我的褲襠底下鑽過去。韓信看了他一會兒,就從他的褲襠底下爬過去了。周圍的人都取笑他,還得了個外號,叫鑽褲襠的。韓信當時雖當眾受辱,可心懷大志,一心成就末來。後多虧遇到了承相蕭何,由於蕭何三番五次的向漢王劉邦推薦韓信,漢王同意重用,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智勇雙全後來他就成為了大英雄。

本書的內容雖是講述歷史,但故事情節卻深深的吸引着我,閲讀時一點也不覺得枯燥。通過閲讀讓我瞭解到了我國的.一些歷史典故,豐富了我的文化知識。書裏的每一個成語故事都對應着一個耐人尋味的道理,我感覺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歷史故事書,特推薦大家都去讀讀這本有意義的書。

《中國歷史》讀後感6

當我看到這本 5 釐米厚、跟字典沒多少區別的《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時,基本上已經失去了興趣。但為了完成暑假作業,我被迫翻開了這本"字典",突然發現,這本書並沒有我想像的那樣乏味,裏面的故事非常有趣。一下子,我的勁頭上來了。我開始認真讀這本書,日日夜夜,每天都讀。終於讀完了從《春秋故事》、《戰國故事》到《東漢故事》、《三國故事》等 120 多個歷史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管鮑之交》。

它主要講了管仲和鮑叔牙的友誼。他們把對方看得比自己還重,處處替對方着想。他們一塊做買賣,一塊打仗。買賣是合夥的,管仲家裏窮,於是鮑叔牙本錢出得多。可是,他們賺了錢,鮑叔牙讓管仲多拿錢,自己卻沒有多少;一出兵,鮑叔牙跑在管仲的前頭。退兵的時候,鮑叔牙又跑到管仲的後頭。人們都説管仲貪生怕死,可是鮑叔牙卻替管仲分辨。這個故事告訴我朋友之間應該坦誠相待,處處講誠信。我想, 如果我們學習上,同學之間能互相幫助,有困難共同幫助解決,一定沒有什麼能難倒我們的。

《中國歷史》讀後感7

暑假裏,我閲讀了《中國歷史故事》。它不僅讓我瞭解古代歷史,還讓我深刻反省現代人的優點和不足。

《中國歷史故事》這本書是一本歷史書,它講述了發生在春秋、戰國、東漢、西漢、三國時期發生的故事。用現代的語言完美講述了古人的智慧、迷信、勇敢……讀着,就猶如古代的場景又浮現在我們眼前。

在這本書裏,我瞭解了不少古代故事,但也發現古人為了權力,很狠毒:鄭莊公的將軍因妒忌猛將頻考的權力,將他用箭射死;魏王的大臣龐涓為鞏固自己的權力,想盡辦法折磨孫臏;魏王的大臣須賈為了害範準,説他私通齊國,毒辣的打他……我不禁吃驚權力對一些人的誘惑。

當然,在歷史上也有不少正直的賢者呢!比如“用人不疑”裏的樂羊。樂羊受魏王的邀請去攻打中山國。而他的兒子樂舒卻在中山國做官。他兒子樂舒勸父親別打,而樂羊不但不聽,反而罵兒子。他的不徇私情,為國家着想令人佩服。

爸爸告訴我,看歷史書,可以“以史為鑑”、“學史明志”,看《中國歷史故事》,真好。

《中國歷史》讀後感8

在這個寒假,我從《中國歷史名人傳》這本書中,認識了許多歷史人物,有博學多才的杜預,忠勇可嘉的李靖……我最喜歡的人物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諸葛亮總是身穿長衫,手拿羽扇,像一個逍遙自在的神仙。有一次,諸葛亮和周瑜在商量軍事。周瑜想為難他,讓他三天內造3萬支箭,諸葛亮就答應了,並立下了軍令狀。魯肅知道周瑜想陷害諸葛亮,對此非常擔心,三天內,怎會完成任務呢?諸葛亮只是讓魯肅悄悄準備一些船,弄了點稻草做成稻草人,豎在船上。第二天的晚上,江上霧氣瀰漫,諸葛亮就令人開船逼近曹軍,還令人敲着戰鼓,曹操想着有人突襲,就令射箭手前去射箭,箭全部射在了稻草人身上,一面射滿了,就讓船掉頭繼續受箭,最後估計十萬支箭已夠,諸葛亮立即退回,最後,他完成了任務。原來,諸葛亮已經算出三天內必有大霧,才想到了這個方法,讓人不得不佩服他。

關於諸葛亮的故事還有很多,我從他的故事中知道了,做事不能太魯莽,要憑藉智慧去做事。

《中國歷史》讀後感9

説實話,那本書我並沒有完全理解,有些字詞都會不理解,但我不喜歡在讀一個故事中停頓,然後去找難題,我覺得這樣會打斷我的思路把前面的故事都忘掉。

有些同學説,《中國歷史故事》就像一杯淡淡的白開水,沒有什麼閃亮之處,但我覺得並非如此。每一篇小小的故事都有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讀故事的時候我就可以自我陶醉在其中,想象當時的畫面,想象那些人的説話的語氣,總感覺的讀這本書就像在看電影,甚至比看電影更有趣,因為讀這本書還可以給我們一個想象的空間,讀這樣的一本書,何樂而不為呢?

這本書讓我着迷了,就在昨天,我在看書,媽媽説:“題目不會做啊?”我就大聲説:“別吵,我在看書!”其實有時候我也挺暴力的,雖然知道這是不對的行為。我確實有些怪,別人如果愛看書都是顯得很安靜,好像聽不見別人説的話,陶醉進去了,可我卻在看書的時候顯得特別煩躁,特別不喜歡在看書的時候打擾我。我媽媽知道我在看書,也就應了一句:“哦哦。”一篇看完之後我又忍不住去看另一篇,有一次居然把一個時期快看完了,誰叫我看得慢,我都是一字字在心裏讀過來的,看完一個時期已經很厲害了。

其實我更覺得這本書就是一條大河,一會平靜,一會兒波濤洶湧,我特別喜歡這本書,讀這本書讓我很舒服。

《中國歷史》讀後感10

《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語言學家林漢達編著的,有春秋故事、戰國故事、西漢故事、東漢故事、三國故事組成,內容很豐富,讀來讓人愛不釋手。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千金一笑。

千金一笑的故事發生在兩千七百多年前,講的是周幽王的荒唐事兒。這個周幽王什麼國家大事都不管,光講究吃喝玩樂,還到處找美人兒。他為了讓他最喜歡的美女褒姒高興,竟然同意了虢石父點烽火台的餿主意。眾所周知,烽火台的烽火是兵家的信號,不能隨意亂點。但周幽王不顧鄭國友的勸告,一意孤行,結果讓看見烽火趕來救援的諸侯們大呼上當又憤憤離去。後來真的發生了戰事,點了烽火,也沒有諸侯來救援了,周幽王因此喪命。

不知那個褒姒的娘娘是不是真的把烽火當煙花看,是不是真的笑了,這千金一笑的故事流傳了下來。一個不關心國事的君王如何能夠治理好國家,如何能夠讓百姓安居樂業?恐怕這故事留下來的“笑”,更多是對周幽王的諷刺吧。大到治理國家,小到為人處事,誠信是基本的要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説的也是這個道理。

讀了這本書,讓我對國家的歷史有了更多的理解,以史為鑑,不斷用知識和智慧武裝頭腦,長大能夠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標籤: 讀後感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dv1wj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