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職場範例 >職場健康 >

中藥材柴胡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

中藥材柴胡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

清虛熱中藥,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鬱氣滯、胸肋脹痛、脱肛、子宮脱落、月經不調。柴胡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中藥材柴胡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為大家推薦。

中藥材柴胡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

基本信息:

概述

《神農本草經》注:氣味苦、平,無毒。主心腹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久服輕身、明目、益精。清虛熱中藥,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鬱氣滯、胸肋脹痛、脱肛、子宮脱落、月經不調。柴胡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歷代本草對柴胡的植物形態多有記述。《本草圖經》載:“(柴胡)今關、陝、江湖間,近道皆有之,以銀州者為勝。二月生苗,甚香,莖青紫,葉似竹葉稍紫……七月開黃花……根赤色,似前胡而強。蘆頭有赤毛如鼠尾,獨窠長者好。二月八月採根。”並有附圖5幅。其中丹州柴胡、襄州柴胡、淄州柴胡圖,以及《本草綱目》的竹葉柴胡圖,《救荒本草》的柴胡圖,均為柴胡屬植物[2]。

簡介

藥名:柴胡

漢語拼音:Chái Hú

拉丁名:Radix Bupleuri

別名:茈胡、地薰《神農本草經》、山菜、茹草《吳普本草》,柴草《品彙精要》。

柴胡的功效:

柴胡為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乾燥根。分別北柴胡及南柴胡。 別名地薰、茈胡、山菜、茹草、柴草,具有清熱解表、和解少陽,疏肝解鬱,昇陽舉陷的功效;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鬱氣滯、胸肋脹痛、脱肛、子宮脱落、月經不調。

別名:茈胡、地薰、山菜、茹草,柴草。 柴胡

柴胡

性味:苦,辛,微寒,

歸經:歸肝經、膽經。

功效:解表退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

主治: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少陽證,肝鬱氣滯,氣虛下陷,胸肋脹痛,脱肛,子宮脱落,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煎服,3~9g

柴胡解熱生用量宜大,昇陽生用量宜小;疏肝解鬱宜醋炒,陰虛骨蒸宜鼈血炒。

對瘧疾症,柴胡又可與草果、青皮等配伍應用。

見肝氣鬱結所致的月經不調或痛經等,均可與當歸、白芍、香附、鬱金等藥同用。

大葉柴胡的乾燥根莖,表面密生環節,有毒,不可當柴胡用。

柴胡治療感冒常與葛根、羌活等同用。

柴胡有較佳的'退熱作用,邪在少陽、寒熱往來,常與黃芩、半夏等同用(如小柴胡湯)。

柴胡的作用:

北柴胡:

和解少陽:用於外感發熱,或邪入半表半里的寒熱往來及瘧疾寒熱等,如(<傷寒論>小柴胡湯)、(柴葛解肌湯)。

昇陽舉陷:用於中氣不足,清陽下陷的脱肛、子宮下垂、胃下垂等,如(<脾胃論>補中益氣湯)。

熱入血室:婦女患外感發熱期間遇到月經來潮,外邪傳入血室,致寒熱發作。如(<和劑局方>逍遙散)。

疏肝解鬱:用於肝鬱氣滯,脅肋脹滿疼痛,及肝鬱血虛,月經不調等,如(<景嶽全書>柴胡疏肝散)。

南柴胡

根莖細,圓錐形,頂端有多數細毛狀枯葉纖維,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紅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頭處多具緊密環紋。質稍軟,易折斷,斷面略平坦,不顯纖維性。具敗油氣。

大葉柴胡

特點:葉較寬,長圓形或廣披針形,小傘梗細如絲狀。比小總苞長3-4倍。生於林內及灌木叢中。

狹葉柴胡

特點:主根多單生,棕紅色或紅褐色;莖基部常被棕紅色或黑棕色纖維狀的葉柄殘基;葉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7~17cm,寬2~6 mm,有5~7條平行脈;復傘形花序多數;總苞片1~3,條形,傘幅5~13,小總苞片4~6,花梗6~15;雙懸果稜粗而鈍。

醋柴胡

味苦,性微寒。歸肝、膽經。醋炙能緩和升散之性,增強疏肝止痛作用,適用於肝鬱氣滯的脅痛、腹痛及月經不調。常與枳殼、香附、川芎等同用。

鼈血柴胡

苦,微寒。歸肝、膽經。鼈血炙能抑制升浮之性,增強清肝退熱、截瘧功效。常與青蒿、地骨皮、白芍、石膏、知母等同用,增強表裏退虛熱作用。

柴胡用藥禁忌:

1、肝陽上亢,肝風內動,陰虛火旺及氣機上逆者忌用或慎用柴胡。

2、柴胡與皂莢、女莞、藜蘆相剋

3、大葉柴胡的乾燥根莖,表面密生環節,有毒,不可當柴胡用。

標籤: 柴胡 中藥材 禁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zc/jiankang/mok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