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15篇)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1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識字教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15篇)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首先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因為有了這種喜歡和願望,可以讓學習漢字變得更輕鬆、更主動。那麼如何使剛入學的孩子很快喜歡識字,把識字當成一種需要,一種快樂,一種生命的過程。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了以下做法:心理學研究表明,國小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初級階段,各方面發展都缺乏持久性、連續性和穩定性。因此,在進行識字教學時要時時保持教學內容的豐富、學習形式的新穎,變枯燥為有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1、開展遊戲,激發識字興趣

教育家卡羅琳説:“孩子的工作就是遊戲,在遊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他們願意接受的。”低年級更是喜歡遊戲。所以我們十分重視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遊戲中識字,因此,在識字教學中,要儘可能通過遊戲、表演等活動,寓教於樂,讓學生真正喜歡漢字,對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識字的能力。如:翻牌遊戲:學生把生字製成生字卡片,然後幾人一組,邊出牌邊讀字音並組成詞,誰先把手中的生字卡片打完,誰就是學習生字的冠軍,獎勵一個五角星。在打牌的過程中,把不會讀的放一邊,及時請教同學或老師,把手中的`牌打完,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生很快記住了這些生字。

另外還有“摘果子”、“送信”、“送字寶寶回家”、“你讀我找”等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遊戲,學生在愉快地情感狀況下學習,其樂無窮。

2、評選能手,調動識字積極性

國小生喜歡競爭,評選就是讓學生在競爭中學習生字。評選要有一定的梯度,面要廣,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獲得一種稱號,使每一個學生的心理需求都得到滿足,從而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如評選“識字大王”、“識字能手”、“小老師”等。國小生表現欲強,讓學生做小老師可以使學生充分地表現自己,如讓學生把課外學會的生字教給班裏的所有同學,早讀或認讀生字時讓小老師來領讀。這樣既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3、激勵評價,鼓勵學生多識字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説:“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的渴望是被肯定。”蘇霍姆林斯基也説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慾望。”評價的重要也在於此,它具有激勵功能,能讓學生體驗進步和成功的愉快,促進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因此,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要多用“你真棒”、“你的識字方法真特別”、“你這個方法老師都不知道”等激勵性的語言,使學生願意識字,體會識字的樂趣。

常言:“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授人以漁,可享一生。”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教給學生一些自主識字的方法,讓學生輕鬆識字,形成一定的自主識字能力。識記漢字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在實踐中,我們不斷摸索,不斷總結,根據漢字本身的構字規律,運用不同的識字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形象識字法。比如學習“月”字時,把它形象地理解為彎彎的月牙;學習“飛”時,把它形象地想象為一隻鳥兒展開雙翅正要起飛。

2、會意識字法。比如在學習“滅”字時,我拿出一隻燃燒的蠟燭,再在上面蓋上一塊小木片,這時火滅了,學生歡呼雀躍,很輕鬆地學會了這個字。像這樣的會意字都可以用會意識字法進行教學,學生不僅記得快,而且記得牢。

3、加減識字法。利用已學的一些熟字,通過加減筆畫或偏旁來學習新字。比如,學習“用”時,可以用“月”加上一豎來記;雞=又+鳥等。

4、置換部件法。漢字中有很多形聲字,都可以通過讓學生“換一換部件”來學習。比如學習“睛”字時,讓學生回憶“晴”字,然後,讓他們把“日”換成“目”,同時學生也知道這個睛與眼睛有關。

5、謎語識字法。我們經常根據漢字的結構,把漢字編成謎語,激發學生識記漢字的興趣。如:一頭牛走在獨木橋上(生)。大口裏小口藏(回)。我們也鼓勵學生自己開動腦筋編字謎讓大家猜。有的編出了:一人前面走,一人後面跟(從)。十月十日(朝)等。雖然有時候學生編的字謎比較粗糙,但是他們的創造力還是不得不令我們折服的。

6、歸類識字法。把相同偏旁或部件的字放在一塊記,可以更省力。在教學《操場上》這一課的“打、拔、拍”,“跳、跑、踢”時,我讓學生通過演一演發現“打、拔、拍”,與手的動作有關,“跳、跑、踢”與腳的動作有關。爾後,很容易記住了這些字。

7、編順口溜識字法。順口溜和兒歌節奏感強,讀起來琅琅上口,易讀好記,比較受歡迎。例如學習“力”,我先板書“刀”字讓學生讀,再把“刀”字一撇寫出頭變成“力”,讓學生編順口溜。有的學生編出了“刀字出了頭,力。”

8、結合生活識字。漢字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讓學生養成留意周圍事物,學習生字的習慣。創設識字環境,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讓學生將自己的作業本上的名字都表上拼音,讓學生輪流發本子,擴大識字量。還可通過“每日一句話”“每週一首古詩”誦讀活動,讓學生鞏固學過的生字,認識新字,同時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通過各種教法,各種途徑,使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熟練地掌握所學的生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識字學習由枯燥變為有趣。讓他們獨立探索、大膽想象,去想各種各樣的巧妙辦法,這樣,識字教學就變的輕鬆又愉悦了。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2

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的識字任務有明確的要求:會認1800個,會寫800──1200個,這對國小低年級的學生來説是一個艱鉅的學習任務。那麼教師如何把這一艱鉅的任務變成輕鬆而又愉快的學習活動,突破教學難點呢?

我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總結出一些識字教學方法,既能夠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讓漢字“生動形象”些。

識字本身是枯燥無味的,而對這樣的事物,很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讓學生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讓漢字更加“生動形象”些,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於識字、主動識字。具體方法有:

1、動作識記法:這種方法特別適合表示動作的字。如:“蹲”字的字形比較複雜,若要學生做一個蹲下的動作,然後再出示這個字,通過認讀加上學生前面做的動作,他們一定記得很牢。同樣的方法還適用於趴、推、眨等許多表示動作的字詞。

2、圖畫記憶法:比如:教學“網”字,我是這樣做的:請學生回憶看到過的`網,然後畫一畫。不一會兒,學生畫出了魚網、蜘蛛網,有的還畫出了一個小男孩正坐在電腦前上網。不知不覺中,學生已經將這個“網”字深深的印在了腦海裏。

3、字形聯想記憶法:我們的漢字雖説是表意文字,但是是經過象形文字演化而來的。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幫助識記字形。例如:“簾”字,讓學生想象:上面的穴寶蓋就像一扇窗子,下面的這個“巾”就像掛在窗户上的布簾,所以這個字是窗簾的簾。

二、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讓漢字“有趣”些。

遊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錶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採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的方法有:

1、加一加:就是兩個或幾個熟字相加變成一個新字。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這類字時,相鄰的同學就分別代表一個熟字,然後運用加法熟記。如教學“好”字,讓相鄰的學生分別代表“女”和“子”,口中還一邊念“我是女,”“我是子”“女加子就是好”,“你好,你好,大家好!”這種由舊知識引出的新知識學生不但掌握了生字,又掌握了學習方法,而且學習興趣也很濃。

2、減一減:就是用合體字減去一個獨體字變成一個新字。在教學這類字時,相鄰兩個同學分別代表一個熟字,然後運用減法熟記。如教學:“代”字,讓相鄰兩個同學分別代表“袋”和“衣”,邊念“我是袋,袋鼠的袋”“我是衣,衣服的衣”“袋鼠減衣等於代表的代”。這種方法學生不僅興趣濃厚,而且學得快,記得牢。

1、加一加:就是兩個或幾個熟字相加變成一個新字。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這類字時,相鄰的同學就分別代表一個熟字,然後運用加法熟記。如教學“好”字,讓相鄰的學生分別代表“女”和“子”,口中還一邊念“我是女,”“我是子”“女加子就是好”,“你好,你好,大家好!”這種由舊知識引出的新知識學生不但掌握了生字,又掌握了學習方法,而且學習興趣也很濃。

2、減一減:就是用合體字減去一個獨體字變成一個新字。在教學這類字時,相鄰兩個同學分別代表一個熟字,然後運用減法熟記。如教學:“代”字,讓相鄰兩個同學分別代表“袋”和“衣”,邊念“我是袋,袋鼠的袋”“我是衣,衣服的衣”“袋鼠減衣等於代表的代”。這種方法學生不僅興趣濃厚,而且學得快,記得牢。

3、換一換:偏旁是構成漢字的重要部件,學生掌握了偏旁從一定意義上説就基本知道了這個字的意思。在教學中如何利用這個優勢幫助學生識字呢?可以讓學生這樣做:

讓兩個同學分別代表兩個形近字,採用邊説邊換位置的方法來幫助記憶。如教學“線”字,把“線”的絞絲旁換成金字旁,就變成了“錢”。

編順口溜記憶法:這種方法不僅學生喜歡,而且效果很好,經常引導學生編一編識字順口溜可以促進學生思考,發展學生的思維。特別是一些形近字的辨別,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比如:間、間,小日回家大門關。問、問,小口敲門別開門。 牛羊吃草,草兒青;吃完喝水,河水清。 告:一口咬掉牛尾巴,小牛要去告媽媽。

三、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讓漢字與孩子的生活“更近”些。

利用與國小生生活密切相關的電視、廣告、招牌以及商標等為媒體,引導兒童識字。

如:學了“點”字後,引導學生思考:在什麼地方見到過?學生一下子想起來了:這是“好吃點”的“點”。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洋”是“洋洋百貨”的“洋”,“張開翅膀”的“張”是“開張大吉”的張。……

這樣的例子還有許許多多,簡直是不勝枚舉。這樣的學習,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識字量,還能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讓他們明白“時時處處皆語文”,從而學會在生活中學語文。

四、自做“識字課本”,引導學生把教材向課外延伸,讓孩子們的學習更“自主”些。

識字教學需要課本,這是學習語文的憑藉。然而識字僅僅靠幾冊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課本能容納的東西實在是太有限了。至於生字的多義性,要在有限的課本中多次體現,更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把教材的學習向課外延伸,把學生學習生字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把生活中接觸到的廣告牌、商品包裝物,還有各種報刊雜誌,讓他們收集起來,剪剪、畫畫、貼貼,就成了圖文並茂的“識字課本”。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動手、動腦,體會收集、整理、編排的創造樂趣。 識字教學充滿樂趣,只要我們多動腦筋,勤于思考,想出更多的好方法、好點子,學生的學習會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我們也會隨着學生的成長一起成長。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3

課標要求: 識字寫字是閲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識字與寫字的要求應有所不同,1~2年級要多認少寫。 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中心詞: 起點、重點、主動、課前預習、處處、時時、遊戲、興趣、

識字教學是國小語文的起點,也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人教版與普通教材相比,這套教材識字量大大增加。識字時間提前,認寫分開的特點,識字課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包括諺語、對子、兒歌、謎語、數字組成的韻語,新三字經等。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教給學生多種識字方法,帶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

做好課前預習字教學中,往往是教師唱主角,學生唱配角。這種完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學生處於被動,沒有機會參與課堂中,學的枯燥乏味,特別低段學生越聽越無趣,識字課提不起興趣,於是我試着課前佈置預習作業,主要生字詞預習,慢慢地孩子們在課堂上變得更加活躍,利用拼音識字,查字典。課堂上他們成了主角,而我成了配角。課堂氣氛也活躍,出現了許多小老師。把自己預習識字的方法與同學分享。這樣快的學生可以幫助慢的學生,也減輕老師的負擔,減輕後進生的壓力,提高學習的效果。

處處可識字,時時在識字學生的學習不能拘泥於學校內,教學活動在隱射到生活中,學生識記生字也應如此,取之生活,用之生活。在我的教學活動中,我會在週末的時候給孩子發一張精美的卡片,用來記錄本周認識的生字。並讓孩子們寫出你是從哪些地方認識,每次孩子興奮地告訴我:“老師,我是和爸爸媽媽逛街時認識了十個商標,考考你,看你認識嗎?”“老師,這是我姐姐教我的,看對不對?”等等。看到孩子那真摯,可愛的笑臉,我慶幸孩子們終於把識字當做一種樂趣。時間長了,我也會選擇出識字小能手,在早讀課時當小老師來教其他的孩子學習他們所認識的字。現在我發現孩子們課外識字的途徑也多了。例如:在課外上,玩具上、電腦上、電視上、商品商標上等等。以至孩子們養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相信不久,這些孩子會變成“識字大王”呢!

漢字是生活創造的,生活中處處有識字教材,教孩子們做個有心人。

做遊戲認生字孩子們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的。隨着識字量的增大,如何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記住這些字呢?對做遊戲,既滿足孩子們活潑好動喜歡玩的一面,又滿足識字的需要。像開火車、摘蘋果、找朋友這樣的遊戲不用説,我還經常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卡片。

一年級的學生對漢字還是很陌生的,因此,我採用老師自己做,學生由家長幫着做,二年級要去高一些,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識得字音、形、義配上裝飾插圖並組詞,説一句話,一層一層提高識字要求給學生帶來識字樂趣與挑戰。在這過過程中,每月定期評選最佳制卡獎,並做成一期班刊,讓學生展示交流。

此外,編童謠。如“碧”編童謠“一位王姑娘,身穿白衣裳,坐在石頭上。” 編順口溜:“主”王字加點,主主主。既簡單,又易記。還有猜謎語的方法。如:“兩人在土上”“坐”。

心理學家洛伊德指出:“遊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歡遊戲是兒童的天性,在不同的識字遊戲中,孩子們注意力集中了,自然識字效率提升了。

雖然漢字是反覆,長期的過程,但如果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對識字有興趣,創造多種識字途徑,讓學生在自己生活裏和漢字交朋友,相信不久的將來學生會成為學習的主人。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4

XX年12月18日,我跟韓xx老師、郎xx老師在張xx主任的帶領下,到xx英才學園學習,。本次學習的是關於低年級整體識字教學的研討。一天時間,聽取了來自xx多個學校共五位老師的授課,感受頗多。

現在我們一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難題就是識字,學生識字量很少,學習積極性較弱,如何提高這一現象,確實是語文老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那麼,五位老師教授的整體識字課,能夠很有效的帶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生帶入種種情境之中,特別是在聽秦皇台楊光濤老師執教的《回聲》一課時,更是為之一振,楊老師很有才華,他非常注重學生的説話練習,整堂課下來,楊老師在學生回答問題是總是不忘糾正:孩子,請把話説完整。這在無意之中鍛鍊了孩子的説話能力,也打開學習思維。在學習生字時,把生字放到不同的語境中,讓學生反覆讀句子,在讀中認識生字。那麼,上午的三節課,xx四小的張xx老師,則帶領孩子們在短短四十分鐘認識44個生字寶寶,這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説,存在一定困難,學生一節課的集中注意力也就20分鐘,那麼整堂課在不停地認,學生的認知能力是否達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又有多少?向專家講到的,我們的課堂做到以學生為主了嗎?是不是還在牽着學生走呢?很明顯,學生對於很多句子都還比較陌生,然後就進入下一環節,那我們這堂課的具體目標又是什麼?秦皇台侯xx老師的課堂相比較而言,顯得有些單調、乏味,課堂開始用了18分鐘來讀課文,反覆讀,男女生讀,齊讀等多種形式。隨後,在認識生字時,同樣把生字放在語境當中,還鼓勵學生自己説句子,課堂最後一環節是書寫漢字,這堂課看起來與一般的課堂教學流程相差不大。那麼,授田李xx老師執教的是分段式單元整體識字課,整堂課設計思路很好,課堂伊始,老師帶領學生們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風光,在欣賞中與生字寶寶開始接觸,這裏對生字有一個初步印象,那麼在下一環節的學習中,老師將生字編成兒歌、順口溜等,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生字的印象,還鼓勵學生運用生字自編句子,課堂學習氛圍較濃。授田趙xx老師的單元整體識字課後的讀寫對授課是既李慧娟老師的課堂延伸,她以《清澈的湖水》為課題,教授了一堂以文代文課。在生字的處理上也是以整體識字為主。五節課都非常精彩,從中學到很多。

最後,宗主任對整體識字做了簡單總結,整體識字的教學環節是課文朗讀,變換語境,集中鞏固階段,難點強化,最後寫字指導環節。每一環時間各不相同,課文朗讀占課堂的三分之一時間,難點強化階段是對較難掌握的生字再提取,自編成句,反覆朗讀。生字是為閲讀服務的,只有積累大量生字,才能夠順利閲讀,向宗主任説的,低年級識字是重點,但不是低年級語文的全部。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5

20xx年11月1日——3日,我有幸觀摩了在XX市XX中學XX分校舉辦的第五屆七彩語文課堂教學大賽。本次活動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國家課程標準國小語文蘇教版教科書編委會、XX七彩鳳凰母語發展基金會主辦,南京鳳凰母語教育科學研究所和XX語文雜誌社共同承辦,本次大賽到場觀摩的代表數量高達4000餘人,人數眾多,氣氛熱烈,規模宏大。參賽內容為蘇教版國小語文實驗教科書1-6年級各冊的識字寫字課和閲讀課的第一課時,無論是哪個年級的教學都要體現“識字寫字教學”。各地國小語文精英齊聚南京,流派紛呈的教學風格盡情綻放,課堂上參賽的老師以水一般的柔情,喚醒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把抽象的符號讀成了悠遠唯美的故事,把平面的文字轉換成了一幅幅優美的圖畫。選手們紮實的基本功,靈活的課堂駕馭能力,精講巧問,把識字寫字巧妙地融合到課文教學中,每節課都給現場的專家、評委及聽課老師以深刻的影響。

識字教學中要注意悦讀、理解、習字三方面的結合,學生才不會覺得識字課枯燥泛味,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和興趣。

一、悦讀,教師要創造好的學習氛圍。為了調動學生的興趣,老師們採用講故事、猜謎語等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了調動全體同學都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教師把激勵性的語言無痕的滲透在每一個環節中,喚醒學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在讀的時候教師們組織學生自由讀、個別讀、齊讀、小組讀和開火車讀,既關注了學生個體的提升,又注重整體學生的發展,讓學生百讀不厭。

二、理解,為學生建立學習的動機,每一個教師在進行詞語的教學時,都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加以感悟、理解運用,把枯燥的生字和學生的生活聯繫起來,正真把識字教學落到實處。

三、習字,教師們做到現學現查。在教學書寫時注意從讀貼、範寫、描紅、臨寫、評價、改進六個方面指導學生書寫,做到循序漸進,由易到難,

特別注重獨體字過渡到合體字的規律進行教學,在教學書寫中不只教學生識字寫字,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做到“字如其人”,把字寫得規範、端正、整潔。

寫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低年級是養成學生寫字的關鍵時期,通過本次的聽課活動,我覺得要想提高學生的寫字質量,教師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要掌握好課堂這一把鑰匙,要把識字的鑰匙交給學生,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熱愛識字、寫字。在今後的教學中,識字教學中應該從以下方面入手:

1、教師要注重學生書寫習慣的培養。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理解、自我調節的能力都較低,所以教師要從和書寫相關的各個環節抓起,例如:書寫時的姿勢、桌上物品的排放,書本的保護,書寫時的力度,教師都要一一講解,並且儘量使用直觀的語言,讓學生學懂、並掌握,從小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從而受益終身

2、教師要注意學生良好習慣的鞏固。學生形成了好的`書寫習慣,還需要在長期穩定的環境中進行鞏固,教師要做到反反覆覆的抓。在第一、第二、第三學段教師每天要有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隨堂練習,要堅持,做到天天練,在練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書寫意識,提高寫字的效率。由於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不容易專心,教師在寫字初期可以放一些精心凝神的音樂,來舒緩學生的心情,隨着學生年級的增高,學生心理調節能力的增強,寫字習慣穩固之後教師就不用再放音樂了。

3、教師要注重書寫技能的指導。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低段寫字教學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學生要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所以教師要從教會學生認識田字格的各部分名稱,幫助學生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偏旁部首,讓學生在書寫時能按筆順規則書寫,注意間架結構,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的做起。

4、教師要注意為學生提供示範。在寫字教學中,因為學生模仿性較強,所以教師的示範是一種很好的指導策略,如教師可以端坐投影前範寫重點字和難點字,率先垂範正確的執筆和書寫姿勢,通過教師的範寫,學生能靜觀默察每一筆的要求。其次教師可以開展一系列的寫字活動,組織學生的全員參與,抽取好的作品為學生做示範,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樹立學生寫字的信心。

5、在書寫教學中要做到及時的評價。在書寫時,要充分的利用範字,將格中字變為眼中字,眼中字變成心中字,心中字變成手中字,養成好的習慣,使學生懂得一步一步認真做,不斷豐富寫字知識,培養寫字能力,寫出一手好字。教師還要趁熱打鐵,不僅要關注教,更要關注學生的學,要及時讓學生學以致用,做到當堂寫、當堂評,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再寫、再改、再評,讓學生在不斷地感悟中把字寫美觀、寫漂亮。

6、識字教學要注意字的音、形、意、寫的結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注意識字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把握語文教學的基準,做到識字與閲讀的融洽。

活動結束後,原南京市教研室主任汪笑梅用了四個字對所有的參賽老師進行了總評:他説教師要做到智、度、悟、讓四字結合。“智”體現在教學活動是智慧的活動,教師要創造機會,發現機會,找準學習的機會,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度”面對文本信息的豐富多樣,教師要把握好課標、文本、教學方式方法的分寸,做到各年段有程度差異,注意教學的深度,抓住文中的細節,注意原則,把握學生現有條件所能體會的意思,不要太深也不應該太膚淺;“悟”就是要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及時的發現學生問題給予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體會學習並不難,它來源於生活,為生活服務;“讓”其實就是把學還給孩子,讓孩子有充足的時間來識字、寫字,只有教師懂得讓,學生才會給你一個精彩。

總之,只有教師在腦海中建立起識字課堂教學的意識,教師的課堂才會改變,識字教學才能落到實處,學生才能體會到漢字的美,從中體會識字的快樂,領略學習的樂趣。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6

識字是閲讀的基礎,是學習文化的起點。國小低年級語文主要是以識字為主,識字量大,內容比較複雜。因此,識字教學成了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如何才能讓學生喜歡漢字,感受識字的樂趣呢?下面就識字教學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一些教學體會及收穫。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輕鬆識字。

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分心較重,注意持續的時間短,在識字教學中,我採用了集中方式,調動學生的興趣:

1、藉助順口溜。如教學“渴”和“喝”,可以這樣記“口渴想到水,喝水要用口”,“渴”字左邊三點水,“喝”字左邊是個口,通過順口溜,使學生區分了“渴”和“喝”的偏旁。在書寫漢字時就不容易出錯了。又如教“只”字時,可以説嘴巴下面八字須;“雪”字,大雨下在橫山上等等。順口溜教學,幽默風趣,學生易學好記,既能展現語文課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提高識字教學。如教“炮”和“泡”字,我讓學生分析字形,學生都知道是左右結構,右邊是“包”字。“炮”左邊是火,“泡”左邊是三點水,與水有關。遇到類似情況都採用此方法,學生便能有所領悟。

2、看圖識字。低年級學生具體形象思維比較活躍,特別是二年級的學生。如果通過生動有趣的`圖片,並結合實際,聯繫身邊的人和事物,引導學生認識事物,將有利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如:教到“灶、尖”等字時,我可出示一幅畫,讓學生從畫中認識到所教的生字,且通過具體形象生動的畫面,加深學生對生字的印象和理解。

二、通過已會漢字帶出新教的生字,提高學生識字的興趣。

在識字教學中,我充分運用聯想識字的特點,讓學生展開聯想,通過已學會的漢字帶出一些常用字,教學生認讀。主要方法有:

1、詞語接龍帶字:中國、國家、家庭、庭院……

2、加、減筆畫帶字:如“大”字,加一筆可以帶出“太、天”。減一筆則是“人、廠”等。

3、偏旁帶字:通過加、減、換偏旁帶出生字,如教“貓”字,從“苗”字出發,換成其他偏旁,帶出“喵、瞄、錨”等等。如教“包”可以加偏旁,帶出了“苞、泡、抱、炮”等字。

當我運用這幾種聯想識字的方法教學時,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大大地提高了,自然地對識字感到樂趣,再也不會感到枯燥無味。

三、正確理解字義,鼓勵學生主動識字。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還根據漢字字義方面特點,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加識字量,鞏固在課堂上所學生字的有效途徑。因此,識字不僅要在課堂上學,還要在生活中學,查字典、詞典。針對學生所學過的學生內容,通過猜謎、遊戲等活動形式,幫助學生對生字的鞏固和加深理解。

總之,國小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甚多,早識字教學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的識字願望,學生才能主動識字,從而不斷提高識字能力。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7

4月18日我校進行了識字寫字教學展示活動。全校教師積極參加了此項活動。第一節執教的的是一年級的張滿紅老師講的《識字一》。教學有關單人旁的字。上課伊始張滿紅老師落落大方激情導入,成功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順利的把學生帶入到教學情境當中。然後帶領學生識字、寫字、鞏固識字。最後欣賞名人書法。我覺得這環節執教者能把那些字是誰寫的,是哪個朝代的人等做一下簡單的介紹,對培養學生熱愛中國的書法,讓學生喜歡上寫字,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節是張麗萍老師執教的二年級的識字課《識字二》學習有關花的一下字。這節課張麗萍老師講的很精彩。學生在和諧融洽的'氛圍中和老師一起行雲流水一般識字、寫字、積累內化、總結昇華。總的説來這是很成功的一節課。

第三節是我執教的三年級第九課《趵突泉》。在這一課來我們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字,我指導書寫了六個生字。從總的來説能按照自己的思路把課進行到底,學生配合的得也很默契。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我覺得識記字形這一部分很精彩。在平時的識字教學中我也特別注重讓學生識記字形,與其讓孩子枯燥的寫呀寫不如讓孩子用巧妙的方法記住字形。時間久了孩子們自然就有了一套自己的方法。如“幽”字不好寫還不好記,但有個孩子是這樣記住這個字的,他説“兩個老幺在山上聊天。”非常形象,一下就把這個字記住了。還有“遊”字,有個孩子説“一個孩子帶着帽子去方正湖游泳。”我這一節課,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處,整個課堂氛圍有些拘謹,老師更是緊張,有些怯場。因為緊張板書實在是不敢恭維,另人感到深深的遺憾。

第四節課是四年級的姜影老師指教的《捅了馬蜂窩》一課,這節課我覺得她的板書設計很少有趣值得學習。第五節課是王佳老師執教的五年級的寫字課,但由於有事耽誤了沒聽到很是遺憾。

我認為學校組織這樣的活動非常有意義。我聽完各位老師的課後收穫頗多。原來識字課也可以講得如此精彩,內容可以如此豐富。大家也藉助這樣的機會展示自己的教學風格,彼此切磋學習,取長補短。對提高全體老師的教學技能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對學生來説也是一次鍛鍊自我,展示自我的機會。我們的班的於謹銘同學在課堂上的精彩表現,就受到了校領導的好評。這對一個孩子來説是多麼值得驕傲的事啊。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8

新課標重新把識字作為低段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這是一項相當有意義的舉措。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閲讀教學是理解的訓練過程,習作教學是運用的訓練過程,而識字教學則是閲讀教學和習作教學的基礎。為此,閲讀教學必須有一定的識字量才可進行,習作教學更需要有一定的識字量方可進行。而低年級學生識字量的不足,嚴重製約了讀寫能力的發展,成為語文教學的“瓶頸”,直接影響着語文教學的速度和質量。因此,作為低年級的語文教師,我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與義務引領學生走好語文學習的第一程。

陶行知先生曾説過:“生活即學校,學校即生活”。識字教學也一樣,不應只侷限與課堂、課本中,還應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各種有效的途徑。結合自己的教學,我認為要想引導學生更快地識字,應從以下兩方面着手:

一、引導學生提早閲讀,讓學生在閲讀中識字。

各種讀物是以漢字為記載的,儘早、大量地閲讀的前提正是攻破識字關。把閲讀同識字結合起來,可謂一舉多得。既能保證課標提出的閲讀量,又能使學生在閲讀中多識字、快識字、識好字,還使漢字學習與語言學習互相促進,同步發展。因此,每天的`家庭作業,我本着能少寫儘量少寫的原則,讓學生每天都有時間去完成拼拼讀讀和拓展閲讀的作業。而且我不僅要求學生讀會、讀通,還要求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每篇短文中圈出5——10個自己新認識的字。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認了字的同時,還潛移默化地受到了影響。通過看書,認識了字;多認識了字,少了攔路虎,就更喜歡看書。這不能不説是一種良性循環。當學生喜歡上書時,吸引他們的則不僅僅是多認識幾個新字,而是書裏所描寫的那新鮮的、五彩的世界。顯然,在閲讀的過程中識字,在識字的過程中閲讀,兩者是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

二、教會學生利用生活舞台,學會在生活中識字。

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會識字的過程中,我也深深地體會到:生活才是學生學習的出發點與歸宿點。讓學生留意周邊的廣告牌、路標,給家裏的傢俱都貼上小標籤,每個禮拜比一次,看誰認得最多。實踐一個階段下來,學生不但認識的字多了,連自主識字的意識也被帶動起來了,你追我趕,都不甘落後。

俗話説“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識字也一樣,如果光認不用,學生可能很快就會將其遺忘。而用過了,不僅記得牢,理解也更深了。因此,在學生積累了一定的識字量後,我開始了一週兩篇日記的練習。寫一寫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所做的事,寫一寫心裏話,寫一寫喜歡的人、事、物。總之,就是寫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不要求他們寫得多麼好,但要求寫正確、寫完整、寫通順。就像《新課標》説的,要對寫話有興趣,而不讓其成為學生的負擔和累贅。

低年級是漢字識記能力最強的學段,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有利時機,突出低段教學的識字重點,抓住識字教學,為將來學生全面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9

作為一名多年教國小高年級的語文教師,我深知一個孩子在接受低年級教學時識字量的多少、質量的高低會對他今後的繼續學習產生直接的影響。因為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 “多認少寫,及早閲讀”,即把“認寫同步、全面要求”調整為“認寫分開、多認寫、加強寫字、降低難度”。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識字提速”,有利於國小生儘早、儘快儘可能多地認字,及早進入利用漢字閲讀的階段。今年,我有幸教一年級語文,一段的識字教學我感受頗深,低年級的識字教學看起來很容易,其實並不然。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是閲讀的基礎,是低年級的教學。我要想讓孩子更多的識字量,在教學中要多種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性,使孩子在愉快的環境中識字教學,從而識字的目的。

1、調動學生生活經驗,聯想識字

語言文字來源於生活,最終還應該回歸於生活。聯繫生活實際進行識字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識記效率,還可以使他們靈活運用。

例如,教學“玉米”的“玉”字時,我問:“你們認識這個東西嗎?”學生紛紛舉手發言:“我知道,這是玉米。它在春天播種,到夏天就可以吃了。”“玉米味道很好,又香又甜。”“玉米還可以磨成面蒸成饃,還可以做成爆玉米花……”

這個教學過程涉及到了學生的生活領域,調動了學生對“玉米”的感性經驗,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徵的話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

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羣,愛交朋友。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可以將生字形象地稱為“娃娃”或“小客人”,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動。

低年級學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地投入到漢字的學習中。

2、激發興趣

在教學而過程中我利用加一加就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來學習生字。用學生以前學習過的生字加上偏旁變成新的生字。這樣記憶起來就比較簡單。同時在上課的時候還可以利用遊戲的方法來加深印象。讓一些同學來扮演偏旁,一些同學來扮演學過的生字。讓他們通過找朋友的遊戲來記憶生字取得的效果不錯。

我還利用, 減一減的方法就是把以前學過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變成新的生字。學習的過程也可以變成一個遊戲過程,讓學生來扮演不同的生字,讓他們説去掉哪一個部分就可以變成新的生字了,這樣課堂的氣氛也活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記住的生字就多了。

猜一猜就是把字變成一個字謎讓學生來猜;講一講就是讓學生把生字編成一個個小故事講出來。畫一畫就是讓學生根據字要表達的事物畫出來,再和生字進行比較。通過這些方法加上輔助的遊戲學生學習生字就充滿了樂趣,也大大的提高了識字量,省去了重複書寫給學生帶來的負擔和壓力。

教學生字有很多種的方法,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以後,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學或分小組學習生字。不但提高了學生自學的能力。還讓學習生字成為了種樂趣。教師在適當的時候組織一些比賽來檢驗學生學習生字的效果,及時調整學習的方法,讓識字教學成為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亮點。

3、教給識字方法

教學是以動態形式呈現出來,而結果則以靜態形式存在於學生的主觀世界之中,為了孩子們都想學,都會學。在教學中,我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漢字的方法與規律。同時發現學生當中普遍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學生看到一個學過的字一下子讀不出來,但是他馬上口中唸唸有詞地把這個字所在的兒歌念出來,等唸到這個字時,就想起讀音來了。這個現象給了我們很大啟發: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學生會認,離開它,學會就不會認,説明學生並沒有真正學會這個字,教師要做的主要工作是讓學生能從本課會認過渡到在其他語言環境中也能認識。

童心純真,童心無邪。孩子們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卻閃耀着智慧的光華。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如能以滿腔的熱情為學生鋪路搭橋,幫助學生尋找出隱含在漢字中的童趣,讓識字教學百花齊放,那麼識字將不再是他們的負擔,而會成為一種樂趣。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10

人的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國小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而識字教學是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地進行識字學習,教師要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而許多低年級常常採用機械記憶的辦法來進行識字教學,讓學生拼命地一遍又一遍地喊,一遍又一遍地寫。這樣做只能使兒童識字負擔加重,不利於學生進行有效的識字學習。因此我認為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口、眼、耳、腦、手等多種器官參與識字學習,對低年級識字教學採取以下這樣方法可能會取很好的效果。

一、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遊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錶現。我在教學中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採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在班裏開展評選“識字小能人”“識字小標兵”“我真行”“識字小老師”等活動,再加上老師的引導和鼓勵,就一定能很好地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二、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無意識字。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他們特別愛聽故事、還愛講故事,在識字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學習掌握一些詞語,並在講故事時練習使用。老師也常常隨手把一些學生比較熟悉,字型又不怎麼複雜的詞語寫在黑板上,對一些同音字,形近字還適時適度地作一些比較。在學生看書的時候,老師提醒學生注意看故事中有沒有剛學過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組成了什麼新詞,看到後把它告訴同學或老師。這種看似無意,實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是學生在無意中複習鞏固了學過的生字,而且又在新的語言環境中學會使用這些生字,收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比賽中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國小生好勝心強,一提起比賽,他們就來勁了,所以在識字時,穿插一些比賽,能提高教學效果。如開火車比賽,教了生字後,開兩列火車比賽,看哪組同學讀得又快又準,就評出哪列火車開得又快又好;又如組詞比賽,教了生字,讓學生口頭組詞,看誰組得多;再如説話比賽,讓學生用當堂學的詞語説話,看誰用的詞多。這些比賽,既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相得益彰。

四、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主動地到生活中去識字。

學生在生活中自己運用已有識字經驗、生活經歷獨立識字。家長帶着孩子到生活中去識字,比如説家長帶孩子上街去,大街上的'標語、廣告、店名、指示牌……隨處都是識字的課堂。每次只要不給孩子什麼任務,憑着他的興趣,能識幾個是幾個,一次、兩次……時間長了,很多字就潛移默化地被記住了。還可以讓孩子向他人請教識字。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字想認識,那麼就可以向當時在場的陌生人請教。怎麼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怎麼才能讓別人樂於幫助自己?學會了以後該如何感謝?剛好可以對孩子進行一次次實實在在、非常真實的口語交際訓練。把識字與表達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

學生只有經過這樣識字學習,才會興趣盎然。這時,老師和家長要做的就是激勵、激勵、再激勵。讓孩子懷着濃厚的興趣,帶着一次次成功的體驗,充滿自信地到生活中去主動識字。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11

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有自己的特殊用途和原則。對其進行探討,有利於更好地運用這一手段。特別是國小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更為重要,下面我就談幾點體會:

一、做好課前準備。

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做好課前準備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除了寫好教案外,還需要做好每堂課的教學準備。如:準備好本堂課的小黑板、字牌、詞牌;準備好實物、標本、圖片。並把這些都安排在恰當的位置,使學生一目瞭然,增強學生直觀性,使學生通過對具體事物和現象的直接接觸的感知構成鮮明確切的表現,作為記憶理解字詞的基礎。

人們認識客觀世界是從感官接觸外界事物開始的。學生掌握知識也是從現象到本質,從具體到抽象的。有些字詞靠老師單獨講解,學生是很難理解的,因此根據內容提前做好教學準備,採取直觀教學,使學生很快就記住了,如:講“馬”“牛”“羊”等字教學時,運用圖片,把畫的`馬拿出來,貼在“馬”的右邊,這樣使學生很快認識到後邊的字是馬,親眼見過的事物就會深信不疑,印象深刻,容易記憶。這種利用圖片直觀教學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國小生觀察問題的能力,對其識字起到良好的作用。採用這種直觀教學方法,必須課前做好準備,這樣在課堂上才能做到井井有條,做到有的放矢,不打無準備之仗。

其次,培養學生做好課前準備的習慣,如:課本、鉛筆等用具,等待鈴響老師上課。

二、建立課堂常規。

國小生正處於興趣培養時期。形成明確的學習動機,具有雙重性。一方面具體、生動、形象,直觀事物和形象相聯繫;另一方面,抽象邏輯思維和社會現象相聯繫,教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融匯貫通的掌握知識。教師在課堂上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如:指導學生讀課文和讀漢字時,分細讀、齊讀、個別讀、看黑板讀,教師指到哪,學生讀到哪,以上這些,我們都是以動作代語言的,學生隨老師的一舉一動來接受新知識。神態和語言的高低,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注意力,同時也能使學生遵守紀律。如有個別學生做小動作,老師就壓低語言或暫時中斷,學生立刻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只有課堂上建立課堂常規,才能使課堂顯得湊,一環扣一環地進行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整個課堂使學生沒有空閒。如:一個生字“音、形、義”處置完了,馬上讓學生熟讀、熟寫、及時提問。以上這些常規都要經過老師一番訓練,而且是不厭其煩地教育才能養成。

三、苦練基本功。

初教學時,特別是教低年級時,寫字急躁,有時甚至把字寫錯。所以,要苦練基本功,不但做到板書有計劃,而且寫得橫平豎直,教育學生怎樣掌握字的結構;在田字格中,寫在虛線的什麼地方,筆順如何,要交代清楚,這樣學生才能把字寫好。

四、重視複習,反覆出現,方法多樣。

教學字詞,有實物儘量用實物,如學習“棉花”“花生”等字詞可收集實物,沒有實物的可利用插圖進行直觀教學。

根據所教字詞,教師的語言、動作、神態、表情能讓學生理解。對於出現的生字,可利用講故事、讀課文,自然地出現,不是生硬地讓學生記憶,學生的積極性便會提高。先出拼音聲調,再出字形,並利用漢字的基本筆畫、偏旁、部首,用彩色筆加以區別。

分析字形,聯繫舊知識,便於掌握生字。如教“是”字時,啟發學生聯繫所學的“足”和“走”相比較,讓學生理解字義要結合成詞,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反覆地去認識。通過齊讀、分組讀、指名讀、結合詞造句、卡片組字等多種方法來完成,收到較好的效果。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12

新課程一年級的識字量特別大,而且又實行“識寫分離”,這種“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學習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字的“回生”率。為提高識字效率,為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教師可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激發學生的奇思妙想把抽象的漢字符號具體形象化,賦予漢字以全新的意義。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對一年級的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

一、一個漢字,一幅圖畫

漢字起源於圖畫。三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在結繩記事的勞動實踐中發明了用圖畫記錄事物的方法。當時的圖畫就是漢字的雛形,後經演變成了現在的象形文字。只因刀刻的需要,筆畫成了橫平豎直,整體呈方塊形狀。現在使用的獨體字多數是這一類。如山、石、貝、魚等。這些字的筆畫,有的現在仍然保留着圖畫的痕跡。選入低段教材中較為典型的字有:日、月、山、水、田、人、鳥、木等等。對於初入學的兒童來説,識字的難點不是字音和字義,而是字形結構。為了突破難點,我根據漢字規律和兒童認知規律,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加強直觀教學。具體做法是事先畫出色彩鮮明的事物圖象,再畫出象形字的圖形,然後簡單畫出它的演變過程,讓學生直觀地體驗象形文字字形演變的大致過程,體驗象形文字的構字規律。學生因新奇而感到特別興奮,並在形象的圖形和抽象字形之間產生聯想記憶,這樣既能快速地記住要認識的漢字,又能激發識字興趣,主動探究象形文字的'演化過程,激活聯想記憶,領會圖畫痕跡,培養識字能力。

二、一個漢字,一段生活

愛因斯坦説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學生想象的翅膀一旦打開,那一個個本無生命的抽象文字符號就都有了靈性,有了生命的色彩。比如對“八”字的教學,把這簡單的一撇和一捺和小朋友在兒童樂園裏玩過的滑滑梯聯繫起來。學生一邊表達一邊動作演示。“八”字的一撇和一捺一下字充滿了動感。抽象的線條彷彿就是學生愛不釋手的玩具。一個小女孩説,那“八”字還象她爸爸的兩撇鬍須,爸爸每次親我的時候,雖然有些扎人,但我感到非常幸福。同學們除了説“真的好象”,還連聲説“爸爸真好!”那段幸福的生活讓孩子們覺得那個“八”字格外親切。又如“頭”字。竟然會有小朋友把同學的髮型聯繫起來。他們説,那一橫就是我們寬寬的額頭,而一撇和長點就是額前的劉海。楊慊欣喜地發現,那一撇和長點與鄭金輝那特別的髮型象極了。於是,鄭金輝就當了一回模特。在一片喝彩聲中,那個“頭”字就與小輝的可愛的頭髮連在了一起。就這樣,一個個靜止的生字都活起來,動起來,字形也變得清晰明瞭,學生們在快快樂樂地聯想中學習並記住了生字。聯繫生活實際,激活形象思維,讓學生在識字中享受快樂。

三、一個漢字,一則故事

積極引導學生根據字形想象編故事,在聯想中創新,讓學生在識字中體驗成功。每一個漢字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經過學生的奇思妙想賦予抽象的漢字以思想、生命,使這一個漢字具體可感。有時,那個故事令人忍俊不禁,於是把識字融入笑聲中。有時,那個故事極富感染力,於是在“震撼”中識字。例如“四”的故事:有個淘氣的兒子,整天喜歡爬高又爬低。有一天他的右腳受傷了。爸爸把他帶到醫院,醫生把他的右腳用厚厚地紗布包紮起來,並要他好好休息,不準再到外面去玩。所以,“四”裏面的“兒”字的豎彎鈎就變成了“豎彎”。於是,他爸爸就把他關在了屋子裏。外面的大口框就是大大的屋子。又如“拔”字,學生結合歌曲《拔蘿蔔》編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位老奶奶在拔一個大蘿蔔,拔呀拔呀拔不動。於是小花狗來幫忙,還是拔不動。小花狗就請來了好朋友小白兔,小白兔請來了好朋友小花貓……一羣好朋友(右邊的“友”字)都伸出雙手(提手旁)用力拔蘿蔔。拔呀拔呀,拔得汗(把“友”字上面的一“點”想象成汗珠)都出來了。終於拔起了這個大蘿蔔。這樣富有童趣的故事賦予了生字的各個部件以全新的意義。學生會“盤活庫存”,編出各種各樣的故事。這樣,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動腦,不僅掌握了生字,更重要的是在主動參與、體驗識字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於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奇思妙想促識字”妙在:一不框死學生的思維,不求唯一答案,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發現識字;二是重視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並予以肯定,使之成為他們持續學習的動力。總之,在孩子內心深處,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發現者”。於是,讓學生在奇思妙想中享受識字的快樂,在奇思妙想中體驗和創造着成功,在奇思妙想中獲得多方面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奇思妙想”這一招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保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之後學生就會用更積極的方式再去“探索新知”。

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習生字,不僅提高了識記的興趣,還激發了學生想象和創造,表達能力也得到訓練;其間不時閃現出智慧的火花,讓他們品嚐到了創造者的快樂,成功者的喜悦,成為識字的主人,提高了識字的能力。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13

識字與寫字教學的改革直接決定着閲讀和寫作教學的改革,而且還直接影響着其它學科的教學。《語文課程標準》對識字與寫字教學進行了較大的改革。如何認識和理解這些改革,尤其是改革的理論和實踐依據,對現實的語文課程改革實驗探索至關重要。

1.學生喜歡學習漢字的情感和主動識字的願望,是先導,決定了以後識字和寫好字的發展可能性。

語言文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因此,從國小開始就應該培養學生喜歡漢字的情感與態度,讓學生逐步感受到漢字在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價值與意義。課程標準要求,“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這樣的目標與原來僅僅注重識寫與寫字的知識和技能的目標是不同的,培養學生對漢字和漢字學習的態度與情感,其價值本身就異常重要,而不是侷限在為了解決學習漢字的動力問題。

另外,學生對學習漢字有了濃厚的興趣,必然會主動探求識字的方法,逐漸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隨着知識的積累、體驗和總結出來的規律的增多,獨立識字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和發展。因此,在識字教學中,在注重識字數量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關注學生在識字過程中的體會和認識,以及識字方法的嘗試和探索。因此,不能把識字數量的多少當作識字教學的全部目的,也不能當作衡量一種識字方法是否有價值的唯一標準。識字教學的過程不是為了教學生識了字就算完成任務,學生能否自己獨立識字才是關鍵。

2.多認少寫,為儘快實現獨立閲讀創造條件。

國小低年級以識字為重點,是語文課程發展過程中的一貫要求。但是,不同時期的課程標準,對識字的要求也不同,主要表現識字數量和質量的要求。國小低年級應該識多少字,識哪些字,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課程標準要求,“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這樣的要求,明確地體現出了認、講、寫,用不是同步發展,而是重在保證一定的認字數量,使學生在一年級末實現獨立閲讀成為可能。

在國小低年級儘快實現認一定數量的字具有戰略意義。信息社會發展對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儘快地提高中國小學生的閲讀水平是教育適應信息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一些發達國家也試圖通過發展學生的閲讀能力以實現智力開發的突破。從兒童認知發展來説,具備閲讀能力為他們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相對於現實世界,閲讀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充滿無數希奇、可能的想像和幻想世界。從而促進學生的思維以及認識世界豐富性和多樣性的發展。然而,實現獨立閲讀的前提是識字,因此識字教學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3.多認少寫,為多種識字方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因為認、講、寫、用不一定齊步走,所以受制約的因素相對地減少,認字的方法也就可以靈活多樣,做各種嘗試和探索。應該發揮各種識字方法的優勢,針對不同階段學生識字的特點和所要識的字的特點等因素,靈活地採用或並用多種識字方法。另外,不顧漢字本身的特點而牽強附會地拆解漢字或者推崇一種方法而將其不斷僵化,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如果學生在打基礎階段,採用的方法違背了漢語言文字的規律,即使一時或短時期內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會誤導、制約學生獨立識字能力的發展。

4.降低寫字量,關注寫字的過程,注重寫字基本功的培養。

通過新課程標準與1992年大綱的比較,可以發現寫字教學的理念和具體要求等方面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根據寫字教學的特點和規律,在開始寫字階段,應該注重基本功的培養,基礎打紮實後,寫字的速度自然會提高。傳統寫字教學積累的經驗,值得思考和借鑑。傳統寫字教學遵循自己的程序,開始練習基本筆畫,基本部件,基本結構,為寫複雜的字練基本功作準備呢。古人經過長期的摸索,逐漸積累出行之有效的做法,現在應該很好地進行研究和分析隱含於其中的道理。寫字首先是練習執筆,練習寫基本筆畫並瞭解基本結構,這是寫字的基本程序。

語文課程標準的發展歷程表明,越是力圖把識字的認、寫、講、用同時推進的時候,卻恰恰是在削弱、;忽視各自特點和規律。開始練習寫字應該注重的是寫的質量,要求寫字的數量不代表學生真正會寫的字的數量,如果打好基礎,學生會寫的字可以遠遠超過要求寫的字。否則,急功近利的思路和做法會產生嚴重的負作用。會寫漢字數量的降低,為學生打好寫字的基礎提供了機會和條件,學生可以擺脱疲於奔命地學習寫新學的字,把節省出來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寫字的基本功上。多認少寫的理念是鮮明的,多認是為了儘快閲讀,少寫是為了以後能夠寫好、寫快。

另外,對於低年級寫字的要求也不能過分地拔高,一方面做不到,另一方面也容易誤導實際的教學。低年級寫字的要求是,“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間架結構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會按照田字格里的範字寫字。”這裏有三個要求存在問題。

第一,要求掌握筆順規則,容易造成教師和教材注重講解筆順規則的知識。要求學生記住或背誦這些知識,並不等於學生會按照筆順規則寫字。另外,既然是規則性的知識,相對而言應該嚴謹,一般的筆順規則沒有問題,但是有些字的筆順出現了例外怎麼辦。

第二,掌握間架結構,也容易產生注重間架結構的知識的傾向,同時漢字的形體結構也較為複雜,要求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是不太容易的,最多也只能是基本的間架結構。因此,20xx年課程標準要求,“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強調在寫字的過程中按照筆順規則寫字,並關注所寫字的間架結構,及其安排、搭配的合理與勻稱。注重寫字過程中的指導,重在書寫行為,而不是寫字知識。

第三,明確提出按照田字格的範字寫字,會造成所有教材和教師都要求學生使用田字格。開始寫字時讓學生有所依傍是可以的,但是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果要求只是在田字格里寫,必然會不利於其它方法的探索和實驗。因此,三年級寫字要求“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這樣的要求也過高,學生通過兩年的學習對書寫單一的字才剛剛開始熟練,還很難照顧到行款問題。為此,20xx年課程標準第二學段的要求是熟練地書寫,第三學段才要求“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這樣的變化,也是強調寫字基本功的表現。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14

這個暑假參加了遠程教育培訓,我認真學習了《識字寫字教學改革》這一模塊,有了許多的收穫。這次培訓所採用的形式更加的自主、自由、民主、靈活多樣,它從各個方面提升了我的能力。因為課程中説“漢字不僅僅是一種符號,它還承載着民族的文化。識字的過程應該是理解音形義的過程,更為重要的是理解民族文化的過程。每個漢字都不是一個毫無生命的符號,而是充滿無限生命、無限文化的載體。”的確,從文化的角度去教學,漢字也就有了韻味。寫字的過程也不能簡單地等同於掌握寫字技能的過程,寫字在學生語文素養形成過程中具有基礎性作用。信息社會的發展對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儘快地提高中國小生閲讀水平,是教育適應信息社會發展的迫切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閲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至二年級的教學重點”。識字是閲讀寫作的基礎,寫字則是一項極其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兩者都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組成部分。它們的任務是:新課標把識字和寫字分為兩大部分,體現了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特點,這有利於學生多識字,為儘早的進行閲讀提供了條件。那麼怎麼將國小低段的識字寫字教學上好,讓學生能夠掌握識字技巧,寫字方法,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作為一線教師,我覺得應該明確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一、關於識字

國小階段,特別是第一、二學段識字量大,要有重點地解決問題。80左右的字義學生理解,不用費時過多,只引導學生辨析同音字的形、義,分辨形近字、音近字的音、形、義,聯繫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一字多義,不常見的字可讓學生、在字典中選擇恰當的義項即可。漢字量大,且形體複雜,要找出學生自學有困難的字,進行重點突破。字形字義教學也有規律可循,利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造字法知識可幫助學生理解形音義,還可啟發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以熟帶生、偏旁帶字,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分解部件、編歌謠、順口溜、謎語、小組合作等,採用多種方法記住字的音、形、義。

1、低年級學生應“多認少寫”

低年級學生少寫一些字。可以騰出時間多認字,以便儘快的憑藉漢字閲讀。同時,低年級學生手指還很稚嫩,少寫一些,更有利於學生的正常發育和健康成長。另外,低年級學生多寫還可能影響握筆姿勢的正確,影響寫字的速度,進而影響識字寫字的興趣。

2、“識”與“寫”要分開

以前在識字教學中有“四會”的説法,學生每一個字都要會讀、會寫、會講、會用。要作到“四會”同步,其實很難,也沒有必要。學習漢字,貴在運用,第一次見面時認清字形,讀準字音,知道大體的意思和用途,有的字還會寫,就很不錯了。不必每一個字都要“四會”,以後經常見見面,多用用就會了。這是被大量實踐所證明了的。

3、識字寫字要符合“心理”和“字理”

識字教學要符合學生心理髮展的規律。識字教學要加強與學生生活的聯繫。有些事物和概念已成為學生的心理語彙,他們只是不認識表示這個語彙的符號。我們應先滿足學生的這種學習需求,滿足他們生活中表達與交流的需求。通過識字激發他們對漢字學習、對生活的興趣,擴大他們的視野,引導他們建立事物、概念與符號之間的聯繫,發展他們的思維。學生生活在漢字世界中,他們可能在生活中已認識了好多漢字。因此,應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新鮮感,靈活處理教材,保持學生識字的興趣。漢字是表意文字,漢字中藴涵着豐富的文化,學生對這些都會很有興趣。要恰當利用這些因素,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中華民族擅長意象思維,漢語“立象盡意”,一個漢字就像一幅圖畫,一處風景,構造獨特而意涵丰韻。在意象中學習漢字,不僅使字詞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同時也使學生更紮實牢固地掌握了漢字。如《黃山奇鬆》一課第一句話:“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中的“譽”字是不少同學易混淆的。於是,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

先要求學生仔細觀察“譽”字的字形,發現是由“興”和“言”組成。引導學生分析字形,聯繫我事先查到的字形的知識,告訴學生:“興的本義是很多人把東西舉起來,引申開來,還有很多別的意思,比如‘興盛’、‘興起’,而這裏的‘興’是流行的意思。”再讓學生聯繫自己的認知,説説“言”的.意思是説。兩部分組合起來是流行地説,引申為大家都説,也就是大家都紛紛説好話,即大家紛紛讚揚的意思。瞭解了“譽”字,又想到了“謄”,這兩個字是非常容易混淆的。怎樣更好地指導學生區別呢?我讓學生找到與謄字上面部分相同的字,如“卷”、“拳”、“券”,找出這些字的相通之處,它們都有捲起的意思,捲起的東西在古時候一般是指書卷類的東西。由此,推斷出這“謄”字是在書卷上寫,也就是謄寫。我想這樣的比較能使學生較好地比較這樣的形近字,以此更紮實地掌握字詞,使字詞教學變得更加有效。要做到這一點,教師自身對字形知識的瞭解至關重要,如在教學“陡”字時,對左邊部首先要做了解,我告訴學生:這個部首有三個義項:懸崖;土坡;邑,城池。由此確定陡的意思。 識字教學要符合字理。要根據漢字的造字規律,解釋字的結構,但不應一味地為了好記,不顧字理,亂解漢字。許多字一目瞭然,很容易學會,就不必去講字理,字字究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要把符合學生心理與符合字理結合起來,探索提高識字效率的新路子。

4、識字教學要綜合運用多種識字方法。

A、藉助漢字表形功能,利用電教手段幫助識記。 B、抓住形近字的特點引導發現異同點,幫助識記。 C、多種方法,靈活變通,幫助識字。如:猜字謎、編順口溜、畫簡筆畫、動作演示、競賽法、實物演示、放大法、誇張法、開火車等。

D、激勵手段要跟上,讓學生想出更新更好的識字辦法。E、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在課外閲讀中碰到不認識的字,可以通過來認識。並採用由易到難的教學方法。首先借助拼音識字、去掉拼音識字、帶生字進課文、讀短文識字。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讓學生掌握識字規律。為閲讀掃除障礙。

二、關於寫字

多識少寫,並非意味降低寫的要求。寫的少了,應寫得更好。剛學習寫字的一年級新生,開始時要一筆一畫地教,讓學生知道所寫的字由哪些筆畫組成,各種筆畫如何寫,整個字的筆畫如何排列寫起來才端正、美觀,使其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這一關必須把好,因為這一關對今後提高識字寫字質量、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都十分重要。

(一)細化指導,強化意識。

1、筆鋒到位,蒼勁有力

漢字講究筆鋒,所以從開學初的第一次書寫訓練,老師就要訓練學生從最基本的筆畫開始練習。對於每種筆畫如何起筆,行筆,收筆各種筆畫有着極其細微的差別。如短橫和長橫雖同為橫畫,可是長橫的起筆和收筆均比較明顯,尤其是收筆時頓點的方向是不一樣的。短橫收筆時無需下頓,用力按一下即可,長橫收筆時要向右下方約45度方向下頓。比如,豎在不同的字裏,尾部的收筆也不同,有時收筆為垂露,有時收筆為懸針。開始練基本筆畫的一段時間,對於那些筆畫模仿不到位的學生,應該手把手地教,千萬不能讓他們在這個時候就落後於人。基本筆畫練好看了,有助於樹立學生寫字的信心,有助於提升學生寫字的熱情。一言以蔽之,寫出筆鋒,是漢字蒼勁有力的保證。

2、佈局勻稱,疏密有致

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筆畫以後,練字時要指導學生學會觀察漢字的結構。國小階段練字的習字冊、寫字本一般都有田字格。觀察時我們可以依據田字格中的十字虛線來給漢字的筆畫進行定位。教師首先要交給學生觀察定位的方法。筆畫定位,可引導學生觀察該筆畫從田字格的什麼位置起筆到田字格的什麼位置收筆。如“麼”的第一畫“撇”是從上半格的中間處豎中線開始起筆的,行筆至橫中線下方一點點處收筆。給漢字的筆畫如此精確定位,寫出的字就不會出現筆畫或偏旁偏高、偏低、偏長、偏短、偏左、偏右等現象。尤其是在寫後一部分的偏旁時一定要有與前半部分的偏旁比較高低、寬窄、內外延等意識。總而言之,關注筆畫的位置是漢字勻稱的前提。

3、筆畫舒展——靈動飄逸

漢字雖為方塊字,但是筆畫講究收放自如,每一個漢字都給人以飄逸的美感。許多人寫出來的字,筆畫收放不到位,通俗點兒講就是筆畫沒有達到一定的長度,尤其表現在漢字的舒展筆畫上。所謂舒展筆畫,指漢字裏那些使漢字靈動飄逸的筆畫。一般指漢字中向上、下、左、右方向延伸的筆畫。指導學生書寫時,要求學生觀察漢字的四個方向是否有向外延伸的筆畫,如有要注意舒展筆的長度。如“趙”字中的上方的豎及下方長捺的長度決定着寫出來的字是否有美感。如不到位,字就會拘謹一團。即便是全包圍結構帶國字框的字同樣存在舒展筆,起筆的豎要略向上伸出一點,右邊的橫折的折要向下伸出一點。如果不注意到這點,寫出來的字就成了邊長相等的長方形了。綜上所述,關注舒展筆,寫出舒展筆,是漢字飄逸灑脱的保證。 4、橫細豎粗,輕重有致

漢字中的豎是漢字站穩腳跟的頂樑柱,如同人體的脊椎骨,所以漢字中的豎要粗一些,才能給人以穩健的感覺,橫畫理所當然就要細一些。如果顛倒這個規則,橫粗豎細,會有什麼樣的視覺效果呢?此外,漢字筆畫在行筆時講究輕重有致,有些筆畫前輕後重,有些筆畫前重後輕,如此生成的視覺效果是靈動的,富於變化的。因此,書寫筆畫輕中有重,重中有輕,是漢字活靈活現的保證。

(二)描紅仿寫,從嚴要求

習字冊是提高學生寫字水平較好的練習枴杖,教師要充分運用好,從嚴要求,達到理想的效果。 1、強調描紅與範字同位

細心的老師會發現有些學生描紅會描出雙色字,描紅全憑自己的感覺走。這樣的描紅只會浪費時間,根本起不到臨摹的效果。反之,筆筆到位,感知了漢字每個筆畫所在的位置及關係,為自己後面的仿寫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描紅的目的才算是達到了。

2、強調仿寫與漢字同大

細心的老師把學生寫的字與範字作一個大小的比較,不難發現,很多學生寫的字明顯小於範字。也有的學生寫的字明顯大於範字。這兩種情況直接導致學生在平時書寫過程中字過小和過大兩個極端。

3、強調仿寫與漢字對齊

細心的老師經常可以見到學生在使用習字冊練習抄寫句子的時候,格子末尾總會多出一些空間來。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學生書寫時字與字之間空隙過窄。有的學生平時在書寫時缺乏間距意識,字字相連,看上去很傷眼睛。還有的學生寫的字忽高忽低,呈波浪狀參差,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學生橫向對齊意識不夠,書寫過於散漫。

平時的訓練理應關注到這些問題,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書寫大方美觀,不會出現過鬆過緊、高低不齊的怪相。

(三)激活機制,提升熱情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呵護熱情要像呵護玫瑰花瓣尖端顫顫巍巍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我想,學生的寫字熱情就是在這樣的呵護下產生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人文評價激趣

老師可以以習字冊為抓手,對於寫得很好的字可圈可點;如好字太多了,圈不過來了,可以給學生優加“★”的等級。對於有進步的學生,可以給他温馨的鼓勵:進了、很棒、享受……對於退步的學生可以給他温馨的提示:加油、堅持……對於出現“硬傷”的應給出處方:豎歪了、橫折鈎不飽滿、橫畫注意等距……對於那些書寫已相當出色的同學,應讓他們的作品有亮相的舞台:班級展板、學校櫥窗、班級板報……老師在評選時,儘量不要重複,為學生創造更多展示的機會。

2、組織比賽促進

為了形成一種比學趕超的競爭氛圍,每個星期可舉行一次寫字比賽。統一紙張,統一時間,統一內容。入選作品送電腦室複印(便於保存),然後由本人在空白處配上多姿多彩的邊花,一副圖文並茂的作品就問世了。學期結束之前,最後一次比賽,使用習字冊提供的參賽紙,內容自定,優秀作品通過郵局寄給組辦單位,讓學生的作品有機會走得更遠。

讀書有“三到”,其實寫字也有三到:眼到、心到、手到。時間到了,好字也就誕生於筆尖舞動時了。

三、提高教師素養,落實課程標準。

作為教師起碼應具備以下三種素質:

(1)良好的思想品德;

(2)堅實的專業及科學文化知識;

(3)良好的身心素質。不管其他素質如何,沒有一口正確流利的普通話,不會寫一手好字,就不能算作一個合格教師,更不是一個好教師。儘管經過各種考核,獲得教師資格證的已為數不少,但勉強過關的也不乏其人,特別是在書寫方面。現在不少學生沒有良好的寫字習慣,字跡潦草、錯別字多,與教師不重視寫字教學或教不得法有關,更與某些教師自身業務素質不高有關。他們板書、批改作業、書寫評語字跡就不工整。有的在公開課上講得頭頭是道,可一回到日常教學板書就不注意了,字跡歪歪斜斜,大小不均,行款不齊。

教師時時處處要起好表率作用,這種作用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感染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將課程標準的精神真正落到實處。

識字教學心得體會15

這幾天在縣裏組織的語文教學策略學習中受益良多,尤其對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拼音教學和識字教學有了更深刻的印象,現總結如下:

一、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低年級有很多不好的習慣,比如上課不專心聽講,作業態度不認真,不及時,上課愛説話、愛走動等等。因此我們應該先在思想方面進行教育,通過平時講故事、比一比誰做的好等方式培養、強化訓練學生的學習常規。其次經常獎勵做得好的學生,如上課坐得直,聽得認真,獎他一顆五角星;讀書聲音響亮,讓他當小老師帶着大家讀;作業完成得好的,放在班級裏展覽,獎他笑臉等。第三,幫助學生養成預習複習的習慣。通過一學期的努力,學生基本上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注重漢語拼音教學

拼音是國小教學的第一道難關。也是國小教學中最枯燥乏味的內容之一。再加上教學對象是低年級的學生,這就使得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學難上加難。依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們應該在拼音教學中創設情景,創編故事,結合遊戲、娛樂來進行拼音的教學,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去學習,以達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營造活躍歡樂的課堂氣氛的目的,讓兒童在不拘一格的學習方式中積極愉快地度過國小學習的第一道難關──漢語拼音。

三、加強識字教學

低年級學生在語文方面主要以識字為主,在學習中要重視對語言的積累。為了讓學生樂於識字,主動識字,我們應該做到:

(一)創設識字情境,激趣樂學。

在識字教學實踐中,從教學需要出發,依據識字內容創設一些具體場景和氛圍,激發和吸引學生主動識字。讓學生先感知、體驗,衙理解運用。在課堂中,、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如掛圖、投影、多媒體、表演、繪畫、音樂幫助學生識字。比如,在學習“雞”字時、結合、課件讓學生説説生活中小雞的樣子,並表演一下小雞走路的神態動作,學學它的叫聲等。這樣,抽象的“雞”字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好奇心很好地結合起來,這樣學生在生趣盎然的生活情境中識字,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識字效果。

(二)、教給學生識字方法。例如:引導學生看拼音識字、看圖識字;指導學生學習最常見的偏旁,運用熟字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來學習。在教學中,每出現一個新字,我們應該問學生:“你們誰有辦法記住這個字?”“你是怎樣記這個字的?”以此來啟發學生展開想像,用各種方法來識字。例如在學”羊”字時,學生説,我看到“羊”字就想起羊頭的樣子,羊上邊的兩點好像羊的兩隻角。一豎像羊的臉和鬍子。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將一個個漢字還原成一個個生動的畫面,這樣識字,效果很好。

(三)、將識字引向生活空間。活動和交往是發展的.源泉,活動是兒童生活的一部分,在學生掌握識字方法,樂於識字,善於識字後,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如

1、利用廣告牌、商標識字。

2、讓學生通過蒐集資料去識字。

3、認姓名。記住本班小朋友的名字。

4、認實物。如門、窗、講台、黑板、電視機等。

5、讓學生逛商場、超市時認字。

6、在教室設置識字園地,同學之間互相識字。與此同時,給學生展示的機會,老師多加讚賞。它會在無形中給學生埋下一顆在生活中識字的種子,激勵學生離開課堂後仍有識字的主動性。

三、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老師最主要的是上課,上好課的前提是做好課前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上課時我們應該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低年級的教材中有許多美麗的插圖,課堂上我運用各種方法,讓學生觀察插圖編故事、編謎語,將學生引入情境,學生的大腦處於興奮狀態,他們就會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這樣課堂教學效果就有所提高,真正落實“認認真真地學,痛痛快快地玩”。

四、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低年級孩子並非一張白紙,而是一張色彩斑斕的美麗畫卷。所以,我們能做的是準確認識孩子們的特點,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輔導。對於基礎知識掌握得紮實的同學,我利用中午或課間對他們進行寫話、閲讀等方面的輔導;對於後進生,則進行拼音、識字、課文朗讀、作業等方面的輔導,使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

我相信這次學習活動,會讓我們對低年級語文教學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我們要想勝任這項工作還需要我們的努力和探索,我一定會總結經驗,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加出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4le32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