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護理調查報告

護理調查報告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類型。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護理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護理調查報告

護理調查報告1

在大部分上班族每天工作8小時的同時,這個城市還有一部分人羣——護理工每天卻要工作19至24小時,但高強度的工作沒有給她們帶來高收入。

護工職業認同度較高

調查顯示,有74.3%的人認為自己做護理這份工作非常滿意和滿意,有24.3%的人認為一般,認為不滿意的佔1.4%。他們中有44.2%的認為“工作中最大的快樂是掙到錢”,有28%的人認為“為了病人的康復”,有27.4%的人認為“是得到病人的尊重”。被調查者中有54.1%的人認為護理工作能給自己提供很多學習和發展機會,也有26%的人持不同看法。此外,還有80.3%的人認為從事護理工作能認識更多的人,能建立社會關係。上述情況表明,護理工本人對這份職業的認同度較高,認為這份工作能積累知識和經驗,崗位比較穩定。

工作強度大收入低

護理工每天的工作時間較長,工作強度較大。調查顯示,有10.5%的人每天工作8小時,有30.9%的人每天工作9至12小時,有5.9%的人工作13至18小時,還有52.7%的人工作時間每天達19至24小時。另一方面,有47%的人平均每天護理2至3個病人,而每天護理4個或5個病人的分別佔11.3%和13.4%。

相比之下,護工的月平均收入卻偏低。在被調查者中,月平均收入在500元以下人佔3.5%,500至1000元的人佔59.9%,1000至1500元的人佔31.6%,1500至XX元的人佔3.8%,XX元以上者佔1.2%。但是本市女性與外地來滬女性從事護理工的收入差異較大。從研究結果看,本市女性從事護理工的收入明顯高於外地女性,其原因與接受知識的能力,與病人溝通、服務等方面有關,而病人也喜歡有上海生活背景的人護理。

護理調查報告2

在大部分上班族每天工作8小時的同時,這個城市還有一部分人羣——護理工每天卻要工作19至24小時,但高強度的工作沒有給她們帶來高收入。

為了解上海護理工發展狀況及存在的問題,上海市婦女學學會、復旦大學婦女研究中心和交通大學醫學院婦女研究中心課題組在對瑞金、靜安區中心醫院、淮海地段醫院等30家醫院的護理工調研後,發佈了首份《上海女性護理工現狀調查報告》。

護工職業認同度較高

調查顯示,有74.3%的人認為自己做護理這份工作非常滿意和滿意,有24.3%的人認為一般,認為不滿意的佔1.4%。他們中有44.2%的認為“工作中最大的快樂是掙到錢”,有28%的人認為“為了病人的康復”,有27.4%的人認為“是得到病人的尊重”。被調查者中有54.1%的人認為護理工作能給自己提供很多學習和發展機會,也有26%的人持不同看法。此外,還有80.3%的人認為從事護理工作能認識的人,能建立社會關係。上述情況表明,護理工本人對這份職業的認同度較高,認為這份工作能積累知識和經驗,崗位比較穩定。

工作強度大收入低

護理工每天的工作時間較長,工作強度較大。調查顯示,有10.5%的人每天工作8小時,有30.9%的人每天工作9至12小時,有5.9%的人工作13至18小時,還有52.7%的人工作時間每天達19至24小時。另一方面,有47%的人平均每天護理2至3個病人,而每天護理4個或5個病人的分別佔11.3%和13.4%。

相比之下,護工的月平均收入卻偏低。在被調查者中,月平均收入在500元以下人佔3.5%,500至1000元的人佔59.9%,1000至1500元的人佔31.6%,1500至XX元的人佔3.8%,XX元以上者佔1.2%。但是本市女性與外地來滬女性從事護理工的收入差異較大。從研究結果看,本市女性從事護理工的收入明顯高於外地女性,其原因與接受知識的能力,與病人溝通、服務等方面有關,而病人也喜歡有上海生活背景的人護理。

護理調查報告3

在大部分上班族每天工作8小時的同時,這個城市還有一部分人羣——護理工每天卻要工作19至24小時,但高強度的工作沒有給她們帶來高收入。

為了解上海護理工發展狀況及存在的問題,上海市婦女學學會、復旦大學婦女研究中心和交通大學醫學院婦女研究中心課題組在對瑞金、靜安區中心醫院、淮海地段醫院等30家醫院的護理工調研後,發佈了首份《上海女性護理工現狀調查報告》。

護工職業認同度較高

調查顯示,有74。3%的人認為自己做護理這份工作非常滿意和滿意,有24。3%的人認為一般,認為不滿意的佔1。4%。他們中有44。2%的認為“工作中最大的快樂是掙到錢”,有28%的人認為“為了病人的康復”,有27。4%的人認為“是得到病人的尊重”。被調查者中有54。1%的人認為護理工作能給自己提供很多學習和發展機會,也有26%的人持不同看法。此外,還有80。3%的人認為從事護理工作能認識更多的人,能建立社會關係。上述情況表明,護理工本人對這份職業的認同度較高,認為這份工作能積累知識和經驗,崗位比較穩定。

工作強度大收入低

護理工每天的工作時間較長,工作強度較大。調查顯示,有10。5%的人每天工作8小時,有30。9%的人每天工作9至12小時,有5。9%的人工作13至18小時,還有52。7%的人工作時間每天達19至24小時。另一方面,有47%的人平均每天護理2至3個病人,而每天護理4個或5個病人的分別佔11。3%和13。4%。

相比之下,護工的月平均收入卻偏低。在被調查者中,月平均收入在500元以下人佔3。5%,500至1000元的人佔59。9%,1000至1500元的人佔31。6%,1500至20xx元的人佔3。8%,20xx元以上者佔1。2%。但是本市女性與外地來滬女性從事護理工的收入差異較大。從研究結果看,本市女性從事護理工的收入明顯高於外地女性,其原因與接受知識的能力,與病人溝通、服務等方面有關,而病人也喜歡有上海生活背景的人護理。

護理調查報告4

  1對象

對百色地區黨校、百色民族中專、右江民族師專、地區工商銀行、地區人壽保險5個單位518名35歲以上職員進行調查。

  2 方法

分三日不同時間丈量血壓[1],按WHO/ISH1998年在日本召開的第七屆高血壓病大會制定的標準診斷[2],收縮壓≥18.62kPa,舒張壓≥12kPa,或單純收縮期或舒張期血壓升高超過上述標準為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者不進選。分別調查所有對象性別、年齡、職業、民族、家族史、身高、體重,對EH知曉率及衞生知識水同等因素,計算其發生率。

  3 統計學處理

各種因素髮病率進行統計學處理,用2檢驗。

  從調查的方法可以判定出來結果是:

1 發病率 本次共調查社區職工518人,發現EH患者64人,患病率為12.36%,其中47人為本次調查以前已確診EH,新發現EH患者17人。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病人為8人,患病率1.54%。

2 性別與EH患病情況 本次調查男性145人,EH患者19人,患病率為13.10%,女性373人,EH患者45人,患病率為12.03%,經統計學處理,男、女的發病率基本相仿(2=0.18,P0.05)。

3 年齡與EH患病情況 本次調查為35歲以上的幹部、教師、工人中,以每增加10歲為一個年齡組,從表1可見,30歲~,EH患病率為3.37%,45歲~、55歲~、65歲~、≥75歲組的患病率有上升趨勢。(2=75.79,P0.005),表明原發高血壓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明顯增加,同時對35歲前的血壓情況也不應忽視。

4 職業與EH患病情況 本次調查中以離退休職員中EH患病率最高,考慮這與他們年齡偏大有很大關係。其餘各職業EH職員患病率排序依次為幹部、教師、工人,他們EH患病率依次為12.33%、11.21%、7.27%。本次調查EH患病率與體重的增長也有關係。體重超重的EH患者,發生心臟病、動脈硬化及其它併發症的機會也會大大增加,因此,通過限制飲食,加強體育鍛煉,控制體重,減輕體重,就能達到有效防止EH的發生及治療EH的目的。

由於壯族和漢族(長期雜居,大家的生活習慣已無很大的區別,考慮這也是本次調查壯、漢兩族EH患病情況基本相似的原因,而這也是從一側面反映了EH的發生與生活方式有很大的關係。幹部教師機關工作職員比較關心自己身體狀況,但服藥率低,控制率低,不規律服藥,不願服藥的現象很普遍,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EH是引起冠心病、腦卒中、腎功能衰竭等重要危險因素。要改變這種狀況,首先要進步人民羣眾的自我保健意識,這就需要我們加強EH防治的衞生宣傳工作,EH防治重點放在社區,通過宣傳、普及EH的防治知識,進步人羣生活質量,健康水平,預防EH的發生與發展。

針對調查新發現的題目,我們利用實習前1周的時間對本批護生進行了社區護理理論知識的講授與相關技能的強化培訓。

1.進步對整體護理和社區護理的熟悉 首先就整體護理與社區護理的意義、發展趨勢進行討論,幫助護生對以人為本的現代護理理念進一步理解,要求護生重新熟悉社區護理的重要性及賦予護生的重要職能。目前,開展集預防、保健、醫療和康復於一體的社區護理勢在必行。作為一名***,要樹立現代護理觀,明確社區護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社區護理工作的長期性、艱鉅性和複雜性,切實把社區護理作為一種自覺行為。

2. 開設《社區護理學》課程進行系統知識傳授 《社區護理學》課程要適當安排在臨牀實習前,且內、外、婦、兒、傳等各專科護理學課程結束後進行,且課時應稍增加。在教學中應特別誇大社區護理主動干預的實質,使護生熟悉社區護理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有評價的活動,是以低級衞生保健為主體,重在預防疾病,促進和維護健康。社區護理服務面廣,治理時間長,具有高度自主權和獨力性。沒有系統的知識和紮實的功底,是不可能勝任社區護理工作的。

3 加強理論聯繫實際能力的練習 開展社區護理是一項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工作過程。在本次培訓中我們在護患交流技巧,知識灌輸技巧,教育方式方法,健康評估方法,基本操縱技能與社區急救技能方面進行強化練習,要求護生在進進臨牀實習後要留意理論聯繫實際,增強社區服務意識,把握護理技巧。

護理調查報告5

説到護理專業的就業的問題,首先應該談到護理專業的畢業生應具備有以下的條件,比如説

(1)所學專業符合招聘職位所需的資格的條件。一般來講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員應具有兩個基本的條件:

一是具有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二是具有紮實的護理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

《護士條例》規定了執業護士註冊的四個條件:

第一,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這是從法律意義上最基本的要求,一個沒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可能對社會、對他人、對本人負責。

第二,在中等職業學校或高等學校完成了規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護理專業課程學習並完成8個月以上護理臨牀實習,取得相應的學歷證書。這項規定強調執業護士不僅要接受過一定的學歷教育,而且必須有較長時間的(八個月)臨牀實習,積累一定的護理實踐經驗,掌握實際操作技能,以便順利履行護理職責,為患者服務。

第三,通過國務院衞生主管部門組織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也就是説要通過全國統一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

第四,符合國家規定的健康標準,這也是一項最基本的要求。

這四個條件非常明確,也十分嚴格,是執業護士必須具備的。

(2)基礎知識紮實,實踐能力強。學習,貴在學以致用。只學不用,那是讀死書,應失去了學習的價值。

護士是跟病人生病打交道的,一個不小心,造成的損失,可能就無法挽回。作為一個護士,光有牢靠的'基礎知識,是不行的,我們所學的,不過都是為臨牀實踐打基礎,只有具備紮實的知識和良好的操作技能,才能為病人的生命保駕護航。

這些條件都是一個基礎,是每一個護理人員都應具備的最基本的條件,我們要想更好的適應以後的就業形勢,還需要我們自己的努力但總的來説我們護理專業的就業形勢是很不錯的,隨着我國向老齡化社會轉變,專業的護理人員的需求量也將增大。

而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羣疾病譜發生了改變,慢性病護理的需求量增加;人們在重視身心健康的同時,對疾病的預防和自我保健意識也不斷增強,社區醫療保健工作面臨着難得的機遇。社區護理在社區衞生服務和醫療保健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成為21世紀社區服務的重點。

而護理職業一直是國際上地位較高、薪水豐厚的職業之一,同時,護理人才又是國際緊缺的人才之一。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較高的綜合素質和流暢的國際交流語言的護士在國際上就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所以,如果護理的專業人才在具備護理學、護理人際溝通、護理禮儀等專業知識外,還能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那麼就業選擇將更為寬廣,國內和國外都有護理人員廣闊的天地,只要努力把自己的打造的更完美,更優秀,一切皆有可能實現。

護理調查報告6

一、調查背景:

面對很多學生所學專業瞭解不足,為了更好的學習,並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和目標。

二、調查目的:

為了更好的瞭解護理專業的現狀、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護理專業人員的就業前景,以便及時做調整,為以後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條件。

三、調查對象:任課老師

四、調查方法:訪談、參考文獻

五、調查內容

(一)、護理專業的設置情況。

護理教育是我國宏觀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為醫療事業培養合格護理人才的艱鉅任務。建國以來我國護理教育為各級醫療機構培養了數以百萬計的畢業生,為提高衞生服務質量和水平,推動衞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廣大人民羣眾對健康的需求、對衞生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同時科學技術的進步和醫療衞生服務改革的不斷深入,對護理人才的數量、質量和結構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衞生部、教育部共同制定的《護理、藥學和醫相關類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計劃》的精神,為更好的提高護理專業隊伍的總體素質,以適應提高護理教育更好的適應我國衞生改革和發展的需要,滿足廣大人民對衞生的需要的需求,我國在21世紀初抓住機遇,擬新開設護理學本科專業。

1、社會需求方面

隨着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逐步實現,衞生服務模式從傳統的醫療救治逐步轉向保健、康復的心裏狀態和行為方式等的全面照顧。衞生服務模式的改變增強了護理工作的作用。衞生服務體系的改革也是護理服務成為新的重要的增長點。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為了迎接老齡化的挑戰,就必須加快發展社區服務。隨着社區服務體系的健全,社區服務工作將承擔更多的初級衞生保健、流行病學調研、傳染病監控、衞生宣傳等工作,成為你公共衞生體系的重

要組成部分。社區護理者廣泛的工作在社區診所、家庭、機關、學校、廠礦等場所,從事護理、康復、健康教育等工作。老齡人口日益增多,慢性病人增加,大大的加大了護理的需求。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社區護理將形成一支穩定的隊伍,約佔護理人員總數的一半以上。

2、我國護理人力資源現狀

我國總體的人力狀況明顯少於衞生行政部門的人力編排要求,也難以適應整體護理需求,甚至與出現有的醫院護士僅限於完成打針發藥。由於護士處於超負荷狀態下工作,沒有最好的精力做好基礎護理,部分工作由家屬完成,由此產生了護理質量嚴重下滑的現象。

面對對於護理人才的需求,20xx-2003年衞生部護理人才需求預測研究課題組根據我國醫護人力17年的資料(1985-20xx),對未來護理人力需求進行了預測,希望以這樣的目標而奮鬥,到20xx年我國的醫護比例應達到1:1。醫護人數均達到232.3萬人,甚至於考慮到老齡化的問題,需求應該更大,顯然,對於快接近20xx年的現在來説,目標遠遠沒達到。在這間,對護理,醫學和藥學的改革,20xx年,年招生數每年遞增15%;到20xx年,我國各層次護理教育的招生數量比例應為中專佔50%,大專佔30%,本科及以上佔20%。以此層次調整,我國的護理教育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3、對人才的培養

護理學專業隨着時代的發展,不僅僅是對護理人員數量的需求,更是對人才的需求。於是,就此為目標,以教學工作為中心,突出本科教育,是教學工作科學化,規範化,全面提高護理工作質量,面向各級醫療機構、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等單位,培養出:人文社會科學、醫學、預防保健的基本知識及護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在護理領域內從事臨牀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是:本專也學生主要學習相關的人文社會知識的醫院基礎、預防保健的基礎理論知識,受到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臨牀護理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對服務對象實施整護理及社區健康服務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一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學、預防保健的基礎理論知識;

2、掌握護理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

3、掌握護理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護理原則、操作技術,專科護理和監護技能,並能夠應用護理程序對服務對象實施整體護理;

4、具有社會健康服務、護理管理和護理教育的基本能力;

5、熟悉國家衞生工作方針、政策及法規;

6、瞭解護理學的學科發展動態。護理學專業的主幹科學:基礎醫學、護理學、心理學。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護理學導論和護理學基礎、健康評估、內外科護理學、婦兒科護理學、護理心理學、護理管理學等。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臨牀綜合實習、社區實習、論文撰寫等,一般安排不少於52周。

根據拓寬專業口徑與市場要求相結合的要求,護理學專業培養模式一般是在完成公共基礎課及部分專業基礎課之後,在進行專業方向分化,即前期趨同、後期分化。這種模式不僅僅能較快的急需的的學科輸送專科護士,滿足日益發展的醫療工作的需求,而且有利於我國護理學專業內涵的充實和各類專科護理人才隊伍的建設與提高,也能為日後將專科護士納入到畢業後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護理學專業的學生不僅僅要具有本專業所學的文化基礎知識,基礎醫學和臨牀醫學知識,護理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或臨牀護理等技能。並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能初步的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和解決工作中的問題,成為高級護理人才。

(二)、護理專業的現狀及發展狀況

隨着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兼併、減員增效,使一部分人員下崗待業。相比之下醫療衞生系統相對比較穩定,已有調查中顯示,謀求護士職業主要為求穩定佔首位。但由於歷史原因,我國護士學歷不高,從事的是服務性工作,社會地位不高,重醫輕護的現象較為普遍,與相應行業比較付出與收入不足,晉升機會較少,構成護士隊伍內部的不穩定性,一旦護士達到一定學歷,流失的可能性較高。院內醫技性工作、辦公室祕書等成了流失的目標。 在醫學日益發展的今天,隨着整體護理模式的不斷普及與推廣,護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正在日趨完善。因此對護士學歷的要求相應提高,各級晉升必需具有一定學歷。另外,護士為勝任日新月異的護理工作,對充實新知識的迫切性不斷增強,護士對提高學歷的迫切性已佔據個人奮鬥目標的首位。

護士工作集體力、與腦力與一體,長期倒班,編制緊縮,工作量大,又要確保不出差錯事故,長年累月身心疲憊,因此七成的護士感到有壓力,壓力主要來自工作緊張和休息時間少。

護士心目中對護理管理者的排序來看,實幹型居首位,其次為開拓型。説明護士對管理的觀念在改變,要求管理者除了以身作則,具有解決問題,善於傾聽羣眾意見,與他們交流、溝通外,還必須具有敢於冒險,善於創新、獨立思維、嘗試變革的開拓精神。護理管理者只有實幹加創新才能帶領護理隊伍走向21世紀。

護理專業被教育部、衞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國家緊缺人才專業,予以重點扶持。世界衞生組織對各成員國衞生人才資源統計結果顯示,許多國家護理人才緊缺。在我國,護士的數量遠遠不夠,醫護比例嚴重失調。按照衞生部要求,我國醫院的醫生和護士的比例是1:2,重要科室醫生和護士的比例應是1:4。而目前全國1:0.61的醫護比例遠遠達不到衞生部的要求,與1:2.7的國際水平相差很大,與發達國家1:8.5的比例相差更遠。根據衞生部的統計,到20xx年我國的護士數量將增加到232.3萬人,平均年淨增加11.5萬人,這為學習護理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

隨着國際醫療市場對護理人員的需求激增,“護士荒”現象已日益突出地擺在各國醫學界面前。未來10年,美國、英國、加拿大、新西蘭、新加坡、日本及全球其他國家將急需200萬護理人才,國際人力資源公司已經把目光瞄準中國。世界性的護理人才資源的短缺,給我國護理人員創造了更多邁出國門、邁向國際市場就業的機會。業內專家介紹説,護理職業一直是國際上地位較高、薪水豐厚的職業之一。如護士在美國平均年薪達5萬美元,而美國缺護士30萬人。在澳洲,護士最容易找工作或獲得升遷,同時,只要擁有了澳洲註冊護士的資格,等於拿到了通向英聯邦國家工作的“綠卡”。英、法、德等西方發達國家對護士均有許多優惠的政策。因此,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較高的綜合素質和流暢的國際交流語言的護士在國際上就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再者,隨着我國向老齡化社會轉變,將來從事老人醫學的人才將走俏,保健醫師、家庭護士也將成為熱門人才。我國近年來人口年齡結構呈現老齡化改變,家庭結構卻呈現出小型化趨勢。而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羣疾病譜發生了

改變,慢性病護理的需求量增加;人們在重視身心健康的同時,對疾病的預防和自我保健意識也不斷增強,社區醫療保健工作面臨着難得的機遇。

目前,國內很多大中城市的醫院都設有涉外門診,而一些合資醫院以及“洋”醫院更是如雨後春筍一般紮根北京、上海等地。所以,如果護理學人才在具備護理學、護理人際溝通、護理禮儀等專業知識外,還能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那麼就業選擇將更為寬廣,可以從事在華的涉外醫護服務、國際技術合作交流和資料傳遞等。

(三)、護理專業相關的職業證書

醫院是人民健康保障的發源地,為了滿足醫院對護士的需求,但又不僅僅是數量的需求。國家便針對護士開設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使得我們的護士質量的到很大的保障,也讓病人們放心的把自己的健康交到她們的手中。國家老齡化程度也越來越嚴重,他們對健康的需求、對防禦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對此,國家也並不是説,讓其在社會中自由的發展,閒人口的老齡化帶來的負擔,反而是依然將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為了為他們的健康送去了保障,國家也設立了《養老護理職業資格證》。在醫學事業中,自拉寧格爾以後,對衞生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關鍵,我們只有做到最好的衞生才能提供最好的護理和治療。於是,《衞生行業護理員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就這樣,在我們的生活中誕生了。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各種各樣的證書來完善我們的醫學事業。

(四)、護理專業的就業方向

隨着社會的發展,護理學就業前景將被越來越看好。護理類專業畢業生將有更加廣闊的就業空間,同時社會對護士素質也提出了更高、分工更細化的要求,學有一技之長可以以自己獨特的優勢在就業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護理專業學生畢業後主要分配到縣級以上醫療機構的病房、門診、急診及病房從事臨牀護理工作,也可分配到社區醫療康復機構、疾病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研究所等醫療衞生部門從事社區護理和健康教育工作。在護理領域內從事臨牀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工作。護理學專業畢業以後不用擔心無法就業的問題,因為,目前社會經濟的發展,對醫療行業的要求越來越

護理調查報告7

【摘要】目的 瞭解社區護理人員的工作狀況,為衞生機構和政府部門改善當今社區護士工作現狀,規範社區管理提供依據。方法 自行設計問卷,調查杭州江乾區三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87名在職護理人員。結果 50%左右的社區護理工作人員認為在工作上存在壓力;24%認為繼續學習的壓力超過工作上的壓力;64%認為社區護士考評標準不夠規範;57%認為工作人員太少;55%的護士認為自己的知識和技術能力不足。結論 社區護士在自身素質和工作環境方面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社區管理者需針對滿意度低的項目進行改進以提高護士的工作滿意度,進而提升護理服務質量。

【關鍵詞】 社區 護理人員 工作狀況

社區護理在社會醫療的發展中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正成為社區衞生服務工作的發展方向和重要內容。因此,建設一支高滿意度的社區護理隊伍,對於保證社區服務質量、提高社區居民的滿意度、保證社區衞生服務的可持續發展起着重要作用。而護士的工作現狀及

其工作滿意度直接影響到護理服務質量。

1 對象和方法

1.1 調查對象 對杭州江乾區三個主要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下沙醫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九堡醫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和彭埠醫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120餘名在職護理人員中抽取100名進行調查。

1.2 調查方法 自設問卷,隨機抽取三個主要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在職護理人員,採用不記名方式發放問卷,共發放問卷100份,有效問卷87份,有效率為87%。

1.3 調查內容 (1)護理人員基本情況;(2)工作壓力情況;(3)社區管理體系;(4)對自身的看法。

1.4 統計學處理 對獲得的資料進行描述性研究。

2 結果與分析

2.1 一般情況 接受調查的社區護理人員年齡最大47歲,最小19歲,平均27歲。護齡(包括臨牀和社區護齡)5年以下的有41名,5~10年的有27名,11~20年的有15名,20年以上的有4名;而社區護齡2年以下的有39名,3~4年的有9名,5年以上的有26名。學歷和職稱分佈見圖1,2。

2.2 基本工作情況 社區護士每天上班6~8 h的佔絕大部分,超過10 h的佔2%;完全不需要上夜班

的只有24%,其他人總是會被安排不同頻率的夜班工作。調查顯示,有90%的護理人員對工作表示滿意,23%的護理人員被頻繁

地要求去做非護理性的工作。在工資方面,月收入在1 000~2 000元之間的佔41%,2 001~3 000元之間的佔33%,3 001~4 000元之間的佔3%,1 000元一下的佔23%。由此可見,絕大多數社區護理人員的月收入處在中低水平。

2.3 護理人員的壓力情況 從調查數據來看,近50%的社區護理工作人員認為作為社區護士他們在工作上有一定壓力且酬薪與工作強度不符合。有34%的護理人員認為他們的地位不如醫院護士,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她們的心理壓力。從護理人員的一般情況看,本科學歷的只佔到8%,社區對其護士的繼續教育也很重視,勢必增加了他們的壓力。24%的人認為繼續學習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給自己帶來的壓力最大。因此,提高自身學歷成為絕大多數社區護理人員繼續學習的目標。

2.4 社區管理體系 根據統計數據可知,有69%的護理人員認為社區醫院的儀器設備基本可以滿足平時的工作需求。有50%的護理人員認為社區護理人員的匹配太少,且缺乏人才。60%的護理人員曾參加過社區提供的繼續教育,其中有23%認為其提供繼續學習的要求太高。83%社區有護士質量考評系統,其中64%認為考評標準不夠規範。絕大多數護理人員認為其所在社區的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合理。但是從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護理人員都看好社區的發展方向。

2.5 護理人員對自身的看法 調查顯示,72%的護理人員認為有開展社區護理的必要,社區護理可以治療一些常見病以及病情較輕的疾病,這樣不僅方便了患者,還可以緩解大醫院排長隊掛號的現象,並能向各上級醫院提供確切的信息,為患者的進一步治療提供更加詳細的資料。同時,社區護士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55%的護士認為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不足,95%的護士想提高自己的學歷。由於我國開展護理本科教育的時間較晚,現在大多數社區護士的學歷水平在大專或大專以下。護理事業的發展需要高學歷的護士,臨牀護理的發展日新月異,護理人員應該瞭解新興信息,掌握必備知識,在充實自己的同時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合理、科學、完善的服務。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社區護士在自身素質和工作環境方面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隨着政府對社區護理的逐漸重視,不斷引進國外的社區醫療模式,發揮社區護理的重要性,國內的社區護理必定會更上一個台階。

【參考文獻】

1 王羣.社區護士心態調查.護理研究,20xx,16(1):18-19.

2 郭全芳,孔媛,張雲紅,等.社區護士工作應激源與應激反應的研究.現代護理,20xx,13(25):2365-2366.

3 韓佳鳳,李曉惠.社區護士工作壓力源現狀分析及對策.中國護理管理,20xx,7(5):45-46.

護理調查報告8

我懷着無比興奮的心情來到xx鎮醫院,帶着彷徨與緊張的心情,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臨牀護理實踐生涯!當我拿着實踐報告踏進鎮醫院的門檻時,心理感到特別激動,因為從今天開始,我將會以一名白衣天使的身份在醫院裏實踐。時至今天,實踐結束了,原本迷茫與無知,現如今滿載而歸。

儘管這段時間很短,但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我們倍感珍惜這段時間,珍惜每一天的鍛鍊和自我提高的機會,珍惜與老師們這段難得的師徒之情。

實踐之前,是科教科老師按照我們的需要和上崗要求安排統一培訓,包括:一、瞭解醫院概況簡介。二、瞭解學生管理的有關規定。三、知道治安管理的一般常識。四、懂得醫德醫風教育。五、明白醫療文書的書寫。六、掌握有關護理知識。七、理解院內感染。八、瞭解手術室的有關知識。其間科教科的老師還穿插地組織我們到各病房看病歷、觀看關於醫療糾紛的專家講座及急救處理方面的錄像,讓我們對實際的臨牀工作有了初步瞭解,為正式上崗工作打下了基礎。

剛進入病房,總有一種茫然的感覺,對於護理的工作處於比較陌生的狀態,也對於自己在這樣的新環境中能夠做的事還是沒有一種成型的概念。慶幸的實踐和工作打定了良好的基礎,這應該算的上是實習階段的第一個收穫:學會適應,學會在新的環境中成長和生存。

護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與雜亂的,儘管在以前前也有所感悟,但是真正進入病房後,感觸又更深了。的確,護士的活很零碎,很雜亂,還可以説是很低微,可是透過多數人的不理解,我們發現,護士有着其獨特的魅力。醫院不可能沒有護士,這就説明了護士的重要性。醫生離不開護士,病人離不開護士,整個環境都離不開護士。這瑣碎的工作,有着完整的體系,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發揮其獨到的作用,產生不可或缺的作用。因為有了臨牀的實踐,我們才更全面而深刻的瞭解護理工作,更具體而詳盡的瞭解這個行業。進入臨牀的第二個收穫:正確認識護理,樹立了正確的職業道德觀,養成了良好的工作態度。

實踐的第一天早上,我早早的來到醫院,那時8點交接班還沒開始,我跟着護士幫病人換被單,幫他們量體温等等。到了8點鐘,醫生和護士門準時交接班,值夜的醫生和護士將昨夜病人的情況進行報告,然後各個管牀醫生分別開始查房,我也跟着他們,認真的聽他們如何檢查病人和如何詢問他們。看着他們那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我的心裏不禁充滿着崇敬之情。首先,醫生們對病人進行詢問,問他們的病症,比如:有無發熱,有無疼痛,飲食如何,排泄是否正常,有無多尿少尿等等。

然後,醫生仔細觀察病人的體徵,有時還做下叩診,最後開出醫囑。這時,護士們開始了緊張的比對醫囑,並且按照醫囑進行取藥和進行治療,護士每隔4小時查一次體温,並且繪成温度曲線,供醫生參考,另外,每隔半小時進行一次巡房,檢查是否有異常情況出現。

不知不覺就已經到了下班的時間了熱門思想彙報。回到家,我總結了今天的收穫和疑問,覺得今天真是過到好充實啊!

標籤: 調查報告 護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jkpmg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