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中學生調查報告(15篇)

中學生調查報告(15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學生調查報告,歡迎閲讀與收藏。

中學生調查報告(15篇)

中學生調查報告1

一、發現問題

寒假到了,新年快要到了。我們終於可以快樂過一個美妙的假期了。但是,我們發現大家的計劃無非是百年,做作業,上網之類的,那麼,怎麼才能過一個健康快樂的寒假呢?

二、調查實踐

正文 調查時間:20xx年2月18日星期一 方式:QQ詢問

第一位同學

我:打擾一下,同學,請問這個寒假你是怎樣過的呢?

甲: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寫作業。作業寫完就開始玩了、玩的時間多。

思考1:通過調查這位同學我們發現這位同學很有自覺性,能夠主動做完作業再去玩,那麼第二位同學呢?

第二位同學:

我:同學,你好,請問這個寒假你是怎樣過的呢?

乙:這個假期過得很風平浪靜啊,反正很無聊,每天的生活都一樣。

我:你主要會有哪些活動?

乙:吃飯、睡覺、洗衣服、上網、做作業

思考2:這位同學的寒假生活是風平浪靜的,但也是以作業為主,值得我們學習。

第三位同學:

我:同學,你好,請問這個寒假你過的快樂嗎?

丙:總來來説還是快樂的

我:你在寒假中有什麼自己十分想做的事?

丙:旅遊

我:那你的願望達成了嗎?

丙:沒有,父母沒時間

思考3:從這位同學來看,她寒假最想去旅遊,可是因為父母很忙,計劃就得泡湯。

第四位同學:

我:你是否有自己的寒假打算?

丁:有,但是都沒做到

我:為什麼沒有做到呢?

丁:想象和事實差很遠。

我:那祝您寒假生活愉快!

思考:很多同學都像這位同學一樣,明明制定了計劃,結果因為一些原因,取消了這個計劃,所以提醒我們在平常要學會安排好時間。

結論:寒假本來是一個令人放鬆,休息的時間,可不少同學在寒假裏需要補課,天天做很多的作業,使寒假生活變得苦悶,但還是有一些同學能夠利用好自己的寒假時間,鍛鍊自己,參加許多活動,比如旅遊,讀書等,在寒假裏放鬆自己,使生活變得更加愉快。大多數同學都能按時完成作業,在寒假裏學習娛樂兩不誤。

調查總結:不知不覺寒假馬上就要結束,大家都多多少少收穫了一些,獲得了不少的壓歲錢,也獲得了不少的樂趣,寒假是令人放鬆的假期,開學的學習氣氛將會變得緊張,大家還得努力學習!

中學生調查報告2

當今世界,隨着生活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子女的減少我們學生的消費水平也悄悄發生了變化。

對此,我們對6班學生做了一次全面的調查。

調查問題:

1、你父母的月收入是多少?

2、你家有幾個孩子,幾個人上學?

3、你每月的生活費,零花錢是多少?

4、你能算一下你所花費的錢佔家庭收入的多少?

5、你每週的錢花在哪裏?

調查地點:xx中學 9(6)班

調查人:奮鬥組全體成員

零花錢是青少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自主支配的開銷,尤其能夠體現出他們的消費意願和傾向。調查結果顯示,他們的零花錢開銷結構有三個最為顯著的方面:一是購買書型這是開銷最主要的部分(累計佔72.4,排第一位)其中用於購買課外書報的支出大於用於購買學習輔助書籍的支出;二是購買體育娛樂方面的高科技產品,如cd/音樂磁帶,電腦軟件/電子遊戲軟件,以及vcd/dvd/影帶(累計佔52%排第二位);三是購買零食/飲料(佔48%,排第三位)。學習;求知和迷戀新奇事物是青少年時期人們的主要特點。因此,用於精神追求或生理需要的支出佔據了説要方面,而購買零食/飲料也是青少年的身心特點的表現。

當今青少年在人際交往方面,表現出了更多的獨立化,成人化的特徵等等,喜歡名牌服裝是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而這種心理又是對服裝的作用的認識為基礎的。“對於人靠衣裝”這句話有多大的程度的合理性?調查表明:11.9%的被調查者認為“非常合理”,49.6%的人認為“較為合理”,表示中性的“一般”態度的人數比例為29。1%而有5。1%人認為較不合理,1。9%認為“極不合理”,另有2。4%認為“不清楚”。總體上看,當今的青少年對於人的外在層面的東西給予了極大的重視;應該説這與對人的內在層面的東西的重視並非對立的,而且在後面我們還將看到,這種對外在方面的強調是自我取向性質的,即主要是為了使自己有良好的心理感受。

綜合以上調查,中學生首先應該樹適度消費觀,其次,中學生要防止盲目消費;第三,中學生要抵制不利於健康的消費內容。

過去人們説“清貧之志不敢忘”,今天,仍要提倡勤勞儉樸的生活觀,中學生應當從消費行為上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我們明白了同學們的花銷大約佔全家總收入的10%,並且,這只是最基本的生活費。現在的學生不但吃的大手大腳,而且追求時尚,例如mp3 mp4 手機等。而且現在每個家庭的獨生子女很少,大多都是兩個孩子或三個,那家庭怎能承受的了呢?

所以,我們要養成節約勤儉的好習慣,減少父母的負擔。

中學生調查報告3

《語文課程標準》中説: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要求學生説真話、實話、心裏話,不説假話、空話、套話。激發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課標”對作文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實際的作文教學狀況,卻始終不盡如人意。作文成了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點,“害怕、厭惡寫作文”是學生的普遍心理現象。據我在本班中作的口頭調查中:很怕、有點怕寫作文的高達80%,對他們而言,寫作文是件苦差事,為了交差,他們不得不絞盡腦汁,使盡渾身解數湊字數。正是由於這種心理定式,從一開始就制約了學生的思維,因而作文的恐懼心理越來越強烈。在這種情況下寫出來的作文質量必定不佳。經統計分析,學生的作文問題大體可分為如下幾種:

一、篇幅短小

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作文瘳瘳數語,幾行字就是一篇作文。意思雖然説清了,語句也通順,但不能抓住事物的細節作細緻地描繪。就好像一幅畫,只有輪廓,沒有血肉,所以總也豐滿不起來。

二、缺乏真情實感

有的學生景物也描繪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也寫得很清楚,但讀起來乾巴巴的,缺乏情感的滋潤。也不能在作文中體現作者的價值取向和主觀立場,好像只是一個事不關己的看客。這樣的文章必定缺乏感染力,難以和讀者產生共鳴。

有的學生雖然也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比如:媽媽真偉大!我的老師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師!等等,但由於在行文中缺乏情感滲透,讀起這樣本該情感充沛的句子,總覺得有些空洞和高調。

三、表達不準確

有些學生要麼重複羅嗦,要麼詞不達意,這樣的作文讓作者和讀者的交流受阻。本班就有幾個這樣的同學,作文通篇都是口語,有的字甚至從字典中都找不到,他用拼音代替,都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書面語來表達。看這樣的文章,如同嚼白蠟,索然無味。

四、作文模式化,缺乏個性

作文本來是個性化的活動。所謂個性化,就是一個命題或多個命題,全班學生的作文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內容和形式,體現出每個兒童不同的心聲和不同的水平。可是平時一説寫作文,學生就搬出作文書,套用模仿,有的甚至是全盤接收;或是老師念一篇例文,有一半學生都成了例文的作者,這樣寫出來的作品千篇一律,毫無新意,更無個性可言。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制學生失去作文興趣,固化了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呢?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學生的第二課堂嚴重潰乏

除了讀讀教材中的文章,抄抄書本上老師指定的詞句,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第二課堂幾乎為零,有的學生甚至沒有一本課外讀物,他們的語言積累很是缺乏。心中無貨,當然下筆無墨了。作文時冥思苦想,也不過瘳瘳數語而已。

再者,家長在這方面的引導和交流也非常有限,我曾經做過調查,在家裏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並能主動予以引導的不足10%。(當然這並不能怪我們的家長們,他們要麼農活太忙,無暇顧及;要麼知識底子不夠,有心而力不足;要麼根本就沒有這個意識。)

 二、作文時缺乏激情投入

有些學生作文時缺乏投入感,沒有激情,把作文當成難以應付的差事,從心底厭惡寫作,沒有主動性,沒有心靈參與的過程。作文自然缺乏情感。

 三、教師指導方法不當

有句話説:生活中並不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其實學生並非缺乏生活素材,而是由於我們教師教學方法陳舊、單調、程式化,訓練內容枯燥乏味,大大限制了學生的寫作慾望,使他們失去了作文的興趣。有的教師對學生的指導,重在寫作技巧、表達方法上的點撥,對於作文內容卻搞“一刀切”,學生缺乏作文內容的積累和寫作心理的需求。葉聖陶先生很早就指出:寫作的根源是表達的慾望。正如説話一樣,胸中有所積蓄,不吐不快。教學教學重點的轉移,忽視了學生表達慾望的激發和積累習慣的培養。

四、學生缺乏成就感

有的學生認為自己的作文,認真完成六七十分,草草應付也是這個分數,“大概老師一看到我的名字,就跳出屬於我的分數了。”周而復始,信心喪失,何來興趣?基於學生作文的現狀,教師如何調動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樣化、綜合性的教學內容、形式,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空間和氛圍,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從而樂於表達,易於表達?特別值得我們思考。

我想,我們的作文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

 一、淡化作文概念、強化生活意識

教師在課堂上儘可能淡化作文概念,模糊“作文”的負累,使“作文”兩字在學生心目中不再沉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在輕鬆愉悦中,在最自然放鬆的狀態下,調動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觀察,去發現、研究,去追憶、再現,去想象、推斷,去剖析、感悟。讓學生明白不是為了作文而作文,而是想説就説,想寫就寫,寫多也行,寫少也可,沒有字數、結構、體裁的限制,對學生唯一的要求是:觀察得要更細,發現得要更多。盡最大努力試着把作文課變成一次遊戲、一次採訪、一次通知、一次廣告招標、一次觀察試驗這些活動,可就地取材,但需精心設計,不讓學生有負擔。如:一位老師有一次組織學生玩吹泡泡的遊戲,老師説:“盆裏有肥皂水,請大家拿起筆套吹泡泡,看誰吹得大,看誰吹得多。”學生動手動腦,氣氛活躍。良好的氛圍形成了。接着,老師引導:“泡泡像什麼?” 學生回答:“像氣球”、“像飛船”等。“要是把泡泡當作人,可寫哪些作文題?”

《泡泡飄遊記》、《泡泡旅行記》、《頑皮的小泡泡》等,每個學生筆下的小泡泡都各具個性,都活動在自己的天地裏。

二、淡化刻意指導,功夫用在平時

(一)閲讀寫作緊密結合

教師在平時的閲讀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滲透習作教學的內容和基本功訓練。看到典型的課題,可結合滲透如何審題和立意的訓練;遇到典型的課文,可滲透佈局謀篇的指導;碰到典型的構段方式,可以穿插 進行仿寫訓練。對於課文中的典型句式和各種修辭手法的句子,除了引導學生賞析外,還可通過各種形式的訓練,讓學生逐步掌握。

(二)重視習作前的指導

根據作文教學計劃的安排,每次作文課之前,必須重視課前指導,寫人物,就應該提前要求學生留心觀察各種人物的外貌、動作、神態變化;寫景,就應該要求學生提前有針對性地觀察自然景象;寫物,應提前指導學生有意識地研究各類物品的形狀、色彩,掌握其特徵總之,每次寫作之前,都應根據習作要求,通過各種方法,讓學生蒐集和積累必要的材料,這樣到了作文時,學生胸中才有積蓄可傾吐,手中才有方法可使用,口中才有詞語可表達。

三、採用開放性的習作評價,以評促寫

習作評價對習作教學過程的實施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對激勵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習作水平,改過習作教學方法及促進學生的發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開放的習作評價應能激勵為評價宗旨,評價定位於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家長與學生、學生與自己之間,在互相交流、雙向互動的評價中,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增進教與學的相互瞭解和深層次地溝通,在評價中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一)評語激勵

傳統評語針對性不強,缺乏個性,缺乏激勵。我主張評語要以第二人稱的口吻,強調評語的雙向互動性,強調激勵性、針對性和建議性,使學生既看到自己的進步,又知道存在什麼問題,使每一次的評語猶如一次親切的交談和情感的溝通,有利於增強學生的習作興趣和信心,使學生願意修改,知道如何改。評語的定位由老師與習作之間轉換為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家長與學生、學生與自己之間的互動與交流,評語的形式、內容更豐富多彩。評價更全面、更具體、更講求實效。

(二)評獎激勵

根據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採用多種類型的評獎活動。設習作“興趣獎”、“個性獎”、“創新獎”、“進步獎”、“希望獎”、“優秀獎”、“幻想家獎”、“故事大王獎”、“日記大王獎”等等。

評獎活動注意學生習作的過程,並且面向全體,人人蔘與,人人都可以獲獎,使學生在老師、同學、家長及自我肯定中激發習作的動機。

(三)成果激勵

開放性習作評價注重形成性評價,注重學生習作過程,指導學生珍惜習作成果,利用成果激勵、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堅定習作信心。具體做法如下:

1、開闢班級習作園地,學生想寫就寫,想貼就貼,想評就評,使班級的習作園地不再只是少數人、少數範文的領地,而是學生張揚個性,展示自我,真情流露的地方。

2、鼓勵學生參與社會習作園地,指導和鼓勵學生把作品投寄到各種少兒報刊雜誌上發表,讓他們充分體驗習作的成就感。

3、編輯班級文集,培養學生蒐集編輯文集的能力,學生的優秀作品分類收集成冊,並進行美工設計,編輯精美的文集在全班傳閲。

4、編輯個人文集。挑選個人的優秀習作編成個人專集,在班中或是在學校裏傳閲,使

學生從小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在培養學生習作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動手製作的能力,並使學生從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寫作能力對於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有着重要作用。教師們應根據“課標”精神,努力排斥“為應付考試而作文”的思想,以新的思路,運用具有創造性的指導方法,大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以求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

中學生調查報告4

一、問題

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近千萬人,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國小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78%,中學生為55.22%,高中生為70.34%。更令人震驚的是,有份調查報告稱,國內因高度近視致盲者已達30多萬人。因此,兒童及青少年近視的防治越來越被學生、家長及社會所關注。為什麼患近視的青少年越來越多?孩子們的眼睛到底是怎樣近視的?僅僅是不良用習慣所造成的嗎?

二、調查分析:

大多數同學都是因為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而造成近視的。不正確用眼,不注意用眼衞生(如看電視和上網過長等.),則是現代青少年近視眼大增的主要原因。還有一部分青少年的近視原因是營養不良、環境影響等其它因素所造成的。最典型的近視原因是:

1用眼時間太長;

2看電視太近;

3看的電視畫面濃度太深、色彩太刺眼;

4 寫作業時的姿勢不正確;

5 在光線太強的陽光下看書;

6在光線太弱的光下看書;

7長時間的用電腦;

8不合理飲食;

9在教顛簸的車子裏看書;

10遺傳因素;

11不認真地做眼保健操。

四、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發現,在當今的中學生近視率不斷上升,而中學生們對近視這一現象並不加以重視。甚至有人認為近視怎樣,戴副眼鏡不就得了。還對近視無所謂,錯上犯錯。許多人常將其歸咎於不良的用眼習慣,如看書距離不當、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來的醫學研究表明,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誘發青少年近視的重要因素。

五、建議

(一)看書時作姿要端正,光線要充足。讀寫要坐到離課桌一尺,胸離課桌一拳,眼離課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車或行走的時候看書,不要躺下看書。讀寫1小時要遠眺10分鐘或到户外走動,調節眼睛肌肉。

(三)時常佩帶一些滴眼液,如:珍視滴眼液、明目滴眼液、珍珠滴眼液等。在課間十分鐘堅持做眼保健操。

(四)儘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注意作息時間的安排,不能讓眼睛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專醫作檢查,聽從儀醫師的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防止近視度加深。

六、體會

眼睛是心靈的窗户,那視力豈不是窗框嗎?視力關係着我們的一生,我們要愛護我們的眼睛,堅決不要變成“四眼天雞”,不讓我們的將來為眼睛而後悔。有些職業非常需要用眼睛,特別是那些比較好的工作。我們現在保護好自己的眼睛,為的還不是將來?擁有一雙美麗而明亮的大眼睛,既美觀,又可以找一份好工作,豈不是一舉兩得嗎?為了我們的將來,保護好我們的眼睛吧!

中學生調查報告5

如今,是不是網民已經成為中學生是否“現代”的重要標誌。但是,因特網會給中學生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行為模式帶來哪些影響?隨着因特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學生走進了網絡,引起了社會、學校、家庭等對中學生上網這一現狀的擔憂:擔心中學生上網會耽誤學習、影響自身的健康成長等。一項最新調查表明,“因特網有利於中學生現代思維方式的形成,更能激發其創造潛力。網絡讓中學生接觸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觸到開放意識、效率意識、競爭意識、平等意識;他們通過閲讀網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潛移默化地學習了現代的發散性思維方法,懂得在處理複雜事物時必須考慮它與周圍事物的種種聯繫,從而改變傳統性思維固有的死板和狹隘。有利於他們社會化的進程,更能激發其創造潛力。調查顯示,85.6%的上網中學生認為網絡對自己最大的影響是改變了自己的學習方式,增加了信息量。59%的上網者是在上機過程中學習網絡知識。

中學生網民中,男生的上網率高於女生。上網學生中57.6%的人偶爾上網、40.6%的經常上網,大部分時間都泡在網上的只有2.3%。有59.2%的中學生網齡在半年到一年左右,而兩三年網齡的人只有10%,這説明中學生上網是近兩年的事。

中學生上網,有助於智力開發,中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取廣泛的新的知識,能夠拓展知識領域。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要求中學生不是讀死書、死讀書。網絡上有很多書本和課堂上沒有的新知識。加上中學生上網多數是在週末或假期,81.2%的中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更新的信息,23%的學生是為了結交更多的朋友,6%的人上網是為了玩遊戲。

在對網絡的基本評價中,有半數以上的中學生認為上網是大勢所趨,30.5%的學生對網絡表示滿意,47.1%的人認為對中學生上網應適當指導。

基於大量調查數據,調查認為,上網激活了現代中學生的思想,網絡還使中學生對世界的認識大大超出他們所能直接體驗的生存世界。據調查顯示:發達國家的許多學生,他們所掌握的70%的知識都是通過網絡獲得,並能運用於學習生活中。網絡是中學生全面瞭解外面世界、增長知識、提高技能的一個窗口。

網絡的全方位、超時空、互動性和隱蔽性為中學生的社會交往提供了更為廣泛的機會。學生可以利用快捷的電子郵件與他人進行遠距離交流,這種“戴面具”的交往方式可使中學生在平等、寬鬆的社交環境中盡情展現自我。調查顯示,53%的人上網是為了向外發佈信息。

但調查也發現,網絡同其他事物一樣,除了有利的一面,也給一些中學生帶來困擾,從生理上,中學生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長期上網,眼睛容易近視,脊柱容易彎曲,內臟發育也會受影響。從心理上,網絡容易使少數自控力較差的中學生上癮、間接和符號化的交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同他人面對面的交往機會和願望、網絡高技術容易使有的中學生對網絡技術產生過度崇拜等。這就要求家庭和社會要對中學生多賦予愛心,正確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調查認為,因特網的發展使對中學生的教育工作呈現新的特點,學校教育應該是網上育人與網下育人相結合,以促進中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中學生調查報告6

一 研究課題 中學生的消費情況調查

二 課題組長 符xx

成員

三 調查時間 20xx年03月15日至20xx年06月30號

四 調查目的

1.瞭解中學生的消費情況

2.提高實踐能力

五 研究方法

1.上網查閲 2.問卷調查

隨着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學生的消費水平也不斷提高,高中生尤為突出。現在的中學生生活在信息通訊,科學技術發達的新世紀,加上寧波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學生的消費市場成為商家的必爭之地。有的中學生能正確利用好手上的錢,但是有的人卻出現亂消費的現象。為了更深入的瞭解中學生消費狀況,揭露這一現象,警示有這種行為的人,並建議正確的消費途徑,我展開了對本校及兄弟學校高中生消費情況的調查活動,在對本次調查所獲數據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形成了以下研究結果和建議:

研究結果:

一、消費狀況

(一) 高中生消費水平太高

據統計,海口市中學生20xx年的平均壓歲錢為1549元,其中少於500元的佔20.6%,500-1000元的佔33.2%,1000-20xx元的佔29.5%,20xx元200以下的學生佔8.8%,200-300元的佔20.0%,300-400元的佔50.1%,500元以上的佔21.1%。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寧波市目前擁有手機的高中生較多,佔62.6%,而且他們的手機費用都不低,平均話費為每月67元。且根據所調查對象反饋的信息:認為很有必要或有必要配備手機的高中生佔調查總人數的36.4%,認為沒有必要和很沒必要的學生只佔23.4%。在擁有手機的學生中,手機由父母親戚給的佔83.8%,自己買的佔13.9%,朋友送的佔2.3%。

在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寧波市高中生的消費持快速增長趨勢,即使是有的學生因家庭條件所限,消費檔次稍低一些,但其消費總額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也普遍偏高。有調查顯示,在家庭消費支出中,未成年消費者的消費量幾乎佔家庭收入的二分之一。

(二) 消費日趨多元化,但消費結構不合理

在學生的消費結構中,物質消費佔絕對優勢,精神投資少得可憐。據調查,寧波市高中生零用錢用途中排在首位的是“買零食”,其次是迫於學習壓力而購買學習資料,購買課外書報的比重較低。此外,5.3%的男生和2.9%的女生選擇了“請客送禮”。

在社會各種不良風氣的影響下,部分高中生也染上了不少不良習慣,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他們的消費取向。根據調查,寧波市目前有10.8%的男生和2.3%的女生吸煙,29.5%的男生和17.8%的女生飲酒,甚至6.5%的男生和1.1%的女生參與賭博。

二、形成因素

(一) 主觀因素

1.中學生消費意識差,容易出現攀比心理。主要表現在主要表現在:過於注重外表,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吃、穿、用都講究名牌,原因就是名牌的更漂亮、更顯高檔,這樣就可以在同學面前炫耀,目的是想別人都尊重自己,這樣很容易在同學之間形成攀比之風,這樣,亂消費的現象更加嚴重。

2.從眾心理在作怪。在中學生中普遍存在一種心理,就是“別人有,我也要有”。在這種心理作用下,別人有手機,我也要有;別人有MP3我也要有;別人有電腦我也要有;別人有……,形成了一種畸形消費狀態。

(二) 客觀因素

1.社會大環境的影響。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逐漸提高,隨之出現一些出手闊綽的貴族,於是為了所謂的“面子”,人們便不惜付出更高的代價。而且,社會中流行產品更新換代頻繁,在從眾心理的驅使下,中學生也馬不停蹄的追趕潮流。

2.父母對子女的溺愛。現在的中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把他們當成家裏的太陽,很容易使他們養成“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錢用完了,又向父母要,父母不給,便發脾氣……如此下去,助長了他們亂消費的風氣,使他們變得自以為是,一意孤行,不考慮別人感受的性格。

3.學校教育還存在弊端。一些學校過於注重對學生知識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教育。

4.還有一些其它因素,在此不一一列舉。

建議:

1.加強對學生學會理財、勤儉節約的教育,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學會合理消費、適度消費。不要把錢用在一些既昂貴,又不實用的東西上。如購買衣服鞋襪時,不必追求名牌,應學會購買物美價廉的商品;更加要多從父母的角度出發,懂得錢是來之不易的。

2.作為父母對孩子的愛還也要科學合理,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能聽之認之,要給予孩子適當的批評和教育,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中學生調查報告7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維變得開放起來,中學生早戀成為了普遍的話題,早戀以一種朦朧的盛情一般都伴隨着從少年到青年心理轉變和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而產生的,是一種以喜歡、敬佩等感情因素為基礎的感情。它幼稚、純結、充滿了天真的嚮往和理想化的成份;就因這種幼稚和天真,讓一些同學覺得只有和早戀的朋友在一起才有快樂,結果越陷越深,最終荒廢了學業,遺恨終生,甚至想到輕生。但誰也抵擋不了早戀的到來,俗話説:哪有少女不懷春,哪有不少男不動情,對於這個觀點我們不能輕看,也不能太投入。只有通過親人的理性才能善化。對此,我們根據我們的能力範圍,開一次“關於早戀的研究”主題的研究性學習活動。

活動目標:

1、探究中學生早戀狀況,分析早戀現象產生的原因,尋找解決早戀危害的方法,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和處理。

2、警示學生不要以天真的看法去看待戀愛。

3、通過,研究性學習培養我們團結協作精神,讓我們心得體會活動計劃。

活動計劃:

1、任務分工

(1)訪問家長,老師

(2)與在校的初高中學生交流

(3)網上資料

(4)分析歸納資料

(5)總結

2、活動步驟

(1)確定研究課題,制定研究計劃,尋找輔導老師。

(2)設計相關話題以訪談形成進行分工實踐調查,並完成調查工作與分析工作、查找相關資料,請教指導老師以獲取更多相關信息,整理所有資料寫研究報告。

活動過程

一、相關資料收集

(材料一)

早戀難道只有壞處嗎?

説起早戀,我相信每個在青春期的同學都逃不過,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不是暗戀就是明戀,就看他怎樣去處理,我認為早戀並不是全沒有好處,為了在對方面前表現得更好,從而不斷尋找不足,加以改善,對個人而言,是不斷進步的過程。但在家長們的眼中,早戀無非是大逆不道的事,其實這是青春期的正常現象,只要恰當得體的處理好自己的感情,多一些在公眾面前的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平和的對待身邊每一位同學不要只對某一同學好,我相信一定會多交朋友,共同進步的!

(材料二)

早戀到底是好是壞呢?

青春期的孩子對異性產生“戀”的感覺是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現象,無可厚非。其實,每個人都曾經“戀”過,只不過有的是“明戀”,有的是“暗戀”有的是“單相戀”,有的是“互相戀”。假如沒有過“早戀”的感覺,就少了一次朦朧情感的經歷,那才是遺憾,所以對所謂的“早戀”絕對不應當給予“棒喝”。有的孩子遇到早戀問題很迷茫,甚至出現情感危機,大多是由於對青春期的這種生理,心理現象缺乏正確的認識,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缺少理解和及時正確的引導,採取的方法不得當,結果適得其反。

現實中有不少這樣的事例,國中時有過“早戀”傾向的孩子,度過這個階段後,到了高中就極少再遇有戀愛問題。而國中時的乖乖仔,到了高中反倒愛得“稀里嘩啦”,細細分析,就是這個道理。

二、調查採訪

中學生早戀是好是壞呢?我們也不瞭解,對此我們發出問卷調查和訪問老師、家長了解中學生早戀是否會影響我們的學習。

以下是調查對象和調查內容;採訪對象和採訪內容。

調查問卷

國中、高中共調查150人。

1、對早戀你怕父母知道嗎?

a、怕(佔90%) b、不怕(佔10%)

2、你覺得中學生可以早戀嗎?

a、可以(佔30%) b、不可以(佔70%)

3、你認為我們應不應該注重早戀呢?

a、應該(佔80%) b、不應該(佔20%)

4、你理解早戀嗎?

a、理解(佔20%) b、一點(佔70%)c、不理解(佔10%)

5、學校制止早戀,你認同不認同學校的做法?

a、認同(佔30%)b、不太認同(佔60%)c不認同(佔10%)

6、做為中學生的你支持早戀嗎?

a、支持(佔20%) b、不太支持(佔70%)c、不支持(佔10%)

7、早戀對於我們中學生有沒有好處?

a、有(佔40%)b、沒有(佔60%)

8、你認為我們應如何去看待早戀的問題?

學生1:早戀是好是壞,要人我們怎樣面對,早戀可以讓兩個人相互幫助,共同進步。但不能沉迷在當中,否則不會後悔的。

學生2:“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幕”

學生3:早戀對我們來講沒有一點好處,不僅影響學習,又對自己身心健康造成有利。

9、如果你已經處於早戀之中,你應該怎樣看待早戀?

學生1:權衡利弊,側重學習,讓愛情充當潤滑劑。

學生2:應該認清我們現在來學校的目的,要正確對待,不能完全陷於早戀之中。

學生3:愛情與學生在天平上應處於平衡的,應該共同發展。

10、如果你早戀了,你該如何面對父母?

學生1:坦然面對,會站在父母的角度考慮,希望父母能理解。

學生2:面對面跟父母説清楚,請求父母的原諒,而且保證學習要好。

學生3:和父母談一談,徵求父母的意見

調查結果

首先,讓我們瞭解到部分學生都知道早戀有利也有弊,但弊大於利的概念,早戀是一種青春所產生的心理理解。

採訪對象與內容

老師的觀點

一、談談您是如何看待學生早戀的問題?

老師1:首先正確的看待,學生正屬於青春期,有這種感情是難免,有句話是這樣説的“早戀不如早練”把眼光看遠一點,理智對待。

老師2:現在學生早戀有利也有弊。到是他們之間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弊是學生畢竟還小,容易分心影響學習,現在最主要的是學習。

二、做為老師,您的學生早戀了,您會如何去引導學生呢?

老師1:加以引導,跟學生敞開心懷的交談。

老師2:舉大量例子來告訴學生早戀的危害。

家長的觀點:

一、您如何看待孩子早戀的問題?

家長1:早戀是不好的,來學校不要談戀愛,做為學生主要是學習。

家長2:這是受社會的影響。反對孩子早戀,孩子主要是學習,不要影響學習,不要負老師,家長的希望,應該把心放在學習上。

家長3:反對孩子早戀,孩子還小會給身心健康帶來危害。

二、如果您的孩子早戀,您會怎樣解決?

家長1:批評孩子,跟孩子講道理,多做一些思想工作。

家長2、以一些名人的名言來指導孩子,指出早戀對他們的害處,讓他們知道父母都是為他們好。

家長3:跟孩子講道理,要他們先讀書,不要給他們實加壓力,不要責罵和打孩子,應與他們好好談談自己犯錯的時候也不想被人罵啊!孩子跟我們也是一樣的,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

分析中學生早戀現象心理原因

1、好奇心

早戀往往是滿足好奇心的一種方式,隨着媒體影響力的不斷增強和互聯網,手機的普及,使性知識愛情故事的傳播已經無孔不入,作為性生趨於成熟的學生,往往躍躍試演繹自己的“愛情故事”。

2、成人感

由於身體加速成長,生理迅速成熟,使學生產生“成人感”自認為已經成熟。為了表現自己獨立的人格,證明自己的能力,就會模仿大人的行為,追求異性,戀愛甚至發生性行為。

3、關愛的需要

如果中學生跟父母溝通少,往往產生孤獨感,很需要關愛。很多學生動機很單純,戀愛後自己就有了一個關係親密可以依賴的人,就會得到對方的關愛,在自己有煩惱時向他傾訴,得到幫助和支持,早戀可能只是一種純樸的緊密的夥伴關係。

對策建議:

兩個人如果比較有好感,可以做好朋友,在學業上相互幫助,誰説兩個只能戀人呢?所以可以商量做好朋友,等長大了成熟了再談戀愛也不遲。

研究體會

通過這次的實踐調查,讓我受益匪淺,我們在社會中訪問不同的家長,關於怎樣看待早戀的問題。雖然我們在採訪的過程中屢次遭到拒絕,但是我們在採訪中得到了許多不同的看法,也更深的瞭解到早戀的利與弊。

通過這次研究性學習,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團結就是力量,我們在採訪家長的時候,都遭到了拒絕,可是我們不灰心,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接受了我們的採訪,讓我們瞭解了“早戀”,早戀有利也有弊就看我們如何去看待這個問題。

經過這次的實踐研究,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都要靠我們小組的每一個成員及配合我們工作的師生和家長,在此謝謝他們的合作,關於早戀這個問題,是我們中學生一直都難以理解的謎,在這次的研究中,終於算是解開了早戀的問題了,這使我親身體會到戀愛是我們的第二次脱胎換骨,我們要把握好這次的機會走向更好的挫折之路。

通過這次研究性學習,使我們做學生懂得很多關於早戀的問題,本來我們不懂什麼是早戀,所以通過這次研究性學習才知道,這也是靠小組成員一起配合工作,我自己一個人也不能做,我們在訪問中也有很多家長拒絕,但也有家長接受採訪,在採訪中得到了很多不同的看法,我也更深的瞭解到早戀,這次我就懂什麼是戀愛什麼是早戀應該怎樣去理解怎樣去看待。

通過這次實踐調查,讓我知道對於中學生早戀是有利也有弊的,早戀能促進學生的學習,也能讓學生荒廢學習,我們要認真地看待早戀,我認為中學生不該過早的早戀,因為我們都在學習階段,都要面對着會考與大學聯考,不要因為早戀而耽誤學習,在學習中我們才能正確的認識早戀。

中學生調查報告8

心理壓力是一種個人主觀的感覺,即個人在面對困難時,一是無法消除困難的一種被壓迫的感覺。對現代高中生來説,壓力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幾乎沒位學生都會覺得有壓力,特別是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讀好書被公眾認為是唯一出路的情況下,來自社會的壓力、學校的壓力、家長的壓力以及學生自己的壓力。已壓得現在的高中生快?喘不過氣來了?。隨着年級的不斷升高、大學聯考的臨近,着種壓力也越來越大。而隨着壓力產生的種種問題也就成為困擾學生學習的最主要心理問題。是否有更有效的方法能減輕當代高中生的壓力呢?是否我們可以移去一些學生肩上不必要的壓力呢?為此我在高中時的班主任的支持和幫助下,通過開展《高中生心理壓力調查問卷》和個別學生訪談的形式,我對高三的一個班的學生進行了一次心理壓力調查工作。(調查問卷樣式附後)

本次抽樣調查採取無記名的方式進行。調查對象為箇舊三中的一個平行班,共發放問卷64份。另外,在調查方式上還採取對其他班個別同學談話的形式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由於在調查之前已經在學生中進行了比較好的宣傳,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證了本次調查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一、調查目的:

瞭解高中生心理壓力來源,以便進行更深的調查研究,發現心理方面的問題以便於教師結合具體方法給予正確指導,使之能夠更好的適應高中緊張忙碌的生活。

二、調查對象:

箇舊三中高三(3)班學生

三、調查方法和步驟:

採取發放問卷、個別訪談等方式進行

四、調查結果:

1、你現在的學習壓力()

A.過大B.過小C.還可以

人數:21人11人32人

百分比:32.8%17.2%50.0%

2、你認為目前你的學習任務,你已經感到力不從心()

A.是B.有時覺得C.從沒有

人數:14人40人10人

百分比:21.9%62.5%15.6%

3、你認為目前你的壓力來自於()

A.老師的期望B.家庭的期望C.自己的期望

人數:0人20人44人

百分比:0%31.3%68.7%

4、一般情況下,你會如何緩解自己的壓力()

A.與同學交談B.與老師交談C.與父母談心D.上網E.其他

人數:23人3人21人8人9人

百分比:35.9%4.7%32.8%12.5%14.1%

5、如果別人不督促你,你是否主動學習

A.會B.極少C.不會

人數:49人13人2人

百分比:76.6.3%3.1%

6、一次考試失利,對你會有怎樣的影響()

A.情緒波動很大B.沒有影響C.更加努力

人數:11人12人41人

百分比:17.2%18.8%64.0%

7、父母是否經常主動和老師聯繫?()

A、經常B、很少C、沒有

人數:12人39人13人

百分比:18.8%60.9.3%

8、你是否很想學習,但總是無法集中精力學進去()

A.經常B.偶爾C.從沒有

人數:9人43人12人

百分比:14.1%67.2%18.7%

9、你總是莫名其妙感到煩燥,情緒低落,渾身無力()

A.經常B.偶爾C.從沒有

人數:10人37人17人

百分比:15.6%57.8%26.6%

10、考完試後你最關心的是()

A.自己的成績B.別人的成績C.無所謂

人數:36人23人5人

百分比:56.3%35.9%7.8%

11、如果有一場考前心理講座,你希望的內容是()

A.情緒調節B.學習方法C.其他

人數:15人41人8人

百分比:23.4%64.1%12.5%

12、你去過學校的心理諮詢室嗎?()

A.有B.很少C、從不

人數:0人5人59人

百分比:0%7.8%92.2%

13、父母對你的期望大嗎?()

A、很大B、一般C、無所謂

人數:33人20人11人

百分比:51.6%31.3%17.1%

14、你在課堂上會分心嗎?()

A.會B.不會C.偶爾D.常常

人數:21人5人31人7人

百分比:32.8%7.9%48.4%10.9%

15、你有放棄學習的想法嗎?()

A.有B.沒有C.偶爾會有

人數:17人27人20人

百分比:32.8%42.2%31.2%

16、有想過如果將來考不上理想大學的後果嗎?()

A.無B.偶爾C.常常

人數:7人48人9人

百分比:10.9%75%14.1%

17、你喜歡什麼樣的的課堂氣氛?()

A.活躍的B.照本宣科的C.沒意見

人數:31人11人22人

百分比:48.4%17.2%34.4%

18、你認為哪一種學習方式真正能夠幫助學生?()

A.減負,抓重點B.題海戰術C.沒意見

人數:29人13人22人

百分比:45.3.3%34.4%

19、覺得在校老師對自己怎樣?()

A.較好B.很好C.一般D.不好

人數:8人11人39人6人

百分比:12.5%17.2%60.9%9.4%

20、你看電視的時間家長規定嗎?()

A.規定B。有時規定C。不規定D。不許看

人數:9人37人17人0人

百分比:14.1%57.8%28.1%0%

21、你認為不能考上大學就不能找到好的工作嗎?()

A.是B.不是C.不一定

人數:24人11人29人

百分比:37.5%17.2%45.3%

高中生心理壓力問卷調查

年級______性別____年齡______

下面這個問卷是為了瞭解高中生的學習、心理等方面,請大家按實際情況認真填寫,從各選項中選擇一個,填在每個題目後面的括號裏。

五、調查結果的分析:

1、壓力主要來自何處:

作為高中生,重要的任務是把書讀好,學習的壓力自然成為他們的重要壓力。我在訪談中問及同學?你最害怕發生的一件事時,70%以上的同學害怕的是成績不理想、考不上大學。可見,學習對於將進行大學聯考的高中生是多麼的重要,以及學習給高中生們帶來的壓力是巨大的。

2、學生學習壓力的基本狀況:

調查問卷統計顯示,有32.8%的學生認為學習壓力過大,50%的覺得好可以,只有17.2%的認為過小;對於目前的學習任務,有21.9%的學生感到力不從心;62.5%的有時覺得力不從心;只有15.6%的認為從來沒有。可見,學生學習壓力已經超負荷。

3,學生學習壓力主要來自各方面的期望、學習環境和方法等方面:

(1)來自於自身的壓力。調查數據表明,有68.7%的學生以為學習的壓力來自於?自己的期望?。而再從第6、9、10、11、15、16題的調查數據來看,學生們對自己的期望又來自於家長、社會等方面的影響,從而造成了學生們對自己的高要求、高標準,而當這些要求和目標沒有達到時,學生會產生煩躁、失眠、厭學、怕學等情緒,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健康和發展,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2)來自於家長的壓力。調查的第3、7、13、20題的數據和學生訪談來看,家長給孩子們的壓力也是巨大的。當父母那一代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上大學,考上大學的希望便落在了子女這一代的身上;當父母沒能給子女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時,他們希望兒女們過得好,改變生活的重擔又壓在了子女身上。從而多少無形的壓力又壓在了子女們的肩上。家長們進門、飯後的嘮叨,對子女生活的種種限制,對成績下降的聲聲指責,無形中置子女一種不應該的重負之下。

(3)來自於學校的壓力。從調查的第10、17、18、19四題的數據來看,成績是學習效果的反映,學生對於成績的關心和獲得高分的願望自然十分強烈,但在與學生個別談話中我們得知,學生無不表示畏懼成績的排名,特別是在尖子班,這種抗拒感十分的強大。成績排名對與成績優秀的學生固然是激勵與肯定。同時這也會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他們必須始終保持領先地位,否則,就會被師長視為不正常,而成績排名對與基礎差的學生更多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打擊,受老師冷落、同學歧視,家長責備,從而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甚至自暴自棄。

可見,成績排名和學校競爭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説是一種壓力,這種壓力不僅僅是在學習上的,它最大的影響是心理上的。在和同學的訪談中,我還聽到這樣這樣一件事情:?課堂上老師曾這樣和學生説,‘你們達到崩潰的境界沒有啊?

當你們達到崩潰的境界時,你們就成功了?可見老師對學生的期望是巨大的。

(4)來自於社會的壓力。從調查的第16和21題來看,社會給學生帶來的壓力也是顯而易見的。對於當今社會激烈的競爭,對於就業形式的嚴峻,很多家庭生活不是很富裕,在家人艱辛的支持下,在內心渴望着擺脱貧困,強烈願望的驅使下,除了奮發學習,取得優異的成績,已經沒有別的出路可走了。

(5)是否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也是造成學習壓力的因素之一。從調查的第8和18題的數據和對學生的訪談來看,許多學生在學習上產生自己的疑惑,沒有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習上不去,或因為基礎太差跟不上,學生感到苦惱,又受老師冷落、同學歧視、家長責備,又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負擔。

4,學生心理壓力的調節方式:

(1)從調查問卷分析的結果來看,當前高中生在壓力舒緩上的方式存在以下情況,有35.9%的學生想朋友傾訴,有32.8%和父母傾訴,有17.5%靠上網來宣泄,只有4.7%的人向老師傾訴,還剩下的14.1%則以其它方式來宣泄自己的不快和抑鬱。

(2)在對待心理諮詢這個問題上,有92.2%的人不會去做相關的諮詢,令人吃驚的是幾乎沒有人去過學校設有的心理諮詢室。當我們問及?如果有一場考前心理 講座,你希望是什麼內容??這個人體時,有相當一部分人希望是情緒調節。

可見,我們在對學生的心理問題的關心是不夠的。

六.總結

適度的壓力能使人情緒處於興奮狀態,活躍思維能力,增強反應速度,對人是有益的,產生正面效應。如果完全沒有壓力,身心處於一種鬆散或不緊張狀態,個人的潛力就無法發揮。然而過大的壓力,便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產生負面效應。

誠然,必要的壓力是高中生成長的發展的推動力,為全面發展和進步而付出心血和汗水正是高中生成長過程所必須承擔的壓力。但是,當前高中生揹負着沉重的心理壓力,而許多是不應該揹負的。?減負?工作仍然任重道遠。減輕高中生的心理壓力,促進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需要全體教師、學校、家長、社會聯起手來,共同關注,共同努力。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學生的心理壓力進行長期的研究,有必要採取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健康的成長。通過這次調查和分析,我提出以下對策:

首先,學校要提高學生自我的認識能力。人貴有自知之明,班主任在開展日常的的輔導工作中,關鍵是要做到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對自己做出一個適中的評價。通過對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關心學生,幫助落後的學生,建議每次的考試成績只作內部的排名與分析,以更好的瞭解學生的情況,但儘量不要公佈,以減輕學生們的壓力。

其次,學校建立與家庭相互溝通的制度。家庭、學校都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對於學生的成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對孩子的期待永遠都是高的,這就造成學生在學習一種無形的壓力,處理不好,對學生的學習心理產生不良的後果,為此,在家庭教育上,家長主動聯繫學校,主動與班主任溝通,密切瞭解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狀態的發展,無疑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希望家長能夠與子女進行溝通,瞭解子女的心理,和子女建立親密的關係,做孩子的知心好友,及時調解孩子的心理問題。對於有利於孩子學習的苛刻的規定和要求要慎重考慮,不要給孩子施加太大的壓力,建議讀以鼓勵的方式進行教育。

第四,各課老師應該要向學生明確講清自己學科的特點,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學習方向;努力實現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不僅要重視課堂教學活動,而且要重視課餘

中學生調查報告9

(一)課題背景:

當代中學生生活在信息通訊、科學技術發達的新時代,他們的視野可能比長輩們還要廣闊,加上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學生的消費市場成為商家的必爭之地。中學生作為無經濟收入的特殊消費羣體,有的能正確利用好手上的錢,有的卻出現亂消費的現象。為了更深入的瞭解中學生的消費狀況,揭露亂消費現象,並建議正確的消費途徑,我們組做了這一調查。

(二)研究目的:

1、引導中學生健康、合理、文明的消費,這既關係到我們中學生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成長,又關係到國家經濟發展。所以,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至關重要。此項調查旨在瞭解我校學生的消費現狀,以及他們的價值觀。從而初步反映當代中學生的消費問題。

2、通過此項調查,讓我們學會互相協作,互相交流,團結協作。

(三)研究方法:

主要採用調查法中的問卷調查並進行必要的統計分析。

(四)研究過程:

我們的課題調查,主要採用的是問卷調查法。我們對彩塘中學高一級200名學生進行了消費狀況的問卷調查,回收的有效問卷200份,回收率100%。調查問題全部為客觀選擇題,然後對答卷進行統計和綜合分析,並得出結論。再根據結論,提出了一些比較有建議性的意見。

1、、準備工作:

我們首先對課題的內涵進行探討,明白課題研究的內容及目的。然後根據課題組每個成員的特點進行了分工,並制定具體的學習計劃,安排好研究性學習的步驟。

2、調查過程: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通過各種渠道查詢資料。經過討論製成了中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問卷。利用課餘、假日把調查問卷派到同學們的手中。調查對象是高一的學生。

3、統計過程:

採用人工統計法,組員利用課餘時間對回收的200份捲進行統計。

4、報告撰寫:

首先對統計的數據作認真徹底的分析,另外還參考查詢到的資料,確定報告格式、討論目的、分析對象,撰寫成文。

中學生調查報告10

調查人:

xx

調查時間:

XX年8月9日

調查地點:

xx小區

調查對象:

小區中學生

關於中學生傳統民族節日意識的調查報告

前言

隨着時代的發展,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交流日趨頻繁,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也漸漸統一化,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而注重外來節日,像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4月1日的“愚人節”、12月25日的“聖誕節”等西方國家節日在中國變得相當流行,而中國傳統的節日像農曆5月初5的“端午”等節日卻被我們中國人淡化了。就此問題,我對小區部分中學校的部分在校學生做了關於中國傳統民族節日意識的調查,現就調查結果做以下分析報告。

一.當代中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瞭解和重視程度

大部分中學生認為中國傳統節日是具有深遠意義的,是值得倡導並隆重舉行的,比如説“端午節”是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英雄——屈原的;還有部分中學生認為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瞭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節日的意義,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對中國傳統節日都不是很瞭解,在調查中我發現很多人不能完全説出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節“這個節日的來源。

二.當代中學生對西方國家節日的瞭解及重視程度

部分中學生認為要與西方國家“接軌”,要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及文化,就必須接受西方國家的文化及節日傳統;大多數人表示對於西方國家的節日既不能説完全摒棄,也不能説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並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兩者的融合,對於節日這一問題而言,他們表示可以接受,但不會去隆重慶祝,畢竟那是別人的節日。

三.中學生熱衷外國節日的主要原因

由於對我國文化、民族傳統知識的欠缺以及盲目從眾崇洋媚外的心理,還有青春期特有的獵奇心,導致部分中學生對外國節日表現出“狂熱”的態度,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當代中學生從小就被社會定位為為了考試而拼命學習的一類人,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鑽研”那些課本知識以應付考試,忽視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瞭解,錯誤的認為科技、經濟等某方面優於中國的部分西方國家就是自己的偶像,從而導致崇洋媚外,熱衷於外國的文化教育及服飾等各種東西,當然西方國家的節日也成為他們青睞的對象。

四.調查中出現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

在調查時與部分中學生的交流中,發現了極少部分中學生的一些令人無奈又“匪夷所思”的觀點。

1.建議給中國傳統節日重新“易名”

極少部分中學生由於對西方國家的過度崇拜,竟然給部分中國傳統節日加上一個類似於西方節日名的名,比如“中國情人節”,更令人無語的是有人建議將“清明節”改名為“中國鬼節”。

2.部分人表示“不承認”中國有些傳統節日

部分人認為當“節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換以後,是節日就應該有假期,可是中國的很多節日都沒有放假時間,這樣一來,他們覺得這些節日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節日,從而忽視甚至不承認那是中國傳統節日。他們表示這樣的節日猶如“食而無味”,所以不願接受。

五.保護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在調查中,少量中學生對韓國申報端午祭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這一事件表示義憤填膺,他們認為中國人民應注重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對於XX年韓國申報中國的“端午節”為他們的節日這一事件,我們應該予以重視,對於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去重視,保護中國傳統節日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六.結論與建議

通過該調查發現,當代中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傳統節日的重視程度較為欠缺,這是由於對我國文化知識及傳統觀念的缺乏而導致的。我希望國家能在中國傳統節日裏多舉辦文化活動普及文化知識,當代在校中學生能加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學習瞭解,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愛國熱情。

七.附錄

由於我的調查時口頭形式的,所以沒有統計初詳細的數據,該報告只是反映了調查中出現的顯著問題,故不能作為有力的論據。

中學生調查報告11

一、內容提要

書香小組圍繞?中學生課外閲讀情況調查?這一研究性學習課題,在全校展開了一次全面的調查,宣傳課題活動。在實踐過程中,小組成員們在全校內分發了調查表,並進行彙總,將名人故事在全校進行了宣傳,且將讀書知識與世界讀書日的相關知識在班級的黑板報上進行了宣傳,而後撰寫了倡議書,全校師生都踴躍的簽名。

二、問題提出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見書的重要性所在,但當我們中學生的學習壓力日益增大,能夠抽出時間來進行課外閲讀嗎?即使有時間,家長能否同意孩子閲讀所謂的‘閒書’?

書店中書籍百科俱全,大家有到底青睞於哪一類?為了解這些情況,並通過這次活動是同學們認識到課外閲讀的重要性,好讀書,讀好書,提高大家閲讀理解能力,同時也能提高我們的研究能力與實踐能力,我們書香小組決定展開了此次?中學生課外閲讀情況調查?研究性學習活動。

三、調查過程

a、在暑假中深入各大書店,採訪工作人員,對其中的消費者與閲讀者進行了調查詢問,瞭解了大多數人所喜愛的書籍,原因等其他相關問題。

b、開學後不久,小組會製成了一張合?13道選擇題,4道問答題?的調查問卷。該問卷囊括了對同學們閲讀知識的考察和喜愛哪一種書籍的調查。此問卷在全校學生中進行了全面的調查,並在調查結束後進行了數據整理分析,在此次調查的一週後,針對對結果的一些疑問,我們又進行了二次調查,甚至對老師也進行了詢問。此次調查後,再將數據與上一次的數據進行了又一次彙總。

c、調查中,小組成員蒐集網上資料,將名人讀書故事於全校內宣傳。為了使同學們方便閲讀,我們在資料的中心句上花、畫了紅線,同學們學習了這些知識後,受益匪淺,在故事下踴躍簽名,決心學習。

d、與此同時,小組成員將蒐集到的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優秀方法及有關世界讀書日的知識張貼在班級黑板報上,供同學們學習。

e、最後,小組成員撰寫了倡議書,倡議同學們多多閲讀課外有益書籍,在全校進行了倡議,大家均表示要讀好書,並在倡議書下踴躍簽名。

四、結果分析

經過了兩次調查,我們得到的結果如下:

對於閲讀的喜愛程度,沒有同學不喜歡閲讀,但非常喜愛閲讀的人數,高一60%喜愛,高二佔68%,高三佔87%,關於書的種類,高一有19%的同學喜愛名人傳記,而軍事類,科幻類的人數均只佔7.5%,高二同學有18%喜愛漫畫類書籍,喜愛經典名人文學的只佔9%,而高三同學喜愛漫畫的人數佔到了17%,只有6%的同學喜愛名人經典文學。在作家方面,我們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喜愛魯迅等

名人作家的,另一類是郭敬明等新生代人氣作家,調查顯示,高一喜愛魯迅,冰心等名人作家佔到95%,高二隻佔70%,而高三僅有37%,其餘同學則是喜歡後者的。關於讀書方式,全校同學主要途徑都是買回家度,高二高三也有20%喜愛網上閲讀,高一隻佔10%,但是,高一有21%的同學經常到圖書館借閲,高二高三人數則是明顯少,均只佔6%,關於不去圖書館的原因,37%的同學認為要辦圖書借閲證很麻煩,還有少數同學人位數的種類太單一或是懶得去,這些所佔比例為22.8%,剩下的12.2%的同學因為沒有時間去。關於同學去圖書館借書的次數,高一去十次的佔15.7%,5—10次的佔31.8%,2—5次的佔36.8%,幾乎不去的佔15.7%,高二沒有去10次以上的,20%的去5—10次,56%的去2—5次,24%的人幾乎不去,高三沒有人去10次以上,5%的去5—10次,25.6%去2—5次,69.4%的人幾乎不去。

五、成效分析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發現了當代中學生在閲讀方面有不少問題,學習壓力導致並擴大了這一問題,而我們分發的名人故事,張貼讀書知識,撰寫倡議書,在同學們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同學們積極踴躍的參與,我們在此次研究性學習活動中,逐漸明白了課外閲讀的重要性,掌握了一些閲讀技巧與知識,與此同時,書香小組的成員也鍛鍊了自己,培養了社會交際能力。

六、問題思考

通過調查的結果分析能發現,閲讀情況的好與壞與年齡成反比,學習壓力的增大,大學聯考的臨近,使得同學們終日與課本相伴,卻只能把課外書籍扔到一旁,就算有一點時間,為了緩解自己的無聊情緒,就撇開了中外名著,而專心於校園,偵探,動漫等有趣味的書籍中了,這樣一來,就嚴重阻礙了當代中學生的閲讀水平之發展,很多同學的只是指侷限於課本,課外知識得不到擴充,同時,與閲讀量小,自己的理解能力得不到提高,使語文考試中的課外閲讀難倒了不少了同學。這些問題,還請校領導,老師家長,考慮一下,課本知識固然重要,但課外閲讀更不能丟。

七、我們的收穫

這次研究性學習,讓我們擁有了一次全新的體驗與嘗試,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對我們的未來都很有幫助,不僅提高了大家的口語交際能力,社會實踐能力,更是我們擁有了對問題的獨到見解,敢於抒發自己的想法與見解,不再只當旁觀者,沉默者,有了這次親身實踐,將來的工作就有了經驗與基礎。

倡議書

讀書是人類特有的神聖權利。

讀現代的書,可以與同時代的人做精神上的交

談;讀古代的書,可以傳承古聖先賢顯得精神遺產。讀書,可以享受和吸取人類文化的成果。

讀書是一個奇妙的過程:他人的智慧,通過你的

眼睛使它成為可見的,然後通過感覺的門廊,經過想象力的'天井,進入你心靈的空間,激起你心中的波浪。

因為讀書,你狹窄的心靈逐漸變大,變得豐富多

彩,以致變成一個大的心靈宇宙。

熱愛讀書吧。讓書伴陪你一生。

中學生調查報告12

一、中學生早戀的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當今社會早戀現象逐漸嚴重,中學生早戀投入不少注意力、精力、體力、對學習造成了影響.而且,中學生的戀愛觀尚不成熟,不能夠清晰深入的認識"愛"的含義,常常因為對異性的好感誤以為是一種愛,給他們帶來了感情上的困擾,從而造成了心裏的傷害.關於中學生早戀這一現象,已經受到了家長,老師的高度重視.為了能夠引導男女同學正常交往,使中學生認識到早戀對學業的影響.以及對個人的成長和心理方面的影響.

二、中學生早戀的調查調查結果

我們通過網上搜索,進行問卷調查,瞭解到早戀對中學生自己所帶來的影響;

1、影響學習:

投入大量注意力,精力,體力,造成影響學習,而中學生階段是整個學習生涯中最需要“拼”的時期,不單單是會考、大學聯考,而且,對其學習習慣,學習觀的培養也至關重要.

2、浪費金錢:

談朋友要消費,中學生沒經濟收入,加之消費觀的不成熟,不理智.常常盲目消費,並給家庭增加經濟負擔.

3、對中學生成長不利:

中學生應該廣交善友,而非把情感交流僅僅限於“早戀”,這樣對於個性發展,人脈結交不利.此外,中學生性格比較單純,對愛情缺乏成熟,理智的認識,一旦發生問題很容易受到傷害,這樣的話對其成長更不利.

三、中學生早戀的調查報告後感

通過這次的調研,我們認識到中學生早戀是弊大於利.使我們明白中學階段應該以學習為重,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當中,為以後走上社會打下基礎.

中學生調查報告13

資源浪費的現象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越來越頻繁出現。例如,礦泉水只喝了一口就扔了,洗衣服時水浸了出來卻不關水龍頭,空調開着人卻不在也不關等等,以上現象都會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所以節約能源,愛護環境應該成為現在人們最重視一個話題,儘快達到的目標。

在許多的飯店、賓館、酒店,存在着一種十分普通的現象,那便是在哪裏會免費提供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洗漱用品、一次性桌布等,這會浪費多大的資源呀。

經調查,賓館提供的一次性洗漱用品每人每天均四、五元左右,這些一次性洗漱用品用完後,,就成為看一堆一堆無用的白色垃圾,不僅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還給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

面對這樣巨大的問題,我建議賓館要取消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讓客人們自己隨身攜帶,或在賓館中設的便利店,可以方便於客户購買使用,用完後還可以帶走,一邊於繼續使用,如此便結解決了一個巨大的難題。

由於近年來人們生活得越來越好,“節約”一詞在人們心中已被日漸忽視與淡忘。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種種浪費行為如果繼續下去,後果是非常嚴重的!13億的人口,大約佔了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天浪費一元,一年下來全國就會浪費500克糧食,一年全國上下九浪費了65萬噸糧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費1噸水,一年全國就浪費了156億噸水,積沙成灘,積水成河。如果我們每一天、每月都能節省那麼一點點的話,就可以節省許多許多有用的能量資源!

許多人認為,節約就代表着“寒酸”其實不然,假如換一種看法,大家眼中的“寒酸”,其實也是節約了。節約其實是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是一種好習慣,是一種好品德。

所以,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美好家園,創造我們的和諧地球!讓我們珍惜資源,愛護我們的家園吧!

中學生調查報告14

從當今的語文教學來看,學生閲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僅靠教材是不夠的,教材中只是提供了各種體裁的優秀範文,是閲讀的指針,但提供的閲讀範圍並不寬泛,因此進行廣泛的課外閲讀便成了中學生的必修課。可是,縱觀當前中學生的課外閲讀現狀,存在着諸多問題:

一是讀書時間少。

據調查,一個國中生平均每天讀課外書的時間不足十分鐘,不讀課外書的學生也比比皆是。一位母親道出了箇中緣由:“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女兒的興趣愛好也在不斷地變化,她喜歡畫畫、唱歌,更喜歡看課外書,可哪有時間?回到家裏就寫作業,有時到半夜,還有精力看課外書嗎?”

二是讀書目的不明確。

孩子們的隨意性很大,又是為了趕時髦,湊熱鬧,隨波逐流,昨天韓寒熱,捧住韓寒的書不放;今天楊紅櫻的校園系列小説很暢銷,看了一本有一本;明天還不知是誰在這塊陣地獨領。

三是讀書不得法。

在閲讀方法上,不少學生毫無策略而言,在閲讀中不能合理有效地運用精讀、泛讀、快讀、品讀等方法,多數學生是走馬觀花、一目十行。俗話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可眼下,許多中學生讀書不做筆記,不注意積累,沒有養成利用各種工具書的習慣。

四是讀書功利色彩濃。

為迎接會考、大學聯考,許多學生不得不讀各種複習資料。為了提高作文的分數,又必須找一些作文來讀和背。五是讀科技類讀物的少,讀通俗類讀物的多;讀長篇名著的少,讀短篇的多;讀詩歌、散文的少,讀小説、人物傳記的多。

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究其原因,不外乎這幾個方面:學生本身不樂意讀;家長、老師不支持讀;學校無場地,社會沒有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

一是學生課業負擔重。

國中階段要開設八九門課程,學生除了上課、完成作業外,一天時間所剩無幾,沉重的學習負擔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閒暇時就想輕鬆一下,誰還願意去讀書?

二是家長對讀課外書有三怕。

一怕佔時間,認為課外書是“閒書”,只有關於教學的書才是正宗;二怕會變壞,不少圖書良莠難辨,怕把孩子引入歧途;三怕亂花錢,如今薄薄的一本書動輒十幾元、幾十元,家長們要掂量掂量。

三是無場地或無書可讀。

部分學校沒有一個像樣的圖書館、閲覽室;即使有,也是一些舊書,學生沒興趣,老師不願看。有些學校的圖書館乾脆不對學生開放,學生只能“望書興歎”,一把鏽跡斑斑的大鎖關閉了他們通往知識海洋的大門。

四是電視、網絡等現代媒體的影響。

當今社會,科技飛速發展,信息傳遞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特別是電視、網絡以其豐富的內容和多彩的畫面吸引着學生。據調查,大多數的中學生以看電視、打電腦來打發休閒時光。如今,許多文學名著也被搬上了熒屏。但是,看電視劇並不等同於閲讀文學作品。閲讀的過程是讀者再創作的過程,閲讀需要讀者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與作者對話,與作品中的人物對話。

針對中學生課外閲讀存在的問題,我認為,家長和教師應大力支持,還孩子一塊自由閲讀的領地,因勢利導,給他們開列書目清單,並予以指導:哪些需略讀,哪些要精讀,哪些只是瀏覽一下即可。學校要徹底為學生鬆綁,還孩子們的“雙休日”,讓他們擁有充裕的時間閲讀,從中獲取知識,提高文學素養。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為學生課外閲讀提供必要的場地,如開放圖書室和閲覽室,成立“讀書小組”、“書友會”、“文學社團”,舉辦文學知識講座等。全社會都應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讀書環境,多舉辦一些讀書活動,把孩子們的眼球吸引到書籍中來。

一個不會讀書的人,不會是一個完整的人;一個不愛讀書的社會,不會是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也不會是一個優秀的民族。讓書籍充實我們的靈魂,完善我們的人格,增強我們的能力吧!有一天我們會發現,書籍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充實、更美好。

(作者單位: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大流鄉中學)

中學生調查報告15

一、問題的提出

學校在培養學生智力發展的同時,也越來重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研究證明,各種非智力因素在中學生學習、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這裏所研究的性格品質正是非智力因素的一個重要方面,而且是其核心的成分。中學階段是人的生理、心理髮展的關鍵時期,因而中學生良好性格的培養也顯得尤為重要。

性格是一個人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以及與人相適應的習慣化行為方式的心理特徵的總和。由於家庭及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現在許多中學生在性格品質方面出現瞭如:依賴、任性、冷漠、情緒不穩定、社交困難等性格缺陷,急需正確引導和幫助。為此,我們提出了這項研究課題。我們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抓住中學階段這一性格的良好塑造期,在教育教學中幫助學生克服性格中的缺陷和弱點,努力幫助他們形成熱情、開朗、誠實、勇敢、果斷、堅毅、勤奮、自信等良好性格品質,從而為國家培養既具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時又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質的二十一世紀合格人才。我校地處城鄉結合部,學生中城鎮户佔30%,農户的約佔70%,且農村家庭經濟上較寬裕。這些學生們存在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以自我為中心,情感脆弱,意志薄弱等性格缺陷,急需引導和幫助。為了全面瞭解我校中學生的性格特點,我們採取了問卷調查法。

二、調查過程

1.調查對象

本階段的研究對象為七年級、八年級兩個年級的學生2.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法。我們精心設計了調查問卷,通過對157名學生答卷的認真分析,瞭解了學生的性格特點。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1.調查問卷中學生性格自測題

(1)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你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嗎?(abm)

(2)一個人時,常常幻想自己的未來嗎?(vam)(3)同學們認為你熱情好動嗎?(vcz)

(4)你幹任何事都能抱着實事求是的態度嗎?(mxa)

(5)你覺得你有可能成為班幹部嗎?(vac)

(6)你對學習和其他事情都滿懷希望嗎?(bzm)(7)同學有困難你能熱情幫助嗎?(cax)

(8)你喜歡與人爭論嗎?(abc)

(9)你做事喜歡有始有終嗎?(acb)

(10)老師和同學認為你有想象力嗎?(abx)(11)你願意向希望工程捐款嗎?(vax)

(12)你的老師認為你的想象力強嗎?(czb)(13)與別人相處時你能忍讓嗎?(cav)

(14)你對許多事情都愛發表不同意見嗎?(vaz)

(15)你在同學中有威信嗎?(cma)

(16)你遇事能三思而行嗎?(mxb)

(17)你對無拘無束的生活充滿幻想嗎?(acx)(18)你有能力參加很多課餘活動嗎?(vzx)(19)在緊急情況下你能捨己救人嗎?(czm)(20)對你來説人格尊嚴很重要嗎?(cmx)(21)如果一件事成功的希望很小,你會努力去做嗎?(vab)

(22)你羨慕英雄人物嗎?(vam)

(23)你善於同周圍的同學朋友交往嗎?(amb)

(24)你喜歡説大話嗎?(cbm)

(25)你經常懷疑別人説你壞話嗎?(bzv)

(26)你認為自己是一個明智的人嗎?(mxb)(27)你的愛好和思考問題的方法常常走極端嗎?(vbc)

説明:括號中的三個答案依次為是、比較是、不是。每個問題只能選一個答案。

2.調查結果

此次調查,我們分別在七年級、八年級年級各抽取了兩個班的學生參與,共計157人。問卷調查結果如下:

得8個以上a的28人佔總人數的17.8%

得7個以上b的5人佔總人數的3.2%

得6個以上c的51人佔總人數的32.5%

得6個以上m的7人佔總人數的4.5%

得6個以上v的53人佔總人數的33.8%

得6個以上x的3人佔總人數的1.9%

得4個以上z的40人佔總人數的25.5%

説明:

★得8個以上a者的評價凡事總想做得盡善盡美,常立志而不立長志,容易見異思遷,缺乏持之以恆的精神,有些誇誇其談。

★得7個以上b者的評價做事有一定的興趣,但虛榮心強,有點自以為是,志趣平庸,做事急躁,但又不乏善良和熱情。

★得6個以上c者的評價為人熱情,富於想象力,很誠懇,有正義感,有人情味和求實精神,做事循規蹈矩。

★得6個以上m者的評價做事講求實際,遇事有主見,對生活充滿信心,渴望得到同情,不幻想,總是想從生活中汲取有益的東西。

★得6個以上v者的評價天資很好,很有理想,總是盡一切努力去實現自己的願望,有時有些得意忘形,在成績面前從不停步,但遇到挫折時容易消極。★得6個以上x者的評價對自己和別人都始終如一,不幻想,缺乏熱情,總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裏,保護着自己的利益,對外界所發生的事情漠不關心。★得4個以上z者的評價固執多疑,總處於被動地位,對任何事情甚至自己的事情都無動於衷,麻木不仁,有才能但不會選擇自己的道路,自立能力差。3.結果分析

我校國中生的性格特點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我校地處城鄉結合部,學生在性格特徵方面具有如下優點:他們興越廣泛,敢想敢説,為人熱情,尊敬師長,富於想象力,肯於動手,勇於實踐等等。

他們這一特定羣體,在性格方面突出表現出以下弱點:

①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

②情感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

③嫉妒、報復心理強;

④自私、利己主義思想普遍;

⑤任性、固執、愛發脾氣。

四、研究方向

根據以上調查結果和課題的研究計劃,我們下一步要做的主要工作是進一步分析、研究我校中學生性格特點的形成原因,主要通過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家長的文化水平以及周邊環境、個人興趣愛好的調查,為下一點探索培養中學生良好性格的新途徑做好準備。

關於中學生讀經典名著現狀的社會調查報告

關於中學生讀經典名著現狀的社會調查報告

“名著”是很容易讓大多數中學生敬而遠之的兩個,特別是在選擇日益增多的今天,反映中學生校園生活與情感的小説隨筆與成功的同齡人自傳更受中學生歡迎。它們有時代氣息,符合中學生心理需求,自然比那些距離遙遠、長篇鉅製的名著更有吸引力,但這正如大眾與精英的關係,誰也不能取代誰,而後者更值得關注。

然而在知識大爆炸年代,讀書卻變得更難了,難在書的選擇上,如何選擇一本好書?按理説,那些經過悠悠歲月沉澱、經過優勝劣汰流傳下來的經典名著,應該是我們的首選,但事實並非如此,這點在大學生中表現得尤為突出。據上海譯文出版社組織的一次問卷調查反映,有85%的學生不讀名著。儘管不讀名著的孩子一樣能長大,但是可以肯定,讀名著的孩子和不讀名著的孩子長大了會有所不同,就像有首現代詩裏寫的一樣:“寫詩的人與不寫詩的人,沒什麼不一樣/讀詩的人與不讀詩的人,不一樣”。

當代中學生在認識名著中有幾個比較有代表的誤區:

誤區一:名著是閒書,沒有教輔書來得實在。(採訪對象:李佳佳,女,高三學生)

其實,我在念國小時,就開始接觸比如《西遊記》、《格林童話》之類的名著,開始並不是很願意去看這些看不太懂的東西,但父母總在耳邊説:看名著就像鍛鍊身體一樣,一輩子受益。儘管名著中的語言不太符合我們現代人的閲讀習慣,但是我還是能感覺到,這裏的愛情故事比時下流行雜誌上的愛情故事,不知要高出多少個檔次。而且,那些巨匠們玩情節、玩思想,的確很有味道。

我和名著劃清界線始於高一。記得有個週末,我一睜開眼來就隨手拿起枕頭邊的《紅樓夢》,看着看着,情至深處,我竟然傷心地哭了起來。也不知過了多久,父親敲門進來喊我吃飯,看到我這個樣子,再看看我手裏的書,他竟然氣憤地把書撕成兩半,還嚷嚷道:“你難道不想考大學了麼?”

“是看名著重要還是考大學重要!”父親邊説邊開始收拾我的書桌,把所有和學習無關的書籍都沒收了,臨了他還説:“等你考上了名牌大學,隨便你怎麼看!”我當時特不理解,這是記憶中爸爸第一次衝我發脾氣。

很快,期會考試的成績就出來了,我們班級有50個人,我只考了第36名。説實在的,我能感覺到這次考試我發揮出了自己的真實水平,我也就這麼大能耐了,這也使我看到了重點高中學生的實力,要趕上他們、甚至是超過他們,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終於明白了老爸為什麼不要我看名著了,不管是名著還是什麼書籍,只要是課外書,有幾本比教輔來得實在啊!

誤區二:太忙了,哪有時間看課外書(採訪對象:陳鼕鼕,男,高二學生)

我從來不看課外書,中外名著,我也打小就沒有接觸過。但是你不能據此斷定我不愛學習,相反,從我有記憶以來,我總一直在忙着,甚至遠遠比一般的同學要忙。

記得還在念幼兒園的時候,我的休息時間就只有週五一個晚上,可以看看動畫片,但是不能超過90分鐘。週六週日,我就在文化宮的各個興趣班學習,我學過繪畫、書法、鋼琴、吉他,從那時起,我就開始接觸英語。

記得高一的時候,有個朋友來我家做客。當他看到我的書架上一排一排花花綠綠的書時,大為感歎地説:“想不到你不是個書呆子嘛,知識面這麼豐富啊!”但是不過三分鐘,他又説了一句:“怎麼這麼多書,連一本名著也沒有啊!”

我還沒來得及答話,就被剛好送果盤進來的媽媽搶了先:“我家鼕鼕現在準備出國,外語要補的東西很多,沒時間看那些課外書。”

是啊,小時候,是不知道看,現在,是沒時間去看。

誤區三:名著該有保質期吧。(謝貝貝,女,高二學生)

在不少人眼裏,我應該是個熟讀“四書五經”的女生,因為我的文章常常在報刊上發表,甚至我還會寫成人的愛情小説。但我從來不看那些名著。儘管我每個月花在買報刊書籍上的錢絕對不低於100元,但是這些都是很實用的,我可以學到東西,這些東西對我寫文章很有幫助。

我第一次接到編輯電話的時候正念國中三年級,他問我:“你都看了哪些中外名著?”我説:“我從來不看那些,因為我感覺名著的語言習慣和我們現在的大不一樣了,如果看得多了,我還擔心自己模仿上了,那樣就有可能寫不出東西了啊。”

編輯沉默了好久才説:“孩子,你現在還小,不能功利,現在多讀些書,等你以後走上社會了,或者是等你寫過幾年文章之後,你就會明白,名著和流行小説、期刊之間的區別。”

我暗自感覺好笑,思想和老爸的一樣老土!顯然我們之間有了代溝。

我真搞不懂,名著真有那麼重要麼?寫名著的人和我們不屬一個時代,他們寫的是那個時代的文化,難道名著就沒有保質期麼?為什麼我們要擱下時下一些很不錯的“寫家”的東西不看,去看這些古董呢?有幾個人真能看懂啊?

個案採訪結束後,我很詫異:名著是良藥,又不是什麼洪水猛獸,為什麼時下中學生都要和名著劃清界線、勢不兩立?

首先可以肯定,只要處理得當,讀名著和考大學是沒有半點矛盾的。讀大學的時候,曾經聆聽過某博士生導師的講學,他研究的是自然科學領域,但是他的演講主題卻是———《淺談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關係》。在講座中,他風趣地談道:“若想考我的博士生,先準備好《老子》,想過我的答辯,先熟讀、讀通、讀精《老子》———否則我不會安排答辯的!”其實,從許多名人傳記、回憶錄中都可以看到,這些偉人們是如何成為偉人的,套用牛頓的一句名言就是“我現在之所以顯得很高大,那是因為我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何為“前人的肩膀”?在歷史長河中沉積下來的文化精髓也!

其次,為了準備出國沒時間讀名著。出國“留學”,這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我有個深圳的朋友,高中畢業就被送到了加州一華語學校,到國外去學漢語也算是奇聞,當時她理直氣壯地説:“有了洋學歷,還擔心回國找不到工作?”她是去年六月份回國的,一心以為拿了洋文憑,進雜誌當編輯記者應該不成問題,但是她錯了,直到筆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她仍然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沒有人買我的帳?不可否認,在某些學科領域,尤其是尖端學科,發達國家是要比我國領先———但是,也無需懷疑,在基礎學科上,我們也不落後於人家!西方的月亮並不就比中國的圓!慶幸的是,已經有不少媒體、評論人士在關注這一“拔苗助長”現象了。

再次,名著到底有沒有保質期?採訪中,謝貝貝同學很聰明地進行詭辯:沙丁魚會過期,麪包會過期,連保鮮紙也會過期———為什麼名著就沒有保質期?明白這兩類事物之間的本質差異就不難發現這是個詭辯了!沙丁魚、麪包、保鮮紙與名著的本質區別在於,前者是屬於外在的,後者是內在的,前者是物質,後者是精神。為什麼説名著不會過期?那是因為名著是經過歷史選擇的結果。

不管怎麼樣,中學生遠離名著是個事實,儘管記者的採訪不一定十分全面,但卻正好與上海譯文出版社的調查數據相吻合。

老師和家長:名著,讀還是不讀?是個問題!

85%的中學生不讀名著,究其原因,很是複雜,因為這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涉及到方方面面,沒有時間讀、讀了和大學聯考、會考又沒有多大關係、名著“晦澀難懂”等等原因都是當代中學生不讀名著的重要原因。在實用主義、功利主義、享樂主義充斥下,在“快餐文化”的漩渦中,一些青少年跟着浮躁的風氣走,撲向網絡、卡通。名著當然就被冷落了。但是,名著大都是經典,而經典是永恆的,有着永恆的價值和魅力,到底是讀還是不讀?

筆者有機會與某中學高二年級學生譚吉明(以下簡稱學生)和他的父親(以下簡稱家長)、某重點中學語文老師謝老師(以下簡稱老師)及菏澤某大學社會學教授陳斌老師座談了一次,下面記錄的僅是討論的精華部分。

筆者:譚同學你好!聽説你是學校社會調查小組的主要負責人,你們有沒有在中學生讀名著方面的情況做過調查?

學生:在我們學校做過。那是在教育部對全國中學生和大學生的名著閲讀問題做出明確規定之後,教育部把20部名著(針對高中學生)以教學大綱的形式確定下來。我們學校組織過一次調查,發現還是有絕大多數的學生沒有看這些必讀名著。

筆者:謝老師,能就中學生與名著談談你的看法麼?

老師:中學生熱衷於名著的確不多。這幾年,我們國家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動作是很大的,隨着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中學生熱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3e05e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