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識字一》的心得體會

《識字一》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識字一》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識字一》的心得體會

《識字一》的心得體會1

執教一年級語文已有一個半學期,感受頗深,低年級的識字教學看起來很容易,其實並不然,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是閲讀的基礎,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我認為要想讓孩子掌握更多的識字量,在教學中一定要採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孩子在一種愉快的環境中接受識字教學,從而達到識字的目的.。

第一,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我根據孩子喜歡做遊戲的特點,在教學中穿插各種小遊戲 如在教孩子學習了一些生字以後,為了鞏固孩子的記憶我經常採用開火車,摘果子,找朋友,猜謎語等方法 特別是摘果子游戲最受學生歡迎,我在黑板上畫上一棵大樹,樹上結滿了果子,果子上都是孩子熟悉的字,請學生扮成小白兔提着籃子去摘果子,當孩子們摘下自己認識的字時非常高興摘了滿滿的一籃子果子很有成就感 因此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使孩子處在一種快樂的環境中主動學習,喜歡學習增加孩子識字的記憶非常必要

第二,注重識字方法的指導和總結,在第一學期學了很多獨體字,再加上學生認識的偏旁越來越多,我指導學生運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比一比等多種方法來識記漢字,隨着識字量的增加,孩子的理解、記憶能力越來越強,這都是因為他們掌握了識字的方法,孩子們越來越覺得學生字並不難,興趣越來越高。

第三,利用豐富多彩的插圖來進行識字教學,我們低年級的課本中有大量的插圖,色彩鮮豔,生動有趣,孩子們也非常喜歡,能幫助孩子們識記,如在學習《識字四》這一課,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蜘蛛等,學生很感興趣,通過漢字與實物的對照,學生很快掌握了這些漢字,這些圖片對學生記憶識字起到橋樑的作用,使每個漢字都賦予了生命,使抽象的漢字形象化,促進了學生的記憶

第四,利用偏旁部首歸類識記生字。比如學習提手旁的字,足字旁的字、月字旁的字等等,讓學生動作表演,學生不但記清了字形而且弄清了字義,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興致極高,學生學起來也省力

第五,利用日常生活來識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漢字,如商標,日用品,廣告,路牌,超市購物等等,無處不在 如:我讓學生蒐集衣服上的商標和包裝盒,找一找上面的字自己是否認識,孩子的興趣很濃,從中孩子們學到了很多漢字,而且孩子們之間還進行了交流,我讓學生抓住一切機會學習漢字,平時就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擴大識字量。

另外,我還佈置學生課外讀拼音讀物,交代每個家長給孩子買兒童故事書,現在我班很多的孩子識字量大大的提高了。

當然,識字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只要我們不斷的反思總結,不斷的探索發現,不斷的尋找更適合學生記憶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學的更輕鬆,更快樂。

《識字一》的心得體會2

國小語文第二冊的第一課就是《識字一》,在開學初讓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開心地走進春天,是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這幾年我一直教一年級語文,在本課的教學中有一些心得體會。現在寫下來,與大家交流。這一課的內容簡單,主要是八個有關春天的詞語: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柳綠花紅、鶯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齊放、百鳥爭鳴。因為每個學期開學的時候,春天都很遙遠。學生還不能直觀看到“柳綠花紅、鶯歌燕舞”,對於“萬物復甦”的理解也比較困難。我們的學校地處農村,沒有條件使用多媒體課件,因此我就想了一些辦法。

首先我請同學們在藉助漢語拼音的基礎上把這幾個詞的讀音弄準確。我用錄音機播放《苗嶺的早晨》的音樂,創設一種心曠神怡的境界,讓學生產生喜愛春天,想要融入春天,擁抱春天的美好想象。然後我用充滿喜愛之情的範讀,激發學生讀好這些詞語的積極性。學生多讀幾遍,對課文就有了初步的認識。這是安排同桌互相檢查朗讀情況,識記生字。我請一位女同學扮演春姑娘,班上其他同學都伏在桌子上,假裝睡着了。在優美的音樂伴奏下,春姑娘來到了,她一邊翩翩起舞,一邊用温柔的聲音呼喚大家:“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大家快醒醒啊!”小朋友們都欣欣然張開了眼,有的還伸伸懶腰、打個哈欠,一副睡眼惺忪的樣子。這樣,“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我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這兩個詞語,學生都加進了自己的切身體會,讀出了感情,讀出了韻味,讀出了對春天的歡迎和喜愛。

接下來,我請男同學都來扮演小柳樹,請女同學都來扮演花兒,只見男同學都站得高高的,把手臂伸展開,好像全都成了春風吹拂下的長滿綠葉的小樹,一個個臉上帶着笑,美美地享受着春天。女同學都把小手攏成開花的樣子,一朵朵競相開放,充分展示着自己的美麗,好像都在春天的陽光下吐露芬芳。大家都喜氣洋洋的,互相欣賞起來,春天的氣氛更濃郁了,一時間教室裏春暖花開、春風拂面、歡聲笑語,其樂融融。我讓學生再讀“柳綠花紅”,他們的朗讀裏都帶着笑意,內心深處已經記住了“柳綠花紅”所表達的意思,也被自己和大家共同營造出來的美好氛圍所打動。理解“鶯歌燕舞”這個詞,就讓男同學當小黃鶯,他們用口哨、口技再現小鳥歡快的鳴叫聲;讓女同學扮演小燕子,忽閃着翅膀,在教室裏飛來飛去。一時間,教室裏變成了小鳥的樂園:有的小朋友覺得不盡興,就學小鴿子“咕咕咕”地叫;有的學啄木鳥,用尖尖的嘴巴啄呀啄;有的扮演小麻雀,嘰嘰喳喳……這情景,真讓人喜歡。每次到這裏我都欣喜異常,孩子們的童真童趣全都表現出來,多麼活潑可愛的孩子,多麼生機盎然的春天!

“冰雪融化,泉水丁冬”這個詞的理解,我先結合去年學過的《雪孩子》一課,雪孩子為了救小白兔,變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雲。冰雪融化後會變成什麼呢?學生充分發揮想象,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我就用學生們喜歡使用的`奧特曼手勢來表現堅硬冰冷的冰雪,然後慢慢抖動身體,説:“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我要融化了。”慢慢地手勢變得柔軟起來,我也慢慢蹲到地上了。學生看到這裏都發出了會心的微笑,都加入到表演中來。“泉水丁冬”這個詞,我用老歌《泉水丁冬》來演繹“泉水丁冬、泉水丁冬、泉水丁冬響,繞過山泉,跳進小溪,來到我身旁。”優美歡快的旋律,使泉水的聲音充滿美感和樂感,隨着歡快的手勢,泉水丁冬丁冬地流向遠方。春水融化,一江春水向東流,奔湧的小溪匯成春潮,報告春的消息。動靜結合,既生動形象,又讓學生更加喜歡春天帶來的驚喜。最後的“百花齊放,百鳥爭鳴”都已經有了表演,來個熱烈的大團圓,在美好的綻放中放飛了學生對春天的期待和嚮往,對春天的無限遐思也隨之展開。最後我們全班美美地讀《識字一》,學生的朗讀猶如天籟之音,讓我沉浸在這稚嫩的童聲裏,渾然不覺自己的年齡。

因為每次都傾注了真情實感,每次都有新的精彩,希望大家在以後可以在教學中嘗試,也誠懇地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識字一》的心得體會3

課堂教學中採用多樣的識字方法。課堂上常用的識字方法如下:

1、加一加。比如:蟲+牙——蚜;

2、減一減。比如:跑-足——包

3、對比識字。比如做——作

4、藉助實物,比如學習“毛筆”時,讓學生看實物,聯想記字形;

5、學一字帶一串。比如學習“奶”,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女字旁的字,由此引出了一串認識的、見過的女字旁的字。另外“青”加不同的偏旁,組成不同的生字:“請”“情”“清”“晴”“睛”等;

6、利用形聲字原理識字。形聲字佔漢字的83℅,利用這個特點識字絕對有效可行。學生對“遠”“近”“進”“運”這幾個字容易混淆,運用形聲字原理,通過聯繫部件和生字的讀音辨析,正確識別生字。

7、編字謎也是學生喜歡的一種識字方法。比如“坐”,學生就通過“兩個人肩並肩坐在土堆上”很形象地記住了這個字。

這些識字方法經過我們課堂上的反覆總結、強化,學生頭腦中形成了比較清楚明晰的概念。比如“加一加”“減一減”,他們基本能在生字一出示就説出來。形聲字也成了學生頭腦中一個相對清晰的概念。看着他們在課堂上分析識字方法時頭頭是道的表述,真的讓老師很欣慰。

除了以上常用的識字方法,我們還引入了字理識字。所謂字理,就是漢字的構字依據和組成規律,,運用漢字的音、形、義的關係進行識字教學的方法,即通過對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專注等造字方法的分析,運用直觀、聯想等手段識記字形,達到識字的目的。這種識字方法的核心是揭示和解析字理,以使學生牢固建立字的音形意之間的聯繫。啟發學生想象和聯想,是基本的方法。這種識字方法要求老師要提前進行大量的準備,而沒有增加學生的負擔,強化學生對漢字音形義的記憶,有效地調動起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減少錯別字的產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但是這種識字方法只是針對於一部分有歷史發展的漢字,所以在教學中也是選擇使用。

課堂上無論哪種方法識字,都要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要把漢字的音、形、義緊密結合,使學生建立起漢字音形義之間的聯繫,以減少和杜絕錯別字的出現,達到有效識字。

一篇課文有十幾個生字要認,要記,這些生字是全部一次呈現出來學習呢,還是在課文學習的過程中,隨着文章內容的呈現依次學習每一個生字,這就是我們在平常教學中常説的集中識字和隨文識字。

我在教學中採用的方法主要是集中識字。學生充分讀課文之後,先用課件出示文中帶生字的.詞語,並在生字上注音讓學生認讀,然後去掉拼音認讀,再單字認讀,交流識字方法。最後將本課生字集中組合成一段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文字,讓學生在新的語言環境中鞏固生字的識記。這種方法最大的特點是集中呈現,可以引導學生將同類的識字方法進行歸納,比如一個學生提到這個生字是形聲字,那麼就可以適時提問,還有哪一個字也是形聲字?通過這個提問讓學生髮現形聲字。其它方法,比如“加一加” “減一減”也是一樣的處理。這樣能對生字按照識字方法進行分類的識記,提高效率,又體現了規律性。識字環節之後,再進行到課文的學習、朗讀中,會發現很多學生基本已經朗朗上口。可見這種方法效果是相當明顯的。

隨文識字是一種分散識字方法,它注重漢字音、義聯繫,義“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為主要特徵的識字方法,它與集中識字義字形為核心不同,強調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把生字詞放在特點的語言環境中來感知、理解和掌握。我在教學中也用過這樣的方式。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課堂上,線讓學生自主讀課文,將課文讀順之後,以自然段為序,邊讀課文邊識字。比如在《司馬光》一課的教學中,我採用了隨文識字。隨着每一個自然段的朗讀學習,我利用生字卡片,將文中出現的生字依次貼在黑板上。在全文學習完之後,我讓學生合上書本,眼睛看着黑板,自己講述這個故事,講得時候,用上黑板上生字卡的生字。在練習、講述,補充再講述的過程中,這個環節比較順利地進行完了。我又讓學生練習用生字卡片上的生字口頭組詞,我隨手寫下他們説的比較常用的詞語,最後再齊讀生字和詞語。 其實採用這種方法,我還是有顧慮的。

分散識字的方法是斯霞老師提出來的,先教授漢語拼音,採用看圖識字等方法教學一些獨體字,打好識字基礎。而後採用多讀課文多識字的方法隨課文識字。這種方法從改革識字與閲讀的關係入手,寓識字於閲讀之中,在識字的同時通過閲讀發展兒童的語言。基於這種理念,斯老師兩年學習課文180篇,識字20xx多個。我們的語文課本按照編排的體系,兩年下來也有200多字要認識,課文算下來也有160多篇,數字上也不亞於斯老師。可是,作為一線教師,我還是很有顧慮:每一篇課文都有很多生字,這一篇課文是這十幾個字,下一篇又是另外十幾個,這些剛學過的字就幾乎很難再見面,這樣一直學下去,會不會是猴子搬包穀呢?到考試的時候豈不是早就忘完了。所以,像《司馬光》這樣的熟悉的內容才敢讓學生隨文識字,就這樣依然不放心,還讓學生自己組詞,齊讀這這詞語,心裏才稍稍有一點底了。

通過比較,我覺得隨文識字可以使教學環節更流暢,更節省時間,內容也更為緊湊。因此我有了以下的思考:

在更注重學生閲讀能力和體驗的當下,隨文識字是順應這種需要的。

隨文識字有利於激發學生識字興趣,提高學生對閲讀的興趣,學生的閲讀興趣提高了,大量的閲讀一定會促進生字的識記和認讀。

在課堂中採用隨文識字有利於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學生已經有了一年的識字體驗,並積累了一定基礎的前提下,可以在教學中採用隨文識字的方法。

採取有效措施,鼓勵和引導學生課外閲讀,從根本上鞏固生字識記的效果。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低年級要注重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逐步形成識字能力,為自主識字,大量閲讀打好基礎。“可見識字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為大量閲讀打基礎。學生一旦有了一定的自主識字能力,加上閲讀的快樂體驗,我們的識字教學才會順風順水,揚帆前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q93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