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傳統文化的作文集錦7篇

傳統文化的作文集錦7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文化的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文化的作文集錦7篇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比如:過年放鞭炮,重陽節登高等。

我們中國人最為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對,是新年。

過新年的時候大家都要貼對聯、貼福字,還要倒着貼,意思是幸福來到了我們身邊。新年吃餃子。餃子是“交子”的意思,是舊年向新一年的過渡和交替。古人以前還會包一個錢幣在餃子裏面,誰第一個吃到錢餃,誰就會在新一年中有福氣,可現代人覺得錢幣太不衞生了,就改為包糖了……

過新年為什麼要放鞭炮呢?原來在很久很多久以前有一隻年獸每到過年就來吃人了,一次能吃一村子的人呢!大家可怕它了!有一年,年獸又來吃人了,大家都跑到崑崙山。這時一位年邁的老人卻拿來紅紙做春聯,拿來稻草做鞭炮,還拿來蠟燭做燈籠,年獸一看見這些東西嚇得魂飛魄散。從此,年獸再也不敢到人間來了,但人們怕它再來人間吃人,便在大年七年級放鞭炮。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

這個星期的星期五我放學回到家,奶奶正在煮湯圓。我奇怪地問奶奶:“奶奶,為什麼今天要吃湯圓?”奶奶微笑地回答道:“因為今天是冬至呀。”

可是,什麼是冬至呢?為什麼冬至要吃湯圓呢?我趕緊上網查了一查,終於略知一二了。冬至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很重要的節氣,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北方人們在冬至習慣吃水餃,而上海人的風俗就是吃湯圓。這就是北方和南方的差別。湯圓也稱“湯糰”,因為有“圓”又有“團”,表示着“圓滿和團圓”,祝福家家户户閤家團圓。

那麼冬至日還有什麼特點呢?奶奶又告訴我,冬至日的特點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也就是這一天會黑得比較早。每年的冬至是在公曆12月21日或12月22日,因為沒有固定的特定日,因此和“清明節”一樣被稱為“活節”。冬至後就進入“數九”了,也就是我們常講的“三九嚴寒”,冬至後的27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等到了“九九”,也就是冬至後的81天,這時冬天就已經全部過完,春天就要來臨了。

我心裏暗暗地在想:冬天終於來了,今年不知道能不能和小朋友們一起堆雪人?想着想着,奶奶大叫一聲:“吃湯圓嘍!”嘻嘻,温暖的冬至啊!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3

家自己包粽子,媽媽對我説:包粽子先要把糯米和竹葉在水裏泡一天,才好包又好吃。所以媽媽昨天就泡了糯米和竹葉,並備好了一些配料。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拿起粽子葉,把一頭一卷,就形成了甜筒狀,然後把糯米裝進去,再放進一塊淹好的五花肉,把粽子葉摺好捆緊,一個肉粽就包好了。接着媽媽一邊包一邊示範給我看,我仔細看着,學着她的樣子慢慢的包着,終於包好了一個,雖然形狀還不太好,看着我包的第一個粽子,我高興極了。後來我包的一個比一個好,好棒!媽媽笑着説。

粽子煮熟了。我聞着清香解開粽子,一邊吃着一邊聽媽媽講端午節的故事。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4

故鄉的四大名點,將永遠是我的童年裏最深的印象,更是我一生的家鄉味。

四大名點,即烘糕、寸金、黑切和白切。小時候這四種糕點已經不再像七、八十年代那樣只逢重大節日才吃,平常隨時都可以吃,不過我是不常吃的。

小時候我初嘗它們時,並不覺得怎麼好吃,烘糕太硬了,咯牙;寸金太甜了,引牙疼;白切有些粘牙,時常要在嘴裏扣上半天;至於黑切呢,雖然味道還不錯,但看上去黑乎乎的,像堆煤球,一點也不討人喜歡。

而我們那時候喜歡吃的,是蛋糕店櫥櫃裏香噴噴的奶油蛋糕。孩子們常常坐在馬路的一邊,眼巴巴地望着對面的奶油蛋糕,長長的哈喇子從嘴角垂下,浸濕了屁股下的路檐石。不過每當我向母親要買奶油蛋糕時,母親總是説:&ldqu;奶油蛋糕油什麼好吃的,哪有我們的四大名點好吃!&rdqu;但是我對母親的話總是不以為然,常常憤憤的嗤之以鼻。母親最後還是拗不過我的再三請求,破例給我買了一塊不大不小的奶油蛋糕。不過奶油蛋糕吃起來卻遠遠不如聞起來想象中那樣,奶油噎的人喘不過氣來,僅嚐了幾口就只好作罷了。

後來我有重新吃起了四大名點。相比於光怪陸離都市裏千奇百怪的'新式食品,四大名點猶如一個拄着枴杖的老人,從遠古走來,見證歷史的變遷,走過幾千年的光陰,保留着故鄉滄海桑田也不變的古老氣息。烘糕隨硬,但去盡鉛華,硬下的何嘗不是散發着淡淡籽油香的脆意呢?寸金雖甜,但甜中所含的,豈不是細膩的軟香粘滑,沁人心脾?扣着粘牙的白切,就不可以是孩童天真無知的嬉戲,啊?黑切為什麼一定要貌其相,而不嘗其味呢?我的祖輩是老人枴杖上最溝壑的虯紋,如今我也融入了這古老的虯紋,嗜上了這古老的食品,這古老的家鄉味。

隋舍時間的流逝,四大名點默默地走出了人們的視野。

之後外出打工,一次同事聽我是安徽合肥的,便託我捎一些四大名點給他。我帶給他後,正如我所料,同事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但臉上流露出的並不是我所預料的高興,只是失望的搖了搖頭。我好奇地問了他為什麼,他只是連連歎息道:&ldqu;變了,變了,不是當年的味了。&rdqu;

這句話如警鐘一般敲擊了我那長期生活在繁華忙碌的都市裏的頭腦,我趕忙嚐了一塊,的確如此,我從中嘗取到一絲絲心寒的味道。如今的四大名點,已成了各式各樣添加劑的犧牲品,名存實亡。

打工結束回鄉後,我跑遍了滿城的大街小巷,卻再也沒有找到回憶中的味道。萬萬沒想到,四大名點給我留下的短短的美好的回憶,竟成了它們給我的最後記憶。我不禁又想起了同事的話,是啊,如今上哪去找那回憶中的四大名點,那記憶裏的家鄉味呢?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5

聽老人説,古時候有個灶神的傳説,因此,每家每户都會在自己家裏打上一口灶頭。這灶頭雖是煮飯燒菜的,但為了美化廚房環境,為了使用餐的人有一個好心情好胃口,就在灶壁上畫上畫,這就是灶畫。

我家也有一口灶頭,灶壁上也有着許多畫。灶壁的正上方畫着喜鵲和梅花,旁邊還有一個大大的雙喜字,下方畫着一個花籃,裏面裝滿了鮮花,有菊花、月季花、牡丹花等,顏色鮮豔,美麗極了。灶頭的側面畫的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裏面裝着數不清的金銀財寶,寶盆上刻着“招財進寶”四個字,盆旁還有一副對聯,上面寫着“寶盆到家,歲歲平安”八個字。下面還畫着一幅八仙過海呢。灶上的畫真豐富啊!

我問姐姐那些畫表示什麼意思。她説:“第一幅表示喜上眉梢。第二幅代表幸福美好的意思。第三幅代表平安富貴。”姐姐還説這些都代表着吉祥和美好,都寄寓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我覺得這些灶畫非常有趣,特別是那個聚寶盆。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6

霜降節是紀念反抗外來侵略的女英雄岑玉音的節日,已經有360多年的歷史。這個節日流行在大新縣的下雷、雷平及寶圩一帶,但影響擴大到天等、靖西、德保等縣。正降日凌晨人們便帶餈粑、年米、肉、香燭等聚集玉音廟宇供祭。在清代,不但百姓祭奠,州官也必身着官服,率眾頂禮拜祭。1949年以後雖不舉行供祭。但紀念活動依然十分熱烈,有演戲的,有唱山歌的,有舞獅的,等等。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7

我最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餃子

餃子餃子——吃了變成人中驕子。每當我現在看到餃子就會想起小時候姥姥勸我吃香噴噴餃子的場景。

餃子歷史據説也很悠久了,是我國的傳統飲食文化特徵之一,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喜氣洋洋的春節,每到新年的除夕夜,餃子就成為了最重要的角色。因為大年除夕可少不了包餃子吃。我問過媽媽,為什麼年夜飯一定要有餃子,媽媽説這是古人傳下來的,一家人在除夕的炮竹聲中吃年夜餃子,就會有新一年的美好期望與祝願。餃子文化可是在飲食裏面有着很重要的一席之地呢。

餃子形如元寶,有“招財進寶”之意。餃子可以讓人們把各種吉祥的祝願包到餡裏,誰吃到説明誰新的一年有更多的福氣,我曾經就為了吃到媽媽包在餃子裏的硬幣,連吃了20多個餃子,後來被大人們笑話了很久。餃子還代表團圓美滿之意。一家人圍在一起熱火朝天,有説有笑的包着餃子,是一件多麼幸福祥和的事情。

有個謎語你們猜猜:一個扁食兩頭尖,下到鍋裏成萬千。金勺舀,銀碗端,端到桌上敬老天。天神見了心喜歡,一年四季保平安。對了,説的就是餃子。餃子的謎語還有很多。例如:從南來羣鵝,撲通撲通都下河,先下沉,後漂浮等等。

餃子可以有很多種餡,我最愛吃的就是三鮮餡的。我還會製作各種不同形狀的餃子,結果就是別人都不吃,只好我自己消化,因為我製作的餃子經常慘不忍睹,連我自己都不願意吃,哈哈。

過年吃着餃子,聽着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是我們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

標籤: 集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wd296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