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理學 >

積極心理學(集合15篇)

積極心理學(集合15篇)

積極心理學1

【摘要】隨着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其未來發展,同時關係着社會安定與國家發展,高校師生應認識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積極心理學是現階段高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向,本文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依據,分析了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並探討了有效的解決措施,希望能以此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積極心理學(集合15篇)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對策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xx-3089(20xx)11-0086-02

大學時期是個體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青少年綜合素質和道德觀念培養方面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應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分析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從源頭上杜絕此類問題的出現,為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發展營造一個健康環境。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積極心理學有着重要的暗示作用和正面意義,應加大研究力度,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工作,以此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促進其向着更好的方向發展。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1.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現狀

大學生的整體素質較高,具有學習能力強、健康向上的特點。然而在多種因素影響下,許多大學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目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可分為輕度心理障礙和嚴重心理障礙兩類。據調查分析可知,因心理健康問題退學已經成了導致大學生退學的主要原因。嚴重的是,大學生患心理健康疾病的人數還在逐年增長,高校教育工作者應引起重視。大學生的心理較為敏感、偏執,極易受到外界因素(如壓力、困境)的影響,不利於自身的良好發展,甚至影響社會穩定與人才質量的提高。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現狀,高校應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心理壓力與心理障礙對學生的不利影響,從而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總之,提高心理健康素質有利於幫助當代大學生儘快適應社會環境,併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的成績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漸加強了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在各高校設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已經取得了良好的實施效果,取得的成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與支持。各級政府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並對高校的具體教育工作予以指導,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提供動力。其二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工作基礎。各高校深入貫徹上級精神,進一步改善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在日常教育中積累經驗,為提升教育效果奠定了堅實基礎,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的開展。其三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條件明顯改善。隨着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心理教育工作開發了大量科學的心理測試軟件,能更好的宣傳心理健康知識,更及時的為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

二、積極心理學相關內容分析

1.積極心理學的涵義

積極心理學是由前美國心理學研究者賽裏格曼提出的,作為一個全新的研究方向,打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窗口。積極心理學認為,心理活動受積極心理力量和消極心理力量的共同影響。前者給予人積極向上的驅動力,而後者卻恰恰相反,阻礙了人的前進腳步。積極或消極的心理力量在生活、學習與工作中發揮的作用取決於人的主觀偏好,也就是説生活態度決定了心理健康程度。積極心理學關注人的優良品質和積極力量,促使其激發自身潛力,進而為人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2.積極心理學的重要作用

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1)指導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形成。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高校越來越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卻在教育工作中忽視了挖掘學生的潛能,未將培養積極的心理素質作為工作重點。在積極心理學的指導下,心理學教育逐漸形成了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積極樂觀的當代大學生的目標。(2)指導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積極心理學利用其新穎的理論引導高校將教學重點放在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上來,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內容。(3)指導大學生價值取向形成。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體現在激發和培養學生歸屬感與責任感,確保其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教育目標缺失

儘管已經加強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仍存在較多問題需要解決,教育目標缺失便是其中的重要問題。現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問題導向式為主,缺少有效的發展目標。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隻停留在解決心理問題等方面,沒有實現預防教育為主的重要目標。解決心理問題能夠幫助大學生克服心理障礙,以免為未來發展埋下安全隱患,但該目標缺乏一定的前瞻性,只在問題出現後尋找解決措施,忽視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性目標,心理教育效果有待提高。

2.教學手段陳舊

我國正在逐步推進素質教育,但傳統教育的影響依舊根深蒂固。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灌輸為主,不重視學生的心理體驗,教學質量與效率較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課堂教學中應多多關注大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心理體驗。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手段陳舊,無法吸引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課程效果較差。另外,高校的心理教育師資力量不足,無法實現團體輔導、情景體驗、角色扮演等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

3.教育對象個體化

我國很多高校都以消極心理學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理論,導致教育工作者將教學重點放在心理出現障礙的學生身上,忽視了正常的學生羣體。在日常工作中重視大學生各種心理疾病的表現、成因和矯正方法,全力消除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避免造成不良後果。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主要為上門諮詢的學生答疑解惑,並強制干預心理疾病嚴重的同學,然而該種工作範圍主要涉及個別學生,久而久之容易導致教育對象個體化。忽視了培養大學生的積極信念,不利於大學生掌握維護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造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範圍狹窄、內容單一,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endprint

4.教育方式醫學化

我國高校在長時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果,大學生心理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不全面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不完善等問題也逐漸顯現,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提高重視,及時尋找有效地解決措施。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書籍和知識宣傳一般以心理問題為主,主要作用是傳播渲染消極的心理體驗,通過矯治性的方法對學生個體進行心理干預。但在當前消極心理學的影響下,這種教育方式儘管能解決個別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但無法促進全體學生的積極發展,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地發揮。

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大學生重視程度不足

大學生的重視程度不足是導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當代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不正確,其觀念較為陳舊保守。通過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可知,大學生對心理問題的認識還不夠完善,無法科學地對待心理問題,很多學生認為存在心理問題很丟人,羞於啟齒不敢醫治,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大學生的這種心理嚴重影響了自身的健康發展,同時在這樣的環境中,一些有強烈心理諮詢願望的大學生可能不敢去學校心理諮詢中心尋求幫助。

2.心理學理論基礎較差

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較晚,存在心理學理論基礎較差的問題。為了降低這一問題帶來的影響,我國高校引進國外的理論研究成果,並在實際工作中總結教育經驗,以此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研究水平較低是困擾我國心理學者的關鍵問題,缺乏理論指導,很多研究工作都沒有實質性的進展。近年來的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在消極心理學理論的指導下完成的,工作人員應不斷探索積極心理學,為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開闢新視角,促進該工作的良好發展。

3.理論研究的本土化力度不夠

心理諮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實施方式,但我國高校在心理諮詢理論研究方面的本土化力度不夠,主要表現在過於依賴引進的西方理論,沒有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進行改良。西方理論是在西方國家的實際國情中發展起來的,可能只適應某一特定時期與特定人羣,一味地照搬照抄只會加重問題。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研究水平較低,缺乏系統有特色的`理論體系指導工作順利進行。

五、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原則

教育原則在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導向作用,在積極心理學理念視角下應培養學生的積極人格,重視學生在課程及日常生活中的積極心理體驗,全方位、多角度的優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應以積極理念作為指導理論,加強對大學生樂觀向上、健康積極等方面品質的培養。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涉及眾多方面,主要包括認知品質、情感品質、意志品質及優良個性心理等,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影響較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應嚴格按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級目標劃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利用發展性課程激發大學生的積極情緒與積極人格,儘可能的挖掘大學生的心理潛能與積極品質。預防性課程也在大學生的身心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儘早發現自身在學習、生活中遇見的心理問題,以便及時諮詢調整,避免影響自身的健康生活。

2.調整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教育,教師採取灌輸式的教育方法將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傳授給學生,極易引起學生的反感。被動的教育身份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十分不穩定,影響了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不利於提升學習效果。教師應深入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用積極心理學理論指導學生完成學習。面對心理存在障礙的學生,教師應調整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通過平等交流深入瞭解學生的心理,進而給出最正確的指導意見。

3.構建心理健康實施體系

在積極心理學視野下,高校應構建健全的心理健康實施體系。首先需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內講授體系,根據高校的實際情況開設有意義的心理教育課程。其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外活動體系,通過心理沙龍、心理電影等活動在在校園內營造關心心理健康的氛圍。再次需要健全心理危機預警及干預體系,通過心理測試、心理危機排查等手段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最後需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體系,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提升該項工作的質量。

4.重視培養大學生的積極品質

心理諮詢和輔導工作應在積極心理學的影響下關注大學生的積極品質。積極心理學認為,每個個體都有自身的閃光點與發展潛能,教育工作者應格外注重激發當代大學生的自身潛能,避免一味的關注他們的心理疾病。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擴大範圍,一方面為心理存在問題的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另一方面應在全校範圍內開設心理健康講座,讓大學生在積極心理學的影響下更加健康的發展。高校的心健康教育工作應全面發展大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全力激發其內在潛能,給予學生積極的希望,幫助其樹立信心,避免產生心理問題。培養大學生的積極品質能提高其心理免疫力、抵抗力和心理韌性,顯著降低了心理疾病的發生概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優化積極教育環境

優化積極教育環境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積極的教育環境是由和諧的家庭、高效能的學校、人際關係良好的社會組成的,能夠給予大學生最直觀的情感體驗,是建構積極個性品質的核心力量。高校應聯合家庭與社會力量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提供有效助力。例如,高校可以通過網絡平台對大學生及其家長進行積極心理教育的知識宣傳,社會也應予以當代學生關心與愛護,留出一定的自由空間,三方通過切實有效的方法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在積極心理學的視角下,應構建科學化、規範化、專業化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制,不斷優化教育環境,促進高校大學生的健康發展。

六、總結

綜上所述,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社會、學校、個人都具有深遠影響。教育工作者將積極心理學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有機融合,能夠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有助於完善當代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進而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針對當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可通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原則、調整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構建心理健康實施體系、重視培養大學生的積極品質、優化積極教育環境等措施加以解決,不斷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水平。

參考文獻

[1]張變花.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獨立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xx,(5):32-33.

[2]劉雯潔.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效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討[J].教育界,20xx,(15):112-112.

[3]湯靜,湯娜.積極心理學視角下90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微探[J].蚌埠學院學報,20xx,5(3):145-148.

積極心理學2

一、提高大學生的積極情感感受和積極的人格

積極心理學提出,自我決定性、樂觀、主觀滿意程度等積極的人格都能夠藉助積極的感受而持續地累積獲得,在個體經受了社會生活中非常多的積極感受後,就會自動地提升積極感受的基準線指標,就會自覺地提出越來越高的需要,進而推動形成積極的人格。積極的情感感受能夠更加深入地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推動大學生可以有效地藉助自身資源使自我的思想政治素質提高。一方面,應當啟發學生樹立積極的認知態度,加深大學生的主觀幸福體會。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幸福感教育屬於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也是提高大學生社會技能和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關鍵前提,也是激發大學生追求價值目標與增強生活信心的基礎保障。心理學的分析證實,決定個體情感情緒等感受的並非事件本身,而是個體對時間的態度與認知,應當啟發學生通過積極的思想正視問題、困難,有效地化解情感情緒問題,提高積極感知幸福的意識。另一方面,啟發學生掌握積極地調控情感情緒的方式,像是放鬆的方法、轉移的方法、宣泄的方法等等,增強學生自身的調控能力。應當啟發大學生懂得積極地應對以往的得失,增強以往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感受,應對現實且收穫成就感與滿足感,提高對以後生活和學習的期望,敢於挑戰一切事物。積極心理學提出,所有的個體都具備潛力與優勢,只有培育與增強個體本來具備的積極能力,才可以消除個體的消極思想。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當通過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生,懂得激發學生的潛能,且進行激勵與引導,如此才可以使學生更加有效地體現積極向上的能力。應引導學生全面地評價自己,發現自我的積極潛能與品質,懂得自我控制與調節,確保大學生積極品質的泛化,進而可以在大學生生身上加以固定。積極心理學注重所有人的自我發展要求,且以此當作實施教育的基礎,在營造情境、提供基礎、創設機會的前提條件下,讓人塑造良好的品質、思想,最終推動人的健康發展。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當激發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參與性、自主性,體現學生自我服務、管理、教育的功能,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有效地體現學生的積極品質。

二、懂得給大學生創設積極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積極心理學提倡在社會環境中融入個體的積極品質以及感受且進行考察,明確積極的社會文化、國家制度、學校與家庭教育環境有利於個體積極品質的培養。這在某種意義上類似於馬克思主義提出的社會和個人互相影響的理論。馬克思主義提出,環境跟人都具備能動與受動的方面,從本質上講,它們是相互創造的。換言之,環境創造了,同樣的,人也創造了環境。為此,基於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需要給學生創設積極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具體而言,高校需要積極地建設學校文化,創設健康積極的學校環境。學校環境是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場所,並且大學生在發展與成長過程中形成積極品質以及情緒情感感受也跟學校的環境密切相關。高校需要藉助積極的學校環境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受到感染。一方面,高校需要注重學校內部環境的創設,以使修德、好學、和諧的學校文化形成。可以組織班風大賽,以創設良好的班級文化;可以組織宿舍文化節,以創設和諧的宿舍文化;還可以組織多姿多彩的社團文化活動,以創設多樣性的社團文化。並且,高校還需要體現輿論宣傳的功能,懂得通過一系列的.傳媒在學校宣揚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念,讓大學生在積極的學校文化中感受先進的理念。另一方面,高校需要有效地統一社會環境和自身學校環境的創設,進而給大學生開闢更加廣闊的戰場。高校能夠聯合家庭、企業、社區等,建設積極的實習環境,讓大學生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積極感受,並且強化認知主流意識形態,像是藉助志願者活動提高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等。

三、結語

總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這種系統是開放性的,為了跟社會發展的需要相適應,應用新型的教學模式與思想,這是一種客觀的需要。作為一項全新教學思想的積極心理學有利於處理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和情況,從而提高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最終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積極心理學3

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化,教師這一門職業也迎來了新的挑戰,僅僅侷限於本學科的知識已經無法勝任教學工作,應對新時代學生的變化。作為新時代的一名九零後老師,更加要積極學習進修。其中心理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學習相關的心理學理論知識並加以實踐,才能更好的應對學生的各種問題,教學也會事倍功半。所以空閒時間我積極閲讀心理學方面的相關知識,尤其是陶新華老師的《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讀完之後受益匪淺。我深感教師有的時候真的要回到教育的起點,接納學生們的一切,好與壞,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走進孩子的世界,也才能夠真正找到幫助孩子的方法。就像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成功的關鍵不是消除各項弱點,而是充分激發個體內在的'積極性的建設性力量和美德。投入、活力、奉獻、專注是人類共同的美德,教師更應該具有這樣的美德,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發揮這些美德,一定可以培養出更多幸福生活的學生,讓自己的職業人生也豐富多彩,蓬勃發展。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們班級小胖的故事。這個班我是在八年級接的,在七年級只是擔任他們的地理老師,所以對小胖唯一的印象就是:他就是那個老是説“yellow”的地理課睡覺的“搗蛋鬼”。

接班後,我對班級的同學做了大概的瞭解,尤其關注了小胖。我發現其實他不是一個沒有上進心和目標的人,反而存在着很多的優點。比如他值日工作一直很負責,每天早中晚都可以看到小胖拿着掃帚,彎着腰,打掃着教室外的那條走廊。再如每次換位置時,他總是會去幫助旁邊的同學一起來搬桌子椅子,可見也是個熱心的小夥子呢。小胖在語數外課堂上也尤其認真,書本上的筆記也是工工整整,七年級的成績也處在上游水平。但是情緒卻時常大起大落,時而瘋癲,時而悲傷。在班級中不惜犧牲自己的形象,譁眾取寵。還喜歡説一些不好的話。我就問自己:難道他真的天生如此,背後有沒有原因呢?

為了更好的去幫助小胖,我嘗試着去了解他,發現他的優點,並在班級表揚他,告訴他,原來他可以做的很好。可能是我對他一開始表揚多於批評,他開始縱容自己。在一次跑操中違反紀律,在兩個班級之間來回穿梭,經多次提醒卻無效。我一怒之下,朝他吼道:“你要麼在班級的隊伍中好好跑,要麼滾出去”。然後他就真的跑了。跑操結束後回到教室,我就在班級嚴厲的批評了他的這個行為,告訴他:“你既然身為班級的一份子,就必須為班級出力,維護班級的榮譽”。他憤憤的説:“我不是4班的,我轉班”。我回答到:“不可能,在婁江你只能是4班的學生,要麼讓你爸轉學”。生氣的兩個人,註定是沒有什麼好話的。小胖也沒再講話,可能也是第一次見到我這麼嚴厲的對他。放學後我看到他一個人在走廊“遊蕩”,便把他喊了過來,問道:“為什麼跑操的時候跑掉呢?”他賭氣回答到:“不是你讓我滾的嗎?”我對他説:“跑操時提醒了你多少次,你卻還在搗亂,老師也不想説這話,你想想看這是不是你自己造成的?”小胖沉默了。我接着説道:“老師知道你可以做好,你也有一顆為班級的心,我們把這表現出來不好嗎,為什麼要用那種不好的行為來掩飾呢。以後如果你有不好的行為,老師還會嚴厲的批評,但是隻針對你做的事情,不是對你這個人,希望你能接受,然後讓自己更優秀”。

我不知道這個行為這番談話有沒有效果,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讓人欣慰的是某天早上的一次跑操,在我們跑了一半之後我看到小胖跟上來了,那一刻我真的覺得很開心,為小胖開心。此後每次跑操,小胖再也不會像之前那樣搗亂了。即使偶爾調皮,稍微提醒一下也可以做好了。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一年來,我和小胖,小胖和同學之間,總有這樣那樣的小摩擦小感動,但是信任也在慢慢建立,情感也在逐漸加深。到後來我才慢慢了解到,小胖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情緒起伏,看似倔強卻又敏感脆弱,其實和他的家庭有關係,父母的離異是他不能接受的事情,找不到宣泄的口岸,所以他用這樣極端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和訴求,可能沒有人真正關心過他需要什麼,他哪裏不開心了。我卻越來越心疼他,也更加明確他是一個重感情的人,他渴望家庭和睦,他需要關愛。雖然我們無法幫他改變家庭的狀況,但是我願意帶着全班同學一起接納他所有的行為和情緒,到後來他也慢慢願意在班級裏分享自己的快樂與悲傷,甚至是家庭的情況。慶幸的是他並沒有成為班級的“另類”,同學們也發現了他的可愛之處。當然現在小胖行為上情緒上還是有一些問題,但是我願意繼續去努力。哪怕不能改變什麼,我希望我們這個集體也能成為他心裏的一束光,以後在遇到難過時有些許温暖。因為我相信真誠只能用真誠來喚起,正直只能以正直來鑄造。這也是班主任工作最大的魅力,雖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正如書中所説,教師存在的價值是播種幸福,而幸福的人大多樂於奉獻,奉獻的時候可以擁有更多的幸福,這是一種良性循環。我願意身體力行,率先垂範,成為傳播幸福的人,在生活中充滿活力,讓我的學生也收穫幸福感和創新的活力。

積極心理學4

【摘要】隨着時代的發展,現今的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升,因此高校應當要進行思想政治改革工作。積極心理學的興起和發展為現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改革思路。當前高校管理部門應當認識到這一點要站在積極心理學的視角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就此本文結合實際,淺談積極心理學是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改革。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改革

【課題項目】課題名稱:《新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德育體系建設研究》(課題編號XZYB1721)。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xx-3089(20xx)13-0103-01

引言

高校是我國最為重要的人才培養搖籃,高校想要將人才培養工作落實完善就一定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而使高校的學生們成為契合時代發展的人才。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經適應現今高校學生們的心理了。因此,進行教學課程改革工作是相當的有必要的,現今高校教學管理部門應當要意識到這一點,積極的尋求改革的契機。積極心理學的誕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改革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現今高校教學管理部門應當認識這一點,投入精力去進行教學改革。

一、積極心理學的內涵和研究內容

積極心理學是一種新的心理學,與傳統的心理學習相比積極心理學主要關注於人的美德、潛能和優勢品格,這種心理學的主要研究方式方向和研究內容有下面三個。

1.積極情緒

積極的情緒是積極心理學的重要研究方向,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主要是研究人當下的幸福、曾經的幸福和未來的幸福[1]。人們在實際的生活中對於這三種幸福是展現出不同的情緒的,對於曾經的幸福,現今的人們往往是懷念和滿足的,對於未來的幸福現今人們是表現出樂觀的態度的,對於現在的幸福人們是保險處珍惜和愉快的心情的。從生活的角度上來看,積極的情緒對於當下的人們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都是有着影響的。從學習的角度上來看,積極的情緒也會讓人們學習的效果得到提升的。

2.積極的人格

積極的人格是現今積極心理學中另外一個研究方向,現今人們所展現出的積極的人格包括正直、熱情、謙虛、寬容等等,這些人格特質可以被分為對內特質和對外特質,所謂對內特質的積極人格指的是站在自我的角度,其作用是調節自身,讓自身的品質變得更加的`完善。對外特質的積極人格指的是與他們交往過程中所展現的人格,這些人格是可以讓人們成為社會所依賴的人才的。

二、積極心理學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點分析

1.研究對象和教育原則一致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這一點是毋容置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象是學生,現今高校學生們是擁有着不同的社會背景和家庭環境的,因此他們的人格特質和人生經歷都是不同的,這些學生們是當前時代最為代表性的“人”。因此,現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象和積極心理學研究對象是相一致的[2]。研究積極心理學習的原則是通過研究讓現今人們的美的得到培育,讓他們擁有更為美好的未來。這是和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原則相一致的,因此在積極心理學的視域下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改革是相當的有必要的。

2.教育目標相同

積極心理學研究工作是為例讓研究的對象“人”不斷的完善自身,讓人能夠挖掘自身的發展潛力,讓自身成為時代需求人才,從而擁有美好的未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是為了讓現今高校學生們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的發展,使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成為契合時代需求的人才。綜上所述,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工作和高校思想正政治工作是擁有着相同的目標的,因此,在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改革工作是相當的有必要的[3]。

三、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改革的方式分析

1.滲透積極心理學理念,轉變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觀念

想要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工作充分的落實,現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學部門應當要先改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要將積極心理學滲透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門應當要樹立積極性的學生觀,要關注學生們內心世界的發展,要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觀念,要引入積極心理學教學觀念,要將學生們樹立為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主體。除此之外,也要關注學生們的心理變化要給學生們灌輸正能量的內容,使他們擁有積極的學習心理。

2.融合積極心理學內容,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科學化

思想政治教學內容是保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實完善的基礎。因此,在基於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改革應當要注重學生們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科學化工作,要融入積極心理學的內容[4]。在實際的教學內容改革的過程中,高校的管理部門可以進行問卷調查工作去了解現今高校學生們的愛好,針對他們的愛好去設立契合他們的心理學習教學內容,讓他們學習思想政治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激發,從而使教學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改革工作落實完善,進而培養出契合時代發展需求的高校大學生人才。

3.納入積極心理學方法,使用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方式

現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學管理部門在進行思想政治教學改革工作的時候,要將積極心理學方法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中去,從而使思想政治教學的教學質量得到充分的提升。在實際的教學方式升級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管理部門可以納入積極心理學方法建立新的思維教學模式和新的積極的組織系統,讓高校的學生們在積極的校園環境中接受思想政治教學工作,在教學過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促進高校學生們形成樂觀的心理,從而使他們成為契合時代發展的高校大學生人才[5]。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着時代的發展,現今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方式應當要進行轉變,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工作勢在必行。當前高校大學教學管理部門應當要在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改革工作,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高校應當滲透積極心理學理念,要融合積極心理學內容,要納入積極心理學方法。

參考文獻

[1]胡承林.非正式學習與大學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06)

[2]仇英,龐京城.基於批判性思維為導向的高校通識教育課程研究[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3]劉傑,廖衞華.基於rough集的微信移動學習要素重要度調查研究[J].贛南師範學院學報.

[4]李寧,戴豔軍.從異化到迴歸——阿格爾異化消費理論的思想政治教育啟示價值[J].學術論壇.20xx(09)

積極心理學5

0 引言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僅關係學生自身的發展,還關係到學校和社會的穩定,心理健康教育已是高校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是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20xx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試行)》的通知中對心理健康活動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高校應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不斷創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形式,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積極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1 現階段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存在的侷限

1.1 目標定位片面,活動內容侷限

受傳統心理學理論,高職院校在實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目標定位仍侷限於“預防學生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值得肯定的是這些年來活動的開展有效推動了心理健康知識在大學生中的普及,一定程度上預防了學生心理疾病的發生。但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除了向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的,傳授心理調適方法,預防心理疾病發生外,更重要的在於有效開發學生心理潛能,提高學生承受壓力和挫折的能力,促進學生樂觀積極地學習和生活,而這些目標在傳統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難以得到實現。

受目標定位的影響,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多以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心理問題的解決等為主要內容,主要針對的是學生負性、消極的心理狀態。這樣導致了學生對於心理健康活動的認識片面,認為只有心理有問題的才需要去參加這些活動,從而不利於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和整個大學生羣體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1.2 學生缺少體驗,活動形式侷限

高職院校在心理活動開展方面形式多樣,不斷創新,但普遍存在活動缺乏持續性,學生的參與深度有限的問題。經常發現學生在參加活動的當時很感動或是很高興,但隨着活動結束,由於沒有後續的追蹤和鞏固,內心激起的漣漪很快就消失了。

心理活動與其他校園活動的最大區別是要重視引導激發學生的體驗,如果缺乏體驗和感悟環節,那麼心理活動的開展就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傳統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往往過於重視活動的過程,而忽略了學生參與其中的感受,特別是缺乏對負性體驗的處理和積極體驗的激發。

2 積極心理學對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體系建設的啟示

積極心理學強調“心理學的研究應從過去對心理問題的過分關注而轉向於對人類積極力量的關注,主張心理學要以人實際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美德和優勢等為出發點,倡導用一種積極的方式解讀人的.心理現象,並在這過程中尋找到幫助所有人在良好條件下獲得幸福的各種因素”。積極心理學有三大基石:第一是研究積極情緒體驗,主要包括幸福感、愉悦感、感恩之心、成就感等;第二是研究積極的人格特質,主要包括天賦、毅力、興趣、人際能力、 價值觀等;第三是研究積極的組織系統,主要包括積極的家庭、學校和社會關係帶來良好的公眾品質。

大學生處於成年早期,剛度過自我同一性統合的階段,開始發展親密關係。實際上,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很好地完成前一階段的發展任務,加上進入大學後各種價值觀匯聚衝突,生活環境,學習方式改變等等會讓學生疑惑、無措,從而產生心理和行為問題。許多研究表明,大學生對自我沒有正確的認識,對未來的迷茫,對大學生活不適應,容易陷入生命無意義感等問題是由心理髮展所帶來的,具有階段性和發展性的特點。因此在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遵循發展性的原則,心理教育的核心應是促進和實現人的心理髮展。積極心理學正是以正常的人羣為對象,研究如何促進個人與社會的發展,幫助人們走向幸福的一門科學,因此以積極心理學的理論來指導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體系建設,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要求,能更好滿足學生對心理健康活動的需求。

3 以積極心理學理念指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體系建設

3.1 以培養學生積極品質為主要內容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要以學習、情感、人際交往、人生意義、職業發展等大學生所關注的內容為主題,積極開發學生的潛能,促使學生的心理品質得到健康發展。

要把樹立大學生的一種積極取向、培養塑造積極的心理品質放在重要的地位,將主觀幸福感的生成、愛的能力、積極人格的實現、積極社會關係的建立等積極心理學的內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之中。比如在課程中設置“寬恕與感恩”、“幸福”、“希望”、“樂觀”等專題知識的介紹和行為訓練內容。另外,通過活動,教師要引導學生挖掘負性情緒中隱含的各種積極意義,並要指導他們對事件進行歸因訓練,學會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從而培養積極情緒和人格。同時在活動內容的設置上要突出系統性和發展性,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不同的活動內容。

3.2 增強主體參與,激發積極體驗

積極心理學認為積極人格可以通過增強積極體驗來習得。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要以學生髮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提高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心理活動中要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真實的積極體驗,並引導學生去關注積極體驗。

信息時代,學生獲取資訊的渠道多元化,大學生對校園活動的主動參與積極性不高,這在高職院校尤為突出。面對90後的大學生,無論是心理活動的內容還是形式上一定要把握住他們的心態,以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為切入點,那其中很關鍵的就是要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為此,我們在活動中可以發揮心理學“神祕性”的優勢,利用學生好奇心理,組織像沙盤遊戲、主題統覺之類的活動,把學生吸引到活動中來,再進一步滲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3.3 注重環境營造,建立積極組織

積極心理學的第三大基石是研究積極的組織系統。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應切實重視環境的營造。對於學生來説,除了社會大環境,校園、家庭和人際環境是影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校園環境積極和諧,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校園文化、制度建設都應考慮到“人”的因素,應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各項需求,特別是學生心理的需求。

其次,家庭環境是學生成長的第一環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深遠。充滿關愛、温馨的家庭環境有利於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學生家庭教育的指導也應成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建設中應加入家庭教育的內容。

第三,人際環境,主要是師生關係和生生關係,積極的師生關係應該是平等、民主、合作、共贏的。另外,教師也要具備積極向上的人格品質,具有積極向上的人格力量,向學生傳遞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學生之間的人際關係,特別是宿舍的人際關係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在心理健康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感恩、寬恕等積極品質,有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3.4 活動開展連續,注重效果評價

人的心理品質的形成是個長期的過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要有持續性和連貫性,這就要求我們在制定活動方案時認真分析目標學生羣體的特性,充分考慮學生髮展的特點,活動過程中也應根據學生的反饋進行活動的調整。

傳統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普遍存在重活動開展,輕效果評價的問題。在積極心理教育活動中,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應從多角度對學生參加活動的效果進行評價。

4 結語

積極心理學為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導,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視角。把積極心理學理念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項活動中,能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有效解決學生心理困擾,激發學生潛能,幫助學生培養積極的人格品質,有利於大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走向幸福。

參考文獻

[1]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試行).教思政廳20xx(1)號.

[2] 任俊,葉浩生.積極人格:人格心理學研究的新取向[J].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xx.44(4):120-125.

[3] 陳曉娟,任俊.積極心理健康的內涵解析[J].心理科學,20xx.32(2):487-489.

[4] 黃偉慶.積極心理學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啟示與應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xx.34(4):65-66.

[5] 張孝鳳.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32(2):151-154.

[6] (美)塞利格曼著,洪蘭譯.真實的幸福[M].遼寧:萬卷出版公司,20xx.7.

積極心理學6

《拆掉思維裏的牆》 作者: 古典

這本書裏有很多讓人眼前一亮的觀點,作者本身的經歷就十分豐富,他意識到很多人處於混沌中,想要突破卻找不到方向。關於職業發展、個人學習、心裏調節等都有很不錯的觀點。

書中關於安全感給出了一個結論:

安全感不是從別人身上要什麼,而是內心深處,一種被需要的感覺,安全感不是從別人身上拿到什麼,而是為這個世界給予些什麼。

當代有為青年三大必殺技:過於關心你的父母、用不犯錯的任務、養老殿的工作。

無須努力就可以獲得的安全感,只會讓一個人恐懼、沒有自信。

而作為職業生涯的規劃師,他認為選擇職業沒有一條可以規劃好的.路,也不會一開始就知道什麼合適自己

一個人要想有大的改變,只能是自己覺醒,內在的驅動力才是最有力的。我們可以小範圍地冒一冒險,遠離那些太容易獲得的安全感,拆掉這些思維的牆,成長為自己的樣子。

積極心理學7

[摘要]積極心理學是致力於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的一門科學,它倡導心理學研究的積極取向,是當代心理學最新進展之一。以積極心理學推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進行重新定位並適應現代社會的新觀念。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不應該僅僅只是糾正學生的錯誤和不足,更主要的應是尋找並研究學生的各種積極品質包括外顯的和潛在的,並在實踐中對這些積極品質進行擴大和培育,以積極心理學推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這是一種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進行重新定位並適應現代社會的新觀念。

一、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積極的情緒和體驗、積極的個性特徵、積極的情緒對生理健康的影響以及培養天才等方面。它把自己的研究重點放在人自身的積極因素方面,主張心理學要以人實際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為出發點,提倡用一種積極的心態來對人的許多心理現象包括心理問題做出新的解讀,從而激發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並利用這些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來幫助有問題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並獲得良好的生活。

二、以積極心理學推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當前我國社會發展實際的`需要

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隨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社會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國已由一個貧窮、落後的社會而逐漸開始進入一個和平的、文明的並且解決了温飽問題的小康社會。也就是説,我們已為關注積極創造了最好的物質條件和社會條件。在這樣的社會裏,人類的一切活動都不再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生活得更幸福。

2.當前我國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

素質教育重視人的主體性及人的發展的相對完整性,它是面向全體學生,並關注個人,致力於個人全面發展和最大限度的發展,努力使個人身心發展達到最佳狀態,潛力達到最大限度發揮的教育。素質教育和我國現行的以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是完全吻合的。

三、以積極心理學理念推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1.以廣大普通學生作為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重心

教育在於使人成人,其成人的任務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糾正缺點,使有問題的人能得到應有的發展;二是使人更具有生產性和道德性,即具有一定的知識、能力和社會道德;三是對人進行鑑別,並使天才得到充分的發展。一種教育如果能很好地兼顧到這三個方面的任務,那它至少在理論上就是一種好的教育。

2.以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塑造積極人格作為高校心理教育的目標

積極心理學強調從積極的方面來研究與探討心理健康問題,把主觀幸福感指標作為心理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認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個體的主觀幸福感,以及對生活的滿意度,對未來的樂觀希望,流暢感和思維,有價值的情緒體驗,內在成長的動機,積極的人際關係,積極的自我概念,積極的自我等等,他們更關注和挖掘個體和羣體中最積極的品質和潛能,努力創造有利的環境使個體最大化地發揮出積極的品質,而不是消極地矯正心理疾病,這為理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提供了新視角。

推進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實施積極心理干預策略。在積極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中,治療師關注來訪者的積極品質,不僅可以促進來訪者與治療師之間的充分信賴,建立良好的治療關係,而且可以給來訪者樹立起信心和希望,調動起其潛能,通過其自身的積極品質來達到心理健康,使自身能力不斷得以提升。

(2)多渠道開展積極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開設包括學習心理指導、生命教育、情感教育、性格教育、人際交往關係指導、挫折教育、愛情教育、創新教育、就業教育、性心理教育等課程,還可以通過遊戲、娛樂、主題團隊日、野營、拉練、軍訓等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和訓練,特別要注重快樂、尊重、感激、關心、讚賞、寬容等情感的培養,使學生在參與積極心理教育的過程中獲得心理學知識、掌握科學的心理方法、發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使自身潛能得到開發,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成為會學習、會生活、會合作、會關心、會創造,能夠承擔各種風險、壓力和挑戰,成為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

3.以積極心理學理念強化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的人性觀和價值

傳統的病理性心理教育模式下的老師一般都學會了如何在困境中使學生得到改變並生活得更好,但卻不知道如何對待良好條件下的學生,更不知道如何使學生能夠好上加好。教師的這種單一的矯治技能導致他會用問題的眼光去審察他碰到的每一個學生,最好的學生在他眼裏也能被看到問題。積極心理學理念可以促使教育者建立積極的人性觀和價值觀,不斷髮展積極的情感,擯棄原有對人性的各種消極認識和評價,以及個人的好惡偏向,從而有助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更新觀念,開闢工作視野,懂得用一種開放和欣賞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人,強調對問題作出積極的解釋或看到問題的積極方面來使自己獲得積極意義。積極心理學能夠強化教育者具有這種理念:人性的積極因素能抵禦和降低人性中負面因素的困擾;堅信個體發展所需求的不僅是終結痛苦,更期待充實美好的生活;承認和確信求助者與正常人一樣,擁有各種良好的品質,通過諮詢與輔導能發掘他們的各種積極品質和美德。教育者對大學生積極潛能和美德的堅信,有助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樊富珉. 21世紀我國學校心理教育的發展趨勢[ J]. 大眾心理學, 20xx, 4.

[2] 任俊, 葉浩生. 積極, 當代心理學研究的價值核心. 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 20xx, 33( 4).

[3]王婷, 馬寅生. 近5年來大學生心理問題研究綜述.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 20xx, 3.

[4] 崔景貴. 積極型心理教育: 21 世紀心理教育的主導範式[ J]. 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xx, 5.

積極心理學8

最近這一段時間看了三部公開課程。每一門課程大概二十六次左右,每次七十分鐘。哲學課時長比較短,每一次是正常的四十五分鐘。

三門課看了很長時間,想要去看的初衷是因為,對大學課程的缺失感吧,大學裏很少去上課,也沒有認真的follow過一門課程,儘管我現在仍然認為國內那些大學課程就像是假冒偽劣產品一樣,師生本質上純粹是一種相互敷衍。但畢業之後,還是有失落感。

於是就開始看高校的公開課,可以的話,也想繼續回母校參加一些公開的講座。這三門課程是我從許多公開課中自己選的,得以結識三個真正卓越的老師,很感動。我曾親眼目睹大學裏那些所謂講師教授的虛偽蒼白。

哈佛開放課程Positive Psychology

積極心理學,講師是以色列的Tal Ben-Shahar,這門課在哈佛很受歡迎,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在哈佛授課。這門課不需要基礎,任何人都能聽懂,整個課程跟下來我也學到了很多,特別是那個羅傑班尼斯特的故事,深深的震撼我。實際自己也比較迫切的.需要一些積極的思路,來緩解玄學,特別是道和禪中消極的部分。消極這個詞不準確,一時又想不出可以準確描繪的詞。

積極心理學9

《竟然想通了》作者: vera / Jay

作者別具一格的把【吃不到葡萄説葡萄酸】的寓言故事拓展成了18個版本,把狐狸分為3組:行動組、思考組、解決組。

通過一些故事來“理心”,講了六個層次的故事:

如何安全走進充滿危機的世界

如何突破生長困境

如何掌握無知的智慧

如何迴歸真正的自己

如何找到快樂

如何突破內心的障礙

成為為最好的自己

如果你有足夠的.智慧,你將從一個故事中讀出你自己的人生軌跡。

如果已有的東西都不能讓你滿足,你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那就把你已有的東西分給別人吧。

積極心理學10

學校在暑假給每個教師都發了《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這本書,我認真拜讀完這本書後,感觸頗多。本書主要有兩篇內容:教師發展和積極心理學。教師的困惑和應對策落。在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存在着兩股抗爭的力量:積極力量和消極力量。這兩股力量就像太極中的陰陽兩極,此消披長。所以,作為教師,應該學一點積極心理學的知識,努力給自己注入積極的正能量,做一個幸福完整的人。以下是我的兩點體會:

一、教師要有播種幸福的價值觀

通常,幸福的人大多熱衷於奉獻,奉獻的時候可以擁有更多的幸福,這是一種良性循環。如果教師能夠成為播種幸福的人,則不僅自身可以擁有幸福,在生活當中充滿活力,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將更有幸福感和創新活力。一直以來,作為一個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老教師,我不苟言笑,在學生犯了錯誤時總是大聲訓斥或冷臉相對,導致部分學生在課堂上不敢發言,生怕觸怒了我,課後這些學生也不敢和我溝通,總是繞道走。這種不良好的師生關係也曾經讓我煩惱、反思,可一直沒有找到良好的改善方法。讀了這本書之後,播種幸福是教師存在的價值,讓我感觸特別大。教師傳遞給學生的幸福不單單隻有知識,更多的是做人的品德、理想、激情和樂觀的心態。所有能讓孩子感覺幸福的體驗,都能體現我們的價值,所以,在接下來的教學時光,我希望能成為一個傳播幸福的人,讓我的學生因為老師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二、教師要快樂生活的生活態度

教師的人生是有榜樣效應的,某種意義來説教師的生活對全社會的人來説是一面鏡子,當教師生活幸福、工作順利的時候説明我們的社會發展文明和諧。作為數學教師,令我頭疼的是學生的計算。每次當我改學生計算的時候,學生有時錯很多,我都大為惱火。每當靜下來的'時候,也是很無奈,更多的是力不從心。當然,我也好幾次因為這個情況,到了半夜也沒睡好,慢慢地就陷入了焦慮當中,那段時間也是很不開心。看了這本書,書中説:“對於所有的教師來説,想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是需要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來規劃自己的人生的。”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調整自己:

1、積極、有規律地鍛鍊身體(如果老師能有規律地進行鍛鍊,就會使自己精力充沛,心情開朗,同時抗壓能力也會提升)

2、保持規律而充足的睡眠

3、保持穩定的友誼

4、經常與好友聚會

5、為自己認定的有價值的目標而努力工作

總之,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學一點心理學的知識,努力給自己注入積極的正能量,做一個完整的人,當我們聚焦於積極面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進步和希望。

積極心理學11

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但究竟怎麼樣才算幸福?每個人都想要快樂,但真正快樂的人又有多少?生活一直忙碌,到頭來感受最深的卻是空虛和蒼白,這是怎麼回事?生活中不斷遇到的矛盾與挫折,我們應該怎樣面對?《積極心理學》一書揭示了與傳統心理學完全不一樣的心靈世界,它將幫助我們克服狹隘、憤怒、嫉妒、恐懼、焦慮等等消極心態,以更積極的、建設性的情緒來面對生活的挑戰。

有一種關心人的優秀品質和美好心靈的心理學,叫做積極心理學。它是由著名心理學家賽利格曼提出並倡導的。積極的心理學從關注人類的疾病和弱點轉向關注人類的優秀品質。它關心人的積極主觀體驗,探討人類的幸福感;在個人成長過程中,提供積極的心理特徵和積極的心理品質。它讓我們看到,一個人若是擁有了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就能夠使自己感受到幸福和快樂。

作為心理輔導老師,對於“積極心理學”一詞,雖不陌生,但在讀了此書之後,對積極心理學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積極心理學不僅對個人心理狀態調節和健康心理塑造有很大幫助,對於營造積極的教育環境以及課堂教學行為也有着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感受到的.過重的學習壓力、時常出現的焦慮情緒,習得性無助都影響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的效果。而積極心理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可以幫助教育者改善學習環境,使學生感受課堂學習的快樂,體驗學習中的主觀幸福感,重建學習信心,激發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並進一步挖掘潛能,提高學習效果。

例如,在班級教育過程中,我們時常會遇到一些學習習慣、行為習慣上的“問題學生”。他們在課堂上表現得如此突出,隨意插嘴、不受約束、過度表現、影響課堂紀律,甚至影響到正常的課堂教學進度。尤其是對於沒有太多學習壓力的國小科而言,這些在課堂中過分活躍的學生,實在讓老師覺得很頭疼。往往一貫的教育方法就是在課堂中對其進行點名批評、課後教育談心,而實踐效果卻非常不理想,甚至有的學生屢教不改,更有愈演愈烈之勢。

當某些學生在不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常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嘲笑時,便產生焦慮情緒,對於探求事物和參加活動產生了恐懼心理。經歷了一系列失敗後,他們開始相信自身缺少取得成功的能力,失敗是永久的,是能力不是努力,一旦這樣的“習得性無助”形成,學生就不願意為完成任務而付出認真的努力。那麼,這些學生很難改變的課堂行為表現是否也是因為這樣的習得性無助感的結果呢。或許,他們一開始的表現只是因為對學科有一定的興趣,急於表現和參與其中,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注。但是這種不符合課堂要求的行為,往往會被視為影響課堂紀律的表現,批評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久而久之,一次次的參與熱情被潑了冷水,慢慢地,這些學生心中也許會認為老師並不欣賞他們的參與,這些舉動會遭致批評,原本的學習興趣也隨之喪失,故意破壞課堂紀律成了目的。

積極心理教育技術告訴我們,作為教師要避免和控制學生習得性無助的發生,就要在對學生內心想法的分析關注、對批評教育的技巧上多花一分心思。要多想一想學生如此表現的可能原因是什麼,而不僅僅是簡單的根據規則和標準進行對錯的判斷和教育批評。積極心理教育技術所倡導的“讚美式教學”的力量就是最好證明。對於學生的稱讚雖然是無形的,但這股無形的力量卻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就像經典的教育格言所説的那樣“鼓勵中長大的孩子充滿信心,批評中長大的孩子感到自卑。”每個人都希望獲得讚揚與鼓勵,不希望聽到的總是批評與指責。在成長過程中的學生更是需要獲得稱讚的“力量”,需要成功體驗,以及對學習的自信心。因為他們需要來自教師的肯定和期望,需要發現自身更多的閃光點,而不能被淹沒在缺點中。真誠的稱讚,才能真正改變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讓他們獲得認錯的勇氣、改進的信心和前進的動力。一句鼓勵和稱讚的話語遠勝過數句批評和講道理,讓學生髮掘自己的優點,體驗成功的喜悦,從而點燃上進的火花。

積極心理學12

[摘要]

為了提高消防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本文從分析當前消防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入手,闡明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以及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要求和新目標,探索新形勢下積極心理學在消防院校應用的新途徑,目的是突破傳統心理學側重治病救人的消極模式,轉向積極開發學員的心理潛能,培養學員的優秀品質,讓心理健康教育惠及到每一名學員,從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

消防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心理學

消防院校作為向全國基層消防部隊輸送優秀指揮人才的院校和主力軍,在開展學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一直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是,與地方高校一樣,在開展學員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還是沿用傳統的病理心理學和消極心理學模式,工作任務主要定位在如何減少學員的心理疾病和矯正學員的心理問題,這一功能性目標在長期的實踐中雖然解決了少數學員的心理問題,但忽視了大多數學員的心理髮展需求。當前,消防院校學員進入學校學習後,雖然生活模式趨於簡單輕鬆,但生活環境的變化和學員入學前火場戰鬥經歷對其心理衝擊大,導致學員心理素質偏低,加之教育課程的針對性有待加強等諸多原因,決定了消防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須要開闊教學視野,創新研究理念,合理個性和共性的關係,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定位從過去的預防、輔導和治療逐漸轉變為引導學員的心理自主發展、自我完善。讓每一名學員在校學習期間,都能夠體驗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助其成長。

一、積極心理學的相關理論

積極心理學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塞裏格曼提出並展開研究的一個全新的心理學研究領域。積極心理學認為傳統的心理學過於關注人的疾病和缺陷,忽視了人的潛能和活力。所以積極心理學注重對激發人的潛能和心理機能的規律進行研究,認為心理學應該着重探尋人生活的價值和意義,積極挖掘人的潛力和優勢,主動引導和提升人的自尊自信。積極心理學主要注重三方面的研究:一是積極的情緒體驗,側重於對個體的主觀幸福感受進行研究,強調人們需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我們的生活。二是積極的人格特質,側重於個人能力的發展研究。三是積極的社會關係,主要任務在於引導個體建立積極的家庭關係、學校關係和社會關係,系統地培養個體的道德感和責任感,從而建立一個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在消防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導學員完善人格品質,挖掘學員的學習潛力,激發學員的奉獻精神,以及應對各種環境變化和壓力時的應變能力,將為消防院校培養更加優秀的消防人才,為基層消防部隊輸送能力更加全面,素質更加過硬的指揮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二、積極心理學指導下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消防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該將教育教學目標定位為培養全體學員積極健全的心理品質和幫助個別學員解決心理問題兩個方面。在積極心理學框架下就健全和完善學員心理品質方面要達到以下幾點目標:1、增強學員的積極情緒體驗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師能夠通過教育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正確客觀地認識自我,發現自身的長處和優勢,充分挖掘個人潛力和智能,提高學習和生活自信心,體驗成就感、幸福感。從而變得積極向上,熱愛生活。此外,積極心理學還要求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培養學員立足現在,展望未來,接受並滿意過去的良好心態。2、塑造學員的積極人格特質積極心理學家賽裏格曼認為教師應當致力於培養學生的積極人格,幫助其樹立自信、培養樂觀生活態度、形成積極人生觀,提高社會適應力。積極心理學把增進個體的積極體驗和培養個體的自尊作為塑造個體積極人格的最主要途徑。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引導學員勇敢、熱情、主動地探索,培養創造能力和良好品質,提升自尊心和自信心就成為教學重中之重。3、創建積極的校園關係積極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積極情緒體驗和積極人格品質與積極的社會關係密不可分。[1]學員在校學習期間,校園是其主要的活動場所和生活環境,因此,在開展學員心理健康教育時,必須要為學員提供活躍、積極的校園環境和氛圍,讓環境薰陶學員品質,讓氛圍陶冶學員的情操,從而形成人人互信互助,互相尊重的社會關係。

二、積極心理學在消防院校應用推廣的途徑

積極心理學為消防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嶄新的思路和途徑。將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運用到消防部隊的心理健康教育當中,對推動消防領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向積極方向轉變提供了理論支持。1、建設積極的校園生活環境對於高校來説,整體的積極氛圍對學生解放思想,勇於探索,發揮能動性至關重要。而對於消防院校這樣軍校性質的學校來説,由於嚴明的紀律和嚴格的管理,讓學生一直都處於一種神經緊繃的狀態,課餘時間,很少有學生在校園活動,失去了作為學生的那種朝氣蓬勃的活力。所以很難讓學員體驗到幸福、滿足的感受。作為學校,應該廣泛聽取在校學員的意見與建議,在校園提供各種平台,鼓勵學員走出宿舍,參與到室外活動中去,讓學員勇於嘗試,挖掘自己的優勢,體驗成就感,增強自信。此外,幹部作為學員在校學習的導師和領路人,要勇於突破管理和被管理的關係,充分體現亦師亦友的角色,讓學員在校學習期間能夠放開束縛,體驗大學的美好生活。只有這樣,消防院校的校園才能恢復大學應有的那份活躍和朝氣,才能讓學員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感受到生活的美好。2、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高效開展離不開完善的教育系統做支撐,更離不開學校的大力支持和強大的後勤保障,消防院校一直以來都很重視全校官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為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創新和發展搭建平台,創造條件,這也是這些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一系列成績的重要保障。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目前消防學校基礎設施還很不完善,導致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也受到了一定的侷限性。譬如,沒有符合標準的諮詢室,供心理輔導的團體諮詢場地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助器材等,使心理教育工作的高效開展出現一定的'困難。所以,我們在努力探索,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資源和設施的同時,應該儘快完善消防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讓軟件和硬件共同搭建起消防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3、增加積極心理學教育課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是開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經途徑。開設積極心理學課程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開設積極心理學課程的目的主要是通過學員的自我體驗,使學員的心理素質不斷提高,激發並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在美國,積極心理學被稱為“幸福課”,它主張在學生參加學習和體驗活動時教會學生如何獲得幸福感。在消防學校開展積極心理學教育和教學,並不是要完全摒棄傳統的心理學教育理念,而是要依託原有成果,轉變以往以消極心理教育模式一頭重的現狀,將心理教育的重心均衡到怎樣減少和預防學員的心理問題和如何激發學生內在的優秀品質兩個方面,並幫助學員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以獲得更加美好的生活,在教學方式上,可以採用案例式體驗教學、角色扮演式體驗教學和團體活動式體驗教學等形式,調動學員的參與性和積極性,讓其在教學過程中邊學習邊感受。4、融入積極的心理諮詢技術心理諮詢工作已經成為消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特別是每年新學員入學後開展的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已經成為每年的慣例工作。雖然這項工作很好地幫助學校篩選出具有心理問題傾向的學員,但在進行心理干預時,過於急促,給學員帶來了一定的精神壓力。對於新學員,初到一個新的環境,生活的適應,集訓的艱苦,都給他們帶來一定不適感。特別是那些存在不良心理問題的學員,本身就具有較為敏感的心理特點,心理較為封閉,同時帶有恐懼、焦慮和排斥感,若在心理健康測查之後馬上進行心理諮詢和干預,勢必會給其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會使學員產生強烈的牴觸情緒和恐懼心理,最終結果不但不能解決其現有的不良心理問題,還會加重其心理的應激反應。因此,此時採取積極心理學的理念進行心理干預就比較恰當,即不進行單獨的心理諮詢,而是在大環境下,通過學生的集體活動或是團體輔導的方式給予更多的關注,圍繞學生的積極品質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學員在沒有壓力的情景下,潛移默化地接受心理輔導,在解決其不良心理問題的同時,維護學員的自尊,提高學員的自信,增強學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這才能真正達到測查預防的效果,也更有利於消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效開展。

積極心理學13

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單腿直立站在街上,許多人來到他身邊圍觀,那個人抱怨自己的腿非常的痠痛,周圍的好心人都為他出主意。一個醫生説,我這裏有止疼片,你吃下去就好了,那個人吃下止疼片後説疼痛沒有了,但是腿很僵硬;一個按摩師説,我來給你按摩一下,那人按摩之後説自己感覺上身的壓力很重;一個和尚説,那你就想象自己是一片羽毛,能飛起來,這樣就會感覺很輕,那人想着想着差點摔倒;這時一個孩子走過來告訴他,你為什麼不用你的另一條腿呢?這個故事裏有積極心理諮詢學的理念,它告訴每個人更好的調動他最大的資源。用積極、全面的態度去面對和解決他的問題。健康的人不是沒有問題的人,而是能夠解決問題的`人。

積極心理諮詢學是致力於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等積極品質的一門科學。它倡導心理諮詢學研究積極取向,關注人類積極的心理諮詢品質,強調人的價值與人文關懷,以一種全新的姿態詮釋心理諮詢學。“積極心理諮詢學是致力於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的科學”。Seligman博士認為積極心理諮詢學的力量,是幫助人們發現並利用自己的內在資源,進而提升個人的素質和生活的品質。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自我實現的需要。這種需要會激發人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積極心理諮詢學利用這些內在資源來幫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並以此獲得美好的生活。人類的這些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核心要素。

通過學習這份積極心理諮詢學的材料,我感到積極心理諮詢學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的運用必將產生重大的影響。下面的一段文字給了我極大感觸:作為老師,我們對學生的關注不只停留在問題的發現和解決上,我們更多的精力要投入到關注學生人格的完善,幫助學生增強應對心理諮詢困擾的能力,發揮其自身積極力量,並幫助學生看到自身的這些力量和潛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發掘潛能,利用積極力量來完善自己。平時我在教室裏確實關注多的是學生的問題,孩子們週記裏反映的也大多是班級裏不好的方面。有時默寫或測試下來或某個學校活動中雖然有表揚的人,但多數會強調某某人如何不認真準備,導致成績不理想或影響了班級形象等等。挖掘的負面的東西比較多。我確實需要動腦筋改變策略了。但如何下手呢?很幸運的是在這份材料的後面提供了五個活動,這五個活動大同小異,主旨都在於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重建自信,幫助他們認識到消極自我認識的危害及消除方法,進一步提高對自我的認識,從而積極應對今後的學習和生活。而且這些活動的可操作性都很強,有詳細的操作步驟。對於我今後方法的改變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我想我應該時時記住:教育的目標不在於發現“學生的問題”,更不是發現“問題的學生“,而是發掘學生自身具有的優勢和潛能。

積極心理學14

《內向者溝通聖經》 作者: [美] 珍妮弗康維勒

內向是一種偏好,不應該被看成是一個問題。

那些被認為內向的人經常會提到,比起面對多個人,他們在一對一的交談中感覺更自在。別人也認為他們是很棒的聆聽者,因為他們更注重談話深度,而不是廣度。

生活中內向的人其實佔大多數,所以不要覺得自己是個內向的人,是件很糟糕的事。正視自己,將內向性格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做個低調的牛人。

積極心理學15

高職心理學健康教育以積極心理學為引導,不斷轉變教育思想,創新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塑造積極人格特質,提高他們的幸福感,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積極心理學成為當前研究和應用的新領域,立足當前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技術測量手段,更好地研究人類的美德和力量等積極方面,已經成為一種思想理念,一種技術,在心理學界得到了廣泛認可並獲得了深遠影響。

一般從三個方面進行綜合研究,首先是作為主觀層次的個體體驗,重點研究人的主觀幸福感;其次是從個體層面來研究的人的人格特質,尋找更好地塑造個體積極人格特質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再次,從羣體層面來研研究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全面進行公民道德教育。

從整體上研究人性的積極一面,運用有效方法和積極手段激發人的活力,提升人的創造力,幫助人們樹立信念,尋求更大的幸福。用積極心理引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塑造積極人格特質,提高他們 的幸福感,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充分挖掘個人潛力,營造積極的學習和發展氣氛。

一、積極心理學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分析

1、積極心理學確立了高校心理健康家園目標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認為沒有心理問題或者心理疾病就是心理健康,這是傳統的心理學觀念,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重點關注那些人際交往有障礙、有明顯自卑心理、存在學習和生活困難以及有人格或者性格缺陷的學生,對他們進行更多的指導,提供各種諮詢服務和心理輔導。

這樣的教育一方面對象較為為狹窄,不能讓更多學生受到關注和幫助,讓大多數人的心理健康被忽視;另一方面,又會形成一種意識,凡是進行心理諮詢或者教育幫助的人都是由心理疾病的人,對不少學生造成一定的外在壓力,不少學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心理問題,進一步加重了他們的心裏負擔,影響健康教育效果。

積極心理學則是對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顛覆,更加註重積極層面的強化和提升,關注每一個人的心理感受,讓更多的學生能夠結合個人經歷獲得更好地體驗和心理狀態,保持樂觀的心理,對未來充滿信心,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這樣的教學理念與當前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一致的,複合高校提升個人潛能的培養理念,也為當前的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明確了教育目標和方向,那就是運用積極心理學做指導,優化學生心理素質,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塑造健全的性格和人格,培養學生積極樂觀陽光的心態,讓學生能夠積極適宜社會,能夠學會面對各種問題,能夠擁有樂觀豁達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實現身心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培養健康的高素質有人才。

2、積極心理學是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內涵的深化和昇華

傳統的心理學教育較為被動和消極,更多的是對學生已有的問題進行疏導,重點集中在那些有問題的學生身上,針對心理危機進行各種疏導。例如,根據學生的存在的問題進行心理輔導,提供各種問題的心理諮詢,做好各種不利因素的防範和干預。

然而,運用積極心理學指導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對那些有心理問題和疾病的學生進行積極指導和干預,更多對大多數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和教育,關注更大的羣體;不僅有問題的學生如何克服,迴歸正常,更關注普通人如何向更高的層次提升,讓人更加積極樂觀,讓人從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幸福,不斷樹立他們的更加強大的自信,讓他們更加勇敢的面對生活,學會處理各種問題,培養積極的心態,塑造完美的性格和人格,讓每個個體能夠獲得更多的幸福感,提升他們 的幸福指數。

積極心理學突出“積極”,從積極的視角來審視各種問題,選用更加主動有效的方式培養學生良好品質,用積極思想影響學生的積極思想。為此,積極心理學理念指導心理健康教育是對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和昇華 ,為高校心理學研究和實踐提供了新的路徑。

3、積極心理學指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豐富了教學內容和途徑

積極心理學突出了人本理念,研究人的積極因素,強化人的優點和長項,注重正面積極引導,挖掘人的內在潛質。以這種思想來指導心理健康教育,能夠豐富教育內容,可以培養學生的積極思維,豐富學生的認知方法,強化學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培養學生更加堅定的信念,鍛鍊他們的品質和意志。

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育和實踐訓練,讓他們獲得更多的幸福體驗。以積極心理學理念為指導,就會承認每一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都能夠成就更大的自我,這就為高校心理學健康教育提供更加豐富的實施途徑。

首先可以強化學生的積極意識,其次,可以鼓勵更多的教育輔導人員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積極健康引導;再次,能夠營造更加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實踐,讓更多的人時刻受到影響和感染,促進整體健康發展。

二、積極心理學指導下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改革

1、樹立積極教育理念

積極心理學對傳統的消極心理學全面解構,倡導積極取向,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關注人的存在,更關注人的發展。作為教育者需要首先更新教育理念,樹立積極教育理念。積極心理學體現人文關懷,凸顯人性化。

在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在人類向更發達的方向前行的背景下,沒有必要在時時刻刻用消極來提醒自己,而是應該用更加積極的目標指引自己,不斷積蓄奮鬥前行的力量,不斷強化人的自信,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每一個人應該保有的積極心理。為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做到思想解放,觀念更新,不斷改革創新,運用積極心理學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和實踐,培養更多人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造就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2、注重積極教育實踐

在對傳統消極教育反思的基礎上提出的積極心理學健康理念,是一次深化和昇華,在實踐中不僅要糾正學生的問題,對學生存在的缺點進行克服,更為重要的是不斷髮掘學生的潛質,培養他們的優秀品質。

心理教育需要營造較好的環境,讓學生積極主動研究,不斷進行自我修復和提升,尤其是鼓勵他們能夠積極自我提升,不斷強化自己的勇氣,而不是對學生實施過多的控制和約束。

另外,積極的心理教育不是針對一小部分,而是讓所有人都能向着一個理想目標發展。

為此,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強化積極教育,讓學生能有充分的體驗,充分感知積極心理、積極品質和積極心理帶來的幸福體驗,更好獲得更多心理享受,從中找到生活的快樂。遇到消極事件不膽怯,不沮喪,能夠積極應對,找出解決的有效方法,不斷強化自己的環境適應能力,真正能夠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實現心理品質優化。

3、建立積極心理治療模式

積極心理治療是指積極心理學思想在心理治療中的應用,這不是特定療法,是一種相對傳統病理性心理治療的矯正,重在培養和增進人自有的積極力量,這種療法實際上體現的是一種佛道思想,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發現自我,接納自我,強化自我,提升自我,不斷強化學生的自我信任,建立他們的自我安全生活模式。

為此,高職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引導所謂的困難學生從積極的角度重新審視自己,對自己進行重新認識,重新發現,發掘自身的無盡潛力,提升自我發展的修復力量,重新找回那個充滿自信的自我,那個樂觀積極的自己,那個充滿熱情、勇往無前的自己。

總之,高職心理學健康教育以積極心理學為引導,不斷轉變教育思想,創新教學模式,面向全體學生,拓展健康教育事業,轉變教育思路,讓學生能夠找回自我,重塑自我,讓學生更多感知快樂、樂觀、勇氣、希望與幸福,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標籤: 心理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lixue/rw513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