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中華傳統文化範文(15篇)

中華傳統文化範文(15篇)

中華傳統文化範文1

説起中國傳統文化那可是數不勝數,而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這春節了。

中華傳統文化範文(15篇)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其中有一個風俗習慣就是吃餃子。吃餃子之前當然要包餃子啊。我為了能吃上美味的餃子,便自己動上手。

想吃餃子就要包餃子,這餃子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餃子之前首先要和麪。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裏,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進去。剛開始水倒少了,揉出來的面拿起來向下掉面渣。又加了點水之後,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總是加的不合適,光和麪就這麼難,等到吃上餃子要等到什麼時候啊!又加了一點乾的麪粉,面總算弄好了。可是一聽媽媽説面還要放半個小時,真等的我不耐煩了。面好了我等不及的衝到面旁邊,拿出一小塊面學着媽媽以前包餃子的動作把面揉成一個細長條。結果揉的一節粗一節細的還好揉了好長時間終於揉好了。我突然想:既然餃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流傳了下來,餃子就一定很美味,但是肯定有一定的製作難度。為了吃上美味的餃子努力!接下來開始把面切成小塊,再繼續擀皮。擀皮是最難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餃子容易破,如果皮厚了餃子餡熟了皮沒熟。我把一小塊一小塊的面按成了可愛的小柿餅大小,便準備擀皮了。我一手拿着小餅,一手拿着擀麪杖擀餃子皮。哎,像媽媽那樣擀皮好難啊,我實在學不會最後我就像擀大餅一樣擀了餃子皮。雖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還是不錯。該包餃子了,媽媽給我做了我最愛吃的豬肉大葱餡。我拿起擀好的皮在媽媽的旁邊學着包餃子。包出一個餃子之後突然覺得包餃子不是那麼困難。終於包好了開始煮了,我在鍋的旁邊盼着餃子煮熟。看着餃子在過的翻騰如同一條條白色的魚在歡樂的遊戲。餃子煮熟了!嘴裏吃着餃子心裏説不出的開心。霎時,我覺得我離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近了一步。

我愛中國傳統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範文2

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大家早上好。

我是高三(2)班的俞家榮,這次我演講的主題是《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

語言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文化載體。我國地域遼闊,各種語言、文字如滿天星斗一般並立在同一片土地上,組成了中華文化。可是,各種語言又會造成溝通的障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地域的隔閡,制約了民族的發展。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聽到因為語言不通而鬧笑話的事。語言問題輕則造成誤會,重則耽誤大事。由此可見推廣普通話非常重要。推廣普通話不但避免了誤會的發生,更可以促進地區與地區的交流,文化與文化的溝通,使我們國家各個民族和諧共處,共同發展。我們是國家未來的主人,有責任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盡一份力。因此,小到平時買菜購物,我們應當推廣普通話;再到未來求職就業,我們還應當推廣普通話;大到國家和平穩定,我們更應該推廣普通話!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所以,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我們應當秉持的態度。可是信息化,人們在網絡上暢所欲言,用於也不那麼規範了。咆哮體、淘寶體,良莠不齊;火星文、菊花文,層出不窮。我們有不少同學在學校互動家園上回帖時“才思泉湧”、標新立異,引用各種網絡用語,讓老師看得一頭霧水,甚為迷茫。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可以正確全面地表達思想,使讀者一目瞭然,提升效率;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可以統一標準,為文化的普及創造便利條件;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可以彰顯我們國家對待文化的態度,關係民族形象。總之,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既是漢字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過程中的必然要求,我們每一個漢字使用者,都有責任、有義務提高自身的規範意識,養成規範使用語言文字的良好習慣。

中華傳統文化範文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精髓,藴含着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不忘本來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引導人們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讓十三億人的每一分子都成為傳播中華美德、中華文化的主體;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綜合運用大眾傳播、羣體傳播、人際傳播等多種方式展示中華文化魅力;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要加大正面宣傳力度。通過學校教育、理論研究、歷史研究、影視作品、文學作品等多種方式,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我國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一、什麼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指來自真如自性,而傳承不悖、真常普適,充滿智慧的文化。其意有六:一是原始性,即其內容不需要經過任何人為加工,完全順承宇宙人生規律的自然屬性,如果經過所謂的發展或完善,則會失去其原有的真如實性。二是真理性,即其內涵完全與宇宙人生自然規律相符合,是自然屬性的真實表露,是真正意義上的絕對真理,就與之契合的程度而言,過與不及皆非絕對真理。三是恆常性,即其內涵不但具有連續性、完整性,而且是超越時間和空間,歷久而彌新,永遠不會過時。四是普適性,即其精神內涵適應任何不同時代的國家、地區、民族、黨派、組織和個人等,是真正意義上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歷歷可考,顛覆不破。五是涵容性,即其不但能夠適應融入一切文化,而且能夠包容涵蓋一切文化,圓融無礙,潤物無形。六是實用性,即其來自真如實性,應用於實際,效用真實微妙,只要肯遵循順應,皆得其益,其受益多少隨契入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別。上述六個方面實際上就是傳統文化的根本屬性。傳統文化是具有圓滿道德的聖哲智慧與宇宙萬有本體完全契合的產物,即是宇宙人生規律通過聖哲智慧的完美表露。它是宇宙人生規律的真實反映,是聖哲親證聖現量境界的真實展現,是絕對真理,而不是經過實驗或實踐總結概括所得到的比量結論,即相對真理,此即傳統文化產生的客觀本質條件。通過對世界主要文化歷史的學習考察認為,一種文化要被確認為傳統文化,一般要經過千年的承傳作用。即使放寬條件,至少也要經過五百年的傳承作用才能確認。那些歷經滄桑、經過時代淘汰而巍然獨存下來,光芒永不磨滅的才稱得上傳統文化。這是傳統文化產生的主觀認知條件。

據上所述,代表中華民族文明的原始儒釋道三家文化(簡稱傳統三家文化,下同),完全符合相應標準,具備傳統文化六種根本屬性,是當之無愧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佛教產生於古代印度,但傳入中國後,經過長期演化,佛教同中國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發展,最終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給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哲學觀念、文學藝術、禮儀習俗等留下了深刻影響。不但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極其重要的核心成分,而且矯正和提升了人們對中華民族本土文化的認知。

由於傳統文化傳承作用的主要載體是語言及文字典籍等,其中以原始經典最為可靠,所以本文所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主要指儒釋道三家文化原始經典,這也是儒釋道三家文化最純正的精華部分。不包括因演變退化而失真,甚至與相應傳統內涵相悖的現代三家文化,也暫不含傳統儒釋道三家文化以外的其他國學(因無暇全面考察,故寧缺毋濫)。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夠承傳至今,綿延幾千年而不絕,至少有以下五方面原因:

第一,由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宇宙人生規律的真實表露,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絕對真理(其六種根本屬性,如果缺少其中一個,都有被淘汰的可能)。而人類有認知真理、掌握真理、應運真理的迫切需要(任何組織與個人都很難阻止和改變人類這最根本而又最崇高的追求)。因此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能夠綿

延幾千年而不絕,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被世界其他文化所宗崇的主要原因。因此,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人類最先進的文化。我們必須樹立民族文化堅定的自信之心!

第二,由於聖哲和祖師大德們慈悲濟世的弘願,和圓滿智慧起用的結果,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能夠承傳幾千年而不絕。如果沒有他們善巧方便的闡發、演説和承傳宇宙人生的圓妙真理,我們人類至今還會處在黑暗迷濛之中。因此,我們應真誠的感恩聖哲及祖師大德,和所有為傳統文化承傳做出貢獻的人們。第三,由於中華民族的先祖們創造了人類獨有而充滿智慧且先進實用的漢字和文言文,這是傳統文化傳承的絕妙工具。中國的漢字是智慧的符號,文言文是智慧傳承的絕妙載體。如果不把語言和文字分開,隨着時代的演化變遷,過若干年後就不會有人懂得三家文化典籍內容的真實含義。因而中華民族的漢字和文言文對人類文明的貢獻,遠遠超過世界其他任何人類文明,包括中國的四大發明在內。因之,中華民族的漢字和文言文也必將成為引領世界文化交流和傳承的理想而先進的工具,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英國在內)已經開始學習漢語了。因此,我們應真誠的感恩具有偉大智慧的先祖們。

第四,由於中華民族在幾千年來,形成了傳統文化完備的教育傳承體系:一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祖輩世代沿襲的家文化(包括家道、家學、家風、家業等),尤其是傳統文化世家,做到了言傳身教、信解行證,使傳統文化枝繁葉茂、根深蒂固;二是私塾獨特的教學方式和選賢用能的科舉制度,扶助、鞏固和加深了人們的傳統文化理念;三是不可忽視的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培養了人的良好習性,保護了人的善良稟性,開發了人的純真本性;四是整個社會大環境有崇尚學習和落實傳統文化的風氣(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這四者分別體現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國家教育,其內容均未超出倫理、道德、因果、科學、哲學的智慧教育範疇。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做出不可磨滅的突出貢獻,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能夠一脈相承,綿延幾千年而不絕。因此,我們要真誠的感恩偉大的祖國,熱愛勤勞純樸的人民。

第五,由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具有深遠的本源和渾厚的底藴,與宇宙人生規律暗合道妙。因而,使佛家這一外來文化能夠根植於華夏大地,並且提升與矯正了我們對本土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認知和篤行,從而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能夠綿延幾千年而不絕。因此,我們要真誠的尊敬和愛戴崇德興仁,具備人

類優良傳統和智慧,胸懷博大、善於包容的偉大中華民族;同時,也為能夠出生在這樣的國度而倍感慶幸。

由於上述原因,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能夠綿延傳承幾千年而不絕,成為人類文化傳承應用成果卓著的唯一獨特典型範例,這絕非偶然,世界著名歷史學家(英)阿諾爾德.約瑟.湯恩比博士對此認識可謂深刻而又透徹。

 二、必須糾正和化解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錯誤誘導和認知。

幾千年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充滿智慧的圓滿真理,它不但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是整個人類的文化瑰寶。這是因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但是唯一完美的倫理、道德及因果規律寶典,而且是唯一圓滿的哲學大典,同時也是唯一終極的科學盛典。但在現今社會,一提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相當一部分人則認為是封建、是宗教、是迷信、是糟粕。其實這些觀點純屬主觀臆斷,完全不符合事實,只要有這樣觀點的人,就可以肯定他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知很粗淺,甚至根本不瞭解,這樣一味否定是很不科學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由其產生的主客觀條件和六種根本屬性所決定,因而不是封建,亦非宗教,不存在迷信,更不是糟粕。就以誤會最深的佛家文化而論(下同),正如著名學者高志其所説:「佛學不是純粹的宗教,但它卻具有宗教的功能與使命;佛學不是純粹的科學,但它卻能涵蓋與闡述科學發展的原理;佛學也不是純粹的哲學,但它卻具有超越哲學而抵達哲學本源的認識論與方法論。」「實際上佛學包容了文化的根本原理與精義,包容了科學的根本原理與精義,包容了哲學的根本原理與精義,同時也包容了宗教的根本原理與精義。由於它既可闡述物質領域的科學原理,又可闡述精神領域的科學原理;既具至高無上的理性思惟,又具深入透達的實證境界,所以可稱為是大科學。」

(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本身不是封建。儒釋道三家傳統文化,就其產生的社會形態而言,均在封建社會以前就早已形成,絕非封建分封制下的產物。就其根本屬性及其形成的主客觀條件而言,封建社會及人類任何社會制度本身不會產生宇宙人生規律,而揭示宇宙人生規律的聖哲智慧不受任何社會制度限制。所以,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能強加「封建」而予以否定。德國馬克斯.米勒説:我們在聖哲所倡導的美德上,找不到一點人性的弱點和低劣的東西,它是迄今所知最完美無上的道德準則。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能夠受到世界上那麼多大師級專家學者的尊崇,有那麼多仁人志士身體力行,而且被無數實踐所檢驗,被現今諸多科學領域的大量成果所證實,也絕不是以「封建」

就能否定得了的。況且,封建社會也曾較長時期多次出現過讓世界矚目的太平盛世,同樣也產生了讓世界尊崇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不能以短暫的末代衰落而否定一個朝代乃至整個民族文化,否定民族文化就等於摧毀整個民族的精神靈魂,這豈不是彌天之大謬!

或有人問,儒家男尊女卑的觀點難道不是封建嗎?其實,此封建並非彼封建。這裏所説的男尊女卑最早是來自《周易.繫辭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幹道成男,坤道成女……」。其意是在闡述男幹(天)女坤(地)的人生哲理,即:男子要自尊自愛、仁義忠恕,為家國天下樹立良好形象;女子要謙卑柔順,承托維系家庭的和諧運營,給家人以温暖和安寧。男女分別依大自然所賦予的稟性及能力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維護天道人倫,這樣家庭社會才能和諧,進而達到民族團結、國家穩定、天下太平。然而,許多辭書將「雖不曾夫貴妻榮,我只知是男尊女卑」中的男尊女卑解釋為,尊,地位高;卑,低下。在封建社會裏男子地位高,女子地位卑下,這是重男輕女的不平等封建禮教。顯然,「男尊女卑」至少有兩種不同解釋,不能將元朝「男尊女卑」的含義強加給周朝的「男尊女卑」,然後又批判周朝的男尊女卑是不平等的封建禮教。其實如果細細體會元朝男尊女卑的含義,也有周朝男尊女卑的韻味,因為它是出自內心的真誠,沒有絲毫強迫的意味。類似於這種張冠李戴、誤解和錯解,甚至歪曲之處很多,諸如「致知在格物」、「割不正不食」、「仁者無敵」、「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唯我獨尊」、「人定勝天」等等,是以自我見解望文生義解錯了,而不是古聖先賢表錯了。

(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非宗教。現有宗教概念可概括為四類。一是進行了較深入研究,明白事理,瞭解真實情況的專家學者及大師們所稱的宗教,其含義是「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就此意義而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名符其實的宗教,這樣的宗教也可稱為傳統的宗教,而絕不是現在社會上所認為的宗教。二是佛家自稱的宗教,宗指宗門,即禪宗;教指宗門以外的九個宗派,即教下,宗門與教下合稱為宗教,即佛家十個宗派的簡稱,與現在社會上所謂的宗教毫不相干。三是一般學術界所稱的宗教。這實際是外來語,由於對其闡釋定義很多,「一般認為,宗教是以信仰和崇拜超自然力量和境界為核心的社會意識,是由宗教觀念、宗教體驗、宗教行為和宗教體制四個基本要素構成的社會文化體系」。此宗教的主要特徵是,一般都有唯一創造並主宰宇宙(萬能)的神,神與教徒是父子或主僕關係,教徒不能懷疑質問神,不可妄稱神名,不許信奉其他宗教,更不能升格為神。而傳統的儒釋道沒有樹立這樣的神,教學中只有師生關係,學生對導師的教導不懂可存疑,允許質詢。

中華傳統文化範文4

在過年的時候,我們要放爆竹、貼窗花、掙壓歲錢、吃餃子、聽年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聽年的故事。關於年的故事有很多種,我最喜歡其中的兩種。

一種是説年是一羣非常兇猛的動物,它們聚在一起,一出動,多則上千只,少則幾百只。每到寒冬,年就出來覓食,走到哪裏,哪裏的人和各種動物就要遭殃。據説,一羣年一次可吃上百隻虎豹熊和幾十個人。

一到冬天,人們都得集中起來和年作鬥爭。在與年的鬥爭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年雖兇惡殘暴,但它最怕火,一見火光就拼命逃跑。所以人們一旦發現年羣來犯,就迅速點燃火把,手持武器吶喊助威,直到把年全部趕走。

另外一種傳説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深居海底的怪獸叫年,它的頭上長着一對尖尖的角,非常兇猛。到了除夕這隻叫年的怪獸就會爬上岸傷害人命,所以到了除夕,大家都逃到深山裏。

這一年,從村外來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老人告訴大家,年有三怕,第一它怕紅色,第二它怕響聲,第三它怕火光。所以當過年的時候,人們都要放爆竹、貼窗花、開燈過夜。

年的故事很吸引人,過年的習俗豐富多彩,我喜歡過年!

中華傳統文化範文5

今天,又是一個月圓之夜,抬頭仰望那輪美麗的月亮,讓我不禁想起了充滿詩意的中秋佳節,還有詩仙李白的那首《靜夜思》。

中國的傳統節日非常多——中秋節、端午節、清明節……其中中秋節是最有代表性的。每年這個時候人們都會賞月、吃月餅和團圓飯。當然,還有多少思鄉的遊子遠在他鄉,想念着故鄉的親人和朋友。因此,李白的那首《靜夜思》才能傳誦千年、催人淚下……

春節是大家期盼的團圓之日;元宵節要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好一個團圓之節啊!清明節大家都要奔向家鄉,祭掃祖墓,這難道不也是一個團圓之節嗎?還有重陽節的“遍插茱萸少一人”、端午節、……我忽然想到——中國的傳統節日不就是以思念和團圓為主題嗎?

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多麼充滿人情味兒啊!

中華傳統文化範文6

茶是中國古老而特有的文化。今天,我就和媽媽一起來細細品味“千年一品”——西湖龍井。

我捧起幾片西湖龍井茶的茶葉,這種茶,葉片細小,顏色翠綠。我把它們放在鼻子前聞了聞,味道有一點微苦,卻伴着綠茶特有的香味,令人感到神清氣爽。

沏好茶要配好茶具,我們沏茶用的茶壺和茶杯用的都是竹子做的。隨着熱水的緩緩注入,竹筒中的西湖龍井緩緩舒展開片片芽葉,彷彿將生機盎然的春天帶到了我的眼前。

茶沏好後,大家開始品嚐。我捧起杯子觀察湯色,只見茶水呈清亮的黃色,茶葉也微微發黃。我慢慢地嘬了一口,茶湯微微有些苦,再嘗一口,茶裏透出了甘甜,喝第三口時,只覺齒頰留香。

媽媽一邊品茶,一邊給我講解着西湖龍井種植、採摘、製作的過程,品着茶香,我的眼前彷彿浮現這樣的景象:在陽光明媚的春天,杭州迷人的湖光山色中,採茶女們一邊愉快地歌唱,一邊歡快地採摘着茶葉……

我問媽媽:“為什麼開始喝起來是苦的,後來卻又有點甜?”媽媽笑着説:“因為苦盡甘來啊!就好比學習,只有先付出勤奮和努力,才能收穫成功與喜悦呀!”我恍然大悟!

西湖龍井真不愧是“千年一品”!

中華傳統文化範文7

我國有燦爛的傳統文化,有戲劇;有手工藝術;還有生動的神話傳説,如《女媧造人》、《后羿射日》、《盤古開天地》的故事了,我來給你們説一下吧!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萬八千年。

有一天,盤古忽然醒了。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只聽一聲巨響,混沌一片的東西漸漸分開了。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

天地分開以後,盤古怕它們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着天,腳踩着地,隨它們的變化而變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盤古也隨着越長越高。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漸成形了,盤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盤古倒下後,他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雲;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他的四肢,變成了大地上的東、西、南、北四極;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變成了茂盛的花草樹木;他的汗水,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多麼有趣的故事啊!多麼了不起的傳統文化啊!

中華傳統文化範文8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主題班會

五年二班

一、班會時間

20xx年9月26日。

二、班會目的

1.知識與能力目標:讓學生了解祖國的燦爛文化。

2.通過展示有關傳統文化資料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保護祖國傳統文化的意識。

三、主持人

高瑜珩 張鈞博

四、班會準備

1.瞭解有關民族傳統文化,瞭解傳統文化中豐富的內容;

2.圖片,文字資料;

五、班會過程

(一)班主任講話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當每一個醉人的金秋如約而至的時候,當一片片落葉飄然而至的時候,我們迎來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班會。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活動開始

高瑜珩:同學們,從古到今,中華民族創造了許多讓炎黃子孫引以自豪的奇蹟。從古到今,華夏大地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藝術瑰寶。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京戲臉譜、水墨山水畫,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另外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各種禮儀和習俗?

張鈞博:然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內容是倡導:“富強、民主、文明”?這24字可以大致概括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意。

高瑜珩:在此,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主題班會,向大家展示普通話的魅力和豐採。

高瑜珩:同學們,我們怎樣才能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呢?下面我們來看看(愛國篇、誠信篇、友善篇)。

張鈞博:同學們,從今天起,我們倡議:

(1)遵守紀律,文明有禮不破壞校紀、班規,熱愛我們的國家。

(2)團結友愛,幫助有需要的同學。

(3)努力學習,積極上進,爭取長大以後為國家做貢獻。

(4)班幹部起好帶頭榜樣作用,認真工作,管理班級;值日的同學認真完成值日任務。

張鈞博:每個人都承擔起自己的人物,這就是愛。在家愛家,在學校愛學校,在班級愛班級,這樣,我們都可以做到愛國。

合:主題班會現在結束。

(三)班主任總結

也許我們每個人的力量都是都很小,但每個人都拿出一點點愛,匯合起來,就是大大的愛。在班集體中,老師期待大家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長處,貢獻出自己的一點點力量,那樣我們的班級就有大大的力量。

六、班會總結

大家知道,我們偉大的祖國擁有數千年的傳統文化, 五彩繽紛的文學遺產,讓我們領會了博大的情懷,感悟精深的文化。作為新世紀的主人,我們不僅要繼承和弘揚優秀的文化傳統,而且要譜寫更新更美的篇章。

中華傳統文化範文9

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多年的歷史的文明古國,夏、商、西、周……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文化,不得不説,我們的祖先是如此偉大,如此智慧。

在眾多文化中,京劇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京劇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左右,盛行於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到現在它仍然是全國最具影響力的一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中國漢族戲劇的代表,中國的“國粹”,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京劇在國外也往往代表着中國的戲曲藝術。

京劇的傳統劇目約在一千個,在舞台上常表演的有三四百種,於20xx年11月16日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京劇共有唱、念、做、打四種藝術手法。對角色要求也比較嚴格,歸為生、旦、淨、醜四大行。以前並不瞭解京劇,現在,也對京劇有了一些基本的瞭解,也逐漸喜歡上了這個中華傳統文化。

除了京劇,中國還有許多我並不瞭解的文化,比如:皮影戲,中國畫,四大發明……我不禁為自己的知識面不廣而慚愧,也為祖國那悠久的文化歷史而深感驕傲,自豪。願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

中華傳統文化範文10

中華民族是一個源遠流長的的民族,她有着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有着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她是中華民族生息不竭的動力,更是中華民族奮進的源泉。中華傳統文化帶有鮮明的過去時代的烙印,它創成於本民族祖先,帶有自己民族的色彩,值得後人重視、傳承與發展。當教師更要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有相應的傳統文化根基和藝術修養,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東西闡釋出來,還能引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中國社會在向現代化轉型過程中,許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正在消失。隨着外來文化的滲透,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熱衷於外來文化,他們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韓動畫片,越來越遠離自己的傳統文化,甚至對祖國的傳統文化產生了冷漠感。今天的青少年很少了解自己的傳統文化,用方塊漢字傳承的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史正面臨斷鏈的危險。如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激發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懷,特別是在教學中更好地向學子傳播傳統文化,這是值得人們認真思考的問題。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學好中國傳統文化這一課,通過學習,我明白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並從此受到很大的感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要學會感恩和學會不抱怨。如果我們擁有一顆時時感恩、不抱怨的心,我們的身體怎麼會不健康,身心怎麼會不和諧,家庭又怎麼會不幸福美滿呢?

我要感謝我的父母,感謝他們對我關愛,每一分每一秒對我包容的心態,感謝他們對我無微不至的培養,讓快樂與温馨陪伴我的成長;感謝我的老師對我的教導,感謝他們教我人生怎樣去起跑,感謝他們傳授給我知識與文化,讓我能在社會中生根與發芽;感謝我的朋友對我的幫助,感謝他們在我困苦時貼心的關注,感謝他們永遠會站在我的身邊,用友誼去撐起那共同的明天。

我還要感謝每個夜晚,它給我疲憊後的依靠;感謝每個清晨,讓我可以向新的開始禱告;感謝每次失敗,它讓我品嚐苦口的良藥;感謝每次成功,它讓我看到自己的微笑;感謝那些欺騙,它們讓我增進了一些見識;感謝那些虛偽,它們證明了我的價值;感謝那些傷害,它們磨練了我的心志;感謝那些煩惱,它們是一把向前的鑰匙;感謝那些徘徊,它們不斷增強我的意志;感謝那些蔑視,它們激發了我的鬥志;感謝那些慾望,讓我認識歡樂與痛苦;感謝那些挫折,讓我明白做事需要態度;感謝那些壓力,讓我經歷從未有的忙碌;感謝那些恐懼,讓我學會了面對危險;感謝那些耐心,讓我明白凡事都有深淺,在邁出下步之前一定要再三考慮

以前在生活中,一旦遇到不順利或不如意的事情,我總是心懷抱怨,不但最後沒有解決事情,反而還影響我的情緒,有時甚至影響身體健康。通過這次的學習,我再想想自己以前的行為,實在是太幼稚了。我今後一定要做到,在自己特別想抱怨的時候先想一想“抱怨能解決問題嗎?”“抱怨之後對你有好處嗎?”,我就不會再抱怨了。

作為一個教師,我們遇到的對象比較複雜,而且要接受社會各個方面的監督,可謂是“壓力山大”。教師如果哪點做的不好了,就可能要接受輿論的批判和攻擊。生活中遇到的種種不如意使得越來越多的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等心理健康問題,抱怨聲也隨之而來。要緩解這一不良局面,教師就要首先從自己做起,保持陽光心態,不抱怨,要“活在當下,活好當下”。 一個教師有了這種的`心態,還會去抱怨我們的工作、待遇、地位,學生、家庭、學校、社會對我們的影響嗎?

個人如何看待幸福很重要,幸福是由自己的思想、心態而決定的,它與人所擁有的財富、相貌、地位、權利等沒有太大的關係。我們的心可以創造“快

樂的天使”,也可以創造“陰險的魔鬼”。正如羅曼·羅立曾經説過“要撒滿陽光到別人心中,先得自己心裏有陽光。”做為一個教師,我們要用積極的方向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緒,學會從正面看問題,樂觀地對待人生、麻煩、挑戰,讓自己得到成功的體驗。用陽光的心態享受生活,學會放下,學會諒解,學會合理地調適情緒,多運動,聽聽音樂,與人溝通等等,從生活細節中感受快樂。

教師要擁有樂觀的心態。樂觀的心理狀態是促進教師身心健康的一劑良藥。在現實工作中、生活中教師不可避免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產生各種心理問題,有時會陷入煩惱、苦悶、憂慮之中,如果心態得不到及時的調節和疏通,很容易引起強烈的心理衝突,引發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因此,教師應笑對困難,有一種“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的從容不迫的精神風貌。這樣才能有機會恢復心理平衡,才不被紅塵的是是非非所淹沒、所煩惱、所憂慮。

教師還要學會要學會情緒控制,合理宣泄、放鬆,保持良好的情緒。教師在學生面前應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不把挫折感帶進教室,更不要發泄在學生身上。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憂、懼等情緒,以及由這些情緒造成的心理氛圍,必然會對教育教學的效果以及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同時也影響着自身的心理健康。例如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自己費了好大功夫精心準備了一節精品課,然而,當我們興沖沖地走進教室時,卻被一片打鬧不止的混亂景象攪得興致全無。這時您是怒氣灌頂高聲訓斥,還是巧作歡顏温文爾雅?如果你高聲訓斥,至少會帶來以下幾點害處:一是人在氣頭上往往容易出言不當,不但會破壞教師自身的形象,也會破壞師生感情,有時甚至還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情感隔閡;二是破壞教師自己的情緒,影響正常授課。如果教師一進教室就生氣發火,上課時情緒就會一落千丈,無法投入熱情,學生也會受到影響而產生壓抑情緒。優質課

變成了垃圾課。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緒特別重要,我們要學會自我調節,自我安慰,要有一顆大度、寬容的心。

通過此次學習,讓我真正知道了自己走上教師這個崗位是多麼的榮幸。教師這個職位是多麼的神聖。要想成為師之典範,必先成為一個好人! 今後,我將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業餘學習,努力把傳統文化持之以恆的滲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時刻警惕自己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中華傳統文化範文11

為進一步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傳統和美德,更好的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生髮展奠定基礎。根據省教育廳《關於在全省職業院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學院工作的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從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與加強學院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結合起來,與學院教育教學改革及長遠發展結合起來,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認真落實立德樹人的目標,培養既有職業技能、又有文化知識的技術技能人才。

二、活動時間及內容

(一)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至20xx年5月

(二)內容形式

1.開展誦讀經典活動,營造書香校園

每學期開展一次主題為“我讀書,我快樂,我成長”的“人人誦讀中華經典活動”。充分利用學院圖書館、班級圖書角,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學生推薦讀物、讀本,開展“我與好書同行”活動,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提高讀寫能力,夯實文化底藴,陶冶情操。(由教務處、宣傳部、團委負責)

2.組織主題班會,出一期主題黑板報,開展傳統節日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組織開展“明禮知恥·崇德向善”主題班會。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省委“五禮五恥”10字和孝老愛親、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團結友愛等開展討論。每學期各班出一期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作品”為主要內容的黑板報,並進行評比。利用傳統節日在學生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開展禮儀培訓。在校園營造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氛圍。(由學工部、各系負責)

3.利用道德講堂,舉辦系列講座,上好一堂傳統文化課,發揮文化育人功能。

利用道德講堂,開展系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講座。發揮道德講堂文化育人的功能。上好一堂傳統文化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由宣傳部、團委、教務處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營造良好氛圍。切實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引領廣大師生自覺和主動參與活動中來,充分利用宣傳欄、展板、校園網、校園廣播等媒介做好活動宣傳報道工作,加深學習中華優秀傳統知識的力度,不斷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大力營造人人蔘與的氛圍,廣泛宣傳學院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的情況。

(二)做好幾個相結合。以優秀傳統文化課題為切入點,做好傳統文化與校園特色文化的相結合;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學生養成教育相結合;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常規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抓節點活動,充分利用好重要傳統節日,突出傳統文化的內涵,講解傳統文化知識,舉行特色活動,讓廣大學生在參與中親身體驗節日習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三)抓師生互動,做好示範。學院全體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學生幹部要積極主動參與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帶頭研讀經典,帶頭踐行中華傳統文明,認真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學習、宣傳、實踐活動,努力形成師生互動、人人蔘與的良好氛圍。

通過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全體師生進一步瞭解祖國的悠久歷史,增強民族自豪感,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中華傳統文化範文12

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中國傳統的文化—剪紙。

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禮花、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剪紙的內容包含着濃濃的生活氣息。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熱愛的自然景物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是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字。“喜”字等,表示慶賀。

剪紙圖畫就是在一張紙上剪出一副畫出來。你先看看這幅“書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着書在讀的先生,一看他的樣子就一位書生;再看看這幅,“鳳凰戲牡丹”上面有一隻鳳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像一個小孩子在玩耍……

怎麼樣,我們中國是不是有很傳統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範文13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種,有書法、京劇、皮影、武術……等等,我最喜歡的就是書法了,因為我現在正在練毛筆字呢!

中國的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書寫藝術,先從甲內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後來又發展成為草書、楷書、行書等等。草書、楷書、行書是現代書法的主要表現形式,它以漢字為基礎,用毛筆來書寫,具有四維抽象藝術。

我現在剛開始學習,學的是楷書,講究個橫平豎直,楷書寫好後就可以練行書了,行書是楷書演變的連筆字,看起來很有藝術感覺。草書呢揮筆如神的龍飛鳳舞,草書寫成的文章我們國小生是看不懂的,也讀不下來,因為它的欣賞價值很高,都是一些書法家的傑作,不是一年兩年功夫就能欣賞並理解的。看!我説是對吧!我國的書法是多麼的有趣!

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中國書法已經成為一個民族的符號,它代表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恆魅力。我做為中國的傳人,一定我喜歡的毛筆字練好、寫好。讓它不狂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

我的話:這是這周老師讓我們整理的作文,媽媽幫我從電腦上查了很多資料,在媽媽的幫助下我的整理如下,望各位博友都能喜歡上毛筆字,喜歡我們中國的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範文14

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20xx年3月26日)教育需要積極而有效的文化,學校教育價值最值得品味的東西就是學校所擁有的文化,以強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給學生一個東方傳統文化薰陶下的人格支撐、精神支撐是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創建的主導思想。正是基於這一教育理念,我校決定以“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為內容進行德育特色化學校創建活動。

一、指導思想:

“用文化經營學校,用理念支撐學校” 是我校的特色化學校創建的指導思想。中國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斷的發展歷史。在漫長的、不絕如縷的繁衍歷程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審美情趣、行為模式、德行素養和社風民俗。通過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系統整合教育資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學校辦學的核心競爭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質量。通過教育,為學生奠定文化修養的基礎,未來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於社會,為中國文化之發揚光大,為建構“人文和科技交匯的未來世界”做出貢獻,培養名副其實的文明人、現代人、成功人。

二、總體設計

以“中國傳統文化導讀”為主線,以人文性管理為手段,以養成教育為途徑,以德育活動為載體,以“合約式”評價為終結,引導廣大青少年從小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挖掘和尋求熠熠生輝的精神瑰寶,從而繼承和發揚傳統的美德、良好的風範、高雅的情趣、昂揚的氣概、堅韌的意志、頑強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德育體系。

三、意義

(一)理論意義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國小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等文件精神,進一步改進學校德育工作體系,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等。

依據心理學原理“幼兒養性,童蒙養正,少年養志,成人養德”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提升學生的民族素養。民族凝聚力來自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不僅有利於社會主義德育內容民族化,系統化和科學化體系的建設,而且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有利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進步。

(二)實踐意義

1、抵制社會不良環境影響的需要。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家長急功近利,只要求孩子“成才”,而對孩子做人的教育卻越來越淡漠。在功利化的社會背景下,我們的教育環境存在着許多問題:影視、網吧演繹着“武俠加愛情”、“黃色加暴力”;成人思想中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這些都使學生的身心受到了嚴重的的侵害。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有利於引導學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惡醜,弘揚正氣。

2、迎接全球化挑戰的需要。人們在全球化中進一步誤讀東方,甚至走向西方中心主義。我們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語境中沒能佔據應有的位置。中國傳統文化面臨着被集體遺忘的尷尬,其結果就是使學生對我們民族的歷史,不僅沒有深刻而較全面的瞭解,反而憑空多了一份蔑視,這對民族精神是巨大的傷害。而民族身份認同的問題,在全球化時代又顯得尤為嚴峻。因此,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是培養現代中國公民的需要。

四、實施原則

1、全面性原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要在每一名學生身上得到落實,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得到和諧發展。

2、整體性原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思想要體現在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體系。

3、發展性原則:實施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斷提高,不急功近利。

五、 建設目標

1、近期目標:明確“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特色學校”建設指導思想,達成共識,研討細化具體操作方案。

2、中期目標:通過進行中國傳統文化建設活動,加強學生的道德修養和人文修養,使學校形成良好的教風、學風、校風。

3、遠期目標:

(1)通過誦讀經典文化,使學生在中學階段能夠掌握1000條成語,300餘首古詩詞,熟練背誦《弟子規》、《大學》、《論語》等經典篇目。

(2)通過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學生一生優美的人格奠定基礎;通過社會反饋,學生在家庭、社會上的表現,學生明確知道應做一個怎樣的社會人。

(3)培養和造就一批師德高尚,教學風格獨特,具有人文素養的名教師。

中華傳統文化範文15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不僅是運用現代教育手段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更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效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手段。在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始終佔據重要位置。我們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貫穿於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教學全過程,通過學科滲透、課堂引導、課餘活動得以全面展開。

一、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

蘇霍姆林斯基説:“一所好的學校牆壁也會説話。”學校是專門培養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僅僅是一個教室,操場的概念,同時也是一個環境,文化的理念。校園文化所營造的育人氛圍無時無刻不在發揮着作用,它具有隱蔽性和延續性的特點,它在潛移默化中發揮着環境育人的功能。我校在進行校園外表形象具體設計和佈局的時候,一貫遵循高品位原則,儘量做到:佈局合理,格調高雅,賞心悦目,寓意深刻,美觀實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是中華文化相關的景觀雕塑、文史雕刻,名人偉人的名言警句,師生的書畫作品,從校園的整體佈局到花壇裏一草一木都精心設計,藝術構思。校徽、校訓每天都薰陶着學生的心靈,形成“團結、 嚴謹、 勤奮、 向上”的優良校風。我校被評為青海省校園文化示範校。

二、課堂教學為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主渠道

我校始終堅持“優秀傳統文化進課堂”,利用語文、政治等課程資源,

把中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審美情趣、行為模式、德行素養和社風民俗貫穿到課堂,使學生們接受民族文化的薰陶,吸收民族精神的營養,力求將現代意識和傳統文化融會貫通,培養既具有現代精神,又富有中華優秀傳統的“現代人”。此外,我們還積極探索開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校本課程,如《中華經典誦讀》、《書法》、《繪畫》等選修課程,將我國非物質性文化遺產,包括傳説、民歌、故事、戲曲、表演、繪畫等納入課程內容,讓學生更多地誦讀古代淺近的優秀詩文和誦讀歷史上優秀人物故事,把堅持教育的“三個面向”與繼承、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在推進素質教育中,堅持以書法藝術教育、中華經典美文誦讀為載體,把中華傳統文化滲透到校園生活之中。

三、以“我們的節日”為契機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我校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主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根本,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眾,堅持立足當地、因地制宜、就近就便,積極創新形式和載體,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和精神內涵,廣泛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宣揚中華優秀傳統,營造關愛互助、安定團結、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倡導文明和諧、實用節儉的現代節日理念。春節、元宵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期間,在全校組織開展經典誦讀、節日民俗、文化娛樂、志願服務和體育健身等豐富多彩的羣眾性活動,推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深入開展。如春節、元宵節期間開展“網上拜大年”、“網上猜謎”等網絡文化活動;清明節期間紀念先人、緬懷先烈;端午節期間廣泛開展衞生健康知

識宣傳普及,組織志願者開展關愛山川河流、植樹綠化等活動;中秋節、國慶節期間以團結、團圓為主題開展活動;重陽節期間倡導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風氣。

四、紮實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中華經典詩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其中藴含着豐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過深入開展“經典誦讀”活動,以《弟子規》、《大學》、《論語》等經典篇目使廣大青少年瞭解、熟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對祖國語言文字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情,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進一步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我校紮實開展活動,保證學生每天不少於20分鐘的誦讀時間,並開展經典誦讀比賽、詩文書畫比賽、“讀經典、悟經典”徵文比賽、經典誦讀先進班級評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五、以“道德講堂”為載體,深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道德講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四德”為主線。社會公德建設主要包括: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和遵紀守法等,以“禮儀”為核心;職業道德建設主要包括:誠實守信、愛崗敬業、辦事公道、熱心服務、奉獻社會等,以“誠信”為核心;家庭美德建設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長輩、關愛孩子、鄰里團結、勤儉持家等,以“和睦”為核心;個人品德建設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寬容、明禮守信、熱情誠懇、自強自立等,以“友善”為核心。我校按照上級要求開展適合高中學生的“道德講堂”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20xx年4月

24日在階梯教室舉行了20xx屆成人儀式,同時這也是一堂別開生面的的道德講堂。活動分別以感謝紅燭恩、報答三春暉、十八而志、跨入成人門為篇章,貫穿了道德講堂的“五個一”:唱一首歌,講一個故事,誦一段經典,談一點感受,送一份吉祥。此次活動受到了省市文明辦,城北區道德講堂的熱切關注。

在我國五千多年文明發展歷程中,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自強不息,共同創造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優秀傳統文化凝聚着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是學校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將繼續堅持現有的教育途徑,並積極探索新的教育形式,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繼承做出努力。

標籤: 範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d4yj9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