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工作彙報 >

道教文化旅遊資源調研的彙報材料

道教文化旅遊資源調研的彙報材料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越來越多的人或聽或寫彙報,彙報可以以某個具體項目為單位進行彙報,也可以以某個階段的工作為單位進行彙報,如何寫一份正確的彙報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道教文化旅遊資源調研的彙報材料,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教文化旅遊資源調研的彙報材料

  一、徐州道教簡史

夏朝,彭祖被唐堯封于徐州,建立的大彭氏國,延續了八百年,成為中國修煉養生與烹飪的鼻祖,被列為道教的一位重要神仙。

春秋時,老子亦誕生於楚國苦縣曲仁裏,當時徐州為楚國重要城池,也為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徐州即為老子活動的主要區域,僅史書記載,在沛國,孔子就曾多次向老子問道,現在國內多處發掘出土"孔子沛國問道圖"碑刻。

西漢初期,留侯張良不僅輔佐劉邦平定天下與治國,而且也是一位重要的道教神仙修煉家。漢靈帝時,鉅鹿人張角創太平道,奉《太平清領書》為主要經典,以善道教化,符水治病;十餘年間徒眾數十萬,遍佈青、徐等八州,徐州為重要區域。沛國豐邑人(今江蘇豐縣豐縣)張道陵制訂完善經典、禮儀,創立了"五斗米道",以符水治病,並置祭酒等職務,封二十四治而治(後改為二十八治),標誌着道教由此創立。據史籍記載,張道陵生於東漢建武十一年,卒於永壽二年,終年一百二十歲。

東漢末年,道家先哲神醫華佗亦生於沛國譙縣(今亳州),行醫于徐、亳一帶,死後葬于徐州城南一里處,後人築華佗墓,並建華祖廟。

唐朝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自認老子李耳為祖宗,因道教奉老子為道宗、道教鼻祖,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所以道教當時被尊為國教,封天師張道陵為"太師",道教盛行一時,徐州宮觀亦遍佈各地。

宋元時期,徐州道教宮觀遍佈徐州城區近郊和臨近各縣鄉村野等,僅豐縣就有文昌祠、二清廟、華佗廟、關王廟、賢侯祠、火神廟、玄帝廟、泰山神廟、三皇廟、東嶽行祠、司馬神廟、田祖神廟、李文靖廟、金龍大王廟、洞真觀、龍翔觀、紫微觀、天和觀、棲雲觀、南華觀、長春觀、和光觀等20餘座道教宮觀。

明朝時期,雖然當時的明政府的限制,但徐州的道教仍然香火鼎盛,信眾眾多,道教宮觀林立,在徐州城郊內(即明古城郊)就有十幾座之多。明嘉靖年間,徐州人集資在徐州城南泰山建蓋碧霞無君祠。乾隆四十五年改稱碧霞宮,每歲四月十五至十八日,舉辦泰山廟會,蘇魯豫皖接壤地的數以萬計羣眾均來進香趕會。

清末,民初,徐州道教仍盛行不衰,徐州市內道教場所計有:城隍廟(城中,今青年路),黃樓(城東北隅,宋時建,歷經修繕,80年代遷建黃河堤今址)靈霄觀(城西北,後稱鬥姆宮),真武觀(小井涯巷),太山老君廟(城東郭山),彭祖樓,碧霞宮,天啟廟(城北),老君廟(雲龍山東坡),天師觀(城西),張良祠、三官廟,三義廟,財神廟,關帝廟,火神廟、華祖廟等二十餘處,皆香火很旺。其中,城隍廟塑有城隍像,後殿塑有城隍夫妻像,大殿前兩側,各建廊房數間,並有陰間十八司羣塑像。民國17年(1928)銅山縣長劉炳辰響應北伐軍破除封建迷信活動,率眾搗毀廟觀神像,逐趕僧道離廟,道教宮觀多廢。

1940年初,徐州商會會長李藹堂任主任,組成理事會,籌資修復市區城隍廟,重塑城隍座像,而殿前兩側廊房、東側作他用,西側為警察局佔用,皆未修復。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整廟充作警察局。建國後,舊址為市公安局用。

徐州道士聚城隍廟數人,餘廟或道士、道姑,駐一、二人。如遇道場,則集各廟10多人共做。曾有王祥坤(城隍廟)、張祥蓮(利國、火神廟)、周家正(老君廟)等,擅長樂器、頌經。1950年,建國初期,徐州尚有道士7人。

徐州道教,沿正一道(天師道)規,以事符篆齋醮,財神廟時常為人求籤,授符。農曆七年級,十五香火較旺。黃樓,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逢會。城南泰山碧霞宮,每年四月十五日逢會。城隍,黃樓兩處四十年代廟毀會止。泰山碧霞宮廟會,每年聚有蘇魯豫皖周遍信眾十幾萬人,延續至今。

民國36年(1947)5月,政府批准,成立"江蘇省徐州市道教會",理事長張明洞、常務理事李宗錞、韓明濂。但由於歷史原因,年餘解散。

50年代,徐州轄區內道教場所大多被毀,道士及道姑亦逐漸減少,但民間信道者仍綿延不斷,延續至今。

  二、徐州歷代著名道教人物

彭祖:一作彭鏗,或雲姓籛名鏗,傳以長壽見稱。原系先秦傳説中的仙人,後道教奉為仙真。彭祖姓籛名鏗,於六月六日出生,其父親陸終,母親女饋,彭祖是是上古帝王顓頊的孫子(黃帝的第八代孫)。

赤鬚子:豐人也,豐中傳世見之,秦穆公之主魚吏也,數道豐界,災異水旱,十不失一。食柏實、石脂,絕谷,齒落更生,細發覆出。後去之吳山。

張陵(34—156):一作張道陵,道教創始人。第一代天師。本名張陵,東漢沛國豐邑(今江蘇豐縣)人。道書載:為漢留侯子房八世孫。張魯(?~216):為張陵之孫,五斗米道系師。字公祺(一作"公旗"),沛國豐(江蘇豐縣)人。張陵死後,其子張衡繼行其道。衡死,張魯繼為首領。

華佗(約公元145—208):東漢末道士,醫學家。

嵇康:字叔夜,本姓奚,譙國銍縣(今安徽宿縣西南),改姓嵇。)。"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三國時魏末著名的道士、詩人與音樂家,是當時玄學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陳摶(871~989年):為五代宋初著名道士。字圖南,自號"扶搖子",賜號"希夷先生"。他繼承漢代以來的象數學傳統,並把黃老清靜無為思想、道教修煉方術和儒家修養、佛教禪觀會歸一流,對宋代理學有較大影響。後人稱其為"陳摶老祖"、"睡仙"等。

曹國舅:徐州人,相傳為宋仁宗朝之大國舅,名佾,亦作景休。

路可泰:明代徐州蕭人,五歲即通術數,為人推星度多奇中。尤精《易》,佔言禍福,無不驗,修道於果老洞中。

方靈圓:徐州睢邑找溝集人,明季為道士,住玉皇廟,晚遇呂純陽得道。嘗外遊,順治末年(1644-1661年)歸,休息於路旁樹下,羣兒聚觀,見蜣螂數百飛鳴繞其旁,靈圓接以手,嗑而吐之,鹹以為異。及起行,視所吐,皆荔枝殼也。鄰里爭延至,如期往,一日同見之,始知為仙。後再往延,不可見矣。

劉道士(1777-1858年):清代徐州蕭人,本名銘,字奉盤,號雲巢。幼失父母,入真武觀為道士。喜讀書,善於繪畫,尤工山水,好鼓琴。為人恬退,一介不苟取與。廟宇傾廢,道士俯仰其中,食常不給,佐以山蔬,飽則掬泉飲浣,興至或調軫染翰,或雜蒔花木,悠然自得,雖貧困如也。作山水得"二王法",清麗似石谷,高曠追鹿台。晚年用筆若夢若霧,空靈無匹,脱盡畫家氣習。咸豐八年卒,歲八十有一。

李蘭(1862-1921):字芳谷,晚清著名畫家,因為一耳重聽,自稱"聾道人",幼年即酷愛繪畫,曾獲巴拿馬賽會銀獎,名揚國內外。

張明洞:民國時徐州人,1947年5月(民國36年),政府批准,成立"江蘇省徐州市道教會",被選為理事長。但由於歷史原因,年餘解散。

石永林:(1880-1990)豐縣單樓人,著名道醫,年111歲而終。

  三、徐州主要道教遺存分佈

豐縣:張道陵故里遺址;張綱墓;藥盒子傳説;天師觀;天和觀。

沛縣:神仙林。

銅山:大彭鎮彭祖廟;彭祖井;玉皇宮;茅村奶奶廟;利國火神廟。

邳州:土山關帝廟;艾山葛洪井。

睢寧:圯橋納履處;留侯祠;嵐山玉皇宮。

新沂:馬陵山火神廟。

賈汪:雷祖廟;大洞山碧霞祠;馬莊三元宮。

市區:子房山留侯祠;户部山三義廟;户部山華祖墓與華祖廟;青年路天下都城隍廟;泰山碧霞祠;鳳凰山曹公亭;泉山果老洞;雲龍山張翼放鶴亭;開發區王母宮;開發區蟠桃道院。

  四、目前恢復與開發情況

1、豐縣天師觀已經批覆,選址已定,等待開工建設。

2、天和宮選址歷盡波折,直到現在還沒有明確意見。

3、銅山玉皇宮正在建設,但因為資金與歷史問題,進展較慢。

4、銅山茅村奶奶廟雖然小規模恢復,但由於歷史原因,掌握在一些社會人手中。

  五、目前開發宗教旅遊面臨的問題

1、政府一些部門領導思想過左,對道教仍然存在一些歷史偏見,支持力度較小,目前批覆籌備的地方都偏僻貧困。

2、道教恢復較晚,協會底子薄,沒有經濟收入,協會影響力較小,市內沒有活動場所,社會等捐助資金無法吸收,甚至辦公都難以為繼。

3、一些社會人士也對道教認識不足,還停留在封建迷信的觀點之上。

4、處於景點之中的道教遺存,一些政府部門把道教拒之門外,難以體現或開發道教文化旅遊資源。

  六、幾點建議

1、作為天師故里的徐州,在國內外道教界影響很大,眾多的道教信眾與各級各地道教組織對天師故里的發展也期望很大,政府能充分認識道教天師故里這一難得的城市文化品牌,能加大對道教發展與道教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整合。

2、天和宮的選址牽動着眾多海內外道教信徒與道教人士的心,建議政府早日落實選址並啟動道教祖庭天和宮的建設,支持這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的工程。

3、政府能早日協調一處供市內道教信徒活動的場所,解決目前道教協會所面臨的實際困難。

4、政府各級部門能拋棄偏見,重新認識道教,認識道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道教的發展,離不開各級政府的政策與資金支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huibao/21vqo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