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職場範例 >職場百科 >

當職業發展偏離軌道時如何自救?

當職業發展偏離軌道時如何自救?

根據某機構數據中心的數據顯示:62%的職業人在職業選擇上發生偏差。其中73%的人都不清楚,也不能夠積極的調整,導致自己在錯誤的路上繼續錯下。那麼他們的職業生涯發展受阻也就不足為奇了。那麼如何辨別自己選錯了職業?選錯了職業該怎麼辦呢?

當職業發展偏離軌道時如何自救?

案例:

朱先生是北京理工大學的高才生,畢業後在一家民營軟件公司的研發部門工作。在五年的早期工作期間,他和他的團隊為公司開發了許多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得到客户的廣泛認可,產品市場份額逐漸擴大。眼看着事業激情和工作績效雙收的大好前景,公司因為資本運作進行了上層改組。他在這次改組中被調離研發部,擔任測試部項目主管。朱先生感覺自己是個被害者,只是幸運一點沒有被“開”掉,因為很多以前一起共事的同事們都紛紛離開了公司。後來朱先生在這個主管工作位子上表現很好,自己也更充分地發揮了自己價值,成就感油然而生。這一做就是兩年。但最近開始感到這個工作的不自在,而且感覺每天進入辦公室都胸悶,他懷疑自己是不是遭遇了職業的窮途末路。

分析:

其實朱先生個人素質在IT項目管理領域有很好的發展前景,首先他的優勢在於他紮實技術背景和積累了一定的項目管理經驗,良好的職業態度讓他在項目管理的專業理論和知識的學習上從未放鬆過。因此他的職業道路是十分令人期待的,如果理性地設立了職業目標並制訂科學的職業生涯計劃了的話。問題就在於新年過後公司又換了一批領導,特別是負責研發部和測試部的新副總管理能力十分低下,協調組織經驗缺乏,又不善於溝通,經常採取家族式的管理弄得下面的人怨聲載道。朱先生不知不覺中失去了對未來的希望,因為自己的工作績效開始滑坡,懷疑、批評開始成為他生活的主旋律,於是他對自己的職業方向迷茫起來。他也嘗試着跳槽,但是結果卻是拒絕拒絕再拒絕。難道自己真的不適合往IT項目管理髮展,回到技術發展的老路。他把過多失敗的責任歸結到了自己身上,就像把失敗責任全部推給別人和領導一樣,這也是一種誤區。而且他跳槽前沒有做充分的職業定位,造成跳槽時制訂目標有點好高騖遠不切實際,跳槽的失敗更加強了他否定自己職業方向心態。已經32歲的他何去何從?

建議:

如果換一個環境,調整好求職目標,朱先生的成功指日可待。對於“選錯職業道路”的問題,職業專家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

首先,真的選錯了職業道路了麼?

很多職業人士僅僅根據自己的滿意程度來判斷職業道路的正確性,這種看法實在偏差了。因為錯誤的'職業路線肯定會讓人不滿意,但是不是滿意就不一定説明走錯了職業方向。比如上面朱先生的例子就是最好説明。技術人員的職能轉換和職業轉型是職業發展的必然,在項目管理領域繼續發展再合適不過了,肯定能取得很大的職業成就。但是他因為公司管理層的問題而對自己的職業方向產生了懷疑,可以想象,若不是職業諮詢顧問在關鍵的時刻為他確認了發展方向、解決了其它職業困惑,還教會了他如何專業地考量單位選擇單位,他現在可能仍然在苦苦找尋“正確的”方向。已經年過而立的他,還有多少青春和時間經地起揮霍。

因此,判斷職業路線的正確性,必須以科學的職業定位為基礎,否則所有的判斷將是沒有任何實效性的。也就是先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走錯了路,如果錯了,那就必須通過其它方式藉助其它力量找到對的;如果對了,就必須找到自己困惑和痛苦的根源,能解決的就解決,解決不了的就可以考慮“跳水求生”了。

然後,如果真的走錯了職業道路,怎麼辦?

應該內因外因雙管齊下。

內因:職業定位。應該對個人的職業興趣、職業氣質、職業傾向性、職業滿意度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調查,並且把個人以往的所有職業行為進行整合發現其慣常的行為模式和基本職業動力模型。這些信息的綜合將對找到個人適合的職業發展方向起到關鍵性意義。職業定位和規劃本身是個專業性問題,個人就因為憑着經驗對自己下了結論然後發現了問題又下結論,或者根本是在沒有思考力的情況下輕易決定了自己的道路,最終跌跌碰碰仍然沒有能夠振作起來。

外因:崗位因素調查。對職位工作內容、就職者資質要求以及對就職者的評價標準等等的詳細信息要有充分了解,並且在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的背景下判斷崗位與個人的匹配度。上面的兩個例子的主角就是因為對自己不瞭解,對職業不瞭解,對職場對市場不瞭解才導致了個人職業困惑和困境的產生。

內因外因雙因素考量肯定就能得出職業道路應該怎麼走,職業生涯應該怎麼規劃等問題的答案。通過內外因結合,將找到個人已有的和理想職位所要的差距在哪裏、程度有多大、怎麼消除這個職業“壁壘”以及個人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怎麼得到持續增強等一系列問題。職業本質性問題得到了解決將肯定能導向個人的職業成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zc/baike/42lyy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