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有關學生的調查報告

有關學生的調查報告

隨着個人素質的提升,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類型。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學生的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學生的調查報告

有關學生的調查報告1

一、調查報告撰寫的內容與要求

一份完整的實踐調查報告應由以下部分組成:

1.題目

不宜超過20個字 ,可以設副標題,調查報告規範。

2.班級及作者名稱

學院名稱、系、專業、班級和作者姓名應在論文題目下方註明,學院名稱應用全稱,調查報告《調查報告規範》。

3.摘要

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為宜。摘要包括:

a)“摘要”字樣;

b)摘要正文;

c)關鍵詞;

4.正文

調查報告的字數一般至少1500字。

5.參考文獻

6.附錄

對於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參考價值的內容,可以編入調查報告的附錄中。

、調查報告的寫作細則

1.書寫

調查報告要用計算機打印,打印一律用A4打印紙。版式要求如下:標題(“小二”、 “黑體”居中),學院及作者名稱(“四號”“仿宋體”居中,學院名稱與作者名稱之間應空兩格),目錄(“二號”“黑體”居中):內容(“小四號”“宋體”),摘要(“四號”“黑體”):內容(“四號”“仿宋”),關鍵詞(“四號”“黑體”),正文內容(“四號”“宋體”)。調查報告文中漢字必須使用國家正式公佈過的規範字。

2.標點符號

3.量和單位

4.數字

調查報告中的測量、統計數據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在敍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數字。

5.標題層次

6.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一律放在文後,參考文獻按文中引用的先後,從小到大排序,一般序碼宜用方括號括起,不用圓括號括起,且在文中引用處用右上角標註明,要求各項內容齊全。文獻作者不超過3位時,全部列出;超過3位只列前三位,後面加“等”字。

有關學生的調查報告2

調查目的

在我國,隨着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大學生的消費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來越大,大學生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特殊消費羣體。本次調查主要是瞭解目前我校大學生消費狀況及消費心理,分析學生的消費構成,引導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調查對象

在校大學生

調查內容

學生收支情況,學習支出情況,一是消費情況,電子通訊情況,電子通訊消費情況,消費觀念。

調查方法:

採用問卷調查形式,針對在校大學生可能出現的消費現象設計問卷調查內容,並對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

調查結果與分析

1、 月消費總額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城市佔比重較小,大學生總體的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這一幅度,少於400元或多於1200元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少。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額基本是少於400元。貧困生的生活標準與消費能力與普通學生差距較大。

2、 飲食方面開銷大。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佔了絕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説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3、 平常購買學習資料的錢。在校大學生每學期購買學習資料的錢,10元以下的佔41。5%,10元~50元佔49。5%,50元~100元佔6%,100元以上佔3%。可見大學生平時買書的並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種資格證的學生外,一般不買教科書以外的書。

4、 通訊網絡費用過高。被調查人羣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 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高達100元以上。電腦的普及率在學校中也是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學校網費預算,每月收取網費20元,沒有電腦的同學每月的上網費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 當手中有餘錢時最願意選擇的消費項目。吃喝,旅遊,穿着打扮佔比重最大, 30%選擇儲蓄,5%選擇買書,1%選擇其他。可見民以食為天,吃喝還是主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學生們也重視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時尚成為部分學生的副業。女生中購買化粧品衣服的比重較大,男生用在交際娛樂方面佔比重偏高些。

6、 在校大學生在購買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識有所增強,更多的學生願意購買品牌較好的用品,特別是女生對衣飾化粧品方面。這也表明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整體上有所提高。品牌雖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們要結合自身的情況,以自身的需求為主,以質量為主。

7、 日常資金來源和家庭收入。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裏提供。其中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十個百分點。而有些學生對於外出兼職比普通學生有更熱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學生家庭月收入整體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學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xx 元居多,有8%還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分析結果:調查發現目前大學生消費情況呈現出這樣兩個主要特徵: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大學生消費水平的提高,表現為數量和結構兩方面的變化;二是大學生羣體內部的消費情況存在明顯差異。

大學生的消費構成跟與社會發展逐漸接軌。從調查中可至,大學生外出聚餐、請朋友吃飯、外出旅遊、通訊網絡方面的費用較多,儼然大學生圈子也成了一個小社會,大學生更多地意識到了要提早接觸社會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費方式,進而提早融入社會。而銀行卡、信用卡等消費方式逐步得到認可和接受,可見,大學生作為社會上一個活躍的羣體,雖然在經濟實力上未能跟上社會,但消費意識上卻早已和社會發展同步。

理性消費仍為消費主流。大學生的絕大部分支出是用於飲食方面,而娛樂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還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而不會沉迷於玩樂。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消費時都會較為謹慎,儘量精挑細選,不會一味求貴,或者只注重便宜的價格而不注重質量。所以較為理性的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

消費呈現向多元化發展。大學生在實現温飽的同時,也在服飾裝扮這一方面明顯消費。而作為飽讀聖賢書的天之驕子們,學習之餘也會不忘逛逛學習用品店和書店,為取得各類證書的補課充電也成了大學生的一個消費熱點。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取向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合理理財和儲蓄觀念仍十分淡薄。調查中,極少數的大學生會有規劃自己的消費組成的意識。他們大多會在不知不覺中地追隨了流行於校園中的消費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規劃。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都感覺錢不夠花,有許多的東西需要購買,只有少數的學生能夠有一定的積蓄。

對策與建議

針對大學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費,提出如下建議:。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做好開支計劃,控制自己的消費,養成節儉的好習慣。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費。正視自身消費現狀,養成良好的消費心態,注重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把握消費時機,學會利用很多大商場換季時衣服的低折扣銷售。生活費由父母按月給,不至於開學第一月就成為“月光族”。

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錢欲的人,出門前最好根據當天需購品的大致價格帶定量的錢。理性消費意識需加強,學會合理利用銀行卡,相對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費。不要盲目追求所謂的“高品位”,這會引起高消費,不適合學生的實際。

有關學生的調查報告3

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作為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舉措,作為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創新和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一直來深受學校的高度重視。社會實踐活動一直被視為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跨世紀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寒假期間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進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同時,實踐也是大學生學習知識、鍛鍊才幹的有效途徑,更是大學生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多年來,社會實踐活動已在我校蔚然成風。

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步入大學就等於步入半個社會。我們不再是象牙塔裏不能受風吹雨打的花朵,通過社會實踐的磨練,我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社會是一所更能鍛鍊人的綜合性大學,只有正確的引導我們深入社會,瞭解社會,服務於社會,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為今後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並有效的為社會服務,體現大學生的自身價值。今後的工作中,是在過去社會實踐活動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社會實踐活動範圍,挖掘實踐活動培養人才的潛力,堅持社會實踐與瞭解國情,服務社會相結合,為國家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出謀劃策。堅持社會實踐與專業特點相結合,為地方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為社會創造了新的財富。

而且自從走進了大學,就業問題就似乎總是圍繞在我們的身邊,成了説不完的話題。在現今社會,招聘會上的大字報都總寫着"有經驗者優先",可還在校園裏面的我們這班學子社會經驗又會擁有多少呢?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後畢業後能真正真正走入社會,能夠適應國內外的經濟形勢的變化,並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於是我覺得在這個暑假進行我人生的第一次社會實踐。

在這個冬天,我迎來了大學生涯的第一個寒假。這個假期我沒有選擇自己所學的專業去實踐,而是參加了中國電信舉辦的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活動,這個活動為期11天,在這11天中,我過的十分充實。在此次實踐過程中我學到在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它讓你開闊視野、瞭解社會、深入生活、回味無窮。也對自己一直十分想了解的3g手機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深入。社會實踐作為廣大青年學生接觸社會、瞭解國情、服務大眾的重要形式,對於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有着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次假期實踐我以"善用知識,增加社會經驗,提高實踐能力,豐富假期生活"為宗旨,利用假期參加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從社會實踐中檢驗自我。這次的社會實踐收穫不少。既於同齡人有了學習上的交流,也對社會,對工作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瞭解,真是受益匪淺。

通過這次的社會實踐我瞭解到,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麼所學的就等於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後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而且在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又加入了世貿,國內外經濟日趨變化,每天都不斷有新的東西湧現,在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機會的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挑戰,前天才剛學到的知識可能在今天就已經被淘汰掉了,中國的經濟越和外面接軌,對於人才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我們不只要學好學校裏所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從生活中,實踐中學其他知識,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已,才能在競爭中突出自已,表現自已。

短期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在這其中,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都將會讓我終生受用。回到家時爸爸媽媽也説我真的變了好多,變得懂事多了,孝順多了,脾氣也變好多了。學校讓我們去社會實踐真的很有作用,會讓我們從中收益匪淺。社會實踐讓我知道了,掙錢真的很不容易,也明白工作的辛苦,以後也不會再浪費錢了。

社會實踐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社會和大學一樣也是一個學習和受教育的地方,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有關學生的調查報告4

冬天,伴隨着冷風悄無聲息的來了,天氣轉涼,有人歡喜有人憂,為了解同滿分作文網學們冬天的禦寒方式,我做了如下調查報告。

我班人數20人,實際參與調查人數20人。

以下是我對“冬天的禦寒方式”做的調查統計報告。

一、秋褲:20人

百分率:100%

結論:秋褲可謂是禦寒的一大法寶,霸佔長老位置已久,如今雖趕不上潮流,但還是地位穩固,是愛美耍帥人士的一大勁敵啊!

隨機採訪(方同學):秋褲如孫悟空的緊箍咒一樣牢牢地套在我身上,它又不好看又顯腿粗,但奈何我母上大人那一輩是秋褲的重度愛好者,我也很無奈啊!

二、熱水袋:10人

百分率:50%

結論:喜歡熱水袋的人佔了一半,看來這地位還有待提高。

隨機採訪(衚衕學):我不喜歡熱水袋,雖然放在被子裏的確很暖和,但也有一定的安全隱患,而且質量不好還會漏水,那時候就很尷尬了……

三、空調/暖氣:6人

百分率:30%

結論:大多數同學還是不開暖氣空調的,畢竟付不起那麼昂貴的電費,也算節省資源。

隨機採訪(劉同學):我絕不開空調,打死也不開空調,空調那麼幹燥,把我如花似玉的小臉都幹起皮了,再説了,一條秋褲就能解決的事,幹嘛那麼麻煩呢?

四、運動:2人

百分率:10%

結論:怎麼那麼多同學都不喜歡運動哇!(其實作者也不喜歡,<害羞臉>)生命在於運動,同學們還是多運動運動,對身體好喲!

五、暖寶寶:14人

百分率:70%

結論:喜歡暖寶寶的人佔了大半,畢竟小巧又便宜,還能發熱的玩意兒,誰不喜歡呢?

隨機採訪(陳同學):我站中立吧,暖寶寶的確很暖和,我也經常用,但是暖寶寶裏面的化學成分很複雜,我其實挺怕的。

總得來説,我們班的同學禦寒方式各有千秋。在冬天,同學們一定要注意保暖,把保暖放在第一位,其次再考慮美觀問題,保暖美觀,兩者兼備就更好了。要開開心心,暖和舒適的過冬哦!

有關學生的調查報告5

一、調查問題

中學生的消費與消費觀雖已漸漸獨立,但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由於中學生所處於的年齡階段,既有叛逆又有彷徨,中學生的消費漸趨自主,但其經濟又不能獨立,學校應對學生加強教育,努力宣傳樸素的生活作風,引導適度的消費,健康的消費,家長應該積極配合學校教育,不能一味縱容,把握好度。社會也應對消費歪風與不正常的輿論進行糾正,規範中學生消費及消費觀,使中學生消費走入正軌。此項調查是對洛浦沙滘中學八年級學生的消費情況,從而能初步反映當代中學生的消費情況及問題。

二、調查範圍

番禺洛浦沙滘中學八年級學生

三、調查方法及時間

進行隨機抽樣方式對洛浦沙滘中學的150名八年級學生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調查採用了問卷調查的方法,本次問卷調查150份,有效問卷144份,完成率達到96%,時間為11月26日。

四、調查分析

調查男生佔了被調查總數的55.32%,女生佔了被調查總數的44.68%

分析調查統計如下表

(一)國中生零花錢的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有零用錢的學生佔了被調查總數的86.17%,沒有零用錢的學生僅佔13.83%。國中生零用錢每月多在50元以下,佔了被調查總數的65.96% ,50-100元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0.21 %,100-150元佔了被調查總數的5.32 %,150元以上佔了被調查總數的3.19 %。那麼中學生們的零用錢是從哪裏來的呢?他們的零用錢絕大多數來自父母,佔了被調查總數的78.72%;其次來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6.20%;自己打工而來的只佔了被調查總數的14.89%。其他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0.21%。現在的學生基本都是家裏的獨生子女,家長對自己小孩幾乎是百依百順,疼愛有加,即使自己再省吃儉用,孩子那裏總是應用盡有,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的好些呢?有些父母在孩子上學前總會在他們兜裏放上幾元錢,給孩子買些零食和學習用品。在孩子出門玩耍時也會給孩子準備一些花費,這些零花錢也是家長對自己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投資。只有極少數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來安排所以也不用什麼零用錢了。但是這些都是比較少數的家庭。所以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有零花錢,但是國中生年齡尚小,平時花費不多,加之國中學生的判斷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對較弱,家長們一般不會給小孩太多錢支配,只有在一些郊遊、外出時間較長的情況下才會相對更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時就每次給個幾元錢,以應付日常花銷和每日車費為主。因此大多數國中生的每月零用錢金額在50元以下。少部分學生與祖輩或其他親屬同住的,也會經常收到他們給的零用錢,這也是基於長輩對幼輩的愛護。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學生還會通過打工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同時也接觸了社會,豐富了社會經驗。但中學生的年齡相對來説還是比較小,能同意他們利用課餘打工的家長還是不多。大多數的家長還是比較疼愛孩子的,不忍心讓他們受苦。

(二)中學生零花錢的消費情況

(1)中學生零花錢的消費

調查數據顯示:雖然父母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們的這些零用錢大部分跟朋友一起消費,佔了被調查總數的64.89%,自己花去的佔了被調查總數54.26%,跟父母一起消費的只佔了被調查總數39.36%,其它的情況也佔了30.85%,只要他們想要一般都會給的,那麼他們都消費到那裏去呢?

(2)中學生零用錢的三大"流向":購書、儲蓄、買零食

調查結果顯示:零用錢用來購買書籍的學生人數佔了被調查總數的38.30%;進行儲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77.66%;買零食、飲料等佔了被調查總數的39.36%,這3類用途的中選率明顯高於其他用途。而玩遊戲(包括一些家庭用電腦遊戲)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3.40%;體育運動花費佔了被調查總數的18.08%用自己零用錢買衣服的(包括服裝和鞋類) 佔了被調查總數的19.15%。大多數的家長認為書籍是學生成長的精神養分,現在的文化書市也較為繁榮,課外的,課內的;娛樂性的,電腦知識類的;趣味愛好類的,文學小説類的,等等書籍在圖書市場上都能買到,所以家長對於孩子購買書籍也持贊成態度,總希望孩子能多長知識,所以書籍消費成了學生零用錢的一大消費方向。他們購買的書籍大部分是報刊雜誌、接着是漫畫書分別佔了被調查總數的43.60%、34.04%。大多數中學生們都把自己的零用錢用在了購書上,這實際上是中學生們對於文化消費的一種表現,許多青少年們朋友對未來生活充滿着渴望,因此許多青少年通過各種各樣的書籍來填充自己的業餘生活和精神需要,這一現象應該引起家長們的注意。

(三)、中學生的消費風格及消費觀

現在的學生課餘生活豐富了許多,市場經濟已經使得消費領域無孔不入。無直接經濟的學生也成了許多商家的目標羣體。可是中學生在父母的監督下他們的消費觀大有改進肆意揮霍只佔了1.06%,看到合適的就買,相信自己的眼力佔了37.23%,能省就省的佔了36.17%,做好消費計劃也佔了32.97%,現在學生經濟正在迅速發展:雜貨店、文具店、書店、網吧、小吃攤、電腦遊戲光盤店等等一應俱全,五花八門。市區一些商業街上也開出青少年用品專賣店,無疑都是瞄準青少年學生這一消費羣體,不少知名運動品牌也把這一羣體作為重點消費對象。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學生消費市場上也在進一步啟動。但是中學生在購買也會開始考慮在經濟條件允許下,可以考慮佔了被調查總數的60.63%,沒什麼看法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8.7%,不應該買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11.70%,不會因價格貴而不買的只佔了被調查總數的7.45,他們同樣要考慮商品的用途及價格它們分別佔了被調查總數的69.14%、61.70%,款式及包裝和是否符合時尚潮流的是他們接着要考慮的因素分別佔了佔了被調查總數的46.80%、38.80%,現在他們購買時看到合適就買,必要時才買,分別佔了被調查總數的46.80%、35.11%,接着才是喜歡才買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7.66%,求異心理的只佔了被調查總數的3.19%。這可以證明他們的消費觀大有改進,不會盲目的消費。

(四)中學生消費後的理念

在這次的調查中發現青少年的零用錢花費中,更有計劃不會亂花錢,也知道他們的錢花到哪裏去,會自己系統的結算和間中的結算分別佔了被調查總數的44.68%、27.60%從來不會的和沒有的分別只佔了被調查總數的 13.83%、11.70%,和朋友消費時的付款情況:aa制佔了被調查總數的50 %,請客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3.40 %,其它情況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7.60 %。

五、調查結果

現在的消費市場上,我國目前中學生人數高達7300萬,中學生作為一個消費團體漸漸被注意。雖然沒有大學生那麼多的空餘時間,可是中學生也有我們獨特的消費觀念,我們一方面有着課業的壓力,經濟上沒有獨立;另一方面我們有着自己的消費需求,有時為了得到有些自己很想得到的我們可以花時間和盡力想盡一切辦法去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樹立一個正確的消費觀是在中學生心智發育是十分重要的。如今的中學生已開始有獨立消費行為,我們一般每月都有一筆固定的消費資金(零用錢),有了經常性的獨立購買活動,並且對家庭消費也具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六、調查建議

調查和分析中學生羣體的消費心理狀態,對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一定的參考意義。國內在消費觀念上還是比較落後,家長總希望在自己的保護傘下為孩子營造安逸舒心的成長環境,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但在教育上可別大意了,"拔苗助長"不行,過於"精心呵護"更不可取!要時刻關注孩子們的心理狀況變化,要通過各種形式,大力宣傳中華民族吃苦耐勞、自強不息、不懈奮鬥的美德與當代先進人物艱苦創業勇於拼搏的精神。

有關學生的調查報告6

古印度有句諺語:“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意思是説,習慣是一切活動的根基。一個好習慣,可以使你受益終生,一個壞習慣,也可能貽害一生。對於中學生而言,習慣的好壞更是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成長;而行為習慣如何,也確實在某種程度上代表着一所學校的德育水平。為了準確評估我校的實際德育成效,我特地進行了學生行為習慣的問卷調查。

本次調查共設計問題35個。其中1——8題是關於儀容儀表和個人形象的。調查結果顯示,雖然有72%的學生對於學校常規儀容儀表檢查持反對意見,但80%的學生表示,他們是遵守學校相關規定的。近70%的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重視自己的儀容儀表,而“非常重視”和“不重視”兩個極端表現的學生人數分別佔19%和12%。83.4%的學生認為外貌對於人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而認為“影響非常大”和“沒有影響”的學生分別佔11%和5.6%。這説明,學生對於儀容儀表的認識還是相對冷靜和理性的。64.3%的學生認為過於社會化的着裝對於中學生而言是不合適的,態度中立的學生佔21.4%,支持者只有14.3%。對於在體育活動中赤膊的男同學,則有過半數學生認為不妥。這兩組數據説明,多數中學生對這一問題具有正確的價值判斷。而關於穿着打扮、髮型和首飾的問題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認為,學校對於儀容儀表檢查的要求過於嚴格。

本次調查的9——19題是關於校服着裝的。校服是由學校規定的統一樣式的學生服裝,中國小普遍穿着。眾所周知,校服最早出現在日本。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困難家庭的學生不會產生自卑感,同時也不使那些家裏生活條件好的學生在學校炫耀,於是,有的學校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着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校服成為一種社會共識。從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我國的校服主要是制服式;三四十年代,中式旗袍進入校園,成為女生們的新寵;建國以後,因為特定的歷史原因,校服基本絕跡,我們上學時,一有重大活動,基本上都是“白襯衣、藍褲子、白色運動鞋”;到八十年代,校服重回校園。但出於經濟原因和實用原則,絕大多數學校的校服採用了運動服樣式,顏色主要有藍,紅,綠,白等,面料以滌蓋棉,金光絨等為主。1993年,國家教育委員會印發的《關於加強城市中國小生穿學生裝(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認為,校服“是一項對中國小生具有多種教育功能的工作。”關於具體功能,文件表述為“是為了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貫徹中國小生的日常行為規範,優化育人環境,加強學校常規管理。”可見,我國校服實施的一個前提是為了發揮其德育效果。此外,學生是否願意着校服往往體現出他們對學校的歸屬感。因而,本次調查,我將校服作為一個重要的項目列入其中。

調查結果顯示,有近70%的學生不願意穿着校服,而對現有校服感到不滿意的學生居然超過70%,願意在生活中穿着校服的學生只有3.2%。在校服數量上,學生選擇最多項的是“三套以上”,這應該與學生追求個性獨立的性格特徵有關。同時,在校服設計上,最多學生的選擇是“舒適、寬大、透氣”,最少的選擇是“經濟實惠”,可見,學生似乎斌更不擔心費用的壓力,相信,如果家長們來做選擇,會有不同的結果吧。在款式的選擇上,有45%的學生選擇了日式,38%的學生選擇了西式,只有15%的學生選擇了運動服。對於校服的問題,39%的學生選擇了“缺乏性別區分,男女都一樣”,15.1%的學生選擇了“質量太差,穿着不合身、不透氣”,13.5%的學生選擇了“款式陳舊,無法體現中學生的特點”,26.2%的學生選擇的是“討厭一套校服,需要理由嗎”。不要以為最後一個選項是惡搞,很顯然,這一部分學生是缺乏對學校的歸屬感。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校服的意見,主要還是款式。校服的款式可以由學生自主選擇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與校徽、校旗一樣,校服也是學校的標誌之一,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校服的款式顯然應該是有一定固定性的,不可能快速的換來換去。但在細節上作出一些調整,使其稍微貼近學生的審美要求應該還是可以做到的。

關於校服的質量,我們也要面對成本控制這個尷尬的問題。雖然學生們似乎並不是很在意校服的價格,但奢侈化顯然也是不可能的。先不説家長的意見,這首先就與德育本身的要求不符。同時,學生的一套校服往往要面對三年的不斷成長,面對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環,面對各種活動的不同場合以及體育課等課堂的具體要求,所以,幾乎可以説,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做到穿着舒適的。從這點上看,“鬆垮、不合身、不舒適”幾乎就是我國校服的本質屬性。所以,我們應該理解這樣一套寬大而不透氣、往往“冬天冷、夏天涼”的衣服穿在身上的感受。

除去以上兩個原因,學生着校服意願的低下仍然值得我們警惕。同時,相反地,在校服的設計上,能不能從款式、質量上的細微處替學生着想,是不是影響着學生對學校的認同度和歸屬感呢?

英國校服款式經典、簡潔大方,中學生必須穿着正統西式校服,男生為正統西裝、正規皮鞋、需要佩戴領帶;女生也是統一西式正統服裝、正規女式皮鞋、必須佩戴領花。在配以花樣繁複的校徽和帽徽,這些細節很好地詮釋了言行自制、緘默含蓄的精神。而這種經典的服裝風格也潛移默化地影響着英國學生的風度、氣質和審美。同時,英國位於北緯50度至60度之間,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這種温和的氣候使男褲、女裙的着裝成為可能。

日本的校服對學生來説不僅僅是學校的標誌,而且是時尚潮流的風向標。許多女學生畢業後仍然喜歡三五成羣地穿着校服外出,可見她們對校服的喜愛程度。日本校服成功之處在於款式設計:男生校服陽剛帥氣,女生校服嫻雅可愛,這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日本中學生樹立了健康的性別意識。同時,日本校服設計有着強烈的與時俱進意識,能夠隨着流行的變化,不斷汲取時尚元素對校服改進,這種設計有效地提高了日本新一代年輕人的審美水平,也符合學生積極向上的現代意識。與英國相似,日本冬季氣温平均在 5攝氏度左右,這種相對較為温暖的氣候保證了日本女學生可四季皆着裙裝而不覺得寒冷或不適。

韓國人崇尚“勤勉、樸素、博愛”,腳踏實地、不浮躁、不逾矩、忠於職守。因此韓國人也非常注重制服類服裝。儘管韓國氣候四季分明,但中學校服並未因寒冷而捨棄男女生的性別差異,韓國女生冬季校服下身依然着及膝裙,以保暖的毛質緊身長襪代替長褲,這樣既注重了校服的保暖性,又保證了款式的美觀和男女校服的差別。各校的校徽一般以機繡的方式繡於校服上衣左胸位置。有些學校的校服還有統一的配飾,如帽子、長襪等。

上世紀90年代,美國長灘學區在實施校服政策後的第二年發現了巨大的變化,其校園犯罪率、打架事件有明顯的下降。美國教育部當年的報告認為,校服政策的實施有助於改善學校安全狀況和學習環境。隨後,美國時任總統克林頓在一次演講中建議美國公立中國小統一校服,以保證學校的安全。這次演講在全美引發了一場關於中國小生是否應該統一着裝的激烈辯論。支持者認為校服可以使學校更安全,並改善學校出勤率和提高學生的成績。反對者認為統一校服的做法與美國教育鼓勵個性化發展和注重創造性培養的理念背道而馳。強制校服侵害了孩子的憲法權益,因為孩子有權自由支配自己的外形離,而且校服限制了學生自我表達的能力,會降低學生自尊感。針對這些疑問,研究者隨後進行了一系列的相關的研究,但得出的結果並不一致,甚至是相反。爭論還在繼續。

從上述各國情況,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首先,我國校服實施的一個前提是為了發揮其德育功能,但是事實上,校服能否發揮作用,發揮了多大的作用,需要具體研究。如果具體執行存在問題,那麼作用恐怕就會很小,甚至可能相反。要強化對校服滿意度的跟蹤,注意實際效果與實施初衷是否有偏差,出現問題應該及時糾正。

其次,校服作為一種制服,除了要滿足學生基本的生理需求以外,還有着一定的符號意義。這種符號意義對穿着者心理上會產生作用,如校服的統一性可以對強化學生“我們”意識或夥伴意識,增強組織內部團結;校服的標識性可以使學生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所屬的組織和與其他組織的差別,提高學生的組織歸屬意識等等。而學生心理上的這些變化恰恰是校服的教育功能發揮的關鍵。因此,加強校服的符號意義教育,對校服功能的發揮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最後,學校強制推行校服着裝,硬性規定學生在校必須穿着校服,而且校服樣式單一、功能性差、舒適性不足、色彩單調、面料性能差、號型不規範、定價無法讓人信服等問題,使學生和家長多表現出對校服不滿意,進而傷害到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針對這些問題,加強與學生和家長的溝通,促進校服的推行和校服功能的發揮。

本次調查的21——35題是關於學生文明禮儀的。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古人荀子曾説:“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由此可見,禮儀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形式,講究禮儀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內涵就是人與人之間要團結友善、和睦相處。因而,學生日常的文明禮儀情況可能比我們做的前兩個方面更能凸顯德育教育的成效。

在調查中,只有21.4%的學生認為在家裏和朋友面前,禮儀是很重要的;有三分之二的學生在打電話時,沒有讓對方先掛電話的意識;有一半的學生不知道宴會中主賓的席位應該在什麼地方;只有40%的學生在生活中經常實用敬語;大約四分之三的學生不注意自己説話的音量。但知道不應該在深夜給別人打電話超過80%,知道不應該在午休的時候去打擾別人的學生超過60%,認為個人衞生和衣着容貌是禮儀的學生均達到了百分之百。最有趣的是第29題,題目為訪友時,事前約好後,應什麼時候到達。居然有35%的學生選了“提前到達”。估計是很多學生沒有理解“訪友”的意思吧,錯誤地以為是前去赴約了。最後,有過半數的學生對中學生的禮儀現狀表示不樂觀,只有7%的學生認為很好。上述的情況説明,學生們普遍是重視文明禮儀的,也很清楚他們的現狀,但他們的禮儀知識相當零散,缺乏學習禮儀常識的機會。這也許可以成為我們德育工作的一個突破口。

很遺憾,因為時間關係,我的這次調查很倉促,問題設計不很周到,而且中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一個重要方面——勞動沒有能夠被涵蓋在裏面。如果加上這一方面,問題總量肯定會超過50題,調查時間和統計時間都會大大拖延,不能不視為一個極大的遺憾。但以現在的結果來看,德育教育的目標和成效之間確實卻在較大的差距,需要改進。

有關學生的調查報告7

在校大學生兼職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20xx年xx月xx日

調查地點:學院

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

調查內容:關於在校大學生的兼職情況,以及其中所反應出來的問題。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

一、目的:現在社會上普遍反應大學生兼職眼高手低,所以身為大二學生的我,對於社會充滿了好奇,但是又不能充分體驗找工作是如何的艱難,恰好大學生的空閒時間很多,老師要求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又要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而兼職是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對此,為了瞭解大學生對兼職的看法以及選擇兼職工作的類型等,特開展了此次調查活動。

二、調查結果:數據統計38%的同學對做兼職持良好、贊成的態度,並且66%的人都有兼職的經歷,這些同學做兼職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鍛鍊自己的能力,積累社會經驗,當然,也有22%的是為了賺點生活費,減輕父母的負擔,這22%的同學中,月生活費在300-600元左右佔大多數。2、40%的同學認為兼職會影響學習,40%的同學認為合理安排就不會影響學習,而48%的同學會在寒暑假做兼職。3、 92%的同學選擇兼職工作的類型是派發傳單、做促銷和禮儀。極少數同學則會選擇模特兒和家教等兼職工作,80%的同學獲得兼職信息主要是通過熟人介紹和兼職中介推薦。隨着現在網絡信息的快速發展,50%的同學願意在網上做威客網絡兼職、付費調查兼職或者做網店代理兼職。

三、數據分析

1、絕大部分同學對兼職持贊成態度,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鍛鍊自己的能力和積累社會經驗,而是由於家庭經濟原因而選擇做兼職的同學卻很少。

2、有一部份的同學認為做兼職會影響學習,這就要求同學們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要得次失彼,所以建議同學們最好在寒暑假等長假時期做兼職。

3、既然做兼職的目的是為了積累經驗,那就要選擇能鍛鍊自己能力的兼職類型,如果是經管系的,可更多地考慮促銷方面的工作,學習旅遊管理的,可選擇促銷、禮儀和餐飲等多種工作,與此同時,也要提高自己的警覺性,小心兼職騙局。

四、總結:大學生可適當地、適時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兼職工作,這樣可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豐富大學生活,提高自身能力,但也要正確看待和對待兼職,要有選擇性,不能把兼職看的比學業還重,更不要佔用大部分的學習時間,應該掌握好尺度。

在校大學生兼職調查報告

調查目的:時下,大學生通過利用課餘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有的卻認為掙錢並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瞭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後的就業大有裨益。

調查對象: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大學生社會實踐已成為培養合格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決不能忽視或放棄大學生社會實踐。

調查內容:本次調查通過對大學生有否參加過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相符,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習中獲得了什麼等問題進行展開。

調查結果:從調查中發現,許多大學生都認為兼職是大學生的第二個“課堂”,通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麼職業都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學生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可以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現在都成為了大學生們可以接受的工作。

兼職已成為許多大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兼職現象在大學校園中非常普遍。在這條路上,我們該怎麼走,又該走向何方?我們就同學們兼職的目的、途徑、工種、經歷及影響進行了廣泛的問卷調查

看待兼職的態度

從有無必要兼職大部分學長都忠告計劃做兼職的同學,學習才是大學裏最重要的事,兼職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也值得去做,鍛鍊為主。長期的兼職,最好是在寒假或暑假時參加。來看,分別有46、9%的男生,52、9%的女生認為大學生兼職非常有必要,而認為大學生沒必要兼職的均佔0%。從年級來看,一年級,三年級分別有30、9%%的同學認為大學生兼職非常有必要,其餘同學均認為可有可無。同學們兼職觀念的現狀兼職在大學校園中非常普遍。從調查的結果來看,100%的同學在大學期間做過兼職。在問做兼職及大學生有必要嗎,86%的同學持肯定意見。做兼職似乎成了大學生的必修課。

從事兼職的目的及收穫

做兼職的目的是什麼呢?分別從男生女生的具體情況來看。男生:僅僅為獲得金錢做兼職的男生佔總的男生人數的15%,選擇培養能力的男生所佔比例也僅僅是25%,女生:為獲得金錢做兼職的女生則佔10%;選擇培養能力的比例為25%,男生女生選擇其他的人數相同都佔5%。大多數同學選擇二者兼有。可見,做兼職不僅僅為了賺錢,更多的同學是為了接觸社會,可以拓寬交際面,積累社會經驗,為鍛鍊能力,為今後的工作奠定基礎,。當然有些比較貧困的同學考慮更多的是增加自己的生活補助,為了緩解經濟壓力,減少家庭壓力。總而言之,絕大部分同學從事兼職的目的比較明確,認為兼職的收穫主要是賺錢和積累社會經驗,少數同學認為可以廣交朋友,拓寬交際面。找好學習與兼職的平衡點,敢於嘗試有一定知識含量的兼職。這才是我們學習知識和實踐知識是兼職的過程和目的。

男生中為鍛鍊自己而選擇做兼職的佔了大半,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女生兼職為賺錢的佔了大半。在調查中有許多女生表示家庭經濟困難,做兼職是為了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

從事兼職的男女比例

此次的問卷調查,在男女、年級上的分佈比例,可以説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首先,男女比例分別是52.0%和48.0%;男女生在兼職的主要目的上存在着很有意思的差別:男生衝着錢去做兼職的,佔被調查男生總數的43.9%,女生的這一數值是53.9%;男生兼職為鍛鍊自己的,佔被調查男生總數的52.4%,女生的這一數據是41.5%。

從事兼職與學習之間的關係

至於如何協調兼職和學習的關係,在被調查學生中,在“你是否利用上課時間去做兼職”這道題上,40個人填答了。在有填答的學生中,25%的學生選擇有過,次數不多,75%的學生則選擇了沒有。可見為了兼職而去翹課的情況還是存在,看來如何協調好兼職與翹課的關係不容忽視。在對上題中所提到的“翹課”的學生的“翹課頻率”調查中,40個人填答了,從填答的40個人看,男生選擇一般的佔了10%,很少的佔了25%,從不的佔了65%。女生則分別為一般5%,很少15%,從不80%。創新意識,而後要有能力,更要把握機遇。但無論如何,要正確處理好學習與兼職的關係。機遇在於把握,前提是要有創新意識,敢於嘗試。學習與兼職的統一,需要我們找好兩者的平衡點,多嘗試能夠鍛鍊能力、實踐知識的兼職。

從事兼職的類型及範圍

大學生做兼職,主要是從事在校勤工儉學、做家教發傳單、促銷員、業務員、飯店服務員等服務性工作。當然,也有部分同學做其他相關自己專業領域的工作。從性別來看,分別有45%的男生,45%的女生做過家教發傳單等服務性工作,分別有10%的男生,5%的女生做過在校勤工儉學的工作,分別有15%的男生,5%的女生選擇實習。同時,還有30%的男生,45%的女生選擇其他等兼職工作。總的來看,同學們兼職的種類比較單一,而且性別差異較大。經分析,原因有二:一方面,時間有限,同學們只能選擇耗時少,收入較高的工作;另一方面,社會經驗較少,工作能力有限,諸多用人單位不予考慮。

此外,家教和勤工助學被評選為最穩定的兼職,家教和勤工助學是由家長和學校支付,故可信度較高,不失為兼職的最佳選擇。促銷成為最有鍛鍊效果的兼職,眾多兼職高手也是從促銷練起的,所以如果你兼職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鍛鍊自己,那麼促銷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有兼職高手告訴我們,他們大部分成功的兼職都是自己主動尋找的,無論是找兼職,還是做兼職每一個過程我們都應該主動地去跟別人聯繫,主動做好應該做的事,讓老闆放心,同事開心。

從事兼職的時間安排

在問及什麼時候做兼職時,35%的男生、55%的女生選擇在週末時間兼職。45%的男生、40%的女生選擇在假期裏面兼職。10%的男生、5%的女生則選擇了其他時間兼職。其中還有15%選擇在午休時間。

學生合法權利需要重視

很多同學想從事兼職,卻苦於找不到可以信賴的機構。在回答“兼職過程中遭遇欺詐你怎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時候,50%的男生和45%的女生選擇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5%的男生和45%的女生選擇告訴家人、朋友。20%的男生和5%的女生不追究、自認倒黴。其餘的5%的男女生選擇自行報復。

在中介市場魚龍混雜,大學生兼職利益如何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個大問題。調查顯示,有將近百分之五十做過兼職的同學沒有受騙,但也有多達百分之四十的同學有過受騙經歷。遇到這個問題的同學,最直接的解決辦法是撥打110或315消費者會,一般中介為了長期經營考慮,只要有關部門介入他們都會歸還中介費。法律界人士提醒同學們,最好與中介籤合同,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如果沒有任何問題,最好不要輕易交中介費,以防上當。

兼職所得收入

對於大學生兼職所獲得的收入來看:大學生期望的工資都不是很高。以男生為例:85%的男生期望的工資要求符合一般標準即可。可見,大學生的兼職市場是非常廣闊的,大學生的素質相對較高,希望的工資也不是很高,並且選擇從事的行業大多是居民<家教>以及商家所急需的,以節假日最為突出,商家可以利用高素質的“廉價”勞動力為自己服務。

家長對於子女兼職

在調查過程中,家長對於子女在外兼職打工的情況大都不瞭解。60%的男生及85%的女生兼職是家人知道的,而40%的男生及15%的女生兼職是家人所不知的。大部分學長都忠告計劃做兼職的同學,學習才是大學裏最重要的事,兼職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也值得去做,鍛鍊為主。長期的兼職,最好是在寒假或暑假時參加。

總體來看,大多數家長基本同意子女從事兼職,主要是出於安全方面的顧慮。

兼職是弊還是利

覺得在校大學生打工是利大於弊的回答yes的佔80%,回答no的只佔20%。也許正是因為這種認識,大部分同學都選擇做兼職。

大學生找到一份兼職工作,尤其是一份令自己滿意的兼職工作,無疑是件好事:一方面,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會使大學生獲得一種心理滿足感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成功體驗,這也會促使大學生在自我完善方面更有動力,更加積極努力;另一方面,兼職是大學生提前融入社會的途徑,可以在兼職工作中鍛鍊自己與人相處、與人合作的能力。高校也應該加強對學生兼職的管理和指導,通過勤工助學中心等完善服務,拓寬兼職的渠道,引導大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和一種正確的方法兼職,使大學生處理好兼職和學習的關係,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做好兼職工作。

在校大學生兼職調查報告

據不完全統計,大學生有75%以上都有過兼職經歷,全國百萬大學生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勞動力市場,而同時有些不法公司,中介又利用學生社會經驗不足,騙取中介費用。行走在寧靜大學校園,你一定能夠看到牆壁上、宣傳板上、櫥窗內形形色色的廣告,是機會還是誘惑?面對“急聘”、“招募”、“家教信息”……我們該何去何從?為此本刊聯合南農學通社記者團就大學生兼職狀況做了一次廣泛的問卷與網絡調查。

此次調查我們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71份,有效率達85.5%。網絡問卷瀏覽量將近1000,在各高校論壇產生了積極的反響,在此基礎上我們做了如下分析,希望對廣大想做或已經在做兼職的同學有所幫助。

男生兼職多半為鍛鍊自己

學工處心理輔導老師表示:“可能是男生更有遠見”,同時他又補充道:“也許是因為女生比例比較大,貧困生相對較多造成的。”

而在年級的分佈上,主要是以大二大三為主體,這基本上是出於對現實情況的考慮:大一新生剛跨進大學校門沒多久,有兼職經歷的人還不是很多,同時,大四的學生,由於忙着各自前程,並且畢業在即,較難實施調查。

學生的合法權利需要重視

在被調查學生中,在“第一次兼職的時間”這道題上,165個人填答了,還有6個人沒有填答。在有填答的學生中,大一就開始兼職的學生佔到了57.0%。第一次找兼職,大部分的學生還是通過學生兼職中介,在調查中,這一比例佔到了45.0%,而由同學介紹、自己找、學校勤工助學找到兼職的分別是24.0%,18.1%,9.9%。

比照其中的兩個數據,記者發現裏面隱藏着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有57%的同學從大一開始兼職,而同時又有45.0%的學生,第一次是通過學生兼職中介找工作的。就以上兩個數據看,其實,整個學生兼職中介還是相當有市場的。但中介市場魚龍混雜,大學生兼職利益如何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個大問題。調查顯示,有將近百分之五十做過兼職的同學沒有受騙,但也有多達百分之四十的同學有過受騙經歷。

遇到這個問題的同學,最直接的解決辦法是撥打110或315消費者會,一般中介為了長期經營考慮,只要有關部門介入他們都會歸還中介費。法律界人士提醒同學們,最好與中介籤合同,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如果沒有任何問題,最好不要輕易交中介費,以防上當。

在兼職次數調查這道題上,只有133個同學填答,33個同學沒有填答。從調查結果看,做兼職次數最多的同學多達10次,而平均兼職的次數是2.33,絕大多數同學僅做過一次兼職。

家教和勤工助學最有保障

至於如何協調兼職和學習的關係,被調查學生中,在“為做兼職,可曾逃課”這道題上,170個人填答了,1個人沒有填答。在有填答的學生中,表示翹過課的佔了31.2%,可見翹課比例還是相當高的,看來如何協調好兼職與翹課的關係不容忽視。在對上題中所提到的“翹課”的學生的“翹課頻率”調查中,65個人填答了,有106個人沒有填答。從填答的65個人看,大部分人選擇了很少,這一數據佔到了64.6%,另外表示其翹課頻率一般(每週一兩次)的佔26.2%,表示經常翹課的(每週3次以上)的佔9.2%。

大部分學長都忠告計劃做兼職的同學,學習才是大學裏最重要的事,兼職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也值得去做,鍛鍊為主。長期的兼職,最好是在寒假或暑假時參加。

此外,家教和勤工助學被評選為最穩定的兼職,家教和勤工助學是由家長和學校支付,故可信度較高,不失為兼職的最佳選擇。促銷成為最有鍛鍊效果的兼職,眾多兼職高手也是從促銷練起的,所以如果你兼職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鍛鍊自己,那麼促銷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採訪中,有兼職高手告訴記者,他們大部分成功的兼職都是自己主動尋找的,無論是找兼職,還是做兼職每一個過程我們都應該主動地去跟別人聯繫,主動做好應該做的事,讓老闆放心,同事開心。

在校大學生兼職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打暑假工和做兼職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的首選。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除了賺點小錢,減輕家庭負擔;而且學會接觸各類社會人士,豐富社會經驗;不浪費空餘時間,理論結合實際,也是為今後工作打基礎。

二.調查對象:

三.調查內容:

四.調查結果:

我們是年輕人,我們不可能與世隔絕,也不願成為死讀書的書呆子,這是眾多大學兼職生的共同心聲。因此許多大學生都認為兼職實習等是大學生的輔助品,通過兼職、實習等能感受到學校沒有過的壓力和感受,也可以學到在學校學不到的許多寶貴的東西。不論是什麼職業沒有層次,都能在其中學到許多東西,有它的利與弊,有可以汲取的地方與不可汲取的地方,要看本人是這樣看待的了。有的大學生認為只要是有報酬,就算是與自己所學的專業不相符,只要可以令他們接受的工作,可以勝任,他們都會去做。

五.調查結果分析:

後的大學生與80前的大學生大相徑庭,不論是生活環境還是經濟條件,還是自身的價值觀,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較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因此,沒有人選擇反對大學生兼職、打暑期工或實習,大家都認為只要不影響學習能夠積攢經驗可以為以後的工作打基礎。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説,應當刻苦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運用知識的技能。不能否認有過打工經歷的同學,看起來要比其它同學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但對於學生,社會適應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標,大學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學業結構的搭建,即知識結構、專業結構的搭建,為了打工影響甚至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如果不能確保自己的學習不受到影響就不要考慮兼職。其中有的大學生表示他們曾在兼職期間,由於學習時間大量減少,最終在期末考試中掛科了,用他自己的話説就是得不償失.而且免不了有居心叵測的人用兼職的幌子來欺騙涉世未深的大學生,這樣一來,大學生的財產人身安全便得不到保障了。現代社會急需綜合型的人才,它需要你具備專業知識之外,更需要你有良好的實踐動手的能力。畢竟,給我們一本書我們可以記很多知識,可過不了多久我們便會忘記;然而給我們一份工作,我們做好它,留下便是不可磨滅的經驗。畢竟大學生畢業之後,只能做一些與專業知識相關的職業了,而現在選擇兼職打工可為大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更能豐富大學生的人生經歷!他們需要在打工中磨練自己,鍛鍊自己!

六.結果和建議:

通過調查,同學們大都希望在大學期間從事兼職工作,家長們基本同意子女兼職並予以支持。在兼職過程中同學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由於缺乏經驗和社會閲歷,不知如何應對,有些同學還被欺騙過。但也有一部分同學善於交際,能力突出,能夠將兼職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另外,同學們一致認為學校應該成立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鼓勵指導同學們從事兼職,使大家在豐富課餘生活的同時,既鍛鍊了能力,又獲得了一定的報酬,為以後的就業做好準備。

大學生找到一份兼職工作,尤其是一份令自己滿意的兼職工作,無疑是件好事:一方面,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會使大學生獲得一種心理滿足感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成功體驗;另一方面,兼職是大學生提前融入社會的途徑,可以在兼職工作中鍛鍊自己與人相處、與人合作的能力。高校也應該加強對學生兼職的管理和指導,通過勤工助學中心等完善服務,拓寬兼職的渠道,引導大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和一種正確的方法兼職,使大學生處理好兼職和學習的關係,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做好兼職工作。

有關學生的調查報告8

  大學生就業問題成為當前最突出的社會問題之一,引發了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與此同時以往的“天之驕子”們在淪為“普通勞動力”後不得不試着改變自己的就業方式與就業觀念,以在就業這場沒有硝煙卻異常慘烈的戰爭中求得生存的機會。為了能較深入、準確地瞭解大學生就業的狀況,為以後就業工作作好準備,在暑假期間,我們通過就大學生就業方式與就業觀念的變化作了相關調查。

一、就業觀念現狀

1、首要目標是實現就業。當前緊張的就業形勢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已不求自己對工作喜不喜歡或對不對口,只要可以實現就業就已經覺得不易了。根據網上社科院的調查樣本顯示,已就業者總體滿意度為近38%,有35%的人認為工作一般,僅有約27%的人表示對工作滿意。對現有工作不滿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工作性質及內容、薪金待遇、人際關係三方面。從而反映出反映出所學與所用之間,學校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對人際關係的不滿意反映學生初入職場時對社會的不適應,人際交往能力欠缺。此外,約70%的受訪者認為當前就業形勢嚴峻不好找工作。對於“對未來的就業前景是否存在焦慮情緒”的提問,有56%的受訪者表示非常焦慮。

2、繼續深造,緩解就業壓力。當就業成為問題,大多數大學生願意選擇繼續深造作為緩兵之計,當前本科生的畢業人數在逐年成倍數的增加,大家的競爭和生存壓力加大,而很多希望得到“熱門職業”的學生為了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有高人一籌的資本,加入到報考研究生的隊伍。在調查中,有38。46%的人選擇畢業後報考研究生,這些人中有不少人充分利用各種渠道,以便及時獲得考試信息,參加學校組織的考研培訓。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則在2—3年,也就是他們研究生畢業之後進入到就業市場中;如果沒有如願考上,就意味着要以求職經驗上的劣勢加入到就業大軍中來。

3、先就業再擇業,也就是為了積累經驗,彈性就業。有一些畢業生在畢業之後到處打短工,頻繁變換自己的工作崗位;有一些則是因為用人單位或個人的原因,時而應聘,時而解約。這些人並不會因此而產生自卑觀念,反而會因為經驗的增加而感到含金量增多。

4、就業途徑多樣化:通過報紙廣告應徵、網上求職。通過報紙廣告應徵是目前求職的主要途徑,成功的概率約為50%以上。根據在網上搜集的資料顯示有近2%的人則是通過網上求職成功就業,但是就目前來講,網上擇業對於大部分的人才與企業之間的溝通還不能大規模地推廣,尚有一些技術、設備條件和信息上的限制。通過人才市場或職業介紹所。調查顯示有近20%的成功畢業生是通過人才市場或參加各企、事業單位的供需見面會達成意向、獲得職業的。這是一種直接而又便捷的求職途徑, 15%的人直接或者間接地通過職業介紹所謀得現有職位,職業介紹所往往能夠提供更多的職位和就業機會。直接與企業聯繫等非公開就業途徑。他們主要通過學校推薦、親朋好友或者家長及社會關係的直接介紹,有的是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了解到目前需要他們的企業後,直接寫信、打電話前去應徵,甚至有的是通過直接登門拜訪企業的老總或者人事部經理而最終獲得工作的。

除了以上幾種主要的就業方式及途徑外,當前大學生就業還呈現出了擇機就業、靈活就業、自由職業和自主創業等許多種。而且隨着社會的發展,還有各種手段和途徑被應用到大學生就業的過程中。

目前的就業情況不容樂觀,嚴峻的就業形勢是眾所周知的,那麼,現實中的就業情況到底如何?為什麼會出這種“就業難,難就業”的情況呢?根據相關資料,可以看出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難存在以下原因:

二、就業難原因分析

1.社會競爭激烈,就業崗位與畢業生人數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學畢業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為什麼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讓大學生困擾呢?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説,就是供過於求。每年畢業大學生的數量比社會上所需要的就業崗位數量多得多;而且這個差距還在繼續增長。有關資料表明:從20xx年到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從114萬增加到413萬,是擴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崗位增加的比例卻遠遠小於此。這也是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一個直接原因。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13億,這個數字是令人無法想象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崗位。換句話説,也就是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吸納能力正在逐漸減小,而高校畢業生的數量卻是在逐漸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勢遠遠大於減小之勢。隨着政府機構改革,人員分流,國有企業深化體制改革,精兵簡政,雖然有企業不斷增加,但就業崗位少,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另外,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年年在擴招,畢業生的數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會對畢業生的整體需求量與實際畢業生人數之間的矛盾突出,畢業生求職擇業的競爭加劇。再過兩年,我們的畢業生人數將成倍的增加,加上往年未能就業的待業畢業生,給就業帶來嚴峻考驗。

2.薪水與自己心中的期望值不符。

很多大學畢業生,尤其是高校的畢業生,剛剛畢業,剛剛踏入社會,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會現實水平,從而對一些企業相對較低的薪水不屑一顧。其實,這就像軍人打仗一樣,能帶兵打勝仗的將領不一定受過什麼高等教育,但通過實踐,他們可以帶兵打出漂亮的一張;而那些從軍校出來的將領卻未必有那樣的本領。因為他們正是通過理論來看戰爭,很少付諸實踐,只是紙上談兵,真要上戰場的時候,有些事情跟紙上的不太一樣。所以即使是高校畢業的學生,也不能自以為是。有些事情並不像想象中的那樣,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現在的大學生們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降到800元。但這畢竟只是部分,仍有大部分畢業生的期望值高出社會現實水準。這就是人們常説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3.各企業選人挑剔。

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着“選材難”的問題。好多企業雖明知其公司的棟樑和骨幹是大學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大學生,但是他們每年基本上不要應屆大學生,這將是應屆大學生值得思考的問題,企業是不會無緣無故不要應屆生的。

4.扎堆現象。

前些年,出現了幾個熱門專業,熱計算機,土木工程等,不可否認,這些專業至今仍然是熱門專業,仍然是社會的焦點問題,致使眾多考生紛紛報考這些專業。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認為的:既然是熱門專業,那麼社會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好找。這話不假,可是,當所有的人都這麼想的時候,就會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雖然需求量大,但學習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經超過飽和,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説的扎堆現象,這也就是為什麼熱門專業的畢業生們找不到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還有地區扎堆現象,像北京、上海、深圳等發達地區,人們認為既然是發達地區,就業崗位自然就多,因此紛紛到這些地方就業。但是人一多,可供企業選擇的就多,要求自然就高。

5.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還有一些原因,如性別,就資料顯示,女性畢業生的就業率比男性畢業生就業率低6、4%;還有城鄉問題,據報道,來自農村的畢業生就業率比來自城市的畢業生的就業率低10。09%。

三、解決就業難困境,尋找應當策略

事實情況如此,就業難的原因可以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總結,那麼,又該如何着手解決這種困難,不讓大學生面臨“畢業=失業”的問題呢。一是大學生自身的轉變,二是外界(包括學校、社會的態度方式的轉變、國家的相關政策措施)因素的影響。

首先,是大學生自我心理的轉變。面對就業,大學生的心理是複雜多變的。通過幾年大學生活,同學們在知識、能力與人格方面有了積極的顯著發展,有着強烈的就業意願和積極的就業動機,為能儘快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感到由衷的歡欣;而就業崗位和就業方式的多樣化也為大學生就業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更大的自由度,許多大學生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準備在所學專業領域一展身手。但是在就業過程中,又難免出現種種心理矛盾、心理誤區和心理障礙。一般的觀點認為“大學生就業期的心理問題主要有挫折心理、從眾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賴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實惠、坐享其成的心態、過分強調自我價值等等。大學生的擇業觀念雖然在總體上是傾向於務實化與理性化,但由於處於擇業觀念的轉型過程,因此各種不良觀念也存在着,並影響了大學生的健康、順利就業。這些不良觀念主要表現在:只顧眼前利益,忽視職業發展。職業標準過於功利化、等級化。求安穩,求職一次到位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過分強調專業對口,學以致用,職業意義認識不當。

僅僅是就業心理轉化是遠遠不夠的,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包括素質與能力。當代大學生必須有把自己事業與國家進步、社會的發展及人類的文明融為一體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堅持真理,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並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學生要爭取知識廣博,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素養,具有創新精神,隨機性、靈活性的思維方式,做到因人、因時、因事而異。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面臨更加激烈社會競爭,能視變化為機遇,視困難為坦途,有頑強的自制力,堅定的信念,及對生活充滿期望,充滿熱情。同時,要有良好身體素質,健康欠佳會減弱人才的決策能力,因為如果要達到目標需要體力與耐力,一個人就可能因體力不支而放棄。除素質外,還需要注重能力的培養,能力是一個人素質的外在表現,是在社會中直接產生作用的那部分內容,當前社會大學生必須儘可能培養自己,處理信息的能力、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系統看待事物的能力、處理好人與資源的能力、運用技術的能力等。其次,加強社會實踐,大學生可利用假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提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積累工作經驗。第三,正確就業定位。當前大學生求職擇業應當面對現實,根據市場實際狀況更新觀念,轉換思路,到最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工作,而不應過分關注工資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最終實現人生價值。第四,藉助各種渠道,把握就業機會。當前大學生可利於人才交流會、網絡資源等途徑,尋找合適就業崗位,主動大膽把自己真實才幹推銷出去,珍惜和抓住來之不易的就業機會。第五,先就業後擇業。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不得已時,大學生應轉變就業觀——先就業後擇業,求職擇業不可再像過去那樣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計較眼前的職業崗位是否理想,那就會失去許多起步的機會,可以在先就業過程中積累工作經驗,使自我價值得到較大的提升,為以後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礎。

其次是各高校的培養目標、培養方式等的轉變 ,實施一系列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措施,使自己培養的學生具有獨特的競爭力,提高就業率。目前,學校在學生就業問題上擔負主要的指導服務工作。以法學專業為例來談,針對不同年級學生開展不同類型學習指導活動。我們認為學校應該結合上述幾點來增加我校法學專業同學的就業競爭力:

1、在低年級學生中主要開展了學習交流會,參觀法院,檢察院等專業基地的,組織制定大學學習規劃等,提高學生的專業興趣,建立專業學習的信心。要注意的是,這種機會不能僅僅侷限於傳統的大四實習階段,而是應該從大一結束了基礎課程轉而進行專業課程學習後就開始的。在初期可以安排學生參與一些諸如旁聽審判的活動,等學生掌握了一定專業知識後就可以考慮對其進行更多的職業化培訓。

2、在二、三年級學生中除了加強對專業基地的參觀和實習外,還應該進行考研動員,開設了四,六級英語,考研輔導班,同時,結合就業指導工作,鼓勵學生進行社會實踐,考級考證,不斷增強學生就業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通過這些學習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活躍了校園學習氣氛,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情感和專業素養。

3、對法學畢業生進行就業培訓,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主要進行技能培訓,如英語口語表達和寫作能力培訓,計算機操作的培訓,以及面試的有關技巧和禮儀培訓。舉辦就業系列講座,指導學生就業。請往屆畢業生與同學座談,請有關單位的領導宣傳就業政策,請心理專家調整學生的就業心態,使學生可以更加的瞭解自己,瞭解社會,正視現實,從自身實際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多方面蒐集就業信息,擴大學生的視野。通過編輯就業指導報,製作就業信息網,以及學校向一些用人單位的整體宣傳工作,為學生就業搭建一個良好的平台,方便快捷的向學生提供就業信息。

4、重點加法學專業強職業化培訓,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校應該為法學專業學生提供更多去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等地方見習或實習的機會。並且這種機會不能僅僅侷限於傳統的大四實習階段,而是應該從大一結束了基礎課程轉而進行專業課程學習後就開始的。在初期可以安排學生參與一些諸如旁聽審判的活動,等學生掌握了一定專業知識後就可以考慮對其進行更多的職業化培訓。

再次就是國家和社會,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目前的就業形勢,並有所思考,做出相應的改變。應對大學生就業問題還須政府社會共同努力,首先,政府社會必須進行相應總體性調整。大學生就業狀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社會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高等教育的發展及人們對高等教育價值的判斷。政府要通過努力發展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尤其是建立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產業水平,來增加對人學畢業生的吸納能力,使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和社會的人才使用銜接好,這是政府和社會的責任。其次,擴大畢業生入伍人數,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讓部分優秀畢業加入人民的解放軍,既有利於提高j隊素質,同時解決部分大學生就業。

大學生就業不是隻關乎一個學生、一個家庭的事,更是關係到國家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系統工程,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要靠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當然,對於大學生而言,當務之急是將就業的主動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正確分析當前的就業形勢,分析自身的不足,加強專項技能學習,提升綜合素質,不斷增強社會競爭力。隨着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和金融體系健全的過程逐步完成,相信中國將順利度過本次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並迎來更好的發展機會。

走出象牙塔的大學生需要歷練,也需要經歷風雨,目前的就業形勢可以讓大學生的頭腦清醒,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位置,外界的改變只是提供一個更好的競爭環境,更多的是要靠大學生自己去做。

有關學生的調查報告9

夏天天氣火熱,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煩惱,一出門就汗如雨下,為了解同學們都是怎樣避暑的,我做了如下的調查統計。

我們班人數58人,實際調查參加人數57人。

以下是我對“避暑具備物品”的調查報告。

一、雪糕36人

百分率:67%

結論:我覺得吃雪糕既節省又方便,是懶人專用方法。在夏天,無論你走在哪裏都有雪糕賣。但咱們班的付思庸,真是夏天中的“戰鬥機”。他一熱把家裏半冰箱的雪糕在一天內都吃完了,結果肚子疼還躺在醫院病牀上打吊針呢。

隨機採訪(李同學):吃雪糕是多好的辦法呀,但老爸老媽不允許我多吃,只能在學校小賣部偷偷地買雪糕。

二、空調:22人

百分率57%

結論:夏天,空調是人類離不開的“寶物”,只要離開空調就感覺活不下去了,馬思思一向愛臭美,一天到晚空調陪伴,一出門半步沒踏,就縮回來又與空調相伴了。

三、扇子:3人

百分率:5%

結論:扇子扇的費勁又不涼快,但有人覺得扇子扇的風是最純淨的。習子維也是這樣認為的,他在外面坐在椅子上,手拿扇子扇風,沒過多久,結果中暑了。

隨機採訪(薩同學):扇子有啥好,都是些老年人用的,隨着科技發展,扇子早就落後了。

經過這次統計,雪糕降暑佔數最多,但是雪糕吃多了會使腸胃不舒服,大家也應該控制自己,希望大家在夏天找到屬於自己的“涼快”吧!

有關學生的調查報告10

星期五下午一放學,我就和幾個同學一溜煙兒跑回家。我們用最快的速度吃完晚飯後立即集合前往沱江河、商機廠及市區調查家鄉的環境情況。

我們首先來到了沱江河旁,這是流經我家鄉的最大的一條河了。可當我親眼看見那被污染的河水後,我非常吃驚。那些形容河水清澈的美妙語句根本就沒辦法拿來形容這條河了,只見河底佈滿了青苔、泥巴、紅色的蟲子和烏黑的像棉絮一樣的沉澱物。水面上漂浮着從廁所裏排出的糞便、塑料袋、蔬菜葉子、泡沫、包裝盒等雜物。我們一路走到商機廠(這裏白天是個家禽屠宰市場),這裏河水的情況更糟,河兩岸到處都是雞毛、鴨毛、磚頭、煤渣、白天殺雞留下的捆雞的稻草,岸邊到處都堆滿了廢物。儘管夏天還沒到。偶爾我們都能看見蚊子和蒼蠅在空中飛舞。四周的黑泥土散發出一陣陣臭氣。就連為數不多的幾棵樹上還掛着許多冰箱用的泡沫和袋子,還有白天殺兔子留下的兔子腳。

在商機廠的一角,有許多稻草被堆成一團,正在燃燒着,散發出一陣黑煙,天空中就像蒙上了一層薄膜。我們路過一個建築工地,這裏晴天時只要一有車經過,就可以看見塵土飛揚的景象,抬頭看看,天空都被一層灰遮住了。

沱江河邊的樹木因為吸收不到乾淨水的精華都失去了生機和活力。滿身只剩枯枝敗葉了。再看看不遠處的小公園,這裏的草生長得十分茂盛,綠油油的,公園裏的樹都已經發出了嫩綠的小芽,有些都已經長出了翠綠的葉子。鮮紅鮮紅的茶花也向遊人綻開了笑臉。同在一個城市,小公園比沱江河兩岸美多了。這是為什麼呢?很明顯,這是因為沱江河受到了污染,而小公園呢,不但沒被污染,還得到了人們的悉心呵護。

為了我們能在一個清新、美麗的環境裏生存,我們應該從我做起,不亂丟生活垃圾,同時還要阻止別人亂丟垃圾。大家都行動起來吧。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的。

有關學生的調查報告11

昨天(25日),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發佈了XX年年大學生求職與就業狀況的調查報告。對全國11所普通大學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截至7月底,畢業生就業率(“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沒有簽約”)達62。07%;普通大學的研究生就業時和本科生相比優勢並不明顯。

據介紹,該所已連續兩年對大學生就業情況進行了調查。和去年不同,今年將畢業的研究生和大專生也列入調查對象。

男女生就業差距在縮小

男性畢業生的“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沒有簽約”的比例為52。14%,女性畢業生的比例為46。62%,兩者相差不到6個百分點,相比去年14個百分點的差距有所縮小。此外,兩者對於可接受的工資起點也很一致,都主要集中在1000元—3000元。

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分析認為,隨着政府在消除就業歧視和實現平等就業方面政策導向性的增強,性別差異在大學生求職過程當中的.影響儘管依舊存在,但程度已大為減輕。此外,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還和女大學生比例增加有關。

研究生就業優勢不突出

大專畢業生“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沒有簽約”的比例為49。16%,本科畢業生為65。52%,碩士研究生為66。66%。大專畢業生和本科生中分別有61。93%和60。14%的受訪者將預期薪酬定位在1000元—XX元,僅有19。77%和25。31%的調查對象將XX元—3000元作為自己的薪酬預期;而碩士研究生中的大多數將可接受工資起點定位於XX元—3000元,為54。12%。

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發現,普通大學的研究生就業時和本科生相比優勢並不突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雖然有來自人才市場的壓力以及用人單位對人才的不恰當使用,但更多的是與當前研究生、本科生和專科生之間培養特色不明顯、可替代性較強有着緊密的聯繫。這種高學歷人才搶佔低學歷人才就業崗位的現象,實質上凸現的是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問題。

大學生對政策知曉率低

在涉及如何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時,有21。62%的學生將政府的相關政策支持視為“解決就業問題的有效方法”。但是大學生卻往往對政策的知曉率非常低,例如,在被問及學生對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部門出台的各項就業政策與鼓勵措施的瞭解程度時,分別有11。18%和51。62%的學生表示“不瞭解”和“不太瞭解”。

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認為,政策的宣傳力度有待提高。

表達能力欠缺成求職難題

有24。93%的學生表示個人能力不足而成為制約成功擇業的首要問題,另有17。26%的學生認為求職技巧的缺失是求職過程當中最為頭痛的問題。對這些能力進行分解發現,求職過程當中最大的難題是自我表達能力欠缺,比例高達40。23%,比去年的調查數據高出近5個百分點,其次分別是外語能力、專業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認為,雖然大學生已開始重視自身能力的全面培養,但個人能力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差距依然存在。建議大學生從基本做起,累積實力,在不斷開拓創新中增長才幹。

大學盲目求全無助就業

在學校的分類考察中,專業性較強的學校整體就業狀況要普遍強於綜合性院校,如中國計量學院的就業率達到了85。89%,高出一般性綜合院校20%左右。

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發現,單個的高校經常陷入類型定位混亂和層次定位混亂的雙重困境。類型定位混亂,主要表現為綜合性院校與專業性院校之間相比,分別不明顯,特色不鮮明。從所調查的11所高校來看,儘管其學校名稱有很顯著的學科特色,但在專業設置方面卻嚴重趨同,基本上都設置了經濟學、文學、法學和管理學專業。層次定位的混亂,主要表現為綜合性大學、本專科院校、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之間的分工不清,互相串崗。在學校總體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果大學盲目求全必然會影響和分散優質的教育資源,也不利於學生就業。

有關學生的調查報告12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為各地區不同的風俗文化才構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生活場景。

我通過上網查找資料,我瞭解到過年這個習俗還有一個這樣的傳説。相傳,中國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今年的除夕,鄉親們都忙着收拾東西逃往深山,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髮老人對一户老婆婆説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年”獸驅走。眾人不信,老婆婆勸其還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堅持留下,眾人見勸他不住,便紛紛上山躲避去。當”年”獸象往年一樣準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白髮老人然響的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慄,再也不敢向前湊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 第二天,當人們從深山回到村裏時,發現村裏安然無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髮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同時還發現了白髮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户户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為了充分了解其他地區的過年風俗習慣,我對長期在北京工作的舅舅,和在四川工作的叔叔進行了問卷試調查,調查如下:

1.北京的過年習俗

問:舅舅,請問北京人過年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

答:北京人過年需要做的事都安排的井井有條,在這個時間做什麼事都做好。

問:那北京人過年有什麼習俗呢?

答:按北京的老規矩,過農曆的新年,差不多在臘月初旬就開始了。“在臘八那天他們會熬一種臘八粥,還會泡臘八蒜。從臘八起鋪子上就會擺上年貨。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年的“彩排”,過了二十三就過除夕了,別提還真熱鬧。

2.四川的過年習俗

問:叔叔,你長期在四川工作應該對四川的過年風俗有一些瞭解吧?

答:四川過年,年三十晚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飯,是做一大桌年夜飯,特別豐盛,但不吃飯。七年級早上吃湯圓。臘肉、香腸等的醃臘品,一般是臘月二十七、八就煮好了的,要吃到過完年。正月要給祖先上墳。

問:叔叔,那你知道他們為什麼不吃飯嗎?

答:我聽説是因為“飯”和“犯”同音,為了避違。

總結分析:這兩個地方跟温州有着不一樣的過年習俗,有些習俗還非常特別,這樣的習俗想必是一代代傳下來的。

為了更清晰的把各地的過年習俗表現出來,我把不同的地區的過年習俗製成了表格形式。

地區

過年特別習俗

四川

吃香腸·臘肉,正月給祖先上墳

北京

熬臘八粥·泡臘八蒜,逛廟會

上海

送灶君菩薩上天,選則一晚謝年·謝神,送窮

江蘇

“打神鼓”,“掘元寶”,喝“元寶茶”

陝北

五月十五要“轉燈”·“打花”

温州

曬醬油雞、醬油肉,放開門炮、關門炮,炊鬆糕

總結分析:各個地區的不同的春節風俗習慣,給各個地區的人帶來了過節的喜慶和熱鬧,也正是這些不同的風俗習慣,讓中國成為了一個擁有多姿多彩的民風民俗的國家。

有關學生的調查報告13

調查目的:瞭解目前我校大學生消費狀況及消費心理,分析學生的消費構成,引導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提高當地農民自身素質,增強農民的競爭意識,增強農民的就業後勁。目前,我國農業在總體上實現了温飽、進入小康的前兩步目標,已經開始向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戰略目標邁進。然而,中國農村的現狀卻令人擔憂。目前,我國農民整體素質較低,難以適應現代化農業需要的狀況,這將成為阻礙我國農業進一步發展的最大障礙。這樣,如何培養大批安心在農村的專業人才和具有較高素質的農村勞動者,適應農村經濟改革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就成為農村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任務。而農村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內容就是普及農村義務教育。

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

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範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説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調查內容:學生收支情況,學習支出情況,一是消費情況,電子通訊情況,電子通訊消費情況,消費觀念。

調查方法:採用問卷調查形式,針對在校大學生可能出現的消費現象設計問卷調查內容,並對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

調查結果與分析:

男女生間的消費差異。調查結果顯示:現代的大學生中,男女方戀愛支出基本成持平趨勢,部分女生戀愛支出還甚至超過了男生。在建立和培養自己人際關係方面,男生的開銷遠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裝方面,女生又會略勝一酬。在對於是否會計劃月生活費的這一項調查中,選擇有計劃的女同學僅為28.4%,男同學則為37.1%。

1、 月消費總額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城市佔比重較小,大學生總體的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這一幅度,少於400元或多於1200元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少。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額基本是少於400元。貧困生的生活標準與消費能力與普通學生差距較大。

2、 飲食方面開銷大。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佔了絕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説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大學生消費構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學生本身的心理素質還不成熟,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成熟。容易被一些錯誤的價值觀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迷惑。但筆者認為,當前大學生中出現的這種種消費不合理現象,不僅僅與大學生本身這個特殊的消費羣體的特性有關,還與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密不可分。

3、 平常購買學習資料的錢。在校大學生每學期購買學習資料的錢,10元以下的佔41.5%,10元~50元佔49.5%,50元~100元佔6%,100元以上佔3%。可見大學生平時買書的並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種資格證的學生外,一般不買教科書以外的書。

4、 通訊網絡費用過高。被調查人羣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高達100元以上。電腦的普及率在學校中也是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學校網費預算,每月收取網費20元,沒有電腦的同學每月的上網費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 當手中有餘錢時最願意選擇的消費項目。吃喝,旅遊,穿着打扮佔比重最大, 30%選擇儲蓄,5%選擇買書,1%選擇其他。可見民以食為天,吃喝還是主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學生們也重視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時尚成為部分學生的副業。女生中購買化粧品衣服的比重較大,男生用在交際娛樂方面佔比重偏高些。

6、 在校大學生在購買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識有所增強,更多的學生願意購買品牌較好的用品,特別是女生對衣飾化粧品方面。這也表明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整體上有所提高。品牌雖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們要結合自身的情況,以自身的需求為主,以質量為主。

7、 日常資金來源和家庭收入。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裏提供。其中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十個百分點。而有些學生對於外出兼職比普通學生有更熱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學生家庭月收入整體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學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xx元居多,有8%還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通訊網絡費用過高。被調查人羣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為92%,其中70%的貧困生也擁有手機。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50元~100元,貧困生的手機費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高達150元以上。

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也越來越高了,本人是為大家蒐集了關於中學生消費狀況的調查報告,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分析結果:調查發現目前大學生消費情況呈現出這樣兩個主要特徵: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大學生消費水平的提高,表現為數量和結構兩方面的變化;二是大學生羣體內部的消費情況存在明顯差異。

因此不能忽略小小的懶惰或者鬆散,即使是假期,也應該勞逸結合,而不是隻是貪圖享樂,這樣的假期才能過的有意義。

大學生的消費構成跟與社會發展逐漸接軌。從調查中可至,大學生外出聚餐、請朋友吃飯、外出旅遊、通訊網絡方面的費用較多,儼然大學生圈子也成了一個小社會,大學生更多地意識到了要提早接觸社會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費方式,進而提早融入社會。而銀行卡、信用卡等消費方式逐步得到認可和接受,可見,大學生作為社會上一個活躍的羣體,雖然在經濟實力上未能跟上社會,但消費意識上卻早已和社會發展同步。

理性消費仍為消費主流。大學生的絕大部分支出是用於飲食方面,而娛樂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還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而不會沉迷於玩樂。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消費時都會較為謹慎,儘量精挑細選,不會一味求貴,或者只注重便宜的價格而不注重質量。所以較為理性的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

消費呈現向多元化發展。大學生在實現温飽的同時,也在服飾裝扮這一方面明顯消費。而作為飽讀聖賢書的天之驕子們,學習之餘也會不忘逛逛學習用品店和書店,為取得各類證書的補課充電也成了大學生的一個消費熱點。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取向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合理理財和儲蓄觀念仍十分淡薄。調查中,極少數的大學生會有規劃自己的消費組成的意識。他們大多會在不知不覺中地追隨了流行於校園中的消費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規劃。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都感覺錢不夠花,有許多的東西需要購買,只有少數的學生能夠有一定的積蓄。

對策與建議

針對大學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費,提出如下建議:.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做好開支計劃,控制自己的消費,養成節儉的好習慣。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費。正視自身消費現狀,養成良好的消費心態,注重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把握消費時機,學會利用很多大商場換季時衣服的低折扣銷售。生活費由父母按月給,不至於開學第一月就成為“月光族”。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錢欲的人,出門前最好根據當天需購品的大致價格帶定量的錢。理性消費意識需加強,學會合理利用銀行卡,相對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費。不要盲目追求所謂的“高品位”,這會引起高消費,不適合學生的實際。

綜合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的大學學子目前正受到市場經濟的強力衝擊。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學生羣體,包容着具有多種經濟狀況和消費能力的個體,他們像雞尾酒一般拉開層次,並且區分程度相對穩定。這種經濟上的差異和分層不僅取決於他們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徵,而且也是地域經濟差異性的反映。但是大學生作為一個羣體在消費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點的。

有關學生的調查報告14

一、調查背景

學生負擔過重是我國中國小教育長期存在久治不愈的頑症。針對學生負擔過重的問題,早在20xx年,國家教委就下發了《關於在中國小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緊急通知》。儘管這幾年在限制家庭作業、縮減考試上,教育部門出台了相關文件措施,也進行了巡查監督,但在過高的期望和過重的應試模式下,減負阻力重重,流於形式,收效並不理想。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20xx年的研究發現,近年來中國中國小生睡眠時間持續減少,在“學習日”近八成睡眠不足,在週末也有超過七成的中國小生睡眠不足。這種狀況對正處於身心發展階段的中國小生來説,危害不言而喻。不僅如此,在對城市義務教育階段的家庭教育支出情況的調查中發現,我國中國小家庭教育支出大約佔家庭收入的三成,而用於課外班等各種擴展性教育的支出約佔家庭教育總支出的67%。目前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的真實性、客觀性、嚴重性已經被社會普遍感受到,嚴重影響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睡眠質量,也影響到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和未來公民的素質。

二、調查目的

瞭解Xx國小學生課業負擔的現狀,分析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原因,為該校科學合理地制訂和落實“減負增效”措施提供依據。

三、調查對象

Xx國小四、五、六年級部分學生

四、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採取的是隨機問卷調查。發放問卷是在Xx國小隨機選擇四、五、六年級的部分學生當場髮捲填寫,並當場收回的形式。三個年級共發出調查問卷120份,收回118份,回收率達98%

五、調查時間: 20xx年5月15日

六、調查內容

(1)學生課外作業情況

(2)教輔材料購買情況

(3)午間、雙休日補課情況

(4)家庭為學生聘請家教輔導情況

(5)學校的考試安排及成績公佈情況

(6)學生午間休息與睡眠質量情況

問卷共向國小生提出了20個問題

七、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各類調查結果彙總

1、學校的考試安排及成績公佈情況

在對學生每學期的考試情況的調查中可以看出,除了期中、期末考試外,其餘還有月考、小測驗等形式來測試學生的學習情況。而每次大小考試後,學校基本都會公佈學生的排名。這種公開學生排名的做法,一方面可以激勵學生向着目標努力前進,但另一方面也會打擊到一些學生的自尊心。這其中的利弊還需要教師好好衡量一下。

2、學生的課業負擔情況

不同年級的學生認為課業負擔嚴重程度不同。四年級有28.6%的學生認為沒有壓力,佔的比例最多;五年級學生最多的有18.7%的人認為沒有壓力,還有18.7%的人認為壓力來自於家長總拿自己與別人比較;而六年級的學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佔據比例最大的壓力來源課外的補習班和作業,佔據25.3%。在第20題的問答題中,四年級的答案中許多學生認為老師可以再嚴格一些,並認為作業過少,難度較低;五、六年級的學生希望家長少佈置一點課外的作業、不要總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這個階段的學生承受較多來自家庭方面的壓力。

3、學生購買使用教輔材料情況

從調查結果情況統計看,學生使用教學輔助資料,沒有學校統一購買的,大多是家長幫自己購買,還有一些是老師推薦的。六年級的學生會有一部分自己選擇教材。統計結果還顯示,四、五、六年級每門學科購買2-3本,分別佔40%、53.3%、42.1%,均佔每年級的最高比例。隨着年級增高,購買教材的數量也會有略微提高。

4、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

從學生回答的每天作業的難度,三個年級的學生都大多認為難度適合,分別為55%、76.7%、83.8%。從每天需要時間統計發現,四、五年級學生作業時間在半小時以內的分別佔57.5%和63.3%,而六年級的學生有42.1%的人完成作業需要1個小時。這部分學生的作業時間符合教委規定的要求,但是問卷中有一小部分學生回家作業完成時間在1小時以上,六年級還有5.3%的學生回家作業時間超過2小時。當然這些完成作業時間過久的原因也包含學生自身能力水平的差異。而在每天的課業佈置中,四、五年級中分別有30%和40%的學生認為語文作業量最大,而六年級中42.1%的學生則認為數學的作業量最大。可以看出六年級為了小升中中可以在數學方面拉分,而花費的時間與心血。除了每天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外,三個年級的學生絕大部分也要完成家長額外的作業。佔的比例分別為62.5%、52.5%和73%。六年級的學生壓力普遍加大。

另外,雙休日與假期學生的補習班情況也十分嚴重。三個年級的學生上的補習班佔據比例最重的是語數外的補習班。一些藝術類興趣班也有部分人蔘加。而四年級屬於最輕鬆的,很多學生不參加任何形式的補習班。調查統計顯示,四年級的學生有40%的人不參與補習,32.5%的人每週參加補習班花費1個小時以內;五年級學生有50%的人蔘加補習不超過1小時,33.3%的學生不參與補習,但也有23.3%的學生要花將近3個小時的時間進行補習;六年的學生33.3%的人需要花費1~2個小時,有22.2%的學生花費3小時以上,只有16.7%的學生不參與任何補習。通過柱形圖可以明顯看出,三個年級每週花在補習班上的時間逐漸增加。

5、學生午間休息與睡眠質量情況

中午飯後到下午上課之前是學生休息、調整的時間,從調查情況可以看出,四年級0%能夠午休,五年級和六年級分別只有6.7%和2.6%能夠進行適當的休息,其餘學生大部分都在做老師佈置的作業,還有一部分按照學校的規定在學校自修。

我們也對學生每天的睡眠情況作了調查統計。通過數據顯示,四年級有35%的學生每天睡眠時間6~7小時,32.5%的學生為9~10小時,只有5%的學生睡眠不足6小時;五年級有33.3%的學生睡眠時間9~10小時,30%的學生為7~8小時,只有3.3%的學生睡眠不足6小時;六年級有42.1%的學生睡眠時間7~8小時,只有2.6%的學生不足6小時。可見大部分學生的睡眠可以保障在8小時以上。

(二)學校“減負增效”工作的有效做法

1、建立“減負增效”制度,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學校能充分認識到制度管理是落實“減負增效”要求的保障,為此,大部分學校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強化制度執行,確保減負增效目標的實現。另外,學校建立了一整套保證教學質量目標達成的制度,保障教學工作有章可依、進展有序。

2、優化作業管理,提高作業有效性。學校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從規範作業管理入手,開展作業設計實踐研究,探索控制作業總量的方法和途徑,在可行性和有效性方面提供了一些實踐經驗。

3、開展考試命題研究,實施綜合學業評價。學校能重視考試命題管理,力求建立科學有效的考評機制,發揮考試(查)對學生學科學習、教師日常教學的導向作用,避免教師過度挖掘教材和拓展教學內容。

4、豐富校本教研內涵,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校本教研是教學研究的主要載體,是教師實現專業發展的主要途徑,也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從源頭上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關鍵。為此,納雍一小積極開展校本教研,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5、加強宣傳,形成家校合力。通過家長委員會、家長會、家長開放日或家長接待日宣傳“減負增效”工作的意義,提高家長對“減負”的認識,以取得家長的理解、支持與配合。

6、加強學困生輔導,關注全體學生。本着不讓一位學生掉隊,為了全體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理念,學校非常關注學習困難學生,採取一系列措施,利用課餘時間為他們補缺不差。

(三)課業負擔重的原因分析

國小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原因非常複雜,既有宏觀層面的原因,如考試製度、就業形勢的衝擊,以及傳統文化的影響等,也有微觀層面的原因等。下面從直接影響學生課業負擔的因素來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從家長的角度分析

現在的孩子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長的一切希望全部寄託在孩子身上,家長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傳統理念主導下,以不輸在起跑線上為支撐點,以能夠進入優質初級中學、示範性高中、重點大學,乃至找到理想的工作為目標,因此在孩子進入國小後就不斷在學業負擔上為其加碼。

第一、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可以在任何方面都超越別人。這樣苦的是學生,使得他們雙休日兩天更加忙碌,要麼在家做作業,要麼就是參加各種語數外提高班或者藝術類興趣班。

第二、家長自主為孩子安排學習。不管孩子願不願意,家長依然為孩子購買不少教學輔助材料,讓孩子在沒有回家作業、或已完成回家作業後繼續做。在調查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隨着年級的增高,家長留給自己的課外作業佔的比重也越來越大。這樣學生不僅承受着來自學校、教師的壓力,回到家還要承受父母給予自己的壓力。

第三、家長總是拿其他孩子與自己的孩子作比較,在嚴格要求中施加壓力,還以父母付出的心血、化去的費用責備孩子。許多學生都在調查中寫道:“請爸爸媽媽不要再拿我跟別人比較”、“父母給予的壓力太大了,喘不過氣來”、“我討厭爸媽每次説到別人家孩子就一臉羨慕,説到我就恨鐵不成鋼的表情”等等。也許作為父母沒有察覺,但這無形中給孩子增加的許多的壓力。

2、從教師的角度分析

教師起到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在學生的學習、成長的過程中佔有很大程度的比重。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得益於教師的良好教學。而教師的一些不恰當的做法或思想則可能給學生更大的壓力與消極影響。

(1)教師教學水平的差異決定了學生負擔的輕重,好教師課堂教學的質量高、學生又喜歡,作業完成的速度快,正確率又高。而那些教學水平低下及一般的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較差,又習慣於傳授式教學,學生的理解、掌握率低下,就熱衷於“堤內損失,堤外補”,不斷的補課,大量作業的佈置,增加了學生的負擔,自己疲勞,學生更辛苦。

(2)教師在教學中,拖課現象也十分的嚴重和普遍。對於國小生而言,一節課40分鐘,教師就應該在備課時好好分配時間。我們在去國小做調查時,從四年級到六年級,每個年級都有前一節教師拖課的現象。更有甚者,這節課老師剛拖課下課,下一節的教師就進了教室,有些學生都不敢下位走動。教師能夠掌握好每節課的時間與節奏,則會提高上課的效率。

3、從作業評價的角度分析

目前,課程計劃中只規定了國小生完成回家作業的時間,而對學生課業負擔還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和具體要求,教師佈置回家作業的量絕大部分憑感覺,而且,一些學校學科教師之間缺少溝通與協調。每一科的老師都覺得自己佈置的作業不多,但對於學生來説,做完所有作業時間就有些多。

八、調查體會與建議對策

我們所調查的Xx國小是一所建於三環南路南側的民辦國小。該國小共有12個教學班,微機室、圖書室、儀器室、音樂室、美術室、體育器材室各一間。可以説這是一個規模相對較小的國小。在各項調查中我們不難發現,這個國小的學生壓力並不是很大。或者説,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無論從課業壓力、睡眠時間、等方面,學生從四年級到六年級的壓力都不是特別的大。但是我們不能排除學生對於我們提出的問題的理解程度的不同。有些國小生會本着一種積極的態度,將實事縮小。也有的學生在回答問卷時,由於讀題速度過慢,會依賴性的看着身邊人的答案填寫。所以這樣的結果也是會有一些的不準確。而且在壓力較小的大背景之下,也有小部分的人認為壓力較大,承受了來自作業多、班時間長、睡眠時間短等方面的壓力。尤其是六年級的學生,面對即將到來的小升中,家長、教師都會更加註重他們的學習。針對國小生面臨的課業壓力,我們簡略提出以下對策:

1、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教師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着學生的課業負擔情況。不斷提高教師專業素質,改變教學方式和提高教師教研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引導學生勤奮學習,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合理佈置作業是“減負”的有效途徑 。從問卷中雖然只有很少的學生作業超量現象,但是這塊問題比較大,教師應優選作業,講究作業的質量和科學性,同時佈置作業最好採用分層的方法。避免各科作業數量競賽,加重學生學業負擔。

3、學校、教師、家庭搞好配合,共同減負。學生既是學校的學生,又是家長的孩子。作為學校,要嚴格執行規章制度、作息時間;作為教師,不超量佈置作業,不隨意考試;作為家長,要有顆平常心,真正尊重孩子,關心孩子。不要造成孩子過重的心理負擔和學習負擔。只有學校和家庭加強溝通,共同遵守教育政策法規,齊心協力減負,才能使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4、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的提高。很多家長都本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來培養孩子,這其實只會在無形中讓自己給孩子增加更大的壓力。不要對孩子過分要求,相對輕鬆的環境更能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另外,不要總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做比較。這樣不僅打擊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也讓他們對自己逐漸產生疏離感。

有關學生的調查報告15

新年即將來臨,大家又將得到長輩的壓歲錢。孩子們每年有多少壓歲錢?這壓歲錢是怎樣處理的?孩子們又是怎樣看待壓歲錢的?我對這些問題充滿了好奇心,因此做了一次調查。

一、調查時間:

二、調查地點:⒈家中⒉朋友家

三、調查對象:國小生、學生家長

四、調查目的:

對國小生們如何使用壓歲錢,比較準確地瞭解與統計,並且能夠根據這些數據,總結出一些方法和規律提供給國小生和家長們,使家長和學生們都能用正確的態度來對待壓歲錢。

五、調查問題:

1。你認為家長們應該給壓歲錢嗎?

2。如果應該,你認為給多少壓歲錢最合適?

3。你認為錢是最好的“壓歲禮物”嗎?

4。你認為怎樣用壓歲錢才最有意義?

六、調查方法:

①上網查詢、②電話資詢、③查閲報刊、④詢問路人

七、調查結果:

孩子們怎樣看待壓歲錢

大多數的國小生,都把錢花在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上,只有一小部分同學拿自己的壓歲錢來交學費或存入銀行,還有一些國小生拿壓歲錢來買各種學習用品。但大部分的學生表示,如果需要,可以拿出自己的壓歲錢,捐給災區的小朋友以幫助他們上學或改善生活。

八、感想與結論:

現在人類的科技越來越發達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的提高了,孩子們的壓歲錢也越來越多了。有的富裕家庭給孩子的壓歲錢甚至上萬元,雖然這讓孩子們過了個高興年,卻也造成了孩子們亂花錢、買零食、上網吧等等嚴重後果。我認為:國小生的壓歲錢正常家庭應在100——300元左右,小孩自由支配的壓歲錢應不超過150元,若收到的壓歲錢過多,應當由家長保管,或是存進銀行,用壓歲錢做有意義的事。

標籤: 調查報告 學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6ne1n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