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以傳承家風為主題作文最新

以傳承家風為主題作文最新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傳承家風為主題作文最新,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以傳承家風為主題作文最新

以傳承家風為主題作文最新1

家風是什麼?是一個家庭好壞程度的表現,每個家庭的家風都不一樣。爺爺説好的家風,它猶如一罈久釀的酒,清香甘冽;奶奶説好的家風,它好像一壺新沏的茶,醇厚芬芳;爸爸説好的家風,它彷彿一副祖傳的畫,連城之璧;媽媽説好的家風,它宛若一朵剛開的花,芬芳撲鼻。

我們潮汕有一句俗語:“屋檐水,點點滴,點點無差齊。”這句老話的意思是:人生代代如屋檐水般,點點滴滴不差齊。只有我們對長輩心懷感恩,晚輩也才會對我們心懷感恩,優良的'傳統才能世代相傳;也只有人人心懷感恩,孝敬長輩,才能夠培養淳樸的家風,教育後代。

我們“韓氏家訓”就有一句“賢良為本,百行孝先”,我家的家風就是“孝”,家裏每個人都有一顆孝敬長輩的心。

記得太姥姥住在我家的時候,奶奶總是像照顧嬰兒一樣,侍候着生活已完全不能自理的太姥姥。每次吃飯時,奶奶總是小心翼翼地喂太姥姥吃;晚上睡覺時,奶奶為照顧太姥姥都沒辦法睡個安穩覺。奶奶一直這樣服侍着太姥姥,直到好幾年後太姥姥過世了。當大家都在誇奶奶時,她總是笑笑説:屋檐水,點點滴,點點無差齊。

“屋檐水,點點滴,點點無差齊。”這話説得真沒錯,家裏的好榜樣不只是爺爺奶奶,還有我的爸爸媽媽。每次奶奶生病了,都是媽媽第一時間帶她去看醫生,不分白天黑夜地照顧着她,直到奶奶的身體恢復正常。我們每次吃飯的時候,爸媽總是將好吃的夾給了爺爺奶奶,尤其是吃魚的時候,魚肉總是夾到爺爺奶奶的碗裏,當然還有我的碗裏。

我想:雖然我現在還小,還不能把“孝”表現到極致,但可以在學習上不斷地努力,讓自己的成績不斷地進步,讓爸爸媽媽少操點心;在家裏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給長輩捶捶背,和長輩説一些貼心話。

“屋檐水,點點滴,點點無差齊。”爸爸媽媽就是這樣在生活中,點點滴滴地將好家風傳承給我,影響着我、塑造着我。我要爭做一個傳承好家風、有孝心的小暖男!

以傳承家風為主題作文最新2

如果家是一支蠟燭,那麼家風就是蠟燭的燈芯;如果家是一條小路,那麼家風則是照亮我們前進的路燈;如果家是一條船,那麼家風一定是它的船坨。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

今天,我問媽媽:“我們家的家風是什麼呢?”媽媽微笑着對我説:“你要注意觀察,家風就體現在我們的行動中。”我怎麼沒有印象了呢?我使勁撓了撓腦袋,疑惑不解的看着爸爸,可爸爸卻懶洋洋地説:“一定要找家風。”我十分無奈,知道他們肯定是不會告訴我的,那我就只好自己觀察了。

“吃飯了。”奶奶已經做好了香噴噴的飯菜,我搶着先拿了筷子,準備向美食發動強勢攻擊。這個時候,爸爸皺着眉頭問我:“家風去旅遊了嗎?”聽了爸爸的'話,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家風!我趕緊放下筷子,去廚房幫奶奶把最後一道菜端了出來,端正的坐在餐桌前,等奶奶坐好了,大人們開始動筷子了我才開動筷子,開始大口大口地吃飯菜。這時,老爸拍拍我的頭,微笑着説:“家風回來了。”

吃完飯後,我又問爸爸:“我們家還有什麼家風呢?”爸爸説:“自己再找找吧!”這時,媽媽讓我去買瓶飲料。我拿着錢,來到了超市,我把錢交給了收貨阿姨,阿姨微笑着遞給我一瓶飲料,還找給我了一角錢。回到家我把飲料遞給媽媽,順手把剛才找回來的一角錢扔到了沙發上。

媽媽問我為什麼這麼做,我説:“一角錢留着有什麼用?現在一角錢什麼都買不到呀?還是扔了算了。”媽媽説:“一角錢雖少,可它也是錢呀,如果每天存一角錢,一年就會有365角錢呢,你要學會節儉。”説着便把那一角錢拿了起來,放進了一個小盒子裏。從此,我便往小盒裏存零錢,養成了節儉的習慣。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以傳承家風為主題作文最新3

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中孕育了無數的優秀傳統美德,其中很多傳統美德是以“家風”的形象代代相傳、延續至今的。如尊老愛幼、勤儉節約、謙恭孝順、善良禮讓、和氣為貴,這些美德通過一代又一代的言傳身教,在現代社會積澱、傳承和弘揚,形成一個家庭的價值共識,也形成了全民共識。

爸爸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教我做人要尊敬長輩,愛護小輩。當然他們也以身作則。記得在我10歲那年暑假的時候,外婆生病了,媽媽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刻回到老家,在外婆的身邊片刻不離,細心照顧着外婆,直到外婆病好後才回到家。受到了媽媽的影響,我也對長輩很尊敬。在外面,我會扶年邁的老奶奶過馬路;在公交車上,我會為頭髮花白的爺爺讓座;在家裏,我會幫爸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孝順的家風需要每一位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樣,良好的家風才能代代相傳。其實父母親要的真的不多,如果不能天天見面,每天只是電話的問候,足矣讓他們安睡一晚。週末減少不必要的應酬,有時間多回家看看父母,陪老人説説話。外出旅遊時儘量帶父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時,我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後如何對我。那現在,我有沒有如此對待我的父母?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捨得花時間陪你的人,一定是父母。孝與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感激父母,善事父母,體現的是人內在的'品質。兒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報答養育自己的父母。

現在,家風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之一。其實,家風是個古老話題,對家庭成員而言,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會有什麼樣的處世態度。孝敬父母,關愛父母,就是一種最重要的家風。好的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着別的東西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某種品德和力量的源泉。就是説,做兒女的,在好的家風薰陶下,會用好的家風內容來塑造自己的行為,從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以傳承家風為主題作文最新4

傳統中國,‘家國一體’,‘家’是縮小的‘國’,‘國’即是放大的‘家’。因此家風家教也在歲月的積澱中,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中華文化的重要內容。家風,中華文化的縮影,文明的延續。

小的時候喜歡依偎在姥爺懷裏聽他講故事,講累的時候他會時不時的在我耳畔對我説:“長大以後,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忘記誠實守信。”我並不明白這其中的含義,便去問母親:“為什麼姥爺總是説做人要講誠信?”母親驕傲的對我説:“這,便是家風。”

“在媽媽小時候啊家裏生活很拮据,為了讓五個孩子讀書,姥姥姥爺整天沒日沒夜的幹活。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學校要求交書費,家裏沒錢,姥爺就東挪西借把錢湊齊,當時手裏攥着那一張張皺巴巴的捲毛票,別提多温暖了!”母親的臉上洋溢着幸福,我聽得出神,禁不住又問。“之後啊,你姥爺知道約定的期限馬上到了,不顧家裏人的反對,竟然把家裏僅有的一塊地賣掉。事後,我們都問你姥爺為什麼這麼做?他卻淡淡一笑,輕描淡寫地説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嘛!”債主知道後大為感動,寬限了些還錢的日子,然後姥爺用這些錢在短時間內做了一點小生意,本着誠信經營的原則,生意越來越紅火。姥爺深知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誠信換來的,“誠信”久而久之,就成了我們家的家風。”

母親從小耳濡目染,自己也逐漸變得誠實守信。記得她國小五年級的時候,在回家的路上偶然撿拾到了一個錢包,裏面裝很多錢,母親毫不猶豫地一分不少的交給了警察局。後來失主萬分感激,直誇讚母親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

如今,誠實守信的家風在我們家代代相傳,無論大雨滂沱還是烈日炎炎,無論秋高氣爽還是白雪皚皚,借別人的東西到了期限我一定會第一時間送過去,以誠實守信為根本的家風已經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裏,一直從未被抹去。

誠實守信的家風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了每一個家人,未來的日子裏,我會將這最淳樸的家風一直延續下去,潤物無聲惜溪流,家風傳承美名揚。

以傳承家風為主題作文最新5

當好優良家風傳承人説起這家風家訓,聽老一輩們講,勤儉節約可是我們家代代相傳的傳家寶。雖在21世紀的今天,物質條件相較於老一輩們那時的生活的條件好太多,但是我們全家人仍然謹遵傳家寶的教誨,從不鋪張浪費。

勤儉節約的家風,源於我的祖輩,尤其是我已過世的爺爺。聽媽媽説,爺爺的一生坎坷。七八歲時便給地主家放牛,新中國成立後的土地改革法,使他擁有了自己的土地。從此,爺爺就把這土地當作自己的命根子,播種、耕種、收穫,樣樣精掐細算,捨不得浪費一滴糧食。直到過世時,還依舊恪守着節約的`美德。爺爺曾教育我: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以前艱苦的生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爺爺雖然不在了,但勤儉節約的精神永遠存在我心中。

爸爸媽媽這一代便傳承了爺爺勤儉節約的優良品德。節約不僅只體現在糧食上,更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完電腦或看完喜歡看的電視劇後不關閉電源,是一種罪過;不隨手關閉水龍頭,放任水龍頭中的水流,似乎就是犯了彌天大錯;還能穿的衣服扔掉就是罪惡滔天。像麪包這樣的零食就好像是奢侈品一般,從來不會出現在我的家裏。我曾無數次抱怨爸爸媽媽的摳門,爸爸媽媽總是笑而不語。長大後才明白爸爸媽媽的做法,其實是一種勤儉家風之美。在爸爸媽媽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勤儉節約彷彿是一股無形的力量一般,早已深入我心。每當我浪費之心開始作祟時,我總能記得爸爸媽媽的教誨與爺爺那句語重心長的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作為勤儉節約家風的傳承人,更應把勤儉節約的美德發揚光大。我因此大聲倡議:讓節儉成為習慣,讓節儉成為生活方式。讓我們一起肩負發揚這一美德的使命,讓節儉深入人心,讓我們一起當這優良家風的傳承人!

標籤: 家風 傳承 主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rwken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