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半導體 >

電路教學設計精選15篇

電路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電路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電路教學設計精選15篇

電路教學設計1

一、新課引入

(播放自制課件,展示節日裏的彩燈,馬路上的路燈等。)

教師提問:通過前面幾節課的學習,大家瞭解了簡單電路的組成,串聯和並聯,以及如何用電流表測電流。那麼同學們對電流和電路還想了解些什麼呢?

生1:我想知道節日裏的彩燈是怎樣連接的?馬路上的路燈又是怎樣連接的?

生2:我知道,馬路上的路燈是並聯的,因為這樣,如果一個壞了不影響其它燈的工作。

生3:那麼節日裏的彩燈呢?它們是怎樣連接的?為什麼有的彩燈亮,有的彩燈暗?

生2:我雖然不知道,但我有辦法證明他們是串聯還是並聯的。

師(微笑):什麼辦法?

生2:只要擰下其中的任意一個燈泡,看其它燈是不是依然亮着。如果依然亮着,那麼是並聯,如果不亮,那麼就是串聯。

師:大家説,她的辦法好不好?

生(齊答):好!

生4:老師,老師,我想知道彩燈為什麼一閃一閃的?馬路上的路燈就不閃。

生5:我知道,彩燈的亮暗與通過它的電流有關。通過它的電流越大,它就越亮。

師:同學們是否有興趣揭開彩燈的亮暗之謎呢?彩燈的亮暗與通過彩燈的電流大小是否真的有關呢?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電路中的電流規律。

生(齊答):有興趣,好!

師:本節課,我們先來探究一下串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

(投影打出課題:探究串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

二、新課教學

小實驗:請同學們利用身邊現有的器材,連接成一個串聯電路。觀察燈泡的亮暗,並猜想串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怎樣。

(各小組實驗)

師:問題提出來了,同學們都有些什麼樣的猜想呢?小組討論一下?請寫下你們的猜想。各小組彙報一下,並説説你們猜想的依據。(把各小組的猜想寫下來,並標上組別。)

小組1:我們猜想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因為我們的串聯電路中燈泡一樣亮。

小組2:我們猜想串聯電路中電流從正極出發越來越小。因為我們的燈泡靠近正極的比較亮。

小組3:我們猜想串聯電路電流從負極往正極越來越小。因為我們的燈泡靠近負極的比較亮。

小組4:我們猜想串聯電路電流靠近電源兩極比較大,中間比較小。因為我們的兩隻燈泡一開始靠近負極的比較亮,把它們互換位置後,靠近正極的又比較亮。

師:同學們的猜想似乎都有道理,那麼我們能不能想辦法來驗證一下呢?通過什麼方法呢?生(齊答):做實驗。

師:好,做實驗。那麼實驗前我們必須先設計一下這個實驗怎麼做。

(放幻燈,指導學生設計實驗。)

(小組討論完成。設計完後,請一組同學上台與大家交流一下實驗方案:請學生派出代表到投影儀前,將他們小組的實驗電路圖展示給大家。)

小組1代表:我們小組需要的實驗器材是:一個電源,兩個燈泡,開關一個,導線若干,還有電流表一個。我們的實驗方案是:按電路圖連接電路,分別測量A、B、C三點電流,然後比較它們的大小。如果A、B、C三點電流相等,那麼猜想1正確;如果C點電流大於B點電流,B點電流又大於A點電流,那麼猜想2正確;如果反過來,A點電流大於B點電流,B點電流又大於C點電流,那麼猜想3正確;如果A點電流和C點電流都比B點電流大,那麼猜想4正確。

師:他們的設計方案是否可行?

生:可行。

師:其它小組的同學是否還有補充?

小組2代表:我們認為他們還應變換兩個燈泡的位置,因為萬一A點電流大於B點電流,B點電流又大於C點電流,他們就認為猜想3正確;可是如果變換兩個燈泡的位置後,情況改變了呢?那麼結論就不可靠了。

師(肯定地):也就是説,你們認為這個實驗不但應該多做幾次,還應該變換兩個燈泡的位置後,重複實驗。這樣才能提高實驗的準確性。大家認為呢?

生:齊點頭。

小組3代表:我認為還應換兩個燈泡重複他們剛才的實驗,這樣更準確。

師:那麼這樣好不好?馬上大家分別用自己身邊的器材做實驗,然後我們把實驗結果分享一下。這樣,不但燈泡換了,連電源也換了,實驗的準確性提高了吧?

生:好。

小組4代表:老師,我還有建議。我們認為他們應該用三個電流表一起測量,這樣實驗只要做一次。因為如果做三次,電池的電量就改變了,最後一次的電肯定比第一次的少,這樣實驗就不準確了。

師(肯定地):非常好!也就是説,你認為他們沒有很好的控制變量。大家説,這樣的改進好不好?

生:好!

師:還有沒有其它補充?

生(摩拳擦掌):沒有了。

師:同學們,大家的實驗是否有數據要記錄?你打算把它們記在那裏呢?我們是否應該設計一個數據表格?

生:好。

(小組討論設計數據表格)

師:把設計較好的數據表格拿到投影儀下展示,統一數據表格後宣佈開始實驗。

(生進行實驗,並把數據記錄在表格裏;教師巡視指導)

師(學生實驗結束後):我們請各組派代表彙報一下實驗結果。(教師把各小組收集到的實驗數據寫在投影紙上)

師:請大家一起分析一下我們的實驗數據,然後作出結論。

生(齊答):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

師:通過實驗,我們發現某某組的同學猜得最準,讓我們用掌聲向他們表示祝賀!其他組的同學敢於猜想,敢於發表意見,同樣值得大家學習。

師:同學們,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此實驗的可信度如何?有哪些值得總結的

經驗或要吸取的教訓,好不好?

(幻燈顯示以下問題供討論)

①實驗設計有不合理、不充分及不完善之處嗎?(僅測二三次電流,是否能歸納出普遍適用的結論)

②操作中出現過什麼失誤或故障嗎?你是怎麼解決的?有哪些值得總結的經驗?(小燈是否都發光?電流表是否正確接入?讀數是否與所需量程對應?)

③測量結果是否可靠?有什麼因素可能會影響測量結果嗎?測量的數據中有沒有不符合規律的數據?

三、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本節課收穫)

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知道了一個重要的規律──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我還複習瞭如何用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另外我還知道,猜想並不可靠,必須通過實驗來證實。但是,我對小燈泡為什麼一閃一閃的,還是沒弄明白。

四、應用與拓展

師:你通過本節課學習,還發現或產生了哪些值得研究的問題嗎?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那為什麼會在串聯電路中還是有一盞燈亮而另一盞燈暗的現象呢?

五、課後作業

1、你認為對於這節課還學到了什麼?在我們的探究過程中還存在哪些缺陷?

2、關於電流和電路你還想了解些什麼?能提出問題嗎?可否試着進行探究?

電路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知道安全電壓

知道測電筆的構造,學習使用測電筆辨別家庭電路的火線和零線

知道安全用電的常識

(2) 技能目標

通過學習用測電筆辨別家庭電路的火線和零線,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

通過學習安全用電常識,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3)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物理與生活密切相關

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安全用電的意識,能自覺地執行和宣傳安全用電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安全用電的原則是學生今後生產、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準則之一,因此是本節內容的重點。

難點:對於觸電事故的發生,無論是高壓觸電還是低壓觸電都具有不可實驗與體驗性,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對於學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是本節的難點。

三、教法和學法

教法:依據本節教材的內容,採用師生互動啟發式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實例、圖片,利用多媒體的直觀動態教學手段,通過討論、問答、練習等一系列的師生活動展開教學。 學法:引導學生採用討論法、問答法、練習法、記憶法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三、教學過程

(一)事例引課(2')

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一段人體觸電事故發生的視頻,這樣做可以達到兩個目的: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具體事例引課比語言引課更具有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以真實的事例教育學生安全用電的重要性,導出課題。

(二)師生互動——知識的學習

1、安全電壓(5')

人體也是導體,對於人體的觸電現象學生較易理解。基於這一點對本知識我設計下面的師生互動過程:

(1)教師提供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對人體的影響(危害)和通常情況下人體電阻值的大小兩方面數據材料,引導學生運用公式U=IR推導出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的安全電壓。既應用鞏固了舊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2)教師向學生介紹不是每個人的電阻都一樣大,而且同一個人的電阻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從而着重指出:一般情況下,36伏以下的電壓對人體才是安全的。培養學生嚴謹的求知態度,感受科學的辨證關係。

2、用測電筆辨別火線(5')

出示教材中的圖13—17在教師的指導下認識它的各部分名稱,接着教師用測電筆演示教材圖13—18的測電筆的正確和錯誤的使用方法。

教師要告訴學生:在使用測電筆時,應先在有電的地方試一下,檢查測電筆是否正常,防止造成誤判,發生觸電事故;在正確使用測電筆下,若測電筆的金屬筆尖接觸火線,則氖管發光;若金屬筆尖接觸零線,則則氖管不發光。

測電筆只能在對地電壓250V以下使用。不可用它碰高壓帶電設備。

3、安全用電常識(10')

觸電事故的發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採取下面的具體做法:

(1)學生閲讀課文,對觸電事故有一個初步認識。

(2)通過媒體展示觸電的類別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觀察、分析,然後進行小組討論、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羣體的思維討論得出觸電類別及其觸電原因,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採取討論這種學習方式也符合國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使學生有張有弛。

教師可以出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

①圖中哪些是低壓觸電?哪些是高壓觸電?理由是什麼?(引導學生從架線杆、標誌等方面分析)

②由圖中看出低壓觸電是接觸零線還是火線造成的?

③由圖看出高壓觸電是接觸高壓帶電體造成的,還是靠近高壓帶電體造成的?

(3)引導學生小結低壓觸電和高壓觸電發生的情況及發生的原因。

(4)練習:

①出示:跨步電壓“圖片,人遇到“跨步電壓”時該怎麼做?(討論回答後,出示一個人單腳跳着通過跨步電壓圈的圖片)

②出示圖片,讓學生判斷是否觸電?

通過以上習題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也讓學生感受到知識源於實踐而又作用於實踐的辨證關係。

(三)總結歸納——得出安全用電原則(3')

通過學習低壓觸電和高壓觸電的原因,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安全用電的原則: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不弄濕用電器,不損壞絕緣層。從而完成本節教材的重點。

(四)發生觸電時的措施

(1)應立即斷開電源開關,切斷電路或用絕緣體將電線挑開,並現場搶救

(練習)你會處理嗎?

①如果有人觸電,應該怎麼辦?

②當家庭失電着火時,應該怎麼辦?

四、作業佈置(1')

針對九年級學生的認識、能力水平,結合本節教材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的特點,我給學生布置以下研究性作業,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1、自己家裏的用電器怎樣防止觸電?

2、鉗子、螺絲刀等工具採取怎樣防止觸電得措施?

3、電工防止觸電是如何工作的

4、工業上、生活中有哪些防止觸電的用具。

五、板書設計

六、安全用電

1、安全電壓

低於36V的電壓

2、用測電筆辨別火線

構造、使用方法

3、安全用電常識:“四不”

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不弄濕用電器,不損壞絕緣層。

4、發生觸電時的措施

應立即斷開電源開關,切斷電路或用絕緣體將電線挑開,並現場搶救

電路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一個簡單電路需要一個能持續提供電能的裝置一電池。

2、電從電池的一端經過導線和用電器返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電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接方法。

過程與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點亮更多的小燈泡。

2、觀察、描述和記錄有關的實驗現象。

3、用簡易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對電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

1、使用相同的材料,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接方法。

2、用簡易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

【教學難點】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點亮更多的小燈泡。

【教學準備】

每小組小燈座2個、電池盒1個、1號電池1節、導線4根、小燈泡2個、記錄紙若干,記號筆1支。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1、連接比賽:每組一節乾電池、一根導線和一個小燈泡,把小燈泡點亮。

2、討論:我們這樣用手按着來點亮小燈泡,一鬆手小燈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點不太方便啊?

3、引導學生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提醒學生觀察或回憶學校和家裏的電燈是怎樣安裝的)

二、觀察電池盒和小燈座,學會使用電池盒和小燈座連接電路。

1、教師逐個出示小燈座、電池盒,讓學生觀察電池盒和小燈座。

2、討論:這兩個工具是幹什麼用的?怎麼使用?

3、請一生演示電池盒和小燈座的安裝,教師可以做如下提示:

(1)安裝電池的時候有什麼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小燈泡是怎麼裝到小燈座上的?

(3)導線怎麼連?(指出彈簧接線頭的最佳連接方法)

(説明:電池盒和小燈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由教師直接按照教科書上提供的步驟告訴學生,不必對使用方法進行討論。教師邊講解,學生邊操作,保證每個學生都會使用。)

4、學生使用電池盒和小燈座連接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

5、請一組學生展示他們的連接實物圖,教師介紹用簡單的符號畫電路圖的方法。

三、讓更多的小燈泡亮起來:

1、再提供1個小燈泡、1個小燈座、3根導線,讓學生嘗試怎樣使兩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

2、學生使用教師提供的材料來進行各種嘗試,當嘗試成功後,再去嘗試其他的連接方法。

3、教師提醒學生將各種方法的電路圖畫出來,以便交流。

4、根據各小組電路的連接情況,再發給每個小組一節電池和一個電池盒,探究兩節電池在電路中的連接方法,並畫出電路圖。

5、實驗結束,小組彙報,互動交流。

(交流要點:小燈泡亮了嗎?用了幾種連接方法?哪種方法更好?為什麼?為什麼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燈泡同時發光?指出電在電路中是怎樣流動的。)

四、活動延伸:

1、挑戰:我們能連接更多的小燈泡和電池,讓它們同時亮起來嗎?

2、討論他們的想法,使學生對電路的認識得到進一步發展。

作業設計:

板書設計:

電池 導線 用電器(電池盒和小燈座)

連接方法

點亮小燈泡

教學反思:

本課是我上的一節常規課,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內容。這節課動手操作性強,在我的指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探究性學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繫學生的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了對知識綜合應用。在本課設計中我始終圍繞科學課的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點來展開探究活動。

首先,讓學生了解有關電的知識,回顧舊知和生活實際,並不是枯燥空洞的去説,而是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去做,親身去感受,讓學生自己動手去點亮一個小燈泡。在課堂上充分鼓勵敢於嘗試的同學,對於學生在點亮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讓其他的孩子去發現,去指正。由此導入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我們先來認識一些電器元件,這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只是我們還不知道它們的科學名字。你能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電池這些材料,再一次使小燈泡亮起來嗎?這個問題一拋出,很多同學躍躍欲試,而對這樣的組裝,他們可能很早就已經玩過類似的遊戲。所以,他們非常感興趣、。因此,小燈泡很快被學生點亮了。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接着,我又會提出一個問題。“分析我們的連接,你能説説乾電池的電流是怎麼走動的嗎?”這下可難住了一部學生。她們可能根本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一少部分對電學感興趣的學生可能知道其中的奧祕。但説不完整。在他們的思考問答下,更多的學生會加入思考的行列。此時,我將孩子們零散的回答進行歸納總結,全盤托出。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有開關來控制燈泡。而這個連接卻沒有開關。我們能不能加一個小開關來控制小燈泡的亮與熄呢?加入開關,重新點亮小燈泡!孩子們又很快的完成了組裝。現在,請你把我們的連接用實物圖畫下來,這就是一個簡單的電路。學生們花了幾分鐘才畫好實物電路圖。要畫得像容易嗎?感覺怎麼樣?要是簡化一下就好了!你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呢?此時,可以充分讓學生們想想簡便的方法,她們給了我很多好的意見。我也給同學們一種方法,學習畫簡單的電器元件符號,用符號再一次畫簡單電路圖。

在教學過程中,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教學後,我立即發現大多學生不能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電池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學生對燈泡內部的結構不瞭解,對看不見的電流就更不清楚了,而認識了電流實驗盒中的電池盒、小燈座後再連接一個簡單電路,學生很快就能連接一個正確的、完整的電路。電池盒、小燈座都有現成的導線連接點,學生只要按部就班將導線插到各個連接點就可以了。在這個過程中,很難開啟學生智慧的思維。因此,我這課的設計,先點亮小燈泡,認識電流的存在,小燈泡只有在迴路電路中才能亮,一旦斷開就會熄滅。然後,逐漸的增加電器元件,我們不可能始終用手握著讓小燈泡亮,電器元件就可以讓我們的手解放出來。這就構成了一個電路連接。學習畫簡單電路圖,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感知電路連接給我們帶來的方便,電路的佈置對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電路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1.知道開關可以用來接通或斷開電路,控制電路中電器元件的工作狀態。

2.知道開關有的地方需要用導體來做,而有的地方必須用絕緣體來做。

科學探究目標:

能利用身邊的材料設計並製作一個簡單的開關,並用它來控制電路。

科學態度目標:

樂於合作、勇於創新。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1.感受開關為人類生活帶來便利。

2.體驗包括設計、製作、改進在內的技術與工程活動的過程。

教學重難點

重點:合理選擇材料製作一個簡易的小開關,並用它控制電路中電器的工作狀態。

難點:設計並製作一個簡單的開關,並用它來控制更加複雜的電路。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軟木塊(橡皮)、圖釘、回形針、小燈泡、小燈座、小開關、電池盒、電池、導線、紅燈和綠燈。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聚焦

1.引入:(教學提示:出示教材P36插卡式門鎖圖片。)門鎖內的開關可以控制門的打開和關閉,類似的裝置在我們的生活中十分常見。我們能安全、方便地使用各種電器,是因為有一個重要的元件控制着電流的通和斷,這個元件就是開關。

2.提問:在我們前面學習過的簡易電路中,小開關是如何控制小燈泡的亮與滅的?(預設:通過控制電流的通與斷。)

3.揭題:那麼電路中的開關怎樣控制電流的通與斷?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電路中的開關。(板書:電路中的開關)

【設計意圖】利用開關控制電流的通與斷是學生認識電路的重要內容,通過思考開關怎樣控制電流的通與斷來聚焦本課研究主題。

探索與研討

探索一:觀察小開關

1.提問:(教學提示:給每個小組分發一個小開關。)這個開關的製作使用了哪些材料?(預設:黃色的支架部分是塑料製成的,銀白色的簧片和彈簧夾是金屬製成的,支架和彈簧夾連接部分的螺絲釘是銅製成的,紅色按鍵是塑料製成的。)這些材料有什麼作用?[預設:塑料是絕緣體,可以阻止電流通過;金屬(包括銅)是導體,可以讓電流通過。]

2.佈置任務:開關的製作材料中既有導體,又有絕緣體,這種結構特點使開關具備控制電流通和斷的功能。接下來我們就把小開關連接到電路中,觀察它是怎樣控制電流的通與斷的。(教學提示:給每組分發導線、電池、電池盒、小燈泡和小燈座。)

3.小結:按下開關按鍵,開關的兩個金屬觸點相觸,電路接通,用電器工作;鬆開按鍵,開關的兩個金屬觸點分離,電路斷開,用電器不工作。

探索二:觀察生活中常見的開關

1.過渡:開關有控制電流通與斷的作用,那麼,不同用電器的開關都一樣嗎?(教學提示:出示教材P37電磁爐、電風扇和電燈的圖片。)

2.提問:大家會使用這三種用電器嗎?它們的開關是怎樣控制電路的?(預設:用手指輕輕觸摸電磁爐的開關就可以打開或關閉電磁爐;旋轉電風扇上的旋鈕開關就可以啟動或關閉電風扇;按壓電燈開關兩端,就能打開或關閉電燈。)

3.講解:不同用電器有不同類型的開關,圖片中電磁爐的開關是觸摸式的,電風扇的開關是旋鈕式的,電燈的開關是按壓式的。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些開關的工作方式。(教學提示:出示“常見的開關”資料。)

4.小結:除了生活中常見的按壓式開關、觸摸式開關和旋鈕式開關,還有很多在特殊電路中使用的開關,如空氣開關、遙控開關、聲控開關、光控開關等。(教學提示:出示對應開關圖片。)

探索三:做個回形針開關

1.過渡:認識了那麼多種開關,接下來,我們來嘗試用小木板、回形針和圖釘做一個簡易小開關。

2.活動:給每個小組分發1塊小木板、1枚回形針和2枚圖釘,指導學生按照教材P37圖文步驟製作回形針開關。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小開關,指導學生將觀察點從開關本身轉移到簡易電路中去。通過介紹多種開關,拓展學生對開關種類和樣式的認識,激發學生觀察並思考生活中更多的開關是怎樣控制電路的通與斷的。最後指導學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製作一個回形針開關,並完成一個包含開關在內的簡易電路的連接,這實際上是學生對電路概念和電路通與斷原理的立體呈現。

研討彙報

拓展與小結

1.過渡:學會了製作簡易小開關,我們就能控制一個簡易電路了。但是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一個開關常常能控制幾個電路,例如紅綠燈電路。(教學提示:出示紅綠燈圖片。)

2.提問:大家猜測一下,紅綠燈電路中的開關是怎麼控制紅燈和綠燈的亮與滅的呢?(預設:紅綠燈電路中有兩個開關,分別控制紅燈和綠燈的亮與滅;紅綠燈電路中只有一個開關,當開關轉到一個位置時,接通紅燈,轉到另一個位置時,接通綠燈。)

3.佈置任務:我們來嘗試製作用一個開關控制紅綠燈的模型電路吧!(教學提示:給每個小組分發實驗材料,並出示製作步驟,指導學生分工完成製作。)

4.拓展:如果想在紅燈變綠燈、綠燈變紅燈的中間再亮起一盞黃燈,應該怎麼辦?請大家課後自行設計。完成設計的同學可以找老師領取材料進行製作。

【設計意圖】通過製作學生熟悉的紅綠燈模型,幫助學生應用學到的電路概念和導體、絕緣體知識,體驗科技製作和工程實踐的魅力,感受科學技術應用與創造對生活的幫助。

教學反思

開關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學生也幾乎每天都會接觸和使用到,但他們可能並沒有關注過開關的原理,更不會知道如何製作開關。所以,本課先引導學生觀察電路中的開關是怎樣控制電流通斷的。學生在多次按動開關和觀察小燈泡的亮與滅的過程中,會對開關的工作方式產生一定的認識。再介紹各種類型的開關,拓展學生對開關的認識。最後讓學生分組討論、設計製作小開關,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同時加深學生對導體和絕緣體作用的理解。拓展活動有一定困難,教師需巡迴指導或在製作前播放演示視頻。

電路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進一步深化連接電路的一些基本注意事項。

2、通過實驗,認識電路,知道電路的通路、開路和短路狀態,瞭解電源短路的危害。

3、熟悉常用的電路元件及其符號,會用這些符號畫出簡單的電路圖,瞭解畫電路圖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教師演示實驗,會初步識別通路、開路和短路等電路狀態。

2、會利用元件符號按規範畫出電路圖,瞭解物理的研究方法:作圖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願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帶領學生體會物理現象和知識本身具有深刻的美學特徵——簡潔、美觀。

3、通過認識家用電器和閲讀“生活、物理、社會”,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二、教學重點:

1、電路的組成及電路中各元件的作用,電路的三種狀態:通路、開路和短路的特點。

2、通過畫出電路圖,培養學生良好的作圖習慣。

三、教學難點:

1、電源短路的危害。

2、按要求畫出電路圖。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複習演示:怎樣使一個小燈泡亮起來?

引導學生回答在實驗操作時的注意事項:

①開關在連接時必須斷開。

②導線連接電路元件時,將導線的兩端連接在接線柱上,並順時針旋緊,不允許用導線把電

池的兩端直接連接起來。

2、複習提問:①什麼叫電路?

②電路的基本組成有哪些部分?

③各部分的作用是什麼?

二、電路的三種狀態。

1、教師重複演示上述實驗:觀察當開關閉合,打開或直接把電源的正負極用導線連接起來所發

生的現象。

2、學生觀察並思考有關問題後歸納:

①通路——電路中處處連同的、有電流流過的電路。

②開路——因某一處斷開而使電路中沒有電流的電路。

③直接用導線將電源正、負極相連的電路。短路是非常危險的,可能把電源燒壞。

三、電路圖

1、在設計、安裝、修理各種實際電路的時候,常常畫出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出示電路中常

見元件示教板),而畫實物圖是

很麻煩的。為了簡便,用國家統一規定的符號來代表電路中

的各元件。

2、請同學們查看課本P61頁幾種常用的電路元件及其符號。

3、老師在同學們看後,對元件符號的畫法做一一説明。

4、電路圖:這種用規定電路元件符號表示電路元件實物連接的圖叫做電路圖。

5、示範:畫出手電筒的電路圖。

6、同學們討論出電路圖的優點。

7、指出畫電路圖的要求:①元件位置安排要適當,分佈要均勻。

②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

③整個電路圖最好呈長方形,有稜有角,導線要橫平豎直。

8、學生練習:①練習畫出對應的電路元件的符號。

②參考圖13—7,在虛線框中畫出“活動13。2”的電路圖。

四、閲讀課本第62頁“生活、物理、社會”

介紹:集成電路及其在現代生活中的大量應用。

讓學生了解目前電學的發展的應用。

五、交流與小結。

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經行總結。

學生自由發言。

六、課堂鞏固練習。

以小黑板的形式呈現練習題。

七、作業

1、複習課本,熟練畫出課本圖表中的各電路元件符號。

2、完成課本第62頁練習1、2兩題。

反思:本節學習內容是繼上課時的學習,主要學習目標有兩個:知道電路的三種狀態和會畫電

路圖,這兩個都是教學難點,故我在教學中降低了難度,放慢了腳步,給學生留下思考

的空間和時間,從課堂效果來看學生的學習興趣較濃厚,但由於演示實驗的侷限性,部

分同學對於電路的三種狀態還不是特別清楚,如果能換成多媒體進行教學,也許效果會

更好一點。

電路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小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課《簡單電路》,教材第30頁至32頁。

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

使學生親身經歷探究一個簡單電路的構成,初步學會連接一個簡單的電路。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對簡單電路的探究,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做科學的熱情,體會探究、合作、交流的樂趣。

3、科學知識:

認識簡單電路的組成,並能畫出簡單的電路圖。

教學重點

認識簡單電路的組成並畫出簡單的電路圖。

教學難點

能連接稍複雜的電路。

教學準備

電池、電池盒、導線、小燈泡、小燈座。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導入新課

談話導入新課。

二、親身經歷,科學探究

1、試一試。

用給定的材料,想辦法讓小燈泡亮起來,並觀察是怎樣連接的。

2、畫一畫。

用圖表示出小燈泡亮起來的連接方法。

3、換一換。

提問:如果把小燈泡換成其他用電器又會怎樣呢?

(1)把小燈泡換成小喇叭,會怎樣?

(2)把小燈泡換成小電機,會怎樣?

4、問一問。

(1)在連接過程中使用了哪些元件材料?

(2)怎樣連接才會使小燈泡亮起來?

5、做一做。

(1)小燈泡亮時,怎樣才能讓它熄滅?

(2)小燈泡熄滅時,怎樣才能讓它亮起來?

(3)有更方便的辦法來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嗎?

請大家分組合作連一連。

6、説一説。

(1)這個電路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2)你知道這些材料各自的作用嗎?

三、合作參與,探索發現

指導學生分組動手組裝一個簡單的紅綠燈,並使紅綠燈按指令工作。

(1)紅燈亮。

(2)綠燈亮。

(3)紅燈、綠燈都熄滅。

四、回顧親歷,自主小結

1、今天我們探究了什麼知識?

2、通過今天的探究活動,你知道了什麼?

附板書設計:

簡單電路

電路教學設計7

知識目標

1.理解、掌握家庭電路的組成.

2.懂得火線、零線的概念.

3.理解保險絲的作用.

4.瞭解插座及家用電器的接地.

5.瞭解測電筆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能力目標

會解決有關家庭電路的簡單問題.

情感目標

樹立理論聯繫實際的思想.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闡述家庭電路的組成,各個組成部分是什麼,起什麼作用,它們是怎樣連接在一起的教材介紹了家庭電路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教材首先運用學生已有的串、並聯電路的知識,根據家庭電路的特點,指出在家庭電路中,所有的用電器都是並聯接入電路的然後給出家庭電路圖和各組成部分的實物圖,介紹了什麼是零線和火線,使學生認識家庭電路.再分別介紹電能表、保險絲、插座的作用、連接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項,關於電能表,説明了其作用和規格.保險絲與生活用電聯繫很密切,對其原理教材作了説明.教材詳細説明了三孔插座和三腳插頭的作用,以及家用電器的金屬外殼為什麼要接地的道理,使得教材與生活的聯繫更為密切,教材最後介紹了用測電筆辨別火線與零線的方法,符合生活實際需要,也為第三節安全用電知識做了必要的知識準備。

本節的另一個難點是雖然學生對家庭電路有一定的瞭解,但家庭電路與生活實際聯繫十分緊密,應把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重點教授給學生,同時也由於現在施工日益注重美觀,所以家庭電路中的許多線路都埋在牆內,講解起來可觀察性差,應努力讓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起來。

教學建議

本節課教學內容可以主要採取問答形式教授,通過提問引起學生對身邊熟悉的事情的思考,激發學習興趣,講解時避免理論化,要求達到理論聯繫實際的目的,讓學生體會到物理知識確實可以解決實際問題。

1.家庭電路的組成,教學時應先演示示教板,讓學生觀察任何一個家用電器的通斷都不影響其他用電器.或者可以依次通斷教室內的各盞電燈,看它對其他電燈有無影響.然後可提問學生:家庭電路中各用電器是並聯的還是串聯的?這樣連接有什麼好處?

2.在講述電能表時,應讓學生觀察錶盤上的銘牌,從而計算出電能表允許安裝的家用電器的最大功率.並舉出數字實例讓學生分析許多大功率用電器同時使用,電能表是否能安全工作?這樣可以使學生獲得較深刻的印象。

3.保險絲的作用和原理在本節課裏是重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講解。

(1)保險絲的作用,在電路中的電流增大而超過線路設計的允許值前,能立即自動切斷電路,串聯在電路中的保險絲就可以起到這種自動切斷電路的作用.以保證電路的安全,避免發生事故。

(2)保險絲為什麼能在電路中的電流過大時,自動切斷電路呢?這是因為選做保險絲的材料必須具備兩個條件:①電阻率大.這樣電流通過保險絲時發熱多,温度能迅速上升;②熔點低.電流過大,温度上升到熔點時能及時熔斷,使電路切斷。

(3)保險絲的實際應用,這裏可以簡要説明,保險絲越粗,熔斷的電流就越大;實際中應根據電路設計的安全電流,選擇合適的保險絲。

(4)保險絲熔斷實驗,為了使學生對保險絲的作用獲得具體的感性認識,可利用示教板演示保險絲的作用。

4.插座的作用是本節的又一要點時,演示家用電器是怎樣插到插座上的三孔插座和三腳插頭的作用及家電的金屬外殼接地的問題,應該用實物、掛圖或幻燈投影片予以具體説明,使學生認識電冰箱、洗衣機等具有金屬外殼的電器,為什麼其電源插頭必須使用三腳插頭。

電路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掌握家庭電路的組成。

2、懂得火線、零線的概念。

3、理解保險絲的作用。

4、 瞭解插座及家用電器的接地。

5、 瞭解測電筆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能力目標:

會解決有關家庭電路的簡單問題。

情感目標:

樹立理論聯繫實際的思想。

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闡述家庭電路的組成,各個組成部分是什麼,起什麼作用,它們是怎樣連接在一起的。

教材介紹了家庭電路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教材首先運用學生已有的串、並聯電路的知識,根據家庭電路的特點。指出在家庭電路中,所有的用電器都是並聯接入電路的。然後給出家庭電路圖和各組成部分的實物圖,介紹了什麼是零線和火線,使學生認識家庭電路。再分別介紹電能表、保險絲、插座的作用、連接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項。關於電能表,説明了其作用和規格。保險絲與生活用電聯繫很密切,對其原理教材作了説明。教材詳細説明了三孔插座和三腳插頭的作用,以及家用電器的金屬外殼為什麼要接地的道理,使得教材與生活的聯繫更為密切。教材最後介紹了用測電筆辨別火線與零線的方法,符合生活實際需要,也為第三節安全用電知識做了必要的知識準備。

本節的另一個難點是雖然學生對家庭電路有一定的瞭解,但家庭電路與生活實際聯繫十分緊密,應把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重點教授給學生。同時也由於現在施工日益注重美觀,所以家庭電路中的許多線路都埋在牆內,講解起來可觀察性差,應努力讓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起來。

教學建議

本節課教學內容可以主要採取問答形式教授,通過提問引起學生對身邊熟悉的事情的思考,激發學習興趣,講解時避免理論化,要求達到理論聯繫實際的目的,讓學生體會到物理知識確實可以解決實際問題。

1、家庭電路的組成,教學時應先演示示教板,讓學生觀察任何一個家用電器的通斷都不影響其他用電器。或者可以依次通斷教室內的各盞電燈,看它對其他電燈有無影響。然後可提問學生:家庭電路中各用電器是並聯的還是串聯的?這樣連接有什麼好處?

2、在講述電能表時,應讓學生觀察錶盤上的銘牌,從而計算出電能表允許安裝的家用電器的最大功率。並舉出數字實例讓學生分析許多大功率用電器同時使用,電能表是否能安全工作?這樣可以使學生獲得較深刻的印象。

3、保險絲的作用和原理在本節課裏是重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講解。

(1)保險絲的作用,在電路中的電流增大而超過線路設計的允許值前,能立即自動切斷電路,串聯在電路中的保險絲就可以起到這種自動切斷電路的作用。以保證電路的安全,避免發生事故。

(2)保險絲為什麼能在電路中的電流過大時,自動切斷電路呢?這是因為選做保險絲的材料必須具備兩個條件:①電阻率大。這樣電流通過保險絲時發熱多,温度能迅速上升;②熔點低。電流過大,温度上升到熔點時能及時熔斷,使電路切斷。

(3)保險絲的實際應用,這裏可以簡要説明,保險絲越粗,熔斷的電流就越大;實際中應根據電路設計的安全電流,選擇合適的保險絲。

(4)保險絲熔斷實驗,為了使學生對保險絲的作用獲得具體的感性認識,可利用示教板演示保險絲的作用。

4、插座的作用是本節的又一要點時,演示家用電器是怎樣插到插座上的。三孔插座和三腳插頭的作用及家電的金屬外殼接地的問題,應該用實物、掛圖或幻燈投影片予以具體説明,使學生認識電冰箱、洗衣機等具有金屬外殼的電器,為什麼其電源插頭必須使用三腳插頭。

電路教學設計9

一、教材及學情分析

“探究串聯、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六章第二節,這節課在本章及整個電學部分都具有重要地位,它是進一步學習電學其它物理概念(如電阻、電功)的基礎,是掌握電學中的物理規律(如歐姆定律等)、認識電學中的物理現象必不可少的知識;本節課的學生實驗──用電壓表測電壓,是電學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實驗中關於串聯、並聯電路的電壓關係,是進行電路分析的基本根據。可見,本節在整個電學中,處於基礎地位。

本節課的目標有兩個:在技能方面是練習用電壓表測電壓,在知識方面是研究串、並聯電路中的電壓關係。這是一節探索性實驗課,讓學生自主實驗、觀察記錄,自行分析,歸納總結得出結論。學生對探索性實驗有濃厚的興趣,這種方式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活動有利於提高認知能力和實驗能力,但由於學生的探究能力尚不夠成熟,引導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是本節課的難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探究串聯、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

(2)練習連接電路和使用電壓表的技能。

(3)會利用串聯、並聯電路電壓規律解題。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串聯、並聯電路電壓的關係,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領會科學研究的方法。

(2)能運用實驗法、數據分析法歸納總結物理規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利用生動有趣的實驗,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慾望。

(2)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協作精神。

(3)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探究串、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

難點:組織引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規範操作、認真觀察、仔細分析,得出恰當的結論。

四、教學資源

本節課為學生分組探究實驗。每組的器材有:電壓表1只、規格不同的小燈泡2只(2.5V和3.8V小燈泡各一個)、電源、開關、導線若干、桔子1個、銅片、鋅片(鋁片)各一片。

教師演示用的器材:電壓表1只、規格不同的小燈泡2只、電源、開關、導線若干,實物投影及配套設備,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設計思路

為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既學到知識,又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協作精神,本節課採用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和探究式學習模式。即先創設情景,提出問題,由學生猜想,把問題具體化,由學生分組進行探究解決問題,再通過交流與合作總結實驗結論,最後進行梳理反思,增強對知識的理解並活化知識。

六、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説明

創設情景

引入新課

用一個開關同時控制兩盞電燈(不同規格)的電路連接方式有多少種?請畫出它們的電路圖。

若閉合開關,兩燈都能發光嗎?發光亮度一樣嗎?

師閉合開關和同學們一起觀察燈的發光情況,並提出問題為什麼兩燈的發光情況會不一樣?

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補充:電壓是產生電流的原因,燈泡的亮度不同可能與電壓有關,引出本節實驗要探究的

問題:串聯、並聯電路電壓會有什麼關係?

引入科學探究的七步驟。

學生回顧電路相關知識,複習串、並聯電路特點,將電路圖畫在練習本上。

學生觀察燈泡的亮度並積極思考,説出自己的想法。

學生思考會想到可能是電壓不同的緣故。

複習鞏固科學探究過程

從電路中燈泡的亮度不同出發,引導學生思考燈泡的亮度可能電壓有關,進而引入探究串聯、並聯電路中電壓的關係

培養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注重物理過程的理解

實驗探究

串聯電路電壓的關係

1.提出問題:串聯電路中各部分電路的電壓與總電壓有什麼關係?

2.猜想與假設

請學生進行猜想,並説出猜想的理由。鼓勵並肯定學生的猜想。

3.設計實驗

請同學們討論,做這個實驗我們需要哪些實驗器材?它們的作用各是什麼?然後再畫出實驗電路圖。

實驗時要測出哪些數據?怎樣正確使用電壓表?

4.進行實驗

教師示範操作,讓學生認真觀察,準確讀數,正確記錄實驗數據。教師根據本實驗的要求引導學生設計表格。

實驗時還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做實驗。將實物連接投影在屏幕上供實驗連接有困難的小組參考。

5.分析與論證

請幾個小組將實驗數據寫在黑板上,讓同學們一起觀察思考。

教師提問:表格中記錄的數據有什麼規律?你能得到什麼結論?

表揚學生總結出的結論。

6.評估與交流

師:能否得出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為什麼?

師:你打算如何再測?

師:除了多測幾組數據,為了使結論具有普遍性,應該改變實驗條件(更換燈泡、電源)再進行測量。

猜想1:各部分的電壓可能是相等的。因為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

猜想2:燈泡亮的地方電壓大,燈泡暗的地方電壓就小。

因為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電壓越大燈泡越亮。

猜想3:串聯電路的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電壓之和。

因為串聯電池組的電壓等於各個電池的電壓之和。

猜想4……

採用小組式教學。學生討論,完成實驗器材的選擇和實驗方案的設計。

請一位學生將電路圖畫在黑板上。(如圖1所示)

學生想好後回答:可以把電壓表分別並聯在電路AB兩點、BC兩點、AC兩點,測量電壓值。正確敍述電壓表使用方法。

學生參考課本實驗記錄表格

生答:連接實物過程中開關要斷開,檢查好電路再進行實驗。

學生做實驗,將記錄的實驗數據填入已設計好的表格裏。

學生可能得出的結論:

(1)總電壓大於部分電路電壓。

(2)部分電路電壓之和約等於總電壓。

(3)部分電路電壓有時相等,有時不相等。

(4)亮的燈泡電壓大,較暗的燈泡電壓小。

生:不能。數據太少了。

生:多次測量。

學生改變實驗條件(更換電源,燈泡),進行實驗。

綜合各組的實驗數據得出串聯電路電壓關係:在串聯電路各用電器兩端的電壓之和等於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表達式:U=U1+U2。

教師對學生的猜想結果要有充分的前瞻性。學生的猜想會是豐富多彩的。同時引導學生的猜想應當是有根據的。

培養學生形成科學思維的方法。學生設計實驗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作風,教師不要包辦。

教師的示範操作很重要,培養學生規範操作實驗的能力。

提醒學生要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保持原始數據,不要湊“數據”。

蒐集各組的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可得一般性的規律。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總結歸納的能力。

引導學生明白多次測量是為了減小誤差。

以小組為單位,資源共享,進行第二次測量。

實驗探究並聯電路電壓的關係

1.提出問題

通過剛剛的實驗得出串聯電路的電壓關係,同學們現在來猜猜並聯電路電壓有什麼樣規律?

2.設計並進行實驗

如何設計實驗來驗證同學們的猜想呢?電壓表要測出哪些數據?

下面同學們自己進行科學探究,研究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做實驗。(將實物連接投影在屏幕上供實驗連接有困難的小組參考)

3.分析與論證

學生積極思考並説出自己的猜想。

學生想好後,請一位同學將電路圖畫在黑板上,並説明實驗時測出AB兩點、CD兩點、EF兩點的電壓。

學生們設計表格、連接實物、動手實驗。

實驗完畢歸整器材。

結論:在並聯電路中,各用電器兩端的電壓相等,都等於並聯電路兩端總電壓。表達式為:U=U1+U2

培養學生實驗的遷移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師要做好課堂調控。

教師可以適當滲透誤差理論,讓學生理解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實驗的結論是在誤差範圍內成立的。

拓展提升

(1)讓學生們總結在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正確使用方法中,有哪些相同之處?又有哪些不同之處?

(2)兩燈電壓相等時,兩燈一定是並聯嗎?

(3)利用電壓表測水果電池的電壓。

教師介紹水果電池的製作方法和工作原理

學生總結出二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根據實驗結論能馬上想出答案並起來交流。

學生會為自己製作的水果電池興奮不已,開心地測量水果電池電壓。

應注意糾正表達不準的知識點。

補充課外知識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總結練習

(1)小結。

(2)練習電壓表的讀數。

(3)利用串、並聯電路電壓的關係

計算電壓值。

[佈置作業]

要求學生對自己的本節課探究活動進行回顧、分析,並思考在探究過程中,哪些問題真正弄懂了,哪些問題還不清楚,實驗設計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沒有什麼失誤等等。

學生小結本節課的內容。

應用所學習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體會成功的喜悦。

及時鞏固所學習的知識,做好“欣賞者”,與學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電路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從不同的角度思考電帶給人們生活的影響。

2、能夠應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對用電安全提出自己的看法並能夠和同學交流。

3、能夠蒐集到支持自己觀點的資料,並運用資料展開辯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到安全用電的重要,樹立安全用電的意識。

2、在辯論中善於與人合作,禮貌交流。

科學知識

1、懂得一些安全用電的常識。

2、瞭解常用安全標誌的含義。

教學準備

學生材料:支持自己辯論觀點的資料。

教師準備:各種電器的圖片或者實物、各種用電安全的警示標誌圖片或者實物、生活中常見的用電安全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用電安全嗎

1、辯論會

邵友謙組(正方):用電不安全

僚幕小組(反方):用電很安全 總結:如果注意了用電安全,電可以為我們服務,如果沒有注意用電安全,電就會給我們帶來危害。

2、怎樣做到安全用電?

⑴、絕緣體的應用

出示各種電器圖片:人們在設計或選購電器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保證安全。這些電器是怎樣保障用户安全的?

如果它們的外殼受到損壞,還能使用嗎?

⑵、用電安全標誌

為了用電的安全,人們設計了許多提示大家注意的安全標誌: 分別出示用電安全的警示標誌圖片,介紹每個圖片代表的意義。

説一説,你還見過其他安全用電的標誌嗎?

⑶、日常用電小常識

你還知道哪些用電安全小常識?

小組交流、整理

集體交流。(注意糾正學生“自以為”安全用電的行為)

二、對與錯

1、判斷課文中的案例

出示課本圖片,以下事例中,哪些做法是對的,哪些做法是錯的,説出你的道理。

小組討論。

集體交流。

生活中還有哪些違背安全用電的做法?

2、觸電救護小常識。

爭分奪秒脱電源,就地搶救莫誤延。

鬆衣解帶助呼吸,全力救治別放棄。

3、學習安全用電歌:

大地人體都導電,風箏遠離高壓線。

濕布不能擦燈泡,修理電器要斷電。

晾衣莫掛門前線,安全用電記心間。

見人觸電先斷電,就地搶救莫拖延。

火警電話119,速離險境求援救。

4、安全用電人人有責:

檢查學校的電線,是否有絕緣皮損壞、暴露出金屬線的,向家長和學校領導反映,請他們及時處理。

電路教學設計11

(一)實驗目的

通過實驗讓學生進一步熟悉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特點,會區分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會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會畫簡單的串、並聯電路圖。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實驗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實驗的良好習慣。

(二)實驗器材

電池兩節,小燈泡兩個,開關三個,導線若干

(三)實驗過程

1.課前複習

首先帶領學生對電路的知識進行復習,回顧什麼是串聯電路?什麼的並聯電路?讓學生回憶上節課老師通過演示進行的串並聯電路的實驗。

2.進行實驗

實驗電路圖

串聯電路實驗電路圖

並聯電路實驗電路圖

實驗步驟:

(1)、檢查器材

(2)、按照合理的位置擺放器材

(3)、根據電路圖按照順序連接電路

(4)、檢查所連接的電路

(5)、閉合開關,觀察燈泡明亮情況

(6)、記錄實驗情況

(7)、整理試驗枱,把實驗器材迴歸原位

實驗注意事項:

(1)、連接電路時一定要按照電路圖給的順序連接

(2)、為避免連接錯誤,連接電路時最好從電源正極開始連接

(3)、並聯電路連接時最好先連好一個完整的支路,再把另一個支路並聯到第一個支路上

(4)、連接電路時開關必須斷開

(5)、實驗結束時一定不要忘了整理器材

4.實驗小結

各個小組進行交流,討論一下本節課的收穫

5.佈置作業

(1)、填寫實驗手冊

(2)、會畫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圖

反思:略

電路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是在學生初步瞭解電路和電流的概念及認識了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特點、會正確使用電流表的基礎上,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後,由學生大膽猜想、設計實驗方案、動手實驗收集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討論、交流評估的過程,初步領會科學實驗的方法。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應該熟練應用電流表測量電流、會根據問題的提出設計實驗並選擇器材並進行實驗,從而掌握串並聯電路電流的規律。新課程標準只要求學生真正經歷探究過程的各個環節,對探究結論的正確性不做評價。新教材更突出過程與方法、更加註重合作交流等新的學習方式。

【教學目標】

1、探究串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訓練連接電路和使用電流表的技能;

2、切身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領會科學研究的方法;

3、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學生自主設計方案,並且在正確連接電路和使用電流表的基礎上進行實驗並能通過交流、總結、反思得出初步結論這幾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教具準備】

實驗儀器:小燈泡多隻(不同規格)、電鍵、電源、導線、開關、電流表、實物展示台、多媒體等等。

【教學流程設計】

【教學過程】

一、情景設置、激智啟疑

把任意兩個燈泡串聯起來接到電源上,閉合開關,燈泡就會發光。

閉合開關,燈泡發光,説明電路中有電流通過,電流的方向是怎樣的呢?

(學生回答:電流從電源的正極出來,經過燈泡,流回電源的負極。)

提出問題:大家猜想一下,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之間有什麼關係呢?並聯電路電流值之間什麼關係呢?

安排學生可以先初步實驗,並先猜想串聯電路電流什麼關係。

二、開放思想、大膽猜想

讓學生分組討論,並發表自己的猜想:

小組1:我們猜想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因為我們的串聯電路中燈泡一樣亮。

小組2:我們猜想串聯電路中電流從正極出發越來越小。因為我們的燈泡靠近正極的比較亮。

小組3:我們猜想串聯電路電流從負極往正極越來越小。因為我們的燈泡靠近負極的比較亮。

小組4:我們猜想串聯電路電流靠近電源兩極比較大,中間比較小。因為我們的兩隻燈泡一開始靠近負極的比較亮,把它們互換位置後,靠近正極的又比較亮。

同學們一下子提出這麼多的猜想,哪種猜想正確呢?實驗是檢驗對否的最好方法。

三、設計方案、合作交流

各小組討論,提出自己的實驗方案。

有的組提出測兩個點的電流:①電源正極和甲燈之間的電流;②電燈乙和電源負極之間的電流。

有的組提出測三個點的電流:①電源正極和電燈甲之間的電流;②電燈甲和電燈乙之間的電流;③電燈乙和電源負極之間的電流。

通過討論,大多數組認為測三個點的電流較好。(下面電路圖中的A、B、C點)

對於用幾個電流表去測量選定的三個點,有的組認為同時用三個較好,測一次就能同時看出各點的電流是否相同;有的組認為用一個較好,理由是:不同的電流表測量時可能有誤差,同一處的電流用不同的電流表測量結果也可能稍有不同。

師生討論交流,結論就用一個電流表分別測A、B、C三點的電流。

四、進行實驗、收集數據

教師提醒學生實驗時要注意正確使用電流表,把實驗結果如實地記錄下來,填寫在下面的實驗記錄中,並把實驗中遇到的問題也記下來。

試驗次數

A點的電流IA

B點的電流IB

C點的電流IC

五、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師:請大家分別分析一下實驗數據,然後作出結論。

生: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

師: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多數同學的實驗做得最準,向你們的大膽猜測和成功的驗證表示祝賀!其他同學的敢於猜想,敢於發表意見,同樣值得我們學習。

根據串聯電路的電流關係的猜測和實驗,我們來猜測和探究並聯電路電流之間的關係。(重複以上五個教學程序)

生:並聯電路中,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板書)

師:同學們,我們再想一想我們的實驗中還有哪些問題存在?有哪些值得總結的經驗或要吸取的教訓,好不好?

(課件展示)

①實驗設計中有沒有不合理、不充分及不妥善之處呢?

②操作中易出現什麼問題或故障呢?(提示:小燈泡是否都發光?電流表是否正確接入?讀數是否與所需量程對應?)

③有什麼因素可能會影響測量結果呢?有沒有不符合規律的數據?

教師提出:換用不同的燈泡再做實驗或者把三個、四個燈泡串聯起來,多測幾個點的電流,看一看各點的電流是否都相等?

經過同學們的多次實驗,自己得出結論: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並聯電路中,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板書)

六、評估交流、總結反思

本節課通過情景設置、啟智置疑;開放思想、大膽猜想;設計方案、合作交流;進行實驗、收集數據;分析辨證、得出結論;評估交流、總結反思,探究了串並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對於本節課,大家還存在什麼疑問和還想知道的問題呢?

有的學生提出:既然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同,為什麼兩個燈泡的亮度不一樣呢?

有的學生提出:用同樣的電源,分別接上兩個不同的燈泡時,為什麼電路中的電流不同呢?

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以肯定,這些問題提得很好,請學生在課下繼續交流探討,在以後的學習中我們會繼續探究這些問題。

本節課目的明確,安排合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尤其是對探究過程極為重視,對學生活動極為重視,這些都是探究教學的基本要素。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知道了一個重要的規律──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並聯電路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我還複習瞭如何用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另外我還知道,猜想並不可靠,必須通過實驗來證實。

【佈置作業】

1、複習本節內容

2、寫出本節實驗報告

【板書設計】

探究串、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電路教學設計13

《簡單電路》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教學內容。新課程標準要求要達到以下幾點:

1、知道常用電器的工作需要一個完整的迴路;

2、用一些基本組件連接一個簡單電路。

3、一個簡單電路需要一個能持續提供電能的裝置——電池。

根據以上要求我是這樣設計《簡單電路》一課的: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一個簡單的電路需要一個能持續提供電能的裝置——電池。

2、電從電池的一端經過導線和用電器返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電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接方式。

過程與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點亮更多的小燈泡。

2、觀察描述記錄有關數據。

3、用簡單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對電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

1、使用相同的材料,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接方法。

2、用簡易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

教學難點: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點亮更多的小燈泡。

教學準備(實驗器材):

每個小組小燈座2個、電池盒一個、一號電池一節、導線4根、小燈泡2個,記錄紙若干,記號筆1支。

教學流程:

一、導入

給學生一節電池和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 要求點兩小燈泡。 由不方便從而引入解決的辦法,導入到電池盒和燈座的使用。

二、講解小燈座和電池盒的構造與用途。

我們知道了小燈座和電池盒的用途,現在就請各小組利用小燈座和電池盒來點亮你們的小燈泡,同學們邊做試驗邊聽老師的提示。

學生操作 教師巡視

好,非常的棒,大家真了不起,各小組都把自己組的小燈泡點亮了,同時我們的手也解放出來了,請大家安靜下來,做好位置。

對試驗結果的記錄是我們學習科學的一種很好的方法,現在請同學們拿出科學本把我們剛才的電路用實物圖畫出來。

同學們在畫電路的時候有什麼感覺啊,是不是實物圖不容易畫啊?

為了解決實物圖難畫的問題,科學家們有一個辦法能讓它變的更簡單,看起來更清楚,同學們想知道是什麼辦法嗎?那就是畫簡單的電路圖(板書課題:3.簡單電路),請大家翻開課本的第7頁。

指導學生認識一些簡單的符號,(燈泡,電源)並説明它們分別表示電路中的哪一部分,再告訴他們用線段連接的方法,同時要求同學們指出電流是怎麼樣流動的。

同學們,大家看,我們用一節電池、一兩根導線就能點亮一個小燈泡了。如果老師再給大家提供一個小燈泡和幾根導線,那麼你們能不能使2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呢?

三、讓更多的小燈泡亮起來

相信大家都能夠讓兩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在這裏老師要提醒大家,試驗做的好不好,聽老師的要求很重要。在這裏試驗中老師有幾個小小的願望:

1、希望大家合作,小聲交流。

2、希望大家“先畫電路圖再動手操作”,完成一個“從想到做”的過程。

3、希望大家把自己試驗過程中看到的,想到的問題記錄在科學文件夾上。

現在各小組組長再來老師這裏領取一個小燈泡,一個小燈座和幾根導線,請大家根據本組的方案動手做試驗。老師也請同學們在試驗的過程中交流以下幾個問題。(板書問題)

1、小燈泡亮了嗎?

2、用了幾種連接方法,那種方法更好,為什麼?

3、為什麼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燈泡同時發光?

4、畫出電路圖,指出電路中的電流是怎麼流動的。

學生試驗,教師板書要求,巡視。

同學們真的很聰明,我們不但點亮了一個小燈泡,我們還使兩個小燈泡同時亮了起來。那麼我們有沒有辦法讓更多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呢?生活中你有見過很多燈同時亮起來的情景嗎?

四、讓跟多的小燈泡亮起來(本環節主要給同學們課後交流)

五、小結

六、評價檢測

關注學生使用電池盒和小燈座時的操作情況。

收集學生的電路圖

電路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究,知道電路有兩種基本的連接方式。通過探究實驗的觀察、比較,探究出串聯、並聯電路的基本特點。在探究中,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在交流與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體會成功的喜悦。

2.能利用串聯、並聯電路的特點,分析判斷生活中電路的連接方式,讓學生從物理走向生活,激發學習熱情。

主要教學內容

1.電路有兩種基本連接方式:串聯、並聯。

2.串聯、並聯電路的基本特點。

3.家庭電路等常見電路的連接方式。

教學過程設計

1、引入課題

針對兩個暗箱進行演示實驗。

2、探究電路連接的兩種基本方式

請學生利用提供的器材,設計出一隻開關同時控制兩盞燈的電路。

組織學生進行交流。

學生觀察並描述實驗現象。對兩個暗箱的連接情況作出猜想。

學生互相討論並試着連接。將成功的電路連接在導引卡上用電路實物圖表示出來。

用實物投影交流探究結果。

對照電路圖教師介紹串聯、並聯電路的概念,和並聯電路中幹路、支路的區別。

提問:通過探究,你現在是否能分析判斷出暗箱電路的連接方式?

教師指出:無論是串聯還是並聯電路,都可以實現一隻開關同時控制兩盞燈,因此要區分兩個暗箱的連接方式,還必須對兩個電路進行進一步的探究。

反思:利用暗箱引入課題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對原因的合理猜想會使接下來的探究事半功倍。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體驗成功的喜悦。用電路圖直觀地表示電路的連接情況,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藉助電路圖介紹概念,直觀形象。通過學生的思考,對探究結果是否能解決“暗箱問題”做出評價。

介紹兩種連接方法的電路圖。

3、比較串並聯電路的特點

教師指導學生分組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探究活動:

(1)去掉一隻燈泡是否會影響其它燈的工作?

提問:教室裏的日光燈是如何連接的?為什麼?

(2)開關位置的改變能否改變對電路的控制作用?

對探究過程作出簡單評價。

提問:通過比較,請歸納出造成串聯、並聯電路的基本特點的原因是什麼?。

判斷:

a)教室中的日光燈是如何連接的?理由是什麼?

路燈是怎樣連接的?理由是什麼?

b)節日小彩燈是怎樣連接的?

c)冰箱的壓縮機和燈泡之間是怎樣連接的?

反思: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有目的的進行探究,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比較。學生通過親手實驗,再現課的開始教師的實驗過程,判斷出暗箱的內部連接方式,又一次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利用剛分析出的兩種電路的特點,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能使學到的知識立即得到反饋。

利用教師提供的表格將實驗現象有序地記錄下來,有助於比較得出結論,同時也讓學生得到方法的引導和借鑑。比較歸納串聯、並聯電路的特點和區別。

電路教學設計15

一、教學任務分析

拓展型課程中的“電源”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是基礎型課程中部分電路的延伸,是“電路”一章中的核心知識。內容不僅涉及到電流、電阻、電壓及電動勢等物理量,還通過對電池供電原理以及非靜電力做功等內容的詳細介紹,突出閉合電路中能量轉化和能量守恆的規律。

“電源”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涉及到的新概念較多並且抽象,如電動勢、外電壓、內電壓、外電阻、內電阻等等,學生掌握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難度。建立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探究過程,不僅要有較強的動手實驗獲取數據的能力,還要學生具有較高的處理數據的理性分析能力。

讓學生感受電池,製作水果電池,體會物理與生活的聯繫,打破對電池認識的神祕感,甚至給學生一個發明創造的慾望,從而感受成功的喜悦或失敗的經歷。

本節課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合理整合,探究活動的科學設計,較好地達成了學習目標。

二、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源電動勢及內阻概念,知道化學電池的工作原理。

(2)理解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3)通過實驗操作,培養動手實驗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實驗觀察、猜想、驗證等過程,感受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2)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分析、歸納,經歷物理規律的發現過程。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科學探究過程,培養嚴謹求真的科學態度。

(2)通過對化學電池結構的認識,增強環保意識。

(3)觀看“神六”、“核電站”等圖片,領略我國電能領域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激發愛國主義的熱情。

三、教學重點

電動勢概念的建立,探究電源內阻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四、教學難點

通過實驗數據分析,得出電源有內阻以及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五、教學資源

1.實驗器材:電壓、電流傳感器、DIS數據採集器等,水果及銅絲、鋅絲等。

2.信息技術:自制FLASH課件。

3.使用教材:上海市現行高級中學課本《物理》拓展型課程I第二冊(試用本)(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六、設計思路

在“電源電動勢”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兩節電學內容的教學中,通常我們的教學設計是根據高中物理教材中提供內容按次序而進行的。在教學內容上,從非靜電力做功引入電動勢的概念,強調電動勢是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本領,在實驗得到電源的內外電壓之和為電源電動勢的基礎上,藉助歐姆定律,推導出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在教學次序上,先電源電動勢,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由於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不同的階段有着不一樣的認知水平,學生對電動勢概念的理解也不會是一步到位的,需要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所以,我們在對“電動勢”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兩節內容研究後,將教材內容進行了有機的整合,設計出兩個雙循環的教學過程。

第一個雙循環針對電動勢而言。電動勢的概念是掌握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關鍵和基礎,考慮到電動勢概念比較抽象,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學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它是有困難的。在電動勢教學的第一循環中,僅僅指出電源電動勢是由電源本身的特性決定的,它在數值上等於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它可以用電壓表直接測量出來。在第二循環中,指出它是表徵電源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本領的物理量,電源電動勢和電路斷開時電源兩極間的電壓有相同的大小和單位,但他們的物理含義不同。

第二個雙循環針對閉合電路歐姆定律而言。在第一循環中,通過多組電流、電阻的實驗數據,讓學生通過探究得到電源有內阻,並進一步得到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先將電源的表徵量都研究好,待所有概念都解決後,再去研究電路中電流所遵循的規律,即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第二循環中,先以作業形式給學生一系列問題,然後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形式完成從能量角度對電源的研究。

考慮到本節課的探究方法與課本中的不同,我們在作業中編排了題目“簡述課本中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建立過程”,引導學生通過閲讀教材,學習到另一種經典的研究方法,即通過探究電動勢與電源內、外電壓的關係而得出閉合定律歐姆定律。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針對“電源”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第一循環的學習,課題名稱定為“電源及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教學時間為1課時。

七、教學流程

八、教學過程

(一)情景──回顧歷史、引入課題

視頻:神舟6號遨遊太空。讓學生思考電池翼板的作用。

圖片:科學家伽伐尼。介紹伽法尼發現電的過程。

圖片:科學家伏打照片。介紹伏打及伏打電池,讓學生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釋伏打電池的工作原理。

實物:不同類型化學電池。解剖化學電池內部結構,指出廢舊電池給人體和環境帶來的危害。

製作:自制水果電池。在不同水果中插入鋅絲和銅絲,並測量其兩絲間的電壓。

圖片:核電站、三峽。簡要介紹我國電力發展情況。

(二)探究──建構概念、建立規律

探究一:影響端電壓的因素

師:下面我們以乾電池為例來研究電源。如圖1是由乾電池、電阻箱組成一個電路。為了我們有共同的語言,先介紹兩個概念。我們把電源兩端的電壓稱為“端電壓”;電源外部所接的電阻稱為“外電阻”。圖1電路中電源的端電壓也就是外電阻上的電壓。

師:請大家按圖1連接電路,測量電源的端電壓,完成下表,並講一講你的發現。

電阻箱電阻R

斷路

電源端電壓U

生:我們發現外電阻R越大,電源端電壓U越大,説明端電壓與外電阻有關。

生:不同的電源在外電阻相同的情況下U是不同的,説明端電壓還與電源有關。

生:電路斷開時的端電壓僅由電源本身決定。

師:電路斷開時,電源兩極間的電壓是由電源本身決定的,即:不同的電池,在電路斷開時,維持兩節間電壓的本領是不同的。為了描述電源的這種特性,在物理學中,引入了電動勢的概念。電源電動勢等於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電動勢用符號是E表示,它的單位是伏特。

師:請大家測量課桌上乾電池的電動勢。

探究二:閉合電路的電流

師:在圖1所示的電路中,如果電源的電動勢和電阻是已知的,那麼,電路中的電流是多少呢?憑你的知識、經驗、智慧或靈感,猜測一下。

生:我的猜測是:I=E/R

師:這樣的猜測對不對呢?電池的電動勢剛才大家已經測量過,下面請大家再測量一下,不同外電阻時電路中的電流,完成下表,最後看看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

電阻箱電阻R

電路中電流I

生:通過實驗,我們發現電流I

師:那麼,電流與電動勢和外電阻之間關係存在怎樣的關係呢?請大家再猜測一下。

生:分母再大一點就行了,我的猜測是,可能是電源內部有電阻。

師:假設你的猜測是正確的,我們不妨將電源內部的電阻叫內阻,用r表示。這時電路中的電流可寫成:I=E/(R+r)。現在請大家利用實驗數據,根據你們學到的數學知識,一起來找一找r的大小,然後看一看在誤差範圍內,上述關係是否成立。

生:我將每一組數據代入I=E/(R+r),通過計算的發現,每一次求出的r都在2.3歐姆左右,説明電源存在內阻的假設是成立的,並且電路中的電流應該滿足I=E/(R+r)。

生:我是用圖像法處理實驗數據的。先畫出I-R圖像,發現圖線是曲線,後來將I=E/(R+r)寫成R=E/I-r形式,看出電阻R與電流倒數1/I成線性關係。如果I=E/(R+r)成立,那麼,通過實驗數據畫出的R-1/I圖像應該是直線,結果利用實驗數據作出的圖線如圖2所示,這就説明了關係式I=E/(R+r)是正確的,而圖線的截距為-2.344,説明電源的內阻為2.334歐姆。

師: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得出I=E/(R+r)是成立的結論,而且利用圖像還得到了電源的內阻。

師:I=E/(R+r)這個規律最早是由歐姆發現的,為了區別在國中所學的歐姆定律,我們將它叫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之所以稱為“閉合電路”,是因為I=E/(R+r)涉及到由電源、電阻等整個閉合的電路。而國中學習歐姆定律I=U/R只涉及到整個電路中的一個部分,所以,我們將I=U/R又叫做部分電路歐姆定律。

(三)應用──聯繫實際、解釋實驗

題目:探究實驗表明,閉合電路中的外電阻越大,電路中的電流越小,電源的端電壓越大。請解釋之。

解答: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E/(R+r)可知,當外電阻R變大時,電路中的電流I必將變小;將I=E/(R+r)代入到U=IR得,U=E/(1+r/R),所以,當外電阻R變大時,電源的端電壓U變大。

九、作業設計

本節課在作業設計上,力求使作業能夠聯繫社會,聯繫生活、聯繫環境,甚至跳出物理學科本位,同時通過問題設計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進行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電子為什麼能在電源的內部從正極運動到負極?

自主學習:電動勢與電壓的區別和聯繫有哪些?用能量的觀點解釋電動勢的物理意義。

開闊視野:簡述課本中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建立過程。

拓展研究:課堂實驗數據的再研究。

(1)畫出U-R、I-R、U-I圖像,並用相關理論對圖像進行分析。

(2)假設E、r未知,利用實驗數據如何計算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等。

關注生活:查看手機電池上的説明,指出個參數的意義及提出注意事項的理由。

聯繫實際:為什麼日常生活中不用水果電池?並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你的想法。

十、教學反思

建構主義告訴我們,知識的獲取過程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藉助其他人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的過程,獲得知識的多少取決於學習者根據自身經驗去建構有關知識的能力,而不取決於學習者記憶和背誦教師講授內容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在得到電源電動勢、電流以及外電阻的實驗數據後,讓學生猜測它們之間的關係,有一位已自學過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同學説,電流等於電動勢與外電阻的比值。課後我和該同學交談後發現,學生並不是為了配合我的教學設計而故意講錯的,而是他將以前自學過的知識忘了。通過這次交談,我對意義建構的理解更深刻了,同時也更堅定了我們的理念,即物理課堂應該是學生通過探究學習而掌握知識的場所。

目前,大家對課程與課堂的教學改革較為重視,改革的力度也較大,但在作業方面改革步伐卻是緩慢的。對作業功能的定位很少研究;在教學五環節中佈置作業所用的時間是最短的;作業的來源單一,很多時候就是課本或練習冊中的幾道練習題;題目通常也側重於理論研究,通過演繹、推理來完成。本節課試圖在作業的佈置上做一些改革的嘗試。努力使作業聯繫社會,聯繫生活、聯繫環境,甚至跳出物理學科本位。作業的主要功能不僅僅是鞏固知識、查漏補缺,而且具有承上啟下、新舊聯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等功能。如作業中要求學生對實驗數據進行再處理,不僅將課堂的研究引向深入,還為以後“內電阻與電動勢的測定”的實驗教學打下了伏筆;再如通過作業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保證了學生用1課時的時間就完成了“電源及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第二個循環的學習。另外,自主學習有時是需要引導的,由於我們在課堂上讓學生觀看了有關電源內部電荷運動的FLASH動畫,所以學生課後的自學就變得有趣、輕鬆和高效,對“電源內部電荷運動原因是由於電荷受到了非靜電力的作用”的理解也較為深刻。

標籤: 電路 教學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bandaoti/jrdy91.html