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中國傳統文化小常識

中國傳統文化小常識

中國傳統文化的小常識有許多,小編為大家收集了一些,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國傳統文化小常識

  春節和年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義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年”,《説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到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

  端午節、粽子和龍舟

戰國時代,楚國的楚懷王因拒不採納屈原大夫的救國主張和一次次的苦勸,導致了楚國的滅亡。屈原自感無力挽救楚國,悲憤交加,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以後每年五月五日就成為人們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的日子,這就是端午節的來歷。

為了悼念屈原,每年五月五日,大家都划着船,帶上飯,到汨羅江中,將飯投入江中來祭祀屈原。為了怕水族吃掉祭祀屈原的飯,人們將糯米用竹葉做成角黍(粽子),把船裝扮成龍的樣子,因為所有水族都歸龍王管轄,它們看見是龍王送來的角黍,就不敢吃了。同時人們打起鑼鼓,認為這樣會把水族趕跑。以後,人們年年都照這樣去做,於是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的風俗。

  中秋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中如玉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標籤: 小常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0vvkj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