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问谷 >

行业范例 >设计 >

国小数学比长短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国小数学比长短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小数学比长短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欢迎阅读与收藏。

国小数学比长短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国小数学比长短的教学设计一等奖1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具任务: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cháng duǎn板书:长、短[设计说明: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三、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学具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国小数学比长短的教学设计一等奖2

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比长短,长短是一组相对的常见的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给出示例,然后学生通过模仿,动手操作将两个长短不一的物体靠近摆放,一端对齐,然后比较另一端的情况,做出长短的判断。在本节课中,学生先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感知物体长短的特点,会区分长短,然后尝试解决问题,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A组:黄诺轩、刘欣、杨源彪B组:励延阳、刘盈、乔安

C组:黄奕彬、马铭浩、赵天佑

本班学生程度差异较大并注意力易分散,A组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跟上老师的学习节奏,在课堂上有一定的收获,B组学生需要老师时刻提醒,注意力较为分散,C组学生纪律性差,没有上课意识,需要一定的`纪律强调。

教学目标

A组:

1、初步认识物体有长有短,理解长短的含义。

2、通过动手操作,会用一端对齐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理解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B组:

1、初步认识物体的长、短。

2、在教师的辅助下,能够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用一端对齐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慢慢体会生活中的数学乐趣。

C组:

1、知道生活中有长短。

2、能够参与课堂活动,保持课堂纪律。

教学重点

会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难点

会用一端对齐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准备

PPT、铅笔、吸管、彩条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春天到啦,小动物们都出来春游了,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两个可爱的小动物,看看他们分别是谁呢?

生:山羊和猴子

师:仔细看看他们的尾巴在吗?

生:不在

师:老师这里刚好有两条尾巴,森林爷爷告诉我,猴子的尾巴长,山羊的尾巴短,你们知道怎样比较长短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长短》。

板书课题:比长短

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出示一支铅笔和一根小棒

师:老师带来了一支铅笔和一根小棒,你们来告诉老师它们哪支长哪支短?

学生回答

师:小棒长(做手势),铅笔短(做手势)

(A组学生边做边说完整句子,B组学生边做手势边说关键词,C组做手势)

2、深入探究

出示长短不明显的两支铅笔

师:那老师这里还有两支铅笔,你们谁能告诉老师它们哪支长哪支短?(出示长短不一的铅笔)

学生回答。

师:有的同学说这支长,有的同学说这支长,那老师来教大家一个方法:把它们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另一端的长短,哪支笔多出来一部分,说明这支笔长。(边讲解边操作示范并要求A组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B组学生说词语,C组学生指出来长短)

师:同学们,老师刚才告诉大家比较物体的长短,我们首先要把两个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比较另一端,有多出来一部分的长,没有多出来的短。(动画演示,A组学生说出完整方法,B组学生说关键词,C组指出来长短)

3、实物操作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较长短的方法,老师这里有两条彩条,需要你们帮老师来比较一下它们长短。

(分发长短不一的两条彩条,要求学生按照老师演示的方法进行操作比较并将长的那条举起来)

师:你们可真棒,那么问题又来了,老师需要一根短的吸管来喝水,你们能帮助老师找出来短的那根吗?

(分发长短不一的两根吸管,要求学生按照老师演示的方法进行操作比较并将短的那根举起来)

4、实践应用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比长短的方法,那我们一起来帮山羊和猴子找出他们的尾巴吧。

师:哇,我们帮山羊和猴子找出了他们的尾巴,他们好开心呀,那老师也要奖励你们,我们一起来跳学过的《动物模仿操》吧。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比长短,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可以比较长短,谁能来说一说?(教师引导)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长短,知道许多物品都可以比较长短。还发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也希望同学们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五、作业

在家中寻找两样物品,然后比较他们的长短并带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发现。

国小数学比长短的教学设计一等奖3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具任务: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板书:长、短[设计说明: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三、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学具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国小数学比长短的教学设计一等奖4

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比长短,长短是一组相对的常见的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给出示例,然后学生通过模仿,动手操作将两个长短不一的物体靠近摆放,一端对齐,然后比较另一端的情况,做出长短的判断。在本节课中,学生先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感知物体长短的特点,会区分长短,然后尝试解决问题,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A组:黄诺轩、刘欣、杨源彪B组:励延阳、刘盈、乔安

C组:黄奕彬、马铭浩、赵天佑

本班学生程度差异较大并注意力易分散,A组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跟上老师的学习节奏,在课堂上有一定的收获,B组学生需要老师时刻提醒,注意力较为分散,C组学生纪律性差,没有上课意识,需要一定的纪律强调。

教学目标

A组:

1、初步认识物体有长有短,理解长短的含义。

2、通过动手操作,会用一端对齐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理解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B组:

1、初步认识物体的长、短。

2、在教师的辅助下,能够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用一端对齐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慢慢体会生活中的数学乐趣。

C组:

1、知道生活中有长短。

2、能够参与课堂活动,保持课堂纪律。

教学重点

会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难点

会用一端对齐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准备

PPT、铅笔、吸管、彩条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春天到啦,小动物们都出来春游了,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两个可爱的小动物,看看他们分别是谁呢?

生:山羊和猴子

师:仔细看看他们的尾巴在吗?

生:不在

师:老师这里刚好有两条尾巴,森林爷爷告诉我,猴子的尾巴长,山羊的'尾巴短,你们知道怎样比较长短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长短》。

板书课题:比长短

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出示一支铅笔和一根小棒

师:老师带来了一支铅笔和一根小棒,你们来告诉老师它们哪支长哪支短?

学生回答

师:小棒长(做手势),铅笔短(做手势)

(A组学生边做边说完整句子,B组学生边做手势边说关键词,C组做手势)

2、深入探究

出示长短不明显的两支铅笔

师:那老师这里还有两支铅笔,你们谁能告诉老师它们哪支长哪支短?(出示长短不一的铅笔)

学生回答。

师:有的同学说这支长,有的同学说这支长,那老师来教大家一个方法:把它们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另一端的长短,哪支笔多出来一部分,说明这支笔长。(边讲解边操作示范并要求A组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B组学生说词语,C组学生指出来长短)

师:同学们,老师刚才告诉大家比较物体的长短,我们首先要把两个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比较另一端,有多出来一部分的长,没有多出来的短。(动画演示,A组学生说出完整方法,B组学生说关键词,C组指出来长短)

3、实物操作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较长短的方法,老师这里有两条彩条,需要你们帮老师来比较一下它们长短。

(分发长短不一的两条彩条,要求学生按照老师演示的方法进行操作比较并将长的那条举起来)

师:你们可真棒,那么问题又来了,老师需要一根短的吸管来喝水,你们能帮助老师找出来短的那根吗?

(分发长短不一的两根吸管,要求学生按照老师演示的方法进行操作比较并将短的那根举起来)

4、实践应用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比长短的方法,那我们一起来帮山羊和猴子找出他们的尾巴吧。

师:哇,我们帮山羊和猴子找出了他们的尾巴,他们好开心呀,那老师也要奖励你们,我们一起来跳学过的《动物模仿操》吧。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比长短,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可以比较长短,谁能来说一说?(教师引导)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长短,知道许多物品都可以比较长短。还发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也希望同学们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五、作业

在家中寻找两样物品,然后比较他们的长短并带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发现。

国小数学比长短的教学设计一等奖5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具任务: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3)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chángduǎn

板书:长、短

[设计说明: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2)小组交流

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三、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国小数学比长短的教学设计一等奖6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具任务: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cháng duǎn板书:长、短[设计说明: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三、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学具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国小数学比长短的教学设计一等奖7

教学内容:P9-P10;练习一5、6、7、8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短。

2、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准备:

毛线、纸条各11组;同桌准备长度不同的铅笔2支,长度不同的尺子2把等。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铅笔和尺子摆在桌面上,同桌两个一起看一看这些物体,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板书:长短)

2、比较长短:

(1)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你通过什么方法?4人小组讨论。(指名发言)

(2)总结方法:一般要把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3)谁能用刚才说的方法来比较这两张纸条的长短?(贴在黑板上,板书:长、短)

(4)谁能比较两条毛线的长短?(指名学生上台演示)

(5)自由练习:现在,我们来做个比较长短的活动,同桌2个人,想比什么就比什么,可以比比你们的学具、胳膊、手等等。

(6)抽样演示。

(7)练习5、6

3、比较高矮:

(1)我们比较铅笔的长度,可以说这支铅笔长些、那只铅笔短些;如果我们比较两名同学的身高,应该怎么说?(引导学生说出“高矮”)(板书:高矮)

(2)(请两位身高相差较大的同学站起来)谁比较高?谁比较矮?

(3)(请两位身高相差不大的同学站起来)能不能一眼看出来,谁比较高,谁比较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他们两个谁比较高?(小组讨论)

(4)小组汇报

(5)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排队的游戏,四人小组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队。

(6)练习一7、8、 4、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比较长短、比较高矮的方法。其实除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方法之外,还有很多种方法,我希望同学们多动动脑筋,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教学反思:

在学习《长短、高矮》时,通过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比高矮,利用手边的铅笔、尺等来比长短,使学生理解长短、高矮是相比较而言的。这些事例是学生身边的,学生看的见、有体验、说的出来、易于理解的。因此,学生学起来容易,而且能够正确的'加以运用。

不足:对于比较明显的长短与高矮学生掌握得挺好。自己在备课时,过分重视了长短的比较,比方说如何数格子比长短,直线曲线比较长短,数边长比长短在课堂上都有涉及,但缺少明确的要求。比方说数格子,没有要求学生将数出来的格子数写在边上,同理数边长也一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可以说是每一位老师应该而且必须是最重视的。

在利用教材和教室的情境做游戏的时候,完全放手了,没有给出一定的时间和范围让学生操作,为了肯定每个小组的发现,要耐心、认真的倾听孩子们的发言,所以在时间安排上不尽合理,导致了部分练习题没有当堂解决。

国小数学比长短的教学设计一等奖8

教学内容:P9-P10;练习一5、6、7、8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短。

2、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准备:

毛线、纸条各11组;同桌准备长度不同的铅笔2支,长度不同的尺子2把等。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铅笔和尺子摆在桌面上,同桌两个一起看一看这些物体,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板书:长短)

2、比较长短:

(1)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你通过什么方法?4人小组讨论。(指名发言)

(2)总结方法:一般要把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3)谁能用刚才说的方法来比较这两张纸条的长短?(贴在黑板上,板书:长、短)

(4)谁能比较两条毛线的长短?(指名学生上台演示)

(5)自由练习:现在,我们来做个比较长短的活动,同桌2个人,想比什么就比什么,可以比比你们的学具、胳膊、手等等。

(6)抽样演示。

(7)练习5、6

3、比较高矮:

(1)我们比较铅笔的长度,可以说这支铅笔长些、那只铅笔短些;如果我们比较两名同学的身高,应该怎么说?(引导学生说出“高矮”)(板书:高矮)

(2)(请两位身高相差较大的同学站起来)谁比较高?谁比较矮?

(3)(请两位身高相差不大的同学站起来)能不能一眼看出来,谁比较高,谁比较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他们两个谁比较高?(小组讨论)

(4)小组汇报

(5)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排队的游戏,四人小组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队。

(6)练习一7、8、 4、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比较长短、比较高矮的方法。其实除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方法之外,还有很多种方法,我希望同学们多动动脑筋,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教学反思:

在学习《长短、高矮》时,通过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比高矮,利用手边的铅笔、尺等来比长短,使学生理解长短、高矮是相比较而言的。这些事例是学生身边的,学生看的见、有体验、说的出来、易于理解的。因此,学生学起来容易,而且能够正确的加以运用。

不足:对于比较明显的长短与高矮学生掌握得挺好。自己在备课时,过分重视了长短的比较,比方说如何数格子比长短,直线曲线比较长短,数边长比长短在课堂上都有涉及,但缺少明确的要求。比方说数格子,没有要求学生将数出来的格子数写在边上,同理数边长也一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可以说是每一位老师应该而且必须是最重视的。

在利用教材和教室的情境做游戏的时候,完全放手了,没有给出一定的时间和范围让学生操作,为了肯定每个小组的发现,要耐心、认真的倾听孩子们的发言,所以在时间安排上不尽合理,导致了部分练习题没有当堂解决。

国小数学比长短的教学设计一等奖9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5、6题。

教具、学具准备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设计

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a.问:你发现了什么?

b.小组交流。

c.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枝铅笔:一枝是红色,一枝是白色,一枝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

d.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板书:cháng长、duǎn短)

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

a.看出来的'。

b.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c.两头儿都不对齐。如图: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了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的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的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整理学具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后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wengu.com/zh-my/flhy/sheji/ypde1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