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關於中學生調查報告(15篇)

關於中學生調查報告(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中學生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中學生調查報告(15篇)

關於中學生調查報告1

組長:邱鵬霖

組員:易宗淼 閆 楚 陳夢芹 陳永輝 廖宗桂 唐怡怡 田亞蓮

中學生零用錢的使用途徑、造成中學生亂花錢的原因、糾正中學生亂花錢的措施。

目前,中學生零用錢越來越多,中學生消費的途徑也越來越多,中學生亂花錢的現象也比較嚴重,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這些現象的出現有社會的因素,也有家庭的因素,如果不及時糾正這些現象,將不利於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政府有關部門、學校、家長、學生自己都要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金錢觀

事例一:某中學的一位學生,近日在他生日的這天,特地舉行了一個生日聚會,他和十多位

同學在一家飯店消費了近800元。

事例二:某中學學生,一名房產公司經理的兒子過生日,僅是親朋好友送來的禮錢就達6000多元。

這就是時下一些中學生生日聚會的一幅縮影。近年來,有為數不少的中學生似乎變得越來越闊氣,穿的用的都是名牌,吃喝非得上酒家、飯店,這似乎是一種時髦。反之,則被視為小氣寒酸而丟面子。

而每天放學時,各個中國小校門口的一些雜貨店、小吃攤就熱鬧起來了,店門攤前圍滿了各年級的學生,店主攤販對學生兜裏的幾個錢可是動足了腦筋。消費品市場上針對學生一族而設計的各種學習用品、生活用品也日益始豐富多彩起來。但是這些追cool一族兜裏的錢從何來?他們到底有多少零花錢?他們平時都把錢花到哪裏去了呢?

為此,我們進行了一個調查:孩子的零用錢絕大多數來自父母,佔了69.1%;來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佔了19.7%;其他親戚給的佔7.0%;以及自己打工而來的(以高中生為主)佔4.2%。 據調查(大約50人),中學生每人每月的零用錢的數目如下:

300元以上:4)0—300元:26%100—200元:28% 50—100元:30%

50元以下:10% 0元:2%

學生們擁有這麼多錢,他們究竟用來幹什麼呢?為此我們也進行了一個調查:買書 14%;儲存14%;吃零食28%;玩遊戲17%;體育運動5%;去遊樂場所10%;其它12%。

由此可見,中學生消費的途徑越來越多。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經調查發現,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一、 社會的影響。

現在的學生課餘生活豐富了許多,市場經濟已經使得消費領域無孔不入。無直接經濟來源的學生也成了許多商家的目標羣體。在不少學校大門的兩側,學生經濟正在迅速發展:雜貨店、文具店、書店、網吧、小吃攤、電腦遊戲光盤店等等一應俱全,五花八門。市區一些商業街上也開出青少年用品專賣店,無疑都是瞄準青少年學生這一消費羣體,不少知名運動品牌也把這一羣體作為重點消費對象。

國內外的一些漫畫不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卻充斥着市場,造成某些學生沉迷於此。將零用錢大把大把的花在上面。

二、 家庭的原因。

個別家庭富裕的家長認為自己以前吃的苦是夠多的了,不忍心也不願意讓孩子再體驗以前生活的滋味,何況現在生活水平今非昔比,是大力提倡消費的年代。因此讓子女多用點錢用不着大驚小怪。

現在的學生都是家裏的獨苗、被喻為祖國的花朵,家長對自己小孩幾乎是百依百順,疼愛有加,即使自己再省吃儉用,孩子那裏總是應用盡有。有些父母在孩子上學前總會在他們兜裏放上幾元錢,給孩子買些零食和學習用品。在孩子出門玩耍時也會給孩子準備一些花費,這些零花錢也是家長對自己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投資。只有極少數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來安排所以也不用什麼零用錢了。

對於自己孩子在學習上的正常開銷,家長們的出手是毫不猶豫的,同時孩子

們平時的生活花費和日常零用錢,也開始隨之水漲船高。

現在大部分的父母忙於工作,無暇照料孩子,只好定時給生活費,讓他們自理。正因為社會和家庭的種種原因,使部分中學生對金錢極為看重,導致了社會問題的出現:欺騙家長,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搶劫、勒索、自編自導綁架自己

一個人的很多習慣都養成於青少年時期,從一個學生對待零用錢的'態度就能折射出將來當家理財的點點滴滴:一個人從小克勤克儉,長大後花錢自不會大手大腳:小時候要風得風,要雨有雨,讓他感到錢來的很容易,長大後一不留神,就會犯下難以彌補的錯誤。

為了讓中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消費觀,不讓學生的心靈被金錢所吞噬,我們建議從以下的四個方面做起:

一、政府有關部門做到:

1、有關部門去各中國小門前查處一些無牌無證的小吃、玩具攤檔等,

淨化學校門前的環境。

2、到學校、各村宣傳到無牌無證的小吃攤檔,浪費金錢的害處和不浪

費金錢,勤儉節約的好處等。

3、多張貼宣傳標語等。

二、學校做到:

1、教育學生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2、教育學生正確認識金錢,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3、引導學生正確消費,不搞攀比,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三、家長做到:

1、樹立正確的榜樣。孩子是通過觀察父母的言行來學習的;

2、告訴孩子金錢是什麼?金錢意味着什麼?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3、控制孩子的零用錢的數目;

四、學生自己做到:

1、根據實際,計劃開支。不要零碎地、頻繁地問父母要錢,這樣難免他們不耐煩,也容易造成多花錢的錯覺。你應該根據家庭經濟的實際情況預算一下,如每月做個月份計劃,一次性向父母要,然後自己掌握,控制使用。譬如説,一個月消費的項目和總金額相對穩定;各項目按重要程度劃分先後慢急來分配金額,儘可能減少開支的盲目性和隨意性;2、堅持記賬,節約開支。自己手中的錢怎樣花,堅持記賬,就是學習對自身消費行為的管理和反省。這樣可直觀地瞭解自己零用錢的變化和使用情況,逐步避免消費行為中的盲目和混亂,檢查自己哪些支出是合理的,哪些支出是可以節省的。這不僅有利於節約,更有利於實現有效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

3、“好鋼用在刀刃上”。儘可能把零用錢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充分發揮每一分錢的合理使用價值。那種動輒購零食、同學之間輪流請客的做法是最不可取的。

金錢並不像平常説的那樣,是一切邪惡的根源,惟有對金錢的貪慾,即對金錢過分的、自私的、貪婪的追求,才是一切邪惡的根源。因此,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學會合理使用金錢,讓祖國的花朵不被金錢腐蝕!

關於中學生調查報告2

一、調查目的:為了更好地瞭解當前中學生的閲讀情況,以便有利於語文教學

工作的開展和更有效率地指導中學生進行閲讀,我充分地利用教育實習這個機會,開展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對象:平南縣大將中學高一學生

三、調查方式:問卷法、閒聊法

四、調查時間:20xxX9——20xx.11

前言

書是知識的海洋,書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書是進步的階梯。如果人們不讀書,那就沒有精神的糧食,不敢想象如果人類不讀書,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那大家都喜歡什麼書呢?這往往因人而異,有的喜歡漫畫,有的喜歡童話,有的喜歡伊索寓言,有的喜歡看小説對於中學生的課外閲讀情況,我做了一個詳細的調查。

關鍵詞:高一學生課外閲讀調查及分析

正文

中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青少年時期,他們熱情活潑,求知慾強,帶有很強的好奇心。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已不滿足於課堂內的書本閲讀,而是渴望從更廣泛的渠道去開拓視野、擴大知識面,以加深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課外閲讀就是最好的途徑,是課內閲讀的進一步延伸和補充,對課內閲讀起到強化和促進作用。但是,當前中學生的課外閲讀情況並不容樂觀,存在許多不足或誤區,需要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通過數據分析後,我小組成員認為大將中學高一學生的閲讀量還是蠻大的。調查數據顯示,有50%的學生每個月的閲讀字數在5000字以上。但他們大部分喜愛雜誌,因為它時效性強、內容更新頻繁且迎合了中學生對於流行追求的心理。小説、中外名著雖然內容充實、文化底藴頗深,對中學生素質培養有良好的效果。但因為書中所講內容通常陳舊,離同學們生活甚遠,難以引起同學們的共鳴。但這種忽略經典文學、優秀作品的現象是不容小覷的,中學生是處在一個生理、心理髮育成長的階段,是非善惡的分辨能力還不成熟,在文化多樣性的現今社會中,是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響的。在調查過程中,中學生中男生更側重於科幻、

武俠、軍事、體育等書刊。而女生則側重於言情、少女漫畫、時尚雜誌、文學雜誌等。

通過調查,我對大將中學高一學生閲讀情況得出了以下幾點看法:

1、閲讀目的多趨向自娛

調查中有的學生認為讀名著或其他小説是為了“消遣和娛樂”,且大多在課外時間閲讀。只有一小部分學生認為讀名著是為了“提高文學欣賞能力”,且帶有極大的'閲讀嚮往和興趣。從文學名著中可以認識我們生活的社會、認識他人、瞭解自我,真正理解成功的含義,探索生命的價值,培養一個成功者必備的素質和品質。

2、缺乏閲讀興趣

閲讀範圍、數量極為有限調查的中學生裏,從對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的瞭解情況來看,讀過其中4本的佔7%,讀過其中3本的佔12%,讀過其中2本的佔21%,讀過其中1本的佔41%,一本也沒有讀的佔19%。從對教育部指定中學生必讀的30部中外文學名著的閲讀量來看,結果只有20%的學生讀過其中5-10本,且這5-10本大多是中國的文學名著,國外的作品極少涉獵。有19%的學生對這30部作品竟沒有完整地讀過一本。文學名著的教育意義難以影響到學生和拓寬學生的眼界

3、閲讀願望因課業負擔而受到影響

調查顯示,67.2%的學生生認為:考試、功課的壓力影響了他們讀課外書的願望。如一名高一的學生在我的問卷上的回答:“我們的時間幾乎全部用在學習上,拼命掙分數,以博取家長和老師的欣慰,根本沒多少時間來顧及我喜愛的那些名著,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業。而且每週一小考,每月一大考。”老師和家長注重的是學生的名次、能否升學,對學生讀些什麼、有沒有時間去讀根本不在意,甚至把看課外讀物當成是不務正業,極大地挫傷了學生閲讀的積極性。

4、閲讀方式缺乏正確引導

在對名著選擇上,僅有10%的學生是獨立地按照自己的特定目的去選擇的;74%的學生是通過父母、老師的指導去選擇的;16%的學生是根據報刊推介而做出選擇的。從這裏看出,老師、家長、各種傳播媒介宣傳文學名著,對中學生選擇作品有很大幫助。在閲讀名著時,作筆記的學生只有15%;對閲讀中發現的問題,

會使用相關方面的工具書,或向老師請教有1.9%。偶爾與同學探討所讀過的名著的學生只有佔7%。由此可見,加強對中學生閲讀文學名著的指導是多麼迫切需要。

此外,被調查的學生當中,經常將時間放在閲讀上的非常有限,閲讀的書籍大多是休閒性雜誌或小説,更多的學生則是願意去泡網吧娛樂。

面對大將中學高一學生存在的閲讀弊端,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中學生是社會發展的後備軍、潛動力,其文化素養和知識儲備同等重要。所以,學校、老師、家長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廣泛閲讀,讓他們多讀書、讀好書,並且在旁指導、培養其獨立自主的去選擇圖書或雜誌,學會有自己的主見,多對自己的行為反思,同時學校還可以多舉辦一些閲讀交流活動,讓同學們在活動中增長見識、開拓眼界。除此之外,學校、老師、家長、還要促進中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以正確的思想觀念來指導自己的閲讀行為。

2、面對當今社會的應試教育,學生成績固然重要,但在抓成績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課外閲讀。學校應該多安排些時間讓學生自由去閲覽室和圖書館館看書,每週至少保證有兩節課的課餘時間給學生去閲讀。除此之外,學校應該多給學生提供一些閲讀書刊,,每班應藏有一定的圖書,以便學生可以隨時借閲。

3、作為一名中學生,自身要積極、主動地去接受先進的、優秀的文化作品,拒絕、抵制腐朽、落後的文化作品。要在閲讀中多思考、多記筆記,虛心向老師、家長請教,或者運用工具書來解答疑問。自身不單要學會自律、自制,還要幫助其他的同學正確地進行閲讀。與同學多交流閲讀心得,吸取他人的經驗和教訓,也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了對方,從而達到互相學習的目的,促進了自身的修養和文學素養。

總而言之,課外閲讀是一種個性很突出的行為活動,但中學生畢竟是未成年人,他們正處在為個人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打基礎的階段,他們的閲讀慾望需要激發,閲讀興趣需要培養,閲讀方法需要指導傳授,閲讀習慣需要逐漸養成。在這個問題上,學校、社會、家庭都可以也應該在各個層次、各個方面有所作為。書海揚帆,價值取向要返璞歸真;書海衝浪,閲讀方法是口誦心惟;書海競舟,閲讀內容應擇善而從。作為語文老師,亮航燈,吹勁風,義不容辭,責無旁貸。

關於中學生調查報告3

1、論文題目:

關於中學生厭學情緒的調查報告

2、論文種類:

社會科學

3、獲獎情況: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

4、內容簡介:

近年來,我國屢次發生中國小生因課業負擔過重、心理壓力過大而導致的駭人聽聞的事件。這些事件的發生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引發了對我國教育制度、考試製度、評價機制等問題的廣泛關注。同時,“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成為一項緊迫的研究課題,日益為人們所關注。本次調查主要是針對中學生學習過程中厭學情緒發生的原因、表現及解除的方法,在137位中學生中進行的。

從調查的結果可以看出,有82.5%的同學曾發生過厭學情緒,有31%的同學正處於厭學情緒的困擾中。數據從各個角度反映出中學生中“厭學情緒”的'確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調查結果顯示,厭學情緒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父母逼迫、不堪重負;

2、遭遇失敗,喪失信心;

3、周圍不良社會環境的影響;

4、身體疲憊不堪;

5、課外興趣干擾等。

不同的年齡階段,身心成長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學生生活中產生的困難也不盡相同,高中學學習壓力大,而國中生則困惑於人際交往。

對自己承受困難挫折及厭學情緒的能力有的同學持肯定態度,而有的同學則不能確定,因此,自己評估自己得出的結論就需打一個問號了。

通過調查,有77.4%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厭學情緒需要調整,他們選擇了旅遊、訴説、散步、聽音樂、睡覺甚至痛哭一場等多種方式來解除它。

通過此次調查談話,有更多的同學對厭學情緒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他們表示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應當逐步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建立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

5、論文評語:

選題很好,問卷設計涉及的影響因素比較周全,發表一百餘份,回收率較高,統計分析結果説明一定總是對解決中學生厭學問題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於中學生調查報告4

隨着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總體國力的提高,教育已成為一項重點項目,並隨着人民日益小康的走向,教育更是普遍到中國的各個角落。與努力奮鬥的昨天相比,今天的中國不但重視“未來花朵”的教育,更有能力去實現以知識灌溉使得花朵更茁壯的成長這一目標,並已實現大半。如今,大部分已經在貫徹9年義務教育這一方針,並拿出足夠的資金,資助貧困地區的學生。但是,越是普遍,越得不到珍惜。在新世紀出生長大的孩子們,並不知道過去的困苦,更加不明白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同齡的孩子,高高興興的揹着書包去學校的痛苦。所以他們理直氣壯的逃學,毫不在意的輟學,只因為他們不懂邁進校園的快樂,不懂坐在教室裏的幸福,更不懂得知識的重要。因為不懂,所以厭惡。

根據調查,無論是城鎮還是鄉縣,厭學學生大都在50%—60%之間,人數之多,比例之重,令人吃驚。主要表現有:

(1)國中畢業不願讀高中,高中畢業不願上大學,本地學生不願異地升高級學校。

(2)職高、中專、成校等學生,學習馬虎,得過且過。到學校不是為了學知識,求學問,而是為了混日子、弄文憑。

(3)上課不聽不記不做練習,教師你講你的,台下我玩我的。

(4)有些學生教師批評不得,學校管不了,厭學似乎成了天經地義的事情。

因厭學而產生的的一些負面影響令人憂虎:

(1)精力過剩,課餘時間想到的就是“玩”,而且越新奇越刺激越好。

(2)講吃穿,圖享受、懶勞動。

(3)不關心政治,不過問國事。

(4)一切以“我”中心,對集體的事不聞不問;對不良現象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明哲保身,不求大過。

(5)亂結交朋友,亂談戀愛。

(6)極少數學生甚至因偷搶勒索,參與黃賭毒等而走上犯罪道路。

當然,厭學的原因不只是學生本省,還包括家長、學校、社會等方面的原因。根據厭學的表現,在分析原因之後,我認為在採取對策時,應堅持內外結合、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的原則。具體設想及做法是:

(一)社會方面。

1、各級黨和政府要狠抓黨風和廉政作風建設,在抓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大力加強精神文明。下大力氣堅決清除社會上那些影響極大的醜惡現象,從而改善廣大中國小生生活的外層間空,減少那些不良現象對中學生的刺激和誘惑。

2、加強對商業、飲食、文化娛樂等部門的管理,強調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亦要注重提高社會效益。凡是成年人才能幹的事,譬如電子遊戲機室、營業性歌舞廳等,應明文禁止中國小涉足,違者,應採取嚴厲的制裁措施。

3、招工招幹或招聘其他服務人員的公司企業,應規範招收辦法,嚴肅招聘紀律,實行公開、公平競爭,既重文賃,更重水平,從而減少中學生走向社會時的僥倖心理。

4、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要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有效地防止和抵禦來自港澳台等不良黨和政府、社會有關人士等在對教育的投資時,既注重學校的外在形象,更應注重學校的內部結構,從而使學生在校有空間學,有東西看,有條件玩。

6、在經濟增長的情況下仍需繼續提高知識分子的待遇,真正讓讀書人成為社會上所羨慕的一族,從而使學生知道學科學,學文化的重要。

(二)家庭方面

父母及學生的'親屬要教給學生以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勤奮好學、助人為樂、團結互助、報效祖國等優良傳統和精神,培養子女自強,自立品質,多些向子女灌輸競爭意識,儘可能地減少“坐吃祖宗”的惰性心理。

1、父母要儘可能多些與子女接觸,儘可能多些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多給子女以心靈上的關懷教育。

2、平時儘可能主動與學校聯繫,交流自己子女學習生活情況,把握子女成長髮展脈博,教育方法上要寬嚴結合,注重技巧。讓子女感覺到家的可愛,父母的可孝可敬,從而增添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三)學校方面

1、積極爭取上級黨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等的支持,積極穩妥地推進教育體制改革。因地制宜地開設學制較短、實用性極強的學科專業,讓學生滿懷需求入學,真真正正學到知識和技能而去,為家鄉經濟的建設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下大力氣加強學校實驗、實習、見習等設備設施,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下決心抓好應試教育為主向素質教育為重的轉變工作,使學生從枯燥呆板的學習情境中解脱出來,變被動灌輸為主動學習。

4、學生管理上同樣堅持寬嚴結合的原則,學習要求上嚴格標準,課餘生活中自由靈活,讓學生課堂上學得主動,課餘活動中玩得開心,從而形成一種優良的育人環境。

5、大力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加強教學研究工作,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高教學的藝術性,注重多媒體教學,結合教學實踐,“走出去”“請進來”,以求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作為一種特殊現象的研究探討,我們主張各級各類學校緊密結合自己的實際,因地制宜循序漸進。那麼,我們相信不久的將來,厭學這一難題將會得到令人滿意的解決。

關於中學生調查報告5

調查時間:20xx年12月3日

調查地點:麻黃梁中學

調查對象:麻黃梁中學全體學生

調查方法和調查工具:

方法:問卷調查法(抽樣)

工具:調查問卷

前言

為了瞭解榆林市麻黃梁中學的學生厭學心理產生的原因,以便針對相關原因提出建議,以改善目前麻黃梁中學學生厭學的現狀,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引導學生熱愛學習,樂於學習。

調查結果分析

從調查結果中可看出,接受調查的347名學生中只有200名學生表示喜歡學習(因調查目的在於瞭解學生厭學原因,故喜歡學習的原因在此不具體分析),其餘學生均表示自己並不喜歡目前的校園生活,且討厭學習。而這些不喜歡學習的學生中只有幾名學生由於國小基礎好,現學習險險處於中等水平,其餘的學生的學習成績都極為不理想,甚至有學生承認自己有過考試零分的記錄。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學生厭學心理產生的原因有一下幾個方面:

受家庭經濟環境的影響。

榆林市是一個貧富差距明顯的城市,用通俗的話來説就是“富人很富,窮人很窮”。而學生的學習情緒便明顯受到家庭經濟環境的影響,厭學心理的產生更是跟家庭經濟情況息息相關。在厭學的學生中有12%的人因為家庭環境不好,經濟緊張而不願意繼續讀書,但又礙於父母而不便提出輟學,久而久之便不再喜歡學習,而更願意提早離開學校,外出打工。而29%的學生卻是由於家庭過於富裕,家長教育不當或者無暇管教,從小想要得到什麼東西都輕而易舉,所以他們認為即使不讀書,家裏也能為自己打點一切,根本不需自己煩惱。於是他們更加嚮往比學校自由的外面世界,討厭學習,渴望快點掙脱束縛。

受社會觀念——“讀書無用論”的影響。

現代社會發展程度越來越高,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都市物慾橫流,社會上出現“讀書無用”的觀點,這種觀點認為與其浪費時間讀書,不如早早投入外面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而現代家庭的生活條件較好,在校的中學生從小接觸過多的電視、電腦等媒體,受到社會觀念的影響,有許多人抵不住誘惑而放棄學習,與外面的青年混在一起,漸漸便無心向學。榆林市麻黃梁中學便有很多這樣的學生。據統計,受調查的人中有21%是這樣的情況。受教師的教法及教學方式影響。

受調查的厭學學生中有17%的人表示,由於老師的.教法陳舊,毫無新意,上課方式不創新,導致課堂內容顯得枯燥無味,即便自己本來願意學,喜歡學習,也會因為課堂氣氛不好,學習氛圍差,上

課沉悶而不想聽課。而不聽課所導致的直接結果是堆積很多學習內容無法弄懂,且越來越多的堆積會反過來導致更不想聽課,整個就是惡性循環,長此下去就會變得討厭學習,覺得學習是一件無聊痛苦的事情。

自身成績不好而導致不想學,乃至厭學。

現在的學生中有這樣的情況並不奇怪,因為他們的學習方法或學習環境不好,導致學習成績一直提不上去,從而失去學習動力,學習成了一件毫無成就感的事,所以漸漸失去耐心,導致厭學。受調查的厭學學生中便有21%的人是這樣的情況。由於國小課程輕鬆易學,他們的學習成績不會太差,但進了中學以後,學習內容增加,學習範圍擴大,而他們又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導致即便努力學習,成績也不好的尷尬場面,使得他們變得沮喪,失去學習動力,久而久之便不再喜歡學習,長期下來便有了厭學的心理。

關於中學生調查報告6

一、問題的提出

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近千萬人,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國小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78%,中學生為55.22%,高中生為70.34%。更令人震驚的是,有份調查報告稱,國內因高度近視致盲者已達30多萬人。因此兒童及青少年近視的防治越來越為學生、家長及社會所關注。為什麼患近視的青少年越來越多?孩子們的眼睛到底是怎麼近視的?僅僅是不良用眼習慣造成的嗎?為了解中學生近視情況及引起近視的相關因素,我針對我們學校的部分七年級同學作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問卷

三、調查分析:導致眼睛近視的原因

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而導致近視的。研究結果表明,近視眼是人眼對當代環境的適應性改變,它的發生與發展與日益增加的近距離用眼活動的環境密切相關,與攝入營養成分的失衡密切相關。而不正確用眼,不注意用眼衞生(如看電視和上網過長等)是現代兒童近視大增的主因。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45、2%的男生,37、3%的女生認為兼職可以賺到一筆完全屬於自己的錢,作為生活費,以減輕家裏經濟負擔,頗有成就感;

1 看電視距離太近

根據,______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本所”)作為______有限公司(以下簡稱“______公司”)改制上市的專項法律顧問。

5 在光線太強的陽光下看書

6 在光線太弱的光下看書

三是各校可以組織中學生統一瀏覽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題主頁,向他們推薦國內外諸多優秀網站,把中學生們的上網熱情轉化為自覺學習先進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動力。

7 長時間的在電腦前

但是調查表明,受到網絡影響的中學生並不太多。一般中學生上網是出於好奇和網絡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絕大部分中學生上網還是非常正經的。

8 不合理飲食

12 不認真做眼保健操

針對網吧的問題,應該加強對非法網吧的監管力度,一發現非法的網吧,就要堅決清除。可以發動中學生“舉報”非法網吧,給監察網吧提供便利。

四、調查結果

電腦消費。好多大學生以宿舍為單位,採取集體所有,分擔成本的方式購買電腦;有些經濟條件比較寬裕的大學生自己擁有電腦。隨着網絡的普及,信息的溝通方式也多了起來。QQ、MSN、BOLOGE因其互動性,成為了當代大學生交流經驗、增長知識的新途徑。同時,計算機網絡已覆蓋了許多大學生的.宿舍,在宿舍上網業已成為時尚,大學生的網絡消費也成為日常消費開支的一部分。

點評:這説明了現代大學生把創業視同於創辦企業,事實上,創業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廣義的創業觀念可以體現在生活中的許多方面。

通過調查發現,在當今的中學生近視率不斷上升,而中學生們對近視這一現象並不加以重視。甚至有人認為近視怎樣,戴副眼鏡不就得了。還對近視無所謂,錯上犯錯。許多人常將其歸咎於不良的用眼習慣,如看書距離不當、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來的醫學研究表明,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誘發青少年近視的重要因素。

拓寬兼職門路,豐富校園兼職資源。設立專門的兼職機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兼職機會。同時,學校應該積極主動聯繫一些有信譽、有經驗的公司,為有兼職需要的同學提供一定的兼職崗位,這也對學生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五、建議

(一)看書時作姿要端正,光線要充足。讀寫要坐到離課桌一尺,胸離課桌一拳,眼離課本一尺。

(三)在課間十分鐘堅持做眼保健操。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專醫作檢查,聽從儀醫師的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防止近視度加深。

六、體會

為有效預防近視等眼病:一要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合理飲食,鍛鍊身體,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用眼衞生;三要定期到眼科醫院檢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視眼患者,及時發現眼病,以便早發現、早治療。視力關係着我們的一生,我們要愛護我們的眼睛,不讓我們將來後悔。面對21世紀視覺危機的挑戰,我們要勇於接受挑戰,戰勝敵人!

關於中學生調查報告7

問卷調查:

1。打工中的收穫(多選)

a報酬b瞭解社會c對所學知識加深認識

2、你有沒有在假期去打工的想法?

a有b沒有

3、你希望找什麼類型的工作?

a服務員b售貨員c推銷員

4、你認為打工應具備的條件:

a良好的交際能力b知識基礎c健康的體魄

5.您認為高中生在假期打工合適嗎a合適b無所謂c不知道

6.你覺得高中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多選)a掙錢b提高社會實踐能力,磨練自己c打發時間d豐富假期生活e找新鮮的感覺

7.據你瞭解,家長對高中生假期打工的做法支持嗎a很支持b無所謂c很反對

8.你覺得家長對高中生打假期工有哪些顧慮(多選)a擔心高中生的人生安全b擔心高中生受不良風氣影響c不捨得高中生吃太多的苦d覺得自己的孩子給別人打工會丟自己的面子e會分散高中生的注意力,影響學習

9.針對高中生打工,您認為社會應(多選)a加強法律法規建設b營造更好的社會環境c鼓勵並給予特別的保護和關愛

10.關於高中生的打工問題,您還有什麼要説的嗎

在問卷中經過統計得知,有90%的學生贊同假期打工,大部分認為它可以使我們提前接觸社會,感受父母的工作來之不易,這對我們形成節儉意識有很大的幫助。在鍛鍊自己的同時,還可以得到一些報酬,花自己掙來的錢很踏實,還可以培養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並有13%的同學已在這個暑假中嘗試了一回打工生活,並許諾來年暑假若有時間的話,還得繼續。但有8%的學生認為,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考上理想的大學,到以後出社會再培養能力,況且打工存在一定的危險,另外2%的學生保持中立.

本小組在校外通過調查40位家長,其中有13名家長允許自己的孩子假期去打工,他們認為較早的接觸社會可以培養交際能力,體會賺錢的辛苦,有必要鍛鍊一下。另外的有27位家長則反對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主要原因是學業繁重,已經沒有多餘的精力再去打工。其次是因為閲歷不深沒有足夠的分辨能力,遇到危險時不懂保護自己.

我們還採訪了50位社會人員。其中34位贊成,主要因為中學生可以鍛鍊自己,在工作中可以學習為人處事,培養交際能力,另外的16位則反對中學生假期打工。主要原因是一些中學生雖有打工的念頭,但是吃不了苦,沒有足夠的毅力來完成交代的工作,有些半途而廢,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條件。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多數人對中學生假期打工是支持的,即利大於弊。中學生的重要任務固然是學習,但社會又何嘗不是一間教室呢?培根説:“知識本身並沒有教人們怎樣運用,運用的智慧在於書本外。”我們學習的知識是為了培養學生的一種能力,我們終將走入社會。在剛接觸這個社會時,重要的'是心裏承受能力與交際技能和團結的精神。我們希望廣大中學生能夠正確對待“假期打工”,不要把它當作天方夜譚,家長們也不要讓孩子當“温室裏的花朵”,較早接觸社會是有益處的。

對某同學的採訪對話:

【問題】你覺得中學生假期打工好嗎答:很好的主意。可以豐富生活,搞好社交關係,也可以掙一些零用錢,不必像父母伸手。我這個暑假就要去打工~

【問題】為什麼同意我認為打工使我們提前步入社會,會有益於我們磨練意志,所以我同意。

【問題】你覺得假期打工對你的意義

我覺得這是件好事畢竟中學生總有一天會長大總要自己經歷人生,因此現在步入社會不是件壞事真的可以鍛鍊能力

據材料瞭解:

在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許多中學生外出打工,不用説那些貧困户,就是家財萬貫的子女也外出打工,據説美國前總統里根的子女們在學生時代也有打工的經歷。當然,一方面產生這種現象是由於那個社會造成的,但我想更多的方面是由於他們教育體制決定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在中國社會中,父母做的一切似乎都為了子女,他們不希望兒女再像自己過去生活得那般苦澀,於是就伸出自己強有力的臂膀,盡力為子女們擋風遮雨,含着怕化抱着怕摔,百般呵護。小鳥都有翅膀,翅膀硬了,就應該離開大鳥獨自飛翔了。總不讓小鳥飛,它將來能飛得起來嗎?於是,許多青少年跳出了“愛”的羈絆,用那雙用來邁入“聖殿”的雙腳,先踏入社會這塊熱土——選擇在假期打工。當然,對於家長們的擔心,也是無可厚非的。

“中學生假期打工”之我見在這次活動中發現了一些問題,針這些問題,我們根據老師和家長的意見向那些還在打工或將要打工的同學們提幾項建議。

(建議1)同學們最好找些與熟人或同伴一起工作,這樣遇到問題可以相互商量解決,或者及時請教父母,老師等長輩,作好自身保護工作。

(建議2)學生是以學習為主,社會實踐只是學習生活的一個小插曲。我們應該量力而行,否則不僅達不到鍛鍊的目的,嚴重的反而會有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建議3)社會上如果有一些好的企業可以提供一些適合我們中學生職位,並安排合理是工作時間,即可以讓我們積累步入社會的經驗,也可以鍛鍊我們的品質.

總結:

打工只是一種磨練的過程.中學生假期打工得到了許多同學、家長們的認可和支持.一方面,家境相對貧寒的學生,想乘此機會掙些學費,生活費;另一方面,平日消費較大但手頭又不大寬裕的學生,想通過打工,掙些零用錢。所以,我們在學習之餘應多多的鍛鍊自己,打工就是一種可行的途徑.

關於中學生調查報告8

調查背景:

現在的中學生生活在信息通訊、科技發達的新時代,我們的視野可能比長輩們還要廣闊,加上我國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學生的消費市場成為商家的必爭之地,有的中學生能正確利用好手上的錢,但是有的人卻表現出亂消費的現象,為了更深入的瞭解中學生消費狀況,揭示這一現象,警示有亂消費這種行為的學生,並建議正確的消費途徑,我們做了一組調查。

在中學生當中,絕大多數的同學都曾自己進行消費,而我們調查所得,中學生當中有98.6%的人是有零花錢的,而僅有1.4%是沒有的,這些錢主要來源是父母親,零用錢的數額在每月0~200元以上,這個範圍,且分佈比較平均。

從數據上看中學生的零用錢數額不少,有些學生的零用錢足以維持一個生活比較困難的家庭的日常開支!但這算不算亂消費,還必須調查一下這些錢的用途。經過我們調查所得,零用錢最多是用於買零食吃,玩電子遊戲,買衣服及各種消遣、娛樂活動等。可見,現在中學生亂消費的現象的確很嚴重。

為了找出這種現象的原因,我們在同學及家長中進行抽樣調查,最後經過整理,總結,得出以下幾點原因:①青少年自尊心強。主要表現在:注重外表,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現在許多中學生穿的都是名牌的衣服、褲子、鞋子甚至襪子都要名牌的,平時用的、吃的、喝的都要買好的,原因就是名牌的更漂亮,可以在同學面前炫耀,想別人都尊重自己,這樣很容易在同學之間形成攀比的風氣,致使亂消費的現象更加嚴重。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發達,中學生們對新產品、新技術十分敏感,加上青少年的好奇心強,很容易把錢花在這上面。如手機和電腦,現在在中學生當中,有的人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購買了手機和電腦等,其實這樣做是很不理智的,是很浪費的,但這種情況屢見不鮮。②父母對兒女的溺愛。現在的中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他們十分疼愛,很容易使他們養成“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錢用完了,又向父母要,父母不給,便發脾氣……如此下去,輕則更加助長了他們亂消費的風氣,重則使他們變得自以為是,一意孤行,不考慮別人處境的自私性格。

還有很多其他原因,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而總的來説,中學生亂消費都是受外界影響為主。既然外界的環境不易改變,那麼要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只有從小開始培養,以自身做起,有零用錢是正常的,但數額一定要合理,要合理的使用零用錢,不大手大腳,當用則用,不必用在一些既昂貴又不實用的東西上,花錢要花在刀刃上。進入21世紀,競爭更加激烈了,有能力的人才能站住腳,而消費也是一種能力,我們不應該浪費自己的能力,而只有正確利用這些能力,未來才會掌握在我們的手裏!

附:問 卷

1、你有沒有零花錢? a、有 b、沒有

2、你每月的零花錢是多少?

a、50元以下 b、50~100元 c、100~150元 d、150元以上

3、你每月零花錢的來源?(可多選)

a、父母 b、祖父母/外祖父母 c、自力更生 d、其他

4、平時與什麼人外出消費?

a、父母 b、朋友 c、自己 d、其他

5、這些零花錢你主要用於幹什麼?(可多選)

a、購買書籍 b、儲存起來 c、零食、飲料等 d、體育運動

e、買衣服 f、娛樂消費(卡拉ok、酒漢、球桌、網吧等) g、其他

6、你經常購買的書籍?

a、科技叢書 b、報刊雜誌 c、專業用書

d、漫畫書 e、文學著作 f、其他

7、你對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如何?

a、不會因價格貴而不買 b、在經濟條件允許下可以考慮

c、沒什麼看法 d、不應該

8、你的消費理念和風格:

a、做好計劃 b、能省就省

c、肆忌揮霍 d、看到合適的就買,相信自己]

關於中學生調查報告9

書是知識的海洋,書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書是進步的階梯。如果人們不讀書,那就沒有精神的糧食,所以大家都離不開書本。那大家都喜歡什麼書呢?這都往往因人而異,有的喜歡漫畫,有的喜歡童話,有的喜歡伊索寓言……對於大家的課外閲讀情況,我做了一個詳細的調查。

中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青少年時期,他們熱情活潑,求知慾強,帶有很強的好奇心。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已不滿足於課堂內的書本閲讀,而是渴望從更廣泛的渠道去開拓視野、擴大知識面,以加深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課外閲讀就是最好的途徑,是課內閲讀的進一步延伸和補充,對課內閲讀起到強化和促進作用。但是,當前中學生的課外閲讀情況並不容樂觀,存在許多不足或誤區,需要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課題研究的意義

通過對現實生活中的觀察,我們都發現了,平日裏我們中學生是否有時間去讀一些課外圖書,答案是肯定的,不過據我觀察,身邊的同學中讀課外書的的確是多的,關於他們所讀的書的內容是比較讓人的擔心的,我並不認為看一些言情小説有什麼不好,但是如果一味地鑽在這種書堆裏,我想:從大體上看,是弊大於利,所以在青少年中提倡健康讀書是很有必要的 其實大家都知道讀書很重要,都知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盅粟,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奇妙。最近幾年的“國民閲讀調查”也顯示,還沒有人敢説“讀書不重要”,大概是怕別人説自己不思長進、沒理想和追求。那麼為什麼大家不去幹重要的事情,而去幹不重要的事情呢?讀了半天,人也讀呆了,工作還成問題,還奢談什麼“黃金屋”、“千盅粟”、“顏如玉”哦!乾脆不讀了,,打psp去,k歌去。專家們及時提醒,不要用這種功利主義的觀點去看待讀書,讀書能夠讓你增加智慧,保持尊嚴;更多的人説,智慧和尊嚴先免談,我需要增加財富,保持健康。

管理者和專家們並不認同這種庸俗的觀點,還在不斷地追問:你們為什麼不讀書呢?為什麼?當被追問得沒有辦法的時候,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説:沒有時間讀書(盯着電視發傻的時間挺多),沒有讀書的習慣(上網的習慣有了,還上癮),書的價格太貴了(比一個漢堡包還貴)。這些當然都是藉口。當所有的人都在為不幹一件事情而找藉口的時候,這件事情就不是用簡單的理由可以解釋的了。

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

通過調查分析了中學生閲讀的幾點情況:

1、讀書時間不足

2、缺乏閲讀興趣

3、閲讀空間越來越少

4、學生的學業負擔過重

5、閲讀的選擇類型

調查中引發的思考:

課外閲讀無疑是重要的,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説的:“課外閲讀,用形象的話來説,既是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他的話形象地告訴我們,課外閲讀是開拓學生視野,開闊學生思路的.一條重要途徑。從閲讀熱情和重視課外閲讀,語文成績也相對較好的學生的個例中,我們也明顯地感覺到了他們對課外閲讀的重要性的認識。只是苦於沒有太多的時間放在上面,因此雖有對重要性的認識,卻不能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

我們應該學會閲讀的方法和技巧,合理地安排好閲讀時間,也要懂得挑選好合理的閲讀材料,培養自己良好的閲讀習慣。我們還應該從應試教育的桎梏中走出來,有意識地把課內和課外有機結合起來,營造出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

健康的課外讀物的閲讀益於身心發展和思想、審美等各方面素質的提高,而作為一箇中學生,基礎課程的學習仍然是其主要任務,課外閲讀只是一種課堂學習的有力補充。所以,中學生必須擺正主從位置,以便於合理安排時間

通過數據分析後,我小組成員認為當今中學生閲讀量是十分大的。同學們都認為閲讀對於自身的消遣娛樂和素質培養是很重要的。數據顯示,中學生十分喜愛雜誌,因為它時效性強、內容更新頻繁且迎合了中學生對於流行追求的心理。小説、中外名著雖然內容充實、文化底藴頗深,對中學生素質培養有良好的效果,但因為書中所講內容通常陳舊,離同學們生活甚遠,難以引起同學們的共鳴。但這種忽略經典文學、優秀作品的現象是不容小覷的,中學生是處在一個生理、心理髮育成長的階段,是非善惡的分辨能力還不成熟,在文化多樣性的現今社會中,是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響的。在調查過程中,中學生中男生更側重於科幻、武俠、軍事、體育等書刊。而女生則側重於言情、少女漫畫、時尚雜誌、文學雜誌等。

通過調查,我們對中學生閲讀情況得出了以下幾點看法:

1、閲讀目的多趨向自娛

調查中有的學生認為讀名著或其他小説是為了“消遣和娛樂”,且大多在課外時間閲讀。也有一部分學生認為讀名著是為了“提高文學欣賞能力”,且帶有極大的閲讀嚮往和興趣。從文學名著中可以認識我們生活的社會、認識他人、瞭解自我,真正理解成功的含義,探索生命的價值,培養一個成功者必備的素質和品質。

2、閲讀範圍、數量極為有限

調查的中學生裏,從對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的瞭解情況來看,讀過其中4本的佔7%,讀過其中3本的佔12%,讀過其中2本的佔21%,讀過其中1本的佔41%,一本也沒有讀的佔19%。從對教育部指定中學生必讀的30部中外文學名著的閲讀量來看,結果只有20%的高中生讀過其中5-10本,且這5-10本大多是中國的文學名著,國外的作品極少涉獵。5%的高中生對這30部作品竟沒有完整地讀過一本。文學名著的教育意義難以影響到學生和拓寬學生的眼界。

3、閲讀願望因課業負擔而受到影響

4、閲讀方式缺乏正確引導

在對名著選擇上,僅有10%的學生是獨立地按照自己的特定目的去選擇的; 17%的高中生是通過父母、老師的指導去選擇的;16%的學生是根據報刊推介而作出選擇的。從這裏看出,老師、家長、各種傳播媒介宣介文學名著,對中學生選擇作品有很大幫助。在閲讀名著時,作筆記的高中生佔7%;對閲讀中發現的問題,會使用相關方面的工具書,或向老師請教的高中生有0.8%。偶爾與同學探討所讀過的名著的學生只有佔7%。由此可見,加強對中學生閲讀文學名著的指導是多麼迫切需要。

此外,被調查的學生當中,經常將時間放在閲讀上的非常有限,閲讀的書籍大多是休閒性雜誌或小説,更多的學生則是願意去泡網吧娛樂。

(三)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1、文學名著是歷史文化遺留的精品。讀一本好的書,就像沐浴在春風中,讓人心曠神怡,讀者與作者彷彿超越了時間和空間,面對面地在交流,在這種感召下,讀者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共鳴,而這種共鳴可能會伴隨讀者一生。可見,優秀的文學作品對心理、思維等還在成長的中學生來説,是多麼重要的啊!它對於提高中學生的文化底藴和人文素養,激勵他們去創新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應努力去弘揚這一文化精神,以此促進社會的整體發展。

2、中學生是社會發展的後備軍、潛動力,其文化素養和知識儲備同等重要。所以,學校、老師、家長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廣泛閲讀,讓他們多讀書、讀好書,並且在旁指導、培養其獨立自主的去選擇圖書或雜誌,學會有自己的主見,多對自己的行為反思,,同時學校還可以多舉辦一些閲讀交流活動,讓同學們在活動中增長見識、開拓眼界。除此之外,學校、老師、家長、還要促進中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以正確的思想觀念來指導自己的閲讀行為。

3、中學生自身要學會選擇有利於身心健康的圖書外,外部社會的客觀環境也是很重要的。不難發現,現在的書店、報刊亭、書攤等出售圖書的地方,不乏有粗製濫造的圖書,但卻堂而皇之的擺出來賣,可見圖書市場的監管機制尚不完善。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難保思維尚不成熟的中學生不受到影響。所以政府應該加強這方面的管制力度,規範圖書市場的運行。為中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以此薰陶中學生的性情,為中學生閲讀做出正確的指導。政府除此之外還應該加快完善公共設施建設,例如公共圖書館、圖書室。從調查情況看,學生買書者多,借書者少,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城市、街區缺少相關設施。而中學生課外閲讀的書籍要做到“買”和“借”並舉才是正確的閲讀途徑,單憑書籍封面介紹或粗略的瀏覽一遍就決定購買,會很容易出現買後後悔的情況,這不僅浪費了錢,還達不到閲讀的目的。所以建設正規的圖書館、圖書室是非常重要的。受益的不單是中學生,還有廣大市民,對建設先進文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4、作為一名中學生,自身要積極、主動地去接受先進的、優秀的文化作品,拒絕、抵制腐朽、落後的文化作品。要在閲讀中多思考、多記筆記,虛心向老師、家長請教,或者運用工具書來解答疑問。自身不單要學會自律、自制,還要幫助其他的同學正確地進行閲讀。與同學多交流閲讀心得,吸取他人的經驗和教訓,也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了對方,從而達到互相學習的目的,促進了自身的修養和文學素養.

關於中學生調查報告10

在諸多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中,強迫高居榜首。張聰沛分析:強迫的根源是優柔寡斷,沒有主見,追求完美。隨着獨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理所當然地成為一個家庭的中心。家長總會搶先安排好本應由孩子自己決定的事情。對於孩子來説,家長的安排無疑是完美的。如此,家長不在身邊時,孩子就會顯現出缺少主見、優柔寡斷。

青少年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在逐漸成熟。這一時期的學生特別看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人際關係非常敏感。

張聰沛最近接手了對一名高一學生的.心理治療。由於老師在課堂上當眾讀了這名學生的作文,使得他被同學嘲笑。當天回到家,他就顯得很鬱悶,之後開始又哭又鬧。張聰沛診斷他得了癔症,經過治療,病情逐漸減輕。最後,他終於決定回校上課,可只上了一節就回家了,因為他感覺班裏所有學生都在看自己。現在,這名學生已經一個月沒有上課了。

張聰沛認為,這些心理問題是可以通過訓練緩解的,最好的訓練方法之一,就是把學生聚在一起,進行户外集體活動。

該課題組曾組織一次集體登山活動,登山隊員是高一和高二的學生,隊員被分為3個組,每組5人,每人發10元活動費用。登山前,隊員要花掉10元購買登山必備物品。進山之後,學生的自我生存能力之差顯露無遺。其中一組登山隊員把錢全部用在買牛肉粒、爆米花等零食上,甚至都不知道買水。結果,登山不到一半,這組隊員就口渴難耐,都放棄了。

張聰沛認為,父母因素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得不到解決的瓶頸。父母經常把分數作為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尺,甚至把自己未實現的理想強加於孩子,造成孩子巨大的心理壓力。其實,父母是青少年最穩定的人際關係,也是青少年內心最渴望得到支持和幫助的對象。和父母進行良好的溝通、感覺到自己被父母所瞭解和理解,這會使青少年感到鬆弛和自信。反之,青少年易處於孤獨、無助的境地,其心理及人格問題發生的危險性增加。

關於中學生調查報告11

一、調查目標

近年來,紙張媒體日益發展,文化繁多,傳播廣泛、迅速。這有力的促進了文化的瞭解、交流、發展,卻也使一些不利於未成年人的信息流竄,影響未成年人的成長。。為了確保學生完成這一課外閲讀量,更快地建設一個和諧的書香校園,特作此調查,以便更清楚瞭解同學們課外閲讀情況。同時也使“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閲讀目標儘快實現

二、調查對象及調查方法

調查同校的50名同學,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來了解同學們的課外閲讀情況及建議。

三、調查內容

主要從“課外閲讀興趣”“閲讀種類的傾向”“堅持讀書的習慣”三個方面調查、分析。

四、 調查結果分析

(1)閲讀興趣濃厚

調查表明:很喜歡讀書的同學佔到82%,一般喜歡讀書的同學佔到14%,而不喜歡讀書的同學有4%。這樣的情況説明了同學們的閲讀意識樹立較強,閲讀興趣濃厚,明白了閲讀對身心發展的益處。

(2)閲讀面狹窄,多傾向於小説

調查表明:喜歡閲讀故事小説的同學佔38%,喜歡讀名著文學的有22%,有14%的同學喜歡讀史學故事,喜歡讀科普類和時事雜誌的均為10%,喜歡人物傳記的只有6%的'同學。由於小説的故事性、情節性較強,所以深受同學們的喜愛,但相對那些知識性較強的書籍喜愛的人就大大減少。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同學們的閲讀廣泛性不強,只針對個人喜歡的書籍閲讀,沒有做到全面提高。

(3)堅持讀書的習慣沒有養成

調查表明:能夠做到每天堅持閲讀的同學只有26%,經常閲讀但沒能完全堅持的人佔大多數,為56%,有18%的同學只在想起來的時候閲讀,閲讀計劃性較差。這體現了同學們沒有堅持閲讀的觀念,不瞭解堅持閲讀的好處。

五、調查建議

經過以上實踐調查,瞭解了中學生的讀書狀況對其個人的成長髮展有極大的影響。所以中學生應重視課外閲讀,選擇閲讀的書籍時應重視、謹慎,遠離不利身心發展的書籍,選擇有價值、有意義、有利於中學生成長的書籍。而老師應指導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和口語能力。家長也可陪伴孩子一起讀書,營造一種良好的讀書氛圍,從而使文明素質、文化涵養得到提升。

關於中學生調查報告12

隨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機的普及率開始升高,且使用者範圍也開始擴張,還記得前幾年,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手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還是大人們的事而已,大學生、中學生......想也別想!但是20世紀的今天,卻不同了,在學校裏,手機幾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訊工具,接着是中學生,國小生,父母為了跟兒女得到第一時間的聯絡,紛紛給兒女們買起手機來,有得學生身上還有兩部手機呢,那更不用説手機電話卡了。從以前的“水壺”到現在的只有手掌大的手機,無論從功能到外表都是一個大飛躍,但是,價格卻成反比,這對消費者來説無疑是一個買機好時期,所以不少學生趕上了這好時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手機,而且越來約年輕化。特別是近兩年,隨着手機價格的下降、短信服務的開通和各種手機sim卡的出現,手機不再是一種高身份的象徵或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成為一種較為普及的通訊工具。

摘要:

這次調查主要是有針對性地就購買手機的心態、中學生擁有手機的總體利弊以及校園實現手機普及這一社會現象的正常與否和影響中學生購買決策的因素等。調查採用問卷形式,抽樣調查,共發出調查問卷100份,成功回收93份。在性別構成上基本持平,其中男性佔52%,女性所佔比例是48%。經過對調查問卷結果的統計,其結果分析如下。

調查中發現,80%的同學已經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手機,就算暫時還沒購買手機的同學,其中大部分人認為在學裏很有必要有一部手機。其理由是:首先,便於聯繫,這既包括自己聯繫親人,也包括同學朋友聯繫自己。

1、手機的品牌、價格、檔次及考慮因素

調查發現中學生所購買的手機品牌基本上都是洋品牌,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諾基亞倍受中學生青睞,三者共佔調查總數的55%。而國產手機問津者很少,如國產王牌 tcl、波導,所購者也不多,兩者共佔12%,可見中學生在手機品牌上基本傾向於洋品牌。中學生所購手機價格基本在20xx——3000元之間,約佔總數的76%,高於3000元和低於20xx元共佔20.30%,1000元以下的低檔手機則無人問津。調查還發現決定中學生購買手機的主要因素是手機的質量,其次是價格和外觀。

2、資金來源

主要來源於父母的.約為71.19%,8.26%的中學生是自己打工掙的錢,11.23%是勒緊褲腰帶從生活費中擠出來的,9.32%是別人送的,基本上不存在向別人借錢或銀行貸款購買手機的現象。

3、忽如一夜春風來——校園裏的手機消費情況

調查顯示,選用充值卡在大學生中仍佔大多數,這樣可以保證每月的話費保持在本人可控制的範圍內,集中在每月50元至120元之間。短信費所佔月通話費比例在逐步提高,60%左右的同學每月短信費都超過了話費總額的30%,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同學每月的短信費佔話費總額的60%以上。短信息已經成為目前大學生通信的重要手段。

4、購機目的及交往對象

中學生購買手機有36人是為了通信需要,佔總人數的38.70%,是因為社會發展的趨勢,有6.45%的人是因為受別人的影響,23人是因為看中了手機的功能;而另有21人,約佔22.58%購買手機是沒有原因的想購買就購買了,約有7人選擇其他,約佔7.53%,中學生購買手機主要用於同學朋友之間交流的約佔64.1%,而用於跟父母交往的很少,只有23.56%

學生是追求個性的羣體,在手機的使用上也不例外,近48%的學生中意拍照手機,34.0%的學生使用下載的流行音樂作為鈴聲。隨着彩屏和攝像手機的普及率上升,學生也開始更多的使用下載圖片或者自己拍攝的圖片,甚至自己製作的圖片作為待機圖片。

5、手機的使用情況

(1)更新頻率低

中學生在手機的更新上持比較謹慎的態度,超過半數的同學在這學期間沒有更換的打算。這主要是因為中學生購買手機的經濟來源主要是由家裏承擔,因此父母不允許子女頻繁地更換手機。但是我們從中學生能承受的手機價格中可以發現,雖然20xx元左右的手機目前仍佔在校大學生需求的最大比例,但隨着他們日益參與到社會實踐中直至參加工作,大多數同學的未來目標更傾向於高於3000元的高檔手機,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將成為滿足他們需求的經濟保證,他們也將成為中高檔手機的潛在消費羣。昂貴的話費依然是在校學生手機族的最大煩惱(25.42%),其次是擔心被偷,佔1/5,另外佔用時間多佔11.23%,怕被人騷擾,的佔15.04%,以及款色不流行佔11.65%。

(2)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學生使用手機的利弊

中學生使用手機會引起社會的爭議,主要是因為手機作為高端消費產品,在校學生由於生活圈較為固定,沒有必要,可能會是一種物質的浪費。其二是容易造成不好的消費習慣,同時影響學習,作為當事人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由於中學生處於性格塑造時期,思想不穩定,情緒波動大,易受外界環境影響等特徵,使得他們的消費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手機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在分析使用手機不利的影響中,主要體現在影響上課、造成不好的消費習慣、浪費錢,比例分別為28.1%、19.6%、23.1%,而認為沒有壞處的比例為21.5%。這也反映出學生學習與社交活動之間存在矛盾,如何處理好這種矛盾則需要社會正確引導。

另外,專家認為:手機輻射不容忽視

今年4月7日,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提醒人們,由於青少年的耳朵和顱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機時,大腦中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對一個5歲的孩子來説,輻射會滲入其大腦50%的區域;對10歲的孩子來説,輻射則會滲入其大腦30%的區域。而德國防輻射機構主席沃爾弗拉姆·柯尼希也對當地媒體《柏林日報》表示,為健康着想,人們尤其是兒童應該儘量減少手機的使用。“一般來説,手機通話應儘可能短。父母應使子女儘可能遠離這項高科技。”

而一位從事職業病防治的教授也表示,青少年的免疫系統較成人脆弱,因而特別容易受到手機輻射的影響。手機輻射會對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而手機遊戲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聾,一般來説,85分貝就有可能損害聽力,當把手機放在耳邊時,有些遊戲的伴音比噴氣式飛機發動機旁邊的噪音還大,最差的手機噪音達133分貝,大大超過120分貝的痛苦極限。

關於中學生調查報告13

中學生上網調查報告如今,是不是網民已經成為中學生是否“現代”的重要標誌。但是,因特網會給中學生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行為模式帶來哪些影響?一項最新調查表明,因特網有利於中學生現代思維方式的形成,有利於他們社會化的進程,更能激發其創造潛力。調查顯示,中學生網民中,男生的上網率高於女生。上網學生中57.6%的人偶爾上網、40.6%的經常上網,大部分時間都泡在網上的只有2.3%。有59.2%的中學生網齡在半年到一年左右,而兩三年網齡的人只有10%,這説明當地中學生上網是近兩年的事。

中學生上網多數是在週末或假期,81.2%的中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更新的信息,23%的學生是為了結交更多的朋友,6%的人上網是為了玩遊戲。

在對網絡的基本評價中,有半數以上的中學生認為上網是大勢所趨,30.5%的學生對網絡表示滿意,47.1%的人認為對中學生上網應適當指導。

基於大量調查數據,調查認為,上網激活了現代中學生的思想:

網絡讓中學生接觸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觸到開放意識、效率意識、競爭意識、平等意識和全球眼光;他們通過閲讀網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潛移默化地學習了現代的發散性思維方法,懂得在處理複雜事物時必須考慮它與周圍事物的種種聯繫,從而改變傳統線性思維固有的死板和狹隘。網絡還使中學生對世界的認識大大超出他們所能直接體驗的生存世界。85.6%的上網中學生認為網絡對自己最大的影響是改變了自己的學習方式,增加了信息量。59%的上網者是在上機過程中絡知識。

網絡的全方位、超時空、互動性和隱蔽性為中學生的`社會交往提供了更為廣泛的機會。學生可以利用快捷的電子郵件與他人進行遠距離交流,這種“戴面具”的交往方式可使中學生在平等、寬鬆的社交環境中盡情展現自我。調查顯示,53%的人上網是為了向外發佈信息。

但調查也發現,網絡同其他事物一樣,除了有利的一面,也給一些中學生帶來困擾,如網絡容易使少數自控力較差的中學生上癮、間接和符號化的交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同他人面對面的交往機會和願望、網絡高技術容易使有的中學生對網絡技術產生過度崇拜等。

調查認為,因特網的發展使對中學生的教育工作呈現新的特點,學校教育應該是網上育人與網下育人相結合,以促進中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關於中學生調查報告14

隨着社會節奏愈來愈快,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不同階段都會發 生,為了更好的摸清孩子的心理狀態,解決教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有效地配合家長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我調查小組針對國中生逆反心理做了問卷調查。

關鍵詞:國中生 逆反心理

一、問題的提出

1、對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是研究國中生心理髮展規律的需要

1115歲是兒童產生急劇心理變化的年齡,這是個危機年齡,兒童心理髮展存在着許多困難與不平衡。

處在國中年齡階段兒童的心理活動顯得激烈、動盪、身心發展不僅速度加快,還伴隨着質的變化與轉折,這給學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機會。教育得好,國中生身心發展就可能非常順利,為將來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育得不好,則可能會使國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擾太多,管教太嚴,反感情緒就油然而生,從而漠視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一旦產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會變得很難教育,給以後的發展造成困難,不少十分聰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為在國中階段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與疏導,不能順利度過危機年齡段而喪失成才機會的。。因此,對國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現狀進行調查以便採取正確的疏導措施,幫助其度過危機年齡,正是國中生心理髮展的需要。

2、對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是國中生心理現狀的需要 黃遵憲紀念中學的學生生源地複雜,學生都是經過重點學校篩選完後進入此校的。國小六年苦讀,未進入重點校,這本身便是一個不小的心理挫折。在這一挫折下產生逆反心理是現狀之一。此外,可能是由於本校的教師希望自己的學生成績好,然而又常常難以實現,於是在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支配下,則有可能產生教育方法的不恰當,導致學生受到新的挫折,這是國中生因受挫而產生逆反心理的現狀之二。因此,及時地調查國中生逆反心理現狀,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有效疏導,促進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轉,為其能順利進入高等學府打基礎,這正是本次調查國中生心理現狀的目的。

二、調查的目的、對象和方法

本次調查目的是瞭解國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現形式,分析導致此種心理的內外因素,為尋求受挫型逆反心理疏導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據並驗證初步疏導的效果。以便採取正確的方法進行疏導,促進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轉,為其能順利進入高等學府打基礎。調查對象是黃遵憲紀念中學七年級6個班的同學,總共235人。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我們設計了一份問卷調查,發放給學生,然後將卷子回收,統計。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1、結果:根據統計結果我們發現

,七年級階段的學生42%有過逆反心理,關於造成學生逆反心理的因素父母與家庭、學校與學習佔了68%,其中因為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而產生的`逆反心理佔55%,大眾傳播及社會文化對學生心理髮展影響達到93%,關於逆反心理對孩子的生活和成長很大影響的佔59%,學生對於逆反心理多采用和同齡人交流的方式來緩解的佔86% 。

2、分析:

從心理角度説,國中生正處於少年向青年過渡的重要時期,成人感較突出,但卻缺乏涵養,往往會過分地強調自我,表現自我。因此,在實際生活中,當他們的需要因不能滿足而感到受挫時,往往會採取懷疑和敵視態度看待周圍事物。而這種懷疑與敵視態度因其缺乏自控能力總會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只是我們平時觀察不夠,未能發現或觀察到了卻未作細緻分析,常以差一言蔽之罷了。經調查分析,我們發現具有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學生,大多會在學習、交往、工作方面以下列表現渲泄反感情緒。

根據我們的調查分析,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1)學校教育因素。

從調查結果來看,在引起學生逆反心理的諸因素中,教師的不當行為的確不容忽視。根據調查卷的反映,易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教師行為有:重複哆嗦,隨意拖堂,教法陳舊,作業過量;偏愛優生,漠視差生;隨意停課,體罰與變相體罰。此外,把男女生的正常交往誤作早戀看待也會引起逆反心理。

(2)家庭教育因素。

據調查卷的反映和觀察所見,易引起學生受挫型逆心理的家長行為有:嘮叨、貶斥、打罵;擅定考分指標;家庭糾紛,夫妻離異;此外,強行要求子女受家教或參加名目煩多的校外補習也會引起逆反心理。

(3)學生自身因素。

國中生身心發展速度加快,心理活動複雜而激烈,常感到成人的干擾太多,管教太嚴,心理需求與現實的制約矛盾日趨突出,這是引起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內因之一。其次,現在的國中生都是獨生子女,衣食玩樂條件優越,缺乏磨練,感情脆弱,大多不能把外來挫折內化為前進動力,也是易產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內因之一。

四、建議

1、學校教育方面:

(1)以師愛作為培養師生情感的橋樑,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功效

師愛是教師情感交流的核心,教師必須分析、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待學生一定要有真摯的愛、由衷的情,並表現出極大的關懷和期望。一個被教師所愛的學生,常常是充滿信心、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而這種師生之間真摯、融洽的感情能直接轉化為學生的動力。因此,師生之間的良好情感在消除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過程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積極引導、耐心教育,去贏得青少年學生的信任,以真摯、友好的情感喚醒他們內在的最大潛力來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收到高質量的學習效果。

(2)多給予他們自我表現的機會

作為教師我們應在工作中儘可能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創意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在活動中孩子既可以培養合作意識,增加交流的慾望,還可以化煩惱於無形,自然而然的消除了逆反心理對孩子的不利影響。

2、家庭教育方面:

(1)要順應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成長逐步改變教育方法,不要老是採用包辦為監護的方式。孩子從國小升入中學,生理髮生許多變化,心裏也發生巨大變化,表現在成人感,獨立感的增強。對父母的反覆叮嚀,包辦,代替感到厭煩。他們喜歡發表自己的意見,他們把目標轉向自己。從外貌,性格到別人難以察覺的內心世界,都要自我審視。往往崇拜偶像,如電影,體育,歌壇明星。

(2)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他們一定的自主權力,與孩子商談,平等商討,不要用命令的口氣,粗暴,強制更是錯的。

(3)加強與孩子在情感上的交流。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應採用熱情關懷的態度,親切的語氣。有尊重理解的氛圍,父母與孩子才能得到交流。孩子也容易接受教育和指導。

3、學生自身方面:

(1)學會理解

學着從積極意義上去理解大人、父母的囉嗦,老師的批評,其實這均為善意的。老師、父母也是人,也有常人的喜怒哀樂,也會犯錯,也會誤解人。只要我們抱着寬容態度去理解,也就不會逆反了。

(2)把握自我

常提醒自己,要虛心接受父母、老師的教育,遇是要盡力克服自己,要認識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另外,要與他們常接觸,向他們請教,多多溝通。

(3)學會適應 要提高心理上適應能力,多參加課外活動,在活動中發展興趣,展現自我價值。這樣,逆反心理也就克服了。

通過這次的問卷調查,我明白了自己以後的工作方向,我們常説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作為即將走上教師崗位的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儘自己所能做出自己的綿薄之力,為了心中的教育夢想,我會更加的努力!

關於中學生調查報告15

xx世紀90年代出生的90後青少年,成長於中國改革開放的快速發展時期,是伴隨着春天的故事不斷成長起來的時代寵兒。改革開放以來造就的良好物質環境,中國特有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光宗耀祖的家教理念,信息時代東西方文化、觀念的交融和碰撞,媒體網絡的大發展等,使現今90後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與以前的同齡人已經大不一樣了。在消費觀上的變化就尤為顯著。現在,90後青少年的消費結構已不是單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檔型,以至於向多元化的消費方向發展。儘管由於年齡、思維能力、社會經歷的原因,其表現出的消費心理、消費行為免不了有不合理的成分,但是當今青少年這種自成一派的消費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值得探究一番。

一、 實踐目的和調查背景

1、實踐目的:大學生消費問題正逐年為高校及國人所重視,作為收入很少的學生羣體其購買力卻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風日益增長,其消費結構和消費能力是否合理發人深省,我們以此為出發點,以問卷調查形式確定大學生消費觀調查為課題的社會實踐,目的在於通過對大學生消費觀的調查、研究、分析,做出分析總結規劃,能夠真實反映大學生消費狀況,為大學生消費提供合理的參考方案。

2、調查背景:大學生,自古以來都是社會上的一個特殊羣體。雖然不同的 朝代稱呼不同,但其在社會上永遠是羣眾關注的對象。隨着時代的發展,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在社會大背景的影響下日益多樣化、超前化、現代化。如何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估計掌握好自己的消費能力,以及維持合理的消費水平何其重要。

二、 實踐內容

1.調查方法:問卷調查

2.調查方式:有紙質資料發放和網上答做,網上資料為49份,紙質資料發出11xx份,有效回收1xx0份。

3.調查意義: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消費中的一個非凡羣體,有自身消費羣體不同的消費意識和消費方式,並在參與消費文化的過程中產生一定的社會影響。大學生的消費現狀反映了大學生的現實消費傾向和未來的消費走向,對於研究消費經濟和市場需求有重要意義。大學生消費觀反映出了大學生的生活現狀,以及價值取向,研究大學生的消費觀可以把握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特點,對於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設和教學治理都將產生直接影響。關注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引導其正確消費,幫助他們樹立合理、科學的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使之能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有用之才,具有深遠的意義。

4.調查時間:xx1xx年xx月xx日至xx1xx年xx月xx日

xx.分工:首先由順宜和麗珠將問卷打印出1xx0份出來,拿給我們班的同學以及其它班的同學做。另外,由水妹與梅浪將問卷發到網上,邀請同學與好友做,其中網上有效答卷時間為xx天,xx後,嘉欣和美梅將紙質的問卷和網上的'問卷進行匯合,並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最後我們全體小組成員進行討論與總結。

6.調查內容:(1)大學生的月平均消費;(2)是否有記賬習慣;(3)大學生的消費觀念(4)大學生的消費方式;(xx)大學生的消費行為;(xx)大學生的消費傾向;(6)對品牌的觀念。

7.問卷樣式:見附件一

8.統計結果:見附件一

9. 調查過程:活動計劃、設計調查問卷、發放調查問卷、分析結果。

三、 調查情況

總體情況:根據附錄一可知,大部分學生的家庭是屬於中等小康水平的,他 們的消費會根據自己本身的實際生活需求而進行的,理性度較高。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大學生的個人消費主要包括:伙食、學習用品、日常用品等帶來的消費及戀愛中的開銷。大家購物時,總會選擇實惠的小店選購,對於流行新產品,會在自己的消費水平限度內選擇性購物,並沒有很強的從眾心理。另外,同學們對名牌產品的消費普遍較理性,不會盲目跟風或者攀比。同學們在伙食方面的消費較高,大多數集中在每月xx0400元左右,而學習、戀愛、旅遊、送禮和裝飾等方面的支出較少。而且大部分同學並不支持追求潮流、時尚和名牌。絕大部分學生的消費都是來源於父母,少部分同學會選擇打工、做兼職或創業等自主方式換取生活費用。 但是,根據調查結果可知,較少部分90後大學生的消費具有無計劃性、衝動性,觀念矛盾且不成熟,消費狀況中存在攢錢觀念淡薄、經濟獨立意識較弱、過分追求名牌和時尚、消費的選擇力較強、消費觀念與消費行為不協調等問題。

四、 調查結果分析

1、 大學生消費特點及原因分析:

(1)消費來源單一。根據調查結果得知,87%以上的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來源於父母。造成此結果的因素有二:一方面是受到現階段我國的封閉性的高等教育體制的制約;另一方面是大學生自身對父母過於依賴的因素。

(2)理性消費是主流。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大部分大學生在購物時,首先考慮的是商品的價格。多大87%的大學生的生活費來源於父母,這些大學生大多數來自貧窮家庭;而6.1%的大學生則是通過兼職等形式換取生活費和2%的大學生通過勤奮學習而獲得獎學金來補助生活。

(3)消費無計劃性。僅有xx.2%的大學生能事先做好消費計劃再進行消費,同時,40.8%的大學生很少有記賬的習慣,14.3%的大學生向來沒有記賬的習慣。

(4)儲蓄觀念淡薄。

2、大學生消費心理及原因分析:總體健康,部分異常。當前大學消費心理主體是健康的,但其中出現部分消極消費心理,主要表現在:

(1)個性自覺引起的消費自主心理導致學生消費的盲目性,部分學生消費沒有計劃,隨意性強。大學時期是人生中一個獨立性與依賴性並存的階段,伴隨着自我意識覺醒而來的是人們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強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現在的大學生的消費來源依賴於家庭,但他們卻有強烈的消費自主要求。大學生的思想沒完全成熟,缺乏適當的消費指導,就會出現消費的盲目性。

(2)從眾心理和求異心理是大學生消費攀比心理的心理學動因。大學生們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質享受時,在羣體消費行為中往往會滋生獨領風騷的畸形心理。

(3)社會原因:

①西方消費主義思潮的蔓延。在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發展的大潮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伴隨着西方消費主義文化和其他一些消費文化的入侵,一些人開始追求享樂,事事講排場講面子,認為勤儉節約已經過時,甚至有些人把節儉視為見不得人的事,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不少的大學生也開始隨大流,趕新潮,節儉實惠等傳統的消費取向在他們的頭腦中存留很少。

②媒體的不良誘導。大眾媒體是現代信息的主要傳播途徑,以其特有的輕易讓人理解的方式,對大學生的文化價值觀的形成起着導向的作用。現代的廣告大多隻注重物質文明宣傳,不重視精神文明引導,這種金錢化、利益化的消費觀對大學生的消費觀形成了不良的影響。

③家庭原因。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家庭對於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起到關鍵的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1ene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