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農村醫療情況調查報告6篇

農村醫療情況調查報告6篇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接觸並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農村醫療情況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農村醫療情況調查報告6篇

農村醫療情況調查報告1

一、調查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涉及全市100户384人,20xx年總純收入1770600元,人均純收入4611元,95%為非低保户;5%為低保户,低保户中有80%是因疾病損傷致貧,20%是因家中勞動力少致貧。

二、農村醫療服務狀況

1、73%的人選擇距離家最近的衞生組織是村衞生室,10%的人選擇是私人診所,9%的人選擇是社區衞生服務中心,7%的人選擇是鄉鎮衞生院,1%選擇縣級以上醫院;家到最近的衞生組織的距離60%的人選擇不足1公里,39%的人選擇在1-2公里,1%的人選擇在2-5公里。

2、99%的農户參加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在被調查的100户中,只有1户沒有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保率達99%。

3、66%的人認為農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應以保大病或保住院為重點,33%的人認為門診、住院都保,1%的人認為應以保門診或保小病為重點。

4、19%的人對農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感到滿意,71%的人基本滿意,8%的人不滿意,2%的人選擇説不清楚。不滿意的地方主要有報銷醫藥費少,報銷手續煩,定點醫院收費高,定點醫院看病手續煩,定點醫院少,就醫不方便,定點醫院醫療水平低等。

5、47%的人認為農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個人所承擔的比例基本合適,11%的人認為過高,10%的人認為過低,32%的人選擇説不清楚

6、在現有合作醫療基礎上,44%的人願意再增加醫療保障支出,56%的人不願意增加。

7、如果有家庭成員患病,經常就診的醫療單位44%是村衞生室,44%是鄉鎮衞生院或社區衞生服務中心,7%是私人診所,5%是縣級或以上醫院。選擇上述單位的主要原因56%是離家近,13%是質量好,11%是定點醫療單位,8%是有熟人,7%是價格低,5%是其他原因。

8、調查前半年,22%的農户沒有家人患病,59%的農户有家人得了小病,10%的農户有家人有慢性病,7%的'農户有家人患了大病、重病,2%的農户有家人得了其它病。89%的人患病後及時就診,共花費醫藥費121743元,按照規定能報銷或減免43509.4元,實際報銷或減免20712.3元。沒有及時就診的主要原因有病輕,自己治療,經濟困難,能拖則拖,醫藥費不能報銷等。

9、43%的人認為現在看病難,51%的人認為不難,6%的人選擇説不清楚。認為看病難的主要原因有經濟困難,醫院缺少名醫,醫務人員服務態度不好,手續太煩等。

10、86%的人認為現在看病貴,5%的人認為不貴,9%的選擇説不清楚。認為貴的原因主要有藥品太貴,檢查太多,醫療機構亂收費,個人支付比例高等。

11、9%的農户因家人得病向醫生送過紅包。

三、農村居民醫療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1、報銷範圍窄、比例低,報銷的醫藥費少。調查顯示,實際報銷或減免僅佔全部醫藥費的17%,農民掙錢不易,他們希望每一分錢的投入都要得到回報。而目前我市推行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以大病統籌為主,對小病、門診補償的比例很低。而一般來説,農民患上需住院治療的大病相對較少,而頭痛、感冒等小病時有發生,但不需住院治療。因此,農民在繳納費用後,往往全年得不到任何的醫療補償,導致農民認為付出多,回報小,不划算。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民的積極性,身體健康、沒有患過大病的農民不太願意參加。調查顯示在20xx年僅17%的農户得到補償,表明絕大部分農户近期並沒有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中得到實惠。部分農户在問卷上寫上了他們的困惑:“為什麼只有非要得大病才能報銷?”。

2、部分定點醫院不規範經營,亂收費,農民利益受損。調查顯示藥品太貴、檢查太多及亂收費是目前看病貴的主要原因,而現在的醫療機構都是按市場經濟規律經營,追求利潤最大化是目標之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定點機構有在合作醫療制度中受益的期望。而定點醫院是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實施第一線的部位,它的服務好壞和收費高低至關農民切身利益。定點醫院收費普遍較高,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所能獲得的補償相比微不足道。許多農户反映,同樣一個感冒或其它小病,在私人醫生那裏只花二十多元,而到定點醫院卻要花費幾百元。一些比較常見的小病,醫生卻要病人作各種檢查,什麼心電圖、B超和各種化驗,小病大看現象時有發生。為了能報銷,有病往定點醫院跑,路費、餐宿費、誤工費再加上虛高收費等,化了許多冤枉錢,就算得到了一定補償,仔細算算反而不划算。

3、定點醫院少,看病手續煩。調查顯示,農民就醫大多數選擇鄉鎮衞生所、村合作醫療站以及個體醫生。因為他們覺得這些醫療單位離家近,就醫方便,藥價便宜,收費低,服務態度好。定點醫院少,給農民看病帶來不方便。

農村醫療情況調查報告2

為了提高我縣農村醫療衞生服務水平,滿足農民解決基本衞生保健和醫療需求,近日,縣人大常委會成立調查組,對全縣農村醫療衞生狀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組在聽取了縣政府關於全縣農村醫療衞生工作情況彙報後,集中時間分別深入到北大湖鎮、西陽鎮、春登鄉等衞生院和社區醫療衞生服務站,通過採取召開座談會、實地走訪農户等形式,重點針對全縣農民享受初級衞生保健水平、農民基本醫療需求狀況和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建設等方面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向縣人大主任會議作以彙報:

一、全縣農村醫療衞生基本狀況

我縣共有15個鄉鎮(區),139個行政村,總人口40.44萬,其中農業人口31.14萬,農民人均純收入2503元,人均衞生消費支出數約為165元。目前,我縣有政府成立的非營利性質的醫療衞生機構22個,其中縣級醫療衞生機構11個,鄉鎮衞生院11個。共有社會醫療機構58個,城鎮和農村社區衞生服務站244個。全縣在職在崗衞生技術人員1830人,衞生技術人員與服務人口比例為1:220,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全縣醫療衞生機構建築面積30869平方米,實際開放病牀708張,病牀與服務人口比例為1:571。幾年來,我縣致力於提高廣大農村居民健康素質並把它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之一,建立了適應衞生事業新形勢發展要求的農村衞生服務體系和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形成了強有力的縣、鄉、村三級醫療衞生保健網絡,為保障人民羣眾身體健康,促進全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完善了醫療衞生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加強醫療衞生機構房屋建設。幾年來,縣衞生行政部門投資1500餘萬元,對縣疾控中心、縣婦幼保健院、縣醫院、縣二院、縣醫院分院,北大湖鎮、萬昌鎮、雙河鎮等中心衞生院,大崗子鄉、官廳鄉、一拉溪鎮、三家子鄉等一般衞生院的業務用房進行改造或新建,總建築面積達2萬平方米。二是增設和更新了醫療設備。幾年來,縣鄉兩級醫療衞生機構共購置大型醫療設備170台件,總投資1250餘萬元。其中,縣醫院四年內投資900萬元,購置了螺旋CT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超、全自動血球計數儀、微波治療儀等大型醫療設備34台件。鄉鎮衞生院全部配置了100mA以上的X光機、B超、心電機及生化檢驗設備,為臨牀提供了科學的檢測診斷依據。

2、建立了功能完善的農村衞生服務體系。為滿足農村醫療衞生保健需求,進一步完善農村衞生服務體系,20xx年,縣政府下發了《永吉縣農村社區衞生服務工作實施方案》。在方案的指導下,按照“二級網一級辦”的模式,我縣改革鄉、村二級衞生機構管理體制,各鄉鎮衞生院增設了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負責管理本轄區農村社區衞生服務站日常管理工作,並將原有的村級衞生機構改革為社區醫療衞生服務站。經過四年的建設,目前,全縣農村社區衞生服務站已達244個(包括城鎮社區醫療衞生服務站8個),覆蓋率達100%,建設合格率達80%。多年來,我縣農村社區醫療衞生服務站把有償服務與義務服務結合起來,在社區內,以家庭為單位,將醫療、預防、保健、康復、衞生宣傳、健康教育、計劃免疫等融為一體,為農民提供主動、方便、快捷、優質、低價的綜合性服務。

3、加強了傳染病、慢性病的防治。為強化計劃免疫的管理,20xx年,我縣將乙肝疫苗接種納入兒童計劃免疫程序,縣財政每年投入4萬元專項經費,免費為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同時,縣衞生部門深入6個鄉調查點對肺吸蟲、肝吸蟲、旋毛蟲等人體寄生蟲病現狀進行調查,共調查了4500人份,為做好其他疫病防治提供了依據。為有效防治結核病,縣結核病防治所於20xx年7月份落實了世界銀行貸款/英國贈款結核病控制項目,對發現的我縣結核病人進行了DOTS治療,並加強了對防癆醫生和卡介苗接種人員結核病防治知識培訓,對全縣3萬名中國小生進行了結核菌素監測。目前,我縣傳染病發病率為254.23/10萬人,處於地區中等水平,“四苗”接種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為防治艾滋病,今年上半年,全地區在我縣召開了艾滋病綜合防治示範區工作會議,介紹了我縣艾滋病綜合防治示範社區建設和艾滋病防治經驗。年初,我縣完成了縣疾控中心艾滋病初篩實驗室建設工作,5月份,我縣舉辦了預防艾滋病知識師資培訓班,對鄉鎮衞生院院長、醫療科長、防保科長和部分社區衞生服務站負責人等60餘人進行了培訓。同時,我縣地方病防治工作成果得到了鞏固。以控制碘缺乏病為重點,今年上半年,我縣完成了60份孕產婦尿樣和孕產婦家庭用鹽採樣,對全縣27個食品批發部,64户居民用鹽及倒着鹽進行了採樣監測,其檢驗樣品288個,合格率100%。目前,我縣大骨節病、克山病、布病、碘缺乏病的防治達到了國家控制標準

4、通過微機程序化管理,詳實的掌握了全縣轄區內育齡婦女總數,影響婦女健康狀況的疾病及順位。掌握了新婚對數、孕產婦數、高危妊娠數、孕產婦死亡數等情況,為更好地實施婦幼保健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在開展孕產婦系統管理工作台上,以篩查高危妊娠為重點,完善了管理措施,使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90%,孕產婦保健覆蓋面95%。住院分娩率達75%,達到了初保規劃確定的指標。為進一步提高婦保工作服務功能,從20xx年開始,我縣通過選派婦產科技術人員進修,增設必要的設備,加強了縣、鄉兩級醫療機構婦產科建設,進一步提高了衞生院婦產科服務水平,使一般衞生院能承擔生理產科和一般婦科手術工作,中心衞生院以上醫療單位具備了病理產科和難度較大的婦科手術水平。目前,我縣中心衞生院以上醫療單位開展了愛嬰醫院建設,各項工作指標達到了初保要求的標準,20xx年底將通過市級驗收。全縣兒童保健覆蓋率已經達到100%。新生兒破傷風發病率為零。明顯降低了新生兒窒息和新生兒顱內出血事件的發生。新生兒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較前5年降低20%,嬰幼兒的科學餵養及保健知識普及率達到65%以上,減少了兒童營養不良性疾病的發生。

5、加大了衞生行業執法力度。為適應衞生全行業管理新形勢的需要,我縣建立了衞生監督與疾病防控新體制,撤消了原永吉縣公共衞生監督所和永吉縣衞生防疫站,重新組建了永吉縣衞生局衞生監督所和永吉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衞生監督方面,全年堅持開展了社會衞生打假活動,並做到與日常衞生監督工作相結合。對食品衞生、學校衞生行業定期進行專項整頓,規範了食品衞生“三證”發放與管理工作,完善了“三證”的發放程序和管理辦法,制定了責任追究制度,對違法業户依法嚴肅處理,規範了市場經濟秩序,保護了廣大羣眾的健康。在醫療行業執法方面,衞生局醫政科常年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美容院、藥店、早市場進行執法大檢查,兩年來打擊非法行醫36例,取締非法醫療機構28家,清理非法醫療美容2家,藥店座堂醫6家,罰沒藥械10台件,處罰人民幣3.8萬元,規範了醫療市場,保證了人民羣眾健康和生命安全。

6、強化了政府對農村衞生事業的建設和管理職能。堅持經常開展愛國衞生運動,整治環境衞生,不斷改善居民生存環境。通過設立常設機構,代表縣政府負責環境衞生的管理和監督。每年我縣都把環境衞生工作作為全縣精神文明建設目標責任之一一併考核。從去年開始,加大了管理力度,縣政府制定了愛國衞生目標責任考評方案,並與鄉鎮政府和相關部門簽訂了目標責任書,落實了獎罰措施。通過開展文明村屯活動,現有1個鄉鎮達到了市級衞生鄉鎮標準。通過農村改水改廁建設,到今年上半年,已有6個鄉鎮進行了部分村屯改水,自來水受益人口16.27萬人,累計改水受益人口26.55萬人,8個鄉鎮進行了改廁,3.5萬户居民修建了衞生廁所,普及率達到34%。

二、我縣農村醫療衞生亟待解決的問題

雖然我縣醫療衞生事業隨着全縣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按照初級保健的要求,基本能夠滿足農民羣眾的需要,但是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集中反映以下幾個方面:

1、醫療設備、設施陳舊老化。在這次調查中我們看到,農村有些鄉鎮衞生院和社區醫療衞生服務站房屋破舊、設施簡陋、醫療器械破損得不到補充和改善,難以達到正常醫療保健的目標。春登鄉衞生院和北大湖鎮三家子村社區衞生服務站的房屋簡陋、年久失修,還仍在使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舊平房,亟待需要重建。調查中我們還看到部分鄉鎮衞生院和社區衞生服務站醫療衞生基礎設施薄弱,相當一部分農村社區衞生服務站只有“老三樣”,一個聽診器,一個血壓器,一個體温計。醫療衞生改革步伐緩慢,衞生事業發展滯後,與人民羣眾對醫療衞生的需求不相適應。

2、醫療衞生人才匱乏。由於農村物質條件落後,因此,我縣的醫療專業技術人員大多集中在城鎮,導致農村醫務人員所佔的比例比較低,看病難的問題比較突出。西陽鎮搜登溝村社區衞生服務站僅有一名鄉醫,卻服務着全村近千人的預防保健。在北大湖鎮衞生院和縣疾控中心調查中瞭解到,人才的缺失導致醫護人員青黃不接,“出不去,進不來”的現象正嚴重的制約着事業的發展。對現有在編醫護人員培訓提高措施不到位,醫療衞生人才匱乏的局面沒有得到改善。

3、村級衞生醫療機構和鄉醫負擔重。在北大湖鎮三家子村和西陽鎮紅石村社區衞生服務站了解到,目前,我縣村級醫療機構負擔較重。三家子村衞生服務站一年累計要向上級上交7000多元費用,這裏有物價部門每年的年檢,每個月向鎮衞生院繳納的事業發展基金,每年向藥監、衞生等部門以及質量技術監督局交納的各種規費,還不算相關部門每年不定期舉辦的各類培訓班,頒發的各類資格證所收取的費用。村級衞生機構沒有村集體經濟的投入,房屋、藥品、設施都是鄉醫個人投資,還要支付工作人員工資,而各級政府對鄉醫從事的公共衞生和預防保健工作沒有任何補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鄉醫開展預防保健工作的積極性。

4、非法行醫現象時有發生。從調查中瞭解到,目前,非法行醫在農村一些地方屢禁不止,嚴重威脅着農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這些人打着某醫療機構或醫療院校的牌子,以義診為幌子,目的是推銷藥品,騙取錢財。非法行醫機構還與當地村委會建立了較密切的聯繫,據春登鄉一位鄉醫講,今年4月份,縣結核病防治所到該鄉一個村義務為農民檢查身體,而這個村村委會卻只召集五、六十人來。相反,某一非法行醫機構來村裏“義診”,直接駐紮到某村幹部家中,而這位村幹部卻不遺餘力的為其提供方便。

5、農民因病致貧返貧情況嚴重。經調查,在農村,有一部分農民是“抗病”,有病不治;有一部分農民是沒錢看病,望病興歎;還有一部分是借債看病,但由於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病未看好,人財兩空。在春登鄉召開的鄉醫座談會上了解到,農民到村社區衞生服務站看病相當部分是賒帳,到年底後算總帳,而每年鄉醫到年底一算賬,總有萬八千的賬兑現不了。一位農民對調查組這樣説,被大水淹了、或者房子被燒了,苦上幾年或許還能翻身,但真要得了大病,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傾家蕩產。

三、發展我縣農村醫療衞生事業的建議

在我國要建立衞生服務和醫療保健體系,着力改善農村醫療衞生狀況,提高城鄉居民的醫療保健水平。結合調查,就抓好我縣農村醫療衞生工作,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切實把農村醫療衞生事業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農村醫療衞生事關廣大農民羣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沒有農民的健康,就沒有農村的小康。面對新的形勢,要把加快發展農村醫療衞生事業納入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擺上各級政府及部門重要的工作議程,根據新情況制定長、中、短期發展規劃,完善政策措施。各鄉鎮要落實相關部門和兼職幹部負責此項工作,要切實把健康教育、愛國衞生等工作納入政府工作日程,要堅持常抓不懈,改變鄉鎮政府對“大衞生”工作“活沒人幹,事沒人管”的局面。在全縣中國小生中繼續開展好健康教育課,在農民羣眾中做好保健知識的宣傳,進一步促進全民自我保健意識的提高。

2、要推進鄉(鎮)衞生院運行機制的改革。努力探索鄉(鎮)衞生院的多種運營方式,不搞一刀切,不強求一種經營模式。要認真總結大崗子鄉衞生院改革經驗,進一步深化運行機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積極推行人員聘用制度,注重引進人才、引進資金,以此來改善醫療條件和提高醫療水平,更好地滿足農民羣眾的醫療需求,力爭在三年內取得明顯成效。

3、建立人才流入機制,抓好從業人員培訓。要加快衞生系統內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激活用人機制,制定寬鬆的人才政策,積極創造有利於人才流入的環境,廣攬技術人才。要繼續加強對農村衞生人員的培訓,每年對鄉村醫生輪訓一次,加快鄉村醫生知識更新步伐。進一步完善醫療集團運行機制,醫療技術下沉一級,實施技術合作和指導,幫助當地提高醫療水平,進一步提高我縣農村衞生隊伍的整體素質。

4、加強醫療衞生事業的軟環境建設。監察、物價等部門要加強對相關部門針對村級社區衞生服務站所設立的收費項目的檢查力度,堅決取消不合理收費,對合理收費項目的不合理部分也要堅決取消,並重新確定標準,為村級醫療衞生機構減負。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對非法行醫現象的懲治力度,徹底淨化農村醫療衞生市場,使非法行醫現象在農村沒有生存的土壤。

5、積極創造條件,儘快建立農民醫療保險制度。在農村全面實行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是大勢所趨,要抓住我省20xx年全面實行新型合作醫療制度這一契機,抓緊為我縣推行此項制度做好各項準備。在暫時沒有實行該項制度的情況下,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把開展扶貧工作與解決農村困難羣眾醫療需求結合起來,把因病致貧的羣眾當做扶貧重點,要採取多種措施,有效地解決貧困羣眾就醫難的問題。

農村醫療情況調查報告3

健全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加強農村衞生建設的重大舉措,是統籌城鄉發展和統籌經濟社會發展、提高農民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必然選擇。近年來,西南村始終堅持農民自願參加原則,紮實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建立健全組織協調、經管監辦及醫療救助等各項制度,認真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取得了明顯成效。截止目前,農民的參合率達到98%左右,廣大農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這種“小投入,大收益”的模式受到了廣大農民的歡迎。參合農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不可否認,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以後的工作中加以創新和改進。

一、初步成效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實施,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實現了農民羣眾得實惠有機統一。

(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各級組織和幹部充分認識到了合作醫療試點的重要意義,認識到了合作醫療是當前解決“三農”問題,解決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確保農民身體健康,致富奔小康的有力保證,為農民服務的意識進一步增強。廣大農民羣眾通過發生在身邊的許多事例,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好處,關心、支持黨委政府工作的自覺性、堅定性進一步提高。

(二)減輕了農民經濟負擔。通過對住院病人醫療費用的按比例報銷,有效地緩解了農民醫療費用負擔,尤其是重病大病,作用十分明顯。各定點醫療機構按照有關要求,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患病的農民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收費,避免了農民羣眾因住院造成的醫療過度消費,減少了合作醫療基金的流失和浪費。

(三)激活了農民醫療需求。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來,全村醫療機構住院人數和住院費用同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農民羣眾逐步認識到了合作醫療的重要作用,對醫療需求越來越大,逐漸走出了“小病不治、大病硬抗”的認識誤區,杜絕了“小病養成大病、大病造成死亡”現象的發生。

二、存在問題

(一)報銷範圍窄,農民受益面小。對於一些常用的藥品和常規手術政府是給貼的`,但是一些是不給予補貼,還有另外一部分是補貼的,而且報銷必須在制定的門診,所以報銷受到極大的限制。

(二)定點醫院收費高,農民利益受損.許多調查農户反映,同樣一個感冒或其它小病,在鄉村醫生那隻花二十多元,而到定點醫院卻要花費幾百元.一些比較常見的小病,醫生卻要病人作各種檢查,什麼心電圖,B超和各種化驗,小病大看現象時有發生.農民説,大醫院的牀位

費太貴,睡不起,為了能報銷,有病往定點醫院跑,路費,餐宿費,誤工費再加上虛高收費等,化了許多冤枉錢,就算得到了一定補償,仔細算算反而不划算.

(三)外出打工人員享受極不方便.外出農民一旦患病,需要回本地定點醫療機構接受治療才可能報銷醫療費用,或者需要回本地相關部門辦理有關手續後,方可在外地治療報銷有關費用.因此,外出農民參加新型合作醫療後,患病就醫時常常陷入兩難困境:直接在外地就醫,無法享受到補償帶來的好處,心有不甘;回到當地定點醫院就醫或辦理相關手續,要花費不菲的路費,甚至有可能耽誤病情.調查中已經發現部分農民由於打算外出,表示不再繼續加.

(四)鄉鎮衞生院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雖然現在鄉鎮衞生院醫療條件有所改善,但部分鄉鎮衞生院基礎設施落後,設備老化陳舊,人才匱乏,難以提供更高層次的醫療技術服務,遠遠不能滿足農民羣眾日益提高的醫療衞生服務需求。

(五)競爭激烈,藥品價格仍偏高。雖然現在各新農合定點醫院藥品價格有明顯下降,但由於進貨渠道、管理機制、運營成本等限制,農合定點醫院藥價跟私營藥店相比,仍偏高。

三、幾點思考

(一)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府支持和補助是關鍵。從本質上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屬於社會範疇,具有其自身的公益性,要求政府給予一定的投入和支持。從公平角度出發,政府理應利用轉移支付手段,加大對農村衞生事業的支持,同時這也是縮小城鄉差別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從投資回報看,廣大農民保持健康向上的身體素質,有利於推動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離開政府的大力支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將難以維繫和發展,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二)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持續發展的趨勢。籌資水平上的懸殊導致了保障能力上的明顯差距,還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羣眾實際的保障需求。因此,要在以農民個人自願繳納和政府資金支持為主的基礎上,探索科學、合理、多元化的籌資機制。可採用社會捐贈等形式,籌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提高保障金額。

(三)要堅持“鞏固、完善、監管”的方針,提高運轉質量。要不斷完善修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法,探索籌資管理成本更低、補償結構更合理、羣眾更方便的保障辦法,重點是科學劃定補償比例,使辦法更易操作,讓羣眾最大受益,鞏固農民羣眾參合率和受益面,讓更多的羣眾得到實惠;加強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強化鄉鎮合管機構及定點醫療機構的職能落實,確保資金運行安全,保障人民羣眾的知情權、監督權。

(四)要充分利用好上級政策,積極爭取資金,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以國家加大對農村衞生建設投入為契機,積極爭取衞生三項建設資金,有計劃有步驟地改善鄉鎮衞生院的硬、軟件設施,提高其服務功能,為農村合作醫療的順利運行創造條件。加快合作醫療管理信息化網絡建設。加大對合作醫療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作風嚴謹、服務周到的合作醫療從業隊伍。

四、幾點建議

(一)改進方式,鞏固和擴大參合隊伍。鞏固和提高參合率,是保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長期堅持下去的關鍵。為此,要把提高參合率作為該項工作的首要任務,注重做好已參合對象的穩定和鞏固工作,採取一切有效辦法把尚未參合的對象,尤其是那些對參合持態度消極的特殊羣體動員進來。經過近年來的宣傳和實踐,大多數羣眾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已有認識並認可,今後的發動方式應轉到提升服務質量、為農民參合創造方便、增強吸引力上來,始終把為參合農民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繼續加大對基層衞生院建設的投入力度,進一步改善我縣基層醫療衞生條件,配備基本醫療設施,加大對現有醫務人員的培訓,建立人才引進機制,不斷滿足農民羣眾的就近醫療保健的需求。

(三)完善監管機制,提高補償水平。進一步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實施辦法,建立健全科學、快捷、長效的籌資、繳費、報銷制度。在保證基金安全運行的前提下,提高基金使用率、補償比例和大病救助水平,想方設法擴大參合農民受益面。

(四)加大醫療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非法行醫。現在私營門診和藥店林立,他們以低藥價吸引了許多羣眾,但有些門診和藥店的藥品進貨渠道不明,用藥效果和安全得不到保障,有關部門應依法查處非法行醫,規範醫療秩序,淨化醫療市場,保障羣眾就醫用藥安全,為新農合的實施創造更加優良的環境。

(五)各級政府和新農合相關管理部門,要採取多渠道、全方位靈活多樣的宣傳方式,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傳揚新農合制度的優越性,公示大額補償的病例,邀請受益患者在村莊、社區、會議等場合現場介紹參合的好處,讓人民羣眾切身感受到新農合是惠及萬民的好政策,自覺、主動的參合。

在當前進村入户的籌資模式下,籌資成本很高,應積極探索便捷並行之有效的新的籌資模式:學習借鑑外地經驗,可採取與農民簽訂“代扣代繳”協議的辦法,由金融機構通過農民的糧補賬户代扣代繳參合基金,減輕基層負擔,節約管理成本。也可嘗試自今年起,凡在規定時間參合的,從其30元自籌基金中拿出10元,打入其家庭門診賬户,以獎代補,擴大參合受益面,激發羣眾參合熱情,促進收繳統籌基金儘快完成任務。

(六)要激發農民參合熱情,取得他們的信任,就必須順應他們的心願,堅持“與時俱進,科學管理,方便羣眾,務實高效”的理念。一要進一步調整及完善現行《實施方案》,增加門診統籌基金,方便門診就醫補償。二要提高在縣、鄉住院醫療費的補償比例,鼓勵參合患者在基層醫院就醫。三要在縣內定點醫院全部實行即時結報、兑付補償制度。四要增加新農合招標用藥名錄,儘量減少不能報銷的藥品,並提高中草藥報銷補償標準,相對提高藥費補償比例。五要全面開通新農合互聯網信息平台(含村衞生室都聯網),核准並錄入參合人信息,並給參合農民辦理IC卡,使參合患者能夠持卡隨地就醫,及時結報補償。六要對經常就醫的慢性病、常見病、多發病以及重(特)大病給予政策傾斜,在一年內多次住院不再重收“門檻費”。七要對意外傷害所產生的醫療費,應採取區分性質,分別對待,應補償的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償。

農村醫療情況調查報告4

最新一份農村醫療改革網路調查報告顯示對農村醫療改革的有所認識的人佔到65.4%,而一無所知的人佔到23.1%;醫改給人們帶來益處的只佔到39.4%,56.7%的人認為沒有帶來什麼益處;有56.7%的人認為現今的醫改不盡人意,覺得醫改成功的人只佔1%。

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不僅是推進我國農村衞生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政策之一。面對農民醫藥費用得不斷攀升,農村醫療機構服務質量低下,因病致貧現象的不斷增加;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得宏偉目標,如何建立起一個人人可及而又有效的農村醫療衞生體制,解決農民就醫難、就醫貴的問題已成為理論界和實踐界的當務之急。

XX年兩會上衞生部長陳竺對農村醫療和公立醫院改革表示不滿意。在農村醫療改革上政府的財政投入非常重要,我國醫療資源總體比較短缺,尤其是優質醫療資源,“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醫務人員的培養也非常的不易。從去年到今年,農村醫改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總理提到保障制度的進步、基層服務能力也在逐步增強。60%基層目前正在推進基本藥物制度,藥價降低了30%,老百姓切實得到了實惠。但是還有很多地方做的不足,譬如農村欠賬太多、公立醫院改革是在太複雜。目前的醫改工作路線不太清晰,在公立醫院深層次問題上,比如四個“分開”等問題也並不十分簡單。縣級醫院能力不夠等等問題。

從開始的調查報告顯示,隨着社會老年化的加劇,人們對於切身醫療保障的意識的加強,人們開始普片關注醫療問題,但是政府對於醫改的宣傳方法不夠合理並且宣傳力度不夠致使還有相當一部分的人不瞭解醫改,尤其是農民這樣文化層次相對較低的`人羣。從切身與醫改有過接觸的人來説,感到帶來益處的人只佔1/3,一半以上的人並沒有感覺到醫改給他們帶來的好處。由此絕大部分的人都認為政府農村醫療改革是不力的。

從我瞭解我當地下塘鎮的農村醫療改革情況如下:

一、長豐縣醫療改革基本情況

有一次,我家人出了點車禍,由此便和醫院有了深層次的接觸。從中我瞭解到一些基本的情況。新醫療改革實行以後,説實在的看病也沒少花多少錢。燒了的錢是鄉村鎮衞生所裏的藥變成最基本的了,説白了就是沒有好藥新藥,只是由於現在藥品分配都是縣級及以上的醫院分配的,為了降低藥品價格,便只給下面的小衞生院分配低廉的基本藥物。這本來是件好事,禁止醫院私自購藥,降低藥品價格。卻也帶來個些負面的影響。比方説現在的流感在中國有60%的變異,這在歐洲些國家只有4%,這和我國消炎藥亂用濫用所致,而現在鄉村醫院裏的基本流感藥物和消炎藥卻大部分都是無效的或者效果差。如果有個人出了車禍腿部大面積受傷,這種村鎮的小醫院根本沒法醫治,這種情況是綜合所致的,醫院裏沒有好的藥物給予治療,基礎設備差,醫療改革後這種醫院的醫生工資低了很多,醫院醫生流失嚴重,已經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醫院為了維持基本的運作,最終還是得向患者下手,不管什麼病,進去就是三項檢查,然後才給你看病。在大醫院裏在辦理入院手續的時候,醫院會問你有沒有參加新農合,新農合是從XX年起逐步實行的,旨在減輕農民的負擔,解決一定的農村看病難問題,但是一般農民都不願意説自己參加了新農合,即使他已經參加過。這方面的原因很耐人尋味。這是我的親身經歷的事。

二、制約農村醫療改革的主要問題

全國絕大多數鄉鎮逐步把合作醫療補助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許多幹部在成績面前沒有抵住誘惑,開始侵吞醫療專款,更多的卻是政府工作者的不作為。在醫療改革中牽涉到許多複雜的利益問題,政府不願意徹頭徹尾的來個“斬草除根”,當然這也有政府的難處。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毛主席提出的“赤腳醫生”大大降低了行醫者的門檻,對當時的農村醫療情況有了一定的改觀,但是這些醫生的水平是沒法和一個正規的醫生相比的,現在中國有8億的農民,這也為現在的遺留下了很大的隱患。中國醫療衞生髮展是種畸形的成長,農村醫療在最初的聯產承包責任制時期,由公共衞生所負責農村村民的基本醫療,這還是個社會服務型行業。之後,隨着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改變,公共衞生所基本上由鄉村醫生(赤腳醫生)充當,此後,逐漸演變成私人診所,醫療設備因為資金匱乏、醫療觀念落伍等因素影響,未能形成一系列整體性的醫療器械和一套完整的醫療服務體系,農民的醫療再次出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這是種長期積累下來的沉疾,現近改革只是把這些“赤腳醫生”聚集到村鎮衞生站來,結果只是雙敗不是雙贏,這些“赤腳醫生”也因工資低而離去,最後衞生站只不過是個空殼而已。

三、對農村醫療改革的意見

政府在在醫療公共產品方面不應缺位,政府應主動承擔的公共產品的服務。加強政府在醫改方面的監管,防止某些官員在醫改方面不作為或者挪用醫改公款,讓屬於農民的每一分錢都落實到實處。加強農村醫療改革的資金投入,可以由政府投入和社會募集相結合,社會募集資金保守在每年3000億左右,加強資金投入用以改善村鎮醫療的基礎醫療設備和醫務人員的招募上。在全國建立全面的互聯的醫療信息網,醫院資金的流動和用途向社會公開,保證透明公正的原則。改革鄉鎮衞生院管理體制,轉變鄉鎮衞生院服務模式。由上級直接領導,實現“四個分開”。

四、總結

醫療改革是世界性的難題,對中國這樣的農業大國來説,對農村醫改也正處於一個艱苦探索的過程中。在實行醫改後還是有一定的成效的,60%的基層目前正在推進基本藥物制度,藥價降低了30%,老百姓切實得到了實惠。但是還有很多重大的挑戰需要我們政府和人民去面對。我們相信新的農村醫改一定取得成功的,改變現有的看病難,病則返窮的現狀。陳竺説現代醫院管理最終將走向董事會體制,大醫院和基層要形成良性互動關係。

農村醫療情況調查報告5

為了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的落實情況,11月中下旬,黃陂調查隊組織力量對黃陂區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1個區級定點醫院、1個鄉級衞生院、4個村級衞生室以及3個村的農民家庭共30個樣本進行了專題調查.從調查的情況看,新農合的參合率較高,財政投入不斷加大,農民得到的實惠逐年增加,同時也存在經費不足等問題.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新農合參合率提高,農民得到的實惠更多

農村合作醫療作為一項惠農政策,自20xx年在黃陂區實施以來,廣大農民羣眾得到的實惠一年比一年多,既減輕了農民的醫療負擔,又提高了農民的健康水平,因而得到農民羣眾廣泛的稱讚和擁護.

1、農民參合比例較高.新農合給農民帶來的實際利益具有很強的示範效應,農民參合積極性不斷提高.

根據黃陂區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提供的資料,20xx年黃陂區應參合農户253269户,應參合農村人口886440人;實際參合農户252509户,883781人,參合率達到99.7%,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2、各級財政投入增加,籌資標準持續提高.

去年,各級財政按照參合人數將年籌資標準提高了40元/人,達到335元/人.在此基礎上,20xx年又進一步增加了投入,籌資標準達到380元/人,其中,中央、省、市、區四級財政實際人均投入增加了45元.目前20xx年的籌資方案也已出台,籌資標準每年430元/人,其中個人70元,比20xx年多徵10元,四級財政籌資標準提高40元.

3、門診和住院補償人次數大幅增長.

隨着新農合覆蓋率的提高,人們逐步提高了有病及時就醫的意識,門診和住院補償人次數大幅增長.今年1至10月,門診統籌補償人數比上年同期增長11.8%,達到127.38萬人次;住院人次數同比增長18.7%,達到9.97萬人次.

4、報銷補償費用快速增長,農民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

今年1到10月,黃陂區共報銷各項補償費用29647.0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958.63萬元,增長11.1%.

5、超過3/4的村級衞生室納入新農合報銷系統.

20xx年全區納入新農合門診報銷系統的村級衞生室達到440個,佔全部村級衞生室總數的76.4%.村衞生室是農村醫療的最前沿,納入新農合門診報銷系統後,農民就近看小病可及時報銷40%(日封頂15元,年封頂300元)醫藥費,方便了羣眾看病.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隨着新農合的普及,農民參合的意識增強,有病積極就醫,醫療負擔進一步減輕,健康觀念發生很大變化.

二、存在的問題

1、經費不足,與農民醫療剛性需求的增長不相匹配,矛盾突出.

20xx年,黃陂區按照參合者每人每年380元標準,共籌資專項基金33583.7萬元.蛋糕就這麼大,必須維持到全年,黃陂區合管辦高度關注各月經費報銷情況,以避免出現第四季度經費不足無錢可報銷的局面.至4月底,各項報銷補償支出達到12298.6萬元,佔全年籌資額的36.6%,比上年同期增長34.7%.至10月底,已經支出29647.0萬元,佔籌資款總額的88.3%,比上年增長11.1%.其中門診補償2740.3萬元,住院補償25141.2萬元.

支出增長,主要是農民健康觀念的轉變.以前農民是“小病挨,大病拖”,隨着農民收入逐年增長,新農合參合比例和報銷比例逐年提高,農民的健康觀念轉變很快.黃陂木蘭鄉諶寨村病人家屬諶喜祥説:“反正國家出大半,有病就到醫院住院.以前不願住院的病,現在也願住院治療.”有新農合做支撐,絕大多數人更看重身體健康,小病看門診,大病住醫院,只求身強體壯.因而門診量和住院人次數大幅增長,導致報銷費用增長,經費不足.

為應對經費不足的困難,黃陂區合管辦採取的措施,一是調低醫療費報銷補償比例.按照原方案,區級專科醫院和綜合醫院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為80-85%,街鄉鎮衞生院90%.為了保證下半年不至於出現無錢可報的局面,黃陂區合管辦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適度調整、略有結餘”的原則,年中調整補償方案,將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報銷比例調低了10%.如木蘭鄉諶寨村諶緒發,1月在區級定點醫院住院20天,住院總費用16214元,實報12812元,扣除起付線及自負部分,實際報銷比例超過80%;同村村民11月住院,報銷比例接近70%.二是提高起付線.起付線是住院報銷的門檻,報銷時是要從總醫療費中扣除的.10月開始,區級綜合醫療機構報銷起付線從300元提高至500元,街鄉鎮衞生院報銷起付線從100元提高至200元.起付線提高,意味着農民住院報銷比例下降.

2、相關宣傳還不完全到位.

每年年底,儘可能地組織農民按時參加下一年度的新農合,繳納新農合參合金,是村委會的重要任務之一.新農合的實施方案對農民來説比較複雜,每年也會有一些調整,比如報銷比例的調整等.對於新農合的政策和新的方案的宣傳,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特別是住院醫療費報銷比例的規定、全家參合與否與報銷比例的差別、起付線的規定、門診報銷比例與限額的規定等,比較複雜,直接與醫療費報銷結算相關,需要農民知曉.實際工作中,由於村級事務繁雜,人手有限,有的村雖然向農户發放了宣傳資料,但農民參合主要還是受報銷比例吸引,對起付線、基藥等一些規定的宣傳重視不夠.之後一旦農民生病住院結算費用時,容易與定點醫院新農合工作人員產生糾葛,鬧不愉快.這樣的情況在各定點醫療機構都有發生.

3、農村應參合人口基數難以核定.

村幹部反映,為了達到新農合全覆蓋,每年村級參合人數指標是按照行政村户籍人數下達的.由於經濟的發展,農民外出打工、全家外出定居或務工等流動情況比較多,難以聯絡,行政村應參合人口基數難以核定,從而對全區應參合人數穩定性產生影響.一些外出就業的農民,有的在工作單位辦了醫療保險,就不願意回農村辦新農合,但户口在農村,村裏要求必須辦理新農合,繳納參合金,相關農户對此有意見.

4、存在違反“四合理”(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合理收費)的現象.

這是全國各地醫療機構普遍存在的問題.在調查中瞭解到,病人在住院治療期間,各醫院在給病人使用非基本藥物目錄上(即不能在新農合報銷)的'藥物時,基本都能徵求病人及其家屬同意,才開處方.但參合病人對一些檢查是否必要、基藥的使用、空調費、服務費等收費是否合理存在疑義,有的病人意見較大.今年,黃陂區合管辦加大了對醫療機構費用監管,請市三級醫院專家組成專家組,從3月起,每個月對全區定點醫療機構抽查1520個病例,看是否存在違反“四合理”的現象,並對違規醫療機構進行了處罰.

5、農民認為鄉村定點醫療門診每天最高報銷限額15元或每年限額300元比較低

特別是對一些慢性病病人、健康狀況差的老年人,作用不大,認為還是住院報銷比例高,比較划算,這樣容易造成資源浪費.有的農民反映,有些常用藥不在基藥報銷目錄,如感康、午時茶、護彤等都不是基藥,因而村衞生室沒有.

三、建議

1、各級財政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新農合籌資標準,做大基金池.

特別是中央財政,要把加大新農合資金投入作為繼續關注民生、關注農民健康保障的重要舉措,抓好落實,以滿足農村不斷增長的醫療衞生需求.近3年來,中央財政此項投入都在40%左右,20xx年達到41.1%,20xx年將達到44.2%,這個比例提高的速度還可以再快一點.

2、提高村級新農合報銷點覆蓋率.

要加快速度,儘快將還沒有進入新農合系統的村級衞生室納入門診報銷網絡,使當地參合農民能夠及時得到門診報銷補償,減輕農民小病的醫療支出負擔.

3、進一步加強資金監管.

毫不動搖地加大監管力度,堅決查處定點醫療機構違反“四合理”的行為,堵塞資金支出漏洞,把寶貴的、有限的資金真正用到刀刃上,用到減輕農民醫療負擔、切實保障農民健康上來.

4、加強新農合相關政策宣傳.

要不失時機、不間斷地加強政策宣傳,讓大多數農民知曉主要政策規定,營造社會支持新農合事業、促進新農合健康發展、相互理解、和諧發展的社會氛圍.

農村醫療情況調查報告6

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新形勢下、國務院為切實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主要政策,對統籌城鄉、協調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解我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情況,我對荊門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運行情況進行了專題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基本情況

全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從20xx1月1日起正式啟動,基本模式是 “區辦、區鄉(鎮、街道)共管”體制,以區為單位管理住院醫療基金和健康體檢基金,以鄉鎮(街道)為單位管理門診醫療基金。基金來源:中央財政補助(人平20元)+省級財政補助(人平15元)+區財政補助(人平5元)+農民個人繳費部分(人平15元),合計55元。基金用途分配:門診基金(8元)+住院基金(41.5元)+大病補助(1元)+體檢基金(2.5元)+風險基金(2元)。

二、實施合作醫療制度取得的主要成效

黨委政府重視,宣傳發動深入,農民參合積極。一是領導重視。為切實解決我區農民的醫療保障問題,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曾多次向中央、省、市爭取相關政策,組織有關部門研究我區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方案,終於使這項惠農工程在我區得以實施。二是宣傳發動深入。各地成立了由黨政一把手牽頭的合作醫療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合作醫療啟動的各項工作。各地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通過會議集中宣講、廣播和有線電視滾動播出、短信羣發、印發宣傳資料、製作專欄等廣泛進行宣傳活動。這些措施調動了農民參加的積極性。

三、在合作醫療帶來的經濟效益分配中呈明顯弱勢,其原因表現如下:

1、是基礎設施差,條件簡陋,設備落後。

2、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現象依然存在。

3、合作醫療工作機構力量薄弱,影響工作效率和監管力度。

四、完善全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幾點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民對合作醫療政策的知曉程度。一是利用村衞生室這塊陣地,由村幹部和鄉村醫生經常向羣眾宣傳,儘快讓農民瞭解政策。

(二)加強鄉鎮衞生機構服務能力建設,方便羣眾就醫。一是要加大鄉鎮衞生院的基礎設施建設。有計劃地改變鄉鎮衞生院的基礎條件和外部形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lo9jq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