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報告 >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情況調查報告[經典9篇]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情況調查報告[經典9篇]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後撰寫的。那麼一般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情況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情況調查報告[經典9篇]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情況調查報告1

一、主題簡介

家鄉新農村建設考察

二、活動日程

7月25日

參觀孫家村農田

7月26日

至調查郭猛生態農業的發展

7月27日

至xx市鹽都區順雨生態養殖有限公司

7月28日

至岡鎮財政所

三、調查情況

1、調查背景

家鄉近年來發展變化較,新農村建設取得初步成果

2、調查目的

新農村建設在當前是個很熱門的話題,然而身在象牙塔的我們,要開始學會走進社會,走進我們的農村,掌握最直觀的信息,體驗新思維新氣象,豐富我們自己的視野。親近最廣的人民羣眾,親近我們偉的祖國。假期來了,我們何不利用暑假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一片葉子屬於一個季節,我們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誰説意氣風發,我們年少輕狂,經受不住暴雨的洗禮?誰説校園裏的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走出校園,踏上社會,為自己書寫一份滿意的答卷……

因此我利用暑假時間和一些家鄉的同學組隊進行了暑期社會實踐,我們的暑期實踐因地制宜,深入農村去了解新農村建設。

3、調查對象

(1)7月25日參觀孫家村農田

鹽都區位於蘇北黃海之濱,境內氣候環境特,為海洋性濕潤氣候,江蘇“冷窩”,江淮氣旋入海口,夏季冷暖空氣交匯頻繁,九、十月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水土資源豐富,成陸較晚,為黃淮海相沉積平原,鹽漬型水稻土,速效鉀含量豐富;生態環境優越,尤宜水稻種植。

很高興來到岡鎮孫家村,充分感受到這裏安定和諧的氛圍。正值七月,田裏水稻綠油油一片,長勢尤為喜人。夏日裏難得的舒爽天氣,鄉間清新的氣息,給我們帶來舒暢的心情。在這個面積不,人口不多的小村莊裏,處處展現欣欣向榮的景象。規整清潔的水泥道路貫穿村莊,路邊紫薇花爛漫地開着,遠方的樹林間的微風帶來絲絲清涼。

與該村書記及村主任的一番親切樸實的談話,讓我們為該村近年來在行政體制和農業生產上取得的成就感到敬佩和高興。

此行讓我們真切地認識到,建設新農村真正可以使農村面貌煥然一新。交通狀況的改善,教育醫療住房條件的提高,農民文化生活的日益豐富,這一切的一切,給我們展現了發展中的中國農村的新形象,真的感覺不虛此行。

(2)7月26日至調查郭猛生態農業的發展

今年以來,xx市鹽都區積極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力發展生態農業,優先資金投入,1至4月份,全區累計吸納和投資6500萬元,建設生態農業園項目5個,區、鎮兩價計投入1600萬元,用於生態農業項目園區內路橋、水電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為招引生態農業項目創造良好的條件。

由江蘇禾嘉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生態農業項目在郭猛農業示範園區成功簽約。

該項目投資4000萬元,租地400畝,徵地7畝,將用兩年左右時間,建成集名貴苗木、綠色果蔬、畜禽水產及餐飲娛樂、健身休閒、旅遊觀光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種養基地和旅遊度假勝地。項目建成後,可實現年產值千萬元以上、利税超百萬元,可為地方農民提供200多個就業崗位。

(3)7月27日至xx市鹽都區順雨生態養殖有限公司

一般雞與雞蛋都是採用米糠等一些飼料飼養這家公司引進外來技術以其特的配方飼餵的地方草雞,加上人工餵養的昆蟲,其雞肉肉質細嫩爽脆有彈性,湯質濃郁,雞蛋蛋清粘稠,蛋黃飽滿有彈性,口感清香,富含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已取得自己的品牌優勢。工作人員帶領我們來到了他們的養蠅房,還沒進去就被一陣撲鼻的臭味所嚇住了,捂住鼻子進去之後,就看到成千上萬的蒼蠅被養在一個個的紗盒子裏面,康總對我們説:“這些蒼蠅就是雞的飼料來源之一,也是他們的飼養場有別於其他飼養場的特色。”可是家就又有疑惑了,要説蒼蠅是昆蟲給雞吃固然能加蛋白含量,但是蒼蠅是有翅膀的是會飛的,那雞怎麼吃的呢?康總又再一次解決了我們的疑惑,他説:“雞吃的實是這些蒼蠅的幼蟲。”(就是我們經常説的蠅蛆)。

(4)7月28日至岡鎮財政所“家電下鄉”讓岡農民生活更精彩

在岡鎮文昌家電商城裏,家電以舊換新的海報前,擠滿了來自該鎮各村居的農民,鄰近興化市安豐鎮也有部分農民前來選購家電,他們細緻地挑選着自己需要的電器,不時地合計着價格。據統計,“家電下鄉”政策實施以來,岡鎮累積銷售指定商品XX餘件,已發放補償資金達20餘萬元。

從岡鎮財政所負責人瞭解到,該鎮經過深入的調研後,制定了“家電下鄉”實施方案,加宣傳力度,將涉及優惠政策、補貼標準、申報程序的宣傳資料發放到農民手中,使家電下鄉“家喻户曉”。財政部門會同工商等相關部門,積極做好銷售網點備案工作,認真執行中標價格,保障產品質量,強化售後服務。全力做好補貼資金的審核與兑付工作,提高補貼辦理效率,補貼資金以“一折通”方式直髮給購買農户,確保及時、全額發放到農民購買者手中。隨着“家電下鄉”的不斷深入,指定商品種類的不斷增多,產品限購台數的增加,最高限價的調整,富裕起來的農民可選購的商品也越來越多,岡農民的生活將越來越精彩。

新農村建設在當前是個很熱門的話題,然而身在象牙塔的我們,要開始學會走進社會,走進我們的農村,掌握最直觀的信息,體驗新思維新氣象,豐富我們自己的視野。親近最廣的.人民羣眾,親近我們偉的祖國。

4、調查方法或工具

實地觀察、採有關人員、上網查詢資料。

5、現狀與問題分析

在這次活動中,農村的日新月異讓我有了很的觸動。雖然我也生在農村,但是近一年的時間,家鄉的變化確實很。

相關政策不適合本村發展:

比如我們在孫家村調查時,他們的黨支部書記坦言有時國家的政策和規定並不是很適合自己村組織的現狀,需要自己回來研究進行一些補充。

在實施“家電下鄉”政策中,如何做好宣傳工作,如何與百姓溝通。

農業生產技術落後:我們看到的生態養殖是一個成功的典範而有些地方生產技術相對落後。

6、解決方法

(1)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

(2)加強基礎,用科學的理論為生產鋪平道路,科學生產發展生態經濟。

(3)加強頭籌操作:協調各部門工作上下齊心。

四、結語

通過這次實踐我們瞭解到,新農村建設時是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的面貌、提高農村的生活水平,而不是在某個小的方面修修補補、小打小鬧。家鄉今年的成績來源於管理優化、實事求是落實國家政策、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改進農業技術。

我們這次的社會實踐對xx地區的新農村建設現狀進行一些考察,掌握一些第一手資料,從而更加全面深入的瞭解這一舉國上下都在積極實行的國策。通過這次新農村建設情況調查,我們可以對新農村建設有更深層次更全面的認識,因為通過我們自己的實踐調查,可以補充僅僅在理論方面的瞭解,同時,我們對新農村建設理論的理解也會變得更加豐富,實在。另外,通過實地的走調查,我們可以對目前江蘇xx地區新農村建設的現實狀況有一個基本的瞭解,這可以使得我們對家鄉的瞭解,對新農村建設的落實情況有一個更加全面的瞭解。最後,我們也可以在調查中去發現存在的一些問題,畢竟新農村建設起步也沒太久,有很多它不成熟的地方,我們可以通過我們的調查情況去探索出一些問題並且加以分析,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情況調查報告2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1號文件精神和提出的堅持不懈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的要求,全面瞭解和掌握我縣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現狀,加快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根據工作安排,從4月下旬開始,縣人分成四個調查小組,在常會四位副主任帶領下,深入到各鎮和相關部門聽取了工作彙報,召開了多個層面座談會,廣泛聽取了建議和意見,並視察了部分農村水利建設現場。5月上旬,縣人常會領導帶領部分組員到縣水務局調研,就相關水利建設重點、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詳細的詢問和認真的探討。5月14日,四個調研組進行了情況彙總。5月21日,縣人常會第3次主任會議專題聽取調研情況彙報。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的成績

近幾年,縣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把農村水利作為“三農”工作的基礎性工程來抓,不斷加投入,創新管理機制,深化水利,推進水利事業發展。去年10月,縣政府專題召開了以農村水利建設為重點的.農村惠民工程動員會。去冬今春,全縣上下結合各自實際,早規劃、早部署,統籌抓好各項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各項工程進展順利,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我縣先後被評為省農村河道疏浚先進單位、全省水利建設先進單位。

(一)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縣政府及職能部門高度重視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認真編制農田水利規劃、河道疏浚整治規劃,完善了政府投入、部門融資、農民投資屯和社會籌資相結合的水利投資模式。以來,全縣農村水利投入幅度增加,累計投入資金達到3.99億元。縣水務局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作用,想方設法拓寬水利建設資金渠道,向銀行融資近4億元,其中用於農村水利設施建設1.6億元,力度實施以水利建設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八惠民工程,強勢推進河道疏浚整治、農田豐產溝整治、全縣立水系配套更新改造和泵站維修改造。根據省、市統一部署和要求,縣政府把農村河道疏浚、整治農村環境作為重要的農村實事工程來抓,認真制定整治方案和年度實施計劃,積極開展農村河道疏浚整治工作,至用兩年時間率先在全市完成了三年目標任務。在溝河疏浚和整治的基礎上,縣政府積極探索河道長效管理新機制,建立了以河道保潔和治理為重點的“四位一體”管理模式,落實考核獎懲機制。各鎮都成立保潔中心,組建保潔員隊伍,制定管理措施。通過突擊整治和長效管理,全縣河道水質有了明顯提高,引排功能有了明顯提升,村莊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二)突出民生水利項目建設,精心組織實施水利工程。一是全力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一項德政工程、實事工程,以來,縣政府根據上級部署和要求,精心組織,紮實推進,先後完成了三期六個鎮以及掘港、豫、茶三鎮(10個村)的增補工程和35所農村學校的飲水安全工程,工程投資1.5億元,累計鋪設和改道供水管網近1550公里,受益人口46.6萬人,項目受益人數和工程建設質量評比全市第一。二是實施財政小型農田水利和節水灌溉示範項目。以來,先後組織實施了財政小型農田水利專項工程,新增農資綜合補貼水利工程和九洋中型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共新建改建泵站171座,建設防滲硬質渠521公里。三是成功躋身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三年來共爭取省級以上資金2.92億元,有效地緩解全縣水利建設資金制約問題,扭轉了農村水利設施老化失修、功能衰減的被動局面,極地改善項目實施區域基礎條件。

(三)落實科學防控措施,防汛抗災能力得到增強。我縣靠江臨海,每年台風、潮汛較為頻繁,是災害多發性區域,防汛抗災任務十分繁重。縣政府根據我縣的汛情、雨情和水情,全面做好防汛抗災工作。一是加強防汛減災工程建設,防洪排澇工程體系基本建立。近幾年,縣政府及相關部門不斷加跑部跑省力度,爭取水利項目和資金,完成了掘苴閘、東安閘下遷的任務,同時實施瞭如泰河整治,恢復了引排功能。二是加強防汛減災組織領導。堅持防汛抗災行政首長負責制,縣、鎮都建立了防汛抗災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工作小組,將任務和責任分解到各鎮,全縣上下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三是加強防汛抗災監測、處置工作。根據每年防汛工作新形勢,做好防汛抗災預警工作,修訂應急處置預案,加強汛前檢查,備足防汛物資,及時做好汛情通報、水情調度等工作。幾年來,我縣未發生重水情災害。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對加強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認識不夠到位。、省、市對水利事業發展前所未有的重視並提出了具體要求,全縣各級幹部對水利事業發展有了新的認識,但全縣發展水利的緊迫性和重要性認識還不到位,興水利、主動參與水利建設的意識還未高度統一,對水利的基礎地位感受不深。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園區建設、道路建設改造中,主動邀請水利部門提前介入水系規劃和評估的意識不強,影響原有水利佈局的情況時有發生。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情況調查報告3

一、基本現狀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使建農村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現實

要求,更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精神動力。近年來,南江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緊緊圍繞“農民致富奔小康”這個中心,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呈現出了積極、健康、向上的發展態勢。,我縣共創建省級文明村1個,市級最佳文明單位2個,市級文明單位3個,市級文明社區1個、集鎮1個、村2個,縣級文明單位(社區、村)2個。

(一)思想觀念不斷進步

近年來,隨着農村人民羣眾的工作、生活環境的改善,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步形成,精神方面的消費逐步增多,休閒方式逐步多樣化。就是在邊遠鄉鎮,也有不少羣眾自發組織起來,唱歌跳舞,健身娛樂,“壩壩文化”較為火熱,村級文化活動也開始發展。由於農村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和廣泛開展宣傳政策法規及“科技、文化、衞生”三下鄉活動的開展,農民的政策、法制、科技意識不斷增強,運用政策、法律、科技的自覺性不斷提高。

(二)活動形式日趨多樣

正月初七“燈火節”遊園活動、萬名羣眾環城長跑、中國四川光霧山紅葉節等主題突出、參與性強的羣眾性文體活動,各文藝宣傳團體創作編排的金錢板、音樂快板、歌曲等羣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活動,“農民讀書節”和“迎奧運、促和諧”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等,使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題入村入户,深入人心。

(三)陣地建設更臻完善

加強了鄉鎮文化站和農村文化院建設,新規劃建設了12個鄉鎮文化站,為光霧山鎮鐵爐壩村、元潭鄉字庫村、侯家鄉姜家院捐贈圖書30000餘冊,並建立了規範的圖書閲覽室。加強了縣內趕場老年枴棍宣傳隊、南江鎮女子秧歌隊、長赤鎮腰鼓隊、元潭鄉嗩吶龍獅隊等民間文藝團體建設,豐富了廣人民羣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傳統文化頗具特色

我縣精深的紅文化、特的楹聯文化、豐富的民俗文化等凝聚了十分厚重的'文化底藴。南江詩詞楹聯學會發展會員137名,建成了4個楹聯文化村,完成了300副永久性對聯入户懸掛,相繼在5個村、2個鎮、1所學校、2條街道、2個景區開展了楹聯文化創建活動,為南江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確定了“舀火紙、爨壇戲、雜耍、説春”四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項目。

二、存在問題

我縣精神文明建設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與南江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相比,與人民羣眾的迫切願望相比,都還有一定差距,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重視不夠,認識偏差。一些鄉鎮,尤其是經濟和基礎建設較為落後的鄉鎮,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文明建設説起來重要,幹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對精神文明建設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在幹部隊伍建設、設備資金投入等方面,偏重經濟建設,忽視精神文明建設,沒有做到兩者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同獎懲,使精神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形成了“兩張皮”。

2、投入不足,基礎薄弱。一是缺經費。目前鄉村兩級財政十分困難,無法籌集到資金建設文化陣地,有發展之心而無建設之力。鄉鎮以上各級投入以“送”為主,送戲送書送電影等,用於精神文明建設的資金不多,經費投入明顯不足。二是缺陣地。邊遠鄉鎮多缺乏文化設施,就連一些原本已經建設起來的文化設施,也因缺乏足夠的資金,沒有很好的保養和管理,無法發揮作用;部分邊遠鄉鎮沒有文化站,村沒有文化活動室,社沒有圖書閲覽室,使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缺少載體,羣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難以開展。

3、隊伍不力,主體缺乏。部分鄉鎮沒有專職的宣傳員,使文化陣地的宣傳、教育、輔導、娛樂等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加之隨着農村勞動力的量外出,使農村文化活動失去主體。現階段留守在家的老年農户擔負的主要任務是照顧晚輩讀書上學,休息時間也僅滿足於看看電視、打打麻將,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很多村社文化活動室因缺乏活動主體名存實亡,使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呈現出巨差。

4、觀念不正,陋習抬頭。由於農村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應嚴重不足,鄉、村抓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積極性下降,導致一些地方不良風氣蔓延,與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目標格格不入的現象屢見不鮮:封建迷信開始抬頭、辦酒風盛行氾濫、賭博風越刮越烈。一些農民的思想意識、價值取向、道德觀念錯位,崇尚科技文化知識的氛圍不濃,農民學習文化科技知識的熱情不高。

三、對策建議

精神文明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的艱鉅任務,特別要重視邊遠鄉鎮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堅持因地制宜,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才能紮紮實實地把我縣精神文明建設推向前進。

(一)深化認識,做到“三個到位”

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把精神文明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做到“三個到位”。一是思想認識到位。努力扭轉兩個文明建設

中“一手硬,一手軟”的傾向,堅決克服對精神文明建設“説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錯誤觀點,真正把精神文明和經濟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二是資金投入到位。政府要把精神文明建設資金投入列入財政預算,各鄉鎮要着眼於統籌城鄉文化發展,建立各級財政拿一點、後盾單位一點、社會捐一點的投入機制,鼓勵民間資金參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形成多元投入機制,保障農村精神為文明建設的正常開展。三勝作落實到位。要把精神文明建設這一“軟任務”變為硬指標,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列入對各級各有關部門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把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任務指標化、定量化,逐級分解,層層落實,建立一整套系統的評價標準和評價制度,定期檢查,年底總評。

(二)提高素質,狠抓“三個教育”

圍繞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這個核心,力開展“三個教育”全面提高農民羣眾的綜合素質。一是思想教育。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精神教育和指導農民,提高他們認識社會的能力,消除固有和封閉、保守的舊意識,形成開放、共同致富的新意識,增強他們堅定走道路的信心和決心。二是知識教育。通過多種媒體和形式,加對農民在科技知識、法律知識、市場經濟知識及黨的方針政策等方面的培訓力度,增強他們抵禦自然和市場風險的能力,抵制封建迷信及的能力。逐步破除封建迷信,阻止亂建墳墓、廟宇,操辦紅、白喜事陳舊陋習,形成崇尚科學、摒棄陋習、追求文明進步的良好風尚。三是道德教育。以“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村規民約等為主要內容,在全縣範圍內廣泛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宣傳教育活動,教育農民講社會公德、講職業道德、講家庭美德,爭創省級文明縣城、市級衞生縣城、國家生態縣城和中國旅遊經濟強縣。

(三)優化載體,開展“三項活動”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貴在不斷創新。創新活動載體,創新活動形式,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支撐。一抒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構建和諧南江為目標,在全縣範圍內積極開展“文明單位”、“文明行業”、“文明窗口”創建和“十孝星”、“十佳公婆”、“十佳媳婦”、“十佳丈夫”、“十孝星”評選表彰活動,力弘揚感恩文化,在全社會形成關心老人、尊敬老人的良好氛圍,形成以德報怨、促進和諧的良好社會風尚。二是開展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活動。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眾的“三貼近”原則,努力發展社區文化、鄉村文化、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廣泛開展送戲、送電影、送書、書畫展覽等活動,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村電影“2131工程”、“農家書屋”、“農村文化院”和“萬村書庫”建設工程,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努力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使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更加可親可信、深入民心。三是開展“和諧新村”、“和諧農家”創建活動。按照“標美公路進村、文明道路入户,人飲工程進村、安全飲水入户,農網改造進村、電視電話入户,環境整治進村、美化家園入户,特色產業進村、富民項目入户,科教文衞進村、文明新風入户,法制進村、遵紀守法入户,黨的建設進村、黨員扶入户”和“致富星、平安星、和睦星、科技星、計生星、衞生星”的要求,深入開展“和諧新村”、“和諧農家”創建活動。

(四)建好陣地,把握“三個關鍵”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貴在不斷創新,創新重在持之以恆。好的創意,好的創新舉措,只有堅持下來,才能產生實效,才能真正發揚光。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要在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強人員配備。鄉鎮黨政府要安排得力人員分管宣傳思想工作。建立鄉鎮文化站,選配合適人員擔任文化站長。面向羣眾挖掘人才,積極扶植農村專業和業餘文化隊伍,加強趕場老年枴棍宣傳隊、南江鎮女子秧歌隊、長赤鎮腰鼓隊、元潭鄉嗩吶龍獅隊等民間文藝團體建設,努力提高農村文化工作者素質。二是挖掘民俗文化。積極傳承“舀火紙、爨壇戲、雜耍、説春”等民俗文化,力開展楹聯文化縣創建工作,奮力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充分挖掘“三國文化”、“巴人文化”、“紅文化”,不斷豐富廣人民羣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加強陣地建設。加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力度,在鞏固和完善已建鄉鎮文化站的基礎上,加已規劃鄉鎮文化站的建設力度,抓好“三館”建設項目及文化產業園區的開發工作,形成以鄉鎮文化站、村文化活動室為基礎的農村文化網絡,配套科普書籍、健身器材和文化設施,讓羣眾忙時有用處、閒時有去處。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情況調查報告4

一、基本現狀

近年來,吉林市文明高度重視加強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圍繞“美麗鄉村”建設的目標,認真研究制定全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點,開展各種文明創建活動,努力優化文明環境,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的要求,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呈現出了積極、健康、向上的發展態勢。近3年來,全市78個鄉(鎮)、1400多個行政村中,曾創建全國文明(鄉)鎮4個、全國文明村5個、省級文明鎮39個,省級文明村58個,市級文明村138個。

一是文明素質不斷進步。隨着村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環境的改善,行為習慣在不斷向好,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費不斷增多,休閒方式逐漸多樣化。羣眾自發組織起來的唱歌跳舞、健身娛樂成為了一道風景,農村的“文化院”、農家書屋等村級文化場所紮實開展。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和政策法規宣傳及市直各部門組織的“科技、文化、衞生”三下鄉活動的開展,使農民的政策、法制、科技意識不斷增強,運用政策、法律、科技的自覺性不斷提高。

二是創建活動日趨多樣。各地因時而動,順勢而為,形成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農村文化活動,比如紅葉文化活動、金色文化活動,各民間文藝團體創作編排的舞蹈、戲曲、音樂快板、歌曲等羣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深入人心。星級文明户評比、好媳婦、好婆婆、好兒子等系列創建活動載體,使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題進村入户,深得人心。運用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我們的節日”,組織開展花會、燈會、廟會、歌會、社火等民俗文化活動,讓節日更富人文情懷,讓農村更具情感寄託。

三是陣地建設更臻完善。各地加強了鄉鎮文化站和農村文化院建設,90%的村建起了農家書屋。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一些村鎮設立了“好人榜”,各中國小校建起了“文化牆”或文化長廊,以優美的方式,充分表達了農民嚮往的美好生活。同時,一些村子建起了“百姓講堂”,以身邊人的感人事蹟,傳播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整合電視、廣播、手機、宣傳欄、小廣場等各種有效的載體,開展宣傳活動,形成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是文明衞生意識漸濃。農村經濟條件的好轉帶來外部環境的極改善,近十多年農民建房多數是磚混結構,公路沿線結構房屋比例約佔90%左右,即使在最偏遠的村,農民的居住條件也有了很變化,農民改水、改廁等成效較明顯,農村“髒、亂、差”的形象得到扭轉,湧現了不少美麗鄉村。村民着裝、飲食、習慣逐步向城市化轉變,特別是青壯年農民,文明衞生意識與城市居民越發接近。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農村空心化現象嚴重,影響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覆蓋。很多青壯年進城務工,長期不在村子裏,留守的老弱病幼人員居多,老年人的主要任務是照顧晚輩讀書學習,休息時間往往滿足於看看電視、打打麻將,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不高,村社活動室因活動主體缺乏而有閒置現象。

二是受物質利益的影響,一些村民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關注度不高。受社會上的一些不良思潮影響,有些村民往往唯金錢論長短,認為精神文明建設是虛的、空的,即不頂吃又不能喝,沒什麼用,搞不搞都行,不如有時間掙點錢來的實際。同時,勢力在有些地方向農村蔓延,爭奪精神文明建設陣地的現象不容忽視。

三是文化隊伍比較匱乏,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持續動力不足。現階段抓精神文明建設的隊伍編制不夠,從事精神文明建設的專職人員特別少,而且交流學習機會不多,綜合素質不高。同時,部分鄉鎮宣傳員不固定,處於經常換、經常走的狀態,使文化陣地宣傳、教育、輔導、娛樂得不到充分發揮。

四是受一些歷詩統中的不良因素影響,一些村民的陋習仍然存在。部分人的文明素質差,不願意遵守道德規範,婚喪嫁娶時,操辦、“厚葬薄養”的現象仍時有發生。封建習俗沉渣泛起,蓋房出殯要選擇風水寶地,娶媳嫁女要選擇黃辰吉日,佔領着一部分農村、農民的思想和精神文化領域。

五是經費保障力度不夠,制約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推進。目前,文化陣地建設有較的提高,但用於精神文明建設的專用資金有限。比如,有的村雖有文化活動室、圖書室等場所,但設備不全、圖書更新不及時,滿足不了農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部分邊遠鄉村沒有文化活動室,沒有圖書閲覽室,使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缺少載體,羣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難以開展。

三、下步的改進措施和建議

一是突出宣傳教育內容普及。要用好縣鄉媒體和農村喇叭,評身邊好人、講好人好事,揭壞人壞事,具體生動宣傳核心價值觀。運用農民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和文藝活動,發揮“文化牆”、公益廣告牌等宣傳載體作用,營造濃厚的精神文明建設氛圍。適應“新媒體”、“微時代”的要求,積極運用微博、微信、微視、微電影等方式傳播核心價值觀,加精神文明建設內容覆蓋面。加強農民羣眾法律知識、文化科學知識、市場經濟知識宣教,着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二是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善於發現羣眾身邊的先進典型,精心打造“好人品牌”,廣泛開展好媳婦、好兒女、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通過道德榜、百姓講堂等方式,進一步激發農民羣眾的道德熱情,培育和傳播鄉賢文化,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強正能量。每年重點培育一批“美麗鄉村文明家園”示範村、文明庭院、星級文明户等,着力實現“十三五”期間縣級以上文明村鎮佔全市村鎮總數量50%以上的目標,示範引領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發展。

三是建鄉規民約,促移風易俗。發動農民討論制定鄉規民約,成立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紅白理事會,並依靠“一約四會”參與民間事務的調解、監督與服務,推動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發展,遏制陳規陋習,倡樹文明新風,整治農村封建迷信、婚喪嫁娶操辦等突出問題。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打擊黃、賭、毒等醜惡現象,四是培育骨幹隊伍,提高工作能力。要採取設立編制、橫向交流、組織培訓、內部挖掘等方式,建強縣鄉(鎮)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骨幹隊伍。發揮村民代表、村民小組聯絡員和“五老”人員作用,構建羣眾認可度高的精神文明建設隊伍。按照“找、請、推”相結合的辦法,組建起鄉賢隊伍,力弘揚鄉賢文化,發揮鄉賢隊伍在道德示範引領、抵制不良風氣、化解矛盾問題中的積極作用。積極推動城鄉共建,鼓勵引導羣眾文藝團體、文明單位與村子結對子共建,實現優勢資源向農村流動。

五是落實保障措施,推動工作持續深入。各級黨、政府要切實把精神文明建設納入全年重點工作,納入年度考核目標,充分調動廣幹部投身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積極性。發揮村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黨員骨幹作用、賢人能人帶動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將村鎮精神文明建設和道德文化建設情況作為村鎮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作為文明村鎮評選重要依據。市財政落實專項資金對工作成效顯著、羣眾滿意度高,形成特色品牌的村鎮給予資金獎補。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情況調查報告5

一、基本情況

隆德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在區、市、黨宣傳部的正確指導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這個根本,按照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的總體要求,突出抓好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着力培育新農民、倡導新風尚、發展新文化,着力提高農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質和農村社會文明程度,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取得了新進展,為建設新農村、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文化環境。

二、創建內容和主要做法

(一)力開展核心價值體系的宣傳普及工作,為新農村建設不斷凝聚力量。

一是準確把握,深刻認識其重意義。印發了《隆德縣關於加強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通知》等文件,精心組織各級黨組織、各單位深入開展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學習,聘請市講師團講師深入各單位宣講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內涵、精神實質等,使廣幹部羣眾深刻領會其重意義和作用,進一步增強做好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主動性、責任性和科學性。二是創建實踐載體,在陣地建設上有特色。根據行業和各單位的實際、特點,通過對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內涵的解讀,使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更貼近羣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具有可操作性,增強針對性和時效性。三是加宣傳力度,深入實施“八進”工程。在鄉政府所在地設型宣傳牌和路牌,廣泛宣傳各級各類道德模範,張貼文明標語和圖片,深入開展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進機關、進鄉鎮農村、進街道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場所,從不同層面、不同對象,全面宣傳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進一步營造了宣傳核心價值體系的良好氛圍。

(二)深入實施思想道德建設“四工程”,不斷加強理想信念教育。

一是深入開展理論學習和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廣幹部羣眾對核心價值體系的認知感和認同感。堅持以“四德工程”為重點,以建設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不斷深化理論學習、理論宣傳和理論研究工作。一方面,充分利用廣播、報刊、網絡等各類宣傳陣地,採取舉辦理論學習培訓班、上黨課、理論宣講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廣泛開展理想信念和形式政策教育,引導廣幹部羣眾深入學習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力和影響力。另一方面,深入開展“講文明、樹新風”、“解放思想討論”、科學發展觀,“思想解放,樹立新形象”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及時傳達區、市相關會議精神,舉辦各類報告會,使思想道德建設的具體內容滲透於理論教育的各項活動之中,不斷為廣幹部羣眾所感知、所認同、所接受,增強了踐行思想道德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二是不斷培育樹立良好道德風尚,努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四工程”為抓手,堅持培育和弘揚,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活動,使榮辱觀進一步深入人心。全面推進誠信建設工程,積極評選推薦區、市各級道德模範,組織評選“全縣十佳工商户”、“青年文明號”使我縣誠實經營理念深入人心。在各中、國小積極組織開展了“愛心頌”、“紅領巾心向黨主題隊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網上簽名寄語”等活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使廣幹部羣眾在道德實踐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成為自覺、主動的'實踐道德行為的模範。

(三)加強農村社會文化環境淨化工作,不斷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一是把淨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納入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之中。在廣農村廣泛開展文明單位創建活動,把文明學校創建與全面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相結合,與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相結合,與校風、教風、學風建設相結合,與開展文明家庭、文明職工、文明學生、文明宿舍、文明班級等評比活動相結合。把淨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作為創建各級文明單位、文明村鎮的重要考核內容,把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情況作為重要條件。二是把淨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納入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之中。在農村中國小聘請法制副校長,定期或不定期到學校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受教育面達93.6%。組織開展青少年“法通行”主題實踐活動。在中國小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宣傳月活動,召開全縣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暨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會,深入開展創建“平安校園”系列活動,有效預防了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廣泛開展“拒絕進我家”宣傳教育活動,開展“師生討論”活動和“珍惜生命、噪毒品”宣傳教育活動。三是把淨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納入羣眾監督之中。建立和完善社會監督制度,同時,聘請家長、教師、“五老人員”擔任網吧義務監督員,對網吧等熱點文化市場進行有效管理。

(四)紮實開展“文明村鎮”、“十星級文明户”、“文明集市”創建工作。

為了紮實開展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快提升農村社會文明程度,我們從“抓素質、抓建設、抓整治、抓載體”着手,着力開展“文明村鎮”、“十星級文明户”、“文明集市”等創建評選活動。充分發揮典型示範帶動作用,不斷促進農村文明程度。一是提高農民素質,培養文明意識。制定“村規民約三字經”並在鄉村主要街道刷寫宣傳,發放《隆德縣村民文明公約》等宣傳資料5000餘份,引導教育廣農民,遵紀守法、和諧相處、尊老愛幼,不斷提升村民文明素質。二抒泛開展村鎮創建工作。我縣現有區、市、縣級文明村鎮分別為5個、4個、52個,區、市、縣十星級文明户分別為13個、10個、60個,各級各類道德模範共230人。三是開展文明集市創建工作。共創建村級文明集市2個,採用電子屏幕、公示欄、廣播、公益廣告等形式,廣泛普及法律知識,力弘揚誠信理念,表彰誠信典型,曝光失信案例,用身邊生動的人和事教育廣經營者。工商機關通過制定文明服務公約,把誠實守信的具體要求滲透到經營者的日常行為中,不斷增強經營者的誠信自律意識,提高經營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通過積極推進集市信用分類監管,細化完善具體制度,實施定向有效監管,加快農村集市監管信息化工作進程,努力提高集市信用分類監管水平和效能;通過建立健全進貨查驗、進貨台賬、不合格商品退市、商品質量追溯、農藥殘留量檢測、商品質量承諾等制度,營造良好的交易環境,保障商品質量安全;通過暢通申訴舉報渠道,切實維護廣農村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五)農村公共文化建設不斷加強,羣眾性文化活動日益豐富。

一是實現了“農家書屋”在行政村的全覆蓋。投資244萬元先後建成了118個“農家書屋”,完善配套設施,加強日常管理,全縣“農家書屋”覆蓋率達到100%。“農家書屋”已成為新型農民增長學識的“充電所”、發家致富的“加油站”、陶冶情操的“娛樂園”。

二是完成了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投資115萬元建成信息資源共享基層服務點15個。為每個服務店配備了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專用電腦,安裝了共享工程管理軟件。目前,共享工程服務工作已全面展開。

三是流動電影播放設備,豐富了城鄉羣眾精神文化生活。2017投資68.76萬元購了先進的數字電影放映設備13套,組建農村流動放映隊13個,開展數字流動電影進社區(村)、進營、進校園活動,豐富了各階層羣眾的業餘文化生活,年均放映數字電影1800多場次,把流動電影院建成了沒有圍牆的課堂和黨的宣傳陣地。四抒泛開展了羣眾文化活動。組織各類型文藝演出60餘場,組織參加各類賽事、展演100餘次,參演人員30000餘人次,觀眾近60萬人次。如在六盤山文化城組織策劃的“清涼世界”廣場文化活動,以音樂、舞蹈、戲曲專場演出、社區藝術團隊展演、社區特色文化展演等形式,圍繞元旦、春節、“兩會”、中秋、國慶等重節日和其它專題活動,演出場次130場,參與演出單位覆蓋全縣14個鄉(鎮、街道)的78個業餘劇團,觀眾超過10萬人次,參演單位數、演出節目數、演出場次、觀眾人數均創我縣廣場文化活動之最,成功探索出一條政府搭台、社會參與、羣眾自娛自樂的廣場文化活動模式,為廣基層文藝愛好者提供了展示和鍛鍊機會,激發了基層羣眾支持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豐富了城鄉羣眾的文化娛樂生活。

(六)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不斷充實,資金投入逐年增加。

全縣宣傳文化系統包括黨政羣和文化事業單位17個,在冊登記人數144人,其中公務員33人。從文化程度看,學本科學歷38人,學專科59人,中專(含高中)及以下人員47人。從職稱分佈看,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33人。從行業分佈看,黨宣傳部9人,文化旅遊廣播電視局90人,文聯4人,鄉(鎮、街道)41人(宣傳幹事14人,科教文衞服務中心文化工作人員27人)。一是機構設到位,人員配齊。宣傳部、文聯、文廣局人員和鄉(鎮、街道)宣傳幹事、科教文衞服務中心文化工作人員到位率100%。二是積極引進各類宣傳文化人才,縣文廣局招聘了8名青年專業技術人員,都具有專科以上學歷且學有專長。三是高度重視宣傳文化部門班子建設。近兩年,交流重用、提拔任用宣傳文化部門領導幹部16人,考錄中層管理幹部3名。這些舉措促使全系統幹部職工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得到優化,業務能力、創業理念、工作熱情全面提高。四是資金投入逐年增加。20xx年至20xx年,縣財政累計投入文化事業經費430萬元;區、縣兩級財政投入宣傳文化項目建設經費。

7、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調研報告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情況調查報告6

一、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

近年來,全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緊緊圍繞建設新農村這一主題,廣泛深入地開展文明村鎮、文明農户、誠信文明户創建活動,農村基礎工作不斷夯實,工作力度不斷加,理論宣講對談、千台戲送農村、文化、衞生、科技三下鄉產生了廣泛影響,切實提高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1、抓生產,促發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物質基礎不斷夯實。

堅持把發展一特四化現代農業作為轉變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方式、加快農業產業化的首要任務,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加快了傳統產業向專業化佈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轉型步伐。以蜜瓜、枸杞、甘草為主的特色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32.7萬畝,佔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的65.4%。全面推進養羊縣建設,全縣牛羊飼養量達到68.5萬頭(只),農業綜合經濟效益幅提高。堅持政府鼓勵推動,政策扶持引導,市場服務運作,城鄉統籌兼顧的思路,建立健全鄉、村兩紀務輸出服務體系。十一五期間,累計輸轉勞務6.8萬人次,實現勞務經濟收入4.85億元。老鄉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200元,移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50元,農村收入水平穩步增長。

2、抓基礎,促提升,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

各鄉鎮始終堅持以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環境為抓手,不斷加強基礎建設。緊緊抓住我縣被確定為全省新農村建設試點縣的好機遇,按照規劃先行、適度超前、分步實施的原則,在全市率先編制了《瓜州縣新農村建設規劃》,完成了15個鄉鎮規劃和73個行政村的村莊建設規劃。20xx年在來,通過將村組道路、抗震安居房工程、農村沼氣、安全飲水、中低產田改造、扶貧開發、農村教育衞生設施建設等項目進行整合,集中連片組織實施,爭取整合農村項目資金兩億多元,農村鄉鎮共開工建設各類新、續、擴、改建項目40多項,積極推進集鎮道路鋪築、人行道改造、樹木栽植、環衞設施配套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突出抓好商業門店改造以及小康住宅建設等工程。示範村也力實施通村道路鋪築、鋪築人行道、生產通道整修、五改四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全縣已建成居民點改造提升點59個,完成農村住房建設總投資過億元,完成新建市級高標準小康住宅建設350户,縣級分散小康住宅20xx户,農村危舊房改造已落實8750户。投資9.33億元,實施了中低產田改造、雙塔總幹節水改造、生態節水灌溉、水庫除險加固、渠道改造維修、飲水安全、農村沼氣等項目;投資2.2億元,實施了通鄉油路、通村油路等通鄉通村道路,全縣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718公里,通行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3、抓整治,優環境,努力打造清潔優美新農村。

針對農村環境衞生差的狀況,出台了《瓜州縣村容村貌和環境衞生管理考評辦法》和《瓜州縣村容村貌和環境衞生管理考核驗收標準》,通過健全縣、鄉、村三級管理機構,落實專(兼)職保潔隊伍,完善衞生基礎設施,初步建立起衞生清掃垃圾集中清運制度。縣建設局根據新農村建設的需要,編制了《關於村莊整治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村容村貌整治的標準要求。各鄉鎮按照政府主導、分級負責、全民參與、集中整治的要求,實施了城鄉清潔工程,以公路沿線、村莊周邊房前屋後和集鎮市場為重點,在所有鄉鎮開展了規模的環境衞生集中整治活動,組織廣村民廣泛參與,清除陳年垃圾,打掃衞生死角,有效改善了環境衞生髒亂差的狀況。力實施綠化造林工程,以林業項目建設為支撐,投資1.05億元,突出抓好千米農田防護林、綠色通道、日協貸款石崗墩風沙口二期治理、退耕還林工程續建、封灘育林、三北四期防護林、重點生態公益林和防護林等林業生態項目,生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十一五期間,共完工造林10.36萬畝,天然林草植被封育200萬畝,義務植樹220萬株,全縣森林面積達到29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5%,較20xx年提高了4.3個百分點,整體生態環境得到明顯好轉。

4、抓教育,樹典型,新型農民培養成效顯著。

認真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狠抓農民羣眾的思想道德教育,編印《瓜州文明公民讀本》8000多冊,下發《文明禮儀讀本》、《酒泉有禮》等4000冊。力開展五五普法活動,加強法制教育,提高了農民羣眾的法律意識。連續多年開展冬季集中教育活動,加強了農民黨員的培訓,提高了羣眾的素質。注重典型引導,力組織開展道德模範、飛天驕子、隴原驕子等典型推薦評選活動。深入開展科技、文化、衞生三下鄉活動和農民道德教育以及科普知識,狠抓農村勞動力實用技術、創業技能培訓,五年來,共舉辦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260場次,培訓農民2.35萬人(次),有效提高了農民的道德素養、文化素質和農村的文明程度。投資670萬元架設172.9公里的電視廣播信號主幹線,解決了265個村民小組5.9萬人收聽廣播、收看有線電視的問題,極地豐富了移民羣眾生活內容,使農民羣眾生活習慣和思想意識明顯轉變,積極向上的文明鄉風在逐漸形成。

5、抓載體,創機制,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

各鄉村把星級文明户、文明村鎮等創建活動作為新時期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通過在全縣廣農村組織開展五好家庭、致富能手、創業標兵、敬老好兒媳、十星級文明户、文明誠信農户、文明村鎮等評選活動,做到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的有機結合。文明鄉鎮、文明村創建成績斐然。止目前,共創建全國、省級、市級、縣級文明單位(村鎮、社區)分別是1個、12個、44個、194個,佔全縣單位總數的98%以上。全縣信用社共評定信用鄉1個,信用村24個,評定信用農户15387户,佔總農户的70%,對信用户予以信貸支持和利率優惠,對培育誠實守信的文明鄉風民風及誠信的社會氛圍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把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活動作為實現鄉風文明的抓手,組織了千台戲送農村移民鄉鎮文藝調演活動,在春節期間開展了型秧歌調演、傳統燈展、煙火晚會、戲劇晚會、書畫展覽等羣眾性文化活動。通過深入開展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活動,力弘揚了瓜州的特色地域文化,有力促進了鄉風文明的提升。把建立一套符合農村實際,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作為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的保證,近年來,我們從組織領導、資金投入、目標考核、監督激勵等方面入手,不斷創新精神文明建設的機制,在管理上,將精神文明建設納入綜合目標責任管理,嚴格考核。同時,依託省、市文化項目,加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全縣15個鄉鎮都建起了文化站,配有文化專幹20人;59個行政村建起了文化室,佔行政村總數的81%,建成農家書屋67個,今年計劃再建的7個書屋已列入20xx年全省農家書屋工程配送計劃,屆時將全面實現農家書屋全覆蓋的目標,形成了一批集村級陣地、文化室為一體的羣眾活動場所,並以此為依託,切實加強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二、存在的問題

1、鄉鎮精神文明建設投入不足、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不同程度存在。一些農村幹部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長期性、艱鉅性、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抓生產、抓收入、抓增收的問題上,對村民精神文化、道德層面的東西抓得不夠緊。

2、部分鄉鎮扶貧開發任務艱鉅,物質條件滯後,影響精神文明建設。由於全縣鄉鎮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村與村之間自然條件、經濟條件、認識程度不一致等原因,造成抓精神文明建設程度不一樣。我縣被納入省級扶貧參照縣管理,僻面,特別是移民鄉村財力困難,對村民的文化生活和文化設施很難有足夠的資金投入,村容村貌改善不,髒、亂、差現象依然存在。

3、移民鄉鎮村民的.思想教育有待進一步加強。我縣是重點移民縣,部分移民羣眾思想觀念保守,思想意識、價值取向、道德觀念與本土農民差較,生產生活習慣存在諸多的不適應,依然沒有擺脱等、靠、要等落後思想,崇尚科技文化氛圍不濃。

4、基層公共文化資源投入不足與作用發揮不盡充分的問題並存。隨着文化惠民的工程的落實,村級圖書室、農家書屋、村級健身場所等逐步建立起來,但由於村幹部部分都不能脱產,公共場所開放時間得不到保證,文化資源作用發揮不盡充分。

三、對策建議

(一)建立和健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工作機制。

一是健全領導組織機制。要切實加強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領導,確保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局,融入各部門各行業的業務工作,尤其要把各級領導抓農村文明建設工作納入崗位責任制,一同謀劃、一同部署、一同落實。要着重改變目前鄉鎮黨副書記兼職過多的現象,鄉鎮應配備專(兼)職人員,明瓤個幹部抓精神文明建設的職責,形人抓,人人蔘與的格局,確保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有人抓、抓得起。

二是健全考核激勵機制。要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形成完整的考核體系,量化、客觀、全面並重點考核工作創新、社會效益和長遠規劃。要逐步投入模式,探索實行以獎代補等方式,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將工作進展和羣眾滿意率同班子主要領導績效考核、物質獎勵相結合,按照工作績效,獎優罰劣,進一步調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性、創造性,提高實效性。各鄉鎮要結合縣十三五規劃,制定精神文明建設長、短期規劃,通過制定規劃明確鄉鎮精神文明建設的奮鬥目標,對精神文明建設各方面的內容要有明確的規定,對各部門單位、個人擔負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任務要有明確的要求。通過規劃對農村基層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起到導向作用,促使農村基層幹部羣眾將目標轉化為具體行動。

(二)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社會管理創新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是以加強羣眾教育為切入點,不斷提高羣眾的思想道德素質。着眼於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加快由傳統農民向現代農民轉變,為建設新農村提供強的人力支撐。要加強對農民的傳統文化與形勢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和知識技能教育培訓,引導廣農民分清是非、善惡、美醜,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努力培養一批有道德、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二是以培育文明鄉風為切入點,不斷提高農村文明程度。各鄉鎮、各村要從當地的歷史、文化、傳統、風尚出發,制定出得到普遍認可的鄉規民約,使農民在鄉規民約的約束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形成自身的文明鄉風。進一步深入開展文明新村、十星級文明農户、婚育新風進萬家等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廣農村形成尊老愛幼、鄰里和睦、見義勇為、扶危濟困、崇尚科學的文明新風,塑造新農村的新風尚。深入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引導農民羣眾樹立文明意識、健康意識、衞生意識、節儉意識,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進農村形成健康文明新風尚。

(三)以三園建設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推動載體。

一是以文化樂園建設為切入點,不斷豐富羣眾精神文化生活。隨着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民對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斷增長,但移民農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對貧乏,迫切需要以思想文化陣地為依託,力發展羣眾文化、完善文體設施。要通過政府和社會化投入相結合的辦法,力加強農村文體設施建設,下功夫建設好包括農村廣播室、文化活動室、閲覽室、閲報欄等各種思想文化陣地,把思想宣傳工作、文體活動向農村延伸、向農民滲透,把教育農民的工作做實。

二是以清潔家園建設為切入點,改善羣眾生產生活環境。鄉村面貌是農村經濟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集中體現。要把農村環境衞生治理、村容村貌建設納入村鎮發展的總體規劃,從教育引導農民改變陳規陋習、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抓起,把經常性工作和集中整治結合起來,把宣傳教育和制度規範結合起來,下功夫解決髒、亂、差問題,努力建設環境整潔優美、生態良性循環、管理規範有序的新農村。探索建立農村環境衞生長效保潔機制。要按照三個一標準,建立農村環衞工作長效管理機制,做到建立一支衞生保潔隊伍,建設一批環衞保潔設施,制定一套衞生管理制度。鄉鎮要建立專職農村環境監察隊伍,村組要設立監督員,真正使農村環境衞生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幹。

三是以生態田園建設為切入點,不斷增加羣眾收入。認真實施清潔秀美工程,繼續抓好退耕還林工作,保護好土地、森林、地下水等自然資源。積極發展生態經濟,努力增加羣眾收入。加強生態產業建設,按照一村一品和工農對接的思路,結合實際,力發展生態產業。

8、新農村建設情況調查報告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情況調查報告7

一、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

近年來,全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緊緊圍繞建設新農村這一主題,廣泛深入地開展文明村鎮、文明農户、誠信文明户創建活動,農村基礎工作不斷夯實,工作力度不斷加,理論宣講對談、千台戲送農村、文化、衞生、科技三下鄉產生了廣泛影響,切實提高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1、抓生產,促發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物質基礎不斷夯實。堅持把發展一特四化現代農業作為轉變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方式、加快農業產業化的首要任務,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加快了傳統產業向專業化佈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轉型步伐。以蜜瓜、枸杞、甘草為主的特色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32.7萬畝,佔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的65.4%。全面推進養羊縣建設,全縣牛羊飼養量達到68.5萬頭(只),農業綜合經濟效益幅提高。堅持政府鼓勵推動,政策扶持引導,市場服務運作,城鄉統籌兼顧的思路,建立健全鄉、村兩紀務輸出服務體系。十一.五期間,累計輸轉勞務6.8萬人次,實現勞務經濟收入4.85億元。老鄉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200元,移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50元,農村收入水平穩步增長。

2、抓基礎,促提升,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各鄉鎮始終堅持以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環境為抓手,不斷加強基礎建設。緊緊抓住我縣被確定為全省新農村建設試點縣的好機遇,按照規劃先行、適度超前、分步實施的原則,在全市率先編制了《瓜州縣新農村建設規劃》,完成了15個鄉鎮規劃和73個行政村的村莊建設規劃。20xx年在來,通過將村組道路、抗震安居房工程、農村沼氣、安全飲水、中低產田改造、扶貧開發、農村教育衞生設施建設等項目進行整合,集中連片組織實施,爭取整合農村項目資金兩億多元,農村鄉鎮共開工建設各類新、續、擴、改建項目40多項,積極推進集鎮道路鋪築、人行道改造、樹木栽植、環衞設施配套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突出抓好商業門店改造以及小康住宅建設等工程。示範村也力實施通村道路鋪築、鋪築人行道、生產通道整修、五改四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全縣已建成居民點改造提升點59個,完成農村住房建設總投資過億元,完成新建市級高標準小康住宅建設350户,縣級分散小康住宅20xx户,農村危舊房改造已落實8750户。投資9.33億元,實施了中低產田改造、雙塔總幹節水改造、生態節水灌溉、水庫除險加固、渠道改造維修、飲水安全、農村沼氣等項目;投資2.2億元,實施了通鄉油路、通村油路等通鄉通村道路,全縣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718公里,通行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3、抓整治,優環境,努力打造清潔優美新農村。針對農村環境衞生差的狀況,出台了《瓜州縣村容村貌和環境衞生管理考評辦法》和《瓜州縣村容村貌和環境衞生管理考核驗收標準》,通過健全縣、鄉、村三級管理機構,落實專(兼)職保潔隊伍,完善衞生基礎設施,初步建立起衞生清掃垃圾集中清運制度。縣建設局根據新農村建設的需要,編制了《關於村莊整治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村容村貌整治的標準要求。各鄉鎮按照政府主導、分級負責、全民參與、集中整治的要求,實施了城鄉清潔工程,以公路沿線、村莊周邊房前屋後和集鎮市場為重點,在所有鄉鎮開展了規模的環境衞生集中整治活動,組織廣村民廣泛參與,清除陳年垃圾,打掃衞生死角,有效改善了環境衞生髒亂差的狀況。力實施綠化造林工程,以林業項目建設為支撐,投資1.05億元,突出抓好千米農田防護林、綠色通道、日協貸款石崗墩風沙口二期治理、退耕還林工程續建、封灘育林、三北四期防護林、重點生態公益林和防護林等林業生態項目,生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十一.五期間,共完工造林10.36萬畝,天然林草植被封育200萬畝,義務植樹220萬株,全縣森林面積達到29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5%,較20xx年提高了4.3個百分點,整體生態環境得到明顯好轉。

4、抓教育,樹典型,新型農民培養成效顯著。認真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狠抓農民羣眾的思想道德教育,編印《瓜州文明公民讀本》8000多冊,下發《文明禮儀讀本》、《酒泉有禮》等4000冊。力開展五五普法活動,加強法制教育,提高了農民羣眾的法律意識。連續多年開展冬季集中教育活動,加強了農民黨員的培訓,提高了羣眾的素質。注重典型引導,力組織開展道德模範、飛天驕子、隴原驕子等典型推薦評選活動。深入開展科技、文化、衞生三下鄉活動和農民道德教育以及科普知識,狠抓農村勞動力實用技術、創業技能培訓,五年來,共舉辦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260場次,培訓農民2.35萬人(次),有效提高了農民的道德素養、文化素質和農村的文明程度。投資670萬元架設172.9公里的電視廣播信號主幹線,解決了265個村民小組5.9萬人收聽廣播、收看有線電視的問題,極地豐富了移民羣眾生活內容,使農民羣眾生活習慣和思想意識明顯轉變,積極向上的文明鄉風在逐漸形成。

5、抓載體,創機制,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各鄉村把星級文明户、文明村鎮等創建活動作為新時期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通過在全縣廣農村組織開展五好家庭、致富能手、創業標兵、敬老好兒媳、十星級文明户、文明誠信農户、文明村鎮等評選活動,做到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的有機結合。文明鄉鎮、文明村創建成績斐然。止目前,共創建全國、省級、市級、縣級文明單位(村鎮、社區)分別是1個、12個、44個、194個,佔全縣單位總數的98%以上。全縣信用社共評定信用鄉1個,信用村24個,評定信用農户15387户,佔總農户的70%,對信用户予以信貸支持和利率優惠,對培育誠實守信的文明鄉風民風及誠信的社會氛圍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把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活動作為實現鄉風文明的.抓手,組織了千台戲送農村移民鄉鎮文藝調演活動,在春節期間開展了型秧歌調演、傳統燈展、煙火晚會、戲劇晚會、書畫展覽等羣眾性文化活動。通過深入開展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活動,力弘揚了瓜州的特色地域文化,有力促進了鄉風文明的提升。把建立一套符合農村實際,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作為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的保證,近年來,我們從組織領導、資金投入、目標考核、監督激勵等方面入手,不斷創新精神文明建設的機制,在管理上,將精神文明建設納入綜合目標責任管理,嚴格考核。同時,依託省、市文化項目,加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全縣15個鄉鎮都建起了文化站,配有文化專幹20人;59個行政村建起了文化室,佔行政村總數的81%,建成農家書屋67個,今年計劃再建的7個書屋已列入20xx年全省農家書屋工程配送計劃,屆時將全面實現農家書屋全覆蓋的目標,形成了一批集村級陣地、文化室為一體的羣眾活動場所,並以此為依託,切實加強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二、存在的問題

1、鄉鎮精神文明建設投入不足、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不同程度存在。一些農村幹部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長期性、艱鉅性、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抓生產、抓收入、抓增收的問題上,對村民精神文化、道德層面的東西抓得不夠緊。

2、部分鄉鎮扶貧開發任務艱鉅,物質條件滯後,影響精神文明建設。由於全縣鄉鎮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村與村之間自然條件、經濟條件、認識程度不一致等原因,造成抓精神文明建設程度不一樣。我縣被納入省級扶貧參照縣管理,僻面,特別是移民鄉村財力困難,對村民的文化生活和文化設施很難有足夠的資金投入,村容村貌改善不,髒、亂、差現象依然存在。

3、移民鄉鎮村民的思想教育有待進一步加強。我縣是重點移民縣,部分移民羣眾思想觀念保守,思想意識、價值取向、道德觀念與本土農民差較,生產生活習慣存在諸多的不適應,依然沒有擺脱等、靠、要等落後思想,崇尚科技文化氛圍不濃。

4、基層公共文化資源投入不足與作用發揮不盡充分的問題並存。隨着文化惠民的工程的落實,村級圖書室、農家書屋、村級健身場所等逐步建立起來,但由於村幹部部分都不能脱產,公共場所開放時間得不到保證,文化資源作用發揮不盡充分。

三、對策建議

(一)建立和健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工作機制。一是健全領導組織機制。要切實加強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領導,確保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局,融入各部門各行業的業務工作,尤其要把各級領導抓農村文明建設工作納入崗位責任制,一同謀劃、一同部署、一同落實。要着重改變目前鄉鎮黨副書記兼職過多的現象,鄉鎮應配備專(兼)職人員,明瓤個幹部抓精神文明建設的職責,形人抓,人人蔘與的格局,確保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有人抓、抓得起。二是健全考核激勵機制。要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形成完整的考核體系,量化、客觀、全面並重點考核工作創新、社會效益和長遠規劃。要逐步投入模式,探索實行以獎代補等方式,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將工作進展和羣眾滿意率同班子主要領導績效考核、物質獎勵相結合,按照工作績效,獎優罰劣,進一步調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性、創造性,提高實效性。各鄉鎮要結合縣十三五規劃,制定精神文明建設長、短期規劃,通過制定規劃明確鄉鎮精神文明建設的奮鬥目標,對精神文明建設各方面的內容要有明確的規定,對各部門單位、個人擔負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任務要有明確的要求。通過規劃對農村基層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起到導向作用,促使農村基層幹部羣眾將目標轉化為具體行動。

(二)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社會管理創新的一項重要內容。一是以加強羣眾教育為切入點,不斷提高羣眾的思想道德素質。着眼於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加快由傳統農民向現代農民轉變,為建設新農村提供強的人力支撐。要加強對農民的傳統文化與形勢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和知識技能教育培訓,引導廣農民分清是非、善惡、美醜,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努力培養一批有道德、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二是以培育文明鄉風為切入點,不斷提高農村文明程度。各鄉鎮、各村要從當地的歷史、文化、傳統、風尚出發,制定出得到普遍認可的鄉規民約,使農民在鄉規民約的約束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形成自身的文明鄉風。進一步深入開展文明新村、十星級文明農户、婚育新風進萬家等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廣農村形成尊老愛幼、鄰里和睦、見義勇為、扶危濟困、崇尚科學的文明新風,塑造新農村的新風尚。深入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引導農民羣眾樹立文明意識、健康意識、衞生意識、節儉意識,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進農村形成健康文明新風尚。

(三)以三園建設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推動載體。一是以文化樂園建設為切入點,不斷豐富羣眾精神文化生活。隨着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民對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斷增長,但移民農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對貧乏,迫切需要以思想文化陣地為依託,力發展羣眾文化、完善文體設施。要通過政府和社會化投入相結合的辦法,力加強農村文體設施建設,下功夫建設好包括農村廣播室、文化活動室、閲覽室、閲報欄等各種思想文化陣地,把思想宣傳工作、文體活動向農村延伸、向農民滲透,把教育農民的工作做實。二是以清潔家園建設為切入點,改善羣眾生產生活環境。鄉村面貌是農村經濟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集中體現。要把農村環境衞生治理、村容村貌建設納入村鎮發展的總體規劃,從教育引導農民改變陳規陋習、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抓起,把經常性工作和集中整治結合起來,把宣傳教育和制度規範結合起來,下功夫解決髒、亂、差問題,努力建設環境整潔優美、生態良性循環、管理規範有序的新農村。探索建立農村環境衞生長效保潔機制。要按照三個一標準,建立農村環衞工作長效管理機制,做到建立一支衞生保潔隊伍,建設一批環衞保潔設施,制定一套衞生管理制度。鄉鎮要建立專職農村環境監察隊伍,村組要設立監督員,真正使農村環境衞生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幹。三是以生態田園建設為切入點,不斷增加羣眾收入。認真實施清潔秀美工程,繼續抓好退耕還林工作,保護好土地、森林、地下水等自然資源。積極發展生態經濟,努力增加羣眾收入。加強生態產業建設,按照一村一品和工農對接的思路,結合實際,力發展生態產業。

6、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狀況調研報告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主要抓手,是黨和政府農村工作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戰略任務。進一步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對於深化農村改發展、做好農村羣眾工作、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滿足農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情況調查報告8

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對於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構建和諧農村,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但如何進一步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讓廣農民羣眾過上一個積極健康的精神生活,這確實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課題。

一、基本現狀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使建農村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現實

要求,更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精神動力。近年來,南江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緊緊圍繞“農民致富奔小康”這個中心,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呈現出了積極、健康、向上的發展態勢。,我縣共創建省級文明村1個,市級最佳文明單位2個,市級文明單位3個,市級文明社區1個、集鎮1個、村2個,縣級文明單位(社區、村)2個。

(一)思想觀念不斷進步

近年來,隨着農村人民羣眾的工作、生活環境的改善,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步形成,精神方面的消費逐步增多,休閒方式逐步多樣化。就是在邊遠鄉鎮,也有不少羣眾自發組織起來,唱歌跳舞,健身娛樂,“壩壩文化”較為火熱,村級文化活動也開始發展。由於農村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和廣泛開展宣傳政策法規及“科技、文化、衞生”三下鄉活動的開展,農民的政策、法制、科技意識不斷增強,運用政策、法律、科技的自覺性不斷提高。

(二)活動形式日趨多樣

正月初七“燈火節”遊園活動、萬名羣眾環城長跑、中國四川光霧山紅葉節等主題突出、參與性強的羣眾性文體活動,各文藝宣傳團體創作編排的金錢板、音樂快板、歌曲等羣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活動,“農民讀書節”和“迎奧運、促和諧”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等,使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題入村入户,深入人心。

(三)陣地建設更臻完善

加強了鄉鎮文化站和農村文化院建設,新規劃建設了12個鄉鎮文化站,為光霧山鎮鐵爐壩村、元潭鄉字庫村、侯家鄉姜家院捐贈圖書30000餘冊,並建立了規範的圖書閲覽室。加強了縣內趕場老年枴棍宣傳隊、南江鎮女子秧歌隊、長赤鎮腰鼓隊、元潭鄉嗩吶龍獅隊等民間文藝團體建設,豐富了廣人民羣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傳統文化頗具特色

我縣精深的紅文化、特的楹聯文化、豐富的民俗文化等凝聚了十分厚重的文化底藴。南江詩詞楹聯學會發展會員137名,建成了4個楹聯文化村,完成了300副永久性對聯入户懸掛,相繼在5個村、2個鎮、1所學校、2條街道、2個景區開展了楹聯文化創建活動,為南江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確定了“舀火紙、爨壇戲、雜耍、説春”四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項目。

二、存在問題

我縣精神文明建設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與南江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相比,與人民羣眾的迫切願望相比,都還有一定差距,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重視不夠,認識偏差。一些鄉鎮,尤其是經濟和基礎建設較為落後的鄉鎮,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文明建設説起來重要,幹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對精神文明建設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在幹部隊伍建設、設備資金投入等方面,偏重經濟建設,忽視精神文明建設,沒有做到兩者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同獎懲,使精神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形成了“兩張皮”。

2、投入不足,基礎薄弱。一是缺經費。目前鄉村兩級財政十分困難,無法籌集到資金建設文化陣地,有發展之心而無建設之力。鄉鎮以上各級投入以“送”為主,送戲送書送電影等,用於精神文明建設的資金不多,經費投入明顯不足。二是缺陣地。邊遠鄉鎮多缺乏文化設施,就連一些原本已經建設起來的文化設施,也因缺乏足夠的資金,沒有很好的保養和管理,無法發揮作用;部分邊遠鄉鎮沒有文化站,村沒有文化活動室,社沒有圖書閲覽室,使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缺少載體,羣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難以開展。

3、隊伍不力,主體缺乏。部分鄉鎮沒有專職的宣傳員,使文化陣地的宣傳、教育、輔導、娛樂等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加之隨着農村勞動力的量外出,使農村文化活動失去主體。現階段留守在家的老年農户擔負的主要任務是照顧晚輩讀書上學,休息時間也僅滿足於看看電視、打打麻將,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很多村社文化活動室因缺乏活動主體名存實亡,使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呈現出巨差。

4、觀念不正,陋習抬頭。由於農村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應嚴重不足,鄉、村抓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積極性下降,導致一些地方不良風氣蔓延,與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目標格格不入的現象屢見不鮮:封建迷信開始抬頭、辦酒風盛行氾濫、賭博風越刮越烈。一些農民的思想意識、價值取向、道德觀念錯位,崇尚科技文化知識的氛圍不濃,農民學習文化科技知識的熱情不高。

三、對策建議

精神文明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的艱鉅任務,特別要重視邊遠鄉鎮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堅持因地制宜,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才能紮紮實實地把我縣精神文明建設推向前進。

(一)深化認識,做到“三個到位”

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把精神文明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做到“三個到位”。一是思想認識到位。努力扭轉兩個文明建設

中“一手硬,一手軟”的傾向,堅決克服對精神文明建設“説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錯誤觀點,真正把精神文明和經濟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二是資金投入到位。政府要把精神文明建設資金投入列入財政預算,各鄉鎮要着眼於統籌城鄉文化發展,建立各級財政拿一點、後盾單位一點、社會捐一點的投入機制,鼓勵民間資金參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形成多元投入機制,保障農村精神為文明建設的正常開展。三勝作落實到位。要把精神文明建設這一“軟任務”變為硬指標,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列入對各級各有關部門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把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任務指標化、定量化,逐級分解,層層落實,建立一整套系統的評價標準和評價制度,定期檢查,年底總評。

(二)提高素質,狠抓“三個教育”

圍繞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這個核心,力開展“三個教育”全面提高農民羣眾的綜合素質。一是思想教育。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精神教育和指導農民,提高他們認識社會的能力,消除固有和封閉、保守的舊意識,形成開放、共同致富的新意識,增強他們堅定走道路的信心和決心。二是知識教育。通過多種媒體和形式,加對農民在科技知識、法律知識、市場經濟知識及黨的方針政策等方面的培訓力度,增強他們抵禦自然和市場風險的能力,抵制封建迷信及的能力。逐步破除封建迷信,阻止亂建墳墓、廟宇,操辦紅、白喜事陳舊陋習,形成崇尚科學、摒棄陋習、追求文明進步的良好風尚。三是道德教育。以“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村規民約等為主要內容,在全縣範圍內廣泛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宣傳教育活動,教育農民講社會公德、講職業道德、講家庭美德,爭創省級文明縣城、市級衞生縣城、國家生態縣城和中國旅遊經濟強縣。

(三)優化載體,開展“三項活動”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貴在不斷創新。創新活動載體,創新活動形式,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支撐。一抒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構建和諧南江為目標,在全縣範圍內積極開展“文明單位”、“文明行業”、“文明窗口”創建和“十孝星”、“十佳公婆”、“十佳媳婦”、“十佳丈夫”、“十孝星”評選表彰活動,力弘揚感恩文化,在全社會形成關心老人、尊敬老人的良好氛圍,形成以德報怨、促進和諧的良好社會風尚。二是開展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活動。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眾的“三貼近”原則,努力發展社區文化、鄉村文化、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廣泛開展送戲、送電影、送書、書畫展覽等活動,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村電影“2131工程”、“農家書屋”、“農村文化院”和“萬村書庫”建設工程,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努力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使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更加可親可信、深入民心。三是開展“和諧新村”、“和諧農家”創建活動。按照“標美公路進村、文明道路入户,人飲工程進村、安全飲水入户,農網改造進村、電視電話入户,環境整治進村、美化家園入户,特色產業進村、富民項目入户,科教文衞進村、文明新風入户,法制進村、遵紀守法入户,黨的建設進村、黨員扶入户”和“致富星、平安星、和睦星、科技星、計生星、衞生星”的要求,深入開展“和諧新村”、“和諧農家”創建活動。

(四)建好陣地,把握“三個關鍵”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貴在不斷創新,創新重在持之以恆。好的創意,好的創新舉措,只有堅持下來,才能產生實效,才能真正發揚光。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要在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強人員配備。鄉鎮黨政府要安排得力人員分管宣傳思想工作。建立鄉鎮文化站,選配合適人員擔任文化站長。面向羣眾挖掘人才,積極扶植農村專業和業餘文化隊伍,加強趕場老年枴棍宣傳隊、南江鎮女子秧歌隊、長赤鎮腰鼓隊、元潭鄉嗩吶龍獅隊等民間文藝團體建設,努力提高農村文化工作者素質。二是挖掘民俗文化。積極傳承“舀火紙、爨壇戲、雜耍、説春”等民俗文化,力開展楹聯文化縣創建工作,奮力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充分挖掘“三國文化”、“巴人文化”、“紅文化”,不斷豐富廣人民羣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加強陣地建設。加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力度,在鞏固和完善已建鄉鎮文化站的基礎上,加已規劃鄉鎮文化站的建設力度,抓好“三館”建設項目及文化產業園區的開發工作,形成以鄉鎮文化站、村文化活動室為基礎的農村文化網絡,配套科普書籍、健身器材和文化設施,讓羣眾忙時有用處、閒時有去處。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情況調查報告9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1號文件精神和提出的堅持不懈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的要求,全面瞭解和掌握我縣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現狀,加快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根據工作安排,從4月下旬開始,縣人分成xx個調查小組,在常會四位副主任帶領下,深入到各鎮和相關部門聽取了工作彙報,召開了多個層面座談會,廣泛聽取了建議和意見,並視察了部分農村水利建設現場。xx月上旬,縣人常會領導帶領部分組員到縣水務局調研,就相關水利建設重點、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詳細的詢問和認真的探討。xx月xx4日,四個調研組進行了情況彙總。xx月xx日,縣人常會第3次主任會議專題聽取調研情況彙報。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的成績

近幾年,縣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把農村水利作為“三農”工作的基礎性工程來抓,不斷加投入,創新管理機制,深化水利,推進水利事業發展。去年xx月,縣政府專題召開了以農村水利建設為重點的農村惠民工程動員會。去冬今春,全縣上下結合各自實際,早規劃、早部署,統籌抓好各項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各項工程進展順利,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我縣先後被評為省農村河道疏浚先進單位、全省水利建設先進單位。

(一)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縣政府及職能部門高度重視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認真編制農田水利規劃、河道疏浚整治規劃,完善了政府投入、部門融資、農民投資屯和社會籌資相結合的水利投資模式。以來,全縣農村水利投入幅度增加,累計投入資金達到xx億元。縣水務局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作用,想方設法拓寬水利建設資金渠道,向銀行融資近xx億元,其中用於農村水利設施建設xx億元,力度實施以水利建設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八惠民工程,強勢推進河道疏浚整治、農田豐產溝整治、全縣立水系配套更新改造和泵站維修改造。根據省、市統一部署和要求,縣政府把農村河道疏浚、整治農村環境作為重要的農村實事工程來抓,認真制定整治方案和年度實施計劃,積極開展農村河道疏浚整治工作,至用兩年時間率先在全市完成了三年目標任務。在溝河疏浚和整治的基礎上,縣政府積極探索河道長效管理新機制,建立了以河道保潔和治理為重點的“四位一體”管理模式,落實考核獎懲機制。各鎮都成立保潔中心,組建保潔員隊伍,制定管理措施。通過突擊整治和長效管理,全縣河道水質有了明顯提高,引排功能有了明顯提升,村莊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二)突出民生水利項目建設,精心組織實施水利工程。

一、是全力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一項德政工程、實事工程,以來,縣政府根據上級部署和要求,精心組織,紮實推進,先後完成了三期六個鎮以及xxxxxx(xx個村)的增補工程和35所農村學校的飲水安全工程,工程投資xx億元,累計鋪設和改道供水管網近xx公里,受益人口xx萬人,項目受益人數和工程建設質量評比全市第xx。

二、是實施財政小型農田水利和節水灌溉示範項目。以來,先後組織實施了財政小型農田水利專項工程,新增農資綜合補貼水利工程和九洋中型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共新建改建泵站xx座,建設防滲硬質渠xx公里。

三、是成功躋身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三年來共爭取省級以上資金xx億元,有效地緩解全縣水利建設資金制約問題,扭轉了農村水利設施老化失修、功能衰減的被動局面,極地改善項目實施區域基礎條件。

(三)落實科學防控措施,防汛抗災能力得到增強。我縣靠江臨海,每年台風、潮汛較為頻繁,是災害多發性區域,防汛抗災任務十分繁重。縣政府根據我縣的汛情、雨情和水情,全面做好防汛抗災工作。一是加強防汛減災工程建設,防洪排澇工程體系基本建立。近幾年,縣政府及相關部門不斷加跑部跑省力度,爭取水利項目和資金,完成了掘苴閘、東安閘下遷的任務,同時實施瞭如泰河整治,恢復了引排功能。二是加強防汛減災組織領導。堅持防汛抗災行政首長負責制,縣、鎮都建立了防汛抗災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工作小組,將任務和責任分解到各鎮,全縣上下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三是加強防汛抗災監測、處置工作。根據每年防汛工作新形勢,做好防汛抗災預警工作,修訂應急處置預案,加強汛前檢查,備足防汛物資,及時做好汛情通報、水情調度等工作。幾年來,我縣未發生重水情災害。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加強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認識不夠到位。、省、市對水利事業發展前所未有的重視並提出了具體要求,全縣各級幹部對水利事業發展有了新的認識,但全縣發展水利的緊迫性和重要性認識還不到位,興水利、主動參與水利建設的意識還未高度統一,對水利的基礎地位感受不深。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園區建設、道路建設改造中,主動邀請水利部門提前介入水系規劃和評估的意識不強,影響原有水利佈局的情況時有發生。鎮、村幹部開展水利建設有畏難情緒,被動應付。不少羣眾對水患存在麻痺思想,開展水利建設的.積極性不高,水環境保護意識較差。水利幹部隊伍力量單薄。目前全縣鎮水利站在職人員xx人,承擔着農路農橋建設、溝塘整治、飲水安全工程等較為繁重的建設工程任務。縣水務局和各鎮水利站普遍存在水利專業技術人員匱乏、人員偏少、技術力量不夠、年齡結構不合理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水利事業的發展。

(二)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欠賬較多。一是投入嚴重不足。近幾年,、省和市出台一些財政補貼政策,多數投向型骨幹水利項目水利工程,對小型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補助項目少,補助資金少,爭取項目比較困難。同時,對地方政府配套資金都有嚴格的規定,給我縣鎮、村資金增加巨的壓力。我縣近三年投入近xx億元,主要用於的水利工程和項目區基礎設施,在農田水利建設上的資金每年在xx萬左右,主要用於四級河以上的河道疏浚,對於面廣量的四級以下河道疏浚管護主要靠鎮村自籌解決。四級以下溝河多數無財力疏浚。硬質渠道建設未列入縣政府惠民工程,需要建設的任務還十分繁重。經濟薄弱村無配套資金來源,不得不放棄水利工程項目,水利設施陳舊老化的現狀不容忽視。二是排灌系統不暢。目前我縣一、二、三級河道較為暢通,但四級以下河道有的多年未疏浚,導致河道淤積、蓄水能力較差;壩頭壩埂多,排水涵洞口徑小,河道引排不暢,各地普遍映四級河向三級河取水困難,影響農田引水灌溉。三是建設和管理有待加強。水利工程建設標準偏低,河道配套設施缺少;工程建設監管力度有待加,水利設施管護工作制度需進一步落實。鎮、村和農户等主體責任不明確,責任感不強,“重建輕管”的問題比較突出,平路取土、填溝種地、倒棄雜物和破壞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的現象普遍存在。保潔人員工資偏低,年齡普遍老化。水利綜治執法推進難度較,水利工程項目使用週期不長,效益未能最的發揮。

(三)農村飲水安全狀況令人擔憂。一受網普遍老化。我縣鄉鎮現有自來管網建於xx年代初,迄今已有xx年,當時飲水管網材質較差,目前普遍陳舊老化,不少水管附有淤泥、重金屬、鐵鏽等沉積物,造成自來水渾濁發黃。二是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水資源極度短缺。我縣目前鄉鎮供水主要以地下水為主,有限的地下水保護很難得到有效控制,對區域安全構成威脅。另一方面,由於水管老化,滲漏水現象嚴重,既提高了制水成本,浪費了水資源,又造成供水不足,很多離水廠較遠的羣眾在高峯時段無法用到自來水,部分鄉鎮採取限時供水方式,導致羣眾用水不方便,消防栓系統擱置。再加之由於過去部分地區農户自行打的井未完成封填,使用淺井水,容易受到農藥等污染,衞生安全很難得到保證。三是飲水安全缺少資金保障。目前區域供水、飲水安全工程已經到位的鎮村,管網還沒有對接到位,農户尚未喝上長江水;同時,全縣還有7個鎮(區)面臨着飲水管網急需重新改造的艱鉅任務,資金缺口很,飲水問題成為基層突出的民生問題。

三、幾點建議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水利事業功在當代、利澤千秋。為全面貫徹落實和省關於加快水利和發展一系列文件精神,加快我縣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災減災能力和服務民生能力,我們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加強對水利工作的組織領導。縣政府及相關部門要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充分認識農村水利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的重要任務來抓,列入重點議程,切實加強領導,儘快研究制定和完善我縣加快水利發展的實施意見,堅定不移、堅持不懈地把和省市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要進一步加農村水利建設的考核力度,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增加考核權重,並將考核結果作為鄉鎮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利用新聞媒體和輿論工具加強宣傳,充分調動農民羣眾的積極性,營造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全民參與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縣各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通力協作,完善各項政策配套措施,在用電、融資等方面,創造條件,積極支持農村水利建設和發展。要適應水利發展的新要求,加快水利管理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專業人才引進和培育,充實基層力量,建立激勵機制,加強隊伍監管,提升隊伍素質,為我縣農村水利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和人才支撐。

(二)進一步加投入,增強水利建設資金保障能力。一是要加縣級財政投入。要將水利作為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領域,認真落實和省一號文件關於“今後十年全社會水利平均投入比高出一倍”、“從土地出讓效益中提取10%用於農田水利建設”、“縣財政要確保當年可用財力的xx%至xx%用於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等政策規定,繼續實施“以獎代補”等補助政策,要將硬質渠道和四級以下河道疏浚建設納入“以獎代補”範圍,隨着縣級財力的不斷增長,要加縣“以獎代補”力度,切實減輕鎮、村資金籌集的壓力和負擔。二要積極爭取上級項目和資金。認真研究國家、省相關政策和扶持重點,積極跑部跑省,爭取上級政策、項目和資金支持,要加強項目的整合,將各類農田水利建設項目有機結合,注重項目建設內容的整體協調性,做到建設一片、完善一片、穩定一片、發揮效益一片,充分體現項目建設形象,形成我縣水利工程建設亮點和特色。三要建立和完善農民水利投入機制,農田水利建設受益的是農民,投入和管理主體也應該是農民,要充分發揮農民羣眾的主體作用,積極引導農民投資屯,興辦水利,用足用好“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資金。四要廣泛吸引信貸資金投入。要抓住政策性銀行優先支持水利建設的機遇,加強與金融部門溝通聯繫,爭取金融部門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信貸的最支持。要統籌好全縣農村水利建設資金,按照輕重緩急,集中財力,分批分期推進水利項目建設,尤其要加對薄弱村的扶持力度,加快改善我縣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三)進一步推進活水工程建設,提升水系引排功能。水利建設是百年計,搞好規劃至關重要。縣政府要立足當前,着眼長遠,堅持因地制宜,從農民生產生活實際出發,修訂和完善全縣水系規劃,完善水系配套,加強水源調度,確保全縣用水安全。要加全縣水利規劃宣傳力度,便於各鎮(區)、各部門主動對接水利建設相關工作。要牢固樹立建重於防、防重於搶的理念,進一步建立健全防災減災體系,提高防汛抗旱監測預警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加快小型農用水利工程更新改造步伐,提升小型農用水利配套水平。全面實現“活水工程”建設,認真制定農村河道疏浚規劃,建立新一輪河道疏浚機制,統籌開展中小河流治理,建築物配套、灌溉和水環境建設等問題,重點加強四級以下河道和豐產溝的疏浚整治,加快推進硬質渠道建設,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水稻灌溉水費,惠及百姓。要指導農民科學種田,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畜禽養殖用房統一規劃,糞便集中處理,禁止糞便直排,減少農業面源污染,保護好水環境生態體系。落實綜合管理措施,鞏固河道疏浚成果,加強水利工程項目和資金,嚴把工程質量,確保資金和人員安全。要儘快建立健全農村水利設施管理制度,落實管理責任和管理經費,加強水利設施管護,使工程得到有效保護,長期發揮效益。

(四)進一步加快民生水利建設步伐,着力破解農民飲水難題。城鄉飲水工程涉及面廣,縣政府要統籌規劃,加強組織協調,整合建水和管水資源,儘快出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施意見。在明確責任主體,根據時間和節點要求,科學制定工程建設方案,強勢推進引江供水主幹網建設,積極向上爭取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項目和資金,統籌實施鎮、村管網建設和改造。要理順供水管理體制,堅定不移地加快推進水廠回購工作。水廠回購工作由於涉及當事人的切身利益,情況十分複雜,縣政府要高度重視水廠回購問題,組建專門工作班子,認真研究和分析水廠回購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和矛盾,加對鄉鎮在水廠資產評估,回購過程中指導、扶持和服務力度,同時制定應急預案,及時處置突發性事件,確保水廠回購工作任務全面完成。要落實好主幹管道與鎮管網的接水工作,完善管理辦法,推動區域供水一體化,確保把優質長江水送到千家萬户。要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確立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落實建設項目節水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製度,建立行政區域用水效率和效益評價與考核指標體系。力宣傳國情、水情,提高全民水患意識,節水意識,水資源保護意識,推廣節水灌溉和節水農業,做到合理用水、節約用水和高效用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baogao/p9mej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