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述職報告 >

課題中期述職報告

課題中期述職報告

在生活中,接觸並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題中期述職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課題中期述職報告

課題中期述職報告1

XX年12月至XX年12月,我在全校開展了《國小高年級男生課堂紀律管理的研究》調查問卷及課堂調研活動,發現隨着課改的進一步深入,課堂教學出現了可喜的變化,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已經逐步改變,老師們把學習的權利和探索的時空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方式,尤其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課堂上出現的是師生互動、學生互動、互教互學的學習場面,學生思維的火花得到有效的激發,課堂是生動的、積極的,活躍的。

一、在課改中雖然有一些可喜的變化,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1、課改理念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而很多課堂表面看起來教學手段多樣,課堂氣氛活躍異常,學生表現的愉悦、快樂,但一定程度上卻忽視了對學生課堂教學參與度的分析,使課堂成了少數人活躍的舞台。

2、學生們看似積極的發言,往往沒有經過深入地、安靜的思考,給人以只有温度,沒有深度的感覺;還有的課堂教師將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等同於“滿堂問”,也就是説,沒有區分學生的參與是主動參與還是被動參與,是實質性參與還是形式性參與。

3、新課堂特別強調要尊重學生,讓學生張揚個性,於是,孩子們規規矩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兩手平放、井然有序的發言變成了把小手舉得高高,隨便下位,且伴着“我、我”的聲音,迫不及待地搶答,課堂秩序混亂,學習效果不高。

4、學生不懂得尊重與傾聽,當別人發言時,要麼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要麼隨便插嘴打斷,嘲笑譏諷,言論自由了,良好的品格卻逐漸埋沒了。

5、課堂上高年級男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當老師在提問其他同學時,主張“事不關己”的學生就開始“開小差”,有的擺弄書本、文具,有的交頭接耳地竊竊私語,形散神又散。誠然,新課程倡導構建寬鬆民主的活力課堂,但這種“活”中也需要有新的紀律規則。只講學生的解放而不求對學生的規範,只講自由、輕鬆,而不求嚴格遵紀,是對課程改革的誤解。過於放縱,不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二、課題研究計劃

研究目標:

(1)研究出培養國小生自律能力的操作方案。

(2)理論上探索國小生自律與促進學生全面素質提高的關係。

研究措施:

(1)從個體到集體的原則。國小生只有正確對待自己,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後果,才能較好地協調個體與集體的關係,養成與他人、社會協調的能力。

(2)從他律到自律的原則。國小生是從遵守已有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逐漸學會自我約束、自我激勵的。低年級學生,教師的權威作用很強,而在中年級則又會出現缺乏外在權威約束、自己又不能很好約束的特殊時期,高年級則開始學會了自我約束。應該説整個國小階段都是從他律學會自律的階段。

(3)從學校、家庭到社會的原則。學校和家庭是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最主要的地方,學校和家庭中的實踐也是社會實踐問題的基礎。

(4)及時做好資料的積累和整理。

(5)做好課題的總結

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主要採用比較寬泛的行動研究方法。

三、已經實施的活動及調查。

1、教師對課堂紀律的重視程度。

調查統計顯示,65.3%的學生認為班主任經常在課堂上強調要遵守課堂紀律,27.2%認為班主任很少強調,2.7%認為班主任沒有強調, 4.8%的學生對於班主任是否強調遵守課堂紀律表示不知道。

由數據可知,超過60%的國小教師重視課堂紀律,從中反映課堂紀律在國小教師心目中佔有重要位置。分析其原因,一方面,這與我國傳統教育觀念有關。一個吵吵嚷嚷、秩序混亂的課堂,是很難保證完成教學目標與任務的`。另一方面,説明班級管理制度不完善,學生課堂違紀多,影響教學活動正常進行,從而引起大多數教師的重視。

四、收穫

一些學生課堂紀律很差,且屢教不改,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注意以下一些細節,把握一些教學中的尺度,從而更好掌控課堂紀律,改變並完善一些課堂紀律較差且屢教不改的學生的行為。

1、從學生們有興趣的話題開始講。有興趣是最好的保持課堂紀律的方法。

2、讓學生多講,自己少講,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思維,不要灌輸式的教學。學生也有思想也想表達,也想交流,也想通過自己與別人的交流來長進,來知道什麼地方是對的,什麼地方是錯的,怎麼錯了,下次應該怎麼辦。

3、試着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教師對學生髮自內心的愛學生是會感受到的。

4、不要用敲打講桌的方式平息教室內的喧鬧聲或提醒學生集中精神。因為硬邦邦的敲打聲冷酷、刺耳,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

課題中期述職報告2

xx年12月至xx年12月,我在全校開展了《國小高年級男生課堂紀律管理的研究》調查問卷及課堂調研活動,發現隨着課改的進一步深入,課堂教學出現了可喜的變化,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已經逐步改變,老師們把學習的權利和探索的時空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方式,尤其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課堂上出現的是師生互動、學生互動、互教互學的學習場面,學生思維的火花得到有效的激發,課堂是生動的、積極的,活躍的。

一、在課改中雖然有一些可喜的變化,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1、課改理念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而很多課堂表面看起來教學手段多樣,課堂氣氛活躍異常,學生表現的愉悦、快樂,但一定程度上卻忽視了對學生課堂教學參與度的分析,使課堂成了少數人活躍的舞台。

2、學生們看似積極的發言,往往沒有經過深入地、安靜的思考,給人以只有温度,沒有深度的感覺;還有的課堂教師將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等同於“滿堂問”,也就是説,沒有區分學生的參與是主動參與還是被動參與,是實質性參與還是形式性參與。

3、新課堂特別強調要尊重學生,讓學生張揚個性,於是,孩子們規規矩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兩手平放、井然有序的發言變成了把小手舉得高高,隨便下位,且伴着“我、我”的聲音,迫不及待地搶答,課堂秩序混亂,學習效果不高。

4、學生不懂得尊重與傾聽,當別人發言時,要麼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要麼隨便插嘴打斷,嘲笑譏諷,言論自由了,良好的品格卻逐漸埋沒了。

5、課堂上高年級男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當老師在提問其他同學時,主張“事不關己”的學生就開始“開小差”,有的擺弄書本、文具,有的交頭接耳地竊竊私語,形散神又散。誠然,新課程倡導構建寬鬆民主的活力課堂,但這種“活”中也需要有新的紀律規則。只講學生的解放而不求對學生的規範,只講自由、輕鬆,而不求嚴格遵紀,是對課程改革的誤解。過於放縱,不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二、課題研究計劃

研究目標:

(1)研究出培養國小生自律能力的操作方案

(2)理論上探索國小生自律與促進學生全面素質提高的關係

研究措施:

(1)從個體到集體的原則。國小生只有正確對待自己,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後果,才能較好地協調個體與集體的關係,養成與他人、社會協調的能力。

(2)從他律到自律的原則。國小生是從遵守已有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逐漸學會自我約束、自我激勵的。低年級學生,教師的權威作用很強,而在中年級則又會出現缺乏外在權威約束、自己又不能很好約束的特殊時期,高年級則開始學會了自我約束。應該説整個國小階段都是從他律學會自律的階段。

(3)從學校、家庭到社會的原則。學校和家庭是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最主要的地方,學校和家庭中的實踐也是社會實踐問題的基礎。。

(4)及時做好資料的積累和整理。

(5)做好課題的總結

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主要採用比較寬泛的行動研究方法。

三、已經實施的活動及調查

1、教師對課堂紀律的重視程度

調查統計顯示,65.3%的學生認為班主任經常在課堂上強調要遵守課堂紀律,27.2%認為班主任很少強調,7%認為班主任沒有強調,8%的學生對於班主任是否強調遵守課堂紀律表示不知道。

由數據可知,超過60%的國小教師重視課堂紀律,從中反映課堂紀律在國小教師心目中佔有重要位置。分析其原因,一方面,這與我國傳統教育觀念有關。一個吵吵嚷嚷、秩序混亂的課堂,是很難保證完成教學目標與任務的。另一方面,説明班級管理制度不完善,學生課堂違紀多,影響教學活動正常進行,從而引起大多數教師的重視。

2、分層次管理,轉化中間分子,控制特殊人物

對於違紀學生羣體要注意長期觀察、分析,哪些是“跟班兒”,要心中有數,分而治之,區別對待,努力瓦解同盟,做到“轉化”中間分子,控制“特殊人物”。

3、走到學生中間去教學

教師只是站在講台上教學,與學生的空間距離大,心理距離也大,而教師的影響力也就小了,學生熟悉了你的特點,後面的學生就可胡作非為了:睡覺的、看課外書的、聽音樂的就司空見慣了。

4、以任務或課堂練習調控紀律

運用經驗總結、案例研究等方法,對研究材料進行收集整理全面總結課題實驗經驗,完成課題研究報告,進行結題鑑定並積極進行課題成果推廣工作。

課題研究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與裝點門面的,課題研究必須來源於學生並服務於學生。本學期一定本着這個原則,潛心研究、服務教學。

課題主持人

課題組成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shuzhi/0v7rd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