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理學 >

《發展心理學》讀後感4篇

《發展心理學》讀後感4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發展心理學》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發展心理學》讀後感4篇

《發展心理學》讀後感1

終於安安靜靜地讀完《發展心理學》這本書了,這是開學到現在,讀完的第四本書。讀書,真的可以讓人內心變得平靜。

《發展心理學》這本書主要講解了從嬰兒到青少年這四個階段人的生理心理髮展特徵及其本質。在這本書中,學到了很多很有趣的實驗和很新穎的打動人心的觀點。例如行為主義學家華生研究的小阿爾伯特的實驗,嬰兒小阿爾伯特本來對毛茸茸的小白鼠不害怕,但是實驗室,當阿爾伯特即將伸手去觸碰毛茸茸的小白鼠時,研究者播放巨大的噪音。小阿爾伯特被噪音嚇哭了,在噪音和小白鼠搭配實驗重複出現幾次後,小阿爾伯特每當看到小白鼠,就會嚇哭。

通過該實驗證明,通過條件反射,嬰兒可以對原本不害怕的東西產生恐懼。但是這個實驗涉及到了實驗倫理道德問題,值得後來實驗者的反思。此外,幼小的嬰兒也會有自己的情感、自尊、情緒和人格變化的'。譬如0—3歲的嬰兒通常以自我為中心,考慮問題會從自身出發,沒有將自己和外界事物區別開來。

斯金納的三山實驗,先讓一個嬰兒面對一張桌子坐下,桌子上放着三座山。然後再讓一個布娃娃面對嬰兒坐下。研究者問嬰兒“布娃娃能看到什麼”,但是嬰兒無法正確回答這個問題,實驗證明,嬰兒知識根據自己所看到的去描述,以為自己看到的也是布娃娃所看到的。

嬰兒這個時候的身理心理特點,都是其發展的一種內在規律。我們應該遵循其發展的潛質去培育和引導孩子,而不是用大人的意志去過多幹預。

《發展心理學》讀後感2

看了一下大家的讀後感,很多都是概況一下論文的內容,大同小異,當然了,也學到了很多同學的思路,的確有點收穫的,下面説説我的讀後感吧,也是一些概括,不過很多人説過的就省略一點了,《進化發展心理學》讀後感 45號黃霖。文章想介紹進化發展心理學,但這個相對生僻的概念不容易一下就讓人理解與接受,而進化心理學已經是比較為人所知的領域了,就是説,在本文章中,進化發展心理學的提出是建立在進化心理學的基礎之上的',文章先介紹進化心理學也體現了這一思路。既然是建立在進化心理學之上,那麼進化發展心理學觀點的提出就自然的會與進化心理學的觀點相對比。

就如進化發展心理學中的第一個基本觀點就是:研究進化的、漸成的程序的表現。這個就是保持了進化的觀點,而第二第三個觀點強調童年期,這就是對進化觀點只強調成年的不足做了補充,而觀點四更在生命各階段體現了其觀點,更突出了發展的概念。總的來説,感覺進化發展心理學的觀點就好像名字一樣,很大程度上是將進化的理念放到了人的各個階段,但不是一味的機械的結合,也有反駁之前觀念的東西。基本理論之後就是研究領域,因為進化發展心理學也強調了環境的作用,就顯得比傾向於基因決定論的進化心理學更加全面,而研究的領域也加入了“父母的投入”,這也是一個創新了吧,其他的就好像和進化的概念有重疊,但領域的重疊不代表思想的重疊,畢竟是新的,不會和以前的一樣。最後就説説這篇文章中好玩的理論吧,有句原話是:“越老的男性喜歡越年輕的女性”。以及其他的關於理想伴侶的性別差異的理論比較好玩吧。還有就是抑制的性別差異,但這個好像和現實不是太一樣勒,搞不好是基因的作用在現代社會不那麼強烈了。

《發展心理學》讀後感3

兒童發展心理學是研究兒童心理系統發生發展的過程和個體心理髮生髮展規律的一門學科,相對於從種系的角度或動物演化的過程來研究的系統研究,兒童發展心理學探討的是如何從簡單低級水平向複雜高級水平變化發展規律的個體研究。李丹老師著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分別就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總體論述;認知的發展;認知發展理論評介;情緒、個性和社會性的發展共分四篇十五個章節進行論述。我讀完此書後,真是受益匪淺。它讓我對兒童心理髮展的規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給於我的小課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建構了理論基礎。

國小生課堂上回答問題不積極,原因之一就是內心產生恐懼感。他們一方面從內心害怕老師,不敢與老師交流;另一方面對於自己沒有信心,恐怕自己的答案不正確,如果説錯了,也害怕同學笑話。這樣就促使一部分學生有意識的不去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要想改變學生的這種心態,老師要下一定的功夫。第一,教師要努力改變自己的形象,始終以微笑的一面面對學生,使老師與學生之間拉近距離產生親切感。第二,課堂上形成鼓勵性的評價機制。學生回答對了要大加讚揚;學生回答的不正確要用鼓勵性的語言去引導、評價。這樣使學生從心理上消除了顧忌心理,讓他們敢説話、想説話。第三,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這個思想教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教育學生要有自信心,要相信自己;另一方面要用正確的眼光看待別人,同學之間要互相激勵而不要相互譏笑。從以上三個方面努力,營造班級良好的學習氛圍,活躍課堂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發展心理學》讀後感4

剛剛意識到,什麼叫自己的選擇。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我的選擇。並且我可以選擇其他的方式,不一定是此時此刻我要做的事情。

我希望我以後可以做一個執行力強的人,從這一分這一秒開始。剛剛看到了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的諮詢室放着一個三面柱,柱子的一面刻着,我很可憐,另一面刻着“別人很可惡”,最後一面刻着“怎麼辦”。每次有來訪者到他的.諮詢室裏,他都會拿出他的三面柱,問來訪者:“你選擇談什麼呢”。

我決定也做一個自己的三面柱,遇到事情或者任何非休閒休息的時間都可以問一下自己,“我選擇讓自己的大腦想什麼呢?”

淘寶買的柱子已經在路上了,回頭用A4紙手寫上幾個選擇就好了。提醒也已經做好了。為了不給自己太大的心理壓力,寫上了,簡易版,只要能表達清楚意思就好。不要想着做一個特別精美的插畫做背景啥的。因為那樣會導致自己的行動力為0。畢竟以後可以慢慢升級。

討論對錯的思維方式,它通常會假想一個受害者和一個施害者。所以,以後不要認為自己錯了,可以説自己做的不夠好。也可以説對方還有改進的空間。大家都沒有錯,不是嗎?需要思考有沒有用,我沒有辦法改變,也許不是我的錯,可是,最終誰要為結果負責呢?還是我自己。所以做一點有用的事情吧。

每一次思考的結論應該是我應該做點什麼來改變現狀。而不是自我憐憫,自我指責。陳海賢老師説讓我找一個目前最想改變的目標。那麼就是行動力了,具體一點就是做出我自己的面試題小程序。

你為自己不改變找的所有藉口,統統都是你的選擇。甚至連你告訴自己,“我沒有選擇”,那也是你的選擇。這一句話太有用了,值得我反覆來回敲,來回看。

標籤: 讀後感 心理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lixue/n546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