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傳統文化國中政治教案大全

傳統文化國中政治教案大全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國中政治教案大全,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文化國中政治教案大全

傳統文化國中政治教案大全1

一、豐富多樣的情緒(板書)

(一)情緒萬花筒(板書)

人的內心世界非常豐富,正如恩格斯所言,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豐富的內心世界決定了人的情緒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也學了許多的描繪情緒的詞語,下面進行競賽。

[活動1]:發給每組投影膠片或白紙,三分鐘內完成,看哪組列出的描繪情緒詞語最多,最多組全班展示。

教師:同學們寫出那麼多的情緒詞語,説明人的情緒內容是豐富的,同學們寫出的所有詞語分類組合一下,請每組代表總結。

[活動2]:學生分組歸類

(學生得出的結論)

情緒的類型:喜、怒、哀、懼(板書)

老師展示幾張情緒圖片:(見媒體素材)

人的情緒在這四種基本情緒的基礎上,可以組合成許多種情緒狀態。如驚喜、悲憤、百感交集等等。

[活動3]:請同學説説自己曾有過的情緒體驗,並能通過表情、肢體、聲音表演情緒。

(二)情緒與生活(板書)

[活動4]:學生表演情景劇:李明與紀強的故事,然後討論這個故事説明了什麼。

李明與紀強既是好朋友,又是同班同學,同時接到某中學入學通知書,同在一個班級,二人非常高興,都下決心要在新的學習環境中更加努力,取得好成績。

由於學習內容增多,二人都感到有些不太適應,期會考試到了,兩人的成績均不是很理想,看到成績,二人情緒感受大不一樣。李明與老師認真分析了造成成績不好的原因,李明認為一次考試不能代表將來,於是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更加努力學習,課上認真聽講,不懂就問,積極參加班級的活動,成績提高很快。紀明看到成績很氣憤地將試卷揉成一團,扔進抽屜,沒有理睬任何人就走了,接下來的日子,紀明無精打采,課上老師檢查背書,他背不下來,每次測驗就緊張、出汗,成績不斷下滑。李明找他,他也不理,獨自一人發呆,時間很快過去了,他消瘦了許多。

説明:情緒有積極與消極之分,且對人有不同的作用。

[活動5]:學生將下列詞語按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進行劃分。

喜悦、興奮、垂頭喪氣、憂鬱、興高采烈、豪情萬丈、愁眉深鎖、躊躇滿志、悲傷、灑脱、緊張、眉飛色舞、惆悵

提問:為什麼如此劃分呢?你依據的標準是什麼?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我們劃分積極的情緒和消極的情緒,是不是因為情緒對人的行為影響後果不同呢?比如:當你處在高興、滿意的情緒狀態之中時,你會感到精力充沛,工作、學習的效率特別高,你會覺得信心十足,自己能夠把這件事做好。另外,在這種情緒狀態下,你可能會變得寬容,你與他人的關係也會很融洽。你感受到的將是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到的將是社會的美好和他人的可愛。這種對人的行為起到促進、增力作用的情緒就是積極情緒。和積極情緒相對應,消極情緒會使人感到難受,會抑制人的活動能力,活動起來動作緩慢、反應遲純、效率低下;消極的情緒會減弱人的體力與精力,活動中易感到勞累、精力不足、沒興趣;消極的情緒還會降低人的自控能力,遇事易衝動、不理智,常會做出一些事後令自己後悔的事。

(請同學們各自體會一下自己生活中是否有這種感受。)

教師舉例:11世紀,人們做了一個實驗:將同窩出生的兩隻小羊放在同一條件下餵養,所不同的是,其中一隻小羊旁邊拴着一隻狼。結果這隻小羊在極度恐懼與過度焦慮的消極情緒下,逐漸瘦弱,不久就死了;另一隻沒有看到狼的小羊卻健壯地成長。

時時能看到狼的小羊在整個實驗過程當中,時刻處於緊張、焦慮、恐懼中,這些都是消極的情緒狀態,對生物機體有重大的影響。小羊的死是和不良情緒相聯繫的。

同樣,當人擁有消極的情緒時,消極情緒的特徵就會體現在他的行為中,因此行為也是消極的。概括地説,情緒一旦產生,就會對人的行為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不同的情緒會有不同的作用。

(1)情緒對智力的影響

積極的情緒有助於智力的發展,消極的情緒會抑制智力水平的提高。科學研究表明,情緒積極、樂觀的兒童的智力水平要比情緒悲觀、憂鬱的兒童的智力水平高。智力水平不只體現在智商(IQ)上,而且體現在記憶、思維、創造、想象等眾多方面。比如,人的記憶力在情緒不同時會表現的不一樣。當處在積極的情緒狀態時,會感覺記得多、記得快、記得牢、而處在消極的情緒狀態時會感覺記憶力不好,記憶的效率不高。有一些中學生反映:在語文學習中,尤其在背課文時,經常會有這種體驗:心情好時,背很長的課文也不費勁兒;可心情不好時,就算是不長的課文也會花很長的時間。又比如在思維方面,積極的情緒可以使人思維敏捷、細緻、準確,可以調動人的潛能;而消極的情緒可能導致人意識狹窄,判斷能力減弱,觀察力不準確、不細緻,思維粗糙,行為失常。另外,情緒也影響人的創造力。當我們高興、愉快時,經常會有新點子、好主意,創造性思維的火花會不斷湧現;而痛苦、悲傷時,常會覺得腦子不夠使,更別説什麼創造性思維了。這些都能夠説明情緒影響人的智力的發展。美國曾對一些高智商的學生進行長期追蹤研究,發現獲得卓越成就的人不僅具有良好的智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情緒。

提問:學習了情緒對智力的'影響,對同學們有什麼啟發呢?在學習方面應該怎麼做呢?(目的:教育學生以積極的情緒狀態對待學習。)

(學生回答後,教師歸納。)

在學習中,應該保持一種積極的情緒,做到“樂學”,這樣會提高學習效果。因為,消極的情緒不僅對提高學習成績沒幫助,而且會影響學習的效果。積極良好的情緒有利於人的智力的發展,有助於人取得好成績。

(2)情緒對健康的影響

舉例:澳大利亞的兩位科學家Sklar和Anisnan做過一個實驗,將條件完全相同的實驗小鼠隨機地分成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給予完全一樣的飼養條件,同樣定時定量的飼料,同樣的飲水,在它們的飼料中都同時加入了微量的同種致癌物質。對照組給予舒適安逸的環境,實驗組經常給予干擾和恫嚇(不定時地敲打鐵籠和在鐵籠周圍放貓等)。結果,實驗組能夠觸摸到腫瘤塊的時間為12.6天,對照組則平均為22.5天。

同樣,經調查表明,人類疾病50%至80%與不良心態、惡劣情緒有關。

經研究表明,C型性格的人最容易患癌症,他們因此被稱為癌症性格。他們的特徵是:喜歡抑制煩惱、絕望或悲痛情緒的個性;害怕競爭,逃避,企圖以姑息的辦法來達到虛假和諧的個性;表面上處處犧牲自己來為別人打算,但是內心又有所不甘;遇到困難,當時並不出擊,到最後卻作困獸猶鬥。

致病原因:凡是表面逆來順受、毫無怨言,內心卻怨氣沖天、痛苦掙扎的人,在折磨久了之後,不僅會在體內產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而且會破壞人體的免役功能,最後會任癌細胞生長繁殖。

(3)情緒對理智和正常水平的影響

人在良好的情緒狀態下,有正常的理智,容易發揮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在消極情緒狀態下,會使人的判斷和分析能力下降,容易失去理智和自制力,做出許多不理智的舉動。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的例子可以説明這個問題。

有一天,奧斯特瓦爾德牙病發作,疼痛難忍,使他的情緒很差。他拿起一位不知名的青年寄來的稿件,粗看了一下,覺得都是奇談怪論,就扔到了廢紙簍裏。幾天後,他牙疼好了,情緒也好了,那篇被他扔掉的論文又在他腦海中閃現。他撿出來重讀了遍,發現此文很有價值。經他推薦,此文轟動了學術界,獲得了諾貝爾獎。

傳統文化國中政治教案大全2

20xx年7月開始我走上了工作崗位,正式從一名大學畢業生成為一名中學教師。而在這短短數月的時間裏,我也完成了從學生到教師的轉變。

一、職業深化思想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是對教育工作的深刻認識。對我這個剛剛走出校門的人來説,每個階段的老師給予的關懷和幫助一直伴隨着我成長。所以,對我來講,對教師職業十分崇敬。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前,在我的概念裏,中學時代除了語數外,其他的課程都不是那麼重要。但當我真正登上講台之後,我才發現思想品德課的獨特性--它除了教給學生文化知識之外,其本身的德育功能--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健康道德,教會學生辨別是非,為人處世的道理是任何科目都不能替代的。思想品德課的老師也因此肩負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任務。

根據現代教育精神突出“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的育人要求和“學會關心”的教育主題,思想品德課在本學期的重要任務就是要引導七年級學生適應新的學習環境,確立“關愛〃自尊〃自強”的基本價值目標;引導學生珍惜國中生活,正確、客觀地認識自己,珍愛生命、主動把握自己、發展自我,做情緒的主人,品味生活、學會對不良誘惑説“不”,瞭解和學習自我保護的措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學做生活的主人。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也以人文

道德為工作主線,希望切實通過小小一節課起到對學生道德觀念的塑造作用。

二、工作即是學習

從老牌學生到新牌教師,除了意味着角色的轉變,學習的課題也大不相同:做好學生是思考如何學好,而想當好老師卻要思考如何使學生學好,難度更大。對於新教師,工作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

教育教學是我們教師工作的首要任務,開學初,我就認真通讀教材,從一開始的備好、上好每一節課,到後來發現我們必須對自己三年裏所要教授的所有課本內容都胸有成竹;對本學期考點的熟悉也不夠,還要對三年後的大考考點有明晰的把握。每節課前,我都認真鑽研教材,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並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請教,力求吃透教材。

課堂上,我努力將培訓所學的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與教育實踐中,積極運用各種教育資源,運用課件以及多種教育方法,精講精練,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力求用活教材,實踐新理念,增加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力求讓我的教學能夠更好的體現素質教學的要求,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經常性地接受學生的對教學和學情的反饋,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增強師生的有效溝通,及時改進不足,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勤思考,助成長

在積極配合學校做好教學常規工作,實現常規教學的系統化、規範化和具體化的同時,我們面前也擺着一個十分重要而又嚴峻的課題:那就是現在中學生中,有不少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熱情不高,動力不足,興趣不大,如何增強思想政治課的活力,使思想政治課能充分發揮其德育功能,永葆生命力,提高思想政治課德育教學的實效。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比較注重情感教育、因材施教並身體力行。首先,愛是教育的主線,做老師首先要有一顆愛學生之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對於優中差的不同學生,要有同樣的愛心。通過對不同學生愛的感染,讓他們喜歡這門課,增強個人情感對學習的助力。第二,認真觀察不同學生的'思維和學習習慣,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發展。對待不同學生採取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特別是對待一些學習比較有困難的學生,我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大力表揚。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心,樹立起他們的自信心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尤其是在我所帶的班級有一些單親家庭的孩子,在日常學習中得過且過,期會考試後有點自我放縱的趨勢。我每天和幾個孩子約好時間見面,既談心又抓學習,經過努力,個別同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習成績提高不少。另外幾個學生的學習態度也有了明顯改觀。第三,中學生的可塑性極強,他們仍有一定的榜樣模仿心理。思想政治課注重對學生良好習慣和品德的培養,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注重對學生的身教作用。對孩子們的要求首先老師必須做到:好的學習習慣、合理地調控情緒、高雅的生活情趣等等,都希望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給學生一個正面、積極的影響。

一個學期的工作,我深深地感受到:只要在工作中勤于思考,一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來自學生的壓力,也能夠促進教師本身的不斷成長和進步。

教育千秋大業,立德立人為本。通過一個學期思想品德的教學,教會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審美、學會做人,使學生的潛質、特長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在一學期的工作中,儘管個人成長很快,也有很大進步,可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我深信,只要是以愛為基點的教育,只有在教學過程中肯動腦筋、花功夫,就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傳統文化國中政治教案大全3

1教學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北宋的建立,掌握其建立者、建立時間和都城;識記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瞭解宋朝重文輕武的特點,理解宋初統治者採取重文輕武政策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趙匡胤實施集權的原因和具體的措施的分析,培養學生總結歸納、抓住重點的學習能力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認識到趙匡胤的舉措帶來的問題——他的集權措施有失偏頗,導致宋朝的積貧積弱,從而得出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辯證地、長遠地看問題的結論;認識到在封建時代,君主的權力是在不斷加強的,任何封建統治者都跳不出這個歷史的鐵律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趙匡胤改革的措施;重文輕武政策的後果。

教學難點:趙匡胤集權措施的影響。

2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歷史小故事:趙匡胤本來是周世宗手下得力大將,跟隨周世宗南征北戰,立下不少戰功。周世宗在世的時候,十分信任趙匡胤,派他做禁軍統帥,官名叫殿前都點檢。禁軍是後周最精鋭的一支部隊。

世宗一死,軍權落在趙匡胤手裏。公元960年春節,後周朝廷正在舉行朝見大禮的時候,忽然接到邊境送來的緊急戰報,説北漢國主和遼朝聯合,出兵攻打後周邊境。

大臣們慌作一團,後來由範質、王溥做主,派趙匡胤帶兵抵抗。

在陳橋驛,趙匡胤的部下把早已準備好的一件黃袍,七手八腳地披在趙匡胤身上。大夥跪倒在地上磕了幾個頭,高呼“萬歲”。接着,又推又拉,把趙匡胤扶上馬,請他一起回京城。

後周恭帝讓了位。趙匡胤即位做了皇帝,國號叫宋,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歷史上稱為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經過五十多年混戰的五代時期,宣告結束。

這段歷史向來為後人津津樂道,還演變為一個成語“黃袍加身”。在此之後,趙匡胤是怎樣統治宋朝的?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第6課:北宋的政治,瞭解一下宋太祖的政策得失。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北宋的建立

教師講述:宋朝建立的基本情況。

(960年,後周禁軍首領趙匡胤(宋太祖)發動兵變,改國號為宋,定都東京(今開封),史稱北宋。)

目標導學二: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1.教師簡略地介紹,五代十國時期,政局動盪不止,王朝個個短命。

2.讓學生閲讀教材中“杯酒釋兵權”的故事。説説宋太祖為什麼要這樣做?

答案提示:宋太祖深知唐末以來武將專權的積弊,所以他首先解除禁軍將領的兵權,牢牢地控制了軍隊。

3.史料解讀。

材料一:軍權的集中。由皇帝直接統轄禁軍,收回禁軍兵權;設立樞密院,使“兵符出於密院,而不得統其眾;兵眾隸於三衙,而不得專其制”。二者互相牽制,皇帝直接掌握了兵權;利用更戍法,使“天下營兵,縱橫交互,移換屯駐,不使常在一處”,以此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即兵將分離局面;實行“守內虛外”“內外相維”政策,使全國軍隊屯駐兩半,一半京師,一半各地,以此均衡京城駐軍與外地駐軍的兵力配置。

材料二:行政權的集中。在中央,主要是削弱和分割了宰相的權力,實行軍政、民政和財政的三權分立,打破宰相“事無不統”的局面;在地方,主要是派文臣擔任知州,以防武人干政,並設通判與之相互牽制,從而削減地方權力。

材料三:財權和司法權的集中。主要是將各路所屬州縣財賦,“除支度給用外,凡緡帛之類,悉輦送京師”,以消除地方對抗中央的物質基礎;同時規定死刑須報請中央複審、核准,把司法權也收歸了中央。

4.根據材料説説宋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提示:(1)軍事方面:皇帝直接統轄禁軍;設樞密院和三衙掌管軍務,樞密院有權調兵,無權領兵,三衙有領兵權力,卻無調度之權;“天下營兵,縱橫交互,移換屯駐,不使常在一處”,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局面;實行“守內虛外”的政策,致使對外防守空虛無力,這也是北宋積貧積弱的`重要原因。(2)行政方面:削弱宰相權力,設相當於副宰相的若干人,與宰相共同議政;還設立多重機構,分割宰相的軍政、財政大權;在地方,主要派文臣擔任知州等。(3)財政、司法方面:設置轉運使;同時規定死刑須報請中央複審、核准,把司法權也收歸了中央。

5.教師結合五代十國的歷史,説説在宋代,節度使的權力發生了哪些變化?

五代十國

北宋

軍權

有大軍指揮調度權

有握兵之重,無發兵之權

財權

擁有轄區的財政權力

取消節度使收税的權力,設置轉運使

民權

擁有轄區的民政處理權力

下派文官做知州和通判,掌管民政、司法

人事

調度

可以自主任命下面官員

人事調度權全部歸屬中央

目標導學三:重文輕武的時代

1.史料解讀。

材料:宋朝重文輕武,重內輕外。所以,今天看宋朝歷史,就會覺得奇怪。宋朝文化興盛,經濟繁榮,軍事上卻軟弱至極,不堪一擊。可實際上,宋王朝這種積貧積弱的局面卻是其統治者吸取前代教訓,千方百計方才達到的長治久安的理想狀態。

2.根據材料和課本知識,討論宋朝重文輕武的表現。

答案提示:

(1)經濟文化興盛,但軍事上卻軟弱至極。

(2)當時的文官擔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職,甚至主持軍務,地位和待遇高於武將。

(3)遇有戰事,也由文官掛帥出征。

(4)科舉考試,文舉興盛,武舉錄取人數少。

3.宋太祖重文輕武的目的是什麼?

答案提示:防止武將對中央集權造成威脅。

4.宋代注重發展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了科舉制。説説由此帶來了哪些影響。

答案提示:科舉制的發展,對宋代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全國範圍營造了濃厚的讀書風氣,也促進整個社會文化素養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

5.重文輕武政策給宋朝社會帶來了哪些影響?

答案提示:

(1)積極影響: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生,有利於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的安定。

(2)消極影響:軍隊戰鬥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負擔加重。

6.史料解讀。

材料:關於宋朝GDP的統計。

一是香港科技大學的劉光臨先生,據他的統計與推算,宋朝的人均國民收入位於歷代最高峯,為7.5兩白銀,遠遠高於晚明的2.88兩,要到19世紀的晚清,才追得上宋代水平。

二是英國的經濟史學家安格斯·麥迪森,他認為:“在960-1280年間,儘管中國人口增加了80%,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卻由4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增加了1/3;以後一直到1820年都保持着此水平。歐洲在960-1280年間,人口增加了70%,人均國內總值則從400美元增至500美元,只增加了1/4。”也就是説,宋代的經濟與生活水平,不但在縱向上優於其他時代,而且在橫向上也遙遙領先於同時代的歐洲。

7.讀材料,説説宋朝經濟發展狀況如何。宋朝的重文輕武政策有利有弊,這啟發我們國家在實施大政方針時應該遵循怎樣的原則?

答案提示:(1)狀況:宋朝經濟發展較好,經濟發展水平較高。

(2)原則:①政策的傾向一定不能走極端;②要綜合、全盤考慮戰略問題;③要結合國情,實事求是地、合理地實施各種政策,現階段的改革開放就是成功的範例;④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在現代民族國家林立、局部地區戰火不斷的時代,適度的強軍政策是絕對需要的。

三、課堂總結

史學家陳寅恪曾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而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時代。宋朝創造了輝煌的經濟文化,從太祖立國,到逐步加強君主權力,重文輕武,開創了繁盛的經濟文化時代,但也因為重文輕武,造成了宋朝積貧積弱的社會狀態,這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

3板書設計

4教學反思

本課主要再現了宋朝的建立和建立後採取的一些政策措施,及其造成的社會影響,重點是識記宋太祖採取的措施,難點是如何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得出正確的歷史啟示。在本課中,以材料為突破口,重在突出宋朝採取的那些集權措施所帶來的正面和負面效果,讓學生在閲讀材料中得出自己的結論和啟示。因為本課採用了強烈的材料對比,為學生創設了可思考的具體情境,讓學生充分感受宋朝強與弱的反差,使其在探究的過程中充分認識到歷史發展的誤區,從而得出自己的結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560p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