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理學 >

社會心理學之淺談網絡人際關係

社會心理學之淺談網絡人際關係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互聯網作為一種學習、工作、生活模式已經深深植入到我們的社會生活中,與我們的衣食住行、日常起居息息相關。人們之間的人際交往現在不單單只是傳統的面對面的人際交往,還產生了一種新型的人際關係??網絡人際關係。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很多都是90後,從小隨着互聯網的興起長大,對網絡也是再熟悉不過了。本文中,筆者將以一個大學生的視角,結合自身感受談談新時代網絡人際關係以及對我們大學生的影響。

社會心理學之淺談網絡人際關係

總是會發現這樣一個畫面:上完課回到宿舍,寢室裏的舍友們打開電腦第一件事就是上人人網,掛QQ。看看有沒有人給自己留言,看看昨天晚上聊過的人今天還在不在。這種行為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固定的動作,即使是回宿舍有事做,即使是一會要上牀打盹,我們也往往開着電腦掛着QQ,掛着人人。究其原因,我認為是這樣的一種心理慫恿着我們這樣做:我在線,我在網上,我能隨時與人交流,別人能隨時聯繫到我。有位當代作家這樣評價我們,他説我們這代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早上起不來牀,晚上下不了線。這已經不單單是剛接觸互聯網、剛申請了QQ、剛註冊了人人的那種新鮮感,也不單單是時不時地把照片“曬一下”、時不時地寫篇博文、日誌“吐個槽”的那種網絡達人時尚耍酷了,這代表着一種文化,一種人與人交往的模式。這就是網絡人際關係。處在網絡人際關係中的我們,最大感受就是隻要有網,哪怕是一部手機,就能與人交流。“3G”、“WIFI”、“微博”、“人肉”一度成為年度熱詞。我們像被無線的東西給連了起來,也不管你自願不自願,沒有選擇,你已經“入了網”。自然而然地,這種新型的人際關係對我們的學習生活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以下我就選擇幾個方面簡單敍述:

一、網絡交往避免了直接接觸式的交往障礙,比較自由隨意

網絡作為一個虛擬世界,交往雙方進行交流時就完全不考慮雙方的身體外貌特徵、社會地位、性格層次甚至是性格層次上的東西,是在一個寬鬆自由的環境下進行交往。那麼,現實生活中比較內向的或者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機會的羣體在網上就有自己交流的機會。社會經驗較少的大學生在直面交往中有着天然的不足,這使他們往往無法與不同於他們的羣體自如交往,而他們的網絡交往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並且,交流雙方往往會應用網上比較流行的模式、語言,比較公平自由。我們大學生在網上和好友、陌生人進行交流,往往喜歡運用各種網絡流行語言,在輕鬆愉快自由的氣氛下,隨意地和電腦的另一端的生人進行交流,避免了正面交往時候的顧慮、衝突問題。

但是,這樣的交流模式也帶來很多問題。很多人因此沉迷於這種隨意甚至放肆的交流方式,喜歡在網上和人交流,而躲避現實生活中與人的交往,或者説他們在生活中與人交往顯得更為拘謹不順暢。比如,甲和乙是某社交網上的好友,有什麼問題就互相交流,但是私下裏兩人的溝通很少也很難。甚至甲乙兩人在路上碰見也不會打招呼。

二、網絡是開放的世界,網民以匿名身份互相交往,具有隱蔽性

前面已經表述過,網絡作為一個虛擬的社區,很多情況下雙方可能並不認識,網民都有自己的網名,這樣就完全或者很少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在網上,B網、絡在線通訊、電子郵件、博客(羣)、跨地域性的內部網絡、電子購物等等虛擬社區中,都以一定的規則指導網民進行交往。交往雙方都會遵循這樣的原則,在溝通過程中自取所需,取得自己需要的資源,並且可以掩蓋自己很多的固有缺陷。最簡單的例子,和淘寶上的店家做生意,只要選好了商品,有問題可以登錄旺旺諮詢下網店老闆,之後付款、快遞送達,方便快捷。這些都遵循一定的規則程式,你不必考慮對方是男是女,也不必考慮自己身份會暴露。然而,最近很多紅遍網絡的“門”事件也揭示出很多弊端。一旦這種匿名、不暴露身份的交往規則被違反或者不存在了,那麼會直接產生很多社會問題。有時候隱蔽是必要的,因為這個涉及網絡公民的個人隱私,涉及交往雙方甚至家庭的私生活。如果有人把這層紙捅破了,那麼直接侵害相關網民的個人利益。另外,也有很多人利用網絡匿名性的特點,在BBS、博客、貼吧上面公開説髒話、甚至對一些社會問題、政治問題大放厥詞,完全不夠後果。這樣的做法實在不堪入目。

三、網絡使得交往更加便捷,網絡關係並不穩定長久

眾所周知,網絡上的交流,比如對一個熱門帖子的回覆,往往都是由相同愛好的人完成。網絡交往雙方在一開始就是興趣相仿或者建立在某種前提之上,雙方會交往是因為這個,之後這種交往關係的保持可能還是因為這點,所以網絡關係可能並不長久穩定。進入大學以來,我們都利用飛信這個平台進行一些通知的宣傳,相當方便。但是如果沒有這種需要快速將信息反應給很多人的需求,“飛信”這類新興產物將沒有市場可言。我的飛信好友上面大部分都只是出於工作學習需要而加的好友,私下裏沒有什麼接觸,更不會保持一種長期的關係有的時候,正是這種“一拍即合”的關係促成了很多人對網絡交往的不信任、不理解甚至恐懼感。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網絡交往關係都有一種懷疑、不屑的態度,他們認為這樣的關係不可靠。很多網戀的結果都是不歡而散,雙方不能給出現實的承諾。所以,更多的人在網絡交往時會採取一種將信將疑的`態度,並不會充分信任對方。

比如説,一位大學生喜歡玩某個大型網絡遊戲,在網上結識了另一位同樣喜歡這個遊戲的網友,兩人一同做遊戲中的任務,但是如果涉及雙方利益上的事情,雙

方往往不會信任對方,都以自我為中心,滿足自己的需求。我們也不得不提高警惕,生怕哪一天自己在網上結識的好友“背叛”了自己。那麼當你發現他一走了之頭像變成灰白色的時候也不會太過在意。其實,這樣的做法往往會拉長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人際關係變得不太“真誠”

四、網絡時代大學生人際關係的缺失

網絡在一定程度上的確促進了大學生人際關係的發展,為大學生的交流創造了便利的條件。但虛擬世界的交流畢竟不能代替現實中的人際交往,網絡的發展同時也造成了一系列大學生人際關係的缺失。

大學生在入學後,與家庭的聯繫會有所減弱。網絡普及後,許多大學生過分沉溺於網絡交往,造成熱衷於各種“網事”,對近距離的關係反而疏遠了的情況。特別是家庭的關愛對他們來説更成為一種束縛和負擔。許多大學生寧願在網吧不分晝夜地上網,也不願意回家探望父母。還有些人除了要生活費外,和父母無話可説。親情是人最基本的感情聯繫,也是人最基本的人際關係,它需要的是現實生活中的維繫。網絡的介入可能導致親情的疏離。一些沉迷於網上交際的大學生,往往因為疏於現實交往,將所有心事都交給了網友缺乏現實交往的動機,導致其現實人際交往的勇氣與能力沒有得到應有的鍛鍊與培養。他們在網上可以與網友甚至陌生網民侃侃而談,而在網下現實交際中卻不善言辭。網上交友雖然有它的優勢,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網絡的虛擬性使你無法確定一個人言語的真偽,因此,當網上交友發展到網下時,就會有種種狀況發生。因互聯網而受騙、受害的大學生也有很多。同時,網絡的虛擬性也危害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網絡中的人大多數是懷疑一切的。這就使人際交往缺乏了真誠的基礎導致友情的冷漠。那麼面對有些複雜的網絡人際關係,我們大學生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我認為還是要樹立起一種待人的原則,不要隨意附和網絡上的模式、觀點。我們可以真誠對待網絡上遇到的每一個人,但同時也保持着一種機智、防範。因為畢竟網絡道德原則體系、行為規範體系長期缺失,我們不知道我們面對着怎麼樣的人,出於自我保護就要有一種防範的意識。另外,碰到網絡上很多“圍觀”事件我們不要從眾,盲目地跟隨網民羣體們。我們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行為習慣,養成自己的個性特徵。

其次,我認為就是加強自律,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不要沉迷、依賴網絡,培養自己現實的溝通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

網絡人際關係畢竟是虛擬的。哪怕你在FACEBOOK或者人人上有成千上萬的網友,在平時生活中連一個説話的人也沒有,那對自己也是沒有益處。走上社會後,我們大學生尤其要培養自己溝通交往的能力,關注現實世界,注重自我實際能力的提高。網絡在很多時候只是一種工具,一種科技手段,我們要很好地應用它駕馭它,而不是被它控制、牽制甚至洗腦。因此我們有必要來嚴格約束自己:

一是樹立正確的網絡交往觀,培養健康的人際交往觀;

二是培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精神;

三是鍛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以現實人際交往為主,網絡人際交往為輔,拓展人際交往範圍。

最後我認為要重視自己的身心健康,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推動社會交往的多元化。社會在不斷進步,網絡人際關係的產生並不會替代我們現實生活中真正的人際關係。我們作為新一代大學生要努力推動社會交往的多元化,把握好科技這把雙刃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lixue/pkyne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