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哲學 >

關於大理石鑿出哲學的範文

關於大理石鑿出哲學的範文

一般西洋美術史論到雕刻的時候,往往把羅丹作為米開朗基羅的繼承者,把三百年間的雕刻家都忽略過去,忘卻掉。其實在這期間,歐洲的雕刻藝術相當繁榮。十六七世紀,在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下,歐洲各國的宮廷和教堂都有雕刻家留下大量代表時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作品。更近,在法國大革命時代,法國烏東塑造了伏爾泰、狄德羅、盧梭、米拉波的像,還有華盛頓、富蘭克林的像。卡爾波是羅丹的老師,著名的動物雕刻家巴力也曾指導過他。羅丹是這個傳統所培養出來的,為什麼他的出現,大有“一洗萬古凡馬空”的氣勢呢?

關於大理石鑿出哲學的範文

羅丹的出現,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變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約束打破。他不從傳統的規格、觀眾的期待去考慮構思,他以雕刻家個人的認識和深切感受作為創造的出發點。

如《加萊市民》。加萊是法國北海岸的一個城市,1347年英王愛德華三世圍城,下令城中選出六名士紳領袖,露頂赤足,穿上麻衫,頸繫繩索,持城門鑰匙,出城投降就刑,否則將屠城報復。士紳中有六人自願犧牲自己以救城中百姓。據記載,懷孕的英後在場,懇求英王放赦了六人。羅丹要描寫的是這短短的.行列走向殉難的情景,六入中,或邁出毅然從容就義的步履,或痛苦躊躇不前,有人回盼,有人苦思。這和英雄紀念碑的體例是大相徑庭的。羅丹要在這歷史事件中,刻劃到個人的內心鬥爭。他甚至主張取消基座,讓悲劇中的人物就走在觀眾的近側,使觀眾能聽到他們心臟的悸跳。開初,加萊市的審查組看到初稿,提出批評説,這些人物損壞了他們心目中的愛國英雄的形象。但是最後,他們知道錯了,他們期待一座公式化的英雄偶像,羅丹給他們的是更真實的史詩。

羅丹曾經多次參加紀念像的設計競賽,而往往落選。這也難怪當時評選者的眼光窄狹,因為羅丹的作品是心理的,內向的,個人的,和一般紀念碑的雕刻風格相牴觸。他的《雨果》,與其説表現對雨果的崇敬,不如説對雨果這個人物的解剖、分析。在這一個靈魂中冒險探索的所得,同他的《巴爾扎克》也一樣。最後的定稿,雨果是裸體的;巴爾扎克披着及地的睡袍。在學院派看來,可以説“荒誕”、“失體”,但是羅丹説:“在我們公共廣場上的雕刻,所能辨識的只是衣服、桌子、椅子、機器、輕氣球,沒有一點內在真理,也就是沒有一點藝術。”

標籤: 範文 鑿出 大理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hexue/o6o6q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