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演講與口才 >

《記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講》説課稿10篇

《記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講》説課稿10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説課稿,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問題來了,説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記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講》説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記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講》説課稿10篇

《記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講》説課稿1

一、説教材

《記梁任公的一次演講》是一篇生動而又飽含深情的記人敍事的散文。本文通過記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講的情景來表現作為學者的梁任公先生獨特的魅力和崇高的品質。文章篇幅短小,辭約意豐,對任公的敬仰之情化於敍述描寫之中。文章開篇介紹梁啟超,中間講述梁任公演講的過程,結尾評價梁啟超,期間穿插了自己的感受和評價。文章似淺實深,平實的敍述中藴含豐厚的文化韻味。

二、單元目標與課文目標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是人教版語文必修1第三單元的第三篇課文。第三單元學習寫人記事的散文。該單元的教學目標是透過對人與事的描寫,仔細揣摩人物言行、心理,體察人物的個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寫中體現對人物品行的評價,如何在敍事中表現或隱或顯的情感傾向。據此,我把《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的三維目標定為:

知識與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學習細節描寫的寫作手法;

方法與過程目標:品味文章典雅、雋永而樸實的語言特點,培養學生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蒐集和歸納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品悟梁任公的真性情和愛國情懷,喚起學生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三、學情分析

學生對散文這一文學體裁已比較熟悉,文章結構的把握,線索的梳理及作者情感的體會都不是難事。不過由於學生缺少一定的文學積澱,任公演講中引用的詩句對學生來説比較難以理解,任公憂國憂民的情懷不易被學生所體察。不過,如果課堂上學生的知識積累被調動,愛國情感被觸發,他們定會對梁任公有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

四、教學重點及難點

本文重點放在對先生演講中旁徵博引的詩句的理解上,以此來體會先生憂國憂民的情懷。

難點在《箜篌引》的理解和賞析上。同學們這首詩比較陌生。因此,我引導學生先學習《桃花扇》、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初步領會梁任公的愛國情懷,再結合任公的經歷進一步賞析《箜篌引》,這樣就相對容易了。

這部分內容是教學的重難點,因為這是體察人物個性、情操的關鍵,也是使學生通過文本受到人文薰陶的關鍵。

五、説教法與學法

朱熹説過:“事必有法,然後可成。”教學方法要突出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把發現、體驗、感悟、交流的權利交給學生,以達到“讀中有品,品中有悟,悟中有得”的目的。

在教學中,我將運用啟發式教學法,藉助多媒體等電教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並作旁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整體把握課文時,採用默讀法和圈點旁註法,之後採用討論探究法,由學生髮言、總結;針對教學重難點,我立足文本,運用分析法、點撥引導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進取精神;佈置小作文,遷移拓展所學的細節描寫的手法。

六、説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詩經》中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比喻崇高的德行。梁任公先生正是高山,景行。今天,我們就跟隨梁實秋先生一起走進清華,去領略梁任公的風采。

(二)整體感知

閲讀課文,品味並思考:梁實秋先生印象中的梁任公是個什麼樣的人?(“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課文哪些語句分別體現了梁任公的這些性格特點?在課文相應處修改旁註,並分小組討論。(引導學生體察本文描寫人物的手法)

(三)問題探究

(“有學問”,“有文采”這兩個問題比較容易解決。重點分析“有熱心腸”)

1、先生講到《桃花扇》,為何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左良玉悲崇禎的死,大明王朝的滅亡;梁啟超悲的是變法的失敗,光緒帝被囚禁。他為國家悲,為民族悲,為百姓悲。

2、為何講到杜甫的詩,“先生又真是於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了”?

此詩為杜甫平生第一快詩。杜甫“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他為國家而憂,為百姓而憂。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結束,久久壓抑在杜甫心頭的陰霾終於煙消雲散,他自然喜極而泣。任公也處於亂世之中,杜甫的喜與憂他感同身受。滿腔的愛國熱情。

(以前兩個問題為基礎,進一步分析《箜篌引》,加深學生對任公憂國憂民的理解)

3、先生為何開篇講到《箜篌引》這首古詩?

明確:有一狂夫,披髮提壺,涉河而過,被水沖走,其妻緊追阻止不及,悲痛欲絕,對江彈箜篌,一曲終,遂投河。王國維先生曾評:“這十六字構成中國詩壇最悲壯悽慘的一幕,是用血寫成的。”渡河人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但他為何毅然而行呢?是什麼讓他赴河而王呢?是強大到瘋狂的人格力量。這種瘋狂的人格力量就是為理想而忘我追求的勇往直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義無反顧,是“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視死如歸。

戊戌變法的領導者們明知變法會流血,會犧牲卻依然堅定地實施變法的執着與狂夫的赴死是相似的。任公演講時的哀痛可想而知。他為犧牲的戰友而哀,為百姓而哀,為國家而哀。

(四)拓展提升

1)描寫手法

1、正面(語言、動作、神態、肖像等)

2、側面

2)課堂練習:

學習本文寫人手法,描寫你最熟悉的一位老師。

1、抓住細節,突出特徵;

2、語言簡潔,描寫生動;

3、不出現老師姓名、學科。

(五)總結

梁任公為革命奔走呼號,向死而生;為學術篳路藍縷,筆耕不輟;為學生他強忍病體,孜孜不倦。我蒼白的語言無法訴請先生才情之萬一。斯人雖逝,精神長存。先生的諄諄教誨依然如黃鐘大呂般響徹耳畔。(投影顯示《少年中國説》,學生齊讀)

《記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講》説課稿2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一、説教材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是高中語文必修1第三單元第三篇課文,從學者身份的角度形象地描繪了梁啟超先生的一次演講,表現其學識淵博、自由灑脱的真性情。雖然是略讀課文,但是,這一篇偏重於記述講演的課文,突出了講演者的形象,語言風趣而帶感情,能夠給人以強烈的感染,有助於學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二、教學目標

新課標強調了要全面提升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所以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我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熟悉字音,熟記字形。瞭解作者的寫作手法.

2、過程與方法: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閲讀和創造性的解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學會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新知、提高能力,引導學生學習敍事中表現人物的方法,感知偉人的人格魅力,塑造自我美好心靈。

4、針對明確的教學目標,我確定的教學重點是()

1.誦讀課文,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閲讀和創造性的解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體會作者通過敍事來表現人物性情方法。

而教學難點在於如何學會在記敍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評論和感受的寫法。

三、 説學生情況

1、 在心理上,青年初期的學生正是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時候,心理像成年人接近,道德感、理智感與美感都有了深刻的發展,所以,應抓住這些因素,注意給學生樹立榜樣,用文學中的美好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來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 在生理上,他們的智力接近成熟,所以要積極採用生動形象、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定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效的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四、教學方法

散文教學應重視感悟和薰陶。在誦讀的過程中去感悟,並初步把握文章詞句、內容以及情感脈絡,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據此,本課教學我會採用朗讀法、質疑法、討論法、情景教學法來教學。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使學生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在課改精神指導下,作為教師應該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收穫自學成功的樂趣,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

五、教學過程

①導入新課。我會先進行背景導入法。既可以讓學生了解文章的背景,讓學生們看到一個真實的梁啟超,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②閲讀全文,理清思路。圍繞“文章主要記敍了梁啟超講演時的哪些情況”引導學生了解梁啟超的形象特點。通過探究,認識課文於記敍中描寫了人物出場的描寫,從而認識他是個有文采有學問有熱心腸的學者。以此突破教學重點。

③引導學生思考“梁啟超的這次講演給聽眾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通過尋找文中抒情的語句,包括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含蓄抒情的語句,來體會作者對梁啟超的敬仰、欣賞、讚美之情,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④探究人物的寫法,認識寫人如果能凸顯人物個性,將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⑤課堂小結。針對今天所講的內容進行一個知識總結。學習本課使學生明白一件事情,寫人如果能凸顯人物個性,將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懂得一個道理,一個有着人格魅力的人,將對人產生深遠的影響。最後,運用從本課中學到的寫人技巧,刻畫同學的形象或者寫某一位老師的講課等。

六、 在板書設計方面,我力爭簡潔明瞭,採用語詞式板書,既點名本課的教學要點,又方便學生理解、識記,達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的結合起來。

總之,在教學中,我會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力求將語言文字和情感教育結合起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每一個學生在每節課上都有所進步、有所收穫。

我的説課結束,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指正,謝謝!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梁實秋

一.課文背景及作者簡介

二.重點詞音、詞句

三.本文的情感特點

四.作者對梁啟超的描寫,突出其特點

《記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講》説課稿3

説教材

1. 教材單元定位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被收入高中語文課本必修一的第三單元,這一單元主要學習三篇記敍散文(另有魯迅《紀念劉和珍君》、巴金《小狗包弟》)。它們都是寫人敍事的佳作。本單元的學習目標是“透過對人與事的描寫,仔細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體察人物的個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寫中體現對人物品性的評價,如何在敍事中表現或隱或顯的情感傾向”。

2. 教學三位目標及重難點的確立

跟據語文新課標“進一步提高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培養初步的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從而為學生終身學習和個性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的要求,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三維目標及教學重難點定為:

知識與技能目標:1、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表達交流能力。2、學會“寫人凸顯人物個性”的寫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學會圈點批註主要段落語句,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新知、提高能力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1、感知大師的人格魅力2、陶冶學生高尚情操,塑造自我美好心靈。

教學重點:分析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敍事來表現人物性情。

教學難點:作者如何在記敍中加自己的評論和感受。

説教法

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這節課,我基本選用“自主讀書、合作學習、探究感悟”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作為閲讀主體的作用,運用啟發式教學法,藉助多媒體等電教手段,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主動感知,探索求真,以達到“讀中有品,品中有悟,悟中有得”的目的,瞭解梁實秋的高超寫作技法。

説學法

學生在整體把握課文時,採用默讀法和圈點勾畫法,之後採用問答法,由學生髮言、總結;針對教學重難點,立足課文,討論探究,用情景激勵法,分析法、點撥引導法,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點評誦讀,體味文章情感,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佈置小作文,遷移拓展所學的白描技巧。

説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由提問七匹狼雙面夾克廣告詞導入,七匹狼雙面夾克的廣告詞是:“男人不會只有一面。” “今天,你要‘秀’哪一面?”,學生都知道梁啟超先生是清末民初政界明星,而不知道他是學術大師,由此引導學生了解他的另“一面”,走進文本讓梁實秋先生“秀”這“一面”,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崇敬之情及閲讀興趣。

2. 品人

a. 學生與作品作者交流:讓學生自己閲讀課文並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閲讀課文,引導學生圈點、勾畫、思考,結合課後研討與練習一,圍繞“文章主要記敍了梁啟超講演時的哪些情況”引導學生了解梁啟超的形象特點。

b. 學生與學生交流:讓學生帶着獨立思考後的結果,在小組內互相交流,展開討論,最後拿出小組的意見,通過探究,認識課文於記敍中描寫了人物出場,肖像,開場白語言,聲音,內容,講演時的神態、動作。從而認識他是個有文采有學問有熱心腸的學者。學會分析與概括

c. 教師與學生交流:藉助何蕙珍對他的戀情、為康有為披麻戴孝、為協和醫院撰文等故事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梁任公是個熱心腸的人。

3. 品文

結合課後研討與練習二,啟發學生明白一件事情:寫人如果能凸顯人物個性,將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懂得一個道理:一個有着人格魅力的人,將對人產生深遠的影響。探究人物的寫法,認識寫人如果能凸顯人物個性,將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學會表達與交流。

4. 作業佈置

用從本課中學到的寫人技巧,結合[表達與交流]第三單元:人性光輝 “寫人要凸顯個性”,任選一題作文。(設計目的與思想:能力的遷移,將課內所學知識與技能作課外的延伸與拓展。

説板書設計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解文章主要內容。

品人:肖像: 短小精悍;開場白語言:獨特; 聲音:沉着有力 內容:豐富有趣

講演時的神態動作: 生動有趣——有文采有學問有熱心腸的`學者 品文:凸顯人物個性

《記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講》説課稿4

一.説教材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入編人教版新課標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一第三單元,這個單元的設計目標是學習寫人記事的散文。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一文看似記事,實為寫人,通過寫一次演講的情景來表現梁任公先生的性格及特點,並表達對先生的崇敬之情。這是一篇生動風趣而又飽含深情的回憶性散文。作者梁實秋先生擷取學生時代最有價值的記憶片段構思成文,如同攝像,只選取幾個精彩的鏡頭,來集中表現人物獨特魅力的一面。文章篇幅短小,語言簡練,意味深長,作者對任公先生的真摯情感融化在敍述描寫之中。

二.説教學目標

這篇課文放在必修一第三單元“寫人記事的散文”中。單元目標是要透過對人與事的細節描寫,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體察人物的個性、情操。根據課程標準,圍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標要求,結合必修一第三單元的單元目標,我把這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賞析課文精彩的人物描寫,引導學生學習細節描寫的寫作方法。

2.品味文章典雅有趣、雋永樸實的語言特點,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體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與愛國情懷,體會作者對梁任公先生的崇敬之情。

三.説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重點放在賞析課文中對梁任公先生精彩生動的描寫上,以此來了解人物的特點,學習細節描寫的寫作方法。

難點在通過文章中的有關細節來揣摩人物的心理,體察任公的愛國情懷。

這部分內容是教學的重難點,要濃墨重彩,因為這是體察人物個性、情操的關鍵,也是使學生通過文本受到人文薰陶的關鍵。

四.説教法與學法

高中語文課改提出的新理念是:“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的發展。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在教學中要力求突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特徵,把發現、體驗、感悟、交流的權利交給學生,以達到“讀中有品,品中有悟,悟中有得”的目的。

本文言簡意賅又生動豐富,我先運用情境設置法,激發學生興趣;然後用閲讀法和圈點勾畫法,讓學生熟悉文本,也讓學生學會作旁註的學習方法;之後再採用小組討論的教學方法,並讓學生在全班交流;最後採用問答法,使學生主動感知,探索求真;針對教學重難點,我立足文本,點撥引導、討論探究,在賞析語言、體味情感中,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外佈置小作文,遷移拓展本課所學的寫人技巧。

五.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

情境教學能極大地激起學生的學習願望,促進學生主動、創造性的學習,所以我用詩句和圖片設置情境來導入,讓學生主動走進文本。具體是這樣的:

(多媒體顯示梁啟超圖片及其生平文字)《詩經》中有一句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比喻崇高的德行。梁任公先生正是那高山,那景行。今天,我們就跟隨梁實秋先生一起走進清華,去領略梁任公先生的風采。(板書課題)

(二)賞析課文精采的人物描寫

高中語文課改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這一環節具休是這樣設計的:

首先讓學生閲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梁任公先生的精彩語句,全班分組討論:這些精彩生動的描寫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氣質和修養?學生閲讀課文,圈點勾畫,小組討論,交流發言,教師歸納板書。

演講稿(整齊美觀)——認真細緻,有才華,有修養

外貌——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穩健)氣質(風神瀟灑)眼神(光芒四射)

開場白(獨特)——謙遜而自負,風趣幽默

聲音——沉着有力、洪亮而又激亢

神態、動作(敲打禿頭,手舞足蹈,掩面頓足,狂笑歎息)——博聞強記、自由灑脱、率真

課文對梁任公先生精彩生動的描寫,有很多內容學生容易把握,如人物的肖像描寫、獨特的開場白、生動形象的動作描寫等,這些學生會關注的,容易把握的,交給學生自己去探討交流,教師不多講。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容易忽略有些細節裏所隱含的任公先生的愛國情懷,赤子之心。這個單元的目標是要透過對人與事的細節描寫,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體察人物的個性、情操。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語文課程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秀文化的薰陶,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的精神品格。”所以我把教學過程的第三個環節設計為:引導學生通過文章中的有關細節來揣摩人物的心理,體察任公的愛國情懷

(三)引導學生通過文章中的有關細節來揣摩人物的心理,體察任公的愛國情懷

任公先生的愛國情懷隱含在他講《箜篌引》、講《桃花扇》、講杜甫詩句的細節描寫中。要體察任公先生的愛國情懷,就要引導學生去分析這三個細節描寫。我主要採用問答法來引導學生,具體的教學流程是這樣的:

細節1:我記得他開頭講一首古詩,《箜篌引》: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這四句十六字,經他一朗誦,再經他一解釋,活畫出一出悲劇,其中有起承轉合,有情節,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

師:我們看這首詩,詩中出現了哪兩個人物?

預設回答:一個拼命要渡河的人,一個力求勸他不要渡河的人。

師:他渡河了嗎?

預設回答:渡了。

師:結果呢?

預設回答:死了。

師:《箜篌引》出自《漢樂府詩》,記敍了一個悲慘壯烈的故事。渡河的是一個白髮狂夫,被水沖走。勸他的是他的妻子,悲痛欲絕,取出箜篌對着江水反覆吟唱。一曲終了,她也投河隨夫而去。王國維曾評價“這十六字構成中國詩壇最悲壯悽慘的一幕,是用血寫成的”。詩中的“公”明明知道渡河會死,還要去渡河,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預設回答:直面死亡的勇氣。

師:這種直面死亡的勇氣讓你想到了誰?

預設回答:梁任公先生。這個“公”其實就是梁任公先生的寫照,梁任公先生堅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明知不可為的情況下仍執意為之,即使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意志頑強,可歌可泣。先生講《箜篌引》時那麼投入,正是因為他有和詩中“公”一樣的直面死亡的勇氣。

細節2:聽他講到他最喜愛的《桃花扇》,講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從中來,竟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師:先生講到《桃花扇》時為什麼會悲從中來,痛哭流涕?(多媒體顯示《桃花扇》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koucai/1qv3l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