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家風家規心得體會

家風家規心得體會

家風家規心得體會一:

家風家規心得體會

關於家風,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家風。一般農家,勤儉為本,孝敬老人,對親友禮尚往來,對鄰里和睦相處,對社會惜老憐貧,這便是好家風。特別是孝敬公婆,尤為世風所重,如石橋鄉大泉村就有“孝婦泉”的傳説。一媳婦揹着年老重病的公公逃難,到一山坡上,公公口渴難忍,媳婦掘地尋水,感動上蒼,出一清泉。媳婦一直在此地伺候公公至去世,並掩埋公公於附近,才辭別而去。後人稱此山泉叫“孝婦泉”,並建有“辭公寺”以紀念彰表孝婦。不同的家庭和從事不同職業的家庭也增加不同的家風內容,耕讀之家要加上子弟好學上進、尊師重教;尚武之家,要加上急公好義,扶危濟困,仗義疏財等;商業之家,要突出買賣公平、童叟無欺;醫藥之家主要以醫德醫風立世;工匠之家,則要有有求必應,工藝不欺的聲譽等等。不論什麼樣的家庭,生活作風都是家風、門風的重要話題。在舊社會,私奔(自找對象)及寡婦再嫁都是破壞門風的,是不允許的。翁媳關係是很嚴肅的,若有苟且之事,會被人恥笑。即使大伯哥也不與弟媳直接搭話,時風依然。

當然也有家風不正、受世人指責的家庭。如欺男霸女的土豪劣紳之家、男盜女娼敗壞社會風氣的家庭。

家風的形成,靠家庭世代沿襲,靠一代代人的言傳身教才能形成。家風好,受世人稱讚,家庭成員也感到自豪,家庭的社會地位自然也高,村中議事、公共活動,也會邀請這樣的家長參與。與孩子説親,聽説誰家門風不正,人們便會搖頭作罷。家風是村風、社會風氣的基礎,不可等閒視之。

以現時兩代34口人的小家庭來説,多是男主外(外當家),女主內(內當家),兩個人很難説誰是一把手,遇事多是民主協商。但家庭主婦為“一把手”的情況也是常有的。有與老人同住的三代之家,老人多已失去生產能力,生活需要照顧,家務也多有第二代夫婦掌管。

舊時有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人口多達十幾口人至幾十口人,但“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必須有個好家長。老一代夫婦,有精力的話,老一代説了算。老一代年事已高,多有第二代老大夫婦領家。舊社會雖然重男輕女,但家庭中不能沒有內當家,公公管兒媳婦及針頭線腦、吃飯、穿衣之事是不相宜的。

家風家規心得體會二:

今天,我們班組織觀看了《新春第一課》,以“傳承家風家訓,踐行核心價值”為主題,片中有許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有一個從他的身上讓我學習很多東西,他叫羅必炎。

羅必炎出生在農村裏,他幫助老人做了許多事情,比如時村裏有一位老人走路很不方便,老人想吃什麼,就告訴羅必炎,他馬上就去幫他們買,羅必炎還經常給老人買新鮮的魚,對那位老人有很大的幫助。隨後羅必炎娶了一位妻子,她也是一位很愛幫助老人的好妻子。

不幸的事發生了,有一天那位老人突然心臟病又復發了,羅必炎又是買藥,又是喂藥的但病情沒有好轉,他立刻把那位老人送到醫院治療,可是他沒有時間去照顧他,於是就叫他的妻子去照顧那位老人,老人感動的要哭了,誇獎他們全家都是有孝心的人。

我要學習羅必炎他們夫妻對老人的那種孝心和樂於助人的品德,我以後也要孝敬老人及長輩們!

家風家規心得體會三: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説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我家的家規是: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撿到錢包等貴重物品必須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運動(至少一種)。這些家規有幾項是爺爺奶奶定的,有幾項是爸爸媽媽定的,這越來越完善的家規更是讓我瞭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規矩,成就了我現在的成績。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古人有云:有家規的家庭,屬於書香門第之家。

有家規、有家訓的家庭,屬於豪門貴族之家;有家規、有家訓、有家風的家庭,屬於王侯將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規、家風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有朝一日,實現幸福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9gvq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