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推薦】春節習俗的作文合集9篇

【推薦】春節習俗的作文合集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習俗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春節習俗的作文合集9篇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1

中秋節吃月餅,賞月;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春節,也有他獨特的習俗。

往往臨近新春的時候,總要吃餃子。這不,我與媽媽就一起做餃子,做的餃子肯定比買的要好吃。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時候,吃到了一個非常難吃的東西,一看,是一小塊的肥肉。“媽媽,明知道我不喜歡吃肥肉,還搞在餃子餡裏。”我不滿地説。“你不吃肥肉怎麼行,只吃瘦肉的話,得瘦成一根棍,連奶奶都説你瘦了。”媽媽勸道。“那也不行”,説着把肥肉夾走了,“肥肉一點都不好吃。”“算了,不過你一定要吃餃子,這是習俗。”

“噼裏啪啦。。。。。。”街上響起一陣震耳欲聾的炮竹聲。那是我爸爸正在放鞭炮呢!“爸爸放的鞭炮真響,這下我家也放過了,春節,我愛死你啦,我有漲一歲了!"我心想。我也打開門到外面看看。哇,地上像鋪了紅毯,我大搖大擺地走在上面。爸爸告訴我放鞭炮在春節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有非常大的'寓意喲。爸爸帶我回家,説回家再講寓意。小朋友,放鞭炮不要忘了。

我家的舊春聯已被撕了下來,換上另外一對了:“出入平安順風順水順人意,心想事成好年好景好前程。”還有橫聯呢:“吉祥如意。”“這幅對聯不錯吧?這是你姥姥精挑細選的結果。”媽媽走過來問我。“是非常不錯。”我讚許的點點頭。

春節的習俗非常多,這還不止呢!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2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想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面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日晷儀。可是,天陰雨霧,影響測量。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複一遍。

那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時風雲的不測,使他很苦惱。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為討好皇上,奏稱要設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認為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於事,萬年知道後,忍不住就帶着日暑儀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悦,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派了十二個童子服侍萬年。祖乙對萬年説:“希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着: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革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阿衡見此,知道萬年的歷法已研窮成功,心中忐忑不安。他萬分懼怕萬年因創建曆法而得寵,國君會怪罪自己提出祭把天神的主意。於是,他陰謀策劃,派了一個刺客去除掉萬年。刺客攀上日月閣,見萬年正在閣上觀察星斗,便張弓搭箭,準備射死他。誰知,刺客被衞士發現,被當場緝拿。祖乙得知後,懲處了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説:“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説:“春為歲道 ,就叫春節吧。”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後來,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鬚。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傳説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的。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歲時之事,先要由歲首説起;而歲首之事,則先應由歲前説起。

在我國大江南北的城鎮鄉村,一般臘月過一半,就開始有年終的氣息了,人們開始籌辦“迎春”的年貨。各地年前的市場上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年貨店攤上,吃的、穿的、用的、玩的,琳琅滿目,有打上紅戳的“年糕”,還有年畫春聯、煙花香燭等喜慶用品。年前的市場是一年中最為豐富齊全的,男女老少都爭相購買一些稱心如意的商品。尤其是孩童們,每當買到鞭炮後,往往等不到過年,便開始零散着燃放,更增加了新年將至的氣氛。

北京有一首歌唱年終的民謠: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日;

二十五,作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去宰雞;

二十八,白麪發;

二十九,滿香斗;

三十日,黑夜坐一宵;

大年七年級出來熱一熱。

歌詞描繪了人們在年終的忙碌情形。內容與此相似的民謠,在中國各地方普遍流行。

祭灶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説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説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説,灶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麪做成的糖瓜等。然後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説:“好話多説,不好話別説。”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説壞話。在唐代著作《輦下歲時記》中,間有“以酒糟塗於灶上使司命(灶王爺)醉酒”的記載。人們用糖塗完灶王爺的嘴後,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昇天了。有的地方則是晚上在院子裏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家人圍着火叩頭,邊燒邊禱告。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3

農曆正月七年級是春節。春節是中國農曆歲首,也是中國民間最熱鬧的古老傳統節日。中國民間過春節的習慣大概是從原始社會的時代‘臘祭’演變而來的。

春節的習俗有:每家每户門口都要貼紅對聯,有的人家大門上有掛紅燈籠,放鞭炮,拜年。有的家長拿壓歲錢給我們。人們都穿新衣服,舞龍,登山玩樂。

每年的春節都一樣。過年這天我們穿好新衣服去跟長輩拜年,要説好話祝福語。吃團圓飯,熱熱鬧鬧的。小孩子都喜歡過春節。

我的春節和你們的春節大不相同,我回了河南汝南的.老家,放了許多各種各樣的炮,有大紙炮、飛天雷、飛天火箭、水雷等等。

有一天,我把一個有30釐米高,直徑20釐米的白色大紙炮放在雪堆裏,它的威力比小型手榴彈的還大,我用火機點燃了火線,然後我很快的跑進了屋裏,1、2、3轟的一聲,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我跑上去一看,雪堆上有一個很大的洞,比我想象得還要大。我們又把水雷往水裏裏一扔,很大一個水花一飛沖天,威力無邊,把水面的冰都炸得飛了起來,水面上出現了壯觀的景象,很多黑色的煙從水而起。

好啊!你們這兩隻“老狐狸”,想合起夥來整我,那??可沒門!我現在還真有點懷疑,十二生肖裏為什麼沒有狐狸。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4

每年農曆正月七年級,就是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每當春節到來之際,就會有許多有趣的習俗,下面就來看看大家是怎麼過春節的吧!

每到春節,人們就想起了一個年獸的故事:有個地方每逢春節,就有年獸來到那個地方吃人和動物。有一年春節即將到來之際,一個白髮老爺爺在一個老奶奶家過春節。那天晚上,年獸來了,一看那裏貼着春聯、放着鞭炮就很害怕,這時,那個穿着紅衣服的白髮老爺爺出來,把年獸趕走了。因此,人們就有了春節貼窗花、貼春聯、放鞭炮等習俗。

春節前夕,人們就張羅起來了。我們在家裏仔細打掃衞生,把家裏打掃得一塵不染,那是在除舊迎新呀。人們把門、窗擦得亮堂堂的,家家户户門上都貼“倒福”(因為“福”貼倒了,表示“福”到了),在窗户上貼上了象徵吉祥如意的窗花和喜氣洋洋的對聯。人們忙的不亦樂乎。而大街上人山人海,人們都在買新衣服、備年貨,一起來迎接嶄新的一年。

到了除夕之夜,家家户户便團圓起來了,外出謀生的遊子回家了,老人們臉上綻開了笑容,張羅了一桌好菜,大家圍在一起邊聊天邊吃年夜飯,一家人盡情享受天倫之樂。吃完年夜飯,人們便放起鞭炮。一朵朵禮花把節日的天空打扮得絢麗多彩,也意味着新年的.腳步悄悄地、悄悄地向我們走來。

春節到了,人們心中充滿了興奮和喜悦。正月七年級早上要吃年糕,(因為年糕代表年年高)。吃完早飯,人們便開始了“走親訪友拜年之旅。”到了客人家,只要孩子一聲輕輕的、甜甜的祝福,長輩就會拿些壓歲錢,而爸爸媽媽常把孩子的壓歲錢藏在孩子的枕頭底下,好給孩子們一個驚喜。孩子們一看到枕頭底下的壓歲錢,就會顯得特別興奮。孩子們可以用壓歲錢買自己心儀的玩具、書本等。

這就是我們快樂的春節!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5

傳統節日是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而來的。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每個節日也都有自己的慶祝形式,內容豐富多彩,這些也都屬於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中的一小部分。春節這個傳統節日也是從遠古發展而來的,從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裏,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春節的習俗有很多:掃塵、貼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守歲……但是由於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春節的習俗也會有所不同。然而,不管在哪裏,春節的習俗含義是相同的——希望在新的一年裏喜氣洋洋,閤家歡樂。

我家過春節的習俗與大部分的南方人是一樣的。過年的前幾天,我們全家人就一起忙上忙下的打掃衞生,把家裏打掃得窗明几淨,一塵不染。因為按着民間的説法“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塵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一切的“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所以我們家每一個人都出了一份力,目的就是為了使新的一年家中財源滾滾,一帆風順。

於此同時,爸爸媽媽也從網上、超市、菜場等地打年貨,購買了:各種酒水、牛奶飲料、蔬菜水果、雞鴨魚肉、乾果雜貨……使家裏的儲物櫃堆得滿滿的。就連從來不愛吃零食的奶奶也從儲物櫃裏拿了一包餅乾放在房間裏。

在大年三十白天,我們全家還忙裏忙外地貼春聯、粘年畫、放鞭炮……忙得不亦樂乎。雖然有點兒累,但是每個人的心裏都樂開了花,臉上也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而令我這個吃貨最開始的莫過於是大年三十晚上的這一頓團圓飯。這頓團圓飯爺爺奶奶燒了很多菜:冬筍炒腰花、清燉土雞、羊肉火鍋、清蒸鮭魚……每一道菜都是那麼得豐盛,每一道菜都是那麼得美味,每一道菜都是色香味俱全,真是令人垂涎三尺,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要嚐嚐。在吃飯的時候,我與家人們一起喝起了飲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家裏到處洋溢着幸福與温馨。飯後,大人們還給了我壓歲錢,我樂得合不攏嘴。

看着家人過春節,使我不禁想到了宋朝大詩人王安石所寫的千古絕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我真希望在生活中能夠月月過春節,天天是新年。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6

小時候對什麼都不感興趣,除了玩和吃——所以臘月到正月這段時間對我來説簡直是像在天堂。

説這段日子像在天堂,不外乎有兩個原因,一來是每天都能吃到好東西,二來時這段時間內,大人們都在忙着過年,自然就沒有精力管我,留下我和鄰家孩子們瘋玩,而且很多時候大人們回家時都會給我捎幾個小玩意兒。

這段時間裏,外婆通常在家裏包餃子,灌香腸,拌什錦菜。香腸之類的一做就做一大批,凍在冰箱裏,夠着吃一年,而什錦菜卻只有過年才能吃到,因為大人們説什錦菜是由於一的,什麼黃豆芽是如意,薺菜是聚財,芹菜是勤勞,黃花菜是前途似錦,香菇是和和美美,千張是千秋百代代代興旺……我是從來不講究什麼寓意的了,宗旨能吃就行,就這麼十來樣菜放在一起炒,色香味俱全。有時因為菜販子提前回家過年,少了個一兩種菜,外婆就買別的提上,所以年年的什錦菜都有不同的味兒,就有不同的盼頭。什錦菜一炒就是一大鍋,用鐵缸子盛着,從臘月一直吃到正月。

外婆在家裏炒菜灌香腸包餃子,我就在花園裏盪鞦韆和鄰居的小胖墩龍蛋玩。有時,外婆會給我幾個鋼鏰兒,讓我買點小東小西。這錢通常是用來買摜炮的,摜炮外頭用紅紙裹着,裏頭包一點火藥,一塊錢三盒,這是小孩子們最愛的玩具。把這個小炮仗往地上使勁一摜,就“啪”地炸響。最喜歡乾的,就是把摜炮朝電瓶車扔,就在離它不到一寸處炸開,熱的電瓶車驚恐得警報直響,調皮的我們就會慶祝似的歡呼起來。

每每當玩的正盡興時,外婆的聲音那個會就從窗子裏傳出“小玉!來嚐嚐這味兒怎麼樣?”有些需要“大批量”製作的年味兒,她通常先做一些給我嚐嚐,等我點點頭説好吃時,她就又會得意地用南京話自誇道:“嘖嘖,這是頂呱呱!好得一沓帶一抹!”又愉快地給我擦擦嘴,拍拍我的屁股,然後哼着小調套上棉襖淋上小寶帶我去“五條巷”買點小雜貨。

新年即將來臨,小巷子也年味十足。到處都裝點着紅色,就連再小的燒餅攤也掛上了紅燈籠。路邊的小販子們將各種各樣的“金童玉女”“招財進寶”“福“……大大小小色彩鮮豔的貼紙擺在地上,於是路旁邊多了一份如春花般的爛漫。除了賣紅貼紙的,小巷裏還有推着車子走來走去的賣韭菜盒子的,糖葫蘆的,酒釀圓子的……就是平時只能在山西路看到的買糖人的也來了。一時間,空氣中瀰漫着各種小吃的叫賣聲,使這大冬天裏的巷子頓然暖和了起來。

如果巧的話會正好趕上巷子裏頭那家做花生糖,那糖漿的香味能叫人被甜化了,誘人地瀰漫在空中,叫人聞不夠,吸不夠。他們把超好的花生均勻地灑在大砧板上,金黃的糖稀就這麼滾燙地澆上去,不一會兒便凝固成了一整塊,繫着圍裙的大嬸利落地又小心地將其切成薄片,這時的`花生糖,脆脆的,還温熱着,入口即化,好吃得不行啊。

年味在臘月裏不斷的預熱升温,到了除夕,我便會異常的興奮,也許是興奮地有點累,我總是熬不過八點就睡了,比平時還早得多!因為睡得早,大年七年級總是五點多就醒,不安分了起來,爸爸媽媽總叫我再睡一會兒,可實在是沒法睡了,我悄悄溜下牀,跑到廚房指望灶台,那裏的糖年糕我饞了好幾天了,家裏人總不給吃,説必須留到正月七年級,這樣才“節節高”。待到家裏人都起來後新的一年就要在走親拜友中開始了!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在新城市裏過年的次數越來越多,卻越發懷念從前在故鄉老房子裏的年味兒。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7

春節的前幾天,我們都要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購物,超市裏特別熱鬧,年貨等商品看得人眼花繚亂,到處張燈結綵,一派節日的喜慶氣息。我們要買新衣服,買各種食品,還有年畫,對聯和鞭炮。

到了除夕那一天,家家趕着做年菜,我們小孩喝果汁,大人們喝酒,長輩們還要説:“祝你們天天向上……”我們還要給長輩説祝福的`話!除夕晚上還要看春節聯歡會,節目太好看了!到了十二點我們就要放五顏六色的煙花,你能看見五彩繽紛的煙花在夜空閃耀,你能聽見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在預示着新年的來到!

大年七年級我們要穿漂漂亮亮的新衣服,到長輩家去拜年。我們的長輩會給我們發壓歲錢。

過年有許多習俗,説也説不完。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8

一到12月27日,媽媽就帶我上街買鞭炮和對聯。

我們來到街上,媽媽拉着我走啊,走啊。我看到了許許多多整整齊齊的鞭炮和對聯,一轉頭,看見我去年買的幾種對聯,我拉拉媽媽的手説:“媽媽買。”媽媽就帶我來到那一問店中,我挑了幾種説:“媽媽,這些各買一盒。”媽媽親切地對我説:“好!”然後我們付了錢,我們拿着東西,又來到裏面買白菜、花菜、空心菜、雞、鴨、魚、肉等主食,我們跑了好幾趟,終於把年貨全買齊了。

大年三十下午,爸爸已經準備好漿糊貼對聯了,我就和爸爸拿着對聯來到大門下,爸爸把漿糊塗在門牆上,我們急忙把對聯貼了上去。

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吃團圓飯,我們也不例外,我們一家子團聚在桌子邊,一起吃團圓飯,喝團圓湯,歡迎新的一年到來,媽媽一邊吃一邊吩咐我説:“不能打破東西,也不能説”壞話,呀!

到了七年級,早上吃了一碗熱呼呼的面線糊和甜雞蛋,爸爸媽媽和我來到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外公外婆家拜年,人人都説我“長高了,懂事了,學習進步了。”

每個人都給我紅包,我對他們説:“恭喜發財,新年快樂。”

正月十五的時候,我們這裏就不像北方那麼熱鬧了,只是吃“狀元圓”而已,可是,聽説世紀公園、泉州公園晚上卻是燈火通明,一眼望去,都能看見幾百盞燈來,要是我能親眼一見,那就太好了

我們家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有精彩。雖然春節期間大家都忙裏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歡樂相比,我想應該是歡樂佔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是最值得我們慶賀的一個時刻。因為在這個時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會回到家裏,與家人們團聚 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説説離別時的奇聞樂事,津津有味地品償美味佳餚,享受着團圓的樂趣。吃完年夜飯,我們可以到室外去觀看四處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繽紛綻放,聆聽四處每一聲喜慶的祝福。走在小鎮的'每一條大街小巷,你都會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動人心的時刻。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企業科技力量的提高,五花八門、千姿百態的煙花不斷湧現,我們所看到的煙花越來越美、人們燃放的煙花也越來越多,特別是今年我感到變化很大。除了晚上八點鐘的春節聯歡晚會外,到了十二點左右,也就是午夜零點時刻,我們又能聽到一陣一陣激烈的爆竹和鞭炮聲,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是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啊!

大年七年級的早晨,我們總是要吃湯圓或麪條,這是我們的傳統習慣。從七年級開始至初十左右,我們大家都要到親戚朋友家裏去作客拜年。去時一般都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一片客氣之意。同樣,親戚朋友來作客也是如此。無論是我們去作客,還是親戚朋友來作客,小孩子肯定賺足了便宜,因為他(她)們能得到大人們的壓歲錢,手拿壓歲錢心裏別提有多高興!

正月裏各個商家初次開門都會燃放爆竹,企業開工一般在初六之後,也都會燃放大量爆竹,還有的放煙花,都呈現給人一派喜慶的景象。正月裏我們家鄉還有各類豐富的娛樂活動,如書法家們為大家現場書寫並贈送春聯,京劇、越劇愛好者們會組織演唱會等。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我們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節日,家家户户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家鄉的春節多姿多彩,最快樂的當然要屬我們小朋友了。除了過年能有壓歲錢外,最開心的是我們可以輕鬆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節裏,男孩子們可盡情地點放鞭炮,每一次響亮的爆炸聲,都預示着一次快樂的歡呼,哪怕是冒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們雖然沒有和我們一起玩,但看着我們那高興的樣子,他(她)們也都心花怒放!

春節是快樂的節日,是豐收的節日,讓我們一起來慶賀吧!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9

轉眼又到了中國最重大的節日,春節,通常在這個時候,小孩子興,因為有紅包拿,當然,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春節習俗,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這裏的春節習俗吧。

正月七年級的早上,媽媽都會煮好熱騰騰的湯圓,然後,我們就會和爸爸忙上忙下的搬張桌子出來,在桌子上面擺好8個碗,8雙筷子,整齊的擺放好,接下來,就該把熱乎乎的湯圓盛在碗中啦,最後爸爸就會跪着燒紙錢。祭拜完了以後,我們都爭先恐後的搶吃湯圓,因為吃老祖宗吃的東西不會生病。

其實這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春節習俗,可是它卻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傳統美德,祭拜,是對長輩的尊重,我們以這種方式來表達我們對長輩的思念,體現了一個孝字。

不管是什麼樣的春節習俗,都應該很好的傳承下去,不是嗎?

標籤: 習俗 春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ydol1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